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03901177.html,

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作者:陈菲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05期

摘要:近年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新农村住宅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农村住宅的建设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有着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特点,因此不同区域的农村住宅也有着其固有的特性。文章以北方地区的农村住宅为例,重点就农村住宅的平面优化方面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住宅也在不断地增加和替换,并且数量极其可观。据资料统计,预计到2017年我国农村新住宅总面积将达到60亿平方米,而新农村住宅建设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长期发展目标。我们看到,要真正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仅需要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更要结合农村地理位置,合理布局住宅形式,划分住宅功能,在节能和环保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居民居住生活品质的提升。

一、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

1.适用性

农村住宅相比较于城市住宅而言,其功能要求相对更多。诸如农村家庭人口众多,通常需要更多的房间才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同时相关的农业器具等需要地方予以存放,收货的农产品、粮食等也需要进行存放。部分农村家庭甚至还有小作坊等等。这些客观要求的存在,使得新农村住宅的设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进行新农村住宅设计时,需要满足适用性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经济性

在农村,住宅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同时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因此以更加实惠的价格提供住房给农民,同时还能够提供其生产和存储所需要空间成为了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原则。对于农村住宅来说,我们更关注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实现节约材料,节约用地和节约能源的原则。

3.美观性

我国的传统民居,不管是从平面布局、结构构造还是外在在心艺术特色来看,都凝聚着我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体现着风格各异的文化内涵。然而伴随着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形态极为的复杂。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夹杂,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可以说,在某些地区,脏、乱、差成为了农村的形容词。因此如何对农村现有面貌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