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oc

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走进英语课堂,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

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如何高效的运用多媒体寓教学中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 41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与高度互动、个性化的智能学习环境相适应。多媒体教学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

上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体作用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最必要的知识。可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现代心理学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声音、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能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使大脑保持兴奋状态,能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件中简单的引入动画并配以课文的录音教学,就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吗?我们该如何高效的运用多媒体寓教学中是我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我个人认为应从课件的设计入手,遵循主体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依靠学生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创造性原则,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努力探求,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这两个原则出发,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多媒体课件。

%1.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实现学生与多媒体的对话、交流,及时为学习过程做出反馈和评价,较好地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在教学有关交际用语时,我们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待学生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后,将画面静音,让学生来为画面配音;或为学生提供几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场景,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描述。面对栩栩如生的画面,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表演得有声有色。这些尝试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个性化、交互式学习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1.提供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利用多媒体动态的演示教学,不仅能化抽象为形象,还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气氛,将难以表达的语言文字通过模拟仿真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并用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想象。

例如,在一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同样是教授相同的内容,在学习〃

maybe〃这个单词的时候,有的教师是先教学生怎样读这个词,接着将其汉语意思解释出来。虽然,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单词的意思,但却不知道怎样运用。而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一副未完成的几何图形, 并提出问题"What's this? 〃,并先对其自问自答"Maybe it's a desk/a bag... 〃学生看到图形时的第一个反应是皱起眉头,想必是在琢磨〃这是什么东西?〃。而教师这么一问一答,句子是学生熟悉的,只有气)&ybe〃这个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教师的两次问答使学生很快猜到是〃可能,也许〃的意思。接着教师又依次出示几副未完成的几何图形,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被扩展了,都尽情想象,积极表达,希望老师的图画是自己所说的那种东西。在这种尽情想象和表达的热烈气氛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直观呈现,易于理解。

根据中、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理解力差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虽然能很快记住,但由于不理解或理解不深,不能够在适当的情景中正确运用。

比如,在学习对应词时,that、this> these和those这两组词时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组词的读音,但在运用时,却不知如何应用。我就用学生最爱看的热播剧《熊出没》里的熊大和熊二的对话,创设情境:熊大的面前放了一支苹果apple,熊二的面前放了一个菠萝pineapple。熊大先说:"This is an apple. That, is a pineapple. 〃。黄且二说:〃No,no, no. This is a pineapple. That is an apple. 〃接着,它们就这样争论不休。学生在边学习边娱乐的过程中掌握了这两个词的运用方法,即在指离自己较近的物品时用this,离自己较远的物品时用that。接着我强调了 these和those这组对应词用法,并且告诉学生这组词只适合用在复数句子中,并作了相应的练习。整节课就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有一位大学英语教授曾说过,在标有英文说明或商标的国产商品中,

有百分之九十其英文商标或说明是所谓的〃中国英语〃,即不符合母语是英语的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也是教学目的和任务中不可缺少的。

例如,在学习了〃have/has〃、"there be〃结构的句子时,学生出现了思维上的困惑。既然都表达〃有〃这个意义,什么时候用〃have/has〃,什么时候用"there be"呢?有些学生甚至在语序上都混乱了。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将自己家或某个学生家的客厅示意图做成了多媒体课件,在演示的同时进行讲解:"There is a big television near the east wall. There are three sofas near the west wal 1. There is a vase of flowers on the window sell. The flowers are mine. So, I have a vast of flowers. 〃通过让学生听教师说和表演,大部分学生能理解"there be〃表达〃某地有某物〃,用〃have/has〃表达〃某人有某物〃了。

当然,利用多媒体手段在小学英语中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教与学。

[1]杜国平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濮阳市首届学术

年会论文选

编》2006年 [2]边洪秀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技术学会2004

年年会论

文集》2004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