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黑龙江省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2018年黑龙江省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汇总(Word版)

2018年黑龙江省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汇总

(Word版)

语文 (2)

数学 (14)

英语 (25)

物理 (40)

化学 (50)

思想品德 (58)

历史 (65)

2018年黑龙江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龟.壳/龟.裂烙.印/炮烙.之刑望闻问切./文不切.题

B. 坯.子/胚.芽诽.谤/缠绵悱.恻如法炮.制/越俎代庖.

C. 给.力/给.予夹.袄/夹.岸桃花拾.级而上/拾.人牙慧

D. 蜿蜒./筵.席牙龈./一望无垠.姗.姗来迟/删.繁就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

....,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 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

....,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

....,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 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

....,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3. 下列各句标点使用规范的一项是()(2分)

A.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B. 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

C.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D.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4.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2分)()

A. 春天的深圳,到处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B.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

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C. 市教育局联合市交警局组织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检查行动,严防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 2016年1月1日,在中国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正式宣告终结。

5.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他的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 字形石碑。

B. 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

天才于一身。

C. 看到他表情严肃,神态庄重,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真让人忍俊不禁。

D. 美国和韩国一拍即合,决定在韩国星州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危害邻国安全,不得人心。

6.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赤壁》)

(2)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4)《爱莲说》中描写莲花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

,。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6)征蓬出汉塞,。,长河落日圆。

(7)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中的朝暮景色的句子是:,。7. 名著阅读。(6分)

(1)虎妞说:“大妹子,我舍不得死呀!舍不得祥子,我们身为女人都是苦命人,我要真有个三长两短,你就替我多疼疼祥子吧。”虎妞的嗓子发硬,眼泪直流,再也说不下去了。

该语段选自老舍的,文中虎妞的死因是,祥子为了给虎妞办丧事,无奈地决定。

(2)《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小说中,祥子关于“车”有三起三落的故事,导致他“三落”命运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每空1分,共3分)

8.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最近,石家庄大街小巷迎来了一批批新的成员——ofo共享单车。交一笔押金,扫码就能开锁骑走,且用完后无需找停车点。有市民说:“这种新的‘城市时尚’可能会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材料二:共享单车风靡各大城市。其便捷、环保的特点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乱停乱放、私自占有、人为破坏……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

材料三:下面是媒体对共享单车遭受破坏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14%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你在小区看到有位男士正在给“小黄车”上锁,请尝试劝说他。(2分)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0题。(5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地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出了(时节、时间)的景色,抒发了的感慨。(2分)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诗。(3分)

(二)阅读《口技》,回答11~13题(10分)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1.(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抚: (2)间:

1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3.(4分)选文可以分几层?并请你概括每层的大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共16分)

父母的时间表

①中午打电话给父每,告诉他们,晚上6点我乘坐的火车会准时到站。A母亲在电话里惊呼:?也不早点说.我要买你最爱吃的菜,还要给你打扫房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②火车晚点,不过还好,只晚了10分钟,多听一两首歌的工夫。走出车站,B一眼就看见父亲站在寒风里,正焦急地盯着走出来的每个人。看见我,他一个箭步冲过来,[一边抢过我手中并不沉重的包,一边不满地嘀咕:?都晚了10分钟了,还以为出啥事了呢,把我急坏了!?

③一路上,父亲一直在念叨这10分钟,为这10分钟愤愤不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日理万机,10分钟能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来,其实,他一天光晒太阳就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个1 0分钟。

④回到家,母亲一边忙着从厨房里端菜,一边大声嚷:?怎么那么晚啊!我还以为出啥事了,急得我坐立不安,跑出去看了好几次?!

⑤不过区区10分钟,在父母看来,居然比10个小时还要漫长。这10分钟里,他们从满怀期待到失落,到担心,到害怕,每一种情绪,都像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他们的心。

⑥在家待了足足半个月,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父亲则成了采购员,只要我想要什么,他立即跑出去买回来。母亲不打麻将了,父亲也不到老年活动室打球了,每天净围着我转。

⑦临走时,行李包增加到了3个,每个都塞得满满的。忙完这些,母亲擦擦额上的汗,轻轻地叹气:?时间怎么这么短啊,你又要走了!?

⑧父亲也在—旁附和:?是啊,这一走,又得好长时间!?

⑨10分钟的等待;他们嫌太长,半个月的相聚,他们又嫌太短。实际上,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回家一两次,分开的时间不会比半个月长多少,可是,被父亲这么一说,仿佛我一去不回似的。

⑩这样的情景,总是时常上演。

(11)那年高考,从考场里出来,母亲一边递上水,一边长舒一口气:?终于出来了,时间真长啊,站得我两腿发软!?而当高考结束,我背起行囊准备奔赴大学时,她又有些失落地感叹:?时间真快啊,不知不觉,你都高中毕业了!?整个高三,300多个日夜,她忙着给我做营养餐,帮我买各种资料,比我还要忙还要累还要紧张,在她看来,却比区区的一场考试短暂。

(12)每年开学,父亲都要陪我去学校报名,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未缺席。每次,在排成长龙的报名队伍里,父亲总是焦急地搓着手,不停地引颈张望,并不满地嘀咕:?怎么还没轮到我们啊,都等那么久了,不知道今天报不报得上!?其实,他等待的时间从来不会长过一个小时。而当我大学毕业,终于不用再报名时,他又有些伤感地感慨:?唉,一眨眼,你都长成来人了,真快啊。? 20多年的漫长岁月,他时刻为我操心,每天为我劳累,弯了腰身,白了黑发,居然还觉得,这时间比报名时的那会儿等待要短暂得多。

(13)在父母那里,时间总是显得如此不合理,与世界上所有最精确的钟表背道而驰。等待儿

女的时间,为儿女争取利益的时间,他们总是觉得太长太长,每-分每一秒都是煎熬。和儿女相聚的时间,照顾儿女的时间,他们又总是觉得太短太短,一年不过一眨眼。

(14)我想,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个特别的钟表,这个钟表,用奉献做壳,用爱做指针,它为我们走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爱在跳跃。

14.阅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15.文章采用了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16.请从画线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词语运用和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4分)

17.通读全文,分析作者是怎样突出文章主旨的?(4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18~20题。(9分)

体味人生“上止正”

①一位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晚辈追问怎样才能让人生行稳致远,他没有讲大道理,只是说了三个字:上、止、正。这三个字,形如玩文字游戏,细味之下,却颇富哲理。

②?上?者,上进,保持一颗上进心,对所认定目标始终如一地执着追求。俗话说得好,?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从呱呱坠地起,每个人几乎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后天努力不一样,便有了好差、先后、强弱的差别。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人生只有不断超越,才能行稳致远;只有不断历练,才能愈发成熟。发愤图强,精进不休,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人生更有价值。

③?止?者,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增广贤文》有云:?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止,意味着心中有度,懂得节制欲望、控制本能。把握不好度,健康会在大吃大喝中受损,名节也会因贪占侵吞而受辱。知止,也意味着心中有界与戒,哪些朋友不能交,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东西不能拿,都要讲纪律、有分寸。朱熹有言:?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

④?正?者,守正,心有正气,胸有信念,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无论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献身,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持身守洁,正气总能给人心以温润,给社会以光明。对居官从政而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比什么都重要。守正的关键在于坚定,所谓?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正气凛然不失节,邪气就会让路;正

义昭彰不退缩,黑暗不驱而散。

⑤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点。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要牢,三者互为砥柱,互为护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展现的才会是绚丽图画,而不是污淖或者凌乱。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上?好比油门,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来控制,速度上去了,就可以更快地抵达终点;?止?好比刹车,危险时刻如不当机立断、紧急制动,结果就会车毁人亡;?正?好比方向盘,牢牢把好行驶方向,保持不脱轨、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抵达梦想彼岸。

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保尔柯察金的人生之问,让一代又一代人思考。现实中,?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年轻人上学怕苦、工作怕累,一些小困难都扛不住,上进心长满荒草,梦想难免沦为侈谈。一些人退而不休、走而不放,利用各种关系干预插手原地区、原部门的工作,如能当止则止,怎会腐化堕落?落马官员忏悔自己的堕落过程,常自言被亲情压倒原则、欲望淹没党性、私利泯灭正气,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走正道?人生没有涂改液,不可能推倒重来,该怎么设计自己的人生路,马虎不得,随意不得。

⑦?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人们会用各自不同的人生格言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格言也都自有其道理,不必强求一致,但?体味好人生的‘上止正’?,必定是能使人受益无穷的一条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3日04 版,有改动)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9. 文章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 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知止常止,终身不耻”。(3分)

三、作文(共50分)

21.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请以“在的世界里徜徉”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材料一: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