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广电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四)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C 15、A

16、D 17、D 18、A

二、多项选择题

19、ABC 20、ABDE 21、ABCD 22、BCD 23、AC

三、名词解释

24、数字电视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闻一代基础,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0,1),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数字形态,综合了数字压缩、多路复用、纠错掩错、调制解调等多种先进技术。

25、通信卫星有狭义的广义之分。狭义的通信卫星是指通过卫星把两个或多个地面站连接起来,进行点到点的通信。广义的通信卫星是指包括广播、固定站通信和移动站间通信等在内的全部通信业务。

四、简答题

26、新闻敏感体现在三个方面:(1)及时发现新闻线索,迅速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2)准确判断新闻价值,从众多新闻事实中选择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3)预测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从细微处敏锐推断潜在的重大变化。

27、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设有办公厅、宣传管理司、电影管理局、社会管理司、人事教育司、计划财务司、科技司、国际合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法规司、电视剧管理司等职能司局;所属单位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

主要职能包括:研究并拟定广播电视宣传和影视创作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指导广播电视电影创作并协调其题材规划;指导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并起草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广播电影电视管理规章和事业的发展规划;监督管理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收录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负责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并负责内容审核等。

28、按技术方式的不同可将移动广播电视分为:(1)使用卫星的卫星移动广播电视;(2)使用地面发射网的地面移动广播电视;(3)使用通信通道的手机广播电视。

29、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分别为NTSC制、PAL制和SECAM制。(1)这三种制式的共同点是都传送了亮度信号和红色差信号及蓝色差信号,且都采用以色差信号调制在彩色副载波上的方式实现频谱间置,以达到兼容的目的。(2)三种制式的主要区别是色差信号调制载波的方式不同。虽然这三种制式都与黑白电视兼容,但是它们之间却相互不兼容,因此,在三种制式之间进行节目交换时,需要先进行制式转换。

五、辨析题

30、(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

(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31、(1)这种观点不正确。

(2)坚持新闻报道以下面宣传为主,但绝不是放弃批评报道,拒绝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对工作中缺点错误的批评。正面宣传是为了鼓舞人民的斗志,批评报道是为了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人们前进的信心,两者都是为了激励人民同心同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六、论述题

32、(1)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2)提倡多样化体现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不违背“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艺术家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完全可以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需求。(2)即使是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主旋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弘扬主旋律,要确保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提倡多样化,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就是要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达到二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提升练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两个数相除,商是65,余数是12,若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商是,余数是. 2、从1至9这九个数中任取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相乘,不同的乘积有________个。 3、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直线m,直线l⊥直线n,那么直线m和直线n(______)。 4、四位同学100米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4.96秒,小亮15.01秒,小刚14.69秒,小乐16.01秒。其中成绩最好的是(_____),排名第三的是(_____)。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_____)倍,体积扩大(_____)倍。 6、下图中,有(____)个梯形,有(____)个平行四边形。 7、每上一层楼梯要走18级台阶,到小明家要走72级台阶,小明家住在 (_________)楼。 8、数一数。 图中有(____)条直线,(____)条线段,(____)条射线。 9、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______对齐,再按照___________进行计算. 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一个底角的3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分别是(____)度和(____)度。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在去年市奥校入学考试中,某个考室有 40 名同学参加考试,其中前10 名同学的平均分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高9 分,那么其余30 名同学的平均分则比这个考室全部同学的平均分低()分. A.7 B.6 C.5 D.4 E. 3 2、如图表示两个游泳池的长、宽以及池内的人数,比较两池的拥挤程度,结果是() A.甲池比较拥挤B.乙池比较拥挤C.比不出谁拥挤 3、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相比,()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4、一个长方形折起一个角后如图.∠1=25°,∠2=() A.25°B.40°C.50°D.75° 5、如果用x表示自然数,那么奇数可以表示为()。 A.2x B.x+2 C.2x+1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小明所在的小组平均分是92分,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分是90分,小明的得分一定比小红高。()

第四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存货的确认与计价 练习一 假设某公司8月份存货资料如下: 日期入库发出数量结存数量 数量单位成本 8月1日500 20 8月5日400 22 8月10日600 8月15日700 25 8月20日900 8月28日100 26 要求:分别在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按下列方法计算8月份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货成本: (1)先进先出法 (2)加权平均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案: 定期盘存制下: (1)先进先出法 月末结存=100*26+100*25=5100 销售成本=500*20+400*22+700*25+100*26-5100=33800 (2)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500*20+400*22+700*25+100*26)/(500+400+700+100)=22.88 销售成本=500*20+400*22+700*25+100*26-22.88*200=34320 (3)移动加权平均法 在定期盘存制下不能使用 永续盘存制下:

(1)先进先出法 销售成本=500*20+400*22+600*25=33800 期末结存货成本=100*26+100*25=5100 (2)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500*20+400*22+700*25+100*26)/(500+400+700+100)=22.88 销售成本=(600+900)*22.88=34320 期末结存货成本=200*22.88=4576 (3)移动加权平均法 销售成本=600*20.89+900*23.77=33927 期末结存成本=4976.67 练习二 沿用练习一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确定企业在下列要求下,应选择何种计价方法? 并说明理由。 (1)为降低所得税;为本期最大收益; (3)为准确反映实际存货成本。 答案: (2)(1)为降低所得税宜采用加权平均法(因为加权平均法 计算的销售成本最高,利润最少) (2)为实现本期最大收益宜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销售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3)为准确反映实际存货成本宜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练习三 雪松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当月发生与存货有关的业务如下: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16. MCS-51单片机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 据线,为何不会产生冲突? 解: 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由 RD 和WR 信号控制,而程序存储器由读选通信号 PSEN 控制, 这些信号在逻辑上时序上不会产生冲突;程序存储器访问指令为 MOVC ,数据存储器访问 指令为MOVX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二者 访问指令不同,控制信号不同 ,所以两者虽然共处于同一地址空间,不会发生总线冲突。 18.某单片机应用系统,需扩展 2片8KB 的EPROM 和2片8KB 的RAM ,采用地址译码 法,画出硬件连接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 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 4.18所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为: 图4.18 4.18题硬件连接电路图 21. 8255A 的端口地址为 7F00H ?7F03H ,试编程对 8255A 初始化,使A 口按方式0输入, B 口按方式1输出。 解: 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 MOV SP, #60H MOV DPTR , #7F03H MOV A , #10010100B MOVX @DPTR , A SJMP $ END 25.使用8255A 或者8155的B 端口驱动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各 4只,且红、绿发光二极 管轮流发光各1S 不断循环,试画出包括地址译码器、 8255A 或8155与发光管部分的接口 2764 (1#): 0000H~1FFFH 6264 (1#): 4000H~5FFFH 2764 (2#): 2000H~3FFFH 6264 (2#): 6000H~7FFFH 8031 ALE Q7-QQ G 74LS373 □7-DO OE 1_ —. AO-A?A8-A1?CE 2764 1# D7-D0 QE Al f A12 CE 6264 1# D7-0B WE OE A0-A7Aa-Al2CE 6264 2# D7~D(? W E OE P2.4-P2.0 1 2764 2# D7-D0 OE RESET P0.7^P0.0 PSEN WR RD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据报道,受连续超强台风影响,某地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84500000元,这个数最高位是()位,读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那么1公顷能站()人,1平方千米能站()人。 3.要使4□6÷4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4.4时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时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80°。 5.456×□8的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6.将一张圆形纸片先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得到的角是()度,再对折一次,得到的角是()度。 7.长不变,宽增加了24米,扩大后的面积是()平方米。8.王老师做午饭的过程及时间:淘米(2分钟)、用电饭锅蒸米饭(30分钟)、择菜(3分钟)、洗菜(5分钟)、炒热菜(8分钟)、拌凉菜(5分钟)、盛米饭(1分钟)。王老师从开始做饭到吃饭至少需要()分钟。 9.先观察前面的两道算式,再按规律填一填。 123456789×9=1111111101 123456789×18=2222222202 123456789×27=() 123456789×9×5=()

123456789×()=7777777707 10.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个梯形。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因为13÷4=3……1,所以1300÷400=3……1。() 2.笔算除法时,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大于除数。()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五位数。() 4.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5.用5、6、7和5个0组成的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八位数是76000500。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在同一平面内,甲、乙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甲、乙两条直线()。 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 C.相交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一台复印机可以同时复印2张稿纸,复印一面要3秒,5张稿纸两面都要复印至少需要()秒复印完。 A.24 B.18 C.15 D.12 3.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后,面积(),周长()。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确定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及答案

乡镇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 …………………….. 四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 一个小数由6个十,8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 2. 9.46是由( )个1、( )个0.1、和( )0.01组成。 3.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 ) 4. 一本书a 元,买40本这样的书需要( )元。 5. 一个工厂原有煤x 吨,烧了t 天,每天烧a 吨,还剩( )吨。 6.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n,另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8.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 )。 9. 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度。从1点到2点,分针旋转的角度是( )度。 10. 甲数是乙数的7倍,甲数比乙数多360,乙数是( )。 11.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12. 一周角=( )直角 =( )平角 13. 25×49×4=(25×4)×49这一运算过程运用了( )律。 14. 用3根小棒来拼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 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最短是( )厘米。 15. 不用计算,在○填上<、>或= (40+4)×25○11×(4×25) 200-198○200-200+2 16. 小红用一根17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它的边长可能是( )、( )、( )。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1. a 的平方一定大于2a ( ) 2.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 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 ( ) 4.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5. m ×m 可以写成2 m 。 ( ) 6. 小于90度的角一定是锐角。 ( ) 7. 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 ) 8. 在一道算式中添减括号,可以改变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 ) 9.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 ( ) 10.468×99+468=468×(99+1) ( ) 11.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12.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分米、4分米,第三条边一定比( )分米短。 A. 3 B. 4 C. 7

《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课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推翻三座大山 B.消灭民族资产阶级 C.土地改革 D.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 A.暴力 B.革命 C.和平 D.暴力与和平相结合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6.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新民主主义性质 7. 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8.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9. 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集体互助 2.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是()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期末练习题四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练习题四及答案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划X,每小题1分,共10分) (√ )1.以人性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包括企业人、环境、文化、价值观四个方面。(P22) (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P23) (√ )3.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P76) (√ )4.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务说明书。(P101) (√ )5.“经常敲击热水瓶”的描述句远不及“每八小时内敲击热水瓶六小时”的描述句(P132) ( ×)6.定额与定员不相关。(P138) (√ )7.通过人才交流中心选择人员,有针对性强且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对于如计算机、通讯等热门人才或高级人才效果不太理想。 (× )8.培训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开发,二者在内涵和实质方面都是一致的。(P132) (√ )9.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P138) (× )10.员工薪酬就是指发给员工的工资。(P202)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哪种人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A)(P19)A.经济人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2.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关键区别体现在(B)(P6) A.内容上B.观念上 C.工作程序上D.工作方法上 3.“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什么?(A )( A.资源B、成本C、工具D、物体 4.与员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反映了人本管理哪方面基本内容?(D)(P26) A.人的管理第一B、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C.积极开发人力资源D、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5、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是(A)(P109) A、企事业组织形象 B、劳动力市场条件 C.法律的监控D、国家宏观调控 6、甑选程序中不包括(B、C、D)(P113-114) A、填写申请表B.职位安排 C.寻找候选人D.公文处理 7.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考评指标量化方法的是( B )。(P166-179) A.加权B.标度划分 C.赋分D.计分 8.为了使同一技能而实际劳动贡献不同的员工各得其所,可让技能工资与下列哪些类型的工资结合起来使用( A )。(P205-206) 人岗位工资B.奖金 C.结构工资D.浮动工资 9.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A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容。(P224) A.养老保险B.就业保险 C.生活保障D.健康保险

分析化学第四版上册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习题参考答案 2.答: (1)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方法:校准天平或更换天平。 (2)系统误差中的仪器误差。减免方法:校准容量瓶和移液管或更换成配套的 容量瓶和移液管。 (3)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方法:做空白实验。 (4)随机误差。 (5)过失。 (6)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减免方法:做空白实验。 3 解: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mL 02.0±,即读数的绝对误差mL a 02.0±=E E r1= %1100500.202.0%100±=?±=?T E a E r2=%1.0%10000.2002.0%100±=?±=?T E a 结果表明,当用去的标准溶液的体积越大,读数的相对误差越小。 8 解:(1)2位;(2)5位;(3)4位;(4)3位;(5)2位;(6)2位 9 解:4位 %75.14%10024 .244015.182%1002H 2)(2222=??=??=O H BaCl O O H 理ω 可见,BaCl 2·2H 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大于10%,故测定结果应以4位有效数字报出。 10 解: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因为题中所给的试样质量为3位有效数字,报告结果 也应保留3位有效数字。 或: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因为当分析结果为1%-10%,报告结果应保留3位有效数 字。 或:称量的相对误差=01.000 .202.0±=± 甲结果的相对误差=01.002 .101.0±=± 乙结果的相对误差=001.0021 .1001.0±=± 可见,甲结果的相对误差与称量的相对误差相当,故甲报告的结果是合理的。

11解:%33.26%)33.26%35.26%36.26%27.26(4 1=+++=X %03.0%30.26%33.26=-=-=T X E a %2.0%100% 30.26%03.0%100=?=?=T E E a r 12 解:(1) %42.55%)40.55%38.55%46.55%47.55%45.55%36.55(6 1=+++++=X %42.552 %40.55%45.55=+=M X %04.0%)02.0%04.0%04.0%05.0%03.0%06.0(6 1=+++++=d %07.0%100% 42.55%04.0%100=?=?=x d d r %05.01 6%)02.0(%)04.0(2%)05.0(%)03.0(%)06.0(12 22222=-+?+++=-∑=n d S i %09.0%100% 42.55%05.0%100=?=?=X S Sr R=x max -x min = 55.47%-55.36%=0.11% 13解:19153918915912-?=++=g ng X 甲 19173 920911920-?=++=g ng X 乙 准确度:1)(1916915-?-=-=-=g ng T X E a 甲甲 %2.09161%100)()(-=-=?=T E E a r 甲甲 1)(1916917-?=-=-=g ng T X E a 乙乙 %2.0916 1%100) 4()(==?=T E E a r 乙 ∴甲、乙两人测定结果的准确度相当。 精密度:313)3(21 22=-?=-∑=n d S i 甲 %3.0%1009153%100)(=?= ?=甲甲 甲X S S r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是2cm 和5cm,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cm。 2、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_____)个三角形。 3、由3个千万,5个万、6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_______),这个数读作(__________)。 4、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值________元。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或(____) 6、四位同学100米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4.96秒,小亮15.01秒,小刚14.69秒,小乐16.01秒。其中成绩最好的是(_____),排名第三的是(_____)。 7、有八个数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54,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6,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68,第五个数是________. 8、下图中,有(____)个梯形,有(____)个平行四边形。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它的顶角是(____)。 10、如图,已知∠1=40°,那么,∠2=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如图表示两个游泳池的长、宽以及池内的人数,比较两池的拥挤程度,结果是() A.甲池比较拥挤B.乙池比较拥挤C.比不出谁拥挤 2、把3厘米长的线段向两端各延长5米,得到的是一条()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3、(x+y)+z=x+(y+z),这道算式运用() A.加法结合律B.加法交换律C.乘法交换律 4、从山下到山顶的盘山公路长3千米,小明上山每小时行2千米,下山每小时行3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A.2.5 B.1.2 C.2.4 5、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60人,用()厘米长的直条表示400人. A.10 B.15 C.20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判断题:要使□345÷4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3. ()

第四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协议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是避免二进制比特流中出现与帧定界符号相同的模式,使节点错误识别帧;差错检测是为了避免接收到错误信息和防止信道中出现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4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网中的结点及接收方将无法区分分组(帧),也将不能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也不能实现差错控制。 5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1,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对点通信协议,适用于线路质量不太差的情况,其主要特点:(1)协议简单,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也不需要流量控制;具有检错能力,但无纠错功能;只支持点到点的链路通信和和全双工链路(2)PPP规定特殊的字符为帧界定符,且在同步传输链路时,采用比特填充法,当用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符填充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3)PPP可同时支持链路所连接的LAN或ROUTER上运行的多种网络层协议;(4)可在多种点到点的链路上运行(串行,并行,高速,低速,电的,光的,交换的或非交换的),并可自动检测链路的工作状态,同时对不同的链路设置最大传输单元MTU(帧的有效载荷)的标准默认值;(5)提供了网络地址协议和数据压缩功能. 2,在TCP/IP协议簇中,可靠的传输由TCP协议负责,而PPP只进行检错,它是一个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因此不需要帧的编号。 3,PPP适用于质量不太差的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链路,且上层协议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用户通过ISP连接Internet. 4,(1)PPP只提供了检错功能,当发现帧出现错误时,只是将其丢弃;(2)PPP帧没有使用序号,接收端不能通过序号确认帧的顺序和是否完全到达。 6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 。试求应添加在数 据后面的余数。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 答:添加的检验序列(冗余码)为1110 (11010110110000除以数P=10011)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操作系统 第四章 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 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 答案一: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

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