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基础薄弱,远不能适应现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食品加工,不仅被用于改善食品资源,还可以改造传统加工工艺,增加加工深度,提高食品品质,对食品加工生产链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概述

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应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在适宜条件下,生产有价值的产物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

对食品工业而言,生物技术就是应用生物程序、生产细胞或其代谢物质来制造食品,改进传统生产过程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很早就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传统的食品生物技术侧重于对生物体的利用,比如啤酒业对啤酒酵母、糖化酶的利用,而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侧重于对改造后的生物体的利用,即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和新品系,再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配套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个综合性体系。

目前,发展生物技术已被许多国家列入国策。基因重组技术等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为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诞生以来,在短短几十年中已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并且,正以强劲的势头继续向前迅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可在解决当今世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如粮食短缺、资源枯竭与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食品工业领域的生物技术不仅用来制造某些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而且,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改进食品加工工艺和提供新的食品资源,生物技术必将使食品工业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是指按人的意志,将某一生物体(供体)的遗传信息在体外经人工与载体相接(重组) ,构成重组DNA分子,然后转入另一生物体(受体)细胞中,使被引进的外源DNA片段在后者内部得以表达和遗传.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动植物或微生物上即产生基因工程食品。

近年来,国内外的食品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已开始注重研究开发改善食品功能的新品种.如开发不含产生豆腥味的酶(无脂氧化酶)的大豆;在肠内不会产生气体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结晶胰蛋白酶的活性阻碍物质的大豆新品种.通过基因工程还可以改变酶的性质,生产食品结构改良剂.另外,通过遗传的修饰技术,可将脂酶基因导入受体而强化其分解脂肪的能力,从而可加工低脂和低胆固醇的食品,如奶酶、油、脂肪牛奶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新的酿酒酵母菌株,用以改进传统的酿酒工艺,并使之多样化.目前,已成功地选育出分解β—葡聚糖和分解糊精的啤酒酵母菌株、杀啤酒酵母菌株,提高生香物质含量的啤酒酵母菌株.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氨基酸的生产已取得较大成绩,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克隆和表达了十几种氨基酸的基因,已有5种用重组技术生产的氨基酸达到工业化水平,它们为苏氨酸( 60 g/ L )、组氨酸( 42 g/ L )、脯氨酸(75 g/ L )、氨酸(40 g/ L )和苯丙氨酸(60 g/ L ) ,我国谷氨酸等氨基酸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开发成为当前国际食品界中一个研究热

点,它们也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异种大量生产。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还可用于食品工业中新型蛋白质、细胞蛋白、生素、制剂、生物多糖、粉糖的生产.并且基因工程技术还可以和食品卫生分析检测结合,采用核酸探针和单克隆抗体法检查,敏感性高,大大提高食品卫检准确性和实用性。

目前转基因食品涉及的领域主要有:改善粮油食品的产量、食品品质和加工功能特性,延长果蔬产品的储藏期,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的成分比例和食用品质,改善发酵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提高产量等。

2 酶技术的应用

酶是细胞原生质合成的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特殊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将酶从生物组织或细胞以及发酵液中提取出来,加工成具有一定纯度标准的生化制品,称为酶制剂。

酶具有以下的独特优点:

1.催化效率高,如1 gα—淀粉酶晶体可以在65℃条件下,只需15min时间,可使2吨淀粉

转化为糊精;

2.专一性强,例如啤酒中的蛋白质可用蛋白酶去除,桔汁中的苦味成分柚甙可用柚甙酶分解

而不影响风味;

3.作用条件温和,例如用酸作催化剂催化水解淀粉成葡萄糖,需要在0.25~0.3MPa的蒸气

压力135~145℃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而用α—淀粉酶,在pH6.0~6.5条件下,85~93℃便可把淀粉水解成糊精,再用糖化酶在pH4.5~5.0,55~65℃下便可把糊精水解成葡萄糖。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很广,酶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也很广泛。酶制剂在果汁加工业中的应用已有60年历史,但多年来,其应用仅限于果汁的澄清,直到1975年,Pilnik 等人发现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活性之间有最佳的协同作用,1983年瑞士Novo Nordisk公司率先开发出商品名为Pectinex Ultra SP- L,Pectinex Mash,Pectinex Superpress的果浆酶,从而使苹果汁的出汁率首次突破90%。其它如猕猴桃、草莓、山楂、黑加仑用Pectinex Mash酶进行果浆处理,也得到了最大产率、最好色泽和香味的果汁。

近年来在果蔬加工上,还开发出酶浸渍法处理果蔬以改变表面及内部组织的特性,增加风味及其它感官香味及口感。现在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柑桔的去皮、去苦及保持桃子的硬度等,所生产的产品有更好的新鲜度和组织外观。目前欧美各地的食品厂已使用此技术制造罐头类食品、玻璃瓶装制品及新鲜冷藏水果。

在果蔬汁生产中应用的最主要的酶是果胶酶 ,它普遍用于以下工艺:(1)果浆处理:可制得部分或全部液化的果肉,以便生产果浆和混浊果汁;提高果汁产量,改进对色素和风味物质等果汁成分的提取;(2)果蔬汁处理:可降低粘度 ,利于浓缩,改善透明度、可溶性和稳定性。其次是纤维素酶,可促进果汁的提取与澄清,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可综合利用果皮渣。目前已成功地将柑橘皮渣酶解制取含果饮料,其中的粗纤维经纤维素酶的降汁后,50%转化为可溶性糖,另50 %降解为短链低聚糖,构成含果饮料的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保健医疗价值。利用纤维素酶适当处理,使用纤维素酶处理水果、蔬菜可使细胞壁膨胀、转化,使纤维素类物质降解,提高可消化性和改进口感。

现代水果汁加工技术(AFP技术)在 80年代开发的新一代果浆处理酶制剂,用于生产澄清汁,不仅用于贮藏过的难榨汁的水果,还可用于新鲜水果的加工 ,并形成了新的工艺,即所谓“最佳果浆酶解工艺”(OME工艺),其优点是明显提高榨汁率 ,分别为鲜果 (8/9月)5%~6 %,贮藏水果 (10月起)15%~ 18%,使压榨机生产能力提高 30%~ 100%,果渣量减少 30%~50%。

90年代的果浆酶解技术称之为现代水果加工技术(AFP技术),其工艺流程为:

水果 + 液化酶制剂→破碎→果浆加热→带搅拌罐→振动筛或离心分离→澄清 /超滤→浓缩→成品

AFP技术采用了全果液化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如一次榨汁进行液化,BucherHP 5000压榨机的能力几乎可达原来的 3倍,汁液可溶性固形物的利用率可达 100 %,出汁率达 92 %~ 95%(体积比 ),果渣体积最多只有原料体积的 2 %~ 5%,且可以转为纤维物质用于疗效食品,减少了果汁工厂废物来源,缩短压榨时间,降低了能耗,而且还可以明显提高液化终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酸量 (生成半乳糖醛酸 ),改善果汁口感。

3 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命物质如酶、抗体等作敏感材料,与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换能器件构成自动化分析系统,用以从多种化合物的复杂样品中选样地测定某一特定成分。其特点是精确、快速、灵敏。其方法包括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分析等,在食品上应用于成分分析、病菌毒素检测、残留农药检测等品质管理。

模拟生命过程的生物反应器在生产酶制剂和发酵产品中应用广泛。生物反应器如同一根能进行生物体内反应的大试管,将生物细胞或酶等加入其中,设置一定的环境条件,使之发生某些生化反应而大量产生我们所需的产物。生物反应器较之发酵器有着生化反应简单明确,可控程度高,生物性材料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4 细胞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细胞工程就是应用细胞生物学方法,按照人们预定的设计,有计划地保存、变和创造遗传物质的技术.近年来细胞工程的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杂交,快速无性繁殖和细胞育种

等方面.利用细胞杂交和细胞培养可生产独特的食品香味和风味的添加剂,如香草素、可香素、萝风味剂以及高级的天然色素.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是随着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细胞培养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人参细胞培养成功,还有香料

与色素的生产.

当今,白酒、酒、类等食品发酵行业以使用酵母为主,曲菌也适于酒类和酱油生产.这些行业的微生物育种目标是培养出耐乙醇酵母、盐酵母、高糖酵母、泡酵母、温酵母及谷酰胺酶与蛋白质分解酶活性高的曲菌.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就是嗜杀其它菌类活性的嗜杀酵母新菌株的培育成功,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已完全使用嗜杀性葡萄酒酵母配制新酒,目前,正研究运

用细胞融合技术取得其它菌株,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之中〔5〕.总之细胞工程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对食品工业革新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5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

应用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的发酵产品,有传统的酿制品、还有酒精、有机酸、氨基酸、单细胞蛋白等。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特殊功能生产有用的物质,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这项现代技术包括菌种选育、菌种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的利用技术。利用发酵工程技术所取得的成就涉及到新食品配料,食品加工的催化剂,饮料稳定剂,D-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制造,以及废弃物利用和食品品质的检测等。

三我国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食品工业中,生物技术工业化产品占有一定的比重,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发应用尚不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和努力解决。

(1)安全性

目前,食用安全性已成为阻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最大问题。日本于1991年4月出台了《基因重组食品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指针》,该指针明确指出凡是通过重组DNA 技术改造微生物,其产生的各种酶、多肽及其它生物因子必须经过安全性评价才能上市。随后,由于欧美各国已有大量经重组DNA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该指针又于1996年将种子植物转基因后的食用安全性纳入评价范围。尽管到目前为止仅有食用转基因玉

米出现过蛋白质过敏的报道,但由于基因表达的时序性以及人体本身免疫调节系统的存在,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然不能完全放心,更何况,由于缺乏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精确分析手段,根本无法鉴定基因异体表达的蛋白质与目标蛋白质的一致性,因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会在较长的时期里困扰着人们。2001年6月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对基因技术食品研究、开发、利用的安全性管理做了严格的规定。目前,通过农业部生物工程安全委员会批准,能够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只有6例,涉及食品的有3例,包括两种西红柿和一种甜椒。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口的相关安全性限制法规,市场上国外的转基因食品会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与人们身体健康关系也将越来越密切。

另外,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由于生物技术育种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遗传规律和自然界的食物链秩序,可能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因此,由于观念、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对生物技术本身难以接受,即便是确定安全的食品,也往往会引起部分消费者心理上的反感。这种消费习惯或者信仰方面的观念虽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但是加强转基因安全性的研究会提高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识。

(2)生物技术总体水平不高、范围较窄

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以发酵工程为主,而基因工程和酶工程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并且,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发酵食品工业中,而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保健食品等新型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未得到充分的应用。

生物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发酵技术基础研究薄弱、技术落后;

微生物制剂工业化生产程度较低;基因工程产品研究开发力度不够。

2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展望

近20年来在美国、日本等国,生物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政府把生物技术列于微电子、信息、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的首位,组织跟踪和攻关,并给予高强度支持。只有培育出高产的粮食作物及基因工程食品,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对食物的要求。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国际上生命科学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工程,现在正在顺利进行,预计2005年可以完成,它的成果将对生物技术各领域产生全面的深远的影响。基因工程的应用已涉及到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毫无疑问,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为农业带来新的绿色生命,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更有利于健康、更富有营养的食品,将为人类的衣食住行和褒奖发挥无穷无尽的力量。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给食品工业的上、中、下游即食品资源改造、食品生产工艺改良及加工品的包装、贮运、检测等方面的发展开拓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生产符合人类需要的基因工程食品已经越来越明朗化和可操作化。生物时代的食品已不再是传统农业食品的概念,工业食品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生物技术将给人们带来更丰富、更有利于健康、更富有营养的食品,并带动食品工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章恩明食品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保鲜与加工2002(11):10~12

曹雄,王爱国,乔自林: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饮料工业2001.4(1):1~3

李洪军. 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肉类工业. 2001(2):37~39

张红印.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中国乳品工业. 2000.(8):19~21

孙君社. 生物时代的食品加工与安全. 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讲稿

张洪.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福建轻纺. 1997.(8):1~3

王春荣,王兴国等.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J].山东食品科技.2004,07:31.

温志英.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食品与机械,2006,27(4): 13-14

刘兆庆, 王曙文,姜媛媛. 生物技术对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农产品加工,2004,13(9):28-29

杨福馨.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16(1):4~6.谢辞

走的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课程已近尾声,几周的努力与付出,随着本次论文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

本论文设计在徐老师、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论文初稿与定稿无不凝聚着徐老师、伍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论文设计期间,赵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在此,谨向徐老师、伍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谢谢徐老师、伍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与我的极大地帮助。

同时,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其它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整个的论文写作中,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积极的帮助我查资料和提供有利于论文写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他们的帮助下,论文得以不断的完善,最终帮助我完整的写完了整个论文。

在临近结课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几周中给予我诸多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几周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课程论文。

通过此次的论文,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跨越了传统方式下的教与学的体制束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和搜集有关的文献,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由原先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的寻求知识,这可以说是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很大的突破。通过课程论文,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会了怎么更好的处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大学和所有帮助过我并给我鼓励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

2013年12月18日

2021生物高考 高考生物 培优 专题26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试题部分)

专题2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 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向 1传统发酵技术果酒、果醋的制作本专题内容包括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 成分、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测定食 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蛋白质的提取 和分离 复习时,注意在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方法和 原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归纳比较,例如植 物特定成分的提取方法的比较,以增强对生 物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腐乳制作与泡菜的腌制 2特定成分的 提取与分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植物特定成分的提取【真题探秘】

基础篇 【基础集训】 考点一传统发酵技术 1.立秋后,北方果农常利用葡萄来制作果酒和果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制作果醋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 (2)制作果酒前,果农对新采摘的葡萄不用进行严格的消毒,原因是;在酿制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要将发酵瓶的瓶盖拧松一次,目的是。 (3)在酒精发酵的旺盛时期,醋酸发酵(填“能”或“不能”)进行,主要理由是 。 (4)制作葡萄醋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答案(1)酵母菌醋酸菌(2)在缺氧和酸性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放出CO2 (3)不能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而醋酸发酵需要有氧环境(4)30~ 35 2.多个生物兴趣小组围绕微生物发酵展开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趣小组一进行自制葡萄酒实验。在进行“产品”品尝时,兴趣小组一的同学都感到2号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2号装置,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 (2)兴趣小组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品种。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还要点样品,当观察到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 (3)兴趣小组三进行自制苹果醋实验。自制过程需要接种的发酵菌是。某同学用新鲜苹果醋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其中的发酵菌,为了保证能获得单菌落,要先对苹果醋。(4)兴趣小组三的某同学计划统计苹果醋中某发酵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对照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 答案(1)密封不严醋酸(2)标准与标准样品对应的层析带(3)醋酸菌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4)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检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3.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如素有“东方奶酪”之称的“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中国泡菜领导品牌“吉香居”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石宝寨牌”忠州豆腐乳前期发酵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温度应控制在,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然后向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加盐,其作用是,同时,盐还能,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之后要加入配制好的卤汤,其中卤汤中加酒的作用:一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二是。 (2)制作吉香居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泡菜制作中盐和水的比例是。泡菜中的亚硝酸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常用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3)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全套课后答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基因工程 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思考与探究 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 (1) …CTGCA (2) …AC (3) GC… …G …TG CG… (4)…G (5) G… (6) …GC …CTTAA ACGTC……CG (7) GT… (8)AATTC… CA… G… 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答: 2和7能连接形成…ACGT… …TGCA…; 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 …CTTAAG…; 3和6能连接形成…GCGC… …CGCG…; 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 …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 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本题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完全,教师可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提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上述原则也应适用于其他章节中有关问题的回答。)。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

现代生物技术与应用

染色体工程技术 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及社会意义 摘要:本文报告了染色体工程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方法,在理论研究与育种实践上的应用。论述了染色体工程在小麦品质改良和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染色体工程,小麦,类型变化,实践 正文: 染色体操作(chromosome manipulation)是按设计有计划削减、添加和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的方法和技术。也称为染色体操作。染色体工程一词,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提出。其实早在30年代,美国西尔斯(E.R.Sears)及其学生就已开始研究,但当时局限于小麦,定义为:在小麦中利用缺体或单体材料,对个别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断进行替代或转移的工程谓之“染色体工程”。 植物染色体工程从50年代的兴起迄今约30余年的历史,但运用这一技术在改造 植物的遗传性方面却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表现在创造崭新的遗传资源,培育突破性新 品种和合成新物种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 目前对基因操作的主要方法有:有性杂交、染色体代换、易位、添加、染色体显微切割和微克隆、PCR扩增等。 现代小麦育种十分注意栽培品种的类型变化,期望它们优质、高产、抗病、矮秆。我们知道,在小麦近缘种属中,存在着小麦栽培品种所没有的优质、抗病基因。在常规的杂交程序中,栽培品种与野生种之间,因染色体组不同,在多数情况下染色体不能配对,其基因很难进行重。细胞遗传学家已经研究出一套方法,将异种变异性应用于小麦育种实践。这些方法包括染色体附加、染色体代换、染色体易位等。用这些方法实现了小麦染色体附加、代换、易位和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重组。 (一)麦外源染色体的添加 普通小麦附加系的系统研究工作开始于1940年,07mara把3个不同的黑麦染色体分别附加到小麦中。1960年Evans~Jenkins得到了所有7个黑麦染色体的双体附加系。之后,Sears把小伞山羊草的染色体附加到小麦中;Joppa等(1978)用一种新方法得到了具有15对染色俸的硬粒小麦双单体(3D,4D,5D)附加系;Islam(1978)把6个大麦染色体分烈跗加到小麦中。有人还把顶芒山羊草和冰草的一些种的染色体附加到小麦中。

食品生物技术论文

姓名: ** 班级: *** 学号: *** 指导老师: *** 完成日期:2012****

生物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摘要] 目前,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食品原料和微生物的改良,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及加工性能;二是生产各种功能食品有效成分、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三是可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四是工业化生产预定的食品或食品的功能成分。此外,在食品生产相关领域,如食品包装、食品检测等方面,生物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它的发展对于解决现存的食物资源短缺问题、丰富食品种类、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等均有突出贡献。现以基因工程和酶工程为主要内容,分析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食品工业应用 [正文]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中及食品加工制造上的应用,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以及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其中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技术,它能带动其他技术的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将外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到原来没有这类基因的宿主生物体内,并能持续稳定的繁殖,从而使宿主生物产生新的性状。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①获取所需的目的基因;②把目的基因与选好的载体(如小型环状DNA分子)连接在一起,即重组;③把重组载体转入宿主细胞;④对重组分子进行选择;⑤表达成蛋白,采用合适条件,获得高表达的产品。 自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旧金山大学Coken和Boyer两位科学家成功地实现了DNA分子重组实验,揭开了基因工程发展的序幕,人类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不同的基因,再接着1982年抗卡那霉素向日葵、1997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基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使得转基因生物技术为食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直接加快了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食品营养的改善,解决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 目前,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改良食品微生物菌种性能、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改良食品加工工艺以及保健食品等。其中,改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分为改良动物性食品源和改良植物性食品源。例如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但又不影响奶的质量,可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牛生长激素BST注射到母牛上,便可达到提高母牛产奶的目的。为了提高猪的瘦肉含量或降低猪脂肪含量,则采用基因重组的猪生长激素,注射至猪上,便可使猪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食品加工技术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食品加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食品加工技术特色专业 2008年建设方案 根据食品加工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方案和建设进度的要求,特制定2008年食品加工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一、2008年食品加工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1、师资队伍建设 对全体专业教师进行一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与企业及兄弟院校进行实践、学习、交流等措施,使专业教师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参与产品的生产和科研能力,依托订单企业,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顶岗实习,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2、教学条件的改进 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购入电化教育资料与设备,建立和完善图书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网络,建立食品加工工艺模拟仿真教学室,食品加工工艺模拟仿真教学室主要配置仿真教学软件、实物模型,通过共享工艺素材库资源,开展模拟仿真教学。同时利用这些平台实施培养高素质综合性毕业生的培养工作。 3、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完善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争取再建设院级精品课程2门。 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开发以主要食品种类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

为导向的“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为导向,进行课程模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制订相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和核心课程标准。通过解剖工艺流程而归纳相应的教学知识点与实训项目;以完成“任务”的逻辑关系来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食品加工技术知识和技能,感性地体验“任务”完成过程,从而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该课程模式于2008年上半年开始实施,其食品加工技术课程完善各种教学体系,尤其是实验、实习教学环节,使其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大大增强,在参与和服务于地方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4、教风、学风建设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风、学风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 5、教材建设 着手编写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开展教学内容专题与创新研究,使教学内容反映学科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6、科研项目及成果 年内在国内外高层次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争取厅、局级科技科研项目2项。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本年至少举行1-2次学术报告会,参加3次全国性或省级学术研讨会。 二、2008年食品加工技术特色专业建设预算方案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24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专题训练24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其产物颜色是( ) A.红黄色 B.橙黄色 C.紫红色 D.蓝色 2.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3.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 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4.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 ) A.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 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 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 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A醋酸发酵果醋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 C.制作葡萄酒的装置采用长而弯曲的导管排气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D.在葡萄酒深层发酵时接种醋化醋杆菌可以发酵得到葡萄醋 6.下列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化醋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酵母菌和醋化醋杆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须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 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化醋杆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7.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二、非选择题 8.(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蓝莓富含花青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世界粮农组 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的深加工产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图是某实验室利用蓝莓酒制 作蓝莓醋的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业、社会科学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从改革传统农业结构,解决食品短缺问题的应用、深入基因研究,解决健康长寿问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内容出发,指明了生物技术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技术基因医学健康农业 Abstract: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on recent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medicine and industry, soci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tructure, to solve food shortage problem, in-depth application of genetic research, solve the longevity and health problems, use of modern biological technology,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ther content, pointed out the biological technology of modern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是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组织、细胞及其组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个综合性技术体系。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诞生以2O世纪7O年代初DNA重组技术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迄今已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实践证明现代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是2l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可以预测,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导致生产体系与经济结构的飞跃变化,甚至可能引发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各方面必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1 改革传统农业结构,解决食品短缺问题 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最突出的应用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植物体内,对家畜、家禽及农作物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达到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作物的培育和种植,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一轮的革命,并将在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粮食危机、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1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农作物病虫害是造成农业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利用转基因技术把抗病、抗虫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之可避免或减少病虫害。近年来,抗黄杆菌的水稻、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与耐贮性高的番茄等转基因植物开始进入市场,提高了产量,增加了效益;根据人类的需要,还可把特定基因导入植物体,可达到改良农产品品质的目的,如高含量必需氨基酸的马铃薯,高蛋白质含量的大豆等;此外还可利用生物技术破坏水果细胞壁纤维酶,保证猕猴桃、桃、西红柿等水果成熟但不变软而提高水果的保鲜度,便于水果的运输。从1996年到2o02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的种植面积从170万ha扩大到5810万ha,即增加35倍,显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强大的生命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书本知

选修3 一、基因工程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a)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的比较: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 4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 4 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 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4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现代食品生物技术重点

◆ 生物技术的确切定义: 人们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及其功能,用来发展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新技术领域。 ◆ 生物技术的构成 ◆ 生物技术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和归宿则是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否则就不能获得产品和经济效益,也就体现不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优越性。 基因工程的定义: ▼ 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和设计方案, ▼ 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为理论基础, ▼ 通过将一种生物细胞的基因分离出来或人工合成新的基因, 在体外进行酶切和连接并插入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 ▼ 导入到自身细胞或另一种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等实验手段, ▼ 有目的的实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物种之间的DNA 重组和转移, 使现有物种在短时间内趋于完善或创造出新的生物特性。 发酵工程的定义 :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技术. 包括: ①传统发酵(有时称酿造), ②近代的发酵工业如酒精,如乳酸,丙酮-丁醇等 ③目前新兴的如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酶制剂, 核苷酸,生理活性物质,单细胞蛋白等的发酵生产 酶工程的定义 : 酶工程是利用酶所特有的生物催化性能,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结合而成的一门生物技术。也就是利用离体酶或者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借助于工程学手段来生产酶制剂并应用于相关行业的一门科学。 细胞工程的定义 : 是利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已获得新型生物或特定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蛋白质工程的定义 :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基础,运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从改变或合成基因入手,定向地改造天然蛋白质或设计全新的人工蛋白质使之具有特定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一种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海洋生物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加工技术课程表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食品加工技术是营养与配餐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教授专业知识和培养技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了营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后续课程面点制作、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与实训,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及质量控制,逐步掌握食品加工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食品加工技术》是营养与配餐专业的必修课,是培养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迈向专业的敲门砖,同时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要知识储备。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1了解食品的分类方法,掌握新食品的类型; 1.2掌握典型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1.3了解食品加工新技术。 2.能力目标 2.1能够完成罐头食品制作; 2.2能够完成西瓜汁饮料制作; 2.3能够完成凝固型酸乳制作; 2.4能够完成牛肉干的制作; 2.5能够完成典型食品的加工。 3.素质目标 3.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工作,具备食品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 3.2培养学生具备拓展、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3.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素质。 (三)前导课程 本课程开设的前导课程是营养学基础专业课程。 (四)后续课程

本课程开设的后续课程是面点制作、膳食制作、食品卫生与安全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 (二)学习情境描述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地质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申玉龙201101171223 摘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保护拥有许多优点,人们已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希望。 正文: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1 .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食品加工专业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足的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优质的食品是国民健康的保证,所以,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家也已经将食品工业的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道路。 众所周知,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力发展我国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千万国民的健康营养。而国家高等院校的食品专业正肩负着培育这种人才的重任,目前众多职业院校的食品专业以培育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的一线操作技术人才,切实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鉴于此,本专业团队对食品行业的紧缺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2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品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推动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近10年食品工业的总产值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2007年到2012年食品工业总产值从24303亿增长到75430亿元。 国内外经济学家公认:在未来5~10年内,中国将是全球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期间至少有1亿家庭(约有3亿多人口)将进入年收入l万美元以上的行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消费市场。由此看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空间非常大,食品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六大趋势将是有机化、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中国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振作精神,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食品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我国食品工业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能够很好的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加快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 3 我国食品工业从业人员情况及食品专业毕业生从业情况 依据2010年食品工业年鉴的数据,当年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为200~300万人,在全国的食品行业中随机抽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及经典例题解析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及经典例题解析 二、考点解读: 本讲知识属于现代生物科技及能够联系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的技术。近几年的江苏、上海、广东各地的高考题中多次涉及本知识点的考题。概念题的题型一般多为选择题,与生产紧密相关的题及实验设计题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一系列的现代生物技术,关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的材料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知识点。通过对近2年江苏高考题的分析,本部分内容2007年约占26分,2008年约占33分,由此可以看出,本部分属于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复习时要重视生物新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重视各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是科技发展热点课题之一,也是考试命题热点之一。利用已学过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知识,对三大生物工程的联系加以融会贯通,提高分析综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案例探究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选择现代生物科技的热点信息作为载体,将生物工程问题及必修中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编制成简答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兴趣、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主干知识整合 (一)基因工程知识小结 1、基因工程的工具 (1)限制性内切酶:生物体内有一类酶,它们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即能够限制异源DNA 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切割工具。科学家已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了许多种限制酶,其中一类可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技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与食品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简单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掌握食品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工艺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食品及相关领域内的生产加工、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分析检验、产品开发及车间设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后应具有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食品企业及相关领域工作。 1、食品生产加工岗位; 2、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3、食品质检岗位; 4、食品成分分析与检验岗位; 5、产品开发岗位; 6、食品厂车间设计岗位; 7、食品营销岗位。 三、培养规格 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 1、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2、掌握食品加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知识; 3、掌握食品企业有关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规范、标准,熟悉食品卫生法规; 4、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能进行简单听说读写; 5、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必要的网络知识和常用软件应用知识; 6、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 (二)能力要求 1、掌握食品生产主要设备和仪器操作的基本能力,并能对简单设备仪器进行维护 和维修能力

2、具有典型食品配方的设计、计算和改进创新能力; 3、具有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控制的能力,并能独立操纵完成各个工艺 环节的调控运转; 4、具备食品生产的项目建设、开发、管理及服务的基本技能; 5、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初步能 力; 6、能根据厂家实际情况设计可行的管理方法能力,熟悉并熟练运用食品企业有关 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的能力; 7、具有食品分析与检测能力。即具有熟练操作常用食品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能力, 对食品中常规成分进行检测和撰写分析报告的能力。 (三)从业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马列 主义理论基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 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修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专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专业能力,能够进行产品开发、 制造、维护; 4、身心素质: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要求 四、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三校生”及高中毕业生

21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6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36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 应用 1.(2019广东湛江3月调研)果酒、果醋深受现代人的喜爱,在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中微生物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常使用的方法是 和。其中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种群数量。 (2)果酒制作的初始阶段需要提高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常采用的操作是(“通气”或“密闭”)。发酵时,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在(结构)中进行;检验代谢产物乙醇,可将其与试剂反应呈灰绿色。 (3)果醋的生产是利用醋酸杆菌在条件下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此时所需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果酒生产所需的温度。 2.(2019河南六市第二次联考)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酸奶等食品的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根据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 (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所需的微生物来源于;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条件下,将优良的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3)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在时将乙醇变为乙醛,然后变为醋酸。 (4)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生产果酒时,最常选用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 3.(2019安徽合肥三模)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 是。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 有。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有。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即。 4.(2019广东二模)山楂果含有丰富的果胶,黏度大。某科研小组用果胶酶处理山楂鲜果浆来制备山楂酒,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用果胶酶处理鲜果浆相比,蒸煮处理过的山楂酒口感较差,原因可能是。 酒精能与产生颜色反应,因此可用该试剂来检测酒精的生成情况。果浆发酵山楂酒前期,向发酵液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 是。 (2)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利用,需要控制好酶的用量。在25 ℃条件下,用果胶酶处理山楂鲜果浆5 h 后,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为了提高果胶酶的利用率,又方便与产物分离,可使用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