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二课:“小黄帽”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二课:“小黄帽”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二课:“小黄帽”
二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二课:“小黄帽”

2 “小黄帽”

教学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各有规定的行进路线,各行其道才能保证安全;

2.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以及交通标志,会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教学重点

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以及交通标志,会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过马路。

教材说明

本课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熟悉常见的交通设施。由“七色光”栏目呈现。主要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人行横道线、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交通信号灯、隔离栏、公共汽车停靠站等。

第二部分:实例的警醒。“聪明豆”以车祸的真实照片、媒体报道以及道路上常见的交通标语

三个方面的图片说明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c)为避免出现血淋淋的车祸场景,我们特意选取了

三张只出现撞得变形的车辆,而不出现伤者或死者的照片。教师在上课时则可用语言启发学生:

车辆尚且已变形成如此,车辆之内人员的情况可想而知。

第三部分:过马路的正确方法。通过“教你一招”栏目从正面教给学生正确过马路的方法:行

人走人行道、服从交通信号灯的指挥、行人过马路要走横道线、留意转弯汽车的方向灯等。另

外,在第四幅图中,给教学留了一定的空间:如果在没有交通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线的小马路上,

该怎么过马路呢?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对此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并逐步形成习惯:

先看左,再看右,没有车辆再通过。

第四部分:交通行为辨析。“交流会”呈现的是一幅大的交通图,其中,既有正确的行为,又

有不正确的有待改正的违规行为。图中出现的不正确的行为有:在马路上玩耍(溜冰、踢球)、占用盲道妨碍盲人行走、跨越栏杆、闯红灯、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骑自行车带人、边走路

边看书、撑伞走路挡住视线、在该走人行天桥处径自穿越马路。

第五部分:交通标志的认识和设计。作为“新视窗”的内容,学生基本熟悉常见的标志即可,

不要求细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几大类,也不要求刻意地从形状、颜

色上加以区分。目的不是为了书面考试,而是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

印象。

教学活动

活动一:讨论“小黄帽”的作用。对于没有体验的学生,教师可先做介绍:黄色比较醒目,容

易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从而有利于保障行路安全。对于有体验的学生,教师可着重提醒时刻要

牢记交通安全规则。

活动二:交通设施知识小竞赛。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比比谁知道的交通设施知识多;将

交通设施的正确名称与图像的对应关系连线;等等。

活动三:交流事故案例。学生事先收集相关资料,课上交流,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

中吸取血的教训。这也可以说是最直观、最生动的交通安全教育了。

活动四:认识交警指挥的基本手势,并模拟正确过马路。事先观摩,课上可看录像或由教师扮

演交警,学生跟着学或按手势要求模拟正确过马路。

活动五:交通行为辨析。根据“聪明豆”栏目辨析、讨论。教师可利用媒体,设计可移动人物,

请学生当场纠正,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六:认识交通标志。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由教师提供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相应之处放

上合适的交通标志。如:停车场门口的“停车场标志”、学校门口的“注意儿童标志”、单行

道口的“禁止机动车通行标志”或“禁止非机动车通行标志”、步行街口的“步行标志”等。

活动七:设计交通小标志。模仿交通标志,请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交通小标志,并放置在校园

的相应场合。

学习评价

1.认识基本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标志;

2.会正确过马路;

3.知道正确的交通行为,并落实在实践中

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

资料名:交通知识问答题

(1)什么是交通安全设施?

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交通安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功能,依照规定在道路沿线设置的

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交通隔离护栏等交通硬件,总称为交通安全设施。

(2)什么是道路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

施。

(3)道路交通标志如何分类?

道路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主标志又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

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4)什么是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其形状为正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

(5)什么是禁令标志?

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其形状通常为圆形,个别为八角形或顶点

向下的等边三角形。其颜色通常为白底、红圈、红斜杆和黑图案,“禁止车辆停放标志”为蓝底、

红圈、红斜杆。

(6)什么是指示标志?

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其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

(7)什么是指路标志?

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和距离信息的标志;其形状,除地点识别标志、里程碑、分合

流标志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其颜色,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

(8)什么是辅助标志?

辅助标志是指紧靠主标志下缘,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其形状为长方形,颜色为白底、

黑字、黑边框。用于表示时间、车辆类型、警告和禁令的理由、区域或距离等主标志无法完整表达

的信息。

(9)什么是道路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

等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其作用是管制和弓[导交通。可以与交通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三类:禁止标线、指示标线和警告标线。

(10)中心黄色双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双实线表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和向左转弯。也表示严格禁止车辆

和行人横穿。其作用相当于中心隔离护栏或中心分车绿化带。

(11)中心黄色虚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虚实线表示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虚线一侧准许车辆在确保安

全情况下跨线超车和向左转弯。

(12)中心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中心黄色单实线表示不准车辆跨线超车、压线行驶或向左转弯。

(13)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的功能是什么?

道路边缘黄色单实线表示禁止一切车辆长时或临时停放(含,临时停车上下客)。

(14)路面黄色网状线的功能是什么?

路面黄色网状线表示严格禁止一切车辆长时或临时停车,防止交通阻塞。当黄色网状线前

方有车辆停驶时,后车必须在黄色网状线外等候,直到确认黄色网状线前方有足够空间停驶本车时,

方可驶过黄色网状线。(

(15)汽车前面有两只“大眼睛”,又叫大光灯,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大光灯是夜幕降临以后,为照明前进方向的路面,不致迷失方向和发生意外而使用的。

(16)汽车大光灯下,有两只“小眼睛”,它们的名称和作用是什么?

它们叫方向灯,和车尾两边的两只“小眼睛”相互连结,主要是用来指示车辆行驶方向的,

左灯亮,汽车向左转弯,右灯亮,汽车向右转弯,方向灯不亮,表示汽车是向前行驶的。所以在横

穿马路时,必须先看清来往汽车方向灯的情况,再决定怎样行走。

(17)汽车尾部两只红色“大眼睛”的作用?

它们叫“制动刹车灯”。当司机需要制动,脚踩刹车制动时,“红眼睛”立刻发亮,告诉

后面的车辆,注意保持距离,不要追尾撞上前车。

(18)行人在道路上违反了交通法规必须给予处罚,哪些违章行为要受处罚呢?·

随意在车行道行走,横过道路不走人行横道,钻越、跨越交通隔离护栏,在马路上玩耍、

抛物等都要受到罚款的处罚或警告。

(19)交通隔离设施的作用?

交通隔离设施是交通管理机关用来实行“分道行驶、各行其道”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所有参与交通活动的车辆、行人在各自的享有优先通行权的道路上通行。

资料名:交通掌故

㈠)我国古代的道路交通法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仅统一了度量衡,而且对车辆的轴距作了统一规定:“车同轨”。随后又对行人、车辆在道路上通行,规定了“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这种礼

法,实际上是作为法律,规定了车辆、行人分道通行这个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交通法规了。

福建松溪县有一块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树立的石碑,上刻:“贱避贵,少避长,

轻避重,去避来。”经考证,这是当年经宋太宗赵灵御笔亲批的交通法规。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车

马和人在路上相遇时,身份低的要给身份高的让路,年轻的要给年长的让路,驾轻车的给驾重车的

让路,过去的车马和行人给过来的车马行人让路。这个交通礼让原则除第一句带有封建色彩外,其

余三句至今仍适用。

明朝初期都城北京,由于马车活动频繁,朝廷规定了前门行驶宫廷御车,崇文门行驶酒车,朝阳门行驶粮车,德胜门行驶军车,东直门行驶木材车,安定门行驶粪便车,宣武门行驶刑车……

这些规定已经具有交通法规的雏形。

(2)交通信号灯的由来和发展

城市道路交通指挥信号灯是由铁路交通信号灯移植过来的,最早的城市道路信号灯是英国

机械工程师德·奈特于1868年研制的一台交通信号灯,安装在英国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这种有

色信号灯是依靠皮带传动而变换灯色的,在信号灯内装置一台煤气灯。不幸的是,有一天煤气灯发

生爆炸,将近旁一位值勤的警察炸死。

半个世纪后的1914年,在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交通信号灯,

这种信号灯已是用电灯的了。这时的信号灯只有红绿两色,红灯停、绿灯行。自1918年起,使用红、绿、黄三色信号灯。到1950年,美国的巴尔的摩安装了一种地面感应的信号灯。随着新技术

革命的不断发展,电脑的普遍应用,目前世界各国已普遍使用由电脑控制的自动信号灯,有的发达

国家已使用“智能”信号灯,这对指挥车辆行人的顺利通行起到了很大作用。

(3)人行横道线探源.

现代城市道路的路口、路段上随处可见划在路面上的白色人行横道线(平行线、条纹线),这已是世界各国共有的了。它最早诞生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培市的一些道路上,当时人、马、

车组成的混行交通,经常堵塞。政府部门为了解决问题,便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车马分离。又在

接近道路交叉口的地方,横砌起寻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块,行人过街就踩着这些石块横过道路,马车

则在石块的空隙间滚过。这种凸出路面的石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行横道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19世纪汽车出现了,凸出路面的石块阻碍汽车的通行,在工业发达的英国伦敦,为了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在街道上划出了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由于它洁白、醒目,很

像斑马身上的斑纹,因此俗称“斑马线”。人行横道线的产生,对保证行人的过街安全起了极大的

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