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

1 换流器电路的理论分析 (1)

1.1 忽略电源电感的电路分析(即L c=0) (2)

1.2 包括电源电感的电路分析(即L c≠0) (10)

1.2.1 换相过程 (10)

1.2.2 电路的分析 (11)

2 整流和逆变工作方式分析 (14)

2.1 整流的工作方式 (15)

2.2 逆变的工作方式 (15)

3 总结 (20)

1 换流器电路的理论分析

高压直流换流器(包括整流和逆变)主要是由晶闸管阀组成的,其接线方式有很多种,如:单相全波、单相桥式、三相半波、三相全波等,但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是三相全波,即6脉动换流器。其原理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三相桥式全波直流换流器原理结构

其中,U a、U b和U c表示A、B、C三相交流电压,它们之间相差120゜。

U a=E m sin(wt+150)

U b=E m sin(wt+30)

U c=E m sin(wt-90)

我们可以将换流阀这样定义:

图1-2 6脉动换流阀电路图

1.1 忽略电源电感的电路分析(即L c=0)

从以上的电路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三相电压,每相电路中都存在电感L c,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假设该电感不存在,即L c=0。

(一)无触发延迟(触发角a=0)

无触发延迟,即只要阀上晶闸管正向电压建立,门级会立即接收到触发脉冲,导通整阀。

对于V1、V3和V5来讲,由于它们共阴极,因此三相中电压较高的那相的阀导通,其余两个阀关断。而对于V4、V6和V2来说,由于它们共阳极,因此三相中电压较低的那相的阀导通,其余两个阀关断。总之,就是比较三相电压的高低来确定哪两个阀导通。

下面我们结合下图进行分析:

举个例子,C~C0时刻,A相电压最高,B相电压最低。因此根据之前的分析,则共阴极的V1、V3和V5阀,则会由处于A相的V1阀导通,而共阳极的V4、V6和V2阀,则是由处于B相的V6阀导通,此后的依此类推,循环往复。

从上述的阀导通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个阀单个周期内导通的时间为120゜,V1~V6阀按顺序依次导通,间隔时间为60?。(举例,如V1阀在-120゜~0?导通,V2阀在-60゜~60?时刻导通,其中每个阀导通时间为120゜。V1阀导通起始时刻为-120?,而V2阀导通的起始时刻为-60゜,两者刚好相差60?)。

接下来再来分析下6脉动换流器输出的直流电压U d波形。从图1-2中可以看出直流线路上的输出电压U d的电压与m点和n点的电势有很大关系,即

U d=Um-Un

不难发现,m点的电位其实就是共阴极阀V1、V3和V5阀,哪个阀导通,m 点电位就是与哪个阀所处的相电压,比如,V1阀导通,m点的电位就是A相此刻的电压。同理,n点电位也是如此。再结合刚刚分析所得阀的导通时刻图,可以得出Ud的波形图:

按照一个周期对直流输出电压Ud进行分析:

对于C~C0时刻:U d=e a-e b=e ab

对于C0~C1时刻:U d=e a-e c=e ac

对于C1~C2时刻:U d=e b-e c=e bc

对于C2~C3时刻:U d=e b-e a=e ba

对于C3~C4时刻:U d=e c-e a=e ca

对于C4~C5时刻:U d=e c-e b=e cb

以C~C0时刻为例,此时可以进行如下的推导:

U d= e a-e b=e ab= E m sin(wt+150゜)- E m sin(wt+30?)

=E m·2cos(wt+90?) ·sin60?

=E m cos(wt+90?) (wt∈[-120?,-60?])

=E m cosμ (μ∈[-30?,30?])

再以C0~C1时刻为例,

U d= e a-e c=e ac= E m sin(wt+150゜)- E m sin(wt-90?)

=E m·2cos(wt+30?) ·sin120?

=E m cos(wt+30?) (wt∈[-60?,0?])

=E m cosμ (μ∈[-30?,30?])

该周期的其它时段也是如此,因此由上述的推导,可以发现U d 就是以

E m

为基数的三角函数,其函数区间为[-30?,30?]。则U d 的波形图如下

(以下纯属个人意思,通过这个公示我们可以看出,对于wt ∈[-120?,-60?]这个区间,U d 将该区间的正弦函数幅值增大了,但是切割成了两段,更利于采样滤波了。)

直流电压是由线电压的60°时段组成的。因此,平均直流电压可由任一60°时段的瞬时电压积分后对时间求平均得到。

则 U d = ()()??-=

30306cos 333ππ

πππwt wt d e bc =πm E 33

用相电压的有效值或者线电压的有效值表示(相电压:单相电压,火线对零线电压,常用的为220V 。线电压为任意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常用的为380V 。线电压=相电压。)

其中,交流电峰值E m 为相电压有效值的2倍,则(P E 为相电压有效值,L E 为线电压有效值)

U d = π

m

E 33=P P E E 34.2233=?π U d = πm E 33=L L

E E 35.13233=??π

通过对输出的平均直流电压U d 推导,可以很容易得到阀电压的波形。因为当该阀导通时,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该阀上所承受的电压为0;而当阀关断时,则无论时共阳极还是共阴极的阀,它们必定都有一个阀是导通的。因此,它们一

U d

端的电压必定为导通阀所在的相电压,另一端为本相电压,这样其阀上的压降跟平均直流电压U d是一样的,则可以推断出阀电压波形如下:

图1-3 阀V1所承受的电压波形图

(从上述的波形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在V1阀导通时,其阀上所承受的电压为0。当其关断时,其阀上的电压跟我们之前推导的直流输出电压的波形很相似。注意观察,如果所有阀所承受的电压波形都画出来,那么最上面虚线画出来的部分就是输出的直流电压U d。)

从波形图以及公式的推导可以分析出,阀所承受的电压峰值V

阀峰

=E m。则

047

.

1

3

3

3

3

U

阀峰=

=

=

π

πm

m

d

E

E

V

接下来,再利用图1-2来分析阀侧A相、B相和C相的电流:

i a=i1+i4

i b=i3+i6

i c=i5+i2

其电流波形如下图1-4所示: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工作原理 荧光灯镇流器有电感式镇流器和电子式镇流器。电子镇流器因具有高效、节能、重量轻等特点,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电子镇流器是将市电经整流滤波后,再经DC/AC电源变换器(逆变)产生高频电压点亮灯管。其特点是灯管点燃前高频高压,灯管点燃后高频低压(灯管工作电压)。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具有电压馈电半桥式逆变器类型的电子镇流器。现以该类型逆变器为例,介绍电子镇流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典型电路组成 典型的电压馈电半桥式逆变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BR及C1构成整流滤波电路。R1、C2及VD2构成半桥逆变器的启动电路。开关晶体管VT1、VT2,电容器C3、C4及T1构成振荡电路。同时VT1、VT2兼作功率开关,VT1和VT2为桥路的有源侧,C3、C4是无源支路,L1、C5及FL组成电压谐振网络。 二、工作原理 在给电子镇流器加市电后,经BR整流C1滤波后,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压。电流流经R1对启动电容C2充电.当C2两端电压升高到VD2的转折电压值后,VD2击穿;C2则通过VT2的基极-发射极放电,VT2导通。在VT2导通期间半桥上的电流路径为:+VDc-C3-灯丝FL1-C5-灯丝FL2-振流圈L1-T1初级线圈Tla-VT2-地。电流随VT2导通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流过Tla的电流在T1的两个次级线圈T1b和T1c两端产生感应电势。极性是各绕组同名端为负。T1c上的感应电势使得VT2基极的电位进一步升高。V12集电极电流进一步增大,这个正反馈过程,使VT2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V12导通后。C2将通过VD1和VT2放电。T1c、T1b 的感应电势逐渐减小至零。VT2基极电位呈下降趋势,IC2减小,T18中的感应电势将阻止IC2减少,极性是同名端为正。于是VT2基极电位下降,VT1基极电位升高,这种连续的正反馈使VT2迅速由饱和变到截止。而VT1则由截止跃变到饱和导通,半桥上的电流路径为: +VDc—VT1-T1a-L1-灯丝FL2-C5-灯丝FL1-C4-地。与VT2情况相同,正反馈又使得VT1迅速退出饱和变为截止状态。VT2由截止跃变为饱和导通状态。如此周而复始,VT1和V12轮流导通,流过C5的电流方向不断改变。由C5、L1及灯丝组成的LC网络发生串联谐振。C5两端产生高压脉冲,施加到灯管上,使灯点燃。灯点燃后L1起到了限流的作用。

高压直流输电12脉动换流器波形

注:此波形为RTDS仿真试验时波形,与实际波形可能存在某些差异,仅供学习换流器原理参考。12脉动整流侧正常波形

UAC 为换流变网侧交流电压,IVY 为Y 桥阀侧交流电流,IVD 为D 桥阀侧交流电流,CPRD 为D 桥触发脉冲,ID 为直流电流 1.9 1.95 2 2.05 ESOF RETARD ACB_TRIP BLOCK DEBLOCK BPPO Time [s] 1.9 1.952 2.05 200 300400 I D C H [A ] I D L H [A ]I D C N [A ]I D L N [A ] 1.9 1.952 2.05 -5000500 I V D _L 1 I V D _L 2I V D _L 3 1.9 1.952 2.05 -5000500U A C _I N _L 1 U A C _I N _L 2U A C _I N _L 3File: JL_S1P2PCPA1_2015_01_14_10_34_44_459Child00.CFG 1.9 1.952 2.05 -5000500 I V Y _L 1 I V Y _L 2I V Y _L 3 1.9 1.952 2.05 050 C P R D

如图D桥A相换相时刻超前Y桥30度,每个周期12个阀轮流导通关断,将三相正负半轴分别截取组成直流电流。整流侧电流与电压相位一致,功率是从交流向直流侧传输。整流侧总是共阴极侧(电流流出)换相到瞬时值最高的相,共阳极侧(电流流进)换相到瞬时值最低的相,因阀导通时压降很小 通过换相分别截取正负半周电压。

12脉动逆变侧正常波形 1.65 1.7 1.75 1.8 1.85 -5000500U A C _I N _L 1 U A C _I N _L 2U A C _I N _L 3File: JL_S2P2PCPA1_2015_01_14_10_56_31_560Child00.CFG 1.65 1.7 1.75 1.8 1.85 -5000500 I V Y _L 1 I V Y _L 2I V Y _L 3 1.65 1.7 1.75 1.8 1.85 -5000500 I V D _L 1 I V D _L 2I V D _L 3 1.65 1.7 1.75 1.8 1.85 050 C P R D 1.65 1.7 1.75 1.8 1.85 ESOF RETARD ACB_TRIP BLOCK DEBLOCK BPPO Time [s] 1.65 1.7 1.75 1.8 1.85 250 300350 I D C H [A ] I D C N [A ]

整流器的原理

整流器的原理: 在以大功率二极管或晶闸管为基础的两种基本类型的整流器中,电网的高压交流功率通过变压器变换为直流功率。提到未来(不久的或遥远的)的其它类型整流器:以不可控二极管前沿产品为基础的斩波器、斩波直流/直流变换器或电流源逆变型有源整流器。显然,这种最新型的整流器在技术上包含较多要开发的内容,但是它能显示出优点,例如它以非常小的谐波干扰和1的功率因数加载于电网。 二极管整流器 所有整流器类别中最简单的是二极管整流器。在最简单的型式中,二极管整流器不提供任何一种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数值的手段。为了适用于工业过程,输出值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通过应用机械的所谓有载抽头变换器可以完成这种控制。作为典型情况,有载抽头变换器在整流变压器的原边控制输入的交流电压,因此也就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输出的直流值。通常有载抽头变换器与串联在整流器输出电路中的饱和电抗器结合使用。通过在电抗器中引入直流电流,使线路中产生一个可变的阻抗。因此,通过控制电抗器两端的电压降,输出值可以在比较窄的范围内控制。 晶闸管整流器 在设计上非常接近二极管整流器的是晶闸管整流器。因为晶闸管整流器的电参数是可控的,所以不需要有载抽头变换器和饱和电抗器。 因为晶闸管整流器不包含运动部件,所以晶闸管整流器系统的维修减少了。注意到的一个优点是晶闸管整流器的调节速度较二极管整流器快。在过程特性的阶跃期间,晶闸管整流器常常调节很快,以致能够避免过电流。其结果是晶闸管系统的过载能力能够设计得比二极管系统小。 整流器的现状: 目前,业界推出的节能灯和电子镇流器专用三极管都十分注重对贮存时间的控制。因为贮存时间ts过长,电路的振荡频率将下降,整机的工作电流增大易导致三极管的损坏。虽然可以调整扼流圈电感及其他元器件参数来控制整机功率,但ts的离散性,将使产品的一致性差,可靠性下降。例如,在石英灯电子变压器线路中,贮存时间太大的晶体管可能引起电路在低于输出变压器工作极限的频率振荡,从而

12脉动换流变压器对称性涌流现象分析

第39卷第23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9 No.23 2011年12月1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Dec.1, 2011 12脉动换流变压器对称性涌流现象分析 田 庆 (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广东 广州 510663) 摘要:分析了(特)高压直流系统中12脉动换流变压器的对称性涌流问题。根据云广直流输电工程中发生的一起12脉动换流变空充误跳闸事件,从剩磁和直流偏磁衰减的角度,采用和应涌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12脉动换流变对称性涌流的产生机理、变化特点和影响该对称性涌流的各种因素,并根据现场实际录波数据,对12脉动换流变空充误跳闸事故做了详细的讨论。给出了两种解决办法解决12脉动换流变空充误跳闸问题,并得到现场试验验证。这可增强高压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12脉动换流变;对称性涌流;和应涌流;剩磁 Analysis on the symmetry inrush of 12 impulsive convertor transformer TIAN Qing (Test and Maintenance Center,CSG EHV Power Transmission Company,Guangzhou 51066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ymmetry inrush of 12 impulsive convertor transformers in UHV or EHV direct current. From the angle of residual magnetism and DC magnetic bias attenuation,the production mechanism,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symmetry inrush of 12 impulsive convertor transformer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a fault trip event during the no-load charging of 12 impulsive convertor transformer in Yunguang UHVDC project. The sympathetic inrush method is used. Two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after the detail study based on the recorded field data and it is proved by the field test result that it can enhance the so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HVDC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Key words:UHVDC;12 Converter transformer;symmetry inrush current;sympathetic inrush;residual magnetism 中图分类号: TM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1)23-0133-05 0 引言 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明原因误动的分析也受到了理论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和应涌流导致保护误动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多个研究小组均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文献[1-3]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指出空投一台变压器时,励磁涌流在系统与变压器之间的电阻上产生不对称电压,这在变压器之间形成了一种暂态和应作用,不但使空投变压器的励磁涌流幅值和持续时间发生变化,而且在运行变压器中将产生和应涌流,结果导致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和长时间的谐波过电压。 文献[4]建立了两台单相变压器并联和级联运行模型,推导了当一台变压器正常运行,另外一台并联或级联变压器空投充电时,两台变压器的磁链解析表达形式,定性分析了正在运行的变压器可能发生饱和现象以及和应涌流产生及影响的机理。 文献[5]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从磁通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单台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衰减机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压器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及其变化特点,对系统等效电阻、并联与串联以及运行变压器负载对和应涌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文献[6]在变压器和应涌流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偏磁是和应涌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分析了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变压器后备保护及其他相关保护的影响。 文献[7-10]利用励磁涌流偏向时间轴一侧的特点,解释了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及其变化特点,指出了和应涌流产生的本质原因一是由于合闸变压器励磁涌流流过系统电阻,使得其他变压器工作母线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修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与常见故障修 一、概述 自GE公司的因曼博士(Inman)等在1938年发明了实际应用的荧光灯,到现在已有近70年的历史。虽然新型光源不断出现,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荧光灯作为主要照明光源的地位可能难以改变。在日光灯发展的过程中,廉价实用的电感镇流器和启辉器,解决了荧光灯的启动与限流问题,对荧光灯迅速发展和普及曾起到过积极推动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了,电感镇流器消耗太多的有色金属使人们一定要想办法用更廉价的电子产品来替代它,电子镇流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应运而生,到目前已 经非常普及。 电子镇流器所用元器件少,电路简单,容易制造,并且市场需求量大,是电子爱好者开始创业时的首选产品,有条件的同学,如果打算出去后大干一场的话,也可以考虑先制造电子镇流器。据我所知在仙 桃市,就有几个人在专门制造电子镇流器。 本讲座开办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关注灯具的变化,了解日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修理和制 造电子镇流器。 二、普通日光灯的缺陷 普通日光灯的缺陷除消耗有色金属太多外,其对电能的损耗也是不容忽视的。电感镇流器的绕组的欧姆损耗和铁芯的涡流损耗较大,约占灯功率损耗的15%左右。在荧光灯如此普及的今天,电感镇流器所消耗的总能量是十分巨大的。此外,电感镇流器的功率因数较低,一般为0.5左右,会造成电网的严重污染,电力部门不得不加大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增加了电力成本。 三、电子镇流器的特点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工频(50Hz或60Hz)电源变换成20~50KHz左右高频电源,直接点灯,无需其它限流器件。与电感镇流器相比,电子镇流器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 1)照明效率提高 普通荧光灯的工作频率为50Hz,其照明高效率因所谓的正电(或负电)降落的存在而很低,当电源频率在1000Hz以上时,这种正电(或负电)降落现象消失。而电子镇流器工作频率一般都在20一50kHz,不产生正电或负电电位跌落,这就是电子镇流器能提高照明效率的原因。 2)电子镇流器自身功率损耗低。 电子镇流器的自身消耗功率较难测量,经间接测量估算,工作点调整较好的电子镇流器,其自身消 耗一般都在灯功率的5%以下。 2、其它优点 由于应用了高频电感,电子镇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可启动点燃灯管;无需启辉器;无频闪, 无噪声等等。 四、电子镇流器的组成与主流电路分析 1、电子镇流器的组成

电子镇流器常见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子镇流器常见拓扑结构及工作原 理 复旦大学王凯 版权保护抄袭必纠 摘要 金属卤化物灯(简称金卤灯)作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重要灯种,由于拥有诸多优点而在绿色照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商业广场、超市、摄影和工矿照明中大量使用,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金卤灯的广泛应用,与之相配套的金卤灯电子镇流器的开发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金卤灯作为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一种,其物理和电特性与大多数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类似,论文第一章首先对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发光原理和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作了简单介绍。论文第二章对常见类型的电子镇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了介绍。 论文第三章针对150W金卤灯的物理特性和电特性设计了一款低频方波式电子镇流器,并对镇流器各部分电路参数作了理论计算。 论文第四章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低频方波逆变电路,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路的设计合理性,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合理,校正后输入侧功率因数为0.97,满足设计要求;低频方波电路能实现灯的低频方波驱动和灯电流恒流控制。论文同时对逆变电路在电流换向时所存在的电流过冲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能有效解决电流过冲问题。 论文第五章根据电子镇流器设计方案搭建了实际电路,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在不同输入电压下均能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校正后输入侧功率因数在左右。低频方波逆变电路在开环状态下能实现灯电压的低频方波逆变,输出灯电压与理论设计吻合。由于时间限制,对灯电流的恒流闭环控制功能并没有实现。

关键词:金卤灯,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校正,低频方波逆变 1 绪论 金卤灯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一种,本章首先介绍了气体放电灯的发光原理,然后对电子镇流器的镇流原理作了分析。最后对气体放电灯所存在的声谐振现象作了介绍。 1.1 气体放电灯的基本特性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介质,其电路阻抗可视为无穷大。但是在光辐射、强电场、离子轰击和高温加热等条件下,气体可能会被击穿,发生电离并产生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此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气体放电。气体被击穿后,带电粒子不断地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并通过与其他粒子相互碰撞的形式将能量传递给其它粒子。这些得到能量的粒子可能会被激发,发生能级跃迁,但跃迁后的激发态粒子并不稳定,会自发返回基态,跃迁回基态的粒子会产生电磁辐射、释放光子,这即是气体放电灯的发光原理。 图1.1为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的伏安特性曲线,各段的物理特性如下所示: 图1.1 气体放电的伏安特性 OA段:由场致电离所产生的少量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流,随着电场强度逐渐增加,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的带电粒子数增多,电流增大。 AB段:随着电场强度进一步增强,由场致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加速下能全部到达阳极,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的带电粒子不在增加,电流饱和。

浅谈电子整流器工作原理

浅谈电子整流器工作原理 前言 整流器(什么是整流器)是一个简单的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的整流装置,它作为工业应用不可或缺的电子器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面对纷繁复杂的电子整流器件,怎样才能判别它的好坏呢?对于有用到电子整流器(整流器的作用)的人来说,了解其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小编通过搜集各种资料简要的对电子整流器的基础知识进行了以下总结。 电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整流器原理) 电子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正常情况下,电子整流器通电后逆变器连同电感L、灯丝1、电容、灯丝2组成串联谐振电路,在一定时间内电容两端产生高压,这一高电压引起荧光灯弧光放电使荧光灯启动,然后谐振电路失谐,日光灯进入稳定的点燃状态。当出现灯管老化或者灯管漏气等异常状态时,荧光灯不能正常启动,上面的电路一直

处于谐振状态(除非灯丝烧断或电子整流器损坏),逆变器输出的电流不断增大,通常这个电流会升高到正常电流的3到5倍。如果这时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造成极大危害。首先,过大的电流会导致逆变器中作为开关的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及其它外围部件因过载而烧毁,甚至引起冒烟、爆裂等事故。同时,灯脚对地线或中线会形成长时间的极高电压,对于20W、36W、40W及其它大部分国标/非标灯的电子整流器,这一电压往往会达到一千伏或更高,这不仅为国标GB15143所严格禁止,而且也会危及人身、财产安全。GB15143-94“11、14”及GB15144-94“5.13”部分对电子整流器的异常状态试验包括:灯开路、阴极损坏、去激活、整流效应等,同时规定电子整流器在经过上述试验后不得发生安全性故障并能够正常工作。 电子整流器满足的两大功能要求 荧光灯的工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相配套工作的电子整流器性能有关,在使用中应使荧光灯的工作性能和电子整流器的工作性能相匹配(如灯阻抗和灯的工作特性),以使荧光灯能工作在最佳状态, 使用中电子整流器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①能够限制和稳定荧光灯的工作电流。 ②在交流市电过零时,也能正常工作。

镇流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异常处理合集(各种经典案例)

电子镇流器知识(一) 一、电子镇流器知识 1、概述: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节约能源的紧迫感使许多公司致力于节能光源和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研究,随着半导体技术飞速发展,各种高反压功率开关器件不断涌现,为电子镇流器的开发提供了条件,70年代末,国外厂家率先推出了第一代电子镇流器,是照明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创新。由于它具有节能等许多优点,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认为是取代电感镇流器的理想产品,随后一些著名的企业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更高一级的研究与开发。由于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电子镇流器向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了专用功率开关器件和控制集成电路的系列产品,1984年,西门子公司开发出了TPA4812等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器IC,功率因数达到0.99。随后一些公司相继推出集成电子镇流器,89年芬兰赫尔瓦利公司又成功推出可调光单片集成电路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目前在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全国推广应用。 我国对电子镇流器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技术起点低,早期对这一产品的难度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专用半导体器件开发未跟上,产品质量过不了关,而且市场极不规范,大量的低价劣质品被抛向市场,使消费者蒙受损失,严重损害了电子镇流器的形象。90年代后期,由于生产水平有了迅速发展和提高,从电路设计到了电子器件的配套都进入了较成熟阶段,优质产品进入建筑工程,随着我国

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为电子镇流器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国产电子镇流器必将迅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在竞争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 为了使荧光灯正常工作,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a、灯丝的预热电流或灯丝电流 b、高电压启动 c、限制工作电流 电子镇流器知识(二) 当开关闭合电路中施加220V 50HZ的交流电源时,电流流过镇流器,灯管灯丝启辉器给灯丝加热(启辉器开始时是断开的,由于施压了一个大于190V以上的交流电压,使得启辉器内的跳泡内的气体弧光放电,使得双金属片加热变形,两个电极靠在一起,形成通路给灯丝加热),当启动器的两个电极靠在一起,由于没有弧光放电,双金属片冷却,两极分开,由于电感镇流器呈感性,当电路突然中断时,在灯两端会产生持续时间约1ms的600V-1500V的脉冲电压,其确切的电压值取决于灯的类型,在放电的情况下,灯的两端电压立即下降,此时镇流器一方面对灯电流进行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使电源电压和灯的工作电流之间产生55。-65。的相位差,从而维持灯的二次启动电压,使灯能更稳定的工作。 电感镇流由于结构简单,寿命长,作为第一种荧光灯配合工作的镇流器,它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大,但是,由于它的功率因数低,低电压启动性能差,耗能笨重,频闪等诸多缺点,它的市场慢慢地被电子镇流器所取代,电感镇流器能量损耗:40W(灯管功率)+10W(电感镇流器自身发热损耗)等于整套灯具总耗电为50W。 ②、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镇流器是一个将工频交流电源转换成高频交流电源的变换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 工频电源经过射频干扰(RFI)滤波器,全波整流和无源(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PPFC或APFC)后,变为直流电源。通过DC/AC变换器,输出20K-100KHZ 的高频交流电源,加到与灯连接的LC串联谐振电路加热灯丝,同时在电容器上产生谐振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但使灯管"放电"变成"导通"状态,再进入发光状态,此时高频电感起限制电流增大的作用,保证灯管获得正常工作所需的灯电压和灯电流,为了提高可靠性,常增设各种保护电路,如异常保护,浪涌电压和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等。 电子镇流器知识(三) ③、电感镇流器与电子镇流器的比较: 电子镇流器知识(四) 3、电子镇流器的分类: A、按安装模式可分为:a、独立式 b、内装式 c、整体式 B、按性能特点可分为:a、普通型 b、高功率因数型 c、高性能型d、高性价比型 e、可调光型五大类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5所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图5-5(a)为桥式整流电路图(b)为其简化画法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 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以上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和(b)所示。

图5-6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此重复下去,结果在Rfz,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率和直流输出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变压器的利用率最高。现在常用的全桥整流,不用单独的四只二极管而用一只全桥,其中包括四只二极管,但是要标清符号,有交流符号的两端接变压器输出,+、-两端接入整流电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表5-1所列参数可供选择二极管时参考。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图5-7示出了二极管并联的情况:两只二极管并联、每只分担电路总电流的一半口三只二极管并联,每只分担电路总电流的三分之一。总之,有几只二极管并联,流经每只二极管的电流就等于总电流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并联运用时,由于各二极管特性不完全一致,不能均分所通过的电流,会使有的管子困负担过重而烧毁。因此需在每只二极管上串联一只阻

电子镇流器的原理及维修

电子镇流器原理与维修 节能灯日渐普及,由于电子镇流器减少铁耗,节省能源,是灯光源发展的方向。节能灯的故障大部分出在电子镇流器。现介绍常见故障的修理方法。 由于线路直接与市电相通,有触电的危险,修理时最好准备一只隔离变压器,既安全又便于通电检查。 首先应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可通电检测。加电之前用万用表测A、B两点应有几十千欧的阻值;加电后A、B点应有300V直流电压,灯管应能起辉;若不亮应弄清故障点在触发电路或串谐起辉电路。用交流500V挡监测灯管两端有无交流电压,若有交流电压说明电路已起振,故障点在串谐起辉电路,可能是起辉电路漏电;若无交流电压,可能为起辉电容击穿短路或没有起振,应重点检查触发电路。图2中的C2、R1、D;图1中的R2、R3阻值增大或V2性能变差,提供的偏流不足不能使V2进入自激状态,只要适当调整阻值就会起振。C2漏电使双向二极管达不到转折电压,V2也不能进入振荡状态,可换一只双向二极管一试。触发管至b极串接的电阻增大,加上管子的β值偏低时就很难起振。 对三极管的要求:瓦数大的灯管配用三极管的PCM、ICM也要大些,两只三极管交替工作在饱和导通、截止状态,ICM要足够大才行。一般30~40瓦灯管均用MJE13005-7或BUT11A,并加有铝板散热器,以免夏天环境温度升高就可能超温损坏。常用的高反压管有2SC2482、DK52、DK53等,除2482外均可加装散热板,若是散热板与管子c极导通的就有高电压,要注意绝缘并防止极间短路。 几种典型故障分析: 1、灯管能起辉,但有明显闪烁,图1中C4、C5有一只容值减小;这两只电解电容既起电源滤波作用又参与振荡,容值减小充放电电流也要减小,会导致灯管闪烁。 2、灯管不起辉且仅为两端发亮(有时发红),大多是起辉电容击穿,时间一长灯丝要受损,这在双U型灯中最敏感。此外,图2中的滤波电容值减小到1μF以下或起辉电容容值过份偏小会出现滚转光圈(也叫螺旋光)并伴有闪烁。 3、30~40瓦直管日光灯的镇流器分两部分装于灯管两端,为方便更换灯管,灯丝与线路采用可拆卸式弹性连接(这点与U型节能灯不同)。应注意:装上灯管后要检查灯丝与线路可靠接通后,才通电,如果通电不亮再调整灯管,在调整过程中极易损坏三极管。因为电子镇流器工作在20kHz以上高频振荡工况下,灯丝是振荡回路的一部分,回路中的电感、电容都是储能元件,灯丝回路间断性通断,线路中势必出现幅值很高的尖脉冲,很容易击穿三极管。对于电感式镇流器日光灯通电后调整灯管是司空习惯的,而电子镇流器日光灯则应先关断电源再调整。 小瓦数炭膜电阻焊接时间不能太长,过份受热会使两端引线帽的压接处松动,阻值变大且不稳定;特别是在三极管b极串接电路中,就会出现间断性振荡,甚至击穿管子,且不易检查出故障点,最好用不小于1/4瓦的金属膜电阻。 附图3~图10为常见的日光灯电子镇流器测绘电路图(图9、图10待续)。

摩托车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摩托车整流器的工作原理 (2009-12-23 16:48:44) 转载 标签: 杂谈 摩托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器部件,它为整车用电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这就是整流稳压器,即我们俗称的“硅整流”。整流就是将交流电压变为直流电压,稳压就是将发电机输出的不稳定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实现这两个功能的器件我们就称之为整流稳压器。摩托车整流稳压器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但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摩托车仍使用技术上存在缺陷的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新元器件的出现,改进整流稳压器的性能有了可能,因此新一代的开关型整流稳压器已研制成功并面世,人们已开始认识并使用它,相信不久它就能全面替代削波短路型整流稳压器了。 在未发明二极管前,摩托车只能采用复杂的激磁直流发电机,使用机械调压, 就是用继电器调节激磁电流的大小,是一种简单的开关调压电路。二极管发明后,人们试着采用简单一点的激磁交流发电机,同时用机械调压,后来慢慢用电子调压替代了它。这就是现在汽车上用的调压方式。为什么早期摩托车要用结构复杂的激磁交流发电机而不用结构简单小巧、故障率极低

的永磁交流发电机呢?因为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磁场与线圈是固定的,输出电压和频率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成正比变化,范围极宽,无法象激磁交流发电机一样用调整激磁电流大小的方法从内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只能发出电压后再予以稳压,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实现。但后来因小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结构简单,故障率少,还是被广泛用到了摩托车上。 最早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用整流稳压器是不带稳压功能的,只有四个二极管,即全波整流,它全靠电瓶稳压(如 XF250 )。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桥式整流直接给电瓶充电,充电电压就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转速变化很大,电压跟电流都远远超过电瓶正常的充电电压和电流,由于电瓶特有的稳压性能,所以电压能够稳定在合适的范围,但这是以电瓶的寿命为代价的(一般一年就损坏了,而电瓶的设计寿命为三年)。发动机运转当中,如果电瓶突然断开,所有用电设备便会即刻烧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瓶稳压性能逐渐失去,电压逐渐升高,很容易烧毁用电设备。 因全波充电容易过充,就出现了半波充电,即只有一个二极管的整流器。因半波充电晚上电力不足,所以大灯只能由发电机交流直接供电,如早期的铃木A100 、本田CG125 等。半波充电也存在着问题:白天行驶时,电瓶仍然过充,于是就在照明线上接有泄流电阻,将电流通过电阻发热泄放掉,以免电瓶早期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该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电路由电源电路、高频振荡器和LC串联输出电路组成。电路中,电源电路由熔断器FU、电子滤波变压器T1、电容器C1、C2、压敏电阻器RV和整流二极管VD1 - VD4组成;高频振荡器电路由晶体管V1、V2,二极管VD5、V D6、电阻器R1一R6、电容器C3一C5和高频变压器TZ组成;LC串联输出电路由限流电感器L、电容器C6、C7和荧光灯管EL组成。接通电源,交流220V电压经T1和C1高频滤波、VD1一VD4整流及C2平滑滤波后,为高频振荡器提供300V左右的直流工作电压。在刚接通电源的瞬间,V1和V2中某只晶体管优先导通,在高频变压器T2的藕合和反馈作用下,V1和V2交替导通与截止,使高频振荡电路进人自激振荡状态,并通过L和C6为EL提供启辉电压。当C7两端电压达到EL的放电电压时,EL启辉点亮。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电路图 本篇文章来源于百科全书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117303539.html,/dianyuan/nb/200911/381412.html 本篇文章来源于百科全书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117303539.html,/dianyuan/nb/200911/381412.html

18w荧光灯电子镇流器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61 更新时间:2009-11-1 此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工作电源范围为交流100一250V,适用于8一26W三基色直管式节能荧光灯。 电路中,整流滤波电路由整流二极管VD1一V D4和滤波电容器C1组成;触发电路由电阻器R6、电容器C3和双向二极管V3组成;高频振荡电路由晶体管V1、V2、二极管V D5一VD7、电阻器R1 -R5、电容器C2和高频变压器T(W1-W3)组成;LC串联输出电路由限流电感器L,电容器C4, C5和荧光灯管EL组成。 接通电源后,交流220V电压经VD1一V D4整流及C1滤波后,为高频振荡电路提供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还经R6对C3充电,当C3两端电压充至V3的转折电压时,V3迅速导通,C3上所充电荷经V3对T的W3绕组放电,在T的祸合作用下,Vi和V2交替导通与截止,高频振荡器振荡工作。高频振荡器振荡后,在C2两端之间产生一个近似正弦波的交变高频电压,此电压经C4、L1加在EL的灯丝上,当C5两端电压达到EL的放电电压时,EL启辉点亮。

整流器工作原理

整流器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5所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图5-5(a)为桥式整流电路图(b)为其简化画法 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以上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和(b)所示。

图5-6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此重复下去,结果在Rfz,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率和直流输出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变压器的利用率最高。现在常用的全桥整流,不用单独的四只二极管而用一只全桥,其中包括四只二极管,但是要标清符号,有交流符号的两端接变压器输出,+、-两端接入整流电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表5-1所列参数可供选择二极管时参考。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整流器工作原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整流器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器原理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5所示)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口连接成"桥"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它的缺点。 图5-5(a)为桥式整流电路图(b)为其简化画法 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

半波的整流电压。以上两种工作状态分别如图5-6(a)和(b)所示。 图5-6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如此重复下去,结果在Rfz,上便得到全波整流电压。其波形图和全波整流波形图是一样的。从图5-6中还不难看出,桥式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次级电压的最大值,比全波整流电路小一半。 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率和直流输出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变压器的利用率最高。现在常用的全桥整流,不用单独的四只二极管而用一只全桥,其中包括四只二极管,但是要标清符号,有交流符号的两端接变压器输出,+、-两端接入整流电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极管作为整流元件,要根据不同的整流方式和负载大小加以选择。如选择不当,则或者不能安全工作,甚至烧了管子;或者大材小用,造成浪费。表5-1所列参数可供选择二极管时参考。 另外,在高电压或大电流的情况下,如果手头没有承受高电压或整定大电滤的整流元件,可以把二极管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

电子镇流器线路图资料

电子镇流器线路图大全1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浅析新型逆变式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组图) 发布日期:2005-2005-09-10文章来源:谢勇张纳敏照明工程师社区浏览次数:15387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逆变式电子镇流器电路结构,该电子镇流器利用电感、电容和二极管构成的辅助电路实现输入电流波形的校正并使功率开关管工作在零电压开关状态,具有高功率因数、高工作效率、低波峰系数和电路结构简单的特点。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电路参数设计方法,给出了实验结果。 1 引言 由于电子镇流器具有较高的灯光效、高的功率因数、重量轻、无闪烁、无噪声和使用电压范围较宽(170~270V)等优点,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子镇流器功率虽小,但使用量极大。因而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电效果和对电网污染的程度。本文介绍的电子镇流器不但性能好,而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2.1 电路结构 新型逆变式电子镇流器主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CS为隔直电容,虚线所包围的部分为实现高功率因数而附加的电路,电感L为一个能量传输者传递着电流,同时也起着提高直流电压和电流波形校正的作用。两个电容Cx、CY为两个小型能量槽储存一部分能量,这两个能量槽在高频方式下完成充放电功能。两个二极管VDx、VDy引导电感电流进入电解电容C或负载回路。由于附加能量处理单元的作用,使整流二极管导通角增大到180°。电感L中的电流是一个高频振荡波形,其平均值电流跟随输入电压的波形,从而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R1、C1、双向触发二极管VD4为触发启动电路。 2.2 工作过程 为了分析方便,输入电压和整流桥被等效成Urec(t)和VDr表示,其中Urec(t)=Uimㄧsinωtㄧ,Uim为输入电压峰值,ω为输入交流电压频率。灯负载回路等效成一个电流源电路,其电流表达式为io(t)=Iomsinωot(Iom为负载电流幅值,ωo为功率管开关频率)。由于逆变电路开关频率远比输入交流电压频率高,在分析过程的每一开关周期中可认为输入电压是近似不变的。又由于该逆变电路在输入电压峰值附近和输入电压瞬时值较低时的工作状态略有不同,分析时按两种情况讨论。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及工作波形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第一种工作情况:这种工作情况对应于输入电压瞬时值较低时的工作状态。整个工作过程分五个阶段,此种情况下Ucx最大值低于电解电容C两端直流电压Udc,而且电感电流iL是断续的。

电子整流器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电子整流器工作原理详细分析 日光灯电子镇流器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D1~D4和电容C2、C3等构成整流滤波电路,向镇流器提供直流用电;开关功率三极管BG1、BG2和双向触发二级管ST、变压器T等构成高频开关波(方波)电路,其中R1、C4和ST组成锯齿波发生器,用于启动振荡电路;方波振荡电路将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用于点燃日光灯,由于BG1、BG2工作在开关状态,故可获得很高效率。电感L2和C8、C9等构成串联谐振电路,其作用是起辉日光灯管和限制灯管工作电 流。 接通电源,220V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输出约300V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经R1对C4进行充电。当C4两端充电电压超过ST的转折电压(约32V)时,ST导通,给BG2管基极提供一个窄电流脉冲使BG2首先导通。此时直流电源通过日光灯管灯丝、L2和T的绕组n1等形成回路,给C8、C9充电,由于脉冲变压器T的线圈n1对n2和反向线圈n3的感应耦合作用,n 2产生的感应电压将使BG1导通,而n3上的感应电压将使BG2截至。故C8、C9又通过L2、n 1和BG1形成放电回路。如此反复循环,BG1、BG2轮流导通,很快形成频率约25kHz的自动 激振荡。 电路起振后,C4经D8和GB1不停地放电,使ST不再产生触发电压,即锯齿发生器停止工作。同时,高频振荡信号很快使C8、C9和L2等构成的串联电路发生谐振,由于C8容量远大于C9容量,因此在C9两端产生足够高(约500-600V)的谐振电压,使灯管一次性启动 点亮。 灯一旦被点亮,LC串联电路则失谐,灯管两端电压将为100V左右,L2只起限流作用,C 8则起隔直作用,C9通过的极小电流对灯丝起辅助加热作用。 另外,当BG2由导通变为截至时,L2的自感电压与电源整流后的电压叠加在一起,会使B G2承受上千伏的高频电压,容易使三极管击穿,C7则可有效降低这个电压 在供电正常时,J2得电吸合,其动触点与“N/O(常开点)”接通,后备蓄电池正端与IC1的反相端相联。IC1(LM308)和D5、D6组成电压比较器,参考电压由D5、D6决定。这里用一个硅二极管(D5)和一个6.2V的稳压二极管(D6)组成6.9V的参考电压,对充电压电压进行监控。当I C1的2脚输入电压(既蓄电池电压)低于6.9V时,IC1的6脚输出高电平,T1导通,J1得电,其动触点与“N/O(常开点)”接通,电源电压通过R2对蓄电池充电,同时LED2点亮为充电指示。改变R2阻值可调整充电电流。随着充电时间增加,IC1的2脚电压逐渐增加,当电压大于参考电压6.9V时,IC1的6脚输出低电平,T1截止,J1失电,断开充电回路,实现自动充电保护功能。

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电子镇流器的工作原理 2.1荧光灯简介 2.1.1气体放电灯的基本原理 所谓气体放电灯是指带有能量的电子碰撞气体原子造成气体放电的现象,利用此原理所造成的气体放电灯有多种,使用较多的是辉光放电与弧光放电两种。不论哪一种,其结构大同小异,一般包括阳极、阴极,灯管外壳,灯管内填充的气体。对于交流灯来说则无阴极与阳极之分,两电极可以交替作为阴、阳极之用。对于气体放电灯来说,当加至灯管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场足够大,便会使灯管放电,此放电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被加速。 第二阶段:加速的自由电子与灯管内的气体原子碰撞,使得气体原子呈现激发状态。 第三阶段:受激发的气体,能量激发到更高的能阶并返回基态,所吸收的能量以辐射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若电子碰撞气体原子的能量足够大,则会使气体原子产生电离,电离所产生的电子又在电场中加速造成再次电离,使得自由电子成倍数增加,称此为汤生雪崩效应(Thomson Avalanche Effect)。所以,只要外加电场持续存在,则上述的放电过程就不断的重复,也就不断的放光。由于电流的主要成分为电子,为了使放电电流持续进行,阴极必须不断的提供自由电子,提供自由电子的主要方式分别叙述如下: (1)热电子发射:当阴极的温度越高,则越多的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从阴极中发射出来,此种发射方式是弧光放电灯主要的发射形式。而T5荧光灯就属于弧光放电灯。 (2)正离子轰击发射:当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足够大时,使得正离子的速度足够快,此速度足够快的正离子撞击阴极便会轰击出自由电子。因此,电极材料必须能承受正离子的轰击,否则会使得电极的材料大量飞溅,减短电极的寿命并造成灯管早期发黑的现象。辉光放电灯便是以正离子轰击发射为主要发射形式。 (3)场致发射:若外加电场足够大,使得阴极获得足够的能量而直接发射电子,此现象称为场致发射。在气体放电灯中,有时灯管上的电压并不高,但如果在电极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形成很强的空间电荷层,则可能在此区域造成很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