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子动力学课程小结

分子动力学课程小结

分子动力学课程小结
分子动力学课程小结

分子动力学模拟课程小结

一.分子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体系原子的一系列位移是通过对牛顿运动方程积分得到的,结果是一条运动轨迹,它表明了系统内原子的位置与速度如何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通过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方程,可以获得原子的运动轨迹。方程如下:

这个方程描述了质量为m i的原子i在力Fi的作用下,位置矢量为r i时的运动方程。其中,Fi可以由势函数U的梯度给出:

系统的温度则与系统中全部原子的总动能K通过下式相联系:

N是原子数,Nc是限制条件,k B是波尔兹曼常数。

二. MD模拟的积分算法

为了得到原子的运动轨迹,可以采用有限差分法来求解运动方程。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积分分成很多小步,每一小步的时间固定为δt。用有限差分解运动方程有许多方法,所有的算法都假定位置与动态性质(速度、加速度等)可以用Taylor级数展开来近似:

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常用的有以下的几中算法:

1.Verlet算法

运用t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及t-δt时刻的位置,计算出t+δt时刻的位置:

两式相加并忽略高阶项,可以得到:

速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用t+δt时刻与t-δt时刻的位置差除以2δt:

同理,半时间步t+δt时刻的速度也可以算:

Verlet算法执行简单明了,存储要求适度,但缺点是位置r(t+δt)要通过小项与非常大的两项2r(t)与r(t-δt)的差相加得到,容易造成精度损失。另外,其方程式中没有显示速度项,在没有得到下一步的位置前速度项难以得到。它不是一个自启动算法:新位置必须由t时刻与前一时刻t-δt的位置得到。在t=0时刻,只有一组位置,所以必须通过其它方法得到t-δt的位置。一般用Taylor级数:

2.Velocity-Verlet算法

3.Leap-frog算法

为了执行Leap-frog算法,必须首先由t-0.5δt时刻的速度与t时刻的加速度计算出速度v(t+δt),然后由方程

计算出位置r(t+δt)。T时刻的速度可以由:

得到。速度蛙跳过此t时刻的位置而得到t+0.5δt时刻的速度值,而位置跳过速度值给出了t+δt时刻的位置值,为计算t+0.5δt时刻的速的作准备,依此类推。其缺点是位置与速度不同步。这意味着在位置一定时,不可能同时计算动能对总能量的贡献。

三. 分子动力学计算的时间间隔

时间间隔δt在积分算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为了充分利用CPU时间,尽量选择比较大的时间间隔,但是如果时间间隔太大,就会造成积分过程的不稳定性和不精确性。时间间隔的设置同时依赖于算法和模型的情况。模型本身给时间间隔带来的最大的限制就是最高频率的运动。由于Verlet算法要求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模型的速度和加速度保持一边,时间间隔就应该低于振动周期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对大多数的有机模型来讲,最高的振动频率是C-H键的伸缩振动,其振动周期的数量级为10-14s。这样,时间间隔就应该是0.5-1fs左右。如果采用受约束的SHAKE或者RATTLE算法,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间隔。如果研究对象是液态或者固态简单模型,对体系内作用模式不感兴趣,也可以采用一些更长的时间间隔,比如20fs。对离子态的材料模型,5fs左右是合适的。时间间隔必须跟选择的算法相匹配。比如,ABM4算法的时间间隔应该是Verlet算法的一半左Runge-Kutta-4

算法则需要比其他算法更短的时间间隔。

四. 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势函数

生物大分子势一个自有度很大,结构复杂的体系,各种物理过程极为丰富。其中的相互作用规律还难以进行统一的处理。但其物理图像是清晰的,电子的运动和骨架有效的分开,成键电子是定域的,价键的概念依然有效。荷电集团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原子或集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形成电多极矩并参与静电相互作用。原子或集团的电子云受静电相互的诱导形成电诱导偶极由此产生色散力。静电、范德华相互作用称非键相互作用。此外有共价键德振动及单键德旋转绕共价双键德扭曲等称为成键相互作用。

典型德生物分子动力学的模型势函数可以写成一下形式:

第一项求和是共价键的键能,第二项求和是键角能,第三项求和是非正常二面角能量,第四项求和是正常二面角能量。Kb,kθ,kφ,kξ代表式中前四项成键相互作用的力常数。式中最后一项式体系中的非键相互作用项,(i,j)表示对非键对求和,C12、C6式范德华相互作用势中的系数。势函数中参数qi,qj分别为第i荷第j个原子的电荷。但是,对于疏水相互作用,溶剂的极化荷对蛋白质内部静电屏蔽,都需要对势函数加以修正和补充。若要了解溶液中分子的动力学性质则须将模拟的体系放到充分多的水分子做充分动力学模拟。

五.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启动

进行MD模拟,必须首先建立系统的初始结构。初始结构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理论模型、或两者的结合来获得。除此之外,还可以给每个原子赋予初速度,它可以从一定温度下的Maxwell-Boltzmann分布来任意选取:

Maxwell-Boltzmann分布给出了质量为mi的原子i在温度T下沿x方向速度为v ix的概率。Maxwell-Boltzmann分布势一中Guassian分布,它可以用随机数发生器得到。大多数随机发生器产生的随机数均匀分布在0-1之间,但是可以通过变换得到Guassian分布。均值为和波动值为δ2的Guassian分布的概率

为:

一种方法势首先产生两个在0-1之间的随机数ξ1和ξ2。运用下列式子可产生两个数下x1、x2:

另一种方法势先产生12个随机数ξ1、ξ2、······ξ12,然后计算: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随机值都服从均值为零,偏差为一个单位的正态分布。初始速度经常被校正以满足总动量为零,为了是总动量为零,分别计算沿三方向的动量总和,然后用每一方向的总定量除以总质量,得到一速度值。用每个原子的速的减去此速度值,即可保持系统的总动量为零。

在建立了系统的初始位形和赋予初始速度后,就具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初步条件了。在每一步中,原子所收到的力通过对势函数的微分可以得到。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加速度,再由以上提供的算法即可进行连续的模拟计算了。

六.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采用MD模拟,必须再一定的系综下进行,经常用到的系综包括微正则系综、正则系综、等温等压系综和等温等焓系综。

1.微正则系综(NVE)

是孤立的、保守的系统的系综,在这种系综中,系统沿着相空间中的恒定能量轨道演化。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过程中,系统中的原子数(N).体积(V)、和能量(E)都保持不变。

2.正则系综(NVT)

N V T 保持不变,并且总动量为零。恒温下,系统的总能量不是一个守恒量,系统要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保持系统的温度不变,通常运用的方法是让系统与外界的热浴处于热平衡状态。由于温度与系统的动能有直接的关系,通常的做法是把系统的动能固定在一个给定值上。

3.等温等压系综(NPT)

N P T 保持不变,这种系综是我们常见的系综,许多分子动力学模拟都要在从系综下进行。这时,要保证系统的温度恒定,还要保持它的压力恒定。

温度恒定和以前一样,是通过调节系统的速度或加一约束力来实现的。而对压力进行调节,就比较复杂。由于系统的压力P与其体积V是共轭量,要调节压力值可以通过改变系统的体积来实现。

4.等压等焓系综(NPH)

N P H 保持不变,焓值通过H=E+P得到。在系综下进行模拟时要保持压力和焓值为固定值。

七. 边界条件

正确处理边界和边界效应对模拟方法时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时从模拟相对较少的原子来计算物质的宏观性质的。为了减小有限尺寸的影响,经典的方法是使用周期性边界条件。

周期性边界条件使得可以用相对少的粒子数目来真实的模拟大块的体系,使得粒子仿佛处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假设一个用来模拟的立方单胞,使这个单胞在各个方向上都不断重复,看起来象有周期一样。在二维图像中,每一个单胞都被其他的8个单胞所包围;在三维方向上,每一个单胞就会被26个单胞所包围。

所有的单胞中的粒子的坐标都可以通过一个整数而得到。当模拟的单胞中的一个粒子由于力的作用而离开这个单胞的时候,九会有另一个和它对应的粒子运动到这个单胞中来,这样,模拟的整个体系的粒子数就会保持不变。

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经常采用的边界条件有:

1.矩形盒子周期性边界条件

2.单斜盒子周期性边界条件

3.去头八面体合租周期性边界条件

八. MD模拟结果分析方法

MD 模拟的时间能够达到几百皮秒或纳秒,甚至更长,在运行MD模拟时,体系的速度和坐标被保存下来。在分析时可以对热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热力学参数随时间演化的特性可以用图形显示,一个坐标对应时间,另外一个坐标时感兴趣的物理量,如能量、均方根差、原子位置的涨落,此外还能计算出平均结构与实验数据相对照,这些都有助于在原子水平上直观地理解构象地变化。

1.均方根差(RMSD)

一种广泛用于检验MD模拟正确性地方法时求相对于蛋白质晶体结果地均方根差。目前已知一部分蛋白质地晶体结构与在溶液中的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但人们普通认为这种差异对于大多数蛋白质时非常小的。蛋白质模拟中常有的质量控制时获得既小又稳定的蛋白质骨架原子的RMSD值(通常<0.2nm)。最常见的方法时求出对于参考结构的旋转和平移拟合,原子i(如Ca原子)的集合的RMSD 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r i和r i0分别指拟合后原子i的位置及其参考位置。N为要计算的原子总数。

第二种方法无需进行任何拟合,而是利用了距离矩阵:

其中,d ij是原子i和j之间的距离,而d ij0是在参考结构中原子i和j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币第一种好,更常用于NMR的研究。

九.分子力学与分子力场

在做分子动力学模拟时,常用到分子力场参数。

分子力学的经典力学模型:分子中的化学键具有“自然”键长、键角,并由这些键长和键角调节构象,给出核位置的最佳分布,即分子的平衡构型。基于Born-Oppenheimer近似分子力学计算不显含对电子的处理。并且,量子力学从头算的计算量随基函数数目的四次方递增,半经验方法的计算量随基函数数目的三次方递增,而分子力学的计算量则仅与分子中原子数目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分子力学己成当前研究大分子体系的分子结构、构象平衡与转变的研究。

1).分子力场的概念

从量子化学中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包括原子核和电子的微粒体系,若忽略自旋轨道及其它相关效应,则可用定态(Time-independent)Schrddinger方程来描述它的运动

其中H称之为哈密顿算符, E是体系的总能量,ψ (R,r)是核坐标R和电子坐标r 的函数。多电子体系的定态Schrodinger方程不易求解,要借助简化近似

Born-Oppenheimer近似,简称B-O近似。这个近似的依据是原子核比电子重得多这一事实,所以电子运动比核快得多。在很好的近似下,当电子运动时,我们可以把核看成是固定的。于是,电子和核运动就可以分开来处理。根据

Bom-Oppenheimer近似,体系的总波函数可以写成:

其中,ψe(r, R)是把核坐标作为参变量的电子波函数冲φN(R)是原子核的波函数。描述电子运动的Schrodinger方程为:

在式中,定义了一个能量E(R),它是体系中固定原子核坐标时给定电子状态下的电子本征能量函数,称为分子势能函数或分子内势能函数(intramolecular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在分子力场中,通常我们把E(R)称为位能面,或称Born-Oppenheimer面。如果一个解析表达式能拟合这个位能面,则此解析表达式就称为分子力场,简称力场。即力场是:描述分子结构和能量之间的一种数据解析表达式,包括原子核的坐标和一些可调节的参数。所以,一个力场的确定就是选择解析函数形式及确定参数

2).力场能的表示形式

分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就是一个分子力场由分子内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两大部分构成,分别对应于键伸缩、角弯曲、扭转运动、偶合相互作用以及Vdw 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能。力场的参数和力常数可从一个分子迁移至相似结构的另一分子。一个力场中诸项的能量表达式基本上是相似的。

其中Evalence,是各种成键相互作用能。成键相互作用能由键伸缩、角弯曲、二面角扭转和键角面外弯曲能等子项组成。即是:

其中Ecrossterm是键、角之间的偶合(Coupling),所相应的能量在力场中称为交叉项(CrossTerms)。这是因为考虑到分子内键长及键角的变化受到相邻键、角的影响。包括键-键偶合、键-角偶合等。其中Enonbond是非键相互作用,由范德华能、静电效应及氢键能部分组成。具体到各种分子结构和分子势能函数的计算,由于研究的对象和考虑的因素不同而其解析表达式有所不同

3).常用的分子力场介绍

A.第一代经典的分子力场。主要是AMBER, CHARMm,及CVFF。其特点是:函数形式简单;应用的范围比较特定(大部分适合于生物分子);优化力场参数的方法比较多,结果也比较好;能合理地预测分子结构,构象性质,凝聚态性质。

B,第二代分子力场。CFF91, CFF, PCFF, COMPASS及MMFF94 。这一类力场的共同特点是函数形式较复杂,附加项多、适用范围宽,特别是大而复杂的分子模型的多能量极小和势垒、优化得到的力场参数比较合理;能比较好地预测分子结构,振动频率,构象性质。

C.针对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的力场。所有的力学参数基于元素,杂化和化合的规则而产生,并为许多结构形式所证实。这类力场有:ESFF,UFF-VALBOND,Dreiding FF。特点是:函数形式简单;适用的范围广;能比较合理地预测分子结构;根照某些规则使力场参数化。Universal力场(UFF)是针对整个周期表的分子力学和动态模拟的力场,力场参数是依靠元素、元素的杂化及化合性而计算出来的,与电荷平衡计算法相结合。

D.用于特定目的的分子力场。如用于优化玻璃质的Glass forcefiel用于聚合体的PCFF,沸石结构的吸附作用的CVFF等。这类的特点自然是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范围内,不能在其他场合中使用。

十. AMBER 练习:真实水溶剂环境中的腺嘌呤-胸腺嘧啶十聚体(A-DNA)的分子

动力学模拟

a)用nucgen命令创建A-DNA双螺旋结构

i.建立一个a-dna.nucgen.in文件

NUC 1

D

A5 A A A A A A A A A3

NUC 2

D

T5 T T T T T T T T T3

END

$ABDNA

b)运行nucgen命令创建nuc.pdb文件

$AMBEROME/exe/nucgen -O -i a-dna.nucgen.in -o

a-dna.nucgen.out -d $AMBERHOME/dat/leap/parm/nucgen.dat -p

a-dna.nucgen.pdb

这样产生a-dna.nucgen.out, a-dna.nucgen.pdb个文件。

c)创建sander输入文件

下一步是为了给sander创建拓扑文件(prmtop)和坐标文件(inpcrd)。在用xleap创建之前,我们需要给a-dna.nucgen.pdb文件中的第10、11个残基之间加TER 标记。修改后的pdb文件为a-dna.pdb

运行xleap:

$AMBERHOME/exe/xleap -s -f $AMBERHOME/dat/leap/cmd/leaprc.ff99

在xleap窗口创建一个工作单元adna打开a-dna.pdb文件:

adna = loadpdb a-dna.pdb

给我们的系统加抗衡粒子(中性体系):

addions adna Na+ 0

现在产生中性体系(非溶剂化体系)的拓扑和坐标文件:

saveamberparm adna a-dna_charges_only.prmtop a-dna_charges_only.inpcrd 下一步用一个截面八面体的水盒子使系统溶剂化:

solvateoct adna WATBOX216 8.0 #amber7.0不支持TIP3PBOX

保存溶剂化后的拓扑和坐标文件:

saveamberparm adna a-dna_wat.prmtop a-dna_wat.inpcrd

d)对系统进行能量优化:

在对系统做MD之前要对系统做一次能量优化,为了除去加氢和溶剂化时传生的不良触点。

第一步:优化离子和水的位置。优化的前500步用最陡下降法后500步用共轭梯度法,在DNA 分子(第1~20个残基)上采用500kal/mol的限制作用力。

a-dna_min1.in

A-DNA 10-mer: initial minimisation solvent + ions

&cntrl

imin = 1,

maxcyc = 1000,

ncyc = 500,

ntb = 1,

ntr = 1,

cut = 10

/

Hold the DNA fixed

500.0

RES 1 20

END

END

sander -O -i a-dna_min1.in -o a-dna_min1.out -p

a-dna_wat.prmtop -c a-dna_wat.inpcrd -r a-dna_min1.rst -ref

a-dna_wat.inpcrd

第二步:全局优化。前1000步采用最陡下降法,后1500步采用共轭梯度法,这时不需要约束力。输入文件如下:

a-dna_min2.in

A-DNA 10-mer: initial minimisation solvent + ions

&cntrl

imin = 1,

maxcyc = 2500,

ncyc = 1000,

ntb = 1,

ntr = 0,

cut = 10

/

sander -O -i a-dna_min2.in -o a-dna_min2.out -p

a-dna_wat.prmtop -c a-dna_min1.rst -r a-dna_min2.rst

e)初始平衡

这一步开始运行分子动力学。我们首先运行20ps的恒V加热平衡。采用的方法是:在DNA上加10kal/mol的弱限制力,采用恒V周期边界条件做20ps的MD,起始温度是0K,最终温度是300K,采用Langevin温度控制,在H原子上采用SHAKE 限制,步长为2fs。

a-dna_md1.in

A-DNA 10-mer: 20ps MD with res on DNA

&cntrl

imin = 0,

irest = 0,

ntx = 1,

ntb = 1,

cut = 10,

ntr = 1,

ntc = 2,

ntf = 2,

tempi = 0.0,

temp0 = 300.0,

ntt = 3,

gamma_ln = 1.0,

nstlim = 10000, dt = 0.002,

ntpr = 250, ntwx = 250, ntwr = 10000

/

Keep DNA fixed with weak restraints

10.0

RES 1 20

END

END

sander -O -i a-dna_md1.in -o a-dna_md1.out -p a-dna_wat.prmtop -c

a-dna_min2.rst -r a-dna_md1.rst -ref a-dna_min2.rst -x a-dna_md1.mdcrd

f)进一步的平衡

这一步将运行更长的1.8ns的MD,对DNA不加以限制,采用Langevin恒温法使温度保持在300K,采用恒压周期边界条件(1 atm),对H原子采用SHAKE限制,步长为2fs。

a-dna_md_1800ps.in

A-DNA 10-mer: 1800ps of MD

&cntrl

imin = 0, irest = 1, ntx = 7,

ntb = 2, pres0 = 1.0, ntp = 1,

taup = 2.0,

cut = 10, ntr = 0,

ntc = 2, ntf = 2,

tempi = 300.0, temp0 = 300.0,

ntt = 3, gamma_ln = 1.0,

nstlim = 900000, dt = 0.002,

ntpr = 250, ntwx = 250, ntwr = 10000

/

$AMBERHOME/exe/sander -O -i a-dna_md_1800ps.in -o a-dna_md2.out -p

a-dna_wat.prmtop -c a-dna_md1.rst -r a-dna_md2.rst -x a-dna_md2.mdcrd g)结果分析:

从输出文件a-dna_md1.out a-dna_md2.out中可以看书系统的很多特性,如:系统的势能、动能、总能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均方根差。

先用process-mdout.perl脚本对a-dna_md2.out进行数据处理,产生一系列summary文件,再用绘图程序xmgrace-5.99.0对上面产生的summary文件

绘图。

1.通过对势能、动能、总能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的分析,在系统得到最初的释放后,势能、动能、总能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保持恒定。这说明在这次模拟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2.接下来通过计算主链上原子的RMSd来看看DNA结果发生了什么变化。使用ptraj来对整个分子轨道重新成像并除去分子轨道文件里所有的水。这样做的原因是不是要在VMD显示中隐藏水,而是现在的mdcrd文件要比先前的大得多,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加入到VMD中会使VMD运行很慢。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我们只对DNA主链感兴趣,所以只关注主链原子P,O3',O5',C3',C4',C5'。

combine_mdcrds_and_strip.ptraj

trajin a-dna_md1.mdcrd

trajin a-dna_md2.mdcrd

trajout a-dna_0-1820ps_no_wat.mdcrd

rms first out a-dna_0-1820ps.rmsfit @P,O3',O5',C3',C4',C5' time 0.50

center :1-20

image familiar

strip :WAT

ptraj a-dna_wat.prmtop < combine_mdcrds_and_strip.ptraj

产生2个输出文件:a-dna_0-1820ps.rmsfit, a-dna_0-1820ps_no_wat.mdcrd

用Grace 打开a-dna_0-1820ps.rmsfit文件,可以得到下列图像:

根据图像可以看到:由于没有限

制力,从第20ps到500ps RMSd缓

慢的增大。从500ps到模拟结束

RMSd基本保持在4.5~5.5个埃。

这表明:在模拟的前500ps初始构

型缓慢的转变成更稳定的构型。

这个稳定的构型保持到模拟结

束。下面看下A型DNA能否转化成B

型DNA。

由于分子轨道中含有水会使VMD运行速度变慢,所以使用去掉水的分子轨道ptraj 文件。这样需要使用溶剂化以前的拓扑文件a-dna_charges_only.prmtop。

用VMD 装载a-dna_charges_only.prmtop 文件,参数选择parm7,然后装载a-dna_0-1820ps_no_wat.mdcrd 文件,参数选择crdbox 。这样可以看到DNA 链和Na +。

可以看到:从300ps 到400ps 即600-800步构型看是转化。在500ps(1000步)时,构型转化完成。最终构型为B 型DNA.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 姓名:黎旭辉班级:10级艺术设计(2)班学号:1008022013 通过几周的立体构成的学习,让我更全面了解了一些关于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总体上来讲立体构成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空间立体形态造型的构成形态及其审美。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课堂上,老师通过灌输我们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让我们轻松的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研究内容及方向。通过课后给我们布置课后练习和作业让我们自己动手更加通彻理解立体构成这门学科,老师授予我们方法是让我们从理论上了解立构从而过度到实践上,让我们由浅入深的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 立体构成的基本研究内容方面主要有: 1)视觉和构成感觉方面; 2)形态要素的学习研究方面;

3)综合表现功能、人文、社会、技术方面;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构成之一。立体构成的特征: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我们的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在立体构成学习中虽然有点枯燥和乏味,但是学好立体构成这门学科能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加得心应手,正如书上所说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存在着立体构成这一实例。只是需要我们发现的眼睛和探索的心。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结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结 -论明清家具的结构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1 前言 (4)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技巧与方法 (4) 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4) 设计思路 (4) 材料与工具选择 (4) 制作过程 (5) 小结 (5) 卡纸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 (6) 设计思路 (6) 材料与工具选择 (6) 制作过程 (6) 小结 (7) 石膏产品模型设计与制作 (8) 设计思路 (8) 材料与工具选择 (8) 制作过程 (8) 小结 (9) 木质家具模型设计与制作 (9) 设计思路 (9) 材料与工具选择 (9) 制作过程 (9) 小结 (10) 3明清家具结构的分析 (10) 文献解读 (10)

案例分析 (11) 见解与分析 (12) 4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结 (12) 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与地位 (12) 对该课程的建议 (12) 心得与体会 (13) 5参考文献 (13) 1.前言 模型作为设计理念和形态的表达,由二维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的实施模型,使设想变成现实,是产品的立体表现技法,模型的制作能直观立体的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想法[1]。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就是根据设计的图纸,按一定的比例微缩制作,要求制作材料的相似,特别注重细节,同时在制作方面注重精细,完整。模型制作的精细非常重要,才能保证实体的顺利制作。同样,模型也是适用于展示,收藏的艺术品。由此可见,模型的制作对于设计创造非常重要。 2. 模型设计与制作技巧与方法 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设计思路 对于手工艺的制作,我选择了一个我较为熟悉的乐器,二胡。整体看来,二胡的结构还是较为简单的,大体上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还有千斤、琴马等细小部分。可以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作一个缩小版二胡。底盘由400mm*300mm*15mm的长方体构成。如图

立体构成小结

立体构成小结 这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门课程,因为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末阶段,加上考试,所以有点紧张,不过感到紧张的时候同时也从中感到充实,刚开始觉得不就是折两张纸吗?觉得很简单,但是真的做的时候,拿到自己手上却折不来,时间过的也快,眼看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可是手上的作业才折了几张,而且不能眼高手低,什么事都得自己动手去用心的做。 折了好多作业以后才觉得有了点手感,感觉折这个作业很有意思,不过是需要你用时间去体会的,一周下来,才刚刚好完成了一张半立体构成,老师很关心我们,因为折了许多老师说有的可以,那就说明自己还是可以的,所以老师给了我们许多信心,让我们觉得更有信心去学了。 在这个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一个法则觉得世间万物,物质的构造都非常相识,世间万物孕育成长衰之季节的时时变化``````所有的运动变化都呈现某种相识的节奏与规律,立体构成在造型的过程中追寻来自然的启示,把散乱的变化的表现的真切或其他的东西,用自己的思想形式结合的组织,构成具体的样式或表现自己对自然和认为的美感。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构成要素: 1、点的特征; 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 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一)连续构成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做构成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连续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应注意的是:(二)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材料之间之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态。特点是易于承受向下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三)线层结构 将硬线材沿一定方向,按层次有序排列而成的具有不同节奏和韵律的空间立体形态为线层结构。线层的构成形式有两种: (四)框架结构

精选设计心得体会

精选设计心得体会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这次实习证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手

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按照要求,我们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说实话,我对这个是一无所知的,没有订过机票,也不知道航空公司是怎么一个流程。盲目开始设计的下场我已经尝过了,结果就是出来一个四不像的设计方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没有前期的调查,仅从指导书上那几条要求着手是不够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采用client/server 结构,将机票预定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忘记了一些java语言的规范使得在调试过程中一些错误没有发现,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调试掌握得更加熟练了,意识到了程序语言的规范性以及我们在编程时要有严谨的态度,同时在写程序时如有一定量的注释,既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也可以使自己在读程序时更容易。

立体构成教案详案

立体构成教案详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立体构成》教案(2017年-2018年第一学年度)系部:应用技术系 编制人:姜静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与视频赏析教学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3.了解构成的含义 4.熟悉构成的源流 5.形态构成的基础 6.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 纲要 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1)从时代发展分析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 2)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行业——现代设计行业 3)构成教育所需的科学领域 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形态与形式的不同 问: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形态和形状是否都具有立体感 答:形状是平面的,形态是立体的。 它们都具有立体感,形状的立体感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 矛盾空间。形态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或观者的位置变化所形成的空

间体验。 了解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只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熟悉构成的源流 1)20世纪初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3)包豪斯的创造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艺术与技术结合 (2)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3)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开始双轨制教学模式(形象大师、作坊大师)(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校到德绍) (4)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5)创造基础构成教学模式(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最大的贡献之一) 形态构成的基础 1)首先是分解的过程,即将复杂的视觉表象彻底分解还原成为单纯 的造型元素(点、线、面、体、空间等造型元素) 2)整合的过程(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将造型元素整合为符合视觉传 达目的的形态。) 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1)拓展思维空间,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三维空间的造型能力 3)提高构思创意能力 4)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和思考 5)增强造型审美形式的感受能力 欣赏:《工业设计》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形态与形式的区别;难点:形态构成的基础。 作业布置 无

设计构成心得

构成基础课学习心得 时间过的好快,一眨眼的功夫大一下学期的第一个月就结束了,这四周来,通过对构成基础这门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三大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构成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理论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种类有: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对比构成,平衡构成。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图案不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曾有一时,大有取代传统基础图案之势,传统基础图案岌岌可危,的确,平面构成的出现也不得不让人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

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则是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立体构成是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模型实训心得体会

模型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模型制作实习心得总结 模型制作实习心得总结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建筑模型制作教室 实习目的: 这次模型制作课程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动手操作方式来加强我们学生对空间的认识以及模型的制作能力,锻炼到我们做事情的耐性与细心,理解模型制作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而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工具、方法和过程,锻炼手的实践能力,完善设计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实习过程: 此次实习,我们分两大组,大组又分四小组,每小组四人,分工明确,尽可能的发挥各自的特长,为我们的团队出一份力。此次我们做的是概念性的山体模型。为使两组有区别,所使材料颜色也有所不同,一组山体使用白色kt板,建筑则使用abs板喷灰漆,另一组颜色恰恰相反,使用厚纸箱喷灰漆,然后建筑则是白色abs板,配景与建筑相呼应。此次我们做的模型是后者。 前期我们准备绿植配景以及准备模型制作所需材料、工具(纸箱、模型刀、胶水、尺子、剪刀、喷漆、颜料、双面胶、砂纸等材料)。每人准备纸箱(作为山体)还有树杈(作

为山地配景,校内寻找树杈老师筛选小组成员打磨喷漆)。然后每小组两两分工,一半负责模型尺寸并用cad表达出来,另一半则负责修剪打磨泡沫圆球作为配景。由于我们负责山体,工程量较大,于是同学们合力按照尺寸把纸箱裁成不规则的形状(堆积成山体)打磨,还有负责建筑的同学按照比例算好尺寸,通过这样的合理分工,我们的前期工作快速顺利的完成。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重要环节了。 中期工作也就是我们的模型制作过程了,从前期到现在,我们队的同学对待自己负责的任务都特别的认真、细心。模型制作开始了,我们再次的讨论、分配任务。负责建筑的同学利用kt板abs板在雕刻机上按照尺寸雕刻出来,然后合力粘接。我们组负责山体,先是在底盘上比划筛选然后利用厚双面胶粘接,初步形成山体,然后喷上灰色喷漆,由于喷上灰漆后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又经过探讨老师指导,决定在山体刷胶粘结上绿色的草坪,中途虽说有一些失误,但经过老师的指导整体效果完成得很好。 前期和中期完成得很好,后期我们主要负责把建筑在山体上放到合适的位置在山体增加配景,调整建筑,这个过程很快完成。 实习体会: 首先,通过这学期的模型课,我感觉受益匪浅,最基本的,我对一些常用的模型制作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有了了

立体构成教案

《立体构成》课程授课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立体构成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总学时:36 (其中理论12学时,实验4学时,课程设计16学时) 总学分:3 二、课程地位 1、课程性质 《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中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既是独立的基础造型课,又对各艺术设计专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国际上称为“构成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和专业基本特点,本课程集中研究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立体设计创意的方法。除了理论教学外,授课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资料收集、课程策划、课堂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意思维方法与实践的训练,了解立体构成的发展和与现代商业活动发展之间以及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课程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三次元的空间中,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各种连接方式、设计制作各种立体空间形态,发掘色彩、肌理、质感的潜在作用,并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提炼、再造出具有生命动力、自由韵律和形式美感的丰富形态,掌握各种空间及形态的正确关系。学习研究有机形体造型的特点,培养学生三次元空间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从而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设计艺术中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②研究三维实体的形态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训练,学习运用立体空间思维在三维空间里组织形态的方法,掌握造型规律,开拓设计思维,锻炼对造型的感受力、直观判断力,开发潜在的思维能力。 ③培养合理协调眼(观察)、脑(理解)、手(表现)的能力。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总结

模型设计及制作课程总结 -论明清家具的结构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1 前言 (4) 2 模型设计及制作技巧及方法 (4) 2.1手工艺品设计及制作 (4) 2.1.1设计思路 (4) 2.1.2材料及工具选择 (4) 2.1.3制作过程 (5) 2.1.4小结 (5) 2.2卡纸建筑模型设计及制作 (6) 2.2.1设计思路 (6) 2.2.2材料及工具选择 (6) 2.2.3制作过程 (6) 2.2.4小结 (7) 2.3石膏产品模型设计及制作 (8) 2.3.1设计思路 (8) 2.3.2材料及工具选择 (8) 2.3.3制作过程 (8) 2.3.4小结 (9) 2.4木质家具模型设计及制作 (9) 2.4.1设计思路 (9) 2.4.2材料及工具选择 (9) 2.4.3制作过程 (9) 2.4.4小结 (10) 3明清家具结构的分析 (10) 3.1文献解读 (10) 3.2案例分析 (11) 3.3见解及分析 (12) 4模型设计及制作课程结 (12)

4.1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及地位 (12) 4.2对该课程的建议 (12) 4.3心得及体会 (13) 5参考文献 (13) 1.前言 模型作为设计理念和形态的表达,由二维的设计方案转化为三维的实施

模型,使设想变成现实,是产品的立体表现技法,模型的制作能直观立体的体现设计师的设计想法[1]。模型的设计及制作,就是根据设计的图纸,按一定的比例微缩制作,要求制作材料的相似,特别注重细节,同时在制作方面注重精细,完整。模型制作的精细非常重要,才能保证实体的顺利制作。同样,模型也是适用于展示,收藏的艺术品。由此可见,模型的制作对于设计创造非常重要。 2. 模型设计及制作技巧及方法 2.1手工艺品设计及制作 2.1.1设计思路 对于手工艺的制作,我选择了一个我较为熟悉的乐器,二胡。整体看来,二胡的结构还是较为简单的,大体上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还有千斤、琴马等细小部分。可以按照一比三的比例作一个缩小版二胡。底盘由400mm*300mm*15mm的长方体构成。如图 1.1 图1.1 二胡 2.1.2材料及工具选择 主要材料,牙签,一个和琴筒类似的塑料材质的空心圆柱体,废纸来做琴杆,硬卡纸,琴弦由白线制成,底盘则由卡纸制成。 工具上需要,剪刀,直尺,美工刀,双面胶,U胶,胶水等。 2.1.3制作过程

2020年整理自制教玩具心得体会.doc

学海无涯 自制教玩具心得体会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教具”一般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物。“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教育性玩具增加了教具的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和模糊了玩具与教具的区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当前幼儿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幼儿园办园条件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认识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目的和意义。 (一)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 社会和成人有责任为儿童提供玩具,保障他们游戏的权利。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自觉地承担起这种社会职责,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制作玩教具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玩具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感知觉刺激和可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概念框架”,为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幼儿园应当购置必要的玩教具,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并不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任何玩教具都可以从市场里找到。幼儿园教师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制玩教具,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上商业玩具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游戏和学习条件,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使废旧材料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助于从小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态度和责任感以及实际行动,可以成为幼儿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传承社会文化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自制玩教具的创意往往来自于节庆活动、传统习俗、民间游戏等本土文化资源,在取材上往往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对于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本地文化和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端午节的布老虎、中秋节的兔儿爷、清明节的风筝、元宵节的花灯、春节的舞龙等自制节庆玩具,有助于幼儿认识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五)促进家长参与和家园合作 近年来,家长参与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正在各地悄然兴起。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长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知识和自制玩具的经验。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为家长参与和家园合作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玩具既然是幼儿的“课本”,幼儿教师就应当像钻研文字教材那样去研究玩教具,充分发挥玩教具的发展价值与教学潜能。根据本班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制作适宜的玩教具,为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创造适宜的条件,是幼儿教师重要的专业技能。幼儿园开展玩教具的制作和利用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课 基准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与设计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专业中既属于基础造型课,又属于专业设计课,国际上称为“构成学”。因此,这门课程既可作为设计基础课,又可直接支持学生进行毕业创作设计。它的作用有: 1、通过理论教学,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立体构成与现代雕塑及各类立体形态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造型观念。 2、通过逻辑分析,使学生加强造型构思的抽象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的设计水平。 3、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使学生能抓住形态的本质特征,把握造型的体量及各种材料加工的表现技巧。 4、掌握三维设计的构成知识和方法,提高艺术的感受力,判断力与理性的逻辑能力,最终将体积、空间、结构等知识以最佳方式应用到建筑与环境、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设计应用领域。 (二)课程基本理念 面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组致力于对基础教学的探索与设计方法的研究,要重视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教育,强调“基础教学”可以从实践入手,“起始于实践,立足于实用”。在实践中入门,在实践中提高。通过设计方法及案例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在设计实践中,要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和自身的基础能力,就每个设计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体验为基础,在学生灵活、全面的掌握三维形态的构成法则的同时, 通过对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要素的构成练习,强化学生的设计技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抽象概括和理性认知能力。“大(小)组作业”模式与岗位模式相结合,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小组进行主题的选择、构思、选材和形态制作。

制作模型总结

组员:展示081:黄壹平14号梁松喜20号汤焰荣28号 指导老师:伊杨坚 比例:1:50 材料:夹板、纸板、PVC方管、磨砂塑料板、有机玻璃、白乳胶、502胶水、双面胶、U胶 模型成本:夹板(25元)、纸板(7元一张)、PVC方管(1元一条)、磨砂塑料板(0.9元一张)、有机玻璃(10元一张) 分工情况: 1)买材料:黄壹平梁松喜汤焰荣 2)计算比例:黄壹平 3)裁板:黄壹平梁松喜汤焰荣 4)零部件制作:黄壹平梁松喜汤焰荣 5)LOGO制作:汤焰荣 6)纸板裁剪:黄壹平 7)有机玻璃裁剪:梁松喜汤焰荣 8)模型组装:黄壹平梁松喜汤焰荣 9)摄影:黄壹平 作品制作过程: 组长负责模型制作总过程监工,同组员讲述模型的结构分析尺寸分析比列的确定,接下来安排好步骤分工。内容分别有:制作框架,剪裁有机玻璃,剪裁纸板、模型定型、修补模型材料的制作。刚开始用到的材料是运用PVC方管来搭建模型框架,PVC方管在裁剪的时候要定好尺寸,并且固定好后才可以用戒刀裁出。接下来裁剪有机玻璃和纸板的时候,也是要定好尺寸,再用戒刀或钩刀裁出。但是为了模型效果,需把纸板切成45度角,有机玻璃就用砂纸磨成45度角,衔接效果会比较好看。有机玻璃用502胶水把它给粘接上,由于胶水是属于干燥性,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干得会比较快,但是会出现一些腐蚀的现象,破坏有机玻璃表面的效果。纸板则是在原本建立好的框架上贴好双面胶把它给黏住。

制作时遇到的问题: 1)在裁纸板时,因为板较厚,比较难裁,而且很难把边裁平和裁直,经常性把边切斜了,令到组装时接口不能很好地相接 2)在裁有机玻璃时,因为有机玻璃比较坚硬,而且很难把边裁平和裁直,会很容易把有机玻璃刮花,想让连接上的效果好看时,用砂纸磨成45度角很困难。3)在组装模型时,由于技术问题,连接时会出现很多错误,把手同模型粘在一起或者手粘满502胶水的情况也会出现。 4)在组装时,有时候因为计算出现了些许问题,令到裁出来的模板细了,要重新裁过 5)模型中有个标志不是那么规则及其纤细,在裁剪和粘贴时都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心得体会: 刚开始制作的时候很兴奋,即使是裁剪出了那么的一小块形状也会感觉很有成就感,但是日子长的时候,疲惫和烦躁也会跟着来,现在回想起来,想要做出一个好的模型真的很困难。在其过程,一个人的努力是做不出来的,讲究的是一个团队的努力,这真的很重要。模型看似简单,但做起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很多东西配合,那些小的细节处理要到位。如计算,模型的支撑,模型的比例……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否则就会让模型出现很多问题。要做好一个模型就要细心+耐心+用心。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从新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怎样与别人合作去做好一件事,更懂得了有时候要做好一件事要人与人的通力合作。在整个过程中,学会用心去做好一件事,培养了自己的耐性,懂了有时候有些事情需要变通一下,不能一成不变。有时候还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当然在做模型当中也有不少乐趣,使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增进了不少,也促进了我们的互相交流。

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参考

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百度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 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 这次实习证实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 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 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

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手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 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工作总结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 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按照要求,我们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 说实话,我对这个是一无所知的,没有订过机票,也不知道航空公司是怎么一个流程。 盲目开始设计的下场我已经尝过了,结果就是出来一个四不像的设计方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没有前期的调查,仅从指导书上那几条要求着手是不够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采用/结构,将机票预定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 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忘记了一些语言的规范使得在调试过

立体构成教案 详案

《立体构成》教案(2017年-2018年第一学年度)系部:应用技术系 编制人:姜静

章节名称绪论 授课方法 和手段 课堂讲授与视频赏析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和要求: 1.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2.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3.了解构成的含义 4.熟悉构成的源流 5.形态构成的基础 6.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教学基本内容 纲要了解构成教育的重要性 1)从时代发展分析现代设计的百年变迁 2) 3)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行业——现代设计行业 4) 5)构成教育所需的科学领域 了解形态与形式的区别 通过问答形式分析形态与形式的不同 问:形状与形态的区别?形态和形状是否都具有立体感? 答:形状是平面的,形态是立体的。 它们都具有立体感,形状的立体感是通过透视原理创造的虚幻空间或矛盾空间。形态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变化或观者的位置变化所形成的空间体验。

了解构成的含义 构成是只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熟悉构成的源流 1)20世纪初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2)包豪斯学校(德国1919~1933) 3)包豪斯的创造者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4)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艺术与技术结合 (2)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抄袭、墨守成规 (3)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开始双轨制教学模式(形象大师、作坊大师)(1925年包豪斯从魏玛迁校到德绍) (4)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5)创造基础构成教学模式(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最大的贡献之一) 形态构成的基础 1)首先是分解的过程,即将复杂的视觉表象彻底分解还原成为单纯的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空间等造型元素) 2)整合的过程(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将造型元素整合为符合视觉传达 目的的形态。) 形态构成教育的范围 1)拓展思维空间,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2)培养三维空间的造型能力 3)提高构思创意能力 4)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和思考 5)增强造型审美形式的感受能力 欣赏:《工业设计》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形态与形式的区别;难点:形态构成的基础。

模型制作心得体会

第一篇模型制作心得体会 《2017建筑模型设计专业求职信模板》 致各建筑公司的一封自荐信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到这封信! 明新模型公司是从事建筑模型设计制作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17年。作为一个专业的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明新公司始终坚持产品与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坚持以好作品为本,以科技为载体,以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宗旨,以不断创新为发展动力,让明新模型公司在房地产服务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在模型制作设备和公司人员上不断加大投入,公司采先进的电脑雕刻技术。辅以最新型的专业模型设计,结合先进的制作技术、工艺材料,并配以独特的声、光、电、水、雾等高科技技术,真实、立体的再现出建筑、规划、园林景观等的恢宏气势和迷人风采。 沟通促发展,合作得双赢!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各界有识之士牵手明新,为明新的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对于您的帮助明新人将常怀一颗感恩

之心,并涌泉相报!对于为明新提供业务的各界朋友我门将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回馈! 我们明新人坚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你们如既往的支持下,明新模型一定能够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一定能够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建筑模型设计专业求职信模板 /qiuzhixin/54510.html 第二篇模型制作心得体会 《2016ps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ps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在大学的时候学校曾经开设过《教育技术现代化》这门课程,关于Photoshop的一些基本功能键粗略的了解一些,但并未深

入学习。参加工作后,在工作过程中,才发现以前学的东西过于肤浅,无法应付实际要求,特别是在做设计和处理图片时,感觉难以得心应手,特别是打开平面软件时,有点力不从心,有时甚至一筹莫展,不知道如何动手。在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要想在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在各方面完善自己。对平面设计进行系统的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在认真对比许多相关专业培训学校后,我选择了武汉清美。 在武汉清美的日子里,我认真跟着老师们学习photoshop的教程,一节节的学下来,虽然还不能与高手的水平相比,但与自己初学时相比,感觉自己的PS 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对PS的各种应用技巧有了较深的认识,对照片处理、艺术设计、照片合成、鼠绘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PS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想想在在以后自己的实践中,自己的PS技能一定能更上新台阶。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地感受到了老师对我关怀和帮助。记得有一次,我在在完成课程作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瓶颈”,折腾了一个小时,仍然未果。后来我想,要不去问下授课的陈老师,但当天又是陈老师轮休的日子,犹豫之际还是鼓起勇气给陈师打了电话,后来他很热情地叫我在实验室等他。陈老师详细认真的讲解了整个应用技巧过程,在老师的点拨下,我恍然大悟。陈老师还叮嘱我处理图片的时候不能只生搬硬套,要多思考,多观察,多总结,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业也顺利的完成了。在清美的日子里,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待着自己的考试成绩,期盼着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老师的肯定。

桥模型制作心得体会

桥模型制作心得体会 篇一:纸桥心得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九周时间就快要过去了,因为五一放假,我们的纸桥课程被耽误了一讲课,所以我们延续了一周,第九周才开始比赛,上交所有成果。以下就是我对纸桥制作过程中的心得。 纸桥的原料是一张一张的A4纸,我在做之前有点怀疑纸的承重力,但是当看到很多关于纸桥的视频之后,有点惊叹,竟然可以承重几个人的重量,太不可思议了。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准备好了制作方案后就开始动手制作,首先是卷纸,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个体力活,比较费力,要达到要求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卷好纸后,就按照设计模型修剪拼接,最后用固体胶粘接,再美化,一个纸桥就完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纸张在不同的状态下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也明白了几何关系对承重的影响,从而理解了很多桥为什么修成那样的形状,让我对桥梁有了新的认识,此外,还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培养了创新的思维,在做好的成品的基础上,加一创新,就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同时,在美观方面,也让我们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设计图里面计算好各部分的长度,从而让这个桥比例协调、美观,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篇二:模型制作总结报告

模型制作总结报告 时间:XX年3月7日 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过程 这个房子的设计,源于现实生活。再经过我们的改装,成为了现在的这模型,它的设计,首先考虑的不是外表的华丽,而在于他内在的实用性,所以,表面上看去,比其他的更加普通,但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房子的实用,稳定,安全。所以,这房子,从外面看,有点寻常,但从里面看,是很有实用性的房子。整个房子,利用长30厘米,宽20厘米,比例是1:50的来缩小的。 房子的设计,我们根据了现在的别墅,先分为两层,考虑到房子的美观,我们利用了下层矮上层高的样子,体现房子的高大。首先,我们先设计第一层,我们把房子的大门向里凹陷了一小段,给主人与安全感,隐蔽性。 我们再把四周的墙大概切好。再分配里面 的房间分配。我们把房间的下层分为了,厨房,餐厅,(都在房子的左后边)再在房子的前面设计为杂物间(左前)和一个待客间(右前)。中间还有一个大的客厅,方便有比较多人来时的容纳和平时的休闲。再在房子的右后边装上楼梯和卫生间,把厕所和楼梯安在右后面,更加有隐蔽性,让主人感觉有独立的空间,设计好了后,我们做内墙,再把

模型设计的实习报告

模型设计的实习报告 一、目的与意义 这次设计初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上学期的初步课程学习,通过资料查找,动手操作方式来加强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以及建筑模型的制作能力;同时通过这次建筑初步实习,进一步的培养我们学生对建筑空间美的认识。还有一点就是希望通过实习锻炼到我们做事情的耐性与细心。 二、实习时间 XX-10-1到XX-10-7 三、实习内容 1.建筑草图绘制 挑选一幅将要制作模型的建筑图,认真的阅读该建筑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图。然后抄绘一份草图。这样做为了更好的了解所选的建筑的空间结构,及其布局。为下一步制作模型做好准备。 2.完成模型的制作 根据所绘制的建筑草图,利用建筑模型所使用的工具(卡纸、模型刀、刀片模型胶、丁字尺、三角板、剪刀等等)正确地表现所选建筑的三维空间,并能做到与平、立、剖面图一致。此外,模型制作尽可能准确细致、简洁美观! 3.报告总结

写实习报告,总结这次实习的心得体会。其中包括做得好与需要日后改进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自我。 四、收获与体会 在未开工之前,我已在图书馆借来由克里斯著写的《设计结合模型》一书仔细琢磨。 首先,我备齐了所有的工具,包括模型刀,丁字尺,三角板,剪刀,模型胶,铅笔,橡皮,双面胶,砂纸,界尺,颜料。 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 ①模型的建造速度。 ②预期达到的修改和实验的程度。 ③在模型尺寸范围内,材料保持形状和跨度的能力。 ④模型所反映的组件的厚度。 通过比较分析,我决定使用学校所发的卡纸来做为模型的基本材料。辅助材料有泡沫,透明玻璃纸,磨砂玻璃纸,大头针,锡箔,吸管,海绵,彩印大理石图片。 接下来就是看似不重要却很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建筑,老师所给的建筑有独户住宅,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美蔕奇住宅,土根哈特住宅等等。 我仔细研究了所有六套建筑图纸,发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是最简洁的,它既简洁而又不落俗套。 这个建筑刚好适合我本身的特点,我自己比较容易专注于细部,在细部打造方面可能会比较有优势,而我也偏喜欢密斯那种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3篇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3篇 学校每个月都有学生对老师的评教,但是只能知道分值,却不知学生真实的对我的课程的想法。所以现在课程中期或结束时,让学生写总结,当然有些学生会写些奉承的话,我说了,对我提出好的建议或对我的点。提出的可以不留姓名。其实对我来说学生是最好的老师,我的进步其实也是学生带来的,只有学生知道需要什么,他们更乐于什么样的授课方式。 这位同学比较尖锐:说上了三个星期的课,还不知道立构的概念 立体构成是从形态要素的立场出发,研究三维形体创造规律的造型活动;根据创造规律,利用抽象材料和模拟构造,创造纯粹的形态,强调的是“构思和感觉”。 提的很好,看来学生要的还是我做示范,以后加强。 我其实还是挺好说话的/ 优点是让学生我信心,指出缺点是让学生提高。吸收: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2): 这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门课程,因为我们比别的班多一周的7,所以有点紧张,不过感到紧张的时候感到充实,刚开始觉得不就是折两张纸吗?觉得很简单,但是真的做的时候,拿到自己手上却折不来,时间过的也快,眼看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可是手上的作业才折了几张,而且过了老师的基本上是没有的才觉得不能眼高手低,什么是都得动自己手去用心的做。 折了好多作业以后才觉得有了点手感,感觉折这个作业很有意思,老师很关心我们,因为折了许多老师说有的可以,那就说明自己还是可以的,所以老师给了我们许多信心,让我觉得更有信心去学了, 在这个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一个法则觉得世间万物,的构造都非常相识,世间万物孕育成长衰之季节的时时变化`````````所有的运动变化都呈现某种相识的节奏与规律,

立体构成在造型的过程中追寻来自然的启示,把散乱的变化的表现的真切或其他的东西,用自己的思想形式结合的组织,构成具体的样式或表现自己对自然和认为的美感。 在做综合构成的时候发现任何立体心态的构成都有自己的目的性,并存在一定的意义,他们互相对比联合,叠加。。。。。。组合变化创造自己思想感觉不同的形态豆油不同的内涵。。。。 虽然我们的作业谈不上什么想象,但是我觉得好多人都有一种前在的感觉,偶尔看着自己的作业却发现没什么感觉,当我在开始做的时候我很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情感。。。。。。都表象在作业上。。。但是我做不到那种感觉,偶尔只是想想。。。。 以前的时候总以为认为着仅仅只是课程而已,但亲于体会到是,我感觉到,立体构成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构成的方法,对构成有了一定的审美认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转眼间课程结束了,哦觉得没学完一门课程就会长大一些,这门课程让我发现我身边的每个物体。 包括在环境中都是立体构成,让我去感觉他们的美。。。。。最后我感到我们的老师他很漂亮也很认真的知道我们学习认识。。。祝我们老师新年快乐。。。 还有很多的课程感言以下子是形容不了的,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课程中用心去体会会每个来之便宜的东西。。。。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3): 我们这阶段所学习的立体构成是三大都成中的一项。三大构成非常重要,它是学设计者的必须科目。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科学。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