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期末复习(2013.06)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期末复习(2013.06)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期末复习(2013.06)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期末复习(2013.06)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期末复习(2013.06)

(注意:表标红色的章节是重点内容,但建议全面下载复习准备)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40-1/3P ,供给函数为S=1/5P 。求该商品的增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S ,则有:40-1/3P =1/5P ,由上式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75。 因此均衡数量为:D=S=40-1/3P (或1/5P )=15。

第三章 弹性理论(侧重计算题型,自测练习62-64计算题)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问:△Q/Q=? 答:已知Ed=1.5,△P/P=8%,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Q/Q/△P/P ,需求量会增加:△Q/Q=Ed ·△P/P=1.5×8%=12%.

2、假定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每升3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答:已知Ed=0.15,P=3,△Q/Q =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Q/Q/△P/P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0.15=10%/△P/3,△P=2元。

3、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Ed=△Q/(Q1+Q2)/2/△P/(P1+P2)/2=20/30/-4/8=0.67/-0.5=-1.34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帮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4、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解:(1)已知%

30%,

20=?=?Q Q

Y Y , 根据收入弹性系数公式得:

5

.1%

20%

30//==??=

Y

Y Q Q E m (2)从其收入弹性为正值来看,该商品是正常商品;由于其收入弹性大于1,故该商品为奢侈品。

5、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

E CX =

(2)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6、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已知

,求

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则有:

(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7、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如果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已知E CX =0.2,

根据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则有:

,即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4%。

8、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9、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1)已知Ed=3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E d = 需求量会增加:△×25%=75%。 (2)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2000×75%=3500(瓶) (3)降价前的总收益元。降价后的总收益TR 2=2(1-25%)×3500=525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5250-4000=1250元。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解:(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30-20=10。(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30+6=36。(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分别是:20、15、12。 3、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X 商品的价格为20元,Y 商品的价格为10元,各种不同数量的X 和Y 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

在购买几单位X 商品和几单位Y 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分析:∵MUx /Px= MUy/Py = MUm 即MUx / MUy = Px /Py ,现Px/Py = 20/10= 2/1 ∴应找出MUx / MUy=2/1的,

查得符合此条件的有: ①QX=1,QY=2;②QX=2,QY=4; ③QX=3,QY=6。其中又符合20Qx+10 Qy = 120这一条件的是QX=3,QY=6 当Qx =3,Qy =6时 货币的边际效用MUx /Px= MUy/Py = MUm MUx /20= MUy/10= MUm 12 /20= 6/10 MUm= 0.6

答:在购买3单位X 商品和6单位Y 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0.6单位。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1、某人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2)厂房租金3万元;(3)原

材料支出60万元;(4)设备折旧3万元;(5)工人工资10万元;(6)电力等3万元;(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元利息,贷款利息15万元。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解:(1)会计成本=各项实际支出之和 =3+60+3+10+3+15=94万元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100-94=6万元 (2)机会成本=2+5=7万元,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94+7=101万元; 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100-101=-1万元,即亏损1万元。

2、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下表中已给出的数字进行计算,并填写所有的空格。参考答案:

3、计算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解:(1)价格乘以销售量就是总收益;(2)总收益除以销售量就是平均收益;(3)总收益的增加量除以销售量的增加量就是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

(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此本题中,当产量为6单位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1分)

(2)在产量小于6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表明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产量大于6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只有生产6单位产量时,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企业就不再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4分)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

1、假定某一市场的年销售额为450亿元,其中销售额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150亿元、100亿元、85亿元、70亿元。计算该市场的四家集中率是多少?

答:已知T=450亿元,A1=150亿元,A2=100亿元,A3=85亿元,A4=70亿元。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R=150+100+85+70/450=90%

2、某公司生产汽车,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为5万元,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为8%,如果根据成本加成法定价,每辆汽车的价格为多少?如果平均成本增加至每辆6万元,其价格为多少?

答:(1)当平均成本为5万元时,每辆汽车的价格为:5+5×8%=5.4(万元)

(2)当平均成本为6万元时,每辆汽车的价格则为6+6×8%=6.48(万元)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某人购买某种股票共投资280万元,获得15%红利的概率为0.4,获得10%红利的概率为0.5,无红利的概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是多少?

答: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为:

(280×15%)×0.4+(280×10%)×0.5+(280×0)×0.1=16.8+14+0=30.8(万元)。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自测练习182第2、3题)

1、根据如下数据资料,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解:个人消费支出C=

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劳务=318.4+858.3+1165.7=2342.4亿元私人国内总投资I=厂房与设备支出+居民住房支出+企业存货净变动额=426+154.4+56.8=637.2亿元

政府购买支出G=联邦政府支出+州与地方政府支出=748亿元

净出口NX=出口-进口=363.7-429.9=-66.2亿元

GDP=C+I+G+NX =2342.4+637.2+748.0-66.2=3661.4(亿元)

2、根据以下数据资料,分别用支出法与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项目金额(亿元)项目金额(亿元)

耐用品支出 50 企业税 20

厂房支出 100 联邦政府支出 100

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80 住房租金 50

工资和其他补助 220 其他劳务 30 资本折旧 20 公司利润 140 非公司利润 50 设备 50 非耐用品支出 100 出口 80

居民住房支出 30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50 进口 100 净利息 10

租金收入 10 误差调整 (自己计算)

解:(1)支出法:C=50+100+5+30=185(亿元) I=100+50+30—50=130(亿元) G=100+80=180(亿元)

GDP=C+I+G+(出口—进口)=185+130+180—92=403(亿元) (2)收入法:GDP=220+10+10+140+50+20+20=470(亿元) (3)误差调整项403—470=-63(亿元)

3、已知:折旧380亿元、个人所得税580亿元、公司未分配利润80亿元、间接税49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400亿元、企业所得税640亿元、转移支付430亿元、政府给居民户支付的利息190亿元。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解:(1)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折旧=5400-380=5020(亿元)。 (2)国民收入NI =NDP -间接税=5020-490=4530(亿元) 。

(3)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4530-80-640+430+190=4430(亿元) 。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I -个人所得税=4430-580=3850(亿元)。 4、计算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解: GDP 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 ÷某一年实际GDP )×100

5、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解:(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10000-2000-1000-1400-500-100=5000(万人)。

该国的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人数÷工作年龄人口=5000÷(10000-2000-1000)=0.714=71.4% (2)该国的失业率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500÷5000=0.1=10%

6、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解: (1)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0+100=1100万人

(2)该国的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1100=0.09=9%

7、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解:1950年的教授平均工资折算成2000年的实际平均工资 =1950年的名义工资×年物价指数

年物价指数19502000

=300×

6300100

2100

=元,从计算结果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是减少了。

第十一章 长期中的宏观经济(自测练习199第1题)

1、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请计算: A :(1)实际增长率;(2)有保证的增长率;(3)最适宜的储蓄率。 B :(1)在以上的假设时,短期中经济中会出现累积性扩张,还是累积性收缩,或稳定增长? (2)长期中是长期停滞,还是长期繁荣,或稳定增长? 解:已知

S=0.4,C =3, 。 A :(1)实际增长率G =S /C =0.4/3=13.3%;

(2)有保证的增长率

%5.12125.04

5

.0====

r d w C S G , (3)最适宜的储蓄率

%324%8.0=?==r n C G S

B :(1)在以上的假设时,由于w G G >,因此短期中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扩张。

(2)在长期中,由于n w

G G >,因此会出现长期停滞。

2、设资本量为100,资本增量为20,劳动量为150,劳动增量为30,资本在劳动中所作的贡献为0.25,技术进步率为0.02,试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经济增长率。 参考答案:

已知K =100,△K =20,L =150,△L =30,a =0.25,△A /A =0.02。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G =a(△K /K)+b(△L /L)+△A /A =0.25×(20/100)+(1-0.25)×(30/150)+0.02=22%。(5分)(要求列出公式或式子

3、如果要使一国的经济增长率从6%提高到8%,在资本-产量比率为3 的前提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储蓄率应有何变化?

解: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公式:C

S

G =

。已知C =3,G 1=6%,G 2=8%,将已知数据代入,则有:S 1=3×6%=18%, S 2=3×8%=24%

因此,储蓄率应从18%提高到24%。 4、假设一国现有纸币1200亿元,铸币10亿元,存款货币3000亿元,定期存款和其他储蓄存款2000亿元,请计算该经济中的M1与M2 。

解:现金=纸币+铸币=1200+10=1210亿元,M1=现金+活期存款=1210+3000=4210亿元 M2 = M1 +定期存款及其他储蓄存款=4210+2000=6210亿元。

第十二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参考答案:

已知消费需求C =8000亿元,投资需求I =1800亿元,净出口NX =1000-800=200亿元。 (1)Y D =C +I +NX =8000+1800+200=10000亿元。

(2)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80%。 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18%。 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2%。 2、一个经济中按货币计算的财产为1万亿元,现在物价水平上升了20%(即物价指数原来为100,现在为120)实际财产会发生什么变动,这对总需求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一个经济中按货币计算的财产为1万亿元是名义财产,当物价水平上升了20%,实际财产会减少20%,即为10000亿元。因此,物价水平上升影起实际财产减少,消费减少,从而总需求减少。

第十三章 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侧重计算题型)(自测练习229第3,4题)

1、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至1200亿元时,消费增加至900亿元,请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已知:Y 1=1000亿元,C 1=800亿元,Y 2=1200亿元,C 2=900亿元,△AE =50亿元。 平均消费倾向APC =C /Y =800/1000=0.8;

平均储蓄倾向APS =S /Y =(1000-800)/1000=0.2; 边际消费倾向MPC =△C /△Y = =(900-800)/(1200-1000)=0.5; 边际储蓄倾向MPS =1-MPC=1-0.5=0.5。

2、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解: 已知80=?AE

亿元,200=?Y 亿元,乘数公式MPC

AE Y a -=

??=

11

(1)乘数5.280200==??=AE Y a

(2)MPC

a -=

11

,边际消费倾向

6.04.011

1=-=-

=a

MPC 。 (3) MPC +MPS =1, 边际储蓄倾向 MPS =1-MPC=1-0.6=0.4。

3、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储蓄为500亿元,收入增加为2000亿元,储蓄为800?亿元,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乘数。 解:已知

=1500亿元,

=500亿元,

=2000亿元,

=800亿元。

(1)MPC ==

(2)MPS =1-MPC=1-0.4=0.6。

(3)=1.67。

第十四章 货币与经济

1、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出多少货币?(3) 如果准备金增加到25万元, 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解:(1)准备率=准备金÷存款总额=15÷100=0.15=15%。

(2)已知R =100,r =15%,根据公式:

=100÷15%=66.7(万元)。

(3) 如果准备金增加到25万元, R =100,r =25%,根据公式: =100/25%=400(万元)。

2、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38,法定准备率是0.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

解:货币乘数计算公式r

cu cu H

M mm ++==1

(1)货币乘数

46

.256

.038

.118.038.0138.01==++=++=

r cu cu mm (2)若基础货币增加H=100亿元,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M=24610046.2=?=?H mm 亿元

3、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解:已知cu =0.2,r =0.1,M =1200,货币乘数计算公式r

cu cu H M mm ++==

1

(1)货币乘数为

4

1

.02.01

2.01=++=++=

r cu cu mm

(2)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的政府债券数量为

3004

1200

===

mm M H 万元。 4、如果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准备率为0.1,计算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量及简单货币

乘数。(运用题)

解: 已知R =100万元,r =0.1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量为 D =R/r =100/0.1=1000(万元) 简单货币乘数为 m =D/R =1/r m =D/R =1000/100=10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设债券的收益为20元,利率为5%,计算此时的债券价格为多少?如果利率上升为8%,债券价格又为多少?

解: (1)利率为5%时,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20/5%=400元 (2)利率为8%时,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20/8%=250元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对外贸易乘数的计算)

1、某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 (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多少? 参考答案:

(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167×0.2=33.4(亿)。

西方经济学证明与计算题

传说中的上财33道证明题 1、证明需求曲线上的点C的价格弹性等于BC:AC 证明:ed=-dQ/dP·P/Q=GB/CG·CG/OG=GB/OG=BC/AC=OF/AF 2、证明线性需求函数Q=f(p)上的任意两点的需求弹性不等 3、应用数学方法证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4、论证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1/P1=MU2/P2 证明:已知收入约束条件为:I=P1X1+P2X2 构建拉氏函数:L=U(X1,X2)+λ(1-P1X1-P2X2) эL/эX1=эU/эX1-P1λ=0,即MU1/P1=λ эL/эX2=эU/эX2-P2λ=0,即MU2/P2=λ MU1/P1=MU2/P2=λ 5、如果预算线给定,一条无差异曲线U(Qx,Qy)与其相切,试证明切点E的坐标为最优商品组合,切点E为消费者均衡点。 6、证明:MRS12=MU1/MU2 证明:设效用函数:U=U(X1,X2) U=U(X1,X2)=C(常数)表示同一条无差异曲线,即代表相同的效用 两边取全微分 эU/эX1·dX1+эU/эX2·dX2=0 -dX1/dX2=[эU/эX1]/[эU/эX2]=MU1/MU2,即,MRS12=MU1/MU2 7、证明: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8、证明Q=AL a K b。(A,a,b为参数,0﹤a,b﹤1)具有规模报酬的三种性质。 证明:Q=ALαKβ Q*=A(λL)α(λK)β=Aλα+βLαKβ=λα+βALαKβ=λ·λα+β-1ALαKβ(λ﹥1) 当α+β﹥1时,为规模报酬递增 当α+β=1时,为规模报酬不变 当α+β﹤1时,为规模报酬递减 9、证明MP L与AP L相交于AP L的最大值点处。 证明:dAP L/dL=d[f(l,K0)/L]/dL=[f’(L,K0)×L-f(L,K0)]/L2=[f ’(L,K0)-f(L,K0)/L]/L =(MP L-AP L)/L ∵L﹥0 ∴当MP L﹥AP L时,AP L曲线上升;当MP L﹤AP L时,AP L曲线下降;当MP L=AP L时,AP L取得最大值。 10、证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11、证明:ARTS LK=MP L/MP K。 证明:假设等产量曲线的生产函数为:Q=f(L,K)=Q0,即f(L,K0=Q0,两边微分得: эf/эL×dL+эf/эK×dK=0

(完整)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强化训练集

六年级数学计算训练(一) 分数: 1、直接写出结果(每题2分,共38分): 2.2+ 3.57= 1.125×8= 35×314 = 4-25 = 2÷1 2 = 1-16 -1 3 = 12 +13 = 3.25×4= 11 4 ×8+8×1 4 = 3.8+6.2= 8.1÷3×2= =?3311 5 568-198= 0.65÷1.3= =-3243 =÷831 =-?)6141(48 75×10%= =?+253 52 1.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每题6分,共48分) (1) 745185485+÷? (2) ]23)45.025.1[(4.3?+÷(3) 12 5 )731(35÷-? (4) 118)26134156(?-? (5) 138 7 131287÷+? (6) 89 ×[ 34 —( 716 —0.25)] (7)[1.9—1.9×(1.9—1.9)]+1.9 (8) 8× 317 ÷[1÷(31 5 -2.95)] 2. 3.求未知数x (每题7分,共14分) (1) 314341=+x x (2)9 32 :87:167=x

六年级数学计算训练(二) 分数 3. 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3分,共36分) 0.8×0.6= 0.9+99×0.9= 1÷2325 = 58 ×4 15 = 9÷3 7 = 5π= 7.2÷8×4= 3.25×4= 3.3-0.7= 13 +25 = 2-7 11 = 8π= 4. 二、解方程或比例。(每题5分,共15分) 14 ∶12=X ∶25 1.250.25 =X 1.6 5 X +3.25×4=17 5. 三、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每题4分,共48分) 158+32-43 (23 +215 )×45 3060÷15-2.5×1.04 6. (54+41)÷37+107 (5分) 61+43×3 2 ÷2 (98—274)÷271 4.67-(2.98+0.67) 46× 4544 20×(54+107-4 3) 136+137×13 30÷(43—83) 7 6×31÷149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计算题 2

解:1年期贴现发行债券到期收益率i=(该债券的面值F-该债券的当期价格Pd)/该债券的当期价格Pd i=(1000-900)/900=11.1% 1.某金融资产的概率分布表如下,试计算其收益均值和方差。 可能出现的结果:-50 -20 0 30 50 概率:0.1 0.2 0.2 0.3 0.2 解:均值=-50* 0.1-20*0.2+ 0*0.2+30*0.3+50*0.2=10 方差=0.1*(-50-10)2+0.2*(-20-10)2+0.2*(0-10)2+0.3*(30-10)2+0.2*(50-10)2=360+180+20+120+320=1000 可能出现的结果:-100 -50 0 50 100 150 概率:0.1 0.15 0.2 0.25 0.2 0.1 解:均值=-100* 0.1-50*0.15+ 0*0.2+50*0.25+100*0.2+150*0.1=30 方差=0.1*(-100-30)2+0.15*(-50-30)2+0.2*(0-30)2+0.25*(50-30)2+0.2*(100-30)2+0.1*(150-30)2=1690+960+180+100+980+1440=5350 2.某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余额为800万元,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余额2930万元。计算该商业银行的基 础头寸是多少? 解:基础头寸=库存现金余额+在中央银行一般性存款余额 3730万元=800万元+2930万元 3.某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为3000亿元,利率敏感型负债为1500亿元。 1.试计算该银行的缺口。 2.若利率敏感型资产和利率敏感型负债的利率均上升2个百分点,对银行的利润影响是多少? 答:1.缺口=利率敏感型资产-利率敏感型负债 1500亿元=3000亿元-1500亿元 2.利润变动=缺口*利率变动幅度 30亿元=1500亿元*2% 4.某欧洲公司预测美元将贬值,其美国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100万欧元的折算损失,该公司拟用合 约保值法规避风险。已知期初即期汇率USD1=1.1200EURO,远期汇率为USD1=1.080O,预测期末即期汇率为USD1=0.9800EURO该公司期初应卖出的远期美元是多少? 答:远期合约金额=预期折算损失/(期初远期汇率-预期期末即期汇率),则该公司期初应卖出的远期美元为:100/(1.080-0.9800)=1000美元 6、某银行购买了一份“3对6”的FRAs,金额为1000000美元,期限3个月。从当日起算,3个月后开始,6个月后结束。协议利率4.5%,FRAs期限确切为91天。3个月后,FRAs开始时,市场利率为4%。银行应收取还是支付差额?金额为多少? 答:由于市场利率低于协定利率,银行应向卖方支付差额。金额为: {N*(S-A)*d/360}/{1+S*d/360}=1000000*{(4.5%-4%)*91/360}/{1+4%*91/360}=1251.24美元 7.某银行购买了一份“3对6”的远期利率协议FRAs,金额为1000000美元,期限3个月。从当日起算,3个月后开始,6个月后结束。协议利率6%,FRAS期限确切为91天。每年以360天计算。(1)3个月后FRAs开始时,市场利率为6.5%。银行应该从合同卖方收取现金多少?(2)银行的净借款成本在FRAs结束时为多少? 解:(1)1000000*(6.5%-6%)*91/360 /(1+6.5%*91/360)=1243.47(美元) (2)1000000*6.5%*91/360=16430.56(美元) 1243.47*(1+6.5%*91/360)=1263.90(美元) 净借款成本=16430.56-1263.90=15166.66(美元) 8.某银行购买了一份“3对6”的远期利率协议FRAs,金额为1000000美元,期限3个月。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的资源绝对数量很少 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决定.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 ) A、市场出清 B、市场失灵 C、均衡 D、完全竞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因为() A、研究方法不同 B、研究对象不同 C、研究范围不同 D、判别标准不同 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2、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没有影响 3、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4、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A、都是由于一种原因引起的 B、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而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所 引起 C、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引起的 D、是一回事. 5、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6、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 ) 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 B、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减少 C、需求量的减少 D、价格下降 7、按照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 ) A、垂直直线 B、水平直线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计算题强化训练

计算题题库 练习一 1.计算 ()12)216141(-?-+ 6)2(5)1(22+-?-- -32-()3×-6÷(-)3 1)5 1(25032--?÷+ 2. 先化简再求值: )25()2(3)2 1(2222222xy y x y x xy xy y x ----+,其中31,4=-=y x 3.已知,B=2a 2+3a ﹣6,C=a 2﹣3. (1)求A+B ﹣2C 的值; (2)当a=﹣2时,求A+B ﹣2C 的值. 4.解方程(6分)4 12131+-=+x x 239232

练习二 1.计算(共11分,其中(1)小题5分, (2)小题6分) ﹣(﹣3) +(﹣3)2﹣× )16(9 4412)81(-÷+÷- )]21541(43[21---- 3.解方程(每题5分,共10分) (1) (2) 4.先化简,再求值:(﹣4x 2+2x ﹣8y )﹣(﹣x ﹣2y ),其中x=,y=2012. 5.已知(x+1)2+|y ﹣1|=0,求2(xy ﹣5xy 2)﹣(3xy 2﹣xy )的值. (3)2-244-?+÷()-503.14)π-(-2 12??- ???÷20151-()4(1)13(2)x x --=-322132 x x x +-- =-

练习三 1.(8分)计算: ; [2﹣(﹣3)2]×[(﹣1)2006﹣(1﹣0.5×)]. 33221121(5533)22??????--÷+?+?? ? ???????? ? 2335(2)(10.8)114??---+-?÷--???? 2.(8分)先化简,再求值: (1)﹣a 2b+(3ab 2﹣a 2b )﹣2(2ab 2﹣a 2b ),其中a=﹣1,b=﹣2; (2)3x 2y ﹣[2xy 2﹣2(xy ﹣1.5x 2y )+xy]+3xy 2,其中x=3,y=﹣. 3.(8分)解方程: (1) (2).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D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C 】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D 】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C 】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C 】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D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C 】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B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 D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 A. 银本位 B. 平行本位 C. 双本位 D. 金本位 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 B 】 A. 美国 B. 英国 C. 中国 D. 德国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2)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4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P63 答:(1)已知P1=10,P2=6,Q1=20,Q2=4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Ed=34.167 .02 /)21/(2/)21/(30 20 == +?+?P P P Q Q Q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3,如果其价格下降低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1)已知E d =3, 25/=?P P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E d =P P Q Q //?? 需求量会增加:%75%25*3/*/==?=?p p E Q Q d . (2)降价后的需求量为:2000+2000*75%=3500(瓶) (3)降价前的总收益TR 1=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 1=2(1-25%)*3500=5250元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5250-4000=1250元。 4.某个拥有一个企业,假设该企业每年收益为10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1)如果不经营这家企业而去找一份工作,他可以得到每年2万元的工资;(2)厂房租金3万元;(3)原材料支出60万元(4)设备折旧3万元;(5)工人工资10万元;(6)电力等3万元;(7)使用一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生产,该资金若存入银行,预计可得5万元利息。货款利息15万元。该企业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经济成本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1)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称为会计成本。根据题意,该企业的会计成本为:3+60+3+10+3+15=94万元。总收益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会计利润为6万元。 (2)会计成本为94万元,机会成本为7万元(2万元+5万元),经济成本为101万元,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101万元,经济利润为负1万元,即亏损1万元。 5.某人购买某种股票共投资280万元,获得15%红利的概率为0.4,获得10%红利的概率为 0.5,无红利的概率为0.1。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是多少? 答:购买该种股票的未来预期收益为:(280×15%)×0.4+(280×10%)×0.5+(280×0) ×0.1=16.8+14+0=30.8万元 答:GDP 平减指数=(某一年名义GDP/某一年实际GDP )×100 7.设资本量为100,资本增量为20,劳动量为30,资本在劳动中所作的贡献为0.25,技术进步率为0.02,试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经济增长率。 答:已知K=100,ΔK=20,L=150,ΔL=30,a=0.25, ΔA/A=0.02,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G=0.25×(20/100)+(1-0.25) ×(30/150)+0.02=22%. 8.当自发总支出增加80亿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00亿元,计算这时的乘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 答:(1)乘数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自发总支出增加量=200/80=2.5 (2)根据公式a=1/(1-c ),已知a=2.5,因此,边际消费倾向MPC 或c=0.6 (3)因为MPC+MPS=1,所以MPS=0.4 9.社会收入为1500亿元时,储蓄为500亿元;增加为2000亿元时,储蓄为8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乘数。 答:(1)MPC= 500 1000 12001500 2000) 5001500()8002000(-----==0.4 (2)MPS=== --500 300 1500 2000500 8000.6(或MPS=1-0.4=0.6) (3)根据乘数的计算公式:a== c 1 67.14 .011=- 10.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1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15万元,请计算: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出多少货币?(3)如果准备增至25万元,能创造出多少货币? 答:(1)准备率=准备金/存款总额×100%=15/100×100%=15% (2)已知R=100,r=15%,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D=R/r=100/15%=66.7万元 (3)如果准备金增至25万元,即r=25%,根据公式:D=R/r=100/25%=400万元 11.中央银行想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00 万元,如果现金一存款率是0.2,法定准备率是0.1,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多少政府债券? 答:已知cu=0.2,r=0.1,则 mm=43 .02 .11 == ++r cu cu 已知M=1200,mm=4,根据公式mm=M/H,可知H=300万元,即中央银行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购买300万元的政府债券。 12.某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请计算:(1)该国的对外贸易乘数;(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多少? 答:(1)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1-0.6+0.2)=1.67 (2)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 (3)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后,进口会增加,167×0.2=33.4亿元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答:根据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即D=S ,则有:40-31P=51 P 由上式可计算出均衡价格P=75。

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全)

2 + 3 8 3.计算:2×(-5)+23-3÷1 9. 计算:( 3 )0 - ( )-2 + tan45° 2 - (-2011)0 + 4 ÷ (-2 )3 中考专项训练——计算题 集训一(计算) 1. 计算: Sin 450 - 1 2.计算: 2 . 4.计算:22+(-1)4+( 5-2)0-|-3|; 5.计算:22+|﹣1|﹣ . 8.计算:(1) (- 1)2 - 16 + (- 2)0 (2)a(a-3)+(2-a)(2+a) 1 2 10. 计算: - 3 6.计算: - 2 + (-2) 0 + 2sin 30? . 集训二(分式化简) 7.计算 , 1. (2011.南京)计算 .

x 2 - 4 - 9.(2011.徐州)化简: (a - ) ÷ a - 1 10.(2011.扬州)化简 1 + x ? ÷ x ( 2. (2011.常州)化简: 2 x 1 x - 2 7. (2011.泰州)化简 . 3.(2011.淮安)化简:(a+b )2+b (a ﹣b ). 8.(2011.无锡)a(a-3)+(2-a)(2+a) 4. (2011.南通)先化简,再求值:(4ab 3-8a 2b 2)÷4ab +(2a +b )(2a -b ),其中 a =2,b =1. 1 a a ; 5. (2011.苏州)先化简,再求值: a ﹣1+ )÷(a 2+1),其中 a= ﹣ 1. 6.(2011.宿迁)已知实数 a 、b 满足 ab =1,a +b =2,求代数式 a 2b +ab 2 的值. ? ? 1 ? x 2 - 1 ? 集训三(解方程) 1. (2011?南京)解方程 x 2﹣4x+1=0.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金融学期末试题a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韶关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年级 __ _ _ 专业 __ ___ 班级 _ _ 学号 姓名 ____ 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2、此试卷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 单项选择 题:(下 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 定的答案编号填入每题的答案栏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 A 、普通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一般等价物 D 、特殊等价物 2、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民间信用 3、目前,我国实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 A 、固定汇率制 B 、弹性汇率制 C 、钉住汇率制 D 、管理浮动汇率制 4、如果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已经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那么该笔贷款属于五级分类法中的:( ) A 、关注 B 、次级 C 、可疑 D 、损失 5、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6、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 、充分就业 B 、币值稳定 C 、经济增长 D 、国际收支平衡 7、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3年,按年计息,复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共为:( ) A 、11.91万 B 、119.1万 C 、118万 D 、11.8万 8、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 A 、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B 、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1.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TC =(Q 1+Q 2)2+10(Q 1+Q 2);Q 1=32-0.4P 1;Q 2=18-0.1P 2(TC :总成本,Q 1,Q 2:在市场1,2的销售量,P 1,P 2:试场1,2的价格),求: (1)厂商可以在两市场之间实行差别价格,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试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量R 。 答: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的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化的原则是MR1=MR2=MC 。 已知Q1=32-0.4P1即P1=80-2.5Q1 则MR1=80-5Q1 又知Q2=18-0.1P2即P2=180-10Q2 则MR2=180-20Q2 令Q=Q1+Q2 则TC=Q 2+10Q 所以MC=2Q +10 由MR1=MC 得80-5Q1=2Q +10 所以Q1=14-0.4Q 由MR2=MC 得180-20Q2=2Q +10 所以Q2=8.5-0.1Q 因为Q=Q1+Q2=14-0.4Q +8.5-0.1Q 所以Q=15 把Q=15代入Q1=14-0.4Q 得Q1=8 所以P1=60 把Q=15代入Q2=8.5-0.1Q 得Q2=7 所以P2=110 利润R=Q1P1+Q2P2-TC=60×8+110×7-10×15=875 (2)如果禁止差别价格,即厂商必须在两市场上以相同价格销售。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R 。 答:若两个市场价格相同,即P1=P2=P Q=Q1+Q2=32-0.4P1+18-0.1P2=32-0.4P +18-0.1P=50-0.5P 即P=100-2Q ,则MR=100-4Q 又由TC=Q 2+10Q 得:MC=2Q +10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MR=MC , 即100-4Q=2Q +10,得Q=15 ,代入P=100-2Q 得P=70 所以总利润R=PQ -TC=PQ -(Q 2+10Q )=70×15-(152+10×15)=675 2.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市场1:1111p b a q -=;市场2:2222p b a q -=。这里的1q 和2q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1p 和2p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索要的价格。该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零。注意,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但在同一市场上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产品。 (1)参数1a 、1b 、2a 、2b 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将不选择价格歧视? (2)现在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i b i i i p A q -=(i=1,2),同时假定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0>MC 且不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的最优选择不是价格歧视? 答:(1) 由??? ????-=-=????-=-=222 2111122221111b q a p b q a p p b a q p b a q 1111111111TC -q p TC q b q b a -???? ??-==π, 111111111112b a ,2a 0b 2-b a q ==?==??p q q π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竖式计算题专项强化训练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竖式计算题专项强化训练 1. 一个足球55元,班上要买15个足球,需要准备多少钱?用竖式计算。 2. 列竖式计算.(带☆的请验算) 699÷3= 430÷6= 816÷8= ☆728÷9 = ☆752÷5 = ☆317÷2 = 3. 看图列式计算. 4. 列竖式计算。 750÷3= 650÷5= 804÷4 5. 直接写出得数。 32×10=______20×4=______ 0÷2=______500÷5=______ 460÷2= ______85—57= ______10×68=______ 36+43=______ 0×78= ______30×2= ______ 45×20=______ 50×60=______ 240÷6= ______400÷8=______ 22×4=______ 240÷8=______ 6. 列竖式计算。 ①5.4+3.6= ②12.5-6.7= ③32.6+8.9= 7. 看图列式计算

8.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84+63= 800-198= 503-305= 9.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0. 用竖式计算。 848÷8= 704÷5= 723÷6= 11. 列竖式计算: (1)27.09﹣9.28; (2)22.45﹣19.156; (3)9.07+2.88. 12. 用竖式计算. 170×5= 323×4= 724×3= 13.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84+63= 800-198= 503-305= 14. 分一分,并用竖式算一算。 234÷2= 15. 某学校宿舍一共买了25块窗帘,每块窗帘88元。应再付多少钱?用竖式计算。 16. 算一算。 (1)口算。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种种原因而推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这时,货币就发挥着贮藏手段的职能。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尺度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3.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4.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D ) A.汇丰银行 B.花旗银行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集中练习 第一章 简答或计算 1.试论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 的区别,并简单举例。 2.下列事件对产品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 变得更为流行 (2)产品X 的替代品Y 的价格下降 (3)预计居民收入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3.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5 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 中小学教科书不用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 象。同时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当P=1 时,若企业想 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策略? 5.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0-2P,供给函数为:Qs=-2+2P。求(1) 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 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 元的定量 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 6.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 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为0.5,需求弹性约为1.5,当前的价格和 交易量是40 元/吨,1200 吨/星期。 第2 页共3 页edited by Li An 20121026 (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若需求增加600 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 (3)在第二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缺口? 7.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章 简答或计算 1.根据基数效用论中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MU1/P1 不等于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为什么? (2)如果MUi/Pi 不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该如何调整该种 商品i 的消费数量,为什么? 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导致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 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 答: (1)这种措施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这种措施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这种措施对城市居民收入有何影响?有何补救方法? 3.用无差异曲线解释下列现象(香蕉用横轴度量,苹果用纵轴度量)。(1)无论价格如何,消费者对香蕉和苹果的消费总是按2:1 的比率;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金融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1.资本与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 — 3.证券交易所—— 4.出口信贷—— 5.浮动利率——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 1.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2.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 ) 3.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的。( ) 4.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 7.现金漏损与贷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 8.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 ) 10.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分,每小题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 ( ) A .汇丰银行 B .花旗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丽如银行 2.( ) 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A .消费需求 B .投资需求 C .社会总储蓄 D .社会总需求 3.银行持有的流动性很强的短期有价证券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 ( ) A .第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 D 。第四道防线 4.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

(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5.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国 ( ) 个月的进口额 A .三 B .六 C .九 D .十 6.下列属于消费信用的是 ( ) A .直接投资 B .银团贷款 C .赊销 D 。出口信贷 7.金本位制下, ( )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A .货币含金量 B .铸币平价 C .中心汇率 D .货币实际购买力 8.专门向经济不发达会员国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国际清算银行 9.属于管理性金融机构的是 ( ) A .商业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专业银行 D .投资银行 10.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 A .汇率 B .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 .基础货币四、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分,每小题有数目不等的答案正确,请将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 1.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有 ( ) A .信用风险 B 。资产负愤失衡风险 C ,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 D .竞争的风险 E .市场风险 2.按照外汇支付方式划分的汇率是 ( ) A .卖出汇率 B .买人汇率 C .信汇汇率 D .票汇汇率 E .电汇汇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