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金的公式总结

年金的公式总结

年金的公式总结
年金的公式总结

关于年金的总结

1.单利现值P=F/(1+n*i) , 单利现值系数1/(1+n*i)。

2.单利终值F=P*(1+n*i) , 单利终值系数(1+n*i)。

3.复利现值P=F/ (1+i )n =F*(P/F ,i ,n) ,复利现值系数1/(1+i )n ,记作(P/F ,i ,n)。

4.复利终值F=P*(1+i )n =P*(F/P ,i ,n ),复利终值系数(1+i )n , 记作(F/P ,i ,n )。

结论(一)复利终值与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

(二)复利终值系数 1/(1+i )n 与复利现值系数 (1+i )n 互为倒数。

即 复利终值系数(F/P ,i ,n )与 复利现值系数(P/F ,i ,n)互为倒数。

可查“复利终值系数表”与“复利现值系数表”!

5.普通年金终值F=A*(1)1n i i +-=A*(F/A ,i ,n) ,年金终值系数(1)1n i i

+-,记作(F/A ,i ,n)。 可查“年金终值系数表”

(1)在普通年金终值公式中解出A ,这个A 就是“偿债基金”。

偿债基金A=F*(1)1n i i +-=F*( A/F ,i ,n),偿债基金系数(1)1

n i i +-,记作( A/F ,i ,n)。 结论(一)偿债基金 与 普通年金终值 互为逆运算。

(二)偿债基金系数(1)1

n i i +-与 普通年金系数(1)1n i i +- 互为倒数。 即 偿债基金系数( A/F ,i ,n) 与 普通年金系数(F/A ,i ,n)互为倒数。

6.普通年金现值P=A*1(1)n i i --+=A*(P/A ,i ,n) , 年金现值系数1(1)n i i

--+,记作(P/A ,i ,n )。 可查“年金现值系数表”

(1).在普通年金现值公式中解出A ,这个A 就是“年资本回收额”。

年资本回收额A=P* 1(1)n i i --+=P*(A/P ,i ,n) , 资本回收系数1(1)n

i i --+,记作(A/P ,i ,n)。 结论(一)年资本回收额 与 普通年金现值 互为逆运算

(二)资本回收系数1(1)n

i i --+与年金现值系数1(1)n i i --+ 互为倒数。 即 资本回收系数(A/P ,i ,n) 与 年金现值系数(P/A ,i ,n )互为倒数。

7.即付年金终值 F=A* (1)1n i i

+-*(1+i)=A*(F/A ,i ,n)(1+i)

或 F=A*[](/,,1)1F A i n +-

8.即付年金现值P=A* 1(1)n i i

--+*(1+i)=A*(P/A ,i ,n )(1+i)=A*[](/,,1)1P A i n -+ 9.递延年金终值 (其计算与 普通年金终值 计算一样,只是要注意期数)

F= A*(F/A ,i ,n)-----------式中“n ”表示的是A 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10.递延年金现值

方法一:先将递延年金视为n 期普通年金,求出在m 期普通年金现值,然后再折算到第一期期初

P O =A*(P/A ,i ,n )*(P/F ,i ,m ) 式中,m 为递延期,n 为连续收支期数。

方法二:先计算m+n 期年金现值,再减去m 期年金现值。

P n =A*[](/,,)(/,,)P A i m n P A i m +-

方法三:先求递延年金终值再折算为现值

P O =A*(F/A ,i ,n)*(P/F,i,m+n )

11.永续年金现值(n 趋向于无穷大),永续年金因为没有终止期,所以只有现值没有终值!

P (n →∞)=A*1(1)n i -??-+??/i=A/i

简洁明了的:

复利现值P=F/ (1+i )n =F*(P/F ,i ,n) ,复利现值系数1/(1+i )n ,记作(P/F ,i ,n)。

复利终值F=P*(1+i )n =P*(F/P ,i ,n ),复利终值系数(1+i )n , 记作(F/P ,i ,n )。

普通年金终值F=A*(1)1n i i +-=A*(F/A ,i ,n) ,年金终值系数(1)1n i i

+-,记作(F/A ,i ,n) 偿债基金A=F*(1)1n i i +-=F*( A/F ,i ,n),偿债基金系数(1)1

n i i +-,记作( A/F ,i ,n)。 普通年金现值P=A*1(1)n i i --+=A*(P/A ,i ,n) , 年金现值系数1(1)n

i i

--+,记作(P/A ,i ,n ) 年资本回收额A=P* 1(1)n i i --+=P*(A/P ,i ,n) ,资本回收系数1(1)n

i i --+,记作(A/P ,i ,n) 即付年金终值 F=A* (1)1n i i

+-*(1+i)=A*(F/A ,i ,n)(1+i), 即付年金现值P=A* 1(1)n

i i

--+*(1+i)=A*(P/A ,i ,n )(1+i)=A*[](/,,1)1P A i n -+

递延年金终值(其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一样,只是要注意期数)

F= A*(F/A,i,n)-----------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递延年金现值

P O=A*(P/A,i,n)*(P/F,i,m)

或,P n=A*[]

+-

P A i m n P A i m

(/,,)(/,,)

或,P O=A*(F/A,i,n)*(P/F,i,m+n)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项发生的时点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即付年金(先付年金,预付年金)、递延年金(延期年金)、永续年金等类型。

1、普通年金普通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

2、即付年金即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即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时间的不同。

3、递延年金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时间与第一期无关,而是隔若干期(m)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

4、永续年金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趋于无穷的普通年金。

年金具有三个特征:1.每次收付间隔期相等(每月、每季、每年)

2.多笔

3.每笔数额相等。

1.某企业有一笔5年后到期的借款,金额500万元,为此设立偿债基金。如果年利率为12%,问从现在起每年年末应存入银行多少元,才能到期用本利和还清借款?

(F/A,12%,5)=6.3528

2.某企业向银行借入一笔款项,银行贷款利率为8%,每年复利一次。银行规定前5年不用还本付息,但从第6年至第10年每年年末偿还本息50000元,求这笔借款的现值。(P/F,8%,5)=0.6806;(P/A,8%,5)=3.9927

3.某公司需要一台设备,买价为1600元,使用寿命为10年。如果租用,

则每年末需付租金200元。除此之外买与租的其他情况完全相同。假设利率为6%,试问购买和租用何者为优。(P/A,6%,10)=7.3601

4.某公司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于×5年租入一台设备,设备的价款为10万元,租期4年,到期后设备归承租企业所有,租赁期折现率为10%,采用普通年金方式支付租金。要求计算每年应支付的租金数额。(P/A,10%,4)=3.1699

5.某公司准备购买一套办公设备,有两个付款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从现在起每年年末付款200万元,连续支付10年,共计2000万元。

乙方案:从第5年起,每年年末付款250万元,连续支付10年,共计2500万元。

假定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试分析应该选择哪个方案?(P/A,10%,10)=6.1446;(P/F,10%,5)=0.6209

计算方法公式总结

计算方法公式总结 绪论 绝对误差 e x x *=-,x *为准确值,x 为近似值。 绝对误差限 ||||e x x ε*=-≤,ε为正数,称为绝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 r x x e e x x * *-== 通常用r x x e e x x *-==表示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限||r r e ε≤或||r r e ε≤ 有效数字 一元函数y=f (x ) 绝对误差 '()()()e y f x e x = 相对误差 ''()()()()()()() r r e y f x e x xf x e y e x y y f x =≈= 二元函数y=f (x 1,x 2)

绝对误差 1212 12 12 (,)(,) () f x x f x x e y dx dx x x ?? =+ ?? 相对误差 121122 12 12 (,)(,) ()()() r r r f x x x f x x x e y e x e x x y x y ?? =+ ?? 机器数系 注:1. β≥2,且通常取2、4、6、8 2. n为计算机字长 3. 指数p称为阶码(指数),有固定上下限L、U

4. 尾数部 120.n s a a a =±,定位部p β 5. 机器数个数 1 12(1)(1)n U L ββ-+--+ 机器数误差限 舍入绝对 1|()|2 n p x fl x ββ--≤ 截断绝对|()|n p x fl x ββ--≤ 舍入相对1|()|1||2 n x fl x x β--≤ 截断相对1|()|||n x fl x x β--≤ 九韶算法 方程求根 ()()()m f x x x g x *=-,()0g x ≠,*x 为f (x )=0的m 重根。 二分法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新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1.1平均速度 v =t △△r 1.2 瞬时速度 v= lim 0△t →△t △r =dt dr 1.3速度v= dt ds = =→→lim lim △t 0 △t △t △r 1.6 平均加速度a = △t △v 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 lim 0△t →△t △v =dt dv 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 d 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 2 1at 2 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 ???? ?===gy v at y gt 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 0220 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0 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 1.19射程 X=g a v 2sin 2 1.20射高Y= g a v 22sin 20 1.21飞行时间y=xtga —g gx 2 1.22轨迹方程y=xtga —a v gx 2 202 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 v 2 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 和a=a t +a n 1.25 加速度数值 a=2 2 n t a a +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a n =R v 2 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 dt dv 1.28 ωΦR dt d R dt ds v === 1.29角速度 dt φ ωd = 1.30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 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 a n =22 2)(ωωR R R R v == a t =αω R dt 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 以力F 1作用与物体B ,则同

完全平方差公式练习

15.2 乘法公式同步练习检测 1.填空:两个数的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 ,即 (a+b)(a-b)= ,这个公式叫做 公式.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m+5n)(-m-5n) (2) (3x-1)(3x+1) (3) (y+3x)(3x-y) (4) (-2+ab)(2+ab)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a-b)(a+b)=a 2-b 2; ( ) (2)(b+a)(a-b)=a 2-b 2; ( ) (3)(b+a)(-b+a)=a 2-b 2; ( ) (4)(b-a)(a+b)=a 2-b 2; ( ) (5)(a-b)(a-b)=a 2-b 2. ( ) 4.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 解:(1) (a+b)2 解(2) (a-b)2 =(a+b)(a+b) =(a-b)(a-b) = = = = 5.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x+6)2 (2) (y-5)2 (3) (-2x+5)2 (4) ( 34x-23y)2 6.计算: (1)(x+1)(x-3)-(x+2)2+(x+2)(x-2) (2))49)(23)(23(22b a b a b a ++- (3) (2x -1) (2x + 1)-2(x -2) (x + 2)

15.2 乘法公式同步练习检测 1.填空: (1)平方差公式(a+b)(a-b)= ; (2)完全平方公式(a+b)2= ,(a-b)2= . 2.运用公式计算: (1) (2x-3)2 (2) (-2x+3y)(-2x-3y) (3) (1 2 m-3)( 1 2 m+3) (4) ( 1 3 x+6y)2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a+b)2=a2+b2;() (2)(a-b)2=a2-b2;() (3)(a+b)2=(-a-b)2;() (4)(a-b)2=(b-a)2. () 4.去括号: (1)(a+b)-c= (2)-(a-b)+c= (3)a+(b-c)= (4)a-(b+c)= 5.填空: (1)a+b+c=( )+c; (2)a-b+c=( )+c; (3)-a+b-c=-( )-c; (4)-a-b+c=-( )+c; (5)a+b-c=a+( ) (6)a-b+c=a-( ); (7)a-b-c=a-( ); (8)a+b+c=a-( ). 6.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 (a+2b-1)2 (2) (2x+y+z)(2x-y-z) (3))1 3 2 )( 1 3 2(+ + - -y x y x(4)8、(a + b-c) (a-b + c)

最全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

e x,p=?P?Q?dP?Q e x,p=?P?X1+X2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 ?Q P dQ P 其中: dQ dP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时的变动率 当e x,p=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e x,p=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X P1+P2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0:劣等品 e m>0:正常品e m<1:必需品; e m>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0为替代关系;e xy<0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y=f(P)——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效用λ= MU1 P1 =MU2 P2 =…… 2.收入是确定的m:收入约束线 3.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1,2=MRS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 - ?X 2 ?X 1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E (在切点 E 处,无差异曲线 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MU 1 P 1 = MU 2 P 2 (= λ) ⑵图形表示: px 1+px 2=m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y = f (L , K )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 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 = f (L , K ) = AL α K β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 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最新归纳)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速度公式: t s v =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t=s/v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物 – F 示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 G 物 压强公式:P=F/S (固体) 液体压强公式: p =ρgh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ρ——液体密度 kg/m 3 h ——深度 m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面积单位换算: 1 cm 2 =10--4m 2 1 mm 2 =10--6m 2 注意:S 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10-3m 3 物理量 单位 p ——压强 Pa 或 N/m 2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m 2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G 物——物体的重力 N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v ——速度 m/s km/h 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G ——重力 N m ——质量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 3 g/cm 3 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 物理量 单位 F 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 3 V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 3 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受到的重力 N m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 的质量 kg

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专项练习题27624

公式变形 一、基础题 1.(-2x+y)(-2x-y)=______. 2.(-3x2+2y2)(______)=9x4-4y4. 3.(a+b-1)(a-b+1)=(_____)2-(_____)2. 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边长之差为2,那么用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差是_____. 5.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2 3 ×21 1 3 .2009×2007-20082. 6.计算:(a+2)(a2+4)(a4+16)(a-2). (2+1)(22+1)(24+1)…(22n+1)+1(n是正整数); (3+1)(32+1)(34+1)…(32008+1)- 4016 3 2 . 22007 200720082006 -?. 2 2007 200820061 ?+ . 7.解方程:x(x+2)+(2x+1)(2x-1)=5(x2+3). 8(规律探究题)已知x≠1,计算(1+x)(1-x)=1-x2,(1-x)(1+x+x2)=1-x3,(1-x)(?1+x+x2+x3)=1-x4. (1)观察以上各式并猜想:(1-x)(1+x+x2+…+x n)=______.(n为正整数)(2)根据你的猜想计算: ①(1-2)(1+2+22+23+24+25)=______. ②2+22+23+…+2n=______(n为正整数). ③(x-1)(x99+x98+x97+…+x2+x+1)=_______. (3)通过以上规律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索: ①(a-b)(a+b)=_______. ②(a-b)(a2+ab+b2)=______. ③(a-b)(a3+a2b+ab2+b3)=______. 完全平方式常见的变形有: ab b a b a2 ) (2 2 2- + = +ab b a b a2 ) (2 2 2+ - = + ab b a b a4 ) (2 2= - - +) (bc ac ab c b a c b a2 2 2 ) (2 2 2 2- - - + + = + + 1、已知m2+n2-6m+10n+34=0,求m+n的值 2、已知0 13 6 4 2 2= + - + +y x y x,y x、都是有理数,求y x的值。3.已知2 ()16,4, a b ab +==求 22 3 a b + 与2 () a b -的值。 练习:()5,3 a b ab -==求2 () a b +与22 3() a b +的值。 2.已知6,4 a b a b +=-=求ab与22 a b +的值。 3、已知22 4,4 a b a b +=+=求22 a b与2 () a b -的值。

2020年整理宏观经济学公式.doc

宏观经济学公式 1.Y=C+I+G+NX Y=C+I+G+(X-M) 2.真实GDP=P(基年价格)*Q 名义GDP=P(现期价格)*Q 3.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4.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100% 5.消费物价指数=(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6.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7.今年的美元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今年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今天的美元/今天的CPI=T年的美元/T年的CPI 8.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真实利率 9.Y(产量)=AF(L,K,H,N)Y/L=AF(1,K/L,H/L,N/L) 10.封闭经济条件下:Y=C+I+G Y-C-G(国民储蓄,储蓄)=I S(储蓄)=I S=(Y-T-C)+(T-G),其中(Y-T-C)为私人储蓄,(T-G)为公共储蓄或政府储蓄 11.预算盈余:T-G>0 预算赤字:T-G<0 12.FV=PV*(1+r)^N PV=FV/(1+r)^N (贴现)FV=FV/(1+r)^N*(1+r)^N FV为未来值,PV为现值 13.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

*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100% 成年人口=劳动力+非劳动力 14.M=R(1+(1-r)^2+..........+(1-r)^n)=R/r=R*1/r(00 贸易赤字:E-M<0 19.整体经济:NCO=NX,NCO:资本净流出或国外净投资 20.Y-C-G=I+NX S=I+NX S=I+NCO NCO=S-I S>I,NCO>0,购买外国资产;S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长方形面积=长x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长x高 三角形面积=长x高\2 圆面积=圆周率(圆周率3.14)x半径平方 圆计算公式: 最简单的就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因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得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或者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积×这两边的夹角的正弦值÷2 [S=ab×sin×1/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上底+下底)*高在除以2 椭圆面积公式 S=∏(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 ÷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

最全的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答案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 ⑴点弹性: e x,p = 其中: dP dQ 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 e x,p =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垂直于横轴) 当0<e 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比较陡峭) 当 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当1<e x,p <∞时,需求富有弹性;(比较平坦) 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平行于横轴) ⑵弧弹性: 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 e m <0:劣等品 e m >0:正常品 e m <1:必需品; e m >1:奢侈品; 补:交叉价格弧弹性: e xy >0 为替代关系;e xy <0 为互补关系 二、需求函数: ——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 ==2 2 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 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1,2=MRS 2,1 Q P dP dQ Q P ?????P Q 2 12 1X X P P P X ++???)(P f y =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MRS 1,2=1 2 X X ??- =MU 1/MU 2=P 1/P 2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 (在切点E 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MRS 12=P 1/P 2) ⑴公式表示 : px 1+px 2=m ⑵图形表示: 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 四、生产论——生产函数: 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 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常见生产函数 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 α+β>1 规模报酬递增 α+β= 1 规模报酬不变 α+β<1 规模报酬递减 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 AP L =MP L MP L =0 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 (2211λ==P MU P MU β αK AL K L f y ==),(),(K L f y =

大学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平均速度 v =t △△r 1.2 瞬时速度 v=lim △t →△t △r =dt dr 速度v=dt ds = =→→lim lim △t 0 △t △t △r 平均加速度a = △t △v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t →△t △v =dt dv 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 d 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2 1at 2 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0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 射程 X=g a v 2sin 2 射高Y=g a v 22sin 20 飞行时间y=xtga —g gx 2 轨迹方程y=xtga —a v gx 2202 cos 2 向心加速度 a=R v 2 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 加速度数值 a=2 2n t a a +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 度相同a n =R v 2 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 dt dv ωΦR dt d R dt ds v === 角速度 dt φ ωd = 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 ωα== 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 a n =22 2)(ωωR R R R v == a t = αω R dt 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 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

微观经济学公式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1.需求函数 (1)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 (P ) P 为商品的价格;Qd 为商品的需求量。 (3)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Qd = α-β(P ) 其中α、β为常数,α为截距,β为斜率倒数。 2.供给函数 (1)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 (a ,b ,c ,d ,n ) a , b , c , d ,…n 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2)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 3.经济模型 以供求为例:抽象出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用数学表达式概括其关系: Qd = α-β(P ) QS = -δ + γ(P ) 一般地,模型方程数目应与所包含的未知数数目相等,满足有解的要求。 Qd=QS P=P 4.弹性 (1)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 = ————————— 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2)价格弹性系数(Ed )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比较 (3)需求价格弧弹性 (4)需求价格点弹性 Q P P Q P P Q Q × ? ? - = ? ? - Ed

dQ/dP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5)总收益(Total revenue ) 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 5.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6.需求的交叉弹性 7.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变动百分比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收入弹性

初三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怎样掌握好物理公式这个问题被很多学生频繁的问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公式,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物理公式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学习物理有所帮助。 【一】速度公式 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速度v V=s/t m/s Km/h 1m/s=3.6km/h 路程s S=vt m Km 1km=1000m 时间t t=s/v s h 1h=60min=3600s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水=1.0103kg/ m3) 物理量计算式国际主单位常用单位换算关系 密度=m/v Kg/ m3 g/ Cm3 1g/ Cm3=1000kg/ m3 质量m M=v Kg g 1kg=1000g 体积v V=m/m3 Cm3 1 m3=103dm3=106cm31L=103ml(c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冰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gh 液体压力公式F=PS=ghS 规那么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2016-02-10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研究 HRresearch88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行业信息的发布、揭秘;3、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博主个人号:rockysml HR必知的九大效益计量公式 1. 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指人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该指标反应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是人力成本投入在企业总收入中的份额,是最能直接反应人力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额/营业额*100% 2. 人均劳动生产力: 人均劳动生产力是指每一个劳动力平均所创造的公司营业额。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公司营业额/劳动力人数(员工人数) 3.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

该指标反应的是每投入1单位的人事费用,能产生多少单位的营业收入。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公司营业额/人事费用总额 4.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指企业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与企业最终获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税前利润/人事费用总额 5. 薪资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薪资总额/人事费用总额*100% 6.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比例: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力的比例关系在于说明薪资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关系,如人均劳动生产力越高,人均薪资越低,则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率越高,也就是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个指标数字越大,公司老板越高兴啊)。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薪资*100% 7. 培训费用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培训费用/人事费用总额*100% 8. 人均招聘成本: 计算公式:人均招聘成本=招聘费用总额/到岗总人数 9. 离职率(主动): 主动率职率=主动离职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100%,关于离职率的计算,有好几种计算方式,简单化,就采取这种最常用的计算方式: 离职率=离职总人数/(期前总人数+期间入职人数)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1 P21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 即:GNP=GDP+NFP 2 P22 国内生产净值NNP 。 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 NNP=GNP-D 3 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5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 6 p23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 7 p25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A 支出法 GDP=C+I+G+NX (其中NX表示净出口) B p26 收入法 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 C 增值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 8 p29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 或S=I 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 作用I+G=S+T 即I=S+T-G。其中 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 算盈余,T1)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Δ C/ΔYd 14平均储蓄倾向 APS=S/Yd 边际储蓄倾向 MPS=ΔS/ΔYd =1-b 储蓄函数: S=Yd-C=-a+(1-b) Yd 15 p42 APC+ APS=S/Yd +C/Yd=1 MPS+MPC=ΔC/ΔYd+ΔS/ΔYd=1 16 p47使用消费函数Y=a+I/1-b 17储蓄函数Y=1/S(I-So)=(1/1-b)/(a+I) 18 p30投资乘数K=ΔY/ΔI=1/1-b 19 p31 Yd=Y-T+Tr 其中T表示税收,Tr转移支付 20 p52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 A定量税收:T=To B.比例税T=To+tY 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购买支出G和 转移支付T. 21 p52(1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收 入:Y=C+I+G I+G=S+T 得: C=a+bY=a+b(Y-T)

初三物理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 3 m 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 常用单位g/cm 3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 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 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 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 );S 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 2 ) 3、单位是:帕斯卡(Pa ) 六、液体压强(P ):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 3 g/cm 3 ;g 为重力系数,g=9.8N/kg ; h 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 2、单位是:帕斯卡(Pa )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v s t = t s v = v t s =

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齐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计算,为此特向大家提供各种换算公式,以供参考。 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体积换算 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 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立方米(m3 )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 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长度换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换算 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 (注本文介绍的生活常用资料,销售小技巧,一些小方法的消防安全法律知识所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