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本章学习要点

(一)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各个体的标志表现)的活动过程,也包括搜集次级资料。统计调查是对总体认识的起点,是统计整理与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必须达到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三个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通常就是普查。非全面调查则是对研究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主要是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几种调查方法。统计调查按调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和网上调查等几种。

(二)统计调查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内容。

(三)问卷是依统计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项目、备选答案及说明所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在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和民意测验中被广泛采用。问卷按是否由被调查者自填可分为自填式问卷与代填式问卷两种,前者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后者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填写。问卷一般由引言和注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问题设计是问卷设计的关键。根据所搜集资料的内容不同,问题可分为事实性问题、意见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根据回答的方式不同,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问题设计的原则有: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多;必须是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的;避免直接提禁忌的或敏感性的问题;不能有诱导性或倾向性;内容要具体单一;用语要标准规范易懂;排列要讲究逻辑性等等。问题答案的设计形式有:是非式,多项式,顺位式,

程度评价式和比较式等。

(四)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普查是为了完成某种调查任务的需要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典型调查是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或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典型调查有两种形式:“解剖麻雀式”和划类选典式。统计推算就是以已掌握的统计信息为基础,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发展规律,对被研究现象的有关数量特征或数量关系作出估算或测算的一种间接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然后以样本的观察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五)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调查的作用,取得更准确、丰富的统计资料。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可以结合运用。结合运用的具体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普查与抽样调查;(2)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3)普查与重点调查;(4)普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5)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统计推算。

一、本章思考题及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2、统计调查按其调查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3、调查表一般有和两种方式。

4、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这是调查;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调查。

5、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清点和计量,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法。

6、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7、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选取的。

8、抽样调查属于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特征的认识。

9、调查单位是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单位。

10、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

11、重点调查实质上是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反映情况。

12、通过调查几个主要的产棉区来了解棉花的生长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调查。

13、普查是、、调查。

14、人口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住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也是。

15、目前,我国基本的统计调查单位方法是、和

16、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其基本形式有、、

、和。

17、典型调查的两种形式是和。

1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以原则来确定的,具体方法有

和两种。

19、是一种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它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

20、依据统计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项目、备选答案及说明所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称为

,它可分为和两种。

21、问卷中的问题按所搜集资料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

三类,按回答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2、问题答案的设计有、、、和比较式等形式。

23、在我国新确立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统计调查方法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5、先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类,再以随机原则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调查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类型抽样

6、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

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B、连续性全面调查

C、连续性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7、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8、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

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10、某市规定2002年工业经济活动成果年报呈报时间是2003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天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11、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C、确定调查单位

D、确定调查时限

12、对某省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该省饮食业的()。

A、全部网点

B、每个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个从业人员

13、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14、调查项目()。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

B、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

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D、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

15、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6、根据现象某一时期或某一空间两指标数值之比等于另一时期或另一空间两同类指标数值之比的关系来推算其中的一个未知指标数值的方法称为()。

A、前提推法

B、因素推算法

C、平衡推算法

D、比例推算法

17、在问卷中,如果要求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答案按照一定的要求加以排序,那么这样的答案设计属于()。

A、是非式

B、程度评价式

C、顺应式

D、多项式

18、按照随机原则来确定调查单位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推算

19、目录抽样法是哪两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A、普查与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

D、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

20、问卷设计的主体部分是()。

A、被调查基本情况

B、引言和注释

C、问题和答案

D、结语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报表的特点是()。

A、搜集资料的统一性

B、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

C、报送方式不同

D、建立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资料可靠

E、自上而下逐级填报

2、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3、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4、普查是一种()。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经常性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0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2000年10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00年9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2000年9月29日晚死亡的人

D、2000年10月1日1时死亡的人

E、2000年9月29日出生,10月1日6时死亡的婴儿

6、下列情况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7、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些属于经常性调查?()

A、商店的商品库存量

B、运输部门的客运周转量

C、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次数

D、学校年底在校生人数

E、某地区年出生人数

8、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

9、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10、调查单位是()。

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个体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1、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12、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全面性

E、灵活性

1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A、全面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完整性

E、社会性

14、统计调查的具体资料搜集方法有()。

A、直接观察法

B、报告法

C、采访法

D、通讯法

E、网上调查法

15、问卷中的问题按搜集资料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A、开放式问题

B、事实性问题

C、意见性问题

D、封闭式问题

E、解释性问题

16、在一份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的职业是?①教师②公务员③军人④企业管理人员⑤职工⑥个体户⑦其他”,请问该问题属于()。

A、事实性问题

B、半开放半封闭问题

C、答案的设计是多项式的

D、答案的设计是是非式的

E、意见性问题

17、常见的统计推算方式有()。

A、前提推算法

B、因素推算法

C、比例推算法

D、平衡推算法

E、插值推算法

(四)判断题

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3、调查单位和填报不可能一致。()

4、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5、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6、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9、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10、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

11、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12、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13、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14、如果调查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连续性调查。()

15、统计报表从搜集资料的方法来看属于报告法。()

16、开放式问题是指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的问题。()

17、为了便于被调查者作出回答,问卷中问题的设计可以有一定的倾向性或诱导性。()

18、所谓多项式的问题答案设计是指需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的设计。()

19、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指有特殊意义的单位。()

20、统计推算既是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又是深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21、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结合一般称之为长短表结合。()

22、对总体中少数重点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对非重点单位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称为

目录抽样法。()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

2、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它们有什么特点?运用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现象?

3、为什么统计调查应事先制定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试举例说明。

5、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6、什么是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应遵循什么样的组织原则?

7、什么是抽样调查?有什么特点?有哪几方面的优越性和作用?

8、什么叫问卷?有哪两种形式?问卷的基本结构如何?

9、在问卷中,什么叫问题?有哪些基本分类?问题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10、什么叫统计推算?它有哪些特点?有哪此基本方法?

11、统计调查方法为什么要结合运用?

二、习题参考答案选答(偶数编号题目)

(一)填空题

2、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推算;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和网上调查法;

4、全面、非全面;

6、工业企业全部职工、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每一个工业企业;

8、非全面、总体数量;

10、调查方案;

12、重点调查;

14、人、户、户、户;

16、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18、客观、最低标志值法、最低累计标志值比重法;

20、问卷、自填式问卷、代填式问卷;

22、是非式、多项式、顺应式、程度评价式;

(二)单项选择题

2、B 4、D 6、C 8、B 10、B 12、D 14、A 16、D 18、C 20、C

(三)多项选择题

2、ABCE 4、ACD 6、ABD 8、BCE 10BCE 12、ABCE 14、ABCDE 16、ABC

(四)判断题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简答题

2、见本章“学习要点”中(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两者可以互相变换。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应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的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两者是一致的。

6、见本章“学习要点”中(五)统计调查方法。

8、见本章“学习要点”中(四)问卷设计。

10、见本章“学习要点”中(五)统计调查方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2010年1)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 A. 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2009 年 1 月)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 (2008年10月) A.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可以分为(A )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的特点( A ?通俗易懂 (B ) (2010 年 10) B.组织方式不同 )(2010年 1)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 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 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 A.普查 F 列属于专门调查的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的单位。 6、普查的组织方式有和。 7、重点调查是一种,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总量的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和。 9、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的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和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根据和本单位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的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C )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4、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是( C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的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和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必须包括: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是的单位。 6、普查的组织方式有和。 7、重点调查是一种,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总量的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和。 9、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的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和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是基层单位根据和本单位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系统的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C )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4、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是( C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7、统计调查时间是( B ) A. 调查工作的时限 B.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 调查登记的时间 D. 调查期限 8、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 A ) A、原始资料 B、总体资料 C、数字资料 D、初次整理过的资料

统计学原理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1、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调查 D、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统计调查 2、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确定调查对象 B、确定调查目的 C、确定调查项目 D、确定调查时间 3、经常调查与一时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4、统计调查按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5、1990年7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一次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全面调查 6、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普查工作可以()。 A、经常进行 B、只能组织一次 C、普遍进行 D、根据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 8、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 A、调查单位 B、代表性单位 C、重点单位 D、典型单位 9、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10、补充和订正普查的结果可以借助于:()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1、普查是专门组织起来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甲)只是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 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乙)一般用来调查时点社会经济现象的某一时刻总量,但也用于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规定普查标准时间:(丙)是对时期现象的调查而言;(丁)是对时点现象的调查而言。()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2、股民对股市市场的意见资料收集的方法:(甲)报告法;(乙)问卷调查。高 等教育成本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丙)采访法;(丁)报告法。()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13、(甲)查验商店食品的质量(是否假冒伪劣);(乙)农产量抽样调查对“测 框”实割实测;(丙)农牧场清点牛羊头数。哪些是直接观察法?()A.甲B.甲、乙C.甲、丙D.甲、乙、丙14、对播种进度,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运种类等进行调查,大中型 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指标(新增固定资产,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可采用:(丙)一次性全面调查;(丁)经常性全面调查。()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5、钢材积压的数量、工业生产设备拥有量、科技人员分布和使用状况的统计指 标、城镇居民住房面积,属于:(甲)时点现象;(乙)时期现象。这些现象的调查形式应采用:(丙)全面调查(普查),并且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丁)调查主要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依据,可用报告法收集资料。()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16、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调查几个铁路枢纽,就 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统计机关在拥有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名词解释 1、统计调查 2、统计调查误差 3、统计整理 4、统计分组 5、分布数列 二、填空 1、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2、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和,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目前,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有:、、重点调查、和行政管理记录等。 4、是为开展统计调查工作而制定的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5、直接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有、、和、、、、和。对间接资料的收集一般称作。 6、做好企、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关键是抓好和两项基础工作。 7、是根据编制统计报表、满足经营管理需要而设置,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登记、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 8、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和。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工作不准确而产生的误差。产生登记误差的主要原因有、记录、计算、、汇总、编码等错误,以及因被调查者虚报、瞒报及统计调查方案规定不明确而导致的误差等。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登记误差。是指用部分总体单位的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估计结果同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别。这种误差只有在用部分单位资料推算总体指标时才会产生,如。 9、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与划分。 10、统计分组的对象是;统计分组应有;统计分组对总总体而言是“”,对个体而言是“。” 11、分布数列包含有两个组成要素,即和。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属性)数列和数列。 12、统计整理有三个步骤,一是,二是,三是编制和。 13、用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所得到的分布数列,叫做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单个的组值(整数或小数)表示,称为变量分布数列;若每一组别都是由数域(区间)表示,则称为变量分布数列。 14、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又分为变量分布数列、组距变量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 15、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它以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从统计表的构成来看,统计表有、横行标题、和四部分。从内容来看,统计表可以分为和 两个组成部分。 三、简答 1、统计调查方案一般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 2、我国常用的几种统计调查方式有那些? 3、直接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统计调查备课讲稿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一批袋装奶粉中随机抽出1000包进行质量检验,这种调查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2、对东福超市员工进行身体健康状况调查,调查单位是()。 A.每位员工 B.所有员工 C.所有商品 D.每一件商品 3、普查人口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状况,要求将调查单位的资料在2000 年11月10日前登记完成,则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A.2000年10月31日24时 B.2000年11月10日零时 C. 2000年10月9日24时 D. 2000年11月1日24时 4、某市2007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年的呈报时间为2008年1月 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1年 B.1年零1个月 C.一个月 D.一天 5、调查大庆、胜利、大港、中原几个大油田,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 基本情况,这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6、有意识的选取若干块水田,测算其粮食产量来估算该地区的粮食收成情 况,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7、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 A.商品库存量 B.商品购进额 C.商品销售量 D.商品销售额 8、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公司设备调查 B.农村耕地调查 C.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D.汽车养护情况调查 9、要了解糖果包装的改变对销售量的影响情况,则选定一个地区,将新旧 两种包装的糖果投入市场进行试验对比,观察其销量变化和消费者反映,获得数据作为新包装是否采用的依据,这种调查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 C.报告法 D.访问法 10、要调查人群中经常上网浏览的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比较适宜 的调查方法是( ) A.观察法 B.访问法 C.实验法 D.网上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调查一个地区学校情况,每个学校是()。 A.重点单位 B.调查单位 C.调查对象 D.总体单位 E. 填报单位 2、下列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

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等。 2.典型调查有两类:一是;二是。 3.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4.确定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和。 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调查的一种调查。 6.专门调查具体包括、、、等。 7.统计指标体系是指由若干个具有、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整体。 8.调查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9.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10.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8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2.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 3.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方便 4.以下哪种场合宜采用标准式访问( )。 A居民入户调查B座谈会C当事人或知情者个别采访D观察法 5.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6.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 7.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 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 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 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 8.调查项目通常以表的形式表示,称作调查表,一般可分为( )。 A单一表和复合表B单一表和一览表 C简单表和复合表D简单表和一览表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10.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 ) A统计部门掌握的资料B对历史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后取得的资料 C直接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所取得的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11.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

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某地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③)。 ①各工业企业② 每一个工业企业③各工业企业全体职工④ 每位工业企业职工 2、在统计调查中,报告单位是(③)。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 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④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③)。 ①了解总体的全面情况② 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 ③由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④ 由个别推断总体 % 4、要调查某工厂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情况,该工厂的每台机器设备是(①)。 ①调查单位② 填报单位③ 调查对象④ 调查项目 5、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哪种调查方法(④ )。 ①统计报表② 全面调查③ 重点调查④ 抽样调查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③)。 ①企业设备调查② 人口普查 ③工业企业现状调查④ 农村耕畜调查 7、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是(③)。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一次性调查④经常性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 1、对统计调查资料的要求是(①② ③ )。 ①准确性② 及时性③ 全面性④ 大量性⑤ 差异性 2、统计调查中的非全面调查有(② ③④)。 ①统计报表② 抽样调查③ 重点调查④典型调查⑤ 普查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② ③ )。 ①调查对象② 调查单位③ 填报单位④总体⑤ 总体单位 4、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①② ③④⑤ )。 ①确定调查目的② 确定调查对象③ 确定调查项目 ④确定调查时间⑤ 落实调查的组织工作 5、普查属于(①③④)。 · ①专门组织的调查② 经常性调查③ 一次性调查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本章学习要点 (一)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这些资料就是各个体的标志表现)的活动过程,也包括搜集次级资料。统计调查是对总体认识的起点,是统计整理与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必须达到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三个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通常就是普查。非全面调查则是对研究对象总体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主要是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几种调查方法。统计调查按调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科学推算。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和网上调查等几种。 (二)统计调查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制定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调查时间和地点、调查方式方法、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内容。 (三)问卷是依统计研究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项目、备选答案及说明所组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在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和民意测验中被广泛采用。问卷按是否由被调查者自填可分为自填式问卷与代填式问卷两种,前者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后者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来填写。问卷一般由引言和注释、被调查者基本情况、问题和答案、结语四个部分组成。问题设计是问卷设计的关键。根据所搜集资料的内容不同,问题可分为事实性问题、意见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根据回答的方式不同,问题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问题设计的原则有: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太多;必须是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的;避免直接提禁忌的或敏感性的问题;不能有诱导性或倾向性;内容要具体单一;用语要标准规范易懂;排列要讲究逻辑性等等。问题答案的设计形式有:是非式,多项式,顺位式,

《统计学》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按调查对象包括得范围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2、按调查登记得时间就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形式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查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查与专门调查。 4、一般来说,统计调查方案得内容必须包括:调查得目得、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与调查期限。 5、调查单位就是标志得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就是得单位。 6、普查得组织方式有与。 7、重点调查就是一种 ,它所选择得重点单位得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得总量得绝大部分。 8、抽样调查特点可概括为与。 9、普查就是一种专门组织得一次性得全面性调查,它主要用来调查一定时点上得社会经济现象总量。 10、统计报表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得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定期得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统计资料得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与实施范围得不同,可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与地方统计报表。 12、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与年报。 13、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得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与企业内部报表。 14、统计台帐就是基层单位根据与本单位得需要而设置得一种系统得表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就是( 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2、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得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得标志就是( C ) A、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 D、确定调查单位目得不同 4、了解某企业得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得方式属于( B )。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 D、报告法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得方式就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 6、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得主要形式就是( D ) A、全面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统计报表 7、统计调查时间就是( B ) A、调查工作得时限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调查登记得时间 D、调查期限 8、统计调查收集得资料主要就是指( A )

统计学基础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统计学基础第二章统计调查 【教学目的】 1.掌握各种统计调查基本方式的运用条件 2.独立设计简单的统计调查方案 3.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 1.统计调查的种类 2.几种统计调查方式 3.制定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教学难点】 1.四种专门调查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比较 2.独立设计简单的统计调查方案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6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 通过统计调查,取得有关被研究现象的具体资料,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提供依据。统计调查搞得好,就能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占有丰富的统计资料,有利于正确认识被研究现象的本质及规律性;反之,如果统计调查搞得不好,所得到的资料不准确、不真实或不及时,即使经过科学的整理和周密的分析,也不可能得到正确的判断,这将直接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成果。 统计调查阶段,是保证完成统计工作任务,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首要环节,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某种客观事物实际资料的工作过程。 例如,要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就要搜集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要素的实际资料;要研究某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就要搜集反映该企业生产情况的有关实际资料。 搜集的实际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所谓原始资料,是指那些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尚未进行加工整理的资料。 次级资料是指已经经过一定的加工整理,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说明总体特征的统计资料。 由于次级资料都是从原始资料整理而来的,所以,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与统计研究任务有关的原始资料。而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又是对整个统计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统计研究的对象,即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统计研究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统计调查方法的多样性,进行统计调查,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统计调查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一)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总体单位,全部进行调查登记的一种调查方法。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都是全面调查。 例如,为了研究我国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民族构成、受教育程度等人口问题而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组织方式划分: 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2)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划分: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 经常性调查(连续,间隔﹤1年)一次性调查(不连续,间隔≧1年) (4)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划分: 直接观察法凭证法采访法卫星遥感法 三、统计调查方案 统计调查方案是指导统计调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调查方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调查数据的质量。不同调查任务的调查方案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会有一定的差别,但包括的主要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统计调查方案内容: 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表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组织实施计划四、调查目的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调查?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调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意义? 调查目的的写作应简明扼要。 五、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是搜集数据资料的基本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所解决的问题是:向谁调查?由谁来提供所需资料? 如: 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每一个人。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 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可以是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 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调查资料的提交者)。 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如: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每一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 工业企业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每一职工是调查单位,每一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六、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1)调查项目: 调查项目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数量特征,如一个人的年龄、收入,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 也可以是调查单位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如一个人的性别、职业,一个企业的经济类型等。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 统计调査 (一) 填空题 1、 按调査对象包括得范用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査可分为全面调査与非全面调査。 2、 按调查登记得时间就是否连续来划分,统计调査可分为经常性调査与一次性调查。 3、 按组织形式得不同来划分,统计调査可分为统计报表调査与专门调査。 4、 一般来说,统il ?调査方案得内容必须包括:调查得曲、调査对象与调査单位、调査项目 与调查表、调查时间与调查轆。 5、 调査单位就是拯志得承担者,而填报单位则就是 ______ 6、 普查得组织方式有 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调査就是一种 .它所选择得重点单位得. 总量得绝大部分。 8、 抽样调査特点可概括为 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O 9、 普査就是一种专门组织得二^得全而性调査,它主要用来调査一宦时点卜.得社会经济现 象总崑 10、 统il ?报表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得规屯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楚期得自下而上地逐级提 供统计资料得一种统计调查方式方法。 11、 统计报表按报表内容与实施范用得不同,可分为鳗统汁报表、部门统计报表与地方统 计报表。 12、 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旦报、夙报、旬报、冃报、垂报、半年报与年报。 13、 统汁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得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負 帐与企业内部报表。 14、 统讣台帐就是基层单位根据 得表册。 (二)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査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就是(C ) A 、调查对象 B 、调査单位 C 、填报单位 D 、调查项目 2、 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汕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得基本情况,这种调査方式属于 (C ) A 、普查 B 、典型调査 C 、重点调査 3、 区别重点调査与典型调査得标忠就是(C ) 与本单位 得单位。 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得 得需要而设置得一种系统 D 、抽样调查 A 、调查单位数目不同 B 、收集资料方法不同 C 、确左调査单位标准不同 D 、确定调查单位目得不同 4、 了解某企业得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得方式属 P ( B )。 A 、采访法 B 、直接观察法 C 、大量观察法 D 、报告法 5、 非全而调査中最完善、最有讣量科学根据得方式就是( A 、重点调査 B 、典型调査 C 、抽样调查 6、 我国目前收集统讣资料得主要形式就是(D ) A 、全而调査 B 、普査 7、 统计调査时间就是(B A 、调查工作得时限 C 、调查登记得时间 C ) D 、非全而统汁报表 C 、抽样调査 D 、统汁报表 B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D 、调査期限 8、 统计调査收集得资料主要就是指(A )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娄庆松杨静主编)(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点: 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理解统计调查的分类;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学会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理解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显示;掌握品质分布数列的概念、数量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的概念和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了解统计表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2.能力点: 能够进行简单、小型的统计调查汇总的操作,掌握统计数据方法,能够根据所给资料编制品质(属性)数列和变量数列,并能够进行图形描述。 本章结构图 一、我国常用的调查组织方式 二、统计调查方案

三、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统计整理

五、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统计调查教学目标;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3.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4.统计调查方案 5.统计资料收集的方法 6. 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

7. 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重难点: 1.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3. 统计调查方案 4.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法、举例分析法、学生自学和引导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新课: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调查对象收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统计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原始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担负着为整个统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统计调查中,对统计资料的采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统计认识社会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错误的结论,造成严重的结果。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娄庆松杨静主编)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点: 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理解统计调查的分类;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条件;学会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 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理解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显示;掌握品质分布数列的概念、数量分布数列(变量数列)的概念和频数和频率的概念;了解统计表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2.能力点: 能够进行简单、小型的统计调查汇总的操作,掌握统计数据方法,能够根据所给资料编制品质(属性)数列和变量数列,并能够进行图形描述。 本章结构图 一、我国常用的调查组织方式 二、统计调查方案

三、统计资料收集的具体操作方法 四、统计整理 五、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第一节统计调查教学目标;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3.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4.统计调查方案 5.统计资料收集的方法 6. 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 7. 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重难点: 1.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2.我国常用的几种调查组织方式 3. 统计调查方案 4.统计调查误差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法、举例分析法、学生自学和引导法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新课: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针对调查对象收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统计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内在联系的原始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担负着为整个统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统计调查中,对统计资料的采集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统计认识社会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错误的结论,造成严重的结果。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二、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因此统计调查必须达到两个基本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调查的准确性、及时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开展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调查应力求及时 完整 准确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普查 专门调查统计报表 2、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 3、统计调查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不同分为一时调查 经常调查 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方法的不同分为法 采访法:询问法、通讯 —统计报表 —报告法直接观察法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调查的纲领性文件,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进行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3、确定调查工程,拟订调查表——调查内容,即调查什么 在拟定调查工程时须注意:(1)少而精;(2)“需要和可能”原则;(3)工程间的衔接性(以便相互核对起到校验作用)和时间上的可比性(以 便分析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趋势);(4)“选择式”。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工作的起讫 时间)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第三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专门组织的调查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几种。 一、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我国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按照国家或 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 而上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我国目前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统计 资料绝大部分是依靠统计报表取得的。 优势:1、资料高度统一;2、便于各级政府了解情况;3、有利于基层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第2章统计调查习题1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的要求是:、、和系统性。 2、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和。 3、统计调查按研究总体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和。 4、我国已逐步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为基础,经常性的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5、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依据的方法是:。 6、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总体或部分单位以为主体的信息。 7、调查问卷按照问题是否提供答案,问卷的设计格式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8、调查期限是指整个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和等工作所需的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C、典型调查和非典型调查 D、时点调查和时期调查 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全国的人口 B、全国的每一个人 C、全国的居民户 D、每一户 3、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最主要区别是()。 A、灵活机动程度不同 B、涉及的调查范围不同 C、对所研究总体推算方法不同 D、确定所要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4、统计调查的调查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调查工作的整个期限 C、对调查单位情况进行登记的时间 D、调查任务的布置时间 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指()。 A、统计指标 B、统计分组 C、调查单位的标志 D、调查单位的标志表现 6、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调查项目 D、填报单位 7、在统计调查方法中,邮寄调查属于()。 A、实验法 B、报告法 C、询问调查法 D、网上调查法 8、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 ..,可以分为( A)(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B ) (2010年10)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下列哪项不是 ..问卷调查的特点()(2010年1) A.通俗易懂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2010年1)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 A.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2009年1月)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2008年10月) 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下列属于专门调查的有( BDE )(2012年1月)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 一、统计调查的定义 统计调查是指根据统计设计方案对调查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一般分为两种: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对次级资料的搜集。 原始资料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这些个体资料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它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资料,是原始的统计信息。 次级资料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它包括原来用于其他研究目的,但本次研究仍可利用的资料。它还包括为对比分析所利用的历史资料、外地区外部门的资料等。如,从统计年鉴、会计报表、报刊杂志上搜集的资料等。总之,它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 统计调查主要是对原始资料的搜集,有时也包含对次级资料的搜集。 二、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活动的基础,如果在统计调查阶段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资料,那么在之后的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中投入再多的精力都是于事无补的。统计调查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个阶段工作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统计工作任务的成败。 统计调查担负着为整个统计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准确性,是指提供的统计调查资料要符合客观实际,真实可靠。统计调查资料的不准确将直接导致统计结论的偏差,影响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保证统计调查的准确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个人等所有统计调查对象都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家的相关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不得伪造、篡改统计数据。 及时性,是指填报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统计调查工作并提供调查资料。调查资料是具有时效性的,如果填报单位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很多统计数据将不再有实用意义。 全面性,是指按照调查任务的要求,做到统计资料全面、系统、毫无遗漏。 统计调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是衡量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准确性是统计调查的基础,及时性是统计调查的关键,全面性是统计调查的保障。 三、统计调查的分类 在进行统计调查时,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采取合适的调查方法。统计调查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划分 统计调查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