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

渝府发〔2011〕3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目录

一、规划范围 (4)

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6)

三、发展现状 (8)

四、发展导向 (10)

五、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1)

六、功能区划分 (15)

七、产业发展及布局 (19)

八、大型聚居区及公共租赁住房布局 (27)

九、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30)

十、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6)

十一、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41)

十二、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建设及布局 (46)

十三、保障措施 (53)

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二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重庆主城区从内环以内向内环与二环之间及二环沿线地区拓展,全面进入建设“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国家中心城市的“二环时代”。科学规划,确定未来发展思路,超前安排,合理布局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对于加快二环区域发展,提升和完善重庆直辖市功能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范围

二环高速公路全长187公里,环内面积2253平方公里,其中,二环与内环之间地区的面积为1958平方公里,是未来主城区拓展的重要空间;内环以内面积295平方公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已经饱和,未来重在优化提升、转型升级。鉴于本规划主要内容是谋划主城区未来新增拓展空间内的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及相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确定二环区域的规划范围为:内环与二环之间地区(面积1958平方公里),以及二环外围毗邻的龙兴—石船、王家—木耳、水土—复兴、北碚等城市组团(面积260平方公里),面积共计2218平方公里。

图1 规划范围图

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

土地资源。规划区内各类土地资源2218平方公里,包括耕地1133平方公里,林地528平方公里,草地5平方公里,水域滩涂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60平方公里(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及水利用地等,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16平方公里)。北部和西部用地条件较好。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平行岭谷之间的地区适宜建设;巴南区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较不适宜

建设;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龙王洞山、樵坪山、云篆山、寨山坪等山脉或孤立高丘台地不适宜建设。

水资源。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等过境水资源丰富,当地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如沙坪坝区水资源量相对偏少,北部、南部和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局部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长江、嘉陵江水量和水质较稳定,次级河流水环境较差。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约1300万—1600万人。

生态承载力。林地面积占幅员面积23.8%,覆盖率远低于全市37%的平均水平。林地分布破碎,部分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总体较弱,但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受建设活动干扰,特别是隧道建设影响,山岭顶部保水能力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生态承载力相对较高。

环境容量。城市“热岛效应”和“浊岛效应”显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大气环境容量呈持平趋势。次级河流水环境容量接近上限,需严禁高排污产业布局,并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开发管制分区。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参考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组团隔离带、四山管制区、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其他因素分析,二环区域适宜工业化、城市化空间1000—1200平方公里,可承载人口约1000万—1200万人。按此对规划区进行四级空间开发管制分区,其中已建区约440平方公里,适建区约798平方公里,限建区约431平方公里,重点保护区约549平方公里。

图2 开发管制分区图

三、发展现状

人口与城市化。二环区域常住人口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万人,城市化率87%。户籍人口276万人,其中户籍非农人口16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的60%。由于内环人口承载能力已近饱和,二环区域将是主城区未来新增集聚人口的主要承载空间。当前城市化快速推进,二环区域乡村景观加快向城市景观转变,户籍农业人口加快转户进城。

图3 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布局现状图

产业发展。(1)工业:二环区域是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承载空间,两江新区及特色工业园区产值已达到4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45%。内环以内工业园区将加快向二环区域转移,目前园区特色不够鲜明,需妥善处理好工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2)服务业:物流、会展、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3)农业:以为城市生活提供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郊型农业为主,加速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化。

公共服务。主城区绝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内环以内及周边地区,二环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未能与城市拓展同步,服务水平不高,分布不均,城乡差异较大,特别是缺乏国家级重大公共功能性设施,如举办国家级大型赛事的大型场地、举办国际级会议会展的大型会展中心等。

综合交通。已形成以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运为骨架的对外立体交通体系,是全市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线网的核心区域。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用,旅客吞吐量跻身全国十强。拥有沙坪坝团结村、江北寸滩港等重要物流基地。四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建,初步形成“五横五纵一环五联络”的快速路,现状及在建(不含内环以内桥梁)跨江大桥14座,穿山隧道(包括中梁山、铜锣山和缙云山)13座。内环与二环高速之间道路网建设相对滞后,内外之间交通通道

有限,穿山及越江通道成为交通瓶颈;内环线已达饱和,难以承担二环区域与

核心区的交通转换;公共交通建设滞后,缺乏大容量公共交通与普通公交系统联系区域内部及内环以内地区。

市政设施。(1)供水设施:初步形成既能开发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又能跨水系、跨流域调水的供水工程体系。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现有供水设施规模、供水水质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水源水质影响区域供水安全,供水片区分割现象严重,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2)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布局不平衡,污泥处理规模水平尚需提高,雨水收集及排放系统不足。(3)电力设施:已具备有一定支撑能力的电力供应系统。但电网输配能力日趋饱和,电网走廊布局对城市用地造成分割,有待优化。(4)燃气设施。已建成区域性燃气储、输、配基础设施。但部分燃气基础设施老旧,供气可靠性亟待提高。

四、发展导向

二环区域是主城区核心增长区域,两江新区引擎带动,保税(港)区及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强力助推,拥有政策效应多重叠加的机遇。未来5—10年将是二环区域建设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加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大幅增强的关键时期。加快二环区域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建设活动,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载体。为此,要坚持以下发展导向:

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加速布局和集聚重大非农产业项目,促进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不均衡、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问题,在工业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尽快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加速集聚。

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依托独特的“两江四山”地理环境,肩负保护好长江、嘉陵江水质,保护好区域内各山脉生态等重任,切实改变粗放扩张发展方式,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既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更要建设绿色新城区。

组团布局畅通有序。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既保持特大城市的高效率,又有效防止各种城市病。加强各组团之间的快捷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组团紧密联系、有序发展。

整体打造统筹协调。科学布局城市空间,促进北部、西部、南部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与内环区域、环外区域关系,带动内环区域优化升级、环外区域共同发展。强调整体性谋划,统一形象宣传,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分工协作机制。

建管水平共同提升。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同时要同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避免蔓延式城市拓展引发的城市病和环境问题,处理好大型人口聚居服务配套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问题,以及城市拓展过程中的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等等。

五、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承担四大使命:

战略支撑。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主战场,二环区域尽快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要成为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五个重庆”、带动全市“加快率先”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

集聚扩张。作为主城区拓展的重点区域,要在未来5—10年内迅速集聚起相应的产业和人口,以主城区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规模为预期,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规模增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优化升级。在集聚扩张过程中,顺应主城核心区功能优化提升,分流内环以内人口、产业,分担要素集散、公共服务等功能,培育提升国际交往、枢纽门户、服务外包、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性功能,与内环良性互动,促进主城区城市功能优化升级。

示范引领。作为全市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条件最优、发展机遇最佳的区域,要起好示范引领作用,包括内陆开发开放、高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转变发展方式、“三生”协调、现代城市功能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产业高端战略。坚持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加快分散生产向规模集聚转型,简单制造向集成创新转型,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清洁转型。

开放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注重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新动力,促进要素集聚,充分挖掘要素促进生产的最大潜力。

科学城市化战略。大规模、高效率推进城市化,并在此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问题,实现人口城市化而不是土地城市化,实现户籍城镇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的统一,实现城市规模做大与城市环境宜居、城市品质提升同步。

“三生”协调战略。强化国土空间管制分区指引,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维护河流、山体、农田等组团隔离带,营造山水城市的良好空间环境。

以人为本战略。紧紧围绕促进人口集聚,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人口就业发展,进行产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组团内部的功能配套,实现居住和就业岗位的就地“职住平衡”,减少跨组团出行,方便居民生产、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幸福之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加强节能环保,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之城,切实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展目标:

围绕将主城区打造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山水园林、独具魅力的千万人口、千平方公里的国家中心城市,二环区域要加速集聚人口,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实力,建成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和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成为全市建设“五个重庆”的标杆示范区。

——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的物流、商贸、会展中心。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接近50%。到2020年达到25000亿元,占全市比重稳定在50%以上。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占主导地位。

——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到2015年新增集聚人口335万人左右,达到6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再新增集聚人口300万人左右,达到900万人以上(加上内环以内人口,主城区人口达到1200—1300万人),新增布局22个大型人口聚居区。户籍人口城市化率2015年达到80%左右,2020年接近100%。

——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网络空间体系,到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670平方公里,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968平方公里(加上内环以内城市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188平方公里)。建成二环区域“半小时交通圈”,城市综合交通结构合理、快捷畅通、高效节能、和谐有序、安全文明,快速路网密度达到0.34公里/平方公里。形成10个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生产生活服务便捷。

——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逐步建成生态型城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

*:主城区二环区域的建设用地为968平方公里,加上内环以内建设用地220平方公里,共计1188平方公里,即《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修订版确定的主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六、功能区划分

二环区域属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重点开发区域,但禁止“摊大饼式”式开发建设活动,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原则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引导科学发展。根据以下原则:(1)生产与生活相衔接,避免远距离的职住交通;生活与生态相融合,实现优美宜居;(2)突出主体功能,强调整体打造同时突出板块差异化分工和特色发展;(3)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间隔分布,体现突出多中心组团式空间结构,将二环区域划分为九大城市功能区和五大生态功能区。沿二环呈链状布局九大城市功能区,其中分别以两江新区、西永、环樵坪地区为核心,在北部、西部、南部布局三个综合性城市功能区,促进形成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通过产业带动和大型聚居区引导,在城市功能区中规划布局16个城市组团,其中将蔡家、悦来、空港、西永、两福、西彭、龙兴、鱼嘴、茶园、界石等10个城市组团建设成为能集聚较大规模新增城市人口的新城。九大城市功能区之间间隔分布大成湖、寨山坪、大溪河、云篆山、樵坪山等五大大生态功能区。

图4 功能区划及组团分布

表2 二环区域功能区划分

七、产业发展及布局

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方向,推动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建成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高技术服务为核心的西部地区现代服务高地。铜锣山以东地区重点集聚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10000亿元;中梁山以西重点集聚笔记本、电脑及其零部件制造,产值规模10000亿元;铜锣山、中梁山之间重点集聚高端制造、高技术服务、物流、会展等,工业产值5000亿元。

国家级开发区。布局以两江新区为龙头,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为支撑的“1+2+2”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着力推进三大工业园区建设,鱼复地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新能源汽车,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部最大水铁联运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地;龙石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及新材料产业,建成两江新区万亿工业板块的核心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离岸云计算数据管理试验区,建成内陆最大离岸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长江水港和机场空港优势,突出口岸物流和中转贸易功能,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和制造业务;西永综合保税区重点引进IT类企业入驻,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充分发挥海关电子全程监管、全程保税功能,实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与西永综合保税区的无缝对接,逐步向自由贸易港转型,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重庆高新区,加快向九龙坡金凤和白市驿—含谷组团地区拓展,拓展区重点发展信息、生物、科技孵化等高技术产业,促进石桥铺、二郎地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高地。重庆经开区,加快向南岸茶园组团地区拓展,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产业,建成国家级物

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图5 国家级开发区布局图

市级工业园区。二环区域内共布局10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其中重点发展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港城、空港、同兴、西彭,以及花溪工业园区鹿角组团、江津工业园区双福组团。内环以内及紧邻内环的花溪、九龙(A、B组团)、建桥、井口等工业园区逐渐调整生产功能,重点以电子元器件及通讯设备制造、中高端成品家具制造、精密制造等占地小、污染小的工业为主,逐渐向研发及总部经济的楼宇工业发展。发展提升空港工业园区两路组团、九龙工业园C组团等,近期保留园区的规模及发展方向,远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图6 市级工业园区布局图

加强工业投入产出强度和环境准入管理,二环以内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70亿元、产出120亿元以上,外围组团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60亿元、产出100亿元以上,禁止有污染的重化工业进入二环。

表3 市级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方向

贸会展中心、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城市.

(1)现代物流业。按照基地—中心—专业物流点的体系布局,建设团结村铁路物流、空港航空物流、南彭公路物流等三大物流基地,寸滩、东港、果园、西永综合保税区等物流中心,根据黄磏港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其物流中心建设,并依托大型重点工业园区及交通枢纽建设若干专业物流节点。同时依托三大国家级物流基地、五大物流中心布局建材家饰家居、汽摩配、金属材料、医药、农产品、数码产品、化学品等大型专业市场。

图7 现代物流业布局图

(2)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业、创新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技术服务业,引导培育两江新区研发、信息及创新服务产业集聚,西永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重庆经开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重庆高新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孵化等服务产业集聚。信息及软件服务外包业主要布局在环境优美、上风上水的嘉陵江沿江地区及高等教育基地,重点发展两江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北部新区软件园以及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

(3)会展业。在两江新区悦来布局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在茶园—鹿角、鸳鸯、空港布局专业会展设施,依托嘉陵江、长江滨江地区以及北碚十里温泉城、九龙坡白市驿、大渡口钓鱼嘴、南山、铁山坪等风景优美的地区布局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的小型会议中心。

(4)商贸业。建成空港新城、礼嘉、西永、茶园、北碚5个聚居区新兴商圈。建成蔡家、水土、大学城、白市驿、西彭、巴福(陶家)、钓鱼嘴、龙洲湾、界石、鹿角、悦来、鱼嘴、石船、龙兴、峡口、大竹林、珞璜等17个聚居区大型购物中心。依据产业特色、服务人口及半径,每个聚居区配置1—2条特色商业街(区)或特色美食街(区)。按居住人口每5万人左右规划布局一个社区商业中心。

(5)房地产业。加快二环区域公共租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积极稳妥发挥房地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生态型、人文化的高品质住宅小区,促进住房梯次消费。

加强住宅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提升聚居区宜居环境。发挥土地供应、税收约束等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秩序规范。

(6)旅游业。立足满足市民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需求,依托主城巨大的客源市场基础和强大的旅游集散功能,重点围绕休闲、度假、健身,积极发展温泉疗养健身、城郊主题公园、乡村体验休闲、城郊休闲会所及高尔夫运动等旅游项目,在二环外周边地区大力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丰富和提升建设山水都市旅游区的内涵和品质。

图8 现代商贸业布局图

都市农业发展及布局。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农业为城市提供新鲜商品、休闲、观光等功能。在二环以外明月山东部地区、二环以北龙王洞山、铜锣山槽谷地区发展花卉苗木、生态农副产品等经济农业,开发以随季节变化的观光农业、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等。组团之间分散布局以隔离功能为主的小规模都市休闲农业。全面调整畜禽养殖业和水产业布局,禁止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二)城市总体规划如何制定 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在报请审批之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根据实际需要,在编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和范围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总体规划中包含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城市规划区范围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二、重庆历次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一)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1946年4月,完成了现代重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二)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重庆于1960年编制完成了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2009版)

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重庆市规划局 二○○九年八月

前言 2007年6月,重庆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9月,国务院又批准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进一步为重庆发展指明了方向,重庆的城乡规划也随之研究确立了新的编制体系。主城区分区规划是总体规划目标原则得以空间落实的一种形式,是上承总体规划,下启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重要规划层次,在《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中,也明确了其应有的法律效力。 为进一步加强对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的指导,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分区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明确了深度要求,规范了成果形式,在此重点强调重庆市分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分区规划是覆盖全部行政辖区、统筹城乡的全域规划。需要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在城区部分规划需符合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关于分区规划的深度要求;二是分区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村规划的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对总体规划及密度分区规划等提出的片区-街区职能定位、规模分解、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城市形态分区等内容进行调校;三是分区规划在空间上按照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范围、备选控制用地范围统筹布局,在时间上按近期(2012年)、远期(2020年)、远景(x年)分期规划,既加强规划的刚性,也加强规划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四是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及其相关部委回函的要求,结合重庆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因地形条件等因素制约造成影响重点地区发展的问题;五是分区规划要在城乡空间统筹、一体化布局上,以及实施动态调控机制上进行探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在城镇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中流转等政策创新方面做好空间准备。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3. 区域城乡空间规划;4. 城区规划;5. 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6.名词解释;7.附则。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87号文《关于印发〈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规划需用黑体字注明涉及相关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款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

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现状问题分析 [摘要]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区域,根据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发展与现状,分析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特点,结合重庆地形,经济发展特点,人口分布,政策等方面,了解重庆各主城区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高速发展的重庆出现“城市蔓延”现象,城市问题突显;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制约工业的发展;主城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非农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时还受到地形、交通、政府政策及人们环保意识提高的影响。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是城区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重庆主城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analysis [Abstract] To chongq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ongqing city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hongqing terr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policy, understand the city of chongqing fun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speed

重庆主城区38所重点小学

目录 1、重庆市人和街小学1 2、重庆市巴蜀小学 3 3、重庆市人民小学 4 4、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4 5、重庆市渝中区中四路小学 5 6、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小学 5 7、重庆市渝中区鹅岭小学6 8、重庆市马家堡小学7 9、重庆市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7 10、重庆市江北区鲤鱼池小学8 11、重庆市江北区米亭子小学9 12、重庆市树人小学10 13、重庆市南开小学10 14、重庆市沙坪坝第一实验小学校11 15、重庆市沙坪坝小学12 16、重庆市沙坪坝小学融汇分校13 17、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14 18、重庆市沙坪坝区莲光小学15 21、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小学16 22、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小学校16 23、重庆市树人景瑞小学17 24、重庆市谢家湾小学18 25、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18 26、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19 27、重庆铁路小学19 28、重庆市歇台子小学20 29、重庆市兰花小学20 30、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21 31、重庆市天台岗小学(上海城校区)22 32、重庆市天台岗小学(花园校区)22 33、重庆市天台岗小学(南湖校区)23 34、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24 35、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24 36、重庆市南坪实验小学25 37、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小学25 38、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康德校区(原辅仁小学)26 1、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简介: 重庆市渝中区公办市重点小学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创建于1951年,原名重庆市实验小学,是重庆市的第一所实验小学,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教育部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等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学校占地1.6万平方米,如今,人和街小学一共有学生4000多名,在重庆天地成立人和街小学分部。学校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特级教师... 2013重庆幼升小择校参考必备资料: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招生信息 招生范围:人和街1-43号(单)、2-72号(双)、张家花园191-197号(单、双) 对口中学:42中、巴蜀中学 2013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年满6周岁(2007年8月31号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招生办法:6月27日户口薄原件、房管证原件到人和街小学招生办登记 入学优惠: 1、对具有特别专长的优秀儿童,经考察将给予适当优惠 2、对签约我校的部分重点幼儿园推荐的儿童,将给予适当优惠。 新生入学: 1、新生父母持新生的户口到本校招生办公室报名填表登记 2、合格者须交纳相应的入学捐资助学费。(学生学习期间,由于自己的原因而转学的学生、不退捐资助学费) 3、发放入学录取通知书、体检表。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2013年小学毕业生保送指标分配办法 一、保送生的基本条件: 1、在本区就读,并在五、六年级参加区内学校期末考试的学生; 2、五、六年级每学期操行评定均达"良"及以上等级; 3、五、六年级每期各科期末考试成绩"及格"(不含体育课成绩); 4、六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良好以上等级; 5、符合上述条件,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渝中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者由区教委另下达推荐生指标。 二、保送生指标分配办法及计算方法: 将区中招办分配到校的保送生指标作两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是将巴蜀中学的保送指标分配到班级(分配方法:将70%的指标按毕业班各班实际人数进行分配;将指标的10%作为班级奖励指标进行分配。) 第二次分配是将巴蜀中学保送指标的20%和其余市级重点中学、市级示范初中的保送指标分配到年级(分配方法:将第一次分配后余下的具有推荐资格的毕业生,按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在全年级拉通排序选出。) 特别说明: 1、对五、六年级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等违反教育方针的教师所在班级,酌情扣减指标。

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征求意见稿)

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征求意见稿) 人口问题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为积极有效应对全市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8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辽政发[2018]2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抚顺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第一章把握变动趋势实施人口均衡发展战略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要素,对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意义重大。准确把握人口特征规律,科学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对于抚顺市未来经济社会政策优化,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意义深远。 第一节人口现状 ——人口总量稳中有降。2015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07.4万人,“十二五”期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6‰。 ——人口结构不断变化。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06.7下降到2015年的105.4。人口老龄化水平持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2015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20.5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67.6%,劳动力的绝对和相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47%,城镇人口为156.5万人,城镇化水平较高,位列沈阳、本溪、大连之后,在全省排在第四位。

——受教育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2015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47年,略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节发展趋势 ——人口总量保持适度规模。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使“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增加,“十四五”时期及以后因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人口增长势能减弱。 ——劳动年龄人口缓慢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比重呈下降趋势,预计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稳定在120万人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接近60%。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第三节人口挑战 ——人口流出制约经济转型与发展。2005年以来全市迁出人口均大于迁入人口,人力资本增长受限对产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制约劳动生产率提升,阻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快速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人口老龄加速发展,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势必增加养老基金供给压力和老年人口照护需求,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面临压力。 第四节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面两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向合理区间回归,人口总量平稳下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到2030年,人口自身均衡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口总量保持适度规模。妇女总和生育率逐步提高,2020- 2030年全市总人口保持在205万人左右。

《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第一章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全面推进江津区域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特编制《重庆市江津区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条规划原则 (一)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综合效益。 (二)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江津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全方位促进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江津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有利于规划实施的原则。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又照顾现实的发展要求和近期实施的可行性,又好又快推进城市健康发展。 第四条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四)《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五)《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六)《重庆市江津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七)《江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八)《一小时经济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7—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江津区的行政辖区,面积32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包括几江街道办事处、德感街道办事处、支坪街道办事处和双福镇的全部行政辖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343平方公里。 第七条规划适用范围 在重庆市江津区行政辖区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各种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文本中带有下划线和加黑字体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1--5节) 第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规划目标及发展战略 第八条区域发展目标 至2020年使江津成为“1小时经济圈”增长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物流基地和“1小时经济圈”辐射川南和黔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对外实现区域协调,对内实现城乡统筹,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人居环境优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期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健全和均衡,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公共安全、公共

(送审稿)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分级综合普查技术导

重庆市城市道路分级管理普查 技术导则 (送审稿) 二〇一一年八月八日

目录 1 总则 (3) 2 普查范围和对象 (3) 3 数据编码 (5) 3.1对象空间数据基本要求 (5) 3.2普查编码规则 (5) 3.2.1 道路编码规则 (5) 3.2.2 道路附属设施编码规则 (5) 4 数据普查需求 (6) 4.1时间定义 (6) 4.2时间格式 (6) 4.3普查内容 (6) 5 数据成果要求 (7) 5.1数据成果格式 (7) 5.2普查对象图像化要求 (7) 5.3其他要求 (7) 6 普查数据质量及验收要求 (8) 6.1普查数据质量要求 (8) 6.2普查数据验收要求 (8) 6.2.1验收内容 (8) 6.2.2验收方法 (8) 6.2.3验收程序 (8)

附件1 重庆市行政区划编码表 (10) 附件2 道路交通功能级别编码表 (12) 附件3 道路附属设施类别编码表 (13) 附件4 普查对象图示表 (14) 附件5 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内容要素代码表 (15) 附件6 普查对象数据结构 (16)

1 总则 1.1本导则主要基于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通过对城市道路相关属性信息采集,建立我市城市道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城市道路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动态性、常态性的目的。 1.2本导则编制的主要依据: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标准》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线路设计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DB50/T232-2006 《重庆市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程》DB50/230-2006 《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内容及要素代码标准》DB50/T351-2010 1.3本导则规定了重庆市道路分级管理中道路及相关信息编码。 1.4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道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查工作。 1.5在重庆市道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本导则未涉及的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6根据城市道路发展更新情况和具体工作要求定期更新普查数据,保持数据现势性。 2 普查范围和对象 道路分级数据普查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城市道路(包括桥梁和隧道)。 以道路交通功能为主,兼顾道路市容分级标准对各条城市道路进行分级管理,两种分级方式同时存在供不同工作需要使用,具体分级原则如下: 1、首先依据道路交通功能对道路进行分级,按照《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的道路分级方法,城市道路分为以下5类。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一、规划策略 1、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3、“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 4、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5、新区拓展与旧城更新相结合策略 6、交通适应及引导发展策略 二、城乡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 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二)都市区空间层次 都市区在空间上分为主城区和郊区两个部分。主城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是主城建设的主要区域和旧城所在地,范围为1062平方千米。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千米。 (三)城市主要拓展方向 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 (四)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主城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十六个组团和八个功能区。 三、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20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635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580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8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865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3平方米。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401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7.1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为5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89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布局 (一)片区 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 中部片区为中梁山以东、铜锣山以西,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区域。主要为现状建成区。重点加强和提升城市中心品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疏解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以及都市区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重钢搬迁为契机,提升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分担杨家坪城市副中心的部分职能。 北部片区为嘉陵江以北,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区域。以北部新区、江北城现代商务区为重点,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 【法规类别】人口计划管理 【发布部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发布日期】2010.09 【实施日期】2010.0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终期评估总体方案 (2010年9月) 为掌握人口发展领域“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进展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根据《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国办发〔2006〕107号)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的目的、思路与目标 (一)评估目的。通过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调查和评估,准确把握人口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编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和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改善人口发展的政策环境提供依据,促进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基本思路。通过相关部门自评估与第三方独立评估、地方自评估和国家部门联合督评,把握人口发展目标进展和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构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监测评

估机制,增强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及其政策在人口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三)基本目标。一是对规划的发展指标进展情况作出客观评价;二是对规划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对规划目标的推进效果做出评估;三是形成国家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的“十一五”执行情况报告以及各省(区、市)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报告,提出“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评估的原则、方法和基本方式 (一)评估的基本原则。 坚持宏观为主、微观为辅。国家和省级的评估以掌握人口发展宏观指标进展、重大战略任务和主要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为主,关键是把握人口发展规划的总体进展,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建设。 坚持科学民主、多方参与。各地要建立各相关部门、专家、地方、其他社会各界参与人口发展规划评估的机制,有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献计献策。 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对规划目标进展、任务与措施的落实进行全面评估,既要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也要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教训,做到不偏不倚。 坚持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对人口发展规划的核心指标要进行综合评估,突出重点和难点问题。既要把握全国的总体情况,也要关注人口大省、流动人口大省、生育水平较高省等重点地区人口发展情况。 (二)评估方式。 1、国家相关部门自评和委托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根据职责分工,各部门对涉及本部门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进行评估。与此同时,委托高校或研究机构独立对人口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在部门自评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基础上,形成评估总报告。 2、地方自评估与国家部门联合督评相结合。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规划的情况,

重庆市主城区域地名

江北 大石坝:龙脊路、宏帆会议中心、江北农场、金沙水岸、金岛花园、花园新村、南桥寺、聚信建材、冉家坝、松石北路、松树桥、大庆村、龙湖紫都城、江陵医院、骑士医院、山水家园、红星美凯龙、红石路、一江城、江与城、武警总队、石马河收费站、石马河高速、沃尔玛超市、东和春天、龙湖医院、盘溪转盘、龙溪镇、花园新村、松石路、金果园、玉带山、盘溪、九村、茶叶市场、市中医院、新城丽都、永福收费站、、骑士医院、大石坝、蓝剑宾馆、大庆村、山水家园、前卫仪表厂、石门北桥头、玉带山小学花卉园龙溪建材市场上丁公园龙都市俪人医院龙山街道金科花园大浪淘沙、 玛莎拉帝、云豪(内环高速路评估点)、峻尚道、凯萨朗、吉奥、帝奥、华威、领跑者、骏翔、东冠、美冠、嘉展、新城、渝庆、海沛、黑马、小赵、百俊、风行、东风小康、伟伟、桐桐、俊德(长安)、豪杰奔宝、远亮、吉鑫、久合、迅美、安福、同迪(比亚迪)、东和春天新典范、南海、港龙、龙湖龙鼎汽修、新思维、华庭、卡赛威、顺喜、雨翔、腾飞、爱车会致远 龙湖、人和:大竹林水晶丽城、北环立交红星美凯两江幸福广场赵母山新牌坊转盘、财富中心、供电局、气象局、检察院、财政局、中央美的、金开大道、天湖美镇、好望山、黄山大道、车管所、古木丰隧道、棕吕泉国际花园、爱家丽都、海王星科技大楼、天王星大厦、汪家桥、戴斯酒店(天莱酒店)、北部新区高新科技园、万寿山社区、金山路审计局、金科酒店、19队16队(不到评估点)、长安锦秀城、黄山大道、旭日凤凰城、恒大华府、洪湖路、泰福路、气象局、海王星科技大楼、天王星大厦、同心桥、新牌坊小学、车管所、字水中学、天湖美镇、古木丰隧道、检察院、财政局、棕吕泉国际花园、陶然古镇、金科十年城、欧瑞锦江酒店、上丁工业园、爱家丽都、汪家桥、戴斯酒店(天莱酒店)、沃尔玛超市、、财富中心、红锦大道高级法院、金科酒店、金科蚂蚁城、民政局、中华坊、正典(奥迪)、隆源(比亚迪)、美源百美(现代)、万事兴(马自达)、人和丰田、惠通陆华(陆虎、牧马人)、民政局百可评估点、人和尚捷(郑州日产博桑奇瑞品众)、人和景通(大众)、群英福特、新典范、华泰、钦鑫、苏商、兰霸、车域、轻舟(长城)、江陵陆风、长龙、华荣、奥峰、辉军汽修、潘渝、安顺、吉康、渝皖、嘉腾、龙湖港天、安福(福特系列)、议和、世纪汽贸(港宏)百富港天博士 五里店:民政局、江北区府、茶园、长安汽车、江北水厂、红土地、龙头寺火车站、鲁能新城、鲤鱼池、烂泥沟、金科花园、百步汽车城、黄花园大桥北桥头、天江鼎城、同创国际、北部汽车城、邦兴花园、嘉华世纪新城、巴蜀丽景、洋河体育场、流星花园、洋河(东、南、西、北路)、长安医院、大兴村、大湾、金科郎桥水岸、阳光100、东方家园、大地花园、溉兰溪、新溉路、五童路立交、南方上格林、桠口、无砖厂、江北嘴、大剧院、民政局、龙头寺火车站、鲁能新城、鲤鱼池、、郎桥水岸、东方家园、溉兰溪、、洋河支路、黄泥磅、南方上格林、五桂路、大兴村洋河(东南西北中)路花市、九街 百事达丰田、长安华都火炬修理厂、万和、长城(瑞源、锦隆)、百事达瑞风(江淮)、中汽沪通、黄泥磅金都、华诚、千里马、杨帆、国豪、德安、东冠、互博、黄泥磅神州、吉众、佳绩(修小车)、俊源、美通、瑞峰、瑞远、泰德、万和、伟成、凯龙、渝北大众、卓豪、新建、欧亚、宏盛、广汽长丰、商社启迪、长富、曙光、宏图(修大货车)、北岸进口汽修厂、轩辉汽修、荣达会众4S店、百事达华雍4S店、爱车会、力帆巴蜀韩润永利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7月7日九龙坡政府便一口气推出34宗近7000亩土地 【重庆市政府网】本文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18194916.html,/today/news/417076.htm 引用或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明确标注“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8194916.html,/experience05/experience05090922035_all.htm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2009年07月31日来源:网络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慈溪市“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要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为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趋势性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浙江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全市人口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各地各部门做好人口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人口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宁波市人口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市人口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态势。人口总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分别为149.7万人、104.71万人、95.56万人,年均分别增长0.47%、0.16%、0.88%;同时,人口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城市化水平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表1:“十二五”时期慈溪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数量 —2 —

1.人口素质结构持续优化,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根据回归分析,2000—2015年全市劳动投入增长1个单位带来经济产出0.784个单位的增长,劳动力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明显。劳动力素质提升促进生产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1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6.7%;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4.93年,其中受过高中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90%;劳动生产率从2010年的6.54万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14.1万元/人,其中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9.57万元/人。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五年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2.89:60.62:26.49调整到12.01:59.10:28.89,支撑了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人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持续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7万元,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万元、2.73万元,平均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显著拉动了消费红利的增长。 2.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水平提升,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提高。户籍制度改革试点顺利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8%,比2010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基本建立,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8%、96%以上。教育现代化、均衡化水平持续提升,义务教育、高中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15%和56%,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和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67 —3 —

2019年重庆市主城区高考数学二诊试卷及参考答案(文科)

2019年重庆市主城区高考数学二诊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A.1﹣2i B.1+2i C.2﹣i D.2+i 2.(5分)己知集合M={x|(x﹣1)(x+3)≤0,x∈Z},N={y|﹣1≤y<3,y∈Z},则M∩N =() A.{0,1}B.{﹣1,0,1}C.{x|﹣1≤x≤1}D.{x|﹣1≤x≤2} 3.(5分)己知向量=(,3),=(﹣),则向量与2的夹角是()A.B.C.D. 4.(5分)将甲、乙、丙三名学生随机分到两个不同的班级,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则甲乙两名学生分到同一个班级的概率是() A.B.C.D. 5.(5分)设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2=8a5,且a1与a3的等差中项为20,则S6=() A.127B.64C.63D.32 6.(5分)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m⊥α,m⊥n,则n∥α B.若m⊥α,n∥β且α∥β,则m⊥n C.若m?α,n?α且m∥β,n∥β,则α∥β D.若直线m、n与平面α所成角相等,则m∥n 7.(5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cos A=,b=3,则边c的长为() A.2﹣B.2+C.2﹣D.2+ 8.(5分)把“正整数N除以正整数m后的余数为n”记为N=n(modm),例如8=2(mod3)执行如图的该程序框图后,输出的i值为()

A.32B.35C.37D.39 9.(5分)已知<α<π,且sinα+cosα=,则tan2α的值为()A.﹣B.C.﹣D. 10.(5分)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BB1上的点,若AA1=4,AB=8,BE=2BF=2,则异面直线EF与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 11.(5分)已知函数f(x)=﹣a x+2+3(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设抛物线y2=8x上任意一点M到准线l的距离为d,则d+|MA|的最小值为() A.2B.2C.2D.2 12.(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且对于任意的θ∈[0,π]都有f(sin2θ﹣m sinθ)+f(2m﹣3)<0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2D.m≤2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5分)曲线f(x)=xe x在点(2,f(2))处的切线的斜率为(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4.(5分)若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2x+y的最大值为.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总体规划 (一)编制背景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围为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 都市区的规划区围与都市区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完整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一、总则 (一)编制背景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对指导重庆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部分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经过直辖以来的建设,重庆已整体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2004年3月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特编制《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市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兴渝、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7-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面积5473平方千米。 (五)规划区 都市区的规划区范围与都市区范围一致。 都市区以外的各城市、镇、乡、村庄的规划区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二、城市性质、发展目标 (一)城市性质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改编)若 2 1 i z i = + (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 A.4B.2C.1D 2.为对某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四种不同的模型进行拟合,现用回归分析原理,计算出四种模型的相关指数R2分别为0.97,0.86,0.65,0.55,则拟合效果最好的回归模型对应的相关指数R2的值是() A.0.55 B.0.86 C.0.65 D.0.97 3.在某次数学测试中,学生成绩ξ服从正态分布N(100,σ2)(σ>0),若ξ在(80,120)内的概率为0.8,则ξ在(0,80)内的概率为() A.0.05 B.0.1 C.0.15 D.0.2 4.(改编)曲线y=x2+ln x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3x-y-2=0 B.x-3y+2=0 C.3x+y-4=0 D.x+3y-4=0 5.(改编)某市汽车牌照号码可以上网自编,但规定从左到右第二个号码只能从字母B,C,D中选择,其他四个号码可以从0~9这十个数字中选择(数字可以重复),有车主第一个号码(从左到右)只想在数字3,5,6,8,9中选择,其他号码只想在1,3,6,9中选择,则他的车牌号码可选的所有可能情况有() A.180种B.360种C.720种D.960种 6.从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3个白球和m个黑球的布袋中随机摸取一球,有放回地摸取5次, 1

漳县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漳县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为贯彻《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甘肃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定西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甘肃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结合《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进入21世纪后,全县人口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老龄化社会特征更加明显,人口增长势能趋向减弱,人口发展形势面临重要转折。准确把握全县人口变化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对于科学谋划人口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人口现状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40多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人口服务与管理,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效缓解,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口总量缓慢稳增。“十二五”期间,全县常住人口由2010年末的18.13万人增长到2015年末的18.31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18万人;户籍人口由2010年末19.91万人增长至2015年末20.02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0.11 万人;常住人口年均出生数量0.18万人、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1.13‰、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6‰。 人口结构明显变化。全县出生人口性别结构趋向合理,总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13.25下降到2015年的103.54,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7.89%,比2010年下降1.3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26%,比2010年上升3.8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67.79%,比2010年下降2.1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增速趋缓的同时,老年人口增速加快上升,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人口素质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15%。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 重点人群保障体系稳步健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步减少,截止2015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到5.6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8.1%。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13.4张,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比2010年提高86%、288.2%。 第二节发展态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