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新版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新版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新版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新版

一、名词解释:

1、资本市场: 又叫长期金融市场, 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两大部分; 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 统称证券市场。

2、货币市场 : 又叫短期金融市场, 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的问题。

3、直接融资 : 资金供求双方经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

资形式。其工具主要有商

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4、间接融资 : 资金供

求双方经过金融中介机

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

活动。典型形式是银行的

存贷款业务。

5、经济货币化: 一国国

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

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

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6、企业信用 : 以企业

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

式, 即由企业作为资金

的需求方或债务人的融

资活动。

7、货币政策: 现代一般

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

的范围限定在中央银行

行为方面, 即中央银行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

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

量,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

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8、金融结构: 是指构成

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

分的分布、存在、相对

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

的状态。

9、格雷欣法则: 两种市

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

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

( 良币) 就会被市场价

格偏低的货币( 劣币)

所排斥, 在价值规律的

作用下, 良币退出流通

进入贮藏, 而劣币充斥

市场, 这种劣币驱逐良

币的规律叫格雷欣法则。

10、货币乘数: 是指货

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

倍数关系, 即基础货币

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

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

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1、基础货币: 又叫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是指流通领域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 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2、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根据资本的使用和交易期限的不同, 能够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3、金融市场: 是资金

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

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

的场所。它是一国市场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

多个子市场, 其中最主

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

市场。

14、派生存款: 是原始

存款的对称, 是指由商

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

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

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

款产生的过程, 就是商

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

贷款, 形成新的存款额,

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

总量增加的过程。

15、间接标价法: 以一

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

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单位

外国货币, 也叫应收标

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下,

汇率越高, 表示单位本

币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

多, 本币升值而外币贬

值。当前英国使用的是间

接标价法, 美国除对英

镑、欧元使用直接标价

法外, 对其它货币均采

用间接标价法。

16、直接标价法: 以一

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

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

本国货币, 也叫应付标

价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采用直接标价法, 中国

当前也采用直接标价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 汇率

越高, 单位外币所能兑

换的本国货币越多,

17、公开市场业务 : 中

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

开买卖有价证券, 以此

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

策行为。

18、票据贴现: 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 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19、票据承兑: 在商业票据到期前, 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 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20、商业银行: 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其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的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 商业银行存放款能够派生出活期存款, 影响货币供应量, 也被叫”存款货币银行”。

21、中央银行 : 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

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

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

金融体系中, 中央银行

处于核心地位, 是一国

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22、商业信用: 工商企

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

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

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

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23、银行信用 : 银行或

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

态提供的信用。

24、货币制度: 国家对

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

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

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主

要内容包括: 规定货币

材料、规定货币单位、

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规定法定支付偿还能力、

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

通程序和货币发行准备

制度等。

25、货币均衡: 是货币

需求与货币供给基本相

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

概念, 是一个由均衡到

失衡, 再由失衡回复到

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

对性。

四、多项选择题

该题原则上也以与教材

配套的《金融学学习手

册》( 第二版、李健主

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2月第二版) 的每章课

后练习题为准。但根据以

往经验, 能够有针对性

地重点看以下50道题。

1、下列关于利息的理解

中正确的是

( BCE ) 。

A、利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B、利息属于信用范畴

C、利息的本质是对价值时差的一种补

D、利息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

E、利息构成了信用的基

2、现代银行的形成途径主要包括

( AC ) 。A、由原有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成

B、政府出资设立

C、按股份制形式设立

D、政府与私人部门合办

E、私人部门自由设立

3、下列属于金融市场

参与者的有

( ABCDE

) 。

A、居民个人

B、商

业性金融机构

C、政府

D、企

E、中央银行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

务, 即形成银行资金来

源的业务, 包括

( ABD )

A、银行自有资

本B、

存款负债

C、现

D、其它负债

E、存放同业存款

5、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

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子

市场是

( BCDE ) 。

A、基金市

B、同业拆借市场

C、商业票据市

D、国库券市场

E、回购协议市场

6、资本市场发挥的功

能有

( ABDE ) 。

A、是筹集资金的重要

B、是资源合理配置的

有效场所

C、调剂临时性资金余

D、有利于企业重组

E、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7、下列属于中国居民的有( BCDE ) 。

A、美国驻华使馆外交人

B、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

C、某一在华日本独资企业的中国雇员

D、国家希望工程基金会

E、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

8、下列各项中属于国际信贷的是

( ACDE ) 。

A、政府信贷

B、政府证券

C、国际金融机构贷

D、国际银行贷款

E、出口信贷

9、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

工具是指

( BCD ) 。

A、信贷配

额B、再贴

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窗口指导

10、下列关于货币均衡

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

A、货币均衡具有相对

B、货币均衡是动态性概

C、货币均衡的实现主要

依靠利率机制

D、它是社会总供求均衡

的反映

E、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

需求量完全相等

11、下列( AD )

属于货币的作用。

A、降低了产品交换成

B、提高了衡量比较价值

的成本

C、提高了产品交换成

D、降低了衡量比较价值

的成本

E、提高了价值储藏成本

12、下列属于社会征信

系统子系统的是

( ABCDE ) 。

A、信用档案系

B、信用调查系

C、信用评估系

D、信用查询系

E、失信公示系统

1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是(CDE )。

A、出口信

B、国际金融租赁

C、企业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

D、银行向学生提供助学贷

E、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

14、在下列各因素中,

能够对利息率产生决定

或影响作用的有

( BCDE ) 。

A、最高利润水

B、平均利润水平

C、物价水

D、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E、国际利率水平

15、金融机构在经验中

必须遵循( BCD )

原则。

A、效益

B、安全性

C、流动

D、盈利性

E、时效性

16、银行类金融机构按

其在经济中的功能能够

分为( BCDE ) 。

A、国有银

行B

、中央银行

C、商业银

行D

、专业银行

E、政策性银行

17、下列属于金融衍生

工具的有( AD ) 。

A、股票价格指数期

B、银行承兑汇票

C、短期政府债

D、货币互换

E、开放式基金

18、政府发行短期债券的主要目的是

( AC ) 。

A、满足政府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B、获取投资收益

C、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操作工具

D、作为流动资产的二级准备

E、当作投资组合中一项重要的无风险资产

19、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有

( ABCDE ) 。

A、增加金融风

B、金融虚拟化程度加深B、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D、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加快

E、国际金融的脆弱性增

20、货币政策的四要素

是指( BCDE ) 。

A、传导机制

B、政

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

策目

E、操作指

21、不兑现信用货币制

度下, 主币具有以下性

质( ABD )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

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

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足值货币

22、当前中国实行的银

行结售汇制的主要内容

是( BD ) 。

A、无条件的售

汇B、有条件

的售汇

C、无条件的购

汇D、有条件

的购汇

E、以上都不对

23、对信用与货币关系

描述正确的是

( ABDE ) 。

A、信用与货币是两个既

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的

经济范畴

B、信用与货币的产生都

与私有制相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