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墓碑写法

墓碑写法

墓碑写法
墓碑写法

墓碑

1、由来

对于殡葬亲人的坟墓,一两代可以记清,三代以后就不清楚了,特别是经过迁徙、战乱便不知祖坟何处。如何解决,人们想出许多办法。开始时人们从死人下葬,维系棺绳用的园木桩受到启发,在墓前插上木桩竹竿,系上纤维质的东西(纸或帛等),写明死者的生卒年月、时辰,叫做“铭旌”(或“明旌”)。但它却容易,损坏,人们便另想办法:富贵人家用石园柱代替木园桩,在石柱上刻出死者的姓名、出生时间、官级等。

为了多刻字其形体又演变为方形、长方形,开始埋于墓穴内或墓外,参照房屋建筑,碑顶加上碑帽,饰刻动、植物或山水花纹,碑身刻上死者简历。标明是独葬与妻、妾、子、女等合葬。附刻阴宅(即坟墓)风水地理位置朝向.(以天干地支表明)。中产之家立中等墓碑,穷家仅可立上留个姓名的小石碑,或陶砖碑或种植某种长青树为标识。

从而墓碑由实用品逐渐转化为文化艺术品,其功能、形态、质地、文饰也越发多样化了。名人墓碑更加讲究碑身多用花刚岩、大理石等上等石料,碑顶有死者雕像或在碑中心镶嵌死者的烧瓷像。墓碑成为记载死者家族世系及功德行事的“荣誉状”和装饰品了。这很符合国人的光宗耀祖、泽及后代、流芳千古的社会风尚。

为不受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便把碑表立于墓外,墓志与铭埋于墓内。墓碑盛行于汉、唐,以后成为定势。

2、形式

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周末诸侯也开始用石碑。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

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树碑是造墓的重点,按风水,都以墓碑的朝向来定向,这是墓地吉凶的重要环节。对墓碑的尺寸,文字的大小,树碑动土的时间,都要慎重考虑。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下葬,后树碑。其理由有二:一,下葬之后,应留出一段雨水与泥土结合的时间,使虚方变为实方,可避免树碑时地面出现凹陷;二,下葬之后,留出一段让家人斟酌碑文内容的时间。尤其是名人的评价,语句的轻重都应深思熟虑.如:清代开国的顺治皇帝,康熙二年下葬,康熙六年立碑。清朝第二代康熙大帝,雍正元年下葬,雍正五年才立碑。诚然,寻常百姓,也有下葬同时立碑者。

墓碑尺度,受传统信仰风水的限制,都应取个吉利。可借助“风水尺”来裁定。南方有用“丁兰尺”来定夺吉凶的。丁兰尺的一尺,约合38.1cm,将一尺分成十格,并注上一个字,即财、失、兴、死、官、义、苦、害、丁等十个字。其中财、兴、官、义、旺、丁属吉祥格,可依尺度选用。而其它不吉利的失、死、苦、害格,则尽量避开。当今“鲁班尺”广为土木工程中所应用,尤其打造古木家具时,更为木工师傅所遵从。鲁班尺上,分上、下两档,上部用于阳宅,下部用于阴宅。在长长的卷尺的每个cm中,都注有风水的吉凶。在现今的陵园中,运用鲁班尺设计、施工,都很注重其中的吉祥数字。如墓碑的尺寸,通常立碑高100cm,宽60cm,厚8cm;卧碑高55cm或者50cm,宽80cm,厚8cm。在鲁班尺上则显示出100cm横财、顺科。60cm进宝、横财。80cm天德。55cm大吉。50cm 进宝、纳福。80cm财旺、及弟。

3、材质

通常是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以大理石花岗岩为首选材料。

4、碑文

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鲁班尺上的吉祥数字。通常大字10cm或10.5cm,小字3cm或4cm之间。10cm进宝。10.5cm纳福。3cm财旺。4cm登科。这些字的大小与碑身比例协调,又寓吉祥之意。墓主的家人,在心理上从中可以得到慰藉。

墓碑的石材选用,过去的大理石汉白玉,经不起风雨,极易风化。而今已被材质精美,有亮度和硬度的花岗岩系列所顶替。在色彩斑斓,材质坚固的花岗岩

中,较受客户青睐的有印度红、珍珠白、山西黑。印度红,象征着高贵、华丽、火红的年华,辉煌的事业;珍珠白,象征着纯洁、淡雅、绚丽的人生、不尽的哀思;山西黑,象征着庄严、凝重、不朽的精神、深切的怀念。

墓碑的书写,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风水情况、籍贯、姓名、身分、生卒年月日、子孙、立碑人、安葬或重葬的日期。

1.风水情况,墓碑的左边称为龙边,是碑体重要的部位。这里要书写山向及山向线度、分金线。如“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二分用丙子分金。”其目的,为告示后人,即或遇到自然灾害的洪水冲刷,或战争破坏,后人仍可依碑上的风水情况文字,找到原来风水方向,重新立碑。:“(袁可立)葬之日为崇祯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墓在郡城南,去祖茔二里许,即勅建之茔道,旨同隧者也!”

2.籍贯,在移民较多的公墓里,尤其客死他乡的人,在墓碑的左、右角最显眼的部位,都要刻上原籍的省、市、县名,也有的只刻地区和村名。这是对故乡的眷恋,也为后人及亲友扫祭时,寻找墓位提供了方便。:“按状:公讳可立,字礼卿,别号节寰。先世居凤阳,始祖荣,国初以战功屡调坚城卫百户,即今睢阳卫也。遂徙于睢,代以德望著。”

3.姓名,写在墓碑中心部位。这里称“中榜”。在书写墓主名字时,其字数多少,与风水吉兆相关联。为尊敬长辈,过去加了许多尊敬的词,如父亲称考、显考,母亲称妣、显妣,男子加公、府君,女子加氏、孺人。而且字数多少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其中以落在六、七、十一、十二、十六、十七的“生”、“老”二字上为吉利。落在“病”字上中等,落在“死”、“苦”二字上,则不吉利。所以拟中榜之字时,尽力用吉兆格式的数字。如:“澄新江社十九世诰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长达21字,正合“生”格,最为吉利。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写在碑上,则按左尊右卑来排列,男左女右。民国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县采访稿〃陵墓》:"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骆庄南里许,碑刊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袁节寰(袁可立)墓。"

4.生卒年月日,写在中榜两旁,仍依男左女右,年月日能写齐全最好。因为日久年深,户口注销,传来传去,隔几代要找到先人生卒年月日,则十分困难。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御天下之七季癸酉十月十一日,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终于家。”

5.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枢(袁枢)泣血纳石”。

6.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中国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如甲子、乙丑……。还有些文人将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用十二个月均分,每个月另有名称。如一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四月称孟夏,五月称仲夏,六月称季夏;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十月称孟冬,十一月称仲冬,十二月称季冬。还有用花木为十二个月命名的,如:一月梅月、二月杏月、三月桃月、四月槐月、五月榴月、六月荔月、七月瓜月、八月桂月、九月菊月、十月檀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栎月。在墓碑上还常见“谷旦”、“吉旦”、“吉日”,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日期。“谷旦”出自《诗经》,谷善也,旦明也,即良辰之意。而“吉旦”、“吉日”,也只是取其吉利之意。都是在排列吉祥字数时,用来凑字数的。还有在记不起或记不清生卒月、日时,往往书写上吉月吉日,墓主的家人心理上则得到慰籍。墓志铭,包括墓志、圹志及墓表。东汉开始将碑立于墓地正前方。碑上刻有墓主的官爵、姓名、生辰年月。后来,在碑上还刻着墓主的家世和生平业绩,并加以颂扬。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官方曾多次禁止立碑。他们认为“汉以来,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晋武帝咸享四年(278年)又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由于几次禁止立碑,于是墓碑转入地下,从而产生了墓志铭。从唐代盛行至清初之间,有大量墓志铭出土。

墓志铭是由两块正方形石碑组成,称为一合。上面为墓盖,文字比较简单。一般用楷书或篆体刻写着朝代、官衔和姓氏。如“大唐故张府君墓志铭”、“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宋故杨国公主墓志铭”、“宋宗室永寿县君郑氏墓志铭”。在文字周边线刻着精美的花鸟纹饰。另一面,则刻写着墓主人的姓名.籍贯和大

篇幅的叙述其生平事迹的文字,最后还有铭文,大多为四言之韵文。每一合墓志铭上,都有历史、文学、书法、艺术内容,在不不同程度上,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宪宪袁公,命世伟人。应运而出,蔚为宝臣。鸾捷棘署,凤鸣柏府。肺石无宽(觉),衮衣有补。”

神道碑,起自北朝,北朝特注重风水,风水家们以南方为神道。其实神道即是向南的墓道,因而在神道上立碑,即为神道碑。在唐朝称整体为长方形的为碑,而环首形或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称碣。碑碣的使用,有着等级的区分。五品以上的官,可立碑,七品以上的官,立碣。到了清代,五品以上官吏用龟趺螭首碑,五品以下官吏用方趺圆首之碣。原则上庶民墓前不许立碑碣。但社会风气是禁不住的,只是庶民所立的碑体小一些,无趺座,而且墓碑上只写姓名及生卒年、立碑人,不写传略及墓志铭。

历代帝王陵的神道碑,没有尺度的限制,其碑高大雄伟。而且设有十分壮观的碑楼,仅以清代的康熙大帝的景陵为例。神道上设有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其中设有龙首龟趺碑。康熙皇帝是中国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因为他的功德隆盛,文章字多,经雍正皇帝批准,在碑楼内并立两统石碑,左刻满文,右刻汉文。碑座下为龙趺,碑头刻双龙戏珠及“大清景陵圣德神功碑”篆字。碑身的文字有序文、叙文及铭文。虽有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还有当时社会各方面真实的史料,仍有一定历史价值。在帝王的陵墓中还没有神道碑和明楼碑。神道碑设在陵门前的神道上,其碑楼俗称小碑楼。其中所设石碑仍为龙首龟趺,只是形体小于圣德神功碑。其碑文刻写着皇帝的庙号与全部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奉祀时,特立的名号。谥号是评定皇帝生前事迹的称号。在神道碑上除了刻有圣祖仁皇帝之外,还有生前死后的一些美溢之词在内,皇帝可享用22个字。明楼是陵区最高的建筑,设在坟头(宝顶)前,明楼内,其龙首方趺碑,也称圣号碑。上面用满蒙汉字刻写着“圣祖仁皇帝之陵”。总之,在皇陵中处处都在突出皇权至上。而皇帝也主张“以孝治天下”。这或许也是皇家的一种孝道吧。

现代的公墓中,大多墓碑上只刻写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立碑人及立碑时间。也有在墓碑后刻有“福荫子孙”、“恩泽后代”等词句,在墓盖上刻写“怀念”、“哀思”之类的简短词句。在名人墓碑上则有墓主人的生平简介。还有活着的人,用心、用情、用泪、用血、用爱写下的语句。它浓缩了漫长的人生路,

表尽了无限的人世情。有悲痛的哀思,有幸福的回忆,有激励人奋进的豪言,有警示后人的壮语。这活人与死者感情交融的文字,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字里行间都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i)标名碑。墓碑的正面标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这种碑多是死者子孙所立。也有学生给老师、女婿给岳父岳母、夫给妻、妻给夫、朋友之间立墓碑的。现将墓碑文中对亡灵的称谓简介如下:

ii)简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这种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大多数是死者后代请托别人撰写的。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也有介绍死者介绍得更简单的碑文和简短的墓志铭。

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弟之灵(对朋友或弟子)

墓碑碑文的规范写法

广汉峰和石业墓碑和牌位,现在好多人不会写。很多人书写牌位的格式都不规范,那么墓碑的规范写法到底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墓碑碑文的写法规范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 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

广汉峰和石业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祖宗牌位写法

祖宗牌位写法 祖宗牌位写法2014-3-18 11:23 转载自苏北民间通灵查事大黄道是用“道远几日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去套,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在带“走之底”的字上才妥;小黄道用“生老病死苦”这五个字,同样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到“生”上才中。写碑文,如果再加一个字,那么大黄道、小黄道都合。 “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古人认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是分黄道黑道的,一青龙黄,二明堂黄,三天刑黑,四朱雀黑,五金匮黄,六天德黄,七白虎黑,八玉堂黄,九天牢黑,十玄武黑,十一司命黄,十二勾陈黑。为了便于记忆和查对,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对应地支,凡与带“走之底”的字对应的就是黄道。这“十二字黄道法”应用广泛,查日子,撰碑帖,道士们写表文,都会用到。我们知道,道士或者算命先生经常“掐指一算”,他们掐指的时候,心中多是念叨着这十二个字的。原来这十二字真的是算黄道,写祖宗牌位,写碑文等等要用上的。下面是关于这十二字一些注解; 道:寅、建、青龙、黄道

远:卯、除、明堂、黄道 几:辰、满、天刑、黑到 时:巳、平、朱雀、黑道 通:午、定、金匮、黄道 达:未、执、天德、黄道 路:申、破、白虎、黑道 遥:酉、危、玉堂、黄道 何:戌、成、天牢、黑道 日:亥、收、玄武、黑道 还:子、开、司命、黄道 乡:丑、闭、勾陈、黑道 十二建星和十二黄道歌: 建为青龙用为头,除为明堂黄道游。 满为天刑平朱雀,定为金匮吉神求。 执为天德值黄道,破为白虎危玉堂。 成为天牢坚固守,收为玄武盗贼愁。 开临司命为黄道,勾陈为闭主亡流。 黄道出行为大吉,行军斗阵黑道忧。十二建星与黑黄道是早期主要的择吉历注之一,实际上是十二支在天盘人盘上的称谓变体。在用法上可搭配在日时与空间上,吉凶多是它自身呈现的相术喜忌。在十二支的搭配上,寅为建与青龙,卯为除与明堂,辰为满与天刑,巳为平与朱雀,午为定与金

碑文格式模板

碑文格式 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县××乡××村,××年 ××月参加革命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担任××职务,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享年××岁。 孝男某某 ××年×月×日 <实例>二 韦素园①墓记 鲁迅 韦君素园之墓。 君以一九○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②。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丛芜③,友静农④,霁野⑤立表;鲁迅书。 说明:作者鲁迅即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生于1881年,殁于1936年。 注解:①韦素园——文学家,安徽霍邱县人,生于19XX年,死于1932年,未名社社员,鲁迅的好友。译有果戈理《外套》等书。②厄于短年——厄,困穷、苦难的意思。韦素园只活了三十年,所以说短年。③丛艽——指韦丛艽,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社员,翻译员。④静农——即台静农,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社员,翻译家。 <实例>三 王统照先生的墓志铭 山东省文化局 王统照先生,山东诸城人。生于一八九七年古历初八日,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九日,享年六十岁。先生生平,酷爱文学。在文学创作上,获得很大成就。其代表作有《一叶》、《黄昏》、《山雨》,诗歌《童心》和散文《片雪集》等。先生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坛上的著名人士之一。 先生毕生,献身于文教事业,北京中国大学毕业后,曾任北京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上海文学社《文学》主编,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开明书店编辑和山东大学教授等职。 先生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但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先生的革命思想更加提高,从而也更博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先生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委员及济南市委会

09五人墓碑记(已精心校对、排版,无任何错误,附参考答案)

五人墓碑记 (一)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去今之墓.而葬焉()(2)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3)按.诛五人()(4)即今之傫然 ..在墓者也() 2.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B.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是以寥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3.下列加点词语跟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况草野之无闻 ..不少变 ..焉 D.断头置城上,颜色 ..者欤 B.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 C.吴之民方痛心 4.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疾病 ..而死 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5.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 C.则噪而.相逐 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2)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7.根据要求简要回答 (1)第一段中最主要的写法是:________。(2)第一段与第二段、第三段的关系是:________。 (二)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寥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五人生于编伍 ..之间编(伍:这里指平民) B.大阉亦逡巡 ..畏义(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C.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 D.扼腕 ..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激动等情绪) 2.下列不属于“五人之力”的影响的一项是() A.大阉亦逡巡畏义 B.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C.不敢复有株治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3.下列句子中,作者的褒贬态度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或脱身以逃……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B.寥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 C.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D.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引出了对“大阉之乱”时期“缙绅”的行为和“五人”义举的感慨。 B.“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等表明了在奸臣专权之下险恶的社会形势。 C.作者对“高爵显位”种种丑态的描述,字里行间表现出辛辣讽刺和莫大鄙视。 D.两段文字均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五位义士与寥洲周公、缙绅等作了鲜明对比。 (三) 选文同(二)。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墓碑碑文书写格式方法

墓碑碑文书写格式方法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三)功德碑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碑文种类繁多,此处仅介绍其中几种而已。这里多举范例,以飨读者。 例如:

如何写碑文文档

如何写碑文文档 How to write inscriptions 编订:JinTai College

如何写碑文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本文档根据写作活动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友谊而充实,我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 朋友,相识、相知、相念…… [ 各行业墓志铭 ] 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 写给夫妻对方 ]

夫妻相共情深似海,一朝决别痛彻心扉; 弄不清思绪万千,望不穿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换,舍不去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挂牵。 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慈爱如母感天地 英年早逝痛不已清风明月永思念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碑文的写法格式文档

碑文的写法格式文档 Writing format document of inscriptions 编订:JinTai College

碑文的写法格式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三)功德碑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 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 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 碑日期。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墓碑碑文格式

墓碑碑文格式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碑文一般而言要求诗文并茂,读来琅琅上口。叙事简洁,抒情真挚、议论有力,只有如此才堪称上乘。 碑文在都能流传后世,所以歌颂功德,写人记事时,要客观公正,不可虚夸事实,流传谬语。不管褒也好,贬也好,以不失事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碑文格式并无太多死框框。特别是碑文内容,因撰者而异,所以今天书写碑文要力求出新,以时代需要为念,万不可死拘旧制,作茧自缚。 碑文方式(例子) 1.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2.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

普通墓碑书写的格式与范例全国大部分地方坟墓的墓碑,特别是民间坟墓的墓碑,大多数是竖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写法,各地有所不同,国家单位建造的公墓与民间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现我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为例,介绍碑文的具体写法。 一、竖式墓碑的形状及尺寸:竖式墓碑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就是必须“合生老”(详见下文)。墓碑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小型墓碑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中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1寸、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2尺2寸(约70厘米);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6寸、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2尺7寸(约90厘米)。凡高度超过3尺7寸,宽度超过2尺7寸的墓碑,就属于大型墓碑,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二、竖式墓碑的碑文结构:竖式墓碑的碑文,根据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项基本内容,即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中型墓碑和较大型墓碑,碑文除上述三项基本内容外,还可增加坟内老人的生卒年月或生平简历。大型墓碑,碑文除有三项基本内容和生

平简历外,还可增加碑序或墓志铭等。对可增加的部分内容,并非必须增加,一般是根据墓碑的大小和立碑者的要求决定。 三、写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写碑文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行数和字数都必须“合生老”,列数不作要求,能合就尽量合。有些人家,就连每行、每列的字数都要求“合生老”,这是过分的讲究,一般情况是做不到的。所谓“合生老”,就是按“1、2、3、4、5”去对应“生、老、病、死、苦”,最后的一行和最后的一个字,必须落在“生”字或“老”字上。具体对应如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 由以上排列可知,凡是尾数带1、2、6、7的数字都“合生老”,不带1、2、6、7的数字就不“合生老”。就是说,碑文的行数和字数都必须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数字之一才行。至于为什么要“合生老”,“合生老”是否科学,因不是本文内容,这里就省略了。 四、竖式墓碑碑文的写法:先根据需要把各部分内容写好,然后分别数每部分的行数、字数和总字数,如果有不“合生

墓碑的书写

墓碑的书写注意 人在去世下葬后,接下去最重要的工作是立碑。一般上,竖立墓碑是造坟的重点,立碑也是造坟工作的第一步。由於华人相信风水,风水上又传统以来便有“以碑为向”的说法,即以碑的形式与中线的方向决定吉凶;因此,传统的造坟工程中,立碑并不是可随时随地进行的。一座坟墓的立碑必须根据风水上的吉向择日择时,若按过去的风俗,造墓工作选择动土的日子和时辰,也不会太近埋葬日(除非是特别加工),这是为了让雨水使泥土结合,免得碑石容易凹陷。 客观上,由於这是说明死者身份的重要环节,因此风水上的安排亦表现得极谨慎,风水师及家属也不会在先人下葬后立即立碑。他们除了可能要根据风水考虑碑的颜色和定向,也会在竖碑前让大家有一段时间去斟酌碑文的字眼及吉凶意义。因此,择日择时除了是风水上的需要,也给了大家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碑文的内容。 闽粤省籍的华人墓碑,其碑文格式是有一套传统法则,有着特定的基本格式。碑文必须完整地交待死者的姓名、籍贯、身份、子孙、安葬或重修墓碑的日期。由於造坟墓和立碑时是为了后人而选择风水,因此风水状况亦须藉立碑交代清楚。 另外,墓碑的高和宽、字体的尺寸大小,也受到传统信仰以丁兰尺订吉凶的限制。丁兰尺一尺约合公尺的38.01公分,每尺分10格,依次刻着“财、失、兴、死、官、义、苦、旺、害、丁”等字,以“财”、“兴”、“官”、“旺”、“丁”、“义”为吉。墓碑的所有文字须编排在合乎丁兰尺吉度的面积里,甚至对文字大小也相当讲究,当然是以符合吉度为佳。 墓碑的面积,不论大小,在刻上碑文时,基本上都遵守着相同的原则,既要简单明白地交代死者与立碑者的身份关系,以维持孝道与慎终追远的精神,又要考虑到风水的吉凶。 (A)葬者的籍贯 对华人来说,墓中人的籍贯相当重要。因此,墓碑上端多刻有对阴宅主人原籍的说明文字。这类文字多数以横排形式刻在墓碑平面的最上端。 在中国大陆,也许是由於死者都落葬家乡的土地,因此死者墓碑上并不一定要说明阴宅主人的原籍。尤其是宗族村落的公冢,墓碑上说明死者籍贯更是多此一举。 然而,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所有在本地去世的先人都被认为是“客死异乡”,同时,他们的埋葬地点也往往是葬在与其他各县籍人共同使用的公冢,因此,在墓碑的最上方注明阴宅主人的原籍,也相对地重要起来。 一般墓碑碑文最上边的左右两个角落的字眼通常就成为考证死者祖籍的凭证。它往往是刻了由右到左的横排双字,说明阴宅主人的原乡。墓碑上表明原乡这些字眼有些只是刻上府治名称,如“惠州”、“潮州”,有些则刻上县份名称,如“台山”、“潮安”,或者,亦有的刻字“X邑”称县份。还有些墓碑上的籍贯说明,不是皆一府一县,而是专指死者所源自的宗族村落,墓碑上刻着其姓氏本宗族村落的发源地名称,如槟城福帮五大姓之一的杨姓

碑文格式范例+碑文格式

碑文格式范例碑文格式_0 碑文格式范例碑文格式 碑文格式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 显祖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祖母) 显考某某府君之灵(对父亲) 显考讳某某大人之灵(对父亲) 显妣某氏老孺人之灵(对母亲) 显妣某某太夫人之灵(对母亲) 岳父大人之灵(对岳父) 故岳考某公讳××老大人之灵(对岳父) 岳母某太夫人之灵(对岳母) 故岳妣某门某氏老孺人之灵(对岳母) 夫子某某大人之灵(对老师) 先夫某某君之灵(对丈夫) 先室某某夫人之灵(对妻子) 某君某某仁兄之灵(对朋友) 某君某某贤弟之灵(对朋友或弟子) 实例一 讳先显祖考某公某某太府君之墓云 孝孙男昌成 ××年×月立 实例二 讳先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大文孝男士中暨孙宏武全 ××年×月立 实例三 先妣张李氏太夫人之墓 勇成 孝男张军孙张立 张 ××年×月立 实例四 ××省××地区专员 讳先考某公某某府君之墓 孝男某某 ××年×月立 实例五 ××省××县副县长先父×××之墓 孝女某某 ××年×月立 实例六 ×××91×××先生之墓——××× ,实例,一 先父×××于××年×月×日生于××省××县××乡××村, ××年××月参加革命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 曾担任××职务,因病于××年×月×日在××地方逝世,享年××岁。孝男某某

××年×月×日 ,实例,二 韦素园?墓记 鲁迅 韦君素园之墓。 君以一九?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弟丛芜?,友静农?,霁野?立表;鲁迅书。 说明:作者鲁迅即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生于1881年,殁于1936年。 注解:?韦素园——文学家,安徽霍邱县人,生于19XX年,死于1932年,未名社社员,鲁迅的好友。译有果戈理《外套》等书。?厄于短年——厄,困穷、苦难的意思。韦素园只活了三十年,所以说短年。?丛艽——指韦丛艽,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社员,翻译员。?静农——即台静农,安徽霍邱县人,未名社社员,翻译家。 ,实例,三 王统照先生的墓志铭 山东省文化局 王统照先生,山东诸城人。生于一八九七年古历初八日,卒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九日,享年六十岁。先生生平,酷爱文学。在文学创作上,获得很大成就。其代表作有《一叶》、《黄昏》、《山雨》,诗歌《童心》和散文《片雪集》等。先生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坛上的著名人士之一。 先生毕生,献身于文教事业,北京中国大学毕业后,曾任北京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上海文学社《文学》主编,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开明书店编辑和山东大学教授等职。

墓碑的写作规范

广汉峰和石业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墓碑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了,但是对于墓碑的写作规范也许还存在疑惑,下面就让广汉市峰和石业有限公司给大家解惑吧!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墓碑的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真正的墓碑,始于秦汉。它原是下葬时竖的石柱,年来有人刻上文字。碑多是长方形,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功德行事或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 旧式墓碑有两种,一是标名碑。墓的下面标明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碑的背面不刻写碑文。二是背面刻写碑文的墓碑。墓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多为韵文,大多数是死者后代请托别人撰写的。 墓碑铭文书写的格式,一般行文从右向左,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逝者的生殁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题,写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写立碑人;第四段写立碑时间。碑文直行刻写,字体的大小,四段文字中以碑题文字最大,

广汉峰和石业一般为5厘米*3厘米,其他三段文字的字体大小相当,一般为2厘米*2.5厘米。 四段碑文在具体用词上有很多变化。第一段碑文用词,一般如上所述。在此基础上,如有忘记了逝者出生年月日的,就分别用一个“吉”字代替。写作“生于吉某年吉月吉日”。有的碑是父母合刻的,因此在碑文的第一段里,就合写父母两人的生卒年、月、日。一般在行文顺序上,是父亲在前,母亲在后(右为上)。第二段碑文的用词,头一个字一般用“故”,以下的用词与逝者的身份有很大的关系。对已故父母及老人的碑文用词,常用“稀寿”、“耋寿”、“满寿”、“耆寿”、“耄寿”、“艾寿”等一类颂词。此外,是故父的还有“显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词,是故母的还用“显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 看了以上关于墓碑的写作规范介绍后,大家一定对此有了更深的了解,有关于墓碑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广汉市峰和石业有限公司。 广汉市峰和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广汉市东莞路向阳国际石材城,厂房占地1912平方米,办公区域占地700平方米左右,员工30余人,是一家主要以墓碑为中心产品涉及西南片区陵园的石材企业,主要和陵园合作,专业生产以及雕刻墓碑。 峰和石业凭着公司坚石般的创业信念,不懈的努力,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赢得了广大供应商及客户的信赖和荣誉,建立

数学家的墓碑和墓志铭

数学家的墓碑和墓志铭 作者佚名提供人徐贻林 2011年6月17日如同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设想的那样,一面“黑板”立在他的埋骨之地,上面写着他最爱的数学公式。在诞辰100周年之际,陈省身终于叶落归根,葬在其母校南开大学的校园里。没有葬礼,只有一个简单的揭幕仪式——6月18日,在南开大学出席“理论物理前沿讨论会”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等众多著名学者将来到这面“黑板”前,向陈先生致意。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与那些英雄们的纪念碑或墓碑相比,大概只有数学家的墓志铭最为言简意赅.他们的墓碑上往往只是刻着一个图形或写着一个数,这些形和数,展现着他们一生的执著追求和闪光的业绩。 1.最古老的数学墓志铭 “过路的人! 这儿埋葬着丢番图。 请计算下列数目, 便可知他一生经过了多少寒暑。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 再过去七分之一的年程, 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后儿子出生, 不料儿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终, 只活到父亲岁数的一半。 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 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 请你算一算,丢番活到多大, 才和死神见面?” 请你算一算,丢番图到底活到多少岁? 解:设丢番x岁。

答:丢番图的寿命为84岁。 古希腊的大数学家丢番图(246—330),大约生活于公元246年到公元330年之间,距现在有二千年左右了。他对代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 丢番著有《算术》一书,共十三卷。这些书收集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每道题都有出人意料的巧妙解法,这些解法开动人的脑筋,启迪人的智慧,以致后人把这类题目叫做丢番问题。 这里要计算的是丢番的寿命,不可能会有小数点的出现。前面有几个很显眼的分数出现“六分之一”、“十二分之一”、“七分之一”,要想用这些数求出整数,只能求他们的公倍数。其实丢番所活的寿命就是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至12=3×2×2,6=2×3,7是素数,相乘就是2×2×3×7=84 2.阿基米德是物理家?不,他认为他是数学家 阿基米德是物理家?不,他认为他是数学家。因为在他的墓刻着圆柱容球的几何图形阿基米德(前287-前212) 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人们称他是“数学之神”。也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大大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人们把他与牛顿、高斯并列为历史上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 在公元前212年,在阿基米德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就是叙拉古城失陷之时,他还在潜心研究画在沙盘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当罗马士兵闯入他的房间,举剑向他刺去的一刹那,他还在喊:“不要动我的图!”但罗马的士兵并不认识这位不起眼的数学家,还是一剑刺了下去,伟大的数学家便倒在了血泊里…… 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就是在圆柱体容器里放了一个球,这个球要顶天立地,四周碰边。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3.王子与正十七边形 高斯(1777—1855),德国著名数学家。他研究的内容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王子”。 在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2+3+……+100=? 这时,其他同学正在埋头苦算,10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办法迅速算出正确答案: (1+100)+(2+99)+……+(50+51)=101×50=5050. 实际上解决了求等差数列前100项的和的问题

墓碑碑文的碑文的具体写法是怎样的

大部分地方坟墓的墓碑,特别是民间坟墓的墓碑,大多数是竖式墓碑。墓碑碑文的写法,各地有所不同,国家单位建造的公墓与民间私人之墓也有不同。现我以民间私人竖式墓碑为例,介绍碑文的具体写法。 一、竖式墓碑的形状及尺寸:竖式墓碑一般呈竖立的长方形,高度明显大于宽度,尺寸是基本固定的。所谓基本固定,就是必须“合生老”(详见下文)。墓碑净尺寸不含上边和左右两边的边框等装饰,小型墓碑高度一般为2尺6寸或2尺7寸(约90厘米),宽度一般为1尺6寸或1尺7寸(约55厘米);中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1寸、3尺2寸(约105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1寸、2尺2寸(约70厘米);较大型墓碑高度一般为3尺6寸、3尺7寸(约120厘米),宽度一般为2尺6寸、2尺7寸(约90厘米)。凡高度超过3尺7寸,宽度超过2尺7寸的墓碑,就

属于大型墓碑,高度在4尺1寸(140厘米)以上,宽度在3尺1寸(105厘米)以上。 二、竖式墓碑的碑文结构:竖式墓碑的碑文,根据墓碑尺寸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的小型墓碑,碑文只有三项基本内容,即主体碑文、立碑时间和子孙名称。 三、写碑文的“合生老”要求:写碑文有一个特殊要求,就是行数和字数都必须“合生老”,列数不作要求,能合就尽量合。 四、竖式墓碑碑文的写法:先根据需要把各部分内容写好,然后分别数每部分的行数、字数和总字数,如果有不“合生老”的,就必须进行增减调整。具体写法及调整方法如下: 1、主体碑文写法:主体碑文用大号字体写在墓碑的正中间,内容一般是: 祖考某公某某墓(对祖父),祖妣某母某氏墓(对祖母),显考某公某某墓(对父亲),显妣某母某氏墓(对母亲),岳考某公某某墓(对岳父),岳妣某母某氏墓(对岳母),先夫某公某某墓(对丈夫),先室某母某氏墓(对妻子),老师某某之墓(对老师)、好友某某某墓(对朋友),等等。对于女性,也可以直接写姓名,例如写成“显妣某某某墓”(对母亲),“先室某某某墓”(对妻子),如果是单名的,在“墓”字前加一“之”字,例如“显妣某某之墓”(对母亲)。 2、立碑时间的写法:立碑时间的写法有的只写公历,有的只写农历,有的是公历加农历,用小号字体写在墓碑的右边。例如: 公元xx年xx月xx日(11字);

墓碑碑文地写法要求规范和父母墓碑地碑文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 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并署明立碑日期。

墓碑碑文范例

墓碑碑文范例 各行业墓志铭 1.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2.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3.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4.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5.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感恩父母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慈爱如母感天地 英年早逝痛不已清风明月永思念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

追忆 身处贫贱,志行坚贞;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庇佑子孙,事业有成;铭碑纪表,后世显荣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清名终古长留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留有勤劳典范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碑文范例(碑后文|墓志铭) [ 写给友人 ]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友谊而充实,我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

朋友,相识、相知、相念…… [ 各行业墓志铭 ] 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 写给夫妻对方 ] 夫妻相共情深似海,一朝决别痛彻心扉; 弄不清思绪万千,望不穿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换,舍不去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挂牵。 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

【基础练习】《五人墓碑记》(语文苏教必修三)

《五人墓碑记》基础练习 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瞿静静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张溥(pǔ)溷(tún)藩阉(yān)党 B. 谥号(yì)猝(cù)发冏(qiǒng)卿 C. 逡(qūn)巡曷(hé)故矫(jiǎo)诏 D. 社稷(jì)投缳(huán)扼腕(wǎn) 2、下列各项中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指南录后序》 B.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五人墓碑记》 C.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五人墓碑记》 D.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程度副词,十分,极)《五人墓碑记》 3、下列对《五人墓碑记》和《指南录后序》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两文均以“大事件”为背景展开叙述,《指南录后序》叙事具体,脉络清楚,为抒情充分张本;《五人墓碑记》叙事抓住重点,叙中带议,涉笔成理,使人深思。 B. 文天祥出使之时,正是南宋朝廷危急之际,可说得上是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展现了一代“忠臣”的坚贞气节;而他“欲一觇北”,却又显示出对形势估计不足。

C. 《五人墓碑记》开篇点题,一开始就突显了全文的中心议题——“义”,课文最后更以“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评价,高度肯定了五位义士牺牲的价值。 D. 《五人墓碑记》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以“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与“五人”进行比较,引出了正义与邪恶两方的较量,启示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下列人称方式不属于一类的一项是() A. 因之 B. 冏卿 C. 孟长 D. 文起 5、下列四种表达在句式上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B. 吃食堂。(日常用语) C. 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D.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一)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 (二)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

墓碑碑文介绍及书写格式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 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 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过. (一)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