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分析习题

工业分析习题

工业分析习题
工业分析习题

《工业分析》课程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工业分析的任务是什么?工业分析的分析方法按原理分为哪几种分析法?

2. 什么是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在工业分析中有哪些作用?如何采用标准试样或管理试样审查分析结果?

3.消除干扰的方法有哪些?哪种方法最简便?常用的掩蔽方法有哪些?应从哪些方面控制掩蔽条件?

4.当分析对象确定后,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采集试样的目的是什么?固体样品采集和加工的基本定律是什么?

2.何谓原始平均试样、分析试样和样品最低可靠质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简述分析工作中制备样品的重要性。

4.制备样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样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

5.什么是套筛?筛目(筛号)指什么?筛目与筛孔直径有什么关系?

6. p18第4、8、9题

第三章固体试样的分解

1.分解试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选择分解溶(熔)剂?

2.如何提高分解速度和酸溶分解能力?可采用什么方法提高HF的分解能力?

3.分解试样可能引起哪些损失?

4.酸溶法和熔融法各有哪些优缺点?.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5. 简述下列各溶(熔)剂对试样分解的作用:

HCl、HF、HClO4、H3PO4、NaOH、KOH、Na2CO3、K2S2O7

6. p36第6、7题

第四章硅酸盐分析

1.硅酸盐试样分为哪两类?试分别举例说明。

2.用HF分解硅酸盐试样时,一般常与H2SO4或HClO4混合使用,简述它们的分解原理和作用(写出反应方程式)。

3.以NaOH熔剂熔融法分解硅酸盐矿物试样为例说明熔融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为什么不能用铂金坩埚?应选用什么坩埚?

4.何谓系统分析和分析系统?一个好的分析系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硅酸盐经典分析系统与快速分析系统各有什么特点?酸溶快速分析系统和熔融快速分析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6.根据实验和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硅酸盐全分析快速分析系统流程图(必须含有13个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名称)。

第五章矿物分析

1. 简述铜在地壳中的分布和存在形式。常见的工业矿物如何分类?举例说明。

2.铜矿石中除铜外,还有哪些可以综合利用的伴生元素?富铜矿的工业品位是多少?。

3. 铜矿石单取样测定时的主要分解方法是什么?为了保证试样分解完全,分解试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金属材料分析

1.铁和钢的主要区别什么?什么是钢的主要元素?碳素钢和合金钢在化学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如何?

2.钢铁材料中的碳存在形式有哪两类?钢中五大元素指哪些?哪些是有利的元素?哪些是有害的元素?普通钢和优质钢有什么不同?

3.按普通碳素钢或合金钢牌号的表示方法,下列钢号的中文含义分别表示什么:

AY4F、AJ5、B2F,00Cr18Ni10,50CrV A

4. 简述C、S、Mn、Si、P、Ni和Cr在钢中所起的作用。钢的“冷脆性”和“热脆性”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5. 在钢铁分析中,钢铁试样分解常采用什么方法?常用的酸有哪些?C、S、Mn、Si、P、Ni和Cr分别主要采用什么分解方法和分析方法测定?简述测定游离碳和化合碳的分析方法。

6. p210 第5题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工业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1、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 2、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状态。 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地转变为测定所需要的形态。(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形态。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原有形态,或者样品中待测组分原有的不同形态全部转变为呈某一指定的形态。 3、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什么缺点? 答(1)湿法分解有点

(1)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意外的阳离子。(2)除磷酸外,过量的酸较易用加热除去(3)酸法分解的温度较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单。 缺点:湿法分解的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 (2)干法分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适应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 缺点:(1)操作不如湿法方便(2)腐蚀性大 4、熔融和烧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熔融:也称全融法分解法。定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融化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反应在液相与固液之间进行,反应之后成为均一融解体。 烧结:也称半融分解法,他是在地狱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固相之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两种结晶物质可能发生短暂的机械碰接,是质点晶格发生震荡而引起的。 主要区别:分解的温度的区别和分解后物质的形态 5、何谓岩石全分析?它在工业建设中有何意义? 答:岩石、矿物和矿石中的化学成分成分比较复杂,且组分含量随它们形成条件不同而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称为全分析。 意义:首先,许多岩石和矿物是工业上,国防上的重要材料和原料;其次,有许多元素,如锂,铍,等提取,主要硅酸盐岩石;第三,工

工业分析与检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工业分析与检验 赛项类别:常规赛项√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生物和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络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2017年8月15日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与检验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石油和化工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生物与化工大类/化工技术类/工业分析技术 570207 二、赛项申报专家组 三、赛项目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是依据高职教育工业分析技术相关专业 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而设置的。通过技能竞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通过理论与仿真考核、化学与仪器分析操作考核,考查学生产品质量监控的意识及现场分析与处理样品的能力;考查学生工作效率、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考查学生执行国家质量标准规范的能力。通过竞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展示教学“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对接岗位”的教学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的影响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专门人才,提高毕业学生满意率和优秀率。 四、赛项设计原则

工业分析检验技能竞赛自2006年开办,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办赛原则。 该赛项关联的职业岗位涉及石油、化工、医药、生物、农业、林业、卫生和防疫等领域,是目前涉及行业最多的赛项。赛项培养的人才能够广泛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分析检验人才需求很大,目前全国开办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高职和中职学校达500余家。 本赛项在进行竞赛内容设计中紧密围绕工业分析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理论及仿真、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三个竞赛单元,从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考核;从化学分析实践测试、仪器分析实践测试考核学生分析检测的技能、产品分析的技能;从大型分析仪器的仿真操作考核学生大型分析仪器使用及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全面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工业分析检验(高职组)赛项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等均为通用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仿真软件能够定性定量进行虚拟样品测定,为目前高校通用的虚拟测试系统。 工业分析检验的竞赛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经过专家和同仁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竞赛实施,已经非常成熟。 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团队合作意识。项目设定的考核内容,既考核选手个人能力,也考核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体整体实力。 (二)核心技能与专项技能相结合。在竞赛内容侧重点的设计上,赛项以职业核心技能考核为主。在专项比赛内容设计上,

工业分析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 GB/T 18883-2002中GB/T是指( 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强制性化工部标准(2)、我国的标准分为( A )级。 A、4 B、5 C、3 D、2 (3)、国家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C )年。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4)国际标准代号( C );国家标准代号( A ); 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B ) A、GB B、GB/T C、ISO D、Q/XX (5) ( A )的结果是进行工艺核算,财务核算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要求有较高的准确度。 A、标准分析法 B、快速分析法 C、中控分析 D、例行分析 (6)、不属于工业分析的特点的是( D ) A、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 B、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C、分析任务广 D、对试样的全部杂质进行分析 (7)制备好的试样应贮存于(A )中,并贴上标签。 A、广口瓶 B、烧杯 C、称量瓶 D、干燥器(8)分样器的作用是( CD ) 。 A、破碎样品 B、分解样品 C、缩分样品 D、掺合样品 (3)、自袋、桶内采取细粒状物料样品时,应使用(B ) A、钢锹 B、取样钻 C、取样阀 D、舌形铁铲(4)、分析人员要从较坚固的原料堆中采样,应该使用( A ) A、采样钻 B、真空探针 C、采样探子 D、以上的工具都可以 (5)、测定不稳定成分的水样采集方法应该( A ) A、现场取样,随取随测 B、取好样后密封保存,送到实验室检测 C、采集完水样后马上送到实验室检测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称量易挥发液体样品用(B)。 A、称量瓶 B、安瓿球 C、锥形瓶 D、滴瓶(6)、下列有关留样(即参考样品)的作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复核备考用 B、比对仪器、试剂、试验方法是否有随机误差 C、考核分析人员检验数据时,作对照样品用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煤的工业分析实验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班级:热能1004班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空气干燥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右下角用空气干燥基“ad”表示。 二、实验类型 综合型。 三、实验仪器 箱式电炉、鼓风干燥箱、灰皿、称量瓶、坩埚及坩埚钳,电子天平等。四、实验原理 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空气干燥基的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水分的测定 1. 方法要点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o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重量占试样原重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 实验设备仪器 1)电热干燥箱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o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40mm,高为25mm。

3)干燥器1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0.0002克。 5)小勺一把 6)煤样若干,粒度为0.2毫米以下。 3. 实验步骤 1)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精确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将称量瓶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 o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1~1.5小时。 3)干燥完毕,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分钟),称重。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4. 结果计算与允许误差 1 100ad G M G = ? (1-1) 式中:ad M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 G 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重量,克; G ——煤样的重量,克。 表1-1 水分测定允许误差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和,其浓度为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 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 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生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参赛选手对现代化分析技术所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业分析岗位综合职业素养的掌握;推进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检验及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分析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型人才。 三、竞赛方式和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由2名选手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所有参赛选手必须分别参加理论知识考核,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技能操作考核。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竞赛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20%∶80%。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1.考核方法 理论知识竞赛考核为闭卷、机考方式进行(不同机位号试卷相同,但题目顺序号随机产生)。

2.试题内容及分布 (1)试题内容分布比例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①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②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占20%。 3 . 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Ca2+含量的测定。 (2)具体考核内容 用基准碳酸钙标定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再用该EDTA标准溶液对给定Ca2+样品溶液中Ca2+的含量进行测定。 4.仪器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独立操作项目,要求各参赛队所有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中铁的浓度。 (2)具体内容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煤的工业分析采用分析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上角用分析基“?”表示。 二、煤工业分析的基本原理 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分析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三、水分的测定 1、方法要点 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o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实验设备仪器 1)电热干燥箱 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o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40mm,高为25mm,如图1-1。3)干燥器1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0.0002克。 5)小勺一把

6)煤样若干,粒度为毫米以下。 3、实验步骤 用预先烘干和称量(称准到0.0002克)的玻璃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毫米以下的分析煤样,平行称取两份1±0.1克(称准到0.0002克)分析试样,然后开启盖子将称量瓶和盖子同时放入预先通风并加热到105~110 o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通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1~小时,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并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5分钟)称量。 然后进行检查性的干燥,每次干燥30分钟,直到煤样的重量变化小于0.001克或重量增加为止。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增量前一次质量为计算依据,对于水分在2%以下的试样,不进行检查性干燥。至此,试样失去的质量占试样原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 烘干后的煤样质量,;分析煤样的原有质量,g m g m m m m W f --?-= 11 %100 W f —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如此,煤的应用基水分即可由下式求得: )%100 100( y w f y w y W W W W -+= 式中:W f —分析试样的分析水分,%; W f w —分析试样的应用基外在水分,%; W y —分析试样的应用基水分,%。

《工业分析》期末卷3

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级 化工 班 第学 期 《工业分析》试题 12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页数:2页 一、单选题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定向非随机不均匀物料的采样原则是( ) A 、随机采样 B 、非随机采样 C 、分层采样 D 、定期采样 2、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3、对植物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重要作用的元素是( ) A 、氮 B 、磷 C 、钾 D 、钙 4、决定水的性质和应用的指标是( ) A 、物理指标 B 、化学指标 C 、微生物指标 D 、物化指标 5、用酸度计测定试液的pH 值之前,要先用标准( )溶液进行调节定位。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缓冲 6、从物料堆里采样前应该先除去表层多少厚度的样品后才能采样。( ) A 、不用除去表层样品 B 、0.1m C 、0.2m D 、0.3m 7、若被测气体组分能在空气中燃烧,常用( )测定。 A 、吸收分析法 B 、吸收重量法 C 、燃烧分析法 D 、气体容量法 8、属于人造硅酸盐的是( ) A 、长石 B 、云母 C 、石英 D 、陶瓷 9、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 A 、三点采样 B 、四点采样 C 、五点采样 D 、七点采样 10、需要进行定期计量检定的仪器,器具有( ) A 、瓷舟、称量皿; B 、坩埚、分析天平; C 、热电偶、分析天平; D 、瓷舟、压力表。 11、通常用于检验一组数据异常值的方法是( ) A T 检验法; B F 检验法; C 相关性检验法; D Grubbs 法。 12、测定煤中灰分时炉膛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这主要是为了将( )排出炉外。 A 水蒸气; B 烟气;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3、在煤的灰分测定实验中,用于灼烧、灰化煤试样的仪器是 ( 2 ) A 、空气鼓风干燥箱 B 、马弗炉 C 、瓷坩埚 D 、旋转蒸发仪 14、在水泥的硅酸盐分析中,用盐酸酸解样品时,不能使用下列哪种坩埚。( 1 ) A 、 铂坩埚 B 、玻璃坩埚 C 、陶瓷坩埚 D 、塑料坩埚 15、在水质分析时需要长时间存放水样应当采用下列哪种材料的采集容器 ( 2 ) A 、无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B 、聚乙烯瓶 C 、棕色硬质玻璃磨口瓶 D 、硅硼玻璃试剂瓶 二、填空题 (共6题,每空1.5分,共30分) 1、从待测的 中取得分析试样的过程叫采样,样品的制备一般包括 、 、 。 2、在煤的工业分析采样时,当火车皮容量在30t 以下时,沿斜线方向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40t 或50t 时,采用 采样;当车皮容量为50t 以上时,采用 采样。 3、化学肥料的分析项目包括 、 和 的分析。 4、在水泥及其原料系统分析中,EDTA 直接滴定法测Al 是将滴定Fe 3+后的溶液调节pH 为 ,然后以 和 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由 色变为 色 5、样品量至少满足 次检测的需要。供全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供 单项分析用的水样不得少于 。 6、在煤的水分工业分析中,煤中的水以 、 、 、三种形式存在。 密 封 线 班级: 学号: 姓名:

工业分析检验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规程 一、竞赛名称 工业分析检验 二、竞赛目的 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分析检验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中等职业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过程设臵竞赛项目。通过竞赛,考核各参赛选手对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技能项目的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展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检验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成果,推动职院校紧贴行业需求,培养适应我国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竞赛采取团体竞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2名选手(男女不限)、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组成。竞赛分别计个人成绩和团体成绩。 (二)竞赛内容 竞赛考核范围依据《化学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和《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确定,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与技能操作竞赛的成绩比例为30%:70%。理论知识竞赛采用计算机软件现场考核,内容包括大型设备仿真考核和必要的知识点与安全考核。技能操作竞赛设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类项目。 理论知识(含仿真)竞赛计算机直接报出成绩,由现场裁判员确认。技能操作竞赛考核由现场裁判员执裁,根据竞赛专家设计的评分表给出现场操作成绩;经赛场外阅卷裁判员把选手的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评判的成绩综合后给出得分。 (三)理论竞赛考核内容及分布

2.理论试题其它要求 (1)试题题型结构分布 单选题占35%;多选题占35%;判断题占30% (2)试题难度结构分配 较高难度的题目(标记为1)占5%;中等难度的题目(标记为2)占75%;较低难度的题目(标记为3)占20%。(难度标记只出现在题库内,不出现在考卷上)。 (3)试题出题范围 试题库原题占85%,另有15%的题目在不超过原试题库的范围内重新修改或设计。 3.理论试卷形成方式 理论试卷形成方式为:从题库和重新修改或设计的题库中按知识点分配比例分别抽取85%和15%的题目形成出卷题库。竞赛前再安排专人在大赛执委会的监督下采用按知识点比例由该出卷题库抽题形成A、B、C三份试卷,考试前由执委会抽一份进行考核。 4.理论题库 本次竞赛采用的理论和操作题库以《化工行业分析工题库》为依据。 (四)化学分析操作考核方案 本项目为个人项目,要求各参赛队一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考核内容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给定样品溶液中Ni2+含量的测定。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毕业作品相关要求及评分细则 一、毕业作品类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作品包括以下5类: 1.分析测试报告 ①样品来源、样品名称和分析检验的目的; ②检验的项目; ③分析方法(尽量用国家标准)和原理; ④原始数据和数据处理,如果不是带有工作站的仪器分析以及化学分析项目一律要有手写的原始记录为准,有图表的不可缺少图表; ⑤检测结果及评价; ⑥实习后的体会与收获。重点写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2.分析检验方法的改进报告 ①原来分析方法及原理; 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③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完成技术工作的具体过程; ④解决时具体写出涉及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⑤改进方法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改进前后都要有数据对比加以说明; ⑥自己的感想、体会和收获。 3.实验室质量管理报告 ①质量管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调研;

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③改进的方法; ④在某些方法有什么提高; ⑤自己和收获和体会。 4.生产工艺的调研和改进报告 ①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③存在的问题; ④改进的建议和创新点; ⑤改进后的优势和取得成效; 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5.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类作品 二、毕业作品要求 1. 学生毕业前,均应完成毕业作品一件; 2. 学生毕业作品的主题,须与本专业课程体系相关,不能用原有的专业综合实训报告代替毕业作品,作品最后需附有相关原始记录; 3. 毕业作品的制作,需个人独立完成; 4. 学生毕业作品均需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名校外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按系部的统一安排,校外指导教师一般为实习项目的现场负责人。 5.指导教师在2015年3月31日前依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及岗位情况确定学生的毕业作品选题范围,与所指导学生沟通后确定最终毕业作品选题,并制定毕业作品指导工作任务书。 6.学生需在确定选题后的半个月内(2015年4月17日前)向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1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 了解煤的使用性能及煤种的判断方法。 3. 学会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量。 二、实验原理 固体燃料煤是由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通常包含碳(C)、氢(H)、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及部分矿物杂质(灰分A)和水分M。对煤进行成分分析,常采用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方法。其中元素分析可参照GB476—79《煤的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而工业分析则是我国工矿企业中采用的一种简易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实验室中的空气干燥基煤样所含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和水分M进行测定以得到煤的工业分析成分的方法。若分别以Vad、FCad、Aad和Mad,表示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则有: Vad+ Fcad+Aad + Mad = 100 工业分析方法由于比较简单,一般工厂都可进行,且对于了解固体燃料的使用性能已能满足要求,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中所遵循的原理为热解重量法,即根据煤样中各组分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使其中的某种组分发生分解或完全燃烧,并以失去的重量占原试样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该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对水分的分析采用常规测定的方法进行。鉴于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较难蒸发,故置于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 燥,并进行检查,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对煤的灰分的,分析采用快速灰化法,即将煤样置于815C的马弗炉中灼烧40分钟,并检查其燃烧完全程度,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而对于挥发分,由于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且是煤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故采取将煤样放入带盖的瓷坩埚中,置于900± 10C的马弗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冷却后称重,以失重减去水分即为挥发分重量。 上述各组分的计算式为: 水分:Mad =(失重/样品重)X 100 灰分:Aad=(灰重/样品重)X 100 挥发分:Vad=(失重/样品重)X 100- Mad

工业分析绪论思考题答案

工业分析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工业分析? 其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工业分析就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任务是:对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三废”进行测定,从而达到评定原料,产品的质量,对生产工艺进行控制,指导和促进生产,改善环境。 作用:通过工业分析,可以评定其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判断工艺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从而正确地组织生产,如原料的合理利用,新配方的研制,工艺条件的调整,产品质量的严格定级等。具体表现在指导作用,监督作用,仲裁作用,参谋作用 2.工业分析的特点是什么? 1)分析对象的物料量大,组成不均匀。 (2)分析对象的组成复杂。 (3)分析任务广 (4)分析试样的处理复杂 (5)分析方法的实践性强 (6)与其他课程关系密切 3.工业分析方法按照完成时间和所起作用是如何分类的?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前者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高,后者分析方法简便,快速,但是对其准确度要求较低 4.什么是允许差? 分析结果可以允许的误差值,它是分析方法所允许的平行测定间的绝对偏差。 5.标准物质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特点:组成均匀,性质稳定,化学成分已经被准确确定,附有标准物质证书,在国家主管部门授权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精度成批生产,并有足够的产量。 作用: 作为参照物质 用于定标仪器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 作为已知试样用以发展新的测量技术和新的仪器 在仲裁分析和进行实验室考查审核中,经常采用标准物质 采用标准试剂消除基体效应 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6.用艾氏卡法测定煤中总硫含量,当硫含量为1%-4%时,允许误差为±0.1%,实验测得的数据,第一组为2.56%,2.80%,第二组为2.56%,2.74%,请用允差来判断哪一组为有效数据。 第一组的数据之差为0.24 %,第二组为0.18 %,按照规定,结果不能大于0.2%,故第二组为有效数据。

工业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工业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 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C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Na2CO3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1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1、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检验 2、化工企业水质调查 3、煤的发热量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合肥钾含量 5、水溶液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6、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7、酸性腐蚀液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8、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铜镍含量 9、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0、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1、氨氧化率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 12、低温煤焦油分析检测 13、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14、电解铝生产的分析检测 15、煤的分析与检验 16、氯乙烯的成分分析 17、水泥强度新检验方法探讨 18、胡萝卜籽的抗氧化性研究 19、尿素总氨含量的测定分析 20、电厂水质量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21、油脂酸价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氯乙烯成分的分析 23、石油产品的分析检测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Fe(II)的初步研究 25、论乙酸乙脂合成实验及工业分析 2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27、奶酪的加工工艺与三聚氰胺的测定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含量 29、炉水磷酸盐–PH协调控制对锅炉的影响和深远意义的研究 30、不同种类甘薯中Ca、Fe、Zn、Se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31、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2、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油品质量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

34、无汞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实验研究 35、尿素成品分析 36、紫菜中锶含量的测定 37、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38、微量元素肥料的分析 39、甲基橙—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铁矿渣铁含量 40、检测焦炭中煤的含量及构造分析 41、全铁不同测定方法的不同比较 42、从废旧干电池回收锰并制备MnCO3 43、天然硝酸钠的制取及分析实验 44、低温煤焦油的研究 45、PITC法测定常见二十种氨基酸的方法研究 46、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47、ICP-AES法测土壤中铜和铁含量 48、糖的高郊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 4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银含量 50、冻干脑膜炎球菌多糖参比品含量标定 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条件研究 52、离子色谱法茶叶中氟离子含量测定 53、工业用丁二烯产品中烃类杂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54、ICP法测定多种饮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55、邻菲啰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离子 56、EDTA法测定矿石中的铅 57、矿泉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58、水硬度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59、HPLC测婴幼儿奶瓶中的双酚A残留量 60、常见肉类脂肪含量的测定 61、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62、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检测 63、离子色谱法测定面条及面粉制品中的溴酸盐 64、人体头发中锌含量分析研究 65、丙烯酸乙酯反应液组成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66、X射线衍射仪在全岩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7、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

工业分析知识总结

工业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工业分析的特点:首先是分析对象的复杂性,其次是分析方法的多样性,第三是显著的实践性,第四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密切。 2.工业分析方法的评价:①准确度,一般用误差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②灵敏度,灵敏度表示方法可以测定某组分的最小量,该量越小表示方法的灵敏度越高③选择性,即专属性,特效性④速度⑤成本⑥环境保护。①-④最主要被喻为海上采油平台的四根支柱。 3.在规定的采样点采集的规定量物料称为子样(小样、分样)。合并所有的子样得到原始平均试样或被称为送检样,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试样的物料总量,称为分析化验单位(基本批量)。能代表研究对象整体的样品最小量称为样品最低可靠质量。 4.试样采集方法(工厂实验室):固态物料的采样:①物料堆中采样②物料流中采样③运输工具中采样,液态物料的采样:①自大贮存容器中采样②自小贮存容器中采样③自槽车中采样④自输送管道中采样,气态物料的采样:①常压状态气体的采样,通常使用封闭液采样法 ②正压状态气体的采样③负压状态气体的采样。 5.试样制备的流程一般要经过破碎、过筛、混匀和缩分四个程序。泰勒标准筛是以200网目筛(孔径0.074mm)为基础,称为零位筛,筛比为42。我国地矿部门规定:样品经过制样,累计损失率不得超过原始样品的5%;缩分样品时,每次缩分误差不得超过2%。 6.试样分解法: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优缺点,湿法分解特别是酸分解法的优点主要是: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以外

的阳离子;除磷酸外,过量的酸也较易用加热法除去;一般的酸分解法温度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便,便于成批生产。其缺点是湿法分解法的分解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干法分解,特别是全熔分解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恰当,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但是,由于熔融温度高,操作不如湿法方便。 7.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一般原则如下:①要求所选溶(熔)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宜于测定的形态。②避免引入有碍分析的组分,即使引入亦应易于设法除去或消除其影响。③应尽可能与后续的分离、富集及测定的方法结合起来,以便简化操作。④成本低、对环境的污染少。 8.湿法分解法:盐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硫酸分解法、氢氟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高氯酸分解法。 干法分解法:碱金属碳酸盐分解法、苛性碱熔融分解法、过氧化钠分解法、硫酸氢钾分解法、硼酸和硼酸盐分解法、铵盐分解法。 9.岩石全分析:工业分析工作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全面测定称为全分析。一份称样中测定一、二个项目称为单项分析;若将一份称样分解后,通过分离或掩蔽的方法,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之后,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数个项目的依次测定,称为系统分析。 10.在系统分析中从试样分解、组分分离到依次测定的程序安排称为分析系统。一个好的分析系统必须具备下述条件:①称样次数少②尽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及培养要求: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牢固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等分析检验技术对生产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等进行质量检验及监控,能熟练地维护及使用现代分析仪器,能进行化验室的组织与管理。 能力要求: 1、培养从事工业分析与检验的工作能力 2、具备与同事合作共事、依靠团队力量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文献检索、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 2、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3、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思想品德。 4、具有敬业、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业方向: 1、化工、医药、轻工、环保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业分析技术应用 2、产品分析检验 三、学制、学历及总学时:三年制、大专学历、2426学时

四、主干课程、课程简介、教材选用原则、实验实训条件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工业分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仪器分析、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等。 课程简介: 1、无机化学(代码:0210015、0210001) 课程内容有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配位化合物、酸碱理论及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一步感受化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无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主编:袁亚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有机化学(代码:0210016、0210100) 课程内容: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以及有关问题的学科。工科类有机化学(包含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工、轻工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内容有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必要的基础。 建议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主编:袁红兰化学工业出版社 3.分析化学(代码:0210017) 分析化学是环境与化工制药类、轻化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技术等各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研、生产活动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获得方法及其理论的一门科学。 建议使用教材: 《分析化学》主编: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主编:陶仙水化学工业出版社 4.物理化学(代码:0210020、0210002)

工业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一硅酸盐试样的分解及二氧化硅的定量测定 《大学化学实验》 实验二硅酸盐中二氧化钛的定量测定钛的测定方法很多,对岩矿试样来说,由于其中含钛量较低,通常采用光度分析方法。国标法中测定二氧化钛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过氧化氢光度法,另一种是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过氧化氢光度法简便快速,但灵敏度和选择性均较差;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不仅灵敏度较高,而且易于掌握,重现性和稳定性好。过氧化氢光度法的测定范围:0.2%~10%二氧化钛;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0.05%~5%二氧化钛。本实验采用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 一、测定原理 在0.5~4mol.L-1盐酸或硫酸的介质中,TiO2+和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形成黄色络合物,在420nm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4,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其反应式为:TiO2+ + 3DAPM + 2H+ = [Ti(DAPM)3]4+ + H2O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分光光度计、容量瓶、吸量管、量筒 2、试剂 5%抗坏血酸、(1+1)HCl 二安替比林甲烷(10g/L):称取1g 二安替比林甲烷溶于100mL 2 mol/L 的盐酸中。 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经900℃灼烧过的光谱纯二氧化钛0.1000g,置于陶瓷坩埚内,加焦硫酸钾1g,在800℃熔融20min ,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烧杯中,用5%硫酸加热提取,定量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5%硫酸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溶液含二氧化钛为100μg/mL)。 二氧化钛标准溶液的配制:移取10.00mL 二氧化钛标准储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5%硫酸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μg二氧化钛。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二氧化钛标准溶液0 mL、2.00 mL、4 .00mL、6.00 mL、8.00 mL、10.00 mL 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5mL(1+1)HCl和少许抗坏血酸,摇匀,放置5min后加入二安替比林甲烷溶液20 mL,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放置40min。用1cm比色皿于波长420nm 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测量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