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一(答案)

一、判断正误(10 分,每小题一分)

1反混指不同物料间有混合的现象。(%

2、PFR反应器中,沿轴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X)

3、动态法测量Kia不能用于有菌体繁殖的发酵液。(X)

4、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用F/V 来计算。(X)

5、限制性底物指微生物的碳源。(X)

6、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到来时,菌体的摄氧率大幅度增加。(£)

7、微生物营养细胞易于受热死灭,其比热死亡速率常数K值很高。(“

8、建立Kia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式的重要性在于生物反应器的比拟放大。(W

9、单级连续培养中,如果调整成□(比生长速率)> D (稀释速率),最终将发生冲出”现象。(X

10、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某种酵母达一稳态后,流出液中菌体浓度是培养时间的函数。(X

二、填空(20 分,每空一分

1、反应器的D/H 越大,越接近全混流型反应器。

2、单纤维捕集效率中,重要的三个机制是惯性冲撞拦截和布朗扩散。

3、评价好氧发酵罐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Kia 和溶氧效率指标。

4、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和载体结合法。

5、发酵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之间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关联,它们是生长偶联型、混合生长偶联型和非生长偶联型。

6、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有间歇灭菌和连续灭菌。

7、发酵罐比拟放大时需要确定的操作参数主要是空气流量、搅拌功率和搅拌转数,需要确定的罐几何尺寸主要是直径和高度。

8、生物反应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产品成本底,质量高。

三、解释概念(10 分,每小题 2.5 分

1、均衡生长: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细胞内各组分均以相同的比例增加时称为均衡生长。

2、氧的满足度:溶解氧浓度与临界溶氧浓度之比。

3、基质消耗比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菌体对基质的消耗量。

4、流加培养:在间歇培养的基础上,流加一种或几种底物或前体物进行培养的过程。

四、回答下列问题(在6个小题中选择5 个进行回答,每小题9分(共45分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A :容易实现连续反应(2分)。

B :获得的产物纯度高(3分)。

C:酶或细胞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浪费(2分)。 D :易实现自控(2分)。

2、温快速杀菌的原因是什么?灭菌的控制参数是什么?

培养基被加热灭菌时,要求即达到灭菌的目的,同时又不破坏或较少破坏培养基中有用成分。由动力学分析知,微生物受热死亡时的活化能一般要比营养成分热分解的活化能大得多,这意味着当温度升高时,微生物死亡速率的增加,要比营养成分破坏速率的增加大得多。所以要采用高温短时的灭菌方法。(7 分)灭菌的控制参数是温度和时间。(2 分)

3、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限制因素有那些?

A :生物催化剂(酶、微生物)的浓度(2分)和比活力(3分)。

B :反应器的传质和传热能力(4分)。

4、载体悬浮培养动物细胞的优点是什么?

A :微载体单位体积具有的表面积大,因此它的单位体积培养基的细胞产率高,相应的产物

浓度也高。( 3 分)

B :由于把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融合在一起,具有两种培养的优点,有利于培养环境的检测 和控制,培养系统重现性好。 (3分)

C :放大容易。(3分)

重排列上式: C=- 1/ Kla ( dc/dt + QO2 X ) + C

将非稳态时溶氧浓度 C 对( dc/dt + QO2 X )作图,可得一直线, 此直线的斜率值即为 - 1/ Kla 。 (10 分)

采用的方法是: A :停止通气,使发酵罐中的溶氧浓度下降。

B :恢复通气(在溶氧浓度降到临界溶氧浓度之前恢复通气) 。(5分)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二(答案)

一、 判断正误( 10 分,答对一小题得 1 分,答错一小题扣一分)

1、 CSTR 反应器中物料的返混程度最小。 ( X )

2、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菌体的增量。

( X )

3、 限制性底物是指培养基中浓度最小的物质。 (X )

4、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 X ) 5、 单级连续培养中,如果调整成D (稀释速率)>卩(比生长速率),最终将发生冲出”现象。

(V ) 6、 一定温度下,微生物营养细胞的均相热死灭动力学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

(V 7、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恒温热灭菌,沿物料流动方向菌体热死灭速率逐渐下降。

(V )

8、 单级恒化器的稀释速率可以任意调整大小。 (X ) 9、 任何微生物培养过程的 YATP 均等于 10g/mol 左右。( X )

10、 连续培养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和稀释速率互为倒数。

( V )

二、 填空( 20 分,每空一分)

1、 微生物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由微生物菌体的抗热性能和

灭菌温度 两个因素决定。 2、 传氧速率指标是指每溶解 1kg 溶氧消耗的电能。

3、 Mo nod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卩mS/Ks+S )。

4、 微生物细胞的比耗氧速率 Q02 (呼吸强度)是指单位重量的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的

量,单位是 molO2/kg 干细胞,QO2与溶氧浓度的关系为 QO2= (QO2 ) max C/ ( Ko+ C )。

5、 动物细胞培养的反应器主要有悬浮培养反应器

、 贴壁培养反应器 和 微载体悬浮培养 反应器 。

6、 经验和半经验的发酵罐比拟放大方法中,模型罐和生产罐一般以几何相似原则为前提。

7、 用CSTR 反应器同时连续培养两种微生物 A 和B ,已知卩A>y,最后在反应器中存留的 是微生物 A 。 5、 YX/S 、YC 和 YATP 表示什么?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YX/S 是对基质的细胞得率,指生成细胞的质量与消耗基质质量之比。

YC 是对碳的细胞得率。

生成细胞量X 细胞含碳量 YATP 是对ATP 生成的细胞得率。碳源对菌体得率 YATP=消耗1摩尔碳源由分解代谢产生 ATP 摩尔数 6、 与单级连续培养相比,多级连续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A :有利

于解决不同生产阶段有不同生产要求的矛盾 至。( 4 分) B :有利于解决快速生长和营养物充分利用之间的矛盾。 五、说明动

态法测量 动态法测量 Kla 原理:利用非稳态时, ( C*-C ) - QO2 X 3 分) YC=消耗基质量X 基质含碳量(3分)

3 分)

,如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温度不一

5 分)

Kla 的原理和方法(

15 分) 是利用溶氧电极进行的,测量的是真实发酵液的 Kla 值。 溶氧浓度的变化速率等于溶入的氧浓度和耗氧浓度之差, 即:

dc/dt=Kla

8、用载体结合法固定化细胞是指把细胞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吸附作用结合到水不溶性载体上的方法。

9、固定化酶的半衰期是指固定化酶活力降低一半的使用时间。

10、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关联,它们是生长偶联型、混合生长偶联型和非生长偶联型。

11、发酵罐比拟放大时,搅拌功率及转数放大常采用的三个原则是Po/V 相等、Pg/V 相等和Kla 相等。

三、解释概念(10 分,每题2.5 分)

1、结构模型:在考虑细胞组成变化基础上建立的微生物生长或相关的动力学模型。

2、细胞回流的单级恒化器:在反应器的出口处安装细胞分离器,分离出一部分细胞,进行浓缩后打回到反应器中的单级恒化器。

3、联法固定化酶:使酶与具有两个以上功能团的试剂进行反应,应用化学键把酶固定的方法。

4、补料培养法:在间歇培养的基础上,流加一种或几种底物或前体物进行培养的过程。

四、回答下列问题(40 分,每小题5 分)

1、图示分析培养基间歇灭菌过程和连续灭菌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写出间歇灭菌过程中各阶段对灭菌的贡献。

回答要点:A :画出间歇灭菌和连续灭菌的温度变化曲线。(4分)

B :主要贡献在保温阶段。(1 分)

2、生物反应器开发的趋势和方向。

A :开发比活力高和选择性高的生物催化剂将继续占重要地位。(2分)

B :改进生物反应器热量和质量传递的方法。(2分)

C:生物反应器正向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1分)

3、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使用期间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酶变性,细胞自消化(自溶)。(1分)

B :固定化酶或细胞吸附了抑制物。(1分)C:染菌。(1分)D:酶、细胞流失。(1分)E:载体崩解。(1分)

4、与单级连续培养相比,多级连续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A :有利于解决不同生产阶段有不同生产要求的矛盾,如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温度不一

至。( 3 分)

B :有利于解决快速生长和营养物充分利用之间的矛盾。(2分)

5、缩短微生物间歇培养延迟期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A :接种的微生物应尽可能是高活力的(用对数期的微生物作种子)。(2分)

B :用于种子培养的介质和条件应尽可能接近生产上使用的发酵液组成和培养条件。(2分)C: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大接种量。(1分)

6、提高发酵液中氧传递速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从提高Kla 的角度可采用:

A :增加搅拌转数N,以提高Pg。(1分)

B :增大通气量Q,以提高空截面气速Vs。(1 分)C: N 和Q 同时增加。(1 分)从提高传质推动力角度可采用:

E:提高罐压(1分)F:通入纯氧(1分)

7、反应器的重要操作参数有那些?分别说明。

A :空间时间:表示反应物在连续操作反应器内停留(或平均停留)的时间。 1 分)

B :转化率:表示加入反应器中底物的转化率,用( So-St ) /So 来计算。(2分)

C :生产率(生产能力):指反应器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的产物生成量。 (1分)

D :选择率:指实际转化成目的产物量与全部底物可生成产物的理论量之比。

(1分) 8、微生物间歇培养过程各阶段的比生长速率如何变化?以图表示。

A :迟缓期:卩=0( 1分)

B :加速生长期:□增加,卩2大于卩1 (1分)

C :对数生长期:卩达到最大值,为常数。(1分)

D :减速生长期:□减小,卩2小于卩1 (1分)

E :平衡期:卩=0 (1分)

五、 当发酵液为非牛顿性流体时,说明发酵罐搅拌功率的计算方法。 ( 15) A :确定发酵罐的几何尺寸和搅拌转数 N 。( 2分)

B :用(dw/dr )平均=KN 计算(dw/dr )平均。(2分)

C :测定一定温度下,菌体生长最旺盛时的液体流变性特征曲线,

查即定转数时的显示粘度。 ( 2 分)

D :取小罐实验数据绘制 Np~Rem 曲线。(2分)

E :对与小罐几何相似的大罐,按牛顿流体方法计算

Po ,再计算Pg 。(1分) 只要避开 Rem=10~300 区间,可以用牛顿流体的 Np~Rem 曲线代替拟塑性流体的 Np~Rem 曲线。( 1 分)

六、 什么是好氧微生物培养的临界溶氧浓度?如何测定?是否所有的好氧微生物培养过程 都必需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举例说明。

( 10 分)

的溶氧浓度值即为该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 ( 3 分) 并非所有的好氧培养过程都需要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上, 比如以丙酮酸为前 体的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发酵生产就应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氧浓度以下。 ( 4 分)

齐齐哈尔大学生化工程试题三(答案)

一、 判断正误( 10 分,答对一小题得 1 分,答错一小题扣一分)

1、 间歇培养微生物的减速生长期,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小于零。

(X ) 2、 亚硫酸盐氧化法可以用于测量真实发酵液的 Kia 。( X )

3、 活塞流反应器中,沿径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 (“

4、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的稀释速率用 F/V 来计算。(“

5、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多种限制性底物。

(W 6、 返混是指不同停留时间物料之间的混合。 (“

7、 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耗氧速率是常数。 ( X

8、 对培养基进行热灭菌必须以霉菌的孢子为杀灭对象。

(X 9、 在一定温度下,各种不同微生物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值相等。

( X 10、 在有细胞回流的单级恒化器中,总的出口处菌体浓度与恒化器中的菌体浓度完全相等。

(X 二、 填空( 20 分,每空一分

1、 发酵罐的比拟放大中,空气流量放大常采用的三个原则是

VVM 相等、 空截面气速 Vs 相等和 Kia 相等。

2、 深层过滤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是

滤层厚度 。 3、 Monod 方程中动力学常数的求算常采用 双倒数作图或线性回归方法。 微生物的比耗氧速率随溶氧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不再增加,这时的溶氧浓度称为临界溶氧浓度。 测

法: 将供氧充分的微生物培养体系停止通风, 溶氧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 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当溶解氧增加到一定值时, 比耗氧速率 ( 3 分) 检测培养系统的溶氧浓度变化情况, 首先是 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 溶氧浓度曲线拐点处

4、丝状菌培养用的发酵罐比拟放大后,常需校核搅拌叶轮尖端线速度指标。

5、流加式操作特别适合于有底物抑制的培养过程。

6、乳酸菌生长和乳酸生成之间的关系符合混合生长偶联型。

7、用CSTR反应器同时连续培养三种微生物A、B、C,已知卩A

8、多级连续培养中,第二级反应器的菌体浓度和底物浓度分别大于和小于第一级反应器的菌体浓度和底物浓度。

9、酶反应器的操作参数有空间时间、转化率和生产率。

10、发酵罐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通常小于不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

11、当发生底物抑制时,要获得同样的底物转化率,PFR 的反应时间比CSTR 的长。

12、缩短混合时间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反应器不同部位的进液点。

13、单纤维捕集效率中,重要的三个机制是惯性冲撞、拦截和布朗扩散。

三、解释概念(10 分,每题 2.5 分)

1、包埋法固定化酶:将酶包在凝胶微小格子内,或是将酶包裹在半透性聚合物膜内的固定化方法。

2、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发酵液中菌体的增量。

3、反复分批补料培养法:在间歇培养的基础上,流加一种或几种底物或前体物进行培养,培养结束时不取出全部的发酵液,留下一部分发酵液作为种子,然后开始下一个补料培养过程的发酵方法。

4、氧的满足度:溶解氧浓度与临界溶氧浓度之比。

四、回答下列问题(共35 分,每小题5分,选择7 个题回答即可)

1、与通用式机械搅拌罐相比,塔式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什么?

A :省去了轴封,从根本上排除了因轴封造成的污染。(1分)B:反应器结构简单。(2分)C:功率消耗小。(1分) D :减少了剪切作用对细胞的损害。(1分)

2、动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大多数动物细胞需附壁生长(1 分)。

B :动物细胞对培养基的营养要求相当苛刻,要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血清等物质。( 1 分)

C: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保护,对剪切力非常敏感。(1分)

D :生长缓慢。(1分)E:易染菌。(1分)

3、写出对培养基进行湿热灭菌时微生物营养细胞的热死灭动力学方程,说明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

- dN/dt =KN (2 分)

N :培养基中任意时刻的活微生物浓度(个/升),(1分)

t :灭菌时间,(1分)K:菌体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1/min,(1分)-dN/dt :菌体死亡速率。

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有哪几种方法,举出两个应用实例。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有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 3 分)

DL- 氨基酸的光学拆分是工业化应用固定化酶的成功例子。利用固定化的氨基酰化酶实现DL-氨基酸的不对称水解,利用D-型和L-型氨基酸的溶解度不同和外削旋化反应来生

产L- 氨基酸。(1 分)酶电极是利用固定化酶的成功例子。酶电极主要由电化学传感器和固定化酶

两部分组成。(1 分)

5、主要有哪几种测量Kla 的方法,说明它们的适用场合。

主要有亚硫酸盐氧化法、溶氧电极法和氧的衡算法。( 2 分)

亚硫酸盐氧化法不能用于测定真实发酵液的Kia,但具有参比价值。(1分)

溶氧电极法用于测量真实发酵液的Kia,大、小反应器均可用该法测量Kia。(1分)

氧的衡算法适合体积大的反应器Kla 的测定。( 1 分)

6、图示分析培养基间歇灭菌过程和连续灭菌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写出间歇灭菌过程中各阶段对灭

生化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唾液淀粉酶应属于下列那一类酶( D ); A 蛋白酶类 B 合成酶类 C 裂解酶类 D 水解酶类 2.酶活性部位上的基团一定是( A ); A 必需基团 B 结合基团 C 催化基团 D 非必需基团 3.实验上,丙二酸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但可用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消除其抑制,这种抑制称为( C ); A 不可逆抑制 B 非竟争性抑制 C 竟争性抑制 D 非竟争性抑制的特殊形式 4.动物体肝脏内,若葡萄糖经糖酵解反应进行到3-磷酸甘油酸即停止了,则此过程可净生成( A )ATP; A 0 B -1 C 2 D 3 5.磷酸戊糖途径中,氢受体为( B ); A NAD+ B NADP+ C FA D D FMN 6.高等动物体内NADH呼吸链中,下列那一种化合物不是其电子传递体( D ); A 辅酶Q B 细胞色素b C 铁硫蛋白 D FAD 7.根据化学渗透假说理论,电子沿呼吸链传递时,在线粒体内产生了膜电势,其中下列正确的是( A ); A 内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B 内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C 外膜外侧为正,内侧为负 D 外膜外侧为负,内侧为正 8.动物体内,脂酰CoA经β-氧化作用脱氢,则这对氢原子可生成( B )分子ATP; A 3 B 2 C 4 D 1 9.高等动物体内,游离脂肪酸可通过下列那一种形式转运( C ); A 血浆脂蛋白 B 高密度脂蛋白 C 可溶性复合体 D 乳糜微粒 10.对于高等动物,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B );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脯氨酸 11.高等动物体内,谷丙转氨酶(GPT)最可能催化丙酮酸与下列那一种化合物反应( D );

生物反应工程期末总结

绪论 1.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由哪四个部分组成? (1)原材料的预处理; (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3)生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监控; (4)产物的分离纯化。 2.什么是生化反应工程,生化反应工程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定义:以生化反应动力学为基础,运用传递过程原理及工程学原理与方法,进行生化反应过程的工程技术分析、开发以及生化反应器的设计、放大、操作控制等综合边缘学科。 主要内容:生物反应动力学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和放大 3. 生物反应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采用生物催化剂,反应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可用DNA重组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制备和改造 2.采用可再生资源 3.设备简单,能耗低 4.专一性强,转化率高,制备酶成本高,发酵过程成本低,应用广,但反应机理复杂,较难控制,反应液杂质较多,给提取纯化带来困难。 4. 研究方法 经验模型法、半经验模型法、数学模型法;多尺度关联分析模型法(因次分析法)和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法。 第1章 1.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那些催化剂的共性和其独特的催化特性?谈谈酶反应专一性的机制。 催化共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状态不变. 催化特性:高效的催化活性;高度的专一性; 酶反应需要辅因子的参与;酶的催化活性可被调控;酶易变性与失活。 机制:锁钥学说;诱导契合学说 2. 什么叫抑制剂? 某些物质,它们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与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指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酶反应速率降低,能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抑制剂。 3. 简单酶催化反应动力学(重点之重点) 4.酶动力学参数的求取方法(L-B法、E-H法、H-W法和积分法) L-B法: E-H法: H-W法: 积分法: S S ) (1) S c mI s m s s I I m i K C K ↓ ?++

毕业设计开题调研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题目:基于android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091班 姓名:田浩 学号:2009132100 指导教师:赵岩 日期:2012.3.20

基于android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调研报告 1.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20日 调研途径: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并翻阅有关书籍 调研目的和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不断的得到丰富,从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的商务PDA手机,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等等,功能也从单纯的打电话发展到了发短信,听歌,上网....手机和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手机的功能也是很多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已经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部分了,不少在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都会关心手机的音乐播放的能力,这也足以看出目前大家对音乐播放功能的重视,所以一款性能良好的手机音乐播放器软件一定会受到欢迎。和传统的音乐播放器相比,手机播放音乐更加的容易携带,其他方面也都不输于传统音乐播放器,而且还具有网上听音乐功能,所以开发一款受欢迎的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是具有良好的市场和应用前景的。 一款专业的音乐播放软件是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几乎市场上所有的手机都拥有一个自带的音乐播放软件,通过软件可以对音乐欣赏中一些必要的元素进行人性化的设置,同时在操作的时候也能得到一定的便利,但是不能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所以网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不同手机平台的手机,所支持的音乐播放软件也是各不相同,而现在最流行的手机平台就是google的android手机平台,所以本课题就致力于开发出一款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音乐播放器,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传统的音乐播放器受限于手机存储和计算处理能力,在音乐收集、存储和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瓶颈,新一代音乐播放器应该进一步拓展了应用空间,更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将音乐搜索、收藏、管理等全部交由网络来完成,为用户提供的音乐资源更为庞大,搜索更为精准,管理和收藏更为简便的服务。智能化超级搜索、智能化口味分析、本地收藏和管理音乐文件都是下一代音乐播放器应该具有的功能,只有音乐播放器客户端软件的不断创新发展,未来人们欣赏音乐的体验才会更加精彩。 2.调研报告的内容 2.1 什么是android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好的是Android2.0的摩托罗拉Droid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在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 一、选择题 1、气相反应CO + 3H 2CH 4 + H 2O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 与2H 以1∶2摩尔 比进料,则膨胀因子CO δ=__A_。 A. -2 B. -1 C. 1 D. 2 2 、一级连串反应A S P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 浓度=max ,P C ___A____。 A. 122)(210K K K A K K C - B. 22/1120]1)/[(+K K C A C. 1 22)(120K K K A K K C - D. 22/1210 ]1)/[(+K K C A 3、串联反应A → P (目的)→R + S ,目的产物P 与副产物S 的选择性 P S =__C_。 A. A A P P n n n n --00 B. 00A P P n n n - C. 00 S S P P n n n n -- D. 00 R R P P n n n n -- 4、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__B__。 A. <0 B. =0 C. ≥0 D. >0 5 、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A P(主) S(副),其瞬间收率P ?随A C 增大 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___B__。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6、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____A___。 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 7 、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2R ,30/30.2m kmol C A =, 出口转化率 7.0=A x ,每批操作时间h t t 06.20=+,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 产物R/天,R M =60,则反应器的体积V 为_C_3m 。 A. B. C. D. 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 B ,s l mol C r A A ?=-/01.0,当 l mol C A /10=时,求反应至l mol C A /01.0=所需时间t=____B___秒。 A. 400 B. 460 C. 500 D. 560 9、一级连串反应A → P → S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 浓度最 大时的最优空时=opt τ_____D__。 A. 1212)/ln(K K K K - B. 1221) /ln(K K K K - C. 2112)/ln(K K K K D. 211K K 10、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0t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____B___。 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 11、全混流反应器中有___B__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生化工程试卷二

生化工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10 分,每小题1分) 1. SC-CO2萃取常用的基本工艺流程为() A、等温法 B、等压法 C、吸附法 D、层析法 2. 下列破碎方法中不属于化学法的为() A、调节pH值 B、有机溶剂 C、表面活性剂 D、渗透压冲击 3. 下列关于碟片式离心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离心机 B、可加长分离液体的流程 C、增大了沉降面积 D、缩短了沉降距离 4. 可以直接从整细胞中提取胞内酶的是() A、双水相萃取 B、反胶束萃取 C、有机溶剂萃取 D、超临界萃取 5. 超临界流体萃取常用的非极性的萃取剂为() A、CO B、NO C、CO2 D、NO2 6. 下列关于珠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盘外缘速度越大,细胞破碎效率越高。 B、其可用于酵母和细菌,但对于真菌菌丝和藻类的破碎更为合适。 C、珠粒越小越有利于细胞破碎。 D、珠粒装填的越多越有利于细胞破碎。 7. 工业上制备超纯水所采用的膜分离技术是() A、反渗透 B、微滤 C、渗透蒸发 D、电渗析 8. 下列关于离心的四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于互不相溶液—液分离。 B、不同密度固体或乳浊液的密度梯度分离。 C、分离得到的是滤饼一样的半干物。 D、设备复杂,价格贵,分离成本高。 9. 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是() A、达西定理 B、分配定律 C、质量守恒定律 D、平衡定律 10. 通常去除液体中细菌等微生物的膜分离技术是() A、超滤 B、微滤 C、反渗透 D、渗析 二、多项选择题(10 分,每小题2分) 1.生化工程的主要分支是。 A生化反应工程B生化控制工程C生化分离工程 D 生化系统工程 2. 生化(物)反应工程的别名有。 A发酵工程B酶反应工程C动、植物细胞培养工程D生物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基础部分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质量传递 、 热量传递 、 动量传递 和化学反应 称为三传一反. 2.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一般表达式为 输入-输出=累积 。 3. 着眼组分A 转化率x A 的定义式为 x A =(n A0-n A )/n A0 。 4. 总反应级数不可能大于 3 。 5. 反应速率-r A =kC A C B 的单位为kmol/(m 3·h),速率常数k 的因次为 m 3/(kmol ·h ) 。 6. 反应速率-r A =kC A 的单位为kmol/kg ·h ,速率常数k 的因次为 m 3/kg ·h 。 7. 反应速率2 /1A A kC r =-的单位为mol/L ·s ,速率常数k 的因次为 (mol)1/2·L -1/2·s 。 8. 反应速率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为2.1010000 ln +- =T k , 其活化能为 83.14kJ/mol 。 9. 某反应在500K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 是400K 时的103倍,则600K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k 时是400K 时的 105 倍。 10. 某反应在450℃时的反应速率是400℃时的10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设浓度不变) 186.3kJ/mol 。 11. 非等分子反应2SO 2+O 2==2SO 3的膨胀因子2SO δ等于 -0.5 。 12. 非等分子反应N 2+3H 2==2NH 3的膨胀因子2H δ等于 –2/3 。 13. 反应N 2+3H 2==2NH 3中(2N r -)= 1/3 (2H r -)= 1/2 3NH r 14.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物初浓度为C A0,转化率为x A ,当反应器体积增大到n 倍时,反应物A 的出口浓度为 C A0(1-x A )n ,转化率为 1-(1-x A )n 。 15.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物初浓度为C A0,转化率为x A ,当反应器体积增大到n 倍时,反应物A 的出口浓度为 A A x n x )1(11-+-,转化率为A A x n nx )1(1-+。 16. 反应活化能E 越 大 ,反应速率对温度越敏感。 17. 对于特定的活化能,温度越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 大 。 18. 某平行反应主副产物分别为P 和S ,选择性S P 的定义为 (n P -n P0)/ (n S -n S0) 。 19. 某反应目的产物和着眼组分分别为P 和A 其收率ΦP 的定义为 (n P -n P0)/ (n A0-n A ) 。 20. 均相自催化反应其反应速率的主要特征是随时间非单调变化,存在最大的反应速率 。 21. 根据反应机理推导反应动力学常采用的方法有 速率控制步骤 、 拟平衡态 。 22. 对于连续操作系统,定常态操作是指 温度及各组分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 23. 返混的定义: 不同停留时间流体微团间的混合 。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全

计算机毕业设计题目大全安卓/Android题目大全: 安卓001个人事务管理系统 安卓002手机订餐系统 安卓003无线点菜 安卓004酒店房间预定系统? 安卓005个人相册管理系统 安卓006计算器 安卓007英语学习 安卓008绘图软件 安卓009医疗健康查询系统 安卓010健身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11课程表 安卓012音乐播放器 安卓013便民自行车管理 安卓014点餐系统SQL版 安卓015二手图书交易系统 安卓016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17订餐管理系统 安卓018校园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安卓019电子书阅读器 安卓020蔬菜水果销售系统 安卓021网上商店系统 安卓022消费导航系统 安卓023GPS移动定位及运行轨迹管理系统 安卓024基于安卓系统的数据传输wifi 安卓025基于蓝牙的手机好友发现系统 安卓026学英语智力游戏 安卓027电子书阅读器(两个版本) 安卓028短信管理 安卓029音乐播放器 安卓030旅游记忆系统

安卓031教师教学信息查询系统 安卓032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33基于Android的公路客运售票管理系统安卓034基于Android的英文词典的设计与实现安卓035同学通讯录 安卓036安卓仓库管理系统(单机) 安卓037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38二维码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安卓039任务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0手机防火墙 安卓041邮件收发Email 安卓042计算器 安卓043绘图软件设计与实现 安卓044俄罗斯方块系统 安卓045网上商店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卓046消费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安卓047记事本 安卓048拼图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9南京旅游 安卓050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51打飞机游戏 安卓052建筑连连看 安卓053扫雷程序 安卓054视频播放器 安卓055多功能日历 安卓056图书借阅系统 安卓057天气预报 安卓058人体健康监测软件 安卓059天气预报 安卓060实习登记系统 安卓061五子棋 安卓062餐厅点餐订餐系统 安卓063心理测试 安卓064手机理财软件 安卓065音频编辑器 安卓066相册图片浏览器 安卓067手机校园信息系统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集及复习题教材

化学反应工程考试总结 一、填空题: 1.所谓“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础,其中“三传”是指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和动量传递,“一反”是指反应动力学。 2.各种操作因素对于复杂反应的影响虽然各不相同,但通常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高 的反应的选择性,反应物浓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级数大的反应的选择性。 3.测定非理想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时,两种最常见的示踪物输入方法为脉冲示踪法 和阶跃示踪法。 4.在均相反应动力学中,利用实验数据求取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为 积分法和微分法。 5.多级混合模型的唯一模型参数为串联的全混区的个数N ,轴向扩散模型的唯一模 型参数为Pe(或Ez / uL)。 6.工业催化剂性能优劣的三种最主要的性质是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7.平推流反应器的E函数表达式为 , () 0, t t E t t t ?∞= ? =? ≠ ?? ,其无因次方差2θσ= 0 ,而全混流反应器的无因次方差2θσ= 1 。 8.某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3 / (mol? hr ),该反应为 2 级反应。 9.对于反应22 A B R +→,各物质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r A):(-r B):r R=1:2:2 。 10.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平推流更适合于目的产物是中间产物的串联反 应。 11.某反应的计量方程为A R S →+,则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不能确定。 12.物质A按一级不可逆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分解,在67℃时转化50%需要30 min, 而 在80 ℃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20秒,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3.46×105(J / mol ) 。 13.反应级数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大于3。 14.对于单一反应,在相同的处理量和最终转化率条件下,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反应器 的大小;而对于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的则是目的产物的收率;15.完全混合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和浓度均一,并且等于 (大于/小于/等于)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温度和浓度。

生化试题

2009级生物化学(A 级难度) 名词解释:3分*8个=24分 1.蛋白质性质(英语形式) 2. Isozyme (同工酶) 3. oncogene(癌基因) 4. Biotransformation(生物转化) 5. 呼吸链 6. 第二信使 7. S-D序列 8. 转录空泡 简答题: (暂时没有) ------------------------------------------------------------------------- 2010级生物化学(A 级难度) 名词解释: 1. glycolysis (糖酵解) 2. DNA denaturation (DNA变性) 3. operon (操纵子) 4. G protein(G蛋白) 5. 脂肪动员 6. 结合胆汁酸 7. 半保留复制

8. 联合脱氨基 简答题:6分*6个=36分 1、请写出3个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并说明实际应用。 2、酶的活性调节方式有哪些?请具体说明其中一个。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4、遗传密码子的有什么特点? 5、何为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6、什么是生物转化和生物氧化?它们有什么区别? ---------------------------------------------------------------------- 2011级生物化学(C 级难度) 名词解释:3分*8个=24分 1.蛋白质等电点 2.核酸杂交 3.酶的活性中心 4.脂肪动员 5.不对称转录 6.生物转化 7.酮体 8.操纵子 问答题: 1.尿素合成的部位、关键酶、生理意义、两个N来源?

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化学反应过程 简答填空名词解释 1.任何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都可以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过程和产物 的后处理三个组成部分,而化学反应过程是整个化工生产的核心。 2.工业反应器中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物理过程是:1,由物料的不均匀混合 和停留时间不同引起的传质过程;2,由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产生的传热过程; 3,多相催化反应中在催化剂微孔内的扩散与传热过程。 3.化学反应和反应器的分类:1.按反应系统设计的相态分类分为:○1均相反应, 包括气相均相反应和液相均相反应;○2非均相反应,包括气-固相、气-液相、液-固相、气-液-固相反应。2.按操作方式分类分为: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3.按反应器型式来分类分为:管式反应器,槽式反应器和塔式反应器。4.按传热条件分为:等温反应器,绝热反应器和非等温绝热反应器。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是数学模型法。 4.反应速率:单位反应体系内反应程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5.反应动力学方程:定量描述反应速率与影响反应速率因素之间的关系式。 6.半衰期:反应转化率从0变成50%所需时间称为该反应的半衰期。 7.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有:积分法、微分法、最小方差分析法。 8.反应器开发的三个任务:○1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 式;○2结合动力学和反应器两方面特性来确定操作方式和优化操作条件;○3根据给定的产量对反应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反应器的几何尺寸并进行评价。 9.反应器设计计算所涉及的基础方程式就是动力学方程式、物料衡算方程式和热 量衡算方程式。

毕业设计-年产300吨阿司匹林合成车间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年产300吨阿司匹林合成车间初步设计 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年月日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阿司匹林是现代医学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阵痛、解热、消炎、抗风湿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近几年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用药量也显著增加。 本课题的任务是年产量为300吨的阿司匹林合成。选择的合成方法是以苯酚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经二氧化碳羧化后,再加入浓硫酸酸化,最后与醋酸酐反应经结晶、离心等操作得到阿司匹林粗品。主要设计内容除了工艺流程的确定外,还有物料恒算、热量恒算、主要设备选型、车间设备的布置设计、管路设计。完成了初步设计说明书,绘制了工艺流程图、车间的平面布置图和主要设备图。 关键词:阿司匹林;工艺流程;车间布置

Abstract Aspirin is a commonly us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 modern medicine and is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Aspi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five major aspects: pain, heat, anti-inflammatory, anti-rheumatism and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n recent years, the dose of aspirin in the heart 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ask of this topic is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300 tons of aspirin synthesis.The selected synthesis method is based on phenol and sodium hydroxide as raw material, after carbon dioxide carboxylation, then ad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cidification, and finally with acetic anhydride reaction by crystallization, centrifug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s to obtain aspirin crude.The main design content in addition to the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re are materials constant calculation, heat consta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design, pipeline https://www.doczj.com/doc/922520599.html,plete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pecifications, drawing the process flow chart,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and the main equipment map. Key words:A spirin;Process flow;Workshop layout

生化反应工程原理简答题

1补料分批培养主要应用在哪些情况中? ①生长非偶联型产物的生产②高密度培养③产物合成受代谢物阻遏控制④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合成产物⑤补料分批培养还适用于底物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等情况。⑥此外,如果产物黏度过高或水分蒸发过大使传质受到影响时,可以补加水分降低发酵液黏度或浓度。 2比较理想酶反应器CSTR型与CPFR型的性能? 答: A停留时间的比较: 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同一反应,达到相同转化率时,两者所需的停留时间不同,CSTR型的比CPFR型反应器的要长,也就是前者所需的反应器体积比后者大。另外,以对两反应器的体积比作图可知,随反应级数的增加,反应器的体积比急剧增加。 B酶需求量的比较: 对一级动力学: 转化率越高,CSTR中所需酶的相对量也就越大。另外,比值还依赖于反应级数,一级反应时其比值最大,0级反应时其比值最小。 C酶的稳定性:0级反应时,CSTR与CPFR内酶活力的衰退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反应从0级增至一级,那么,两种反应器转化率下降的差别就变得明显。CPFR产量的下降要比CSTR快得多,因而CPFR中酶的失活比CSTR中更为敏感。但是,如上所述,在某些场合,操作条件相同,要得到同样的转化率,CSTR所需酶的数量远大于CPFR所需的量。 D反应器中的浓度分布: CSTR与CPFR中的底物浓度分布。由图可知,在CPFR中,虽然出口端浓度较低,但在进口端,底物浓度较高;CSTR中底物总处于低浓度范围。如果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的浓度成正比,那么对于CSTR而言,由于整个反应器处于低反应速率条件下,所以其生产能力也低。

3试着分析目前连续式操作难以大规模应用的原因? 连续培养的工业生产应用的受限原因(连续培养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研究领域)。 (1)杂菌污染问题。因连续培养以长期、稳定连续运转为前提,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必需不断地供给无菌的新鲜培养基,好氧发酵时,必需同时供给大量的无菌空气,这两种供给的过程中极易带来杂菌的污染,长期保持连续培养的无菌状态非常困难。 (2)变异问题。因工业化生产所用菌株大都是通过人工诱变处理的高度变异株,在长期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容易使回复突变菌株逐渐积累,最后取得生长优势。 (3)成本问题,为降低成本,其一要使原料以最大的转化率和最大的产率转化为产物;是使发酵终了液中含有尽可能高的产物浓度,以缩小产物分离提取系统的规模和操作的费用。一些发酵过程其产物的分离提取费用约占生产总成本的40%以上;而对于大多数抗生素和精细化学品的发酵生产,其本身就是一个高成本分离过程的生产过程。而在连续培养过程中,流出的发酵液中产物浓度一般比分批培养、流加培养的低,结果加重了分离提取的负荷,在生产成本上没有竞争力。 4简述动植物细胞培养的特点难点,并与微生物细胞培养相比较 动植物细胞培养: 是一项将动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的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性 许多基因产物不能在原核细胞内表达,它们需要经过真核细胞所特有的翻译后修饰,以及正确的切割、折叠后,才能形成与自然分子一样的功能和抗原性。这就使动物细胞一跃成为一种重要的宿主细胞,用以生成各种各样的生物制品。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具有明显的表达产物的优点,为传统微生物发酵所无法取代。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真题

化学反应工程原理 一、选择题 1、气相反应 CO+3H2 CH4+H2O 进料时无惰性气体, CO 与H 2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CO =__A_。 A.-2 B.-1 C.1 D.2 K 1 P K 2 S 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 目的产物 P 的最大浓度CP,max 2、一级连串反应 A ___A____ 。 K 1 K 2 CA0 K K 2 C A0 ) K 2K 1 C A0( 2 ) K 2K 1 C A0( [(K 2/K 1) 1/ 2 1] 2 K [(K 1/K 2) 1/2 1] 2 A . K 2 B. C. 1 D . 3、串联反应A →P (目的)→R+S ,目的产物P 与副产物S 的选择 性SP =__C_。 nP nP0 nP nP0 nP nP0 n P n P0 A. n A0 n A B. nA0 C.n S n S0 D. n R n R0 4、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1.0时,该反应的 反应级数n___B__。 A . <0 B.=0 C. ≥ 0 D . >0 P(主) A 5、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 S(副) ,其瞬间收率 P 随CA 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 应器为 ____B__ 。 A .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 反应器 6、对于反应级数n >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 ____A___ 。 A .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 C.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 反应器 7、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 A 2R ,C A02.30kmol/m 3 ,出口转化率xA 0.7 ,每批操作时间 t t 0 2.06h ,装置的生产能力为 50000kg 产物R/天,MR =60,则反应器的体积V 为_C_m 3 。 A.19.6 B.20. 2 C.22 .2 D.23.4 8、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 A →B , rA0.01CAmol/l s ,当CA0 1mol/l 时,求反应至

生化反应工程试卷

XX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 XXXX 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 生物反应工程 (A卷) 考试班级: XXXXX 考试形式: 开 (开/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人数: 命题人签名: 系分管领导签名: 1、请列出下列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 (5’) 停留时间 \ 呼吸商 \ 稀释率 \Da准数 \转化率 2、判断题(5’) 1、单罐连续培养稳态下,D=μ。( ) 2、流加培养达到拟稳态时,D=μ。( ) 3、单罐连续培养,在洗出稀释率下,稳态时罐内底物浓度为零。( ) 4、Da准数是决定固定化酶外扩散效率的唯一参数,Da准数越大,外扩散效率越高。( ) 5.酶经固定化后,稳定性增加,活性增大。( ) 3、简答题 (每题10’) 1.实验测得分配系数KP 分别为(a) KP > 1,(2) KP = 1,(3)KP < 1,试从概念上说明载体颗粒与反应液之间的固液界面处底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2.CSTR、PFR代表什么含义?比较CSTR型和PFR型酶反应器的性能。 3.莫诺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是什么? 4、计算题(每题20’) 1.在甘露醇中培养大肠杆菌,其动力学方程为 g/(L·min),已知cso =6 g/L, Yx/s=0.1。试求: (1)当甘露醇溶液以1L/min的流量进入体积为5L的连续操作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中进行反应时,其反应器内细胞的浓度及其生长速率为多少? (2)如果要求大肠杆菌在CSTR内的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最佳的加料速率应为多少?大肠杆菌的生长速率为多大?

2.假设通过实验测定,反应底物十六烷烃中有2/3的碳转化为细胞中的碳。 计算下述反应的计量系数 (1) C16H34+aO2+bNH3→c(C4.4H7.3O0.86N1.2)+dH2O+eCO2 (2) 计算上述反应的得率系数Y X/S(g干细胞/g底物)和Y X/O(g干细胞/g 氧) 5、文献阅读归纳(20’) 用100-200字简述所附文献提及课题研究和发展情况。

生化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称为固定化酶。 2.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也可被称为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PSC),是胚胎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抑制分化培养后筛选出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3膜分离技术:是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4.萃取: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把物质从第一个液相中依靠更强大的溶解力抽提到第二个液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的过程。 5.酶传感器:是由固定化酶与能量转换器(电极、场效应管、离子选择场效应管等)密切结合而成的传感装置,是生物传感器的一种。 6反渗透: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7 热源:(pyrogen)又称细菌内毒素,是细菌新陈代谢和细菌死后分解的产物,主要成分是脂多糖、脂蛋白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8 酶电极(enzyme electrode):是指电极敏感膜表面覆盖有一层很薄的含酶凝胶或悬浮液的离子选择电极。 9 连续灭菌:是指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在向发酵罐等培养装置输送的同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而进行灭菌的过程。 10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FCM):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手段,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与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成为当代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11.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在蛋白质水平上定量、动态、整体性地研究生物体的过程,旨在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定性鉴定、定量检测、细胞内定位、相互作用研究等,最终揭示蛋白质功能,是基因组DNA序列与基因功能之间的桥梁。 12.二维电泳: 13.间歇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同时放在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一起进行加热灭菌的过程,通常也称为实罐灭菌。过程包括:升温、保温和冷却等三个阶段。 14.透析: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它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水溶液,或缓冲液分隔;由于膜两侧的溶质浓度不同,在浓差的作用下,左侧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如无机盐)透向右侧,右侧的水透向左侧,这就是透析(课件上)。 *透析(dialysis):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百度1)。

生物化学 考卷A附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_生物化学(二) __ 课程代码:_MED130067 ____ 开课院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_考试形式: 闭卷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 1、第二信使的化学本质是: A .糖蛋白 B .RNA C .DNA D .脂蛋白 E .小分子物质 2、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由: A.tRNA识别 B.转肽酶识别 C.延长因子识别 D.起始因子识别 E.以上都不能识别 3、核糖体循环中,不包括的过程有: A.识别 B.转位 C.延长 D.进位 E.转肽 4、信号肽: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A.处于肽链N-末端B.处于肽链C-末端 C.处于肽链中段D.游离于胞浆 E.处于所有的分泌性蛋白分子上 5、操纵基因是: A.诱导物结合部位B.σ因子结合部位 C.辅阻抑物结合部位D.DDRP结合部位 E.阻抑蛋白结合部位 6、通常既不见于RNA,也不见于DNA的含氮碱基是: A.腺嘌呤B.黄嘌呤 C.鸟嘌呤D.胸腺嘧啶 E.尿嘧啶 7、诱导剂能诱导结构基因转录,其机理是: A.诱导剂能与阻遏蛋白结合B.诱导剂能与操纵基因结合C.诱导剂能与结构基因结合D.诱导剂能与调节基因结合E.诱导剂能与辅阻抑物结合 8、在RNA分子中ψ表示: A.假腺苷B.假黄苷 C.假胸苷D.假尿苷 E.假胞苷 9、真核细胞核小体是: A.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B.细胞的核心颗粒 C.组蛋白和酸性蛋白复合体D.染色单体 E.染色体

10、氯霉素对原核细胞的生化效应是: A.引起多肽的早期释放B.引起mRNA错读 C.抑制30S核糖体亚基活性D.使DNA解链 E.抑制50S核糖体亚基活性 11、RNA是: A.核糖核苷酸B.脱氧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苷酸D.核糖核酸 E.核糖核蛋白体 12、下列有关核酸水解的不正确描述是: A.DNA和RNA的磷酸二酯键不易被酸水解 B.DNA嘌呤的N-糖苷键在中等酸度溶液中较不稳定 C.在碱性溶液中DNA分子不如RNA分子稳定 D.有一些核酸酶特异性低,既能水解DNA又能水解RNA E.有些核酸酶有特异性,只作用于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 13、关于DNA变性后特点的描述,哪点是不对的 A.氢键断裂,双链分开B.粘度下降 C.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加D.碱基相互聚合 E.变性是可逆的 14、X和Y两种核酸提取物,经紫外光检测,提取物X的A260/A280=2,提取物Y的A260/A280=1,结果表明: A.提取物X的纯度高于提取物YB.提取物Y的纯度高于提取物XC.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低D.提取物X和Y的纯度都高 E.不能表明二者的纯度

计算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信息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交通协调系统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洪学银 学生姓名:马超 学号: 2012090137 毕业时间: 2016年6月30日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准备情况、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目的、意义 城市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城市紧张的交通形势,它能够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长度,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最大限度的减少十字路口的车辆滞留现象,有效地缓减交通拥挤,实现交通控制的最优控制,大大的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辆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道路拥挤的问题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系统一定会得到广泛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系列车辆导流系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991年美国通过“地面交通效率法”(ISTEA),俗称“冰茶法案”,从此美国的IVHS研究开始进入宏观运作阶段。1994年,美国将IVHS更名为ITS。之后,欧洲、日本等也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经过30年的发展,美国、欧洲、日本成为世界ITS研究的三大基地。美国是当今世界在 ITS 开发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它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与智能汽车技术相关的PATH、IVI、VII和CVHAS等国家项目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正式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目前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关系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日本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制定了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国家战略,其中智能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深入

生化反应工程试题

(1)微生物的热阻: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称为热阻。是指微生物在某一特 定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加热方式)下的致死时间。表征不同微生物对热抵抗能力强弱的指标。 (2)有效电子数:1摩尔碳源完全氧化时,所需的氧的摩尔数的4倍,称 为该基质的有效电子数。 (3)k L a :以(C *-C)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h -1) (4)混合:指的是相同停留时间、不同空间位置的物料之间的一种以达到 均匀状态为目的过程。 (5)停留时间:指反应物料从进入反应器时算起,至离开反应器时为止所 经历的时间。) (6)写出定义式: 细胞生长得率Yx/s=生成细胞的质量(干重)/消耗底物的质量 选择性 1.何为生化工程,生化工程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生化工程全称是生物化学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是为生物技术服务的化学工程。它是利用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实验室所取得的生物技术成果加以开发,使之成为生物反应过程的一门学科,是生物化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应用工程学这一实践技术,以生物体细胞(包括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作为研究的主角、生物化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动态、定量、微观的角度,广泛而深刻地揭示了生物工业的过程。所以生化工程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也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的研究内容: ① 原料预处理:即底物(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物)或培养基(发酵过程中的底物及营养物,也称营养基质)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物理、化学加工和灭菌过程。 ②生物催化剂的制备:生物催化剂是指游离或固定化的活细胞或酶,微生物是最常用的活细胞催化剂,酶催化剂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③生物反应的主体设备:即生物反应器,凡反应中采用整体微生物细胞时,反应器则称发酵罐;凡采用酶催化剂时,则称为酶反应器。另还有适用于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的装置。 ④生物化工产品的分离和精制:这一部分常称下游加工,是生化分离工程 ()S S a P S sp p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