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写作》十年真题——简答题

30.短评写作中自由做到“短小精悍”?

31.口头评论的表现优势有哪些?

32.新闻评论写作中,如何做到立论准确?

33.新闻评论如何做到“破”与“立”的辩证统一?

26.简述邹韬奋作为新闻评论工作者所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

27.简述算账说理的功能。

28.简述广播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

30.什么是针砭性专栏评论?如何提高针砭艺术?

31.编后与其他的编者按语相比,主要特点是什么?

32.新闻报道的标题和新闻评论的标题有哪些不同? 26.在选题立论上,必须警惕和避免哪两种不良倾向? 27.电视评论的画面可以分为哪几类?其表现功能是什么?

28.如何处理好评论写作中感情和形象的关系? 30.新闻评论如何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31.新闻评论的论题来源有哪些?

32.说理论证中的“算账说理法”是什么?具体操作方法有哪几种?

26.简述新闻评论的群众性特征。

27.简述使短评新鲜独到的具体做法。

28.简述电视评论中屏幕文字的功能。

30.新闻评论写作中如何做到“以情动人”?X2 31.口头评论的表现优势有哪些?

32.文前按语和文中按语的特点是什么?

33.阐述型社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X2

16.形象说理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17.评论员文章有哪些主要形式?

30.新闻报道标题与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是什么?X2

31.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X2

32.如何体现和增强新闻评论立论的针对性?X2

33.新闻评论的深入浅出指什么?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16.简要说明评论员文章与社论在规格上的差别。17.简要说明电视口播评论的具体形式。

30.评论的选题与立论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31.赞誉式专栏评论写作的要求是什么?

32.录像评论的表现优势有哪些?

33.新闻评论写作应怎样进行批驳? 16.新闻评论的标题如何做到生动引人?

17.从发挥的作用来看,广播评论中的音响可以分为哪几类?

30.什么叫论辩交锋?论辩交锋的方法有哪些? 31.党报社论何以具有权威性?

32.经济漫谈专栏言论的写作要求有哪些?

33.简答新闻述评与新闻综述的区别。

2l.简答评论员文章和社论的关系。

22.简答不同媒介新闻评论标题的区别。

20.简答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21.简答论辩交锋的方法。

22.围绕形成“类交流”,广播谈话在写作上有何要求?

20. 简答专栏评论的特点。

21. 新闻评论如何做到“要言不烦”?

22.为什么说“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 20.简答立论的基本要求

22.广播评论如何做到上口动听?

30.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X2 31.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音响评论制作需要遵循的步骤是什么?

33.电视评论写作的语言特点与要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0.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历经千年却始终没有新闻评论?X2

31.简答新闻评论标题的主要特点。

32.为加强评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思想性,当前的广播媒体通常采用的评论方式有哪些?

33.简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趋势。X2

31.从表现形式上简答国内新闻评论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32.如何才能避免写出枯燥乏味、让人不忍卒读的结尾?

33.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30.简答侧证法与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的异同。X2 31.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评论呈现出的新特点有哪些? 32.电视评论的观念更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 33.简答国内电视评论节目播报语态的发展变化。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4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第三代电视评论以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这种模式的形成大约在 A.1970年前后 B.1980年前后 C.1990年前后 D.2000年前后 2.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独特形式,口头评论的播讲者专指 A.评论撰稿人 B.电台播音员 C.现场嘉宾 D.电台主播 3.文前按语以编者身份发言,通常情况下 A.不署名,可拟制标题 B.署名,不拟制标题 C.署名,拟制标题 D.不署名,不拟制标题 4.使编者按语这一体裁成为编者常用的评论文体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退迩贯珍》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D.《申报》 5.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的评论员文章是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观察家评论 C.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D.新闻述评 6.在我国,社论作为政论体裁最早发端于清朝末年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和作用 1、为什么说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⑴评论通过说理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就实务虚讲清道理,可帮助人们关注重要事实,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理解新闻报道主题。 ⑵评论和报道相互配合,可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还可深化报道主题,指出新闻事实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全面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还可根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从某侧面角度借题发挥,提出引人深思的,给受众以启发。 2、简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作为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性是其首要特征。⑴现实的针对性。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⑵强烈的时效性。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3、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⑴引导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⑵监督的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⑶表态的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⑷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4、论述:如何发挥新闻评论政治性的深化作用? ⑴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不仅要求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阐明党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还要求它要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其普遍政治意义,而不应局限就事论事。 ⑵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关于务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意义。使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新闻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提炼,衡量它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代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之后作出判断,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得到提炼升华。 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 1、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 ⑴概括论题范围。在评论标题中概括论题范围和评析对象,让受众通过标题清晰地了解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评论标题的一个重要功能。⑵昭示中心论点。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新闻评论,用标题的形式直接表明其中心论点和主要见解,使其最有价值的内容——思想、观点和看法凸现出来,是评论标题的第二个重要功能。⑶表明作者的态度。对于一些是非界限、政策界限不够明了的事物或问题,在评论标题中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向,并以此体现评论的是非判断的价值判断,是评论标题的第三个重要功能。⑷吸引受众注意。评论标题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受众的注意,调动他们阅读(或收听、收看)评论正文的兴趣,可借助评论中涉及事实的提炼、语言的锤炼及表述角度方式的变换来实现此功能。 2、论述:如何能使新闻评论标题生动有趣,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 ⑴转换句式、语气。改陈述句为假设可拓宽思想激发联想,变为疑问可突出新鲜性思辨性引发兴趣,变为感叹可增强感情色彩;⑵活用成语、俗语。直接引用让人一目了然,变化引用(易字法和谐音法)赋予词语新的内涵;⑶巧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双关、对照、回环,可增强标题生动性和吸引力。 第四章新闻评论的说理论述 1、为何新闻评论的论述要虚实结合? ⑴从宏观上看新闻评论归为务虚和务实两类,但虚和实是对立的统一,两类评论尽管侧重点不同,却都需虚实结合:从本质上看,虚实结合是现象和本质/政治和业务/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论述具体工作业务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具体业务,从党的方针政策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的高度进行分析。在论述理论和政策性问题时不能空泛议论,要联系当前工作实际和读者思想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说明。⑵写评论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才能有助于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 2、为何在言论说理中要论辩交锋? ⑴论辩交锋: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辩证批驳,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讲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⑵写批驳性的评论文章,理当展开论辩交锋,即使写正面立论性的评论也往往离不开论辩交锋。俗话说,不破不立。不经过论辩交锋,不把有关的模糊观点、片面认识和错误观点加以澄清和匡正,正确的观点是立不起来的,更难以深入人心。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也需要论辩交锋,敢于并善于思想交锋,正是评论能否达到透彻说理的一条有效途径和技巧。文章触及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的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就能够从事物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有起有伏,善破善立,从而增强评论的思想性和鲜明性。 3、什么是算账说理?有哪些功能?操作方法有哪些? ⑴概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提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⑵功能:一是帮助提出问题;二是有助于说明和论证论点;三是增强言论的文化内涵;四是使抽象道理生动形象。⑶操作方法: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 4、论述:新闻评论论辩说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⑴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⑵严格区分矛盾的性质,实事求是地区别对待。⑶划清政策界限,包括敌我/政治和学术/现行政策和长远目标的界限,真正起到扶正祛邪的效用。 5、论述:比较分析的三种方法的共性和个性? ⑴方法:纵横比较法/对比法/类比法。⑵共性:都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都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方法;⑶个性:①比较对象各异。纵横比较法(纵向比较的是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横向比较的是不同空间具有联系的事物);对比法(将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论述);类比法(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似的事物间的有机联系作分析比较)②目标和效能不同。纵横比较法(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事物的特点和作用,通过纵向比较揭示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对比法(通过是非得失的对照形成鲜明反差和高低优劣的反衬,侧重求异,增强说理鲜明效应);类比法(侧重求同,显示事物实质和趋向,增强说理论述的启迪性和吸引力,以有效强化舆论的引导效应)。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圣才出品】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评论的分类 1.新闻评论的分类状况 (1)国外的分类状况 ①分类 新闻评论分为五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种; a .社论,包括社论、统一社论、舆论结、代论; 新闻评论的分类状况 新闻评论的分类 我国新闻评论既有分类的意义 关于完善评论分类的设想 立论性评论及其地位 立论性评论 坚持因事、因时倡导的原则 立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驳论性评论及其使命 驳论性评论 几个需要划清的界限 驳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阐述性评论是特殊的立论性评论 阐述性评论 阐述性评论的种类 阐述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解释性评论及其他 解释性评论 解释性评论的特点和功能 解释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提示性评论及其应用范围 提示性评论 提示性评论的特点 提示性评论的写作要求 新 闻评论 的基本类型

b.专论,包括专论、来论、星期论文; c.释论,包括大事分析、时事述评、评述; d.短评,专业版评论。 e.杂志评论。 这种分类的双层构想颇为可取,但在同一层次里并立多项标准,却难免因交叉重叠而混淆了各种类型之间的界限。 ②按狭义和广义划分 a.狭义的新闻评论指社论、短评、专栏评论; b.广义的新闻评论包括政治漫画、民意调查、读者投书等。 这种分类中的狭义的解释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不完全;广义的解释以是否表达主观见解为依据,将所有表达主观见解的表现形式都划归为新闻评论,这是不科学的。 (2)台湾的分类状况 ①认为新闻评论的分类无成规可循,没有公认的分类法。 ②按内容涉及的领域,把新闻评论分为政治评论、军事评论、外交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等。 这种分类可视为社会生活有多少领域就有多少评论类型,不仅不胜其“繁”,而且容易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③把评论分为解说型、辩论型、启发型、研判型、劝导型、褒贬型、纪念型、建议型等。 这种分类标准本身就很不明确。标准不明确,自然难以准确界定不同类型,分类也就失去意义。 (3)大陆的分类状况 中国大陆新闻界和学术界对新闻评论的分类较为一致,其分类体系包括两个层次: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将这四句话赠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江泽民 B.朱镕基 C.李鹏 D.李瑞环 2.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 ) A.经验性材料 B.理论性材料 C.典型性材料 D.事实性材料 3.一种标题的特征是结构简单,醒目,文字明显,让受众一目了然,这种标题是( ) A.主题 B.辅题 C.单一式标题 D.复合式标题

4.将一种事物的量用另外一种事物的量来表示,这是算帐说理中的( ) A.统计算账法 B.推演算账法 C.折合算账法 D.对比法 5.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和目的,这是评论的开头形式中的( ) A.摆出结论 B.提出问题 C.亮出靶子 D.交待意图 6.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 ( ) A.保持纯粹客观 B.以情动人 C.坚持“零度风格” D.不带感情 7.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除了受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还要受到( ) A.法律的约束 B.人情的约束 C.西方新闻观的约束 D.广告商的约束

8.被人们称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的是( ) A.本报评论员文章 B.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观察家评论 D.社论 9.在短评写作中,对全文的长短优劣有明显制约作用和标示作用的是( ) A.短评的开头 B.短评的结构 C.短评的结尾 D.短评的篇幅 10.篇幅短小、对新闻报道和文稿依附性最强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是( ) A.社论 B.按语 C.短评 D.述评 11.小言论选材立论的视角务求宽些、深些和( ) A.多些 B.快些 C.远些 D.新些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上编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选择】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 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 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 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 (1)新闻性 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 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 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 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选择] 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 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2、新闻评论的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论题。 3、立论要做到新颖的前提是准确。 4、新闻评论若能及时地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其立论就有前瞻性。 5、引语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作用主要是充当论据。 6、立论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7、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预见性。 [简答]

新闻评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非事件性选题: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也有不少新闻评论,既不评当天或不久前报上的新闻,评论本身也不包含新闻,评的是我们工作中间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一个问题。 2.评论员文章: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其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作用。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以升个为社论。形式上它虽然并不像社论那样直接代表编辑部但它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其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3.递进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有深入浅、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既是上一层的总结,又是下一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者问题的实质。 4.个人专栏:指的的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它具有,稳定性、时代感、群言型等特点。 5.内报头:内报头是国际上言论版标志性的形式要素,一般置于社论版的左上角,是一个缩小了的报头样(包括字体与图案)。使用这样一个内报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表明了社论版特殊的地位。内报头的内容有简有繁,有的只是报头字样的缩小,有的有图案,有的还要加上从发行人到总编辑、社论版编辑一干人等的大名以及读者来信的方法。 6.选题:就是选择需要评价的事物或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出的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7.社论: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它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8.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辑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成为编后话,它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而有感而发的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其作用在于补充或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增加其内涵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9.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与新闻报道有配合和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中的提法,内容做出评点批注,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 10.报道推进型评论:

新闻评论复习题

1.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 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 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2.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 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 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 范畴,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同时,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 3.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 ①内容层次不同:前者是传达事实信息,后者是传达思想信息 ②写作目的不同:前者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后者则是指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 申,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③表达方式不同:前者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为什么等)为基本条件;后者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 论。 .新闻评论的特点:论题的新闻性,论理的思想性,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的功能:引导功能,解惑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 .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社会活动家的本领,杂家的智能,作家的技巧 ⒎新闻评论的思想方式,方法:发散思维,纵深思维,逆向思维,超前思维,批判思维 . 年,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包检查令》——追求新闻自由,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 . 马克思新闻实践的阵地:《新莱茵报》 . 列宁创办了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火星报》 . 新闻思想集中在《党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发表在《新生活报》上的文章 . 年,王韬创办了《循环日报》,王韬称的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 . 《时报》首倡的“时评”是新闻评论演讲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的标志﹏﹏ . 《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星期论文《湘江评论》——毛泽东 .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评论发生倾斜,新闻评论最黑暗时期 . 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特征:新闻评论的分量更突出;时效性更强,﹏论题更广泛,﹏指向多元化,﹏监督异地化,﹏形式多样化,新闻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学者化. 选题的来源:①从上级精神中去选题②从社会实践中选题 ③从新闻报道中选题④从探讨争鸣中选题 . 选题的原则:触及现实,理性思变;面向全局,准而有当;以小见大,富含新意 . 立论的基本要求 立论: 标题: .标题的功能:提示议题,体现论点,表明态度,引发兴趣 标题的特点: .新闻评论标题美学特征:形式美——整齐一律,平衡对称,错落有致

00658新闻评论写作201610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卷 (课程代码00658)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 A.记叙文B.说明文C.议论文 D. 杂文 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位革命前辈是 A.陈云 B. 彭真 C. 邓小平D.叶剑英 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 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 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体现在 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表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手机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 A.比拟B.双关 C. 借代D.比喻 6.新闻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积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体现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 A. 观察家评论 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 8.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 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 9.专栏小言论是所有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 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全新整理)7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 A.广播B.报刊 C.电视D.电影 2.直接关系到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性写作程序是() A.论述和说理B.选题和立论 C.说理和总结D.论证和结尾 3.比起新闻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 A.结构简单、内容抽象B.结构复杂、内容具体 C.结构复杂、内容抽象D.结构简单、内容具体 4.新闻评论说理论述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述过程的结合B.论述过程和结论的结合 C.论点和论证过程的结合D.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5.不同媒介的评论均应根据() A.自己受众的特点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B.上级机关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C.广告客户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D.媒介的自身形式确定自己的结构方式6.办报刊要“采用‘明显畅快’的平民式文字”,该主张是下列哪个人提出的()A.毛泽东B.邹韬奋 C.李大钊D.林放 7.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 A.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B.坚持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放在首位 C.受众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D.市场的需求时刻放在首位 8.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 A.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B.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C.下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D.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和政治立场 1

9.短评作为一种评论体裁,在() A.报纸上最为常见B.期刊上最为常见 C.广播上最为常见D.电视上最为常见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太史公曰”与今天的哪类新闻评论体裁大体类似()A.短评B.专栏评论 C.编者按语D.述评 11.具有群言型特点的新闻评论体裁是() A.社论B.评论员文章 C.编者按语D.专栏评论 12.选题和立论的前提是() A.调查研究B.占有材料 C.理论研究D.掌握政策 13.评论的“点睛之笔”往往放在() A.开头部分B.中间部分 C.结尾部分D.标题之中 14.调查研究应该() A.带着观点找例子B.带着问题调查 C.带着结论找问题D.带着框框找材料 15.短评写作应该() A.完全依托新闻报道B.完全超脱新闻报道 C.一事多议D.一事一议 16.按形式品种来分,《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属于专栏评论类型中的() A.专栏小言论B.论坛评论 C.个人专栏D.集体专栏 17.一般而言,述评的作者大多数是() A.编辑B.记者 C.政府官员D.专家 18.杂文和一般评论的不同,在于它() A.逻辑性较强B.内容驳杂 C.直抒己见D.形象性较强 2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它不是通常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13.算账说理: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14.折合算账:所谓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15.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6.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7.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本质上讲,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18.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评论作者总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体现了新闻评论的( ) A.政治性B.理论性 C.针对性D.时效性 2.搞好选题立论的前提和关键是( ) A.了解政策精神B.具有丰富知识 C.提高逻辑水平D.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3.从功能上看,以下哪一个新闻评论的标题与其它三个不.属同一类型( ) A.《赞“自报家门”》B.《岂可一走了之》 C.《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D.《不能搞“靓女外嫁”》 4.将现实生活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在求同之中显示事物的实质和趋向的说理方法是( ) A.对比法B.比喻法 C.例证法D.类比法 5.广播评论的“短小精悍”是通过“省意”来实现的。以下关于“省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省意就是要压缩语言文字,节省篇幅 B.省意就是要精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东西 C.省意也需要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仔细分析 D.省意的目的是做到“短而有物”、“短而易知” 6.以下不.属于新闻评论结构原则的表述是( ) A.从评论的具体内容出发B.从评论写作的成熟模式出发 C.从受众的实际需要出发D.从不同的体裁要求和作者的特点出发 7.新闻评论结构的逻辑性既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 ) A.价值取向B.心理定势 C.主观立场D.思维规律 1

8.以下作品中哪一篇不.是毛泽东的作品( ) A.《愚公移山》B.《呻吟的哀音》 C.《别了,司徒雷登》D.《论人民民主专政》 9.对于评论工作者来说,最根本的是要树立(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机动灵活善于变通的思想 C.勇于开拓创立品牌的思想D.努力进取争当先进的思想 10.“社论是表明报纸的政治面目的旗帜,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这段论述出自( ) A.约斯特《新闻学原理》B.马克思《六月革命》 C.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D.邓拓《关于报纸的社论》 11.以下关于短评“短小精悍”的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篇幅短小,结构简约B.主题重大,立论新颖 C.内容具体,文字精练D.行文精粹,不枝不蔓 12.对报道依附性最强的评论体裁是( ) A.专栏小言论B.短评 C.编者按语D.评论员文章 13.以下关于编后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可设置标题,也不能署名 B.需要必要的分析议论,可以抒情、联想和借题发挥 C.置于文末,大多起引申、生发的作用 D.不仅可以配合新闻报道,也可以配合图片、图表、漫画等 14.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署名评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 ) A.鼓动性B.形象性 C.理论性D.目的性 15.以下新闻评论专栏中属于群言型专栏的是( ) A.生活周刊《小言论》B.人民日报《今日谈》 C.新闻周刊《今日与明日》D.新民晚报《未晚谈》 16.述评《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拜金主义要不得》、《警方应当如实立案》分别属于( ) A.工作述评、思想述评、事件述评B.工作述评、事件述评、形势述评 C.事件述评、形势述评、工作述评D.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 17.述评和新闻综述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 A.直接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B.提供相关新闻事实 2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do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 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8 参考资料:http://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和一般论说文比较,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包括新闻性、政治性和() a.社会性 b.理论性

c.群众性 d.艺术性 2.新闻评论的文字要简洁,但不能为了简短而滥用() a.词汇 b.比喻 c.简称 d.方言土语 3.评论工作者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 a.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 b.积累丰富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 4.邹韬奋一生所表现的精神为后人敬仰,他之所以感人,就是因其() a.撰写了几百万字的评论和通迅 b.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全身心陶醉在事业里面 d.以犀利的文笔,竖旗文坛 5.述评写作夹叙夹议的关键是() a.既有观点,又有材料 c.摆事实、讲道理b.评和述不分先后 d.评和述有机结合,事理交融 b.针砭时弊的政论 d.短小精悍的政论 6.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即() a.尖锐泼辣的政论c.文艺性的政论 7.只有精心写作社论才能发挥其重要的和正确的() a.批评功能 b.警示功能 c.表态功能 d.导向功能 8.写评论进行调查研究务必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 a.一分为二 b.实事求是

c.反对主观主义 d.反对经验主义 9.新闻评论说理论述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是() a.论据和论点的结合 b.调查和研究的结合 1 c.严肃和生动的结合 a.说理方法d.褒和贬的结合 b.斗争方法 10.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 c.批判方法 d.战斗方法 11.马克思在他创办并担任主编的《新莱茵报》上,十分重视撰写() a.通讯 b.社论 c.消息 12.论坛评论贵在富有() a.论辩色彩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2017

新闻评论写作 主编曾建雄 以下纯个人观点 2017年4月份考生背要点时最好结合下面的解释背,一些要点下面的解释往往会考一些小选择,特别是书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而举的例子只是列出一些重点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在看书时自己识记 注意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第一章 1、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P36(重点)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差异P39(了解) 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P40-43(重点)时新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各种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闻评论的定义P46(名次解释) 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的事件(了解)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属于时政类新闻 6、新闻评论的划分P48 7、曹仁超P49(名次解释) 8、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P53-61 第二章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2、早在18世纪,英美等国的报纸就已经建立起社论P65(了解) 3、普利策奖社论版对页P65 李普曼P66(名次解释) 4、美国与欧洲的电视评论发展状况P67(了解)

5、邸报上没出现报纸新闻评论原因P68(了解) 6中文外报—中国新闻评论产生的源头 7、《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地位P68 8、循环日报与王韬P69(名词解释)(重点) 9、戊戌变法与梁启超P70 10、时报新民说时评P71(名次解释)时评历史地位 11、了解每个人与各自的文章 12、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P69 戊戌变法时期报刊评论中唱主角的是政论P71 时评的崛起是一个标志,它表明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P71 13、时间创办人报刊 第一份中央机关报P75 第一份日报P75 第一次国内革命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P76 14、《大公报》与张季鸾《生活》与邹韬奋(识记) 15、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P82 16、两刊一报P83(名次解释) 17、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从内容与形式P84 第三章 1、选题是决定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步骤。P87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新闻评论写作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舆论与舆论之仆》,很好地说明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梁启超.王韬.于佑任.张季鸾 .( )是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它首创社论。 .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字林沪报 .《新青年》与( )报把我国报刊评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当时负有盛名的革命民 主主义阵地和论坛。 .治言.晨报.时事新报.每周评论 .被誉为“报界宗师”的政论家( )的社评《蒋介石之人生观》(年月日)曾经是当时脍灸人口的佳作。 .张季鸾.范长江.王芸生.邹韬奋 .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要求的是它的( )上的群众性。 .内容.读者面.写作形式.评论作者的广泛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有的放矢,指的是新闻评论的( )问题。 .理论性.针对性.新鲜性.准确性 .( )是新闻评论立论的一个较高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论作品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有的放矢.寓有新意.准确无误.高瞻远瞩 .孔子曾经批评他的学生子路、冉有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儿)) .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这里孔子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 .类比.喻证.反证.例证 .在新闻评论的结构中,结论的作用在于( )。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主题 .“辞达而已”指的是行文( )。 .浅显易懂.生动引人.深入浅出.深刻准确 .朴素精炼是新闻评论行文的要求之一,它是指( )。 .行文简洁.文章短小 .文字朴实.以尽量短小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当今报纸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 )。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增多 .社论减少,评论员文章减少 .社论增多,评论员文章减少 .我国报刊独创了下列的哪一种文体形式( )。 .社论.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编辑部文章 .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群众性的评论体裁是( )。 .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余论 .在我国,广播评论成为新闻广播的有机部分,成为其基本体裁之一,是在世纪( )年代末的事情。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2.doc

一、选择填空: 1、杂文是散文的一种。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以(短小)、(活泼)、(犀利)为其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 1、广播评论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具有政论性)。 2、广播评论是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广播评论的主要特点:(短小精悍)、(浅显明快)、(平易近人)、(上口动听)。 3、广播评论同其他广播体裁一样,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声音符号:(论述语言)和(音响)。 1、电视传播的方式:(双符号)、(双通道)、(双线传播)。 2、电视评论的本质属性是(电视传播方式)和(新闻评论体裁特征)的紧密结合。 二、名词解释: 1、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1、广播评论:从体裁的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2、政论性:是指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阐述对于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的见解,籍以指导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 3、“省意”:就是精练内容,剔除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集中讲非讲不可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上长话短说,而在关节点上充分展开、过细分析,让听众一听就能理解其实质,明白其所以然。 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体评论。谈话体是它的母体,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体质属性。二者结合,赋予了这种形式以吸引听众的特殊魅力。 5、“类交流”:是广播谈话的灵魂。而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不在同一场合,这种空间距离使双方无法进行即时的直接交流,而只能由说话的一方借助某种中介,创造类似双方交流、交流的语言环境。其中的交流感,不同于日常交谈中的直接交流,称为“类交流”。 6、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就传播方式说,广播评论其实都可以称为口头评论。我国的广播评论长期由播音员播诵;为同这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