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功能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即 机械结构 、 执行机构 、 驱动部件 、 信息检测部件 、 信息处理和控制单元 。

2、机械电子系统的特点是动力传动和逻辑功能互相分离、动力或能量传递的路是电源—伺服控制单元—机电换能器—执行机构 、信息传递的路是 计算机—接口—伺服控制单元 。

3、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 电传动方式 ,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 电液伺服传动系统 ,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 气压传动 。

4、所谓伺服机构是一种以 位移 为控制量的 闭环 控制系统。

5、数字IC 在机械电子装置中的作用,有 实现各种逻辑 、 实现信息的存储 、 实现数字量的运算 、 实现电路之间的参数匹配 、 提供基准波形 。

6、8.数字IC 的主要参数有 ON V 开关电压 、 OH V 输出高电压 、 OL V 输低电压 及

IH IL I I 和输入漏电流输入短路电流 、 与带负荷能力扇出系数O N 、 噪声容限和抗干扰能力 。

7、从功能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即机械结构、执行机构、驱动部件、信息检测部件、信息处理和控制单元。

8、所谓伺服机构是一种以位移为控制量的闭环控制系统。

9、接口的主要作用有:变换、放大、传递。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惯性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安装、易于微机控制。

11、机械电子学的共性相关技术有六项,分别是 机器感知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12、执行元件种类包括:电动、液压、气压。

13、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电传动方式,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电液伺服传动系统,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气压传动。

14、选用步进电机时应考虑的问题有转矩及惯量的匹配条件、步距角的选择及精度。

15、一个脉冲所产生的坐标轴移动量叫脉冲当量。

16、设计过程被描述成一种映射过程。即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将在功能域中的功能要求,映射到物理空间中的设计参数,这个映射过程需要遵循设计的两个基本公理,即独立性公理,信息公理。

17、在串行通信中,一般通信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近。

18、微型计算机应用分为两大类: 检测控制类 、 数据处理类 。

19、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部分,它主要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和内部逻辑控制部件三大部分。

20、串行接口选用原则有可靠性要高、通讯速度和通讯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抗干扰能力强。

21、PLC在设计上的特点有控制程序可变、具有高度的可靠性、接口功能强、编程直观简单、模块化结构。

22、通常PLC对用户程序的循环扫描可程分为输入采用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三个阶段。

23、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及数据管理软件。

24、传感器是一种能按照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变成可以输出信号的装置,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被测量转变成电量的测量装置。

25、智能传感器既具有传感器的检测功能,又具有微处理器的智能。

26、根据使用能量的不同,可以将执行元件分为电气式、液压式和气压式等几种类型。

27、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惯性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安装、易于微机控制。

28、步进电机的性能指标有步距角、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29、选用步进电机时应顾虑的问题有转矩及惯量的匹配条件、步距角的选择及精度。

30、直流伺服电机的特点有稳定性好、可控性好、响应迅速、控制功率低损耗小、转矩大。

31、液压伺服系统是由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执行元件组成的控制系统。

32、影响控制系统的机械结构参数有摩擦的影响、齿隙的影响、传动误差的影响、转动惯量的影响、弹性变形的影响等。

带轮齿形角、带轮齿顶圆直径、33、同步带轮的主要参数有带轮齿数Z 、带轮的节线及节圆直径、

带轮的标号。

34、按照控制机器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伺服控制系统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路径控制两大类。

35、一个脉冲所产生的坐标轴移动量叫脉冲当量,脉冲当量是脉冲分配的基本单位,由加工精度决定。

36、机器人的基本定义为一种机械装置、可以编程、具有自动控制系统。

37、机器人的构成分为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控制系统、智能系统。

38、传感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信息处理以及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39、对机器人的编程方式有示教编程、离线编程和语言编程。

40、数控机床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加工设备,其优点是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生产管理。

41、数控机床的组成有输入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反馈系统、适应控制和机床。

42、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

43、机电一体化系统要实现其目的功能,一般需要具备五种内部功能,即主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和结构功能。

44、传统机器由动力、传动机、工作机三部分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五种内部功能相对应,则由动力源、机械本体、执行机构、传感器、计算机五部分组成。

45、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可由三个阶段来概述: (1)输入采样阶段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3)输出刷新阶段

46、PLC的编程语言用得最多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和顺序功能图

47、传感器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分为二值型、模拟型和数字型。

48、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位移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式和圆盘式两类,分别用来检测直线位移和角位移。

49、常见的光栅从形状上可分为长光栅和圆光栅两大类。前者用于检测直线位移,后者用于检测角位移。光栅的检测精度比较高,可达士lum。

50、绝对值式编码器有三种类型:光电编码器、磁性编码器和接触式编码器。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光电编码器。

51、算术平均滤波方法的原理是,对信号连续进行n次采样,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有效采样值。

52、静态误差补偿有三种:1)非线性补偿;(2)零位误差补偿;(3)增益误差补偿

53、根据执行元件的不同,伺服系统可分为电气式、液压式和气动式伺服系统

54、伺服系统根据控制原理,即有无检测环节及其检测部件,可分为开环、半闭环和闭环三种基本的控制方式。

55、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用“稳、准、快”三个字加以概括,即要求有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56、从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来看,伺服系统出现过三种基本方式,即①模拟式,②混合式,③数字方式

57、直流电机的驱动调速常用的方法有可控硅法和PWM法等。

58、控制理论分为三个阶段:1)经典控制理论2)现代控制理论3)智能控制理论。

59、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等三大分析方法。

60、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基本控制类型:(1)数字控制系统;(2)伺服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

61、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五种内部功能相对应,由动力源、机械本体、执行机构、传感器、计算机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62、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主要有六项,分别是机械技术、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检测及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63、伺服驱动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伺服驱动单元及其驱动装置。

64、检测及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检测电路。

65、PLC从工作过程上说分成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66、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位移的高精度检测元件,分为直线式和圆盘式。直线式由定尺和滑尺组成,表面有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当余弦绕组及定尺绕组位移相同时,正弦绕组及定尺绕组错开 1/4节距。

67、光栅主要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组成,通常,标尺光栅固定在活动部件上(如工作台或丝杠),光栅读数头安装在固定部件上。

68、常用下列指标描述步进电机的工作性能:单相通电的矩角特性、启动力矩、空载和负载启动频率、动态转矩和矩频特性、步矩精度。

69、可靠性指标是指可靠性量化分析的尺度,包括故障分布函数和故障密度函数、可靠度、平均寿命、失效率、有效度。

70、消除或减小结构谐振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增加阻尼抑制谐振。

71、谐波齿轮传动由三个主要构件所组成,即具有内齿的刚轮、具有外齿的柔轮和波发生器。

72、滚珠丝杠副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二种。

73、常用的导轨调整方法有压板和镶条法两种方法。对燕尾形导轨可采用镶条(垫片)方法同时调整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间隙。

74、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具备五种内部功能,主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结构功能,其中主功能是直接必需的。

75、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包括RAM扩展、ROM扩展、I/O扩展。

76、检测及传感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检测电路。

77、PLC的编程语言包括梯形图、语句表、顺序功能图。

78、伺服驱动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伺服驱动单元及其驱动装置。

79、常用下列指标描述步进电机的工作性能:单相通电的矩角特性、启动力矩、空载和负载启动频率、动态转矩和矩频特性、步矩精度。

80、可靠性指标是指可靠性量化分析的尺度,包括故障分布函数和故障密度函数、可靠度、平均寿命、失效率、有效度。

81、消除或减小结构谐振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增加阻尼抑制谐振。

82、差补运算分成两类,脉冲增量差补和数据采样差补。

83、常用的导轨调整方法有压板和镶条法两种方法。对燕尾形导轨可采用镶条(垫片)方法同时调整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间隙。

84、机电一体化系统要实现其目的功能,一般具备五种内部功能:主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结构功能。

8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分为硬件逻辑故障、软件故障和瞬态干扰故障。

86、光栅检测系统由多路信号采集细分电路、放大环节、整形环节、辨向电路组成。

87、旋转变压器的鉴相测量方式是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相位来确定被测转角的大小;鉴幅测量方式是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幅值来实现角位移检测。

88、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位移的高精度检测元件,分为直线式和圆盘式。

89、同步带的主要参数:带轮齿数、带轮的节线及节圆直径、带轮齿形角和带轮齿顶圆直径。

90、按干扰的耦合模式干扰可分为___静电干扰__、___磁场耦合干扰__、__漏电耦合干扰_等干扰类型。

91、常用的脉冲增量插补算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

92、可靠性指标是指可靠性量化分析的尺度,包括故障分布函数和故障密度函数、可靠度、平均寿命、失效率、有效度。

93、某4极交流感应电动机,电源频率为50Hz,当转差率为0.02时,其同步转速为 1500r/min ,转子转速为 1470r/min 。

94、根据误差的性质,误差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按误差来源,可分为原理误差、制造误差、运行误差。

9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及传动级数____增加而减小__。

96、对直线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是___导向精度高__、___耐磨性好_、足够的刚度、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97、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___操作指导控制系统、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SC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_。

98、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__单片机、PLC、总线工控机__等类型。

99、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__内循环__,___外循环__。

10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 _性能指标_,_系统功能_,__使用条件_,经济效益_。101、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___PLC__。

102、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光栅条纹间的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_20mm_。103、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__位置和速度_,使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104、某4极交流感应电机,电源频率为50Hz,转速为1470r/min,则转差率为__0.02__。

105、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__增加而减小__。

106、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__外循环插管式和内循环反向器式___。

107、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__控制器__、_功率放大器_、检测装置、__检测装置__。

108、从电路上隔离干扰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光电隔离、变压器隔离、继电器隔离。

109、开环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环形分配器、功率放大器和步进电动机等组成。

110、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及输出通道一般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

111、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__变压器隔离、光电隔离__。

112、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滤波、隔离、降低和消除公共阻抗、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113、接口的基本功能主要有___数据格式转换__、放大、__通信联络__。

114、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115、在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的参量形式可以分为: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输出三种形式。

116、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为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执行机构和检测装置等四大部分组成。

117、开环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环形分配器、功率放大器和步进电动机等组成。118、对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是__系统精度__、__稳定性__、__响应特性__、_工作频率__。

119、对直线导轨副的基本要求是导向精度高、耐磨性好、足够的刚度、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性。

120、伺服驱动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伺服驱动单元及其驱动装置。

121、PLC从工作过程上说分成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

122、消除或减小结构谐振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结构的固有频率;增加阻尼抑制谐振。

123、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及驱动部分、执行机构、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124、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屏蔽、隔离、滤波、接地和软件处理等方法。

125、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__CPU 、存储器、接口模块_等其它辅助模块组成。

126、从控制角度讲,机电一体化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127、在机电一体化中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的参量形式可以分为: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输出三种形式。

二、判断题

1、传感器的主要参数有灵敏度、分辨率、抗干扰性、可靠性和耐环境性等。(√)

2、机电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机械的使用性能,提高机械的信息响应能力和自动化程度。(√)

3、驱动部件只能进行能量的转换,一般不受控制。(×)

4、从控制理论的系统观点来看,只有电气系统才具有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5、机构也可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6、机械具有动力传递和信息处理双重功能。(√)

7、要提高自动化程度必须采用微电子化的控制系统。(√)

8、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都是弱电技术。(×)

9、传感器实际上就是信息变换装置。(√)

10、不同的微处器,它们的功能和特性基本相似。(×)

11、微机的选用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服务对象,选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档次。(√)

I口或数据总线送给控制对象。(√)

12、微机在完成有关控制的处理后,总是以数字信号通过O

13、单片机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又无法通过输入,输出口线扩展,因而应用受到限制。(×)

14、可靠性问题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一样,都具有很强的互换性。(×)

16、没有精确可靠的传感器,就没有精确可靠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

17、测量条件虽然各部相同,但对传感器的要求基本一样。(×)

18、气敏传感器可用于各种可燃气体、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

19、为了满足高性能传感器的需要,有必要使用复合材料。(√)

20、执行机构是机械电子学的组成部分,它将来自信息处理部分的指令转变成所要求的机械动作。(√)

21、气压式执行元件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22、步进电机又称电脉冲马达,它能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

23、步进电机的转矩、效率、精度、高速性都很好。(×)

24、细分驱动的特点是在不改动电机参数的情况下,能使步距角增大。(×)

25、交流伺服电机结构紧凑、外形小、重量轻。(√)

26、液压伺服系统按信号的产生和传递形式分为机—液,电—液伺服系统两大类。(√)

27、转动惯量越大,对稳定性、动态响应越好。(×)

28、同步带传动及一般带传动相比具有无滑动、传动比稳定的优点。(√)

29、滚珠螺旋传动及滑动螺旋传动和其它直线运动副相比具有运动效率高、能自锁。(×)

30、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决定了系统的最小位移,步距角越小,位移的控制精度越低。(×)

31、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就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为电机提供电能的控制装置,也称其为变流器,它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波形和相数的变换。(√)

32、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及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及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33、数字控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34、点位控制对于运动轨迹上每一个点坐标都具有一定的精度要求。(×)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化工工艺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天然气转化合成气时副反应析碳的危害 A、降低催化剂活性 B、使催化剂崩解 C、堵塞床层,增加阻力 D、使反应局部温度下降 2、下列油品中,沸程最低的是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润滑油 3、合成氨反应是 A、放热、体积减小反应 B、放热、体积增大反应 C、吸热、体积减小反应 D、吸热、体积增大反应 4、天然气转化合成气使用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为 A、Ag B、Fe C、Ni D、Co 5、对CO变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和高水碳比有利于平衡右移 B、变换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 C、变换过程采用单反应器 D、压力对平衡和反应速度都无影响 6、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工艺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A、Cu B、Ag C、Al2O3 D、Fe 7、乙烯环氧化反应中致稳气成分为 A、N2,CO2 B、Ar,CO2 C、O2,H2O D、N2,CH4 8、关于脱氢反应中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A、催化剂活性组分为Fe B、需要高温低压操作 C、用水蒸气作稀释剂 D、吸热反应 9、气相烷基化法制乙苯的催化剂为 A、铁系催化剂 B、镍系催化剂 C、膦羰基钴催化剂 D、ZSM-5分子筛催化剂 10、下列哪项不是磺化反应的特点

A、亲电取代 B、饱和烃比芳环易磺化 C、可逆反应 D、HSO3+阳离子为真正的磺化剂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三大步骤。 ( A ) A、产品分离及精制; B、工艺条件优化; C、设备与安装工程; D、产品方案设计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 ( C ) A、金属矿; B、化学矿; C、化学中间体; D、工业盐 3、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乙烯、丙烯和,三苯指苯、甲苯和。 ( A ) A、丁二烯和二甲苯; B、丁二烯和乙苯; C、丁烯和二甲苯; D、丁烯和乙苯 4、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常 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等。 ( A ) A、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焦化 B、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转化 C、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D、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延迟焦化 5、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H2+3N2→2NH3,该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 ( D ) A、不可逆、吸热; B、不可逆、放热; C、可逆、吸热; D、可逆、放热 6、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是。 ( C ) A、NaHCO3和NH4Cl; B、Na2CO3和NaCl; C、Na2CO3和NH4Cl; D、Na2CO3和NaHCO3 7、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 B ) A、加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B、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C、脱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D、加氢反应和重组反应 8、转化率是针对而言的;选择性是针对而言的;收率等于转化率与选择性 之积。 ( D ) A、目的产物、中间产物 B、反应物、中间产物 C、目的产物、反应物 D、反应物、目的产物 9、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汽油辛烷值:。 ( B ) A、降低烯烃含量 B、降低芳烃含量; C、提高氧含量; D、添加甲基叔丁基醚 10、下列关于合成氨的熔铁催化剂Fe3O4-Al2O3-K2O说法错误的是:。( A ) A、Fe3O4是活性组分 B、Al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 C、K2O是电子型助催化剂 D、使用前需升温活化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煤高温干馏的产物、、、。 2、四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分别是、、、。 3、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三苯指、、。 4、为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及化工产品,石油二次加工方式有、、、。

化工工艺学考试卷

《化工工艺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的可能性, 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 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反应方程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8、在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达到的组成指标 O<8%。 为:S>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H 2 9、在沸腾炉焙烧硫铁矿时要稳定沸腾炉的炉温需要做到的三个稳定分别为:①稳定的空 气量、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 式)。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共5小题,每题各10分) 1、简述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应采取的措施。 2、简述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的作用。 3、简述硫酸生产两转两吸工艺的优、缺点。 4、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优、缺点。 5、写出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及质量收率等衡量裂解结果指标的定义式。 《化工工艺学》试题二

机电一体化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选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外循环插管式和_________等类型. 收藏 A. 内循环反向器式 B. 外循环反向器式 C. 内、外双循环 D. 内循环插管式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PWM指的是________. 收藏 A. 计算机集成系统 B. 可编程控制器 C. 机器人 D. 脉宽调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检测环节能够对输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比较环节所需要的量纲,一般包括传感器和_______. 收藏 A. 转换电路 B. 调制电路 C. 控制电路 D. 逆变电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收藏 A. 机电一体化设计主要是指产品的设计,不需要系统论方面的知识 B.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传统机械技术及电子技术两方面技术构成 C.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电一体化技术,而不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 D.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为主体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_________等个五部分.

收藏 A. 换向结构 B. 检测环节 C. 存储电路 D. 转换电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________输入电压. 收藏 A. 大于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等于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________. 收藏 A. 内循环反向 B. 内循环插管式 C. 外循环反向器式 D. 内、外双循环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________. 收藏 A. 伺服系统 B. 工业机器人 C. 顺序控制系统 D. 数控机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下列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伺服系统稳定性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收藏 A.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1)

《化工工艺学》 一、填空题 1. 空间速度的大小影响甲醇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2. 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 3. 芳烃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就是以苯、甲苯和 二甲苯为主要原料生产它们的衍生物。 4. 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 5. 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碱洗法和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6. 天然气转化催化剂,其原始活性组分是,需经还原生成才具有活性。 7. 按照对目的产品的不同要求,工业催化重整装置分为生产芳烃为主的化工型,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的燃料型和包括副产氢气的利用与化工燃料两种产品兼顾的综合型三种。 8. 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9. 氨合成工艺包括原料气制备、原料气净化、原料气压缩和合成。

10.原油的常减压蒸馏过程只是物理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得到的轻质燃料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 11. 变换工段原则流程构成应包括:加入蒸汽和热量回收系统。 12. 传统蒸汽转化法制得的粗原料气应满足: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H2)2在 2.8~3.1 。 13. 以空气为气化剂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称为空气煤气。 14. 低温甲醇洗涤法脱碳过程中,甲醇富液的再生有闪蒸再生、_ 汽提再生 _、_热再生_三种。 15.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 16. 有机化工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农副产品。 18. 乙烯直接氧化过程的主副反应都是强烈的放热反应,且副反应(深度氧化) 防热量是主反应的十几倍。 19. 第二换热网络是指以_ _为介质将变换、精炼和氨合成三个工序联系起来,以更合理充分利用变换和氨合成反应热,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 天然气转化制气,一段转化炉中猪尾管的作用是

机械电子学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电子 一、 1、机械电子学的共性相关技术有六项,分别是 机器感知技术 , 伺服驱动技术 , 信息处理技术, 精密机械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 系统总体技术 2、执行元件种类: 电动 、 液压 、 气压 3、精密机械技术主要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主功能 和 构造功能 4、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 电传动方式 ,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 电液伺服传动系统 ,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 气压传动 。 5、选用步进电机时应考虑的问题有 转矩与惯量的匹配条件 、 步距角的选择与精度 。 6、一个脉冲所产生的坐标轴移动量叫 脉冲当量 7、设计过程被描述成一种映射过程。即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将在功能域中的功能要求,映射到物理空间中的设计参数,这个映射过程需要遵循设计的两个基本公理,即 独立性公理 , 信息公理 8、在串行通信中,一般通信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 近 二、 1、步进电机具有哪些特点? 答: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只要干扰的大小未引起“丢步”现象就不影响其正常工作;步进电机步距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以后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以后,其累积误差为“0”,不会长期积累;易于直接与微机系统接口,构成开环位置伺服系统。 2、步进电机的选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转矩和惯量的匹配,为了使步进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能力及较快的响应速度,通常推荐 5 .0max ≤T T el 及 4 ≤m el J J 。 (2)步距角的选择和精度,因步距角的选择是由电脉冲当量等因素决定的,步进电机的步距角精度将会影响开环系统的精度。 3、同步带传动有哪些特点? 答:同步带传动的特点与分类 1)传动比准确,同步带是啮合传动,工作时无滑动。 2)传动效率高,效率可达98%。与V 带相比,可节能10%以上。 3)传动平稳,能吸收振动,噪声小。 4)使用范围广,传动比可达10,且带轮直径比V 带小得多,也不需要 大的张紧力,结构紧凑。高速还达50m/s ,传递功率达300kW 。 5)维护保养方便,能在高温、灰尘、水及腐蚀介质的恶劣环境中工作,不需润滑。 6)安装要求高。要求二带轮轴线平行。同步带在与二带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内运

化学工艺学试题答案

《化学工艺学》考查课期末试题 班级:08化工(1)班学号:08003028姓名:李强 1.现代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答:1、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向大型化、综合化、精细化发展;3、多学科合作、技术密集型生产;4、重视能量合理利用、积极采用节能工艺和方法;5、资金密集,投资回收速度快,利润高;6、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2.什么是转化率?什么是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 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答:1、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 或百分率,用符号X表示。定义式为X=某一反应物的转化量/该反应物的起始量对于循环式流程转化率有单程转化率和全程转化率之分。 单程转化率:系指原料每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 XA=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反应器进口物料中组分A的量 =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循环物料中组分A的量全程转化率:系指新鲜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到离开该系统所达到的转化率 XA,tot=组分A在反应器中的转化量/新鲜原料中组分A的量 2、选择性:用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选择性系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 反应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 定义式S=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或S=实际所得的目的产物量/按某反应物的转化总量计算应得到的目的产物理论量 3、因为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成副产物的 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变成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许多原料浪费了。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 3.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 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答:1、基本特征包括:催化剂是参与了反应的,但反应终止时,催化剂本身未 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催化剂在生成过程中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使用;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即加速反应),但不能改变平衡;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特定的催化剂只能催化特定的反应。 2、作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改进操作条件;催化剂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应

化学工艺学试题

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生产方法的评估,过程原理的阐述,工艺流程的组织和设备的选用和设计。 焙烧:是将矿石,精矿在空气,氯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气流中,不加或配加一定的物料,加热至低于炉料的熔点,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变化的单元过程煅烧:是在低于熔点的适当温度下加热物料使其分解,并除去所含结晶水二氧化碳或三氧化硫等挥发性物质的过程 平衡转化率: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种原料量占该种原料起始量的百分数 浸取:应用溶剂将固体原料中可溶组分提取出来的单元过程 烷基化:指利用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N、O、S、C等原子上引入烷基(R--)或芳香基的反应。 羰基合成:指由烯烃,CO和H2在催化作用下合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醛的反应。 煤干馏: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强热而发生的复杂系列物化反应过程。 水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CO+H2) 精细化学品:对基本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进行深加工而制取的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用途,小批量生产的高附加值系列产品。 高分子化合物: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4~106的化合物 原子经济性:指化学品合成过程中,合成方法和工艺应被设计成能把反应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原料尽可能多的转化到产物中。=目的产物分子量/所有产物分子量 环境因子:=废物质量/目标产物质量 1.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化学矿,煤,石油,天然气 2.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 3.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 4.石油一次加工方法为:预处理,常减压蒸馏。二次加工方法: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焦化等。石油中的化合物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5.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为:CH4+H2O-----?CO+3H2 和CH4+0.5O2-----?CO+2H2 CH4+CO2----?2CO+2H2 6.硫酸生产的原料有:硫磺,硫铁矿,有色金属冶炼炉气,石膏。 7.工业废气脱硫,高硫含量用湿法脱硫,低硫含量用干法脱硫。 8.硝酸生产的原料:氨,空气,水。 9.浓硝酸生产方法:直接法,间接法,超共沸酸精馏法。 10.氨的主要用途:生产化肥,生产硝酸。平衡氨浓度与温度,压力,氢氮比,惰性气体浓 度有关。温度降低或压力升高时,都能使平衡氨浓度增大。 11.合成氨反应方程式:N2+3H2?-----?2NH3 300--600℃ 8--45MPa,催化剂。 12.甲烷化反应:CO+3H2==CH4+H2O 13.变换反应:CO+H2O===CO2+H2 14.氯在氯碱厂主要用于生产:液氨,盐酸。氯碱厂主要产品有:烧碱,盐酸,液氨。 15.食盐水电解阳极产物是:Cl2,阴极产物是:NaCl,H2 16.氯碱工业三种电解槽:隔膜,离子交换膜,汞阴极法。 17.汽提法生产尿素工艺中,常用气提气有:CO2和NH3 18.铬铁矿焙烧方法:有钙焙烧,无钙焙烧。有钙焙烧的主要废物是:铬渣。含有致癌物:六价铬。常见铬盐产品: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铬酐,铬绿(Cr2O3)。 19.索尔维制碱法主要原料:NH3,CaCO3,NaCl。主要产品:Na2CO3,CaCl2 侯氏制碱法:NH3,CO2,NaCl 。主要产品:Na2Co3,NH4Cl

《机械电子学》模拟试题1-4及答案

《机械电子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从功能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即机械结构、执行机构、驱动部件、信息检测部件、信息处理和控制单元。 2.机械电子系统的特点是动力传动和逻辑功能互相分离、动力或能量传递的路是电源—伺服控制单元—机电换能器—执行机构、信息传递的路是计算机—接口—伺服控制单元。 3. 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电传动方式,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电液伺服传动系统,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气压传动。 4.所谓伺服机构是一种以位移为控制量的闭环控制系统。 5.IC一般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电路,只需外接少量元件和导线便可实现某种给定的功能。 6.选择运放一般应从对它的主要技术要求出发,确定是通用型还是高性能型,再在各类运放中比较优劣选用合适的产品在重视主要指标的同时,也要兼顾其它要求。 7.数字IC在机械电子装置中的作用,有实现各种逻辑、实现信息的存储、实现数字量的运算、实现电路之间的参数匹配、提供基准波形。 8.数字IC的主要参数有、、与 、、噪声容限和抗干扰能力。 二、判断题 1.机电一体化可以大大提高机械的使用性能,提高机械的信息响应能力和自动化程度。(√) 2.驱动部件只能进行能量的转换,一般不受控制。(×) 3.传感器的主要参数有灵敏度、分辨率、抗干扰性、可靠性和耐环境性等。(√) 4.从控制理论的系统观点来看,只有电气系统才具有一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5.机构也可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6.机械具有动力传递和信息处理双重功能。(√) 7.要提高自动化程度必须采用微电子化的控制系统。(√) 8.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都是弱电技术。(×) 9.门电路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10.传感器实际上就是信息变换装置。(√) 三、名词解释 1.机电一体化:利用微电子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能的一种技术。 2.微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 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是由计算机或微处理器完成信息的输入、运算、推理、存储和输出过程的方法和技术。 4.模拟IC:专门用于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5.数字IC:专门用于处理离散的数字量。 四、简答题 1.综述机电一体化的基特征。 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特征由:广泛使用微电子技术与微机处理器,将电子单元器件嵌入机械系统,使系统具备更加完善的信息响应和信息处理能力;以微电子或电力部件替代机械部件的部分功能,使得机构大大简化;以微电子部件完全取代机械部件,使仪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机电互补,有机结合,创造出现代高科技特征的机器设备。 2.使用数字IC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使用数字IC的注意事项:电路外引线的连接其中包括输出端的连接和多余输入端的处

机电一体化期末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以打夯机为例,内含机械与电器,问这是不是机电 一体化产品? 答: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打夯机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因为打夯机只是普通的机械加电器,它属于硬连接或者称为机械连接只能应用在就地或者小范围场合使用,不能满足大面积和远程控制。而机电一体化就不一样了,它不光有硬连接、机械连接还有软连接。机电一体化属于同时运用机械、电子、仪表、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一种复合技术。它不光可以就地操作,小范围应用,还可以大面积使用操作,远程监测、控制。 2.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构成是什么? 答: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3.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后,可以取得那些成效? 答:产品实现机电一体化后可以取得的成效:产品性能提高、功能增强、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节约能源、改善操作、提高灵活性等。 4.数字量传感具有哪三种类型?他们有什么区别? 数字传感器按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 1.直接式数字量传感器——其分辨率决定于数字量传感器的位数。 被测物理量→数字编码器→信息提取装置→数字量输出 2.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 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此种结构的位移分辨率对低精度的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而言,仅由周期信号发生器的性质决定。例如,光栅当长1mm有100条刻线时,其分辨率即为0.01mm;对高精度的周期计数式数字传感器而言,还要考虑到电子细分数。如在100倍电子细分数下,此光栅的分辨率就是0.1μm。此种结构属于增量式结构,结构的特点(位移方向的要求)决定它不但备有辨向电路,而且周期计数器还具有可逆性质。 图1 周期计数式数字量传感器的结构方框图 3.频率式数字传感器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按振荡器的形式,可将此种数字传感器分成带有晶体谐振器的和不带晶体谐振器的两种。前者,按被测量的作甩点,又分作用在石英谐振器上的石英晶体谐振式数字传感器和作用在谐振器中储能元件上的带有

(完整)化学工艺学考试答案

(完整)化学工艺学考试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工艺学考试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工艺学考试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工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中进行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 2、石油芳烃主要来源于石脑油重整生成油和烃裂解生产乙烯副产的裂解石油 3、能为烃的烷基化提供烷基的物质称为烷基化剂,可采用的有多种,工业上常用的有烯烃和卤代烷烃 4、工业上获得重要原料(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烯烃的方法是烃类热裂解,其主要原料是轻烃、石脑油、重质油、柴油等。 5、指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的反应称为芳烃的烷基化反应 6、目前生产苯乙烯的方法主要是乙苯脱氢法 7、芳烃主要有如下三方面来源:1。来自煤的焦化的副产煤焦油和粗苯;2.来自催化重整的汽油;3。来自乙烯生产中的裂解气油 8、两个相同芳烃分子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和下,一个芳烃分子上的侧链烷基转移到另一个芳烃分子上去的反应称为芳烃的歧化 9影响加氢反应的因素有温度、压力以及反应中氢的用量 10、合成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用于制甲醇,应采用较高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芳烃脱烷基化: 烷基芳烃中与苯环相连接的烷基,在一定的条件可以脱去,此类反应称为烷基的脱烷基化 2.烷基转移 指两个不同芳烃分子之间发生烷基转移的过程

化学工艺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1、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任务是什么? 指生产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工业部门。进行的主要反应有裂解、氧化还原、加氢-脱氢、水解-水合和羰基化等。产品有低级烯烃、醇、酸、脂和芳烃等 2、天然气中的甲烷化工利用主要有哪三条途径? ●经转化先制成合成气,或含氢很高的合成氨原料气,然后进一步合成甲醇、氨、高级醇和羰基化学 品; ●经部分氧化制乙炔; ●直接制造化工产品,如制造炭黑、氢氰酸、各种氯甲烷、硝基甲烷、甲醇和甲醛。 3、催化裂化条件下,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 ●烷烃的的裂解,产物以C3、C4和中等大小的分子居多 ●异构化、芳构化、环烷化,使裂解产物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含量增多; ●氢转移反应(即烯烃还原成饱和烃),使催化汽油中容易聚合的二烯烃类大为减少 ●聚合、缩合反应 4、催化重整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那几类? 六环环烷烃的脱氢;五元环烷烃异构化再脱氢;烷烃环化再脱氢;烷烃异构化;加氢裂化 5、加氢裂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 加氢裂化是催化裂化技术的改进,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可抑制催化裂化时的发生的脱氢缩合反应,避免焦炭的生成。主要反应有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以除去原料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和二烯烃,以改善加氢裂化所得的油料的质量;加氢裂化,在裂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上进行裂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最大限度的生产汽油和中间馏分油 6、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有关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哪些? 焦化-气化-液化;热解-气化-发电;气化-合成-燃料;液化-燃料-气化;液化-加氢气化 7、什么叫烃类热裂解法? 烃类热裂解:轻质烃类在高温(850°C)下受热分解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烃类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和芳烃等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化学过程。 8、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些? 脱氢反应:R-CH2-CH3 R-CH=CH2+H2 断链反应:R-CH2-CH2-R’R-CH2=CH2+R’H 9简述在烷烃热裂解中,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固断链比脱氢容易 ●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加而降低 ●脱氢难易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 ●带支链的C-H键或C-C键,较直链的键能小 ●低分子烷烃的C-C键在分子两端断裂比在分子链中央断裂容易,较大分子量的烷烃反之。 10、环烷烃热裂解的规律是什么? 环烷烃热裂解易得芳烃,含环烷烃较多的原料,裂解产物中丁二烯、芳烃的收率较高,乙烯较低,单环烷烃生成乙烯、丁二烯、单环芳烃 多环烷烃生成C4以上烯烃、单环芳烃 11、芳烃热裂解的反应类型? 芳烃不易裂解为烯烃,主要发生侧链断链脱H及脱H缩合反应。芳烃的一次反应中,芳烃经脱氢缩合转化为稠环芳烃,再转化为焦炭。固有:脱H缩合、断侧链反应,脱氢反应、开环脱氢。 12、简述各类烃类热裂解的规律? 烷烃:正构烷烃最利于乙烯、丙烯的生成,且烯烃的分子量越小,总产率越高。异构烷烃的烯烃总产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 烯烃:大分子烯烃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烯烃能脱氢生成炔烃、二烯烃,进而生成芳烃; 环烷烃:环烷烃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生成单烯烃的反应; 芳烃:无烷基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有烷基的芳烃,主要是烷基发生断和脱氢反应,芳环不开裂,可脱氢缩合为多环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机械电子学》试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 1、从功能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可以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即 机械结构 、 执行机构 、 驱动部件 、 信息检测部件 、 信息处理和控制单元 。 2、机械电子系统的特点是动力传动和逻辑功能互相分离、动力或能量传递的路是电源—伺服控制单元—机电换能器—执行机构 、信息传递的路是 计算机—接口—伺服控制单元 。 3、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 电传动方式 ,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 电液伺服传动系统 ,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 气压传动 。 4、所谓伺服机构是一种以 位移 为控制量的 闭环 控制系统。 5、数字IC 在机械电子装置中的作用,有 实现各种逻辑 、 实现信息的存储 、 实现数字量的运算 、 实现电路之间的参数匹配 、 提供基准波形 。 6、8.数字IC 的主要参数有 ON V 开关电压 、 O H V 输出高电压 、 OL V 输低电压 与 IH IL I I 和输入漏电流输入短路电流 、 与带负荷能力扇出系数O N 、 噪声容限和抗干扰能力 。 7、从功能上讲,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五大组成部分:即机械结构、执行机构、驱动部件、信息检测部件、信息处理和控制单元。 8、所谓伺服机构是一种以位移为控制量的闭环控制系统。 9、接口的主要作用有:变换、放大、传递。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惯性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维修安装、易于微机控制。 11、机械电子学的共性相关技术有六项,分别是 机器感知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总体技术。 12、执行元件种类包括:电动、液压、气压。 13、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使用电传动方式,对于低速重负荷系统则采用电液伺服传动系统,在某些自动线上则使用气压传动。 14、选用步进电机时应考虑的问题有转矩与惯量的匹配条件、步距角的选择与精度。 15、一个脉冲所产生的坐标轴移动量叫脉冲当量。 16、设计过程被描述成一种映射过程。即通过选择适当的设计参数,将在功能域中的功能要求,映射到物理空间中的设计参数,这个映射过程需要遵循设计的两个基本公理,即独立性公理,信息公理。 17、在串行通信中,一般通信速率越高,传输距离越近。 18、微型计算机应用分为两大类: 检测控制类 、 数据处理类 。

机电一体化理论考试试题

………考………生………答………题………不………准………超………过………此………线……… 国家职业培训认证统一考试 机电一体化理论考试试卷

(中级B卷) 注意事项 1、请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培训单位。 2、请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后回答,保持卷面整洁,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 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1.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常态位是()。 A、中位; B、左位; C、右位; D、任意位置 2.图示回路可以实现活塞()。 A、快速前进 B、慢速前进 C、快速后退 D、慢速后退 3.“M”形滑阀中位机能是()。 4.气缸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它属于()元件。 A、动力 B、辅助 C、控制 D、执行 5.气压传动系统中,冷却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干燥器、过滤器、油雾器等,是( ) 元件。 A、动力 B、辅助 C、控制 D、执行 6.气动马动是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它属于( )元件。 A、动力 B、辅助 C、控制 D、执行 7.符号表示()。 A、溢流阀; B、气源三联件; C、减压阀; D、气源二联件 8.动控制回路中梭阀相当于实现()门逻辑功能的阀。 A、与 B、非 C、或 D、与非 9.在调速回路中()系统效率较高。

A、进口节流调速 B、容积调速 C、容积—节流调速 D、出口节流调速 10.排量一定的液压马达其转速决定于()。 A、所带的转矩 B、输入压力 C、输入流量 D、外负载 11.空压机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元件。 A 、辅助B、执行C、动力 D、控制 12.液压油L-HM32中,L-HM表示()。 A、普通液压油 B、抗磨液压油 C、低温液压油 D、汽轮机油 13.霍尔接近开关和干簧管开关能检测到()。 A、金属物质 B、塑料 C、磁性物质 D、任何物质 14.一块数字式压力指示表,显示范围为0-99KPa,指示小数点后两位,则该表的分辨率为()。 A、1KPa B、0.1KPa C、0.01KPa D、0.001KPa 15.电桥实验中在进行测量之前要对电桥调平衡,这是属于()测量方法。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偏差法 D、零位法 16.如图所示为某种仪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则图中的表示()。 A、灵敏度 B、灵敏限 C、分辨率 D、精度 17.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来表示的。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引用误差 D、随机误差 18.使用传感器与PLC配合检测金属工件、黑色塑料工件,需使用()种传感器 A、1种 B、2种C、3种D、4种 19.如图所示,是一种进出检测装置。选用的是何种光电式传感器作为检测元件。() A、漫反射式光电开关 B、镜反射式光电开光 C、对射式光电开关 D、槽式光电开关 20.电感式传感器只能检测()。 A、金属物体 B、塑料物体 C、液体 D、木材 21.下图的连接方式是()。 A、PNP型 B、NPN型 C、继电器输出型 D、不能确定

湖南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工艺学期末C卷

湖南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专业三年级期末/补考/重修课程 化工工艺学考核试题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时量:120 分钟试卷类型:C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2分) 1.裂解炉出口的高温裂解气在出口高温条件下将继续进行裂解反应,通过急冷换热器可将高温裂解气尽快冷却,当裂解气温度降至( )时,可使裂解反应基本终止。 ①550℃以下②650℃以下 ③750℃以下④450℃以下 2.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反应,其产物为尼龙-66。在其高分子中结构单元与重复单元( ) ①相同②相近 ③不相同 3.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沸点差仅0.75℃,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深冷结晶分离法。其中Amoco法工艺特点是:( ) ①一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②一段结晶,一段离心分离 ③两段结晶,两段离心分离 4. 邻二甲苯气相催化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一般采用V-Ti-O体系。20世纪70年代开发成功了60~65克工艺,该工艺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在:( ) ①爆炸极限以上操作②爆炸范围内操作 ③爆炸极限以下操作第 1 页共7 页 5. 利用基因工程改进酵母的性能以降低乙醇生产成本。日本三得利公司把从酶菌中分离得到的葡萄糖淀粉酶基因克隆到酵母中,直接发酵生产乙醇。与传统工艺相比,降低能耗:( ) ①20% ②40% ③60% ④80%

6. 烃类裂解反应是体积增大、反应后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减压对反应是有利的。但裂解不允许在负压下操作,为了降低原料烃的分压,常将裂解原料与( )混合: ①水蒸气②氢气 ③氮气④以上都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克劳斯法的基本原理是( )。 2.原子经济性是指()。它是由B.M.Trost 于1991年首先提出来的。因此获得199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 3.根据烃类裂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提高裂解温度并缩短停留时间可提高过程的选择性。工业上管式裂解炉的改进措施有:()和()。 4.将烃类原料中所含的有机硫化合物氢解,转化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再用其他方法除之。此加氢脱硫催化剂是以(),有机硫的氢解反应为(任举一例)()。 5.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有()和()。催化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重质馏分油,使大分子烃类化合物裂化而转化成( )。 6. 低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高压法合成甲醇采用的催化剂为()。 7.研究表明乙烯环氧化反应在100℃时,反应产物几乎全是环氧乙烷,但在工业上一般选择反应温度在220~260℃,是因为( )。 8.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平衡型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化学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 何谓化学工艺? H2 2. 化学工业的特点是什么? H6 3. 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是从何而来? H8-9 4. 化学工业的主要产品有哪几类? H10-14 第二章 1.名词解释:石油(H3)、天然气、干气、湿气( H7)、煤、煤干馏、煤气化、煤液化(H8)、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图(H12-13)、生产能 力、生产强度、时空收率、转化率、选择性、收率(H14-16)、单程转化率、 全程转化率、一次转化率、总转化率、平衡转化率、一次收率、平衡产率、 总收率(H17-22)、催化剂(H32)、 2.石油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哪三类? H3 3.熟悉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 H4-5 4.试比较馏分油的化学加工(二次加工)中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烃类热裂解所采用原料、生成的产物、催化剂及流程特点区别? H6+书P15-19 5.煤的加工路线有哪三种? 6.化工生产过程有哪三步?原理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及精制 H11 7.何谓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H14-22) 8.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衡算的一般步骤 H42

9.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H32) 10.哪些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H27-30 第三章 1.名词解释:热泵绝热精馏 2.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炭的主要反应是哪些?书54-61 3.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从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为了获得最佳裂解效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参数(停留时间、温度、压力……),为什么? 书66-70 4.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书72-73 5.为了降低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H14, H18 6.试讨论影响热裂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裂解原料,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烃分压、裂解深度书71-78 7.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 为什么?H23-24 8.了解裂解炉的清焦原理,什么情况下需清焦?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 H26 9.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些? 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

机电一体化试卷及答案

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有哪些 1. (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2)泄漏电流低,对于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无须提供偏流返回通路。 (3)共模抑制比高,能对直流和低频信号(电压或电流)进行准确、安全的测量。 2、什么是三相六拍通电方式 2. 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中交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如A → AB → B → BC →C → CA →… 3、简述PWM 脉宽调速原理。 3. 在一个周期T 内闭合的时间为τ,则一个外加的固定直流电压U 被按一定的频率开闭的开关S 加到电动机的电枢上,电枢上的电压波形将是一列方波信号,其高度为U 、宽度为τ,如右图所示。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为: U U Udt U T T T d ρτ=== ?01 式中 ρ=τ/T=U d /U ,(0<ρ<1) ρ为导通率(或称占空比) 。 当T 不变时,只要改变导通时间τ,就可以改变电枢两端的平均电压Ud 。当τ从0~T 改变时,Ud 由零连续增大到U 。 5.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 的测量装置。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 2、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 答。如果滚珠螺旋副中有轴向间隙或在载荷作用下滚珠与滚道接触处有弹性变形,则当螺杆反向转动时,将产生空回误差。为了消除空回误差,在螺杆上装配两个螺母1和2,调整两个螺母的轴向位置,使两个螺母中的滚珠在承受载荷之前就以一定的压力分别压向螺杆螺纹滚道相反的侧面,使其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消除了轴向间隙,也提高了轴向刚度。常用的调整预紧方法有下列三种。垫片调隙式 螺纹调隙式 齿差调隙式 答。1机电一体化--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 、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以实现整个系统最佳化的一门新科学技术。 2、柔性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加工 中心或数控机床组成,并在加工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自动化 5、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高精度检测元件,有直线和圆盘式两种,分别用作检测直线位移和转角。 2、伺服电动机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 力输出电动机 1.试分析图示传动系统中,齿轮减速器的传动误差对工作台输出精度的影响 解答:

机电一体化技术考试题有答案)

填空题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 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