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第十四讲现代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要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就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规范化,找到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行政决策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确定目标;第二,拟定行政决策方案;第三,行政决策方案的评估、选优;第四,行政决策方案的试点;第五,行政决策方案的执行;第六,追踪决策。

一、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政府的存在是以社会问题的存在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前提的,如果没有社会问题或者政府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是以发现现存的和即将产生的社会问题为条件。

(一)行政决策问题的含义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政府决策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1.问题的定义:

在行政决策中所说的“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现状的差异而引起的,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行政决策中的“问题”,就是从社会现状、期望状态和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界定的。

2.形成问题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类:解决这两种差异,就是行政决策要达到的目标。

(1)由于维持社会状况引起的

(2)由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引起的

3.政府的决策问题与公共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1)政府决策问题属于公共问题,它不涉及个人问题

(2)并不是所有的公共问题均是政府决策的问题

4.行政决策问题具有的基本构成要素:

(1)政府行政决策问题是一种客观状态

(2)行政决策问题是一种被认知的状态

(3)行政决策问题是大多数人认识或关系到大多数人利害关系的一种状况

(4)行政决策问题是政府权威部门有必要采取行动而加以解决的一种问题

5.行政决策问题的特点

(1)相互依赖性

(2)主观性

(3)历史性

(4)动态性

6.行政决策问题的类型

(1)依据决策问题的性质和领域,将决策问题分为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2)依据政府权力作用的范围和管理领域,将政府决策问题划分为提取性的、分配性的和管制性的问题以及还有象征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

(3)依据问题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进行分类:对身体健康方面影响的问题;对生活形式方面影响的问题;影响人类道德的问题;影响人类平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人类机会方面的问题。

(4)依据政策问题的结构进行分类:结构优良的问题、结构适中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

(二)行政决策问题的界定与分析

1.行政决策问题界定与分析的步骤

(1)问题的筛选和认定

(2)问题层次和结构的分析

(3)进一步调查和说明决策问题:何种、何处、何时、何种程度

(4)判断可能原因

(5)核对查证可能原因

(6)寻找主要原因

(7)证实最主要的原因

(8)确切表述问题,作出目标判断

2.行政决策问题分析的方法

(1)类别分析法: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

(2)类比分析法

(3)假设分析法:设定决策问题的利害关系人;假设呈现;假设的挑战;假设的汇集;

假设的综合

(4)层次分析法

(三)行政决策议程

1.行政决策议程的含义

政府的行政决策行为,绝不是一个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过程。

2.决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决策问题的压力

(2)出现突发性的事件或危机

(3)政府的责任

(4)开放与民主的政治体系

3.决策议程建立的基本途径

(1)代表制度或代议制度

(2)政党制度

(3)选举制度

(4)利益集团

(5)大众传媒

(四)行政决策目标的确立

1.行政决策目标及其特征

行政决策目标是行政决策系统解决决策问题最终要实现或达到的预期结果或目的。其具有如

下特征:

(1)决策目标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目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3)目标的集合量特性:多个子目标

2.行政决策目标确立的依据和准则

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1)针对问题

(2)目标要尽可能的明确

(3)明确目标的约束条件

(4)决策目标的系统性

(5)决策目标的可行性

(6)目标的可调与应变性

确立行政决策目标的基本原则有:

(1)必须符合社会普遍的价值标准

(2)必须在政府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3)必须明确、具体:可能通过解释方法、分解方法和量化方法使行政决策目标具体化。(4)行政决策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客观需要和现实的可能

二、拟定行政决策方案

(一)行政决策方案拟定的含义与类型

1.行政决策方案的定义:

就是一个或一组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的行动准则,它规定了实现决策目标的步骤、途径、方法。

2.决策方案拟定的定义:

是指决策设计者在明确决策目标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运用适当的技术与方法,设计或者规划诸种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的行为或过程。

3.决策方案的设计从本质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例行式设计

(2)类比式设计

(3)渐进设计式

(4)创新式方案设计

4.对决策的限制条件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1)必要条件:就是在解决社会问题,制定行政决策方案中必须满足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2)充分条件:就是在行政决策的必要条件满足以后,如果某一条件存在,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会更加有利的。

(二)行政决策方案拟定过程的三步:(另一种提法:轮廓设想+细部设计)

1.寻找获得方案的途径

2.充分调查研究,把握客观情况

3.精心设计,拟定出行动方案:一是对于方案结果的准确估计;二是对于实施细节的明确规定。

(三)行政决策方案拟定的准则:

1.方案的详尽和完备;

2.方案的相互排斥;

3.要注意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以及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4.要充分发挥专家、智囊、科研机构的作用。

※思考:面对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政府有哪几种备选方案?

三、行政决策方案的评估、选优

(一)行政决策方案的评选标准

1.确保直接目标实现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注重效益原则

4.弹性原则

(二)行政决策方案的评估、选优的程序

1.根据决策目标,审核或规定一组评估的标准或指标

2.依据决策评价准则,对所提供的诸种可能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3.确定决策方案的合法地位,使实施的决策方案合法化

(三)行政决策方案的确定

在具体确定行政决策方案的时候,决策者首先要看一看方案是否符合前面讲过的四个原则,也就是看方案是否能够保证直接目标的实现,是否对全局有利,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1.针对不同类型的决策要有不同的考虑方法

(1)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悲观原则、乐观原则、最小遗憾原则。

2.可行性分析

(1)政治上的可行性:政治资源的限制;政治制度的限制;利益分配的限制

(2)经济上的可行性

(3)行政可行性:行政共识;行政组织;执行人员;管理技术;信息通讯

(4)法律上的可行性:行政决策方案的合法性;决策权;决策的法律规范化;立法。四、行政决策方案的试点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领导的精力应该是放在行政决策方案的验证上。通过试点,看行政决策方案是否正确,标志就是看是否达到了行政决策所要达到的目的。假如方案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应该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以后的行政决策保存可资借鉴的资料;如果经过试点或实施,发现行政决策的目标没有能够达到,就应该找到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今后类似的决策提供经验和教训。

(一)进行行政决策试验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选好试验点

2.试验必须严格按照决策方案进行

3.试验必须有决策者与专家组成的工作班子

4.在实验时,要对客观过程和条件进行适当控制,要掌握试验的进程以及每一阶段产生的

问题,及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5.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二)判断是否达到行政决策的目标:

1.行政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活动

2.行政决策方案实施或试点活动中有关信息的反馈

五、行政决策的执行

(一)行政决策执行的含义及特点

1.行政决策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将决策中枢系统所输出的决策指令付诸实施,从而实现

行政决策目标的一种行为,也就是把决策由设想变为现实的过程。

2.特点:

(1)一种目标导向的活动;

(2)再决策的过程;

(3)务实性的活动;

(4)阶段性与连续性;

(5)影响的广泛性。

(二)行政决策执行的一般原则

1.决策执行要有周密的计划

2.行政决策的执行要准确、迅速

3.从实际出发,灵活、创新

4.既要把握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5.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三)行政决策执行过程:

1.计划

2.组织

3.协调:行政指挥&行政沟通

4.控制

(四)行政决策执行力

1.定义:

决策执行力,就是指行政机关顺利决策实施的程度,以及实现决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程度。简言之,是决策有效执行的程度。

2.问题性质影响执行的因素

(1)问题本身所涉及的范围

(2)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

(3)因问题而产生的需要调节的行为量的大小

3.行政决策质量与执行力

(1)行政决策目标的正确、明确程度

(2)决策方案的合理程度

(3)行政决策的可行性程度

(4)行政决策的合法化问题

(5)决策资源

4.决策执行组织的效能与执行力

(1)决策执行组织确认自身的能力

(2)执行组织的适应性

(3)执行组织的自立性

(4)执行组织内部凝聚力

(5)执行人员的意向与态度

5.行政决策直接影响的对象与执行力

(1)政治社会化程度

(2)政治决策本身的强调性

(3)对组织成员利益的考虑

(4)顾全大局

(5)环境变迁

六、追踪决策

(一)追踪决策的定义及特征

1.定义:

追踪决策:就是指当原有的行政决策在实施或试点的过程中,有迹象表明继续实施或试点,不会实现行政决策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对原来的行政决策方案进行一些修正。

2.特征:

(1)回溯分析:对原来决策的产生机制、内容、环境进行客观、冷静地分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性质、程序,从而制定有效的对策提供依据。

(2)非零起点

(3)双重优化

(二)修正决策的三种情况:

1.在行政决策实施或试点后,发现同预定的目标基本一致,只是存在局部的偏差,只需要

作局部的调整;

2.由于在进行行政决策的时候,没有掌握充分、准确的信息,行政决策实施或试点后,实

际的结果与目标偏差较大,这个时候就要对原行政决策方案进行重大的修改;

3.出现了不可控的因素,彻底改变了原来所设定的进程,原来的方案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而

必须放弃原来的方案重新拟定新的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