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20年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20年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20年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最新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细目要点要求

一、常见症状与体征1.发热

(1)常见原因:感染性、

非感染性

掌握

(2)发生机制熟悉

(3)临床表现:发热的分

度、过程与特点、热型、

临床意义

掌握

(4)诊断方法与步骤:伴

随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

掌握2.咳嗽与咯痰

(1)常见病因了解

(2)临床表现掌握

(3)伴随症状掌握3.咯血

(1)概念

掌握

(2)病因

(3)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

4.发绀

(1)概念

熟悉

(2)发生机制

(3)分类与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

5.胸痛(1)常见病因掌握(2)发生机制熟悉(3)临床表现掌握(4)诊断步骤掌握

11.呕血(1)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掌握(2)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

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体征和临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伤寒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宜选用 A、半夏厚朴汤 B、竹叶石膏汤 C、半夏泻心汤 D、藿香正气散 E、理中丸 2、竹叶石膏汤主治 A、余热未清,肝胃不和正 B、中焦虚寒,肝脾失调证 C、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 D、余热未清,脾胃虚寒证 E、中焦虚寒,脾虚湿盛证 3、瘥后劳复证的治法为 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B、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C、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D、益气和胃,降逆止呕 E、清热和胃,益气生津 4、下列不属于竹叶石膏汤药物组成的是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5、竹叶石膏汤中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的药物为 A、竹叶 B、生姜 C、麦冬 D、半夏 E、粳米 6、下列各项中,竹叶石膏汤药物的配伍意义正确的是 A、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 B、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 C、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 D、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 E、以上都是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

之。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瘥后劳复证即竹叶石膏汤证,论述了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治宜清热和胃,益气生津。方用竹叶石膏汤。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厦门人煮食干净米】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滋液润燥;甘草、粳米补中益气养胃;半夏既能和胃降逆止呕,又能防止补药之滞,用意尤妙。全方相合,既清其余热,又益其气阴,更有和胃降逆之功,故为清热滋阴和胃之佳方。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竹叶石膏汤中竹叶、石膏甘寒清热除烦;人参、麦

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内分泌学考试真题和答案

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内分泌学考试真题和答案 2021年内科主治医师(内分泌学)考试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目录 ?第一部分真题精选 ?内科主治医师(内分泌学)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回忆版)(1)?内科主治医师(内分泌学)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回忆版)(2)?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基础知识 ?第1章常见症状与体征(1) ?第1章常见症状与体征(2) ?第2章体格检查(1) ?第2章体格检查(2) ?第3章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药理(1)?第3章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药理(2)?第3章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药理(3)?第3章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药理(4)?第4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相关专业知识 ?第1章呼吸内科(1)?第1章呼吸内科(2)?第2章心血管内科(1)?第2章心血管内科(2)?第2章心血管内科(3)?第2章心血管内科(4)?第2章心血管内科(5)?第2章心血管内科(6)?第3章消化内科(1)?第3章消化内科(2)?第3章消化内科(3)?第3章消化内科(4)?第4章肾内科(1)?第4章肾内科(2)?第4章肾内科(3)?第4章肾内科(4)?第5章血液病(1)?第5章血液病(2)?第5章血液病(3)?第5章血液病(4)?第6章内分泌学(1)

?第6章内分泌学(2) ?第6章内分泌学(3) ?第6章内分泌学(4) ?第7章风湿与临床免疫学(1) ?第7章风湿与临床免疫学(2) ?第7章风湿与临床免疫学(3) ?第8章神经内科(1) ?第8章神经内科(2) ?第8章神经内科(3) ?第8章神经内科(4) ?第9章传染病(1) ?第9章传染病(2) ?第9章传染病(3) ?第9章传染病(4) ?第9章传染病(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10章结核病(1) ?第10章结核病(2) ?第11章职业病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第1章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 ?第2章下丘脑和垂体 ?第3章甲状腺疾病(1)

系统性复习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经验

系统性复习妇产科主治医 师考试的经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系统性复习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经验 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话说得很精辟,它充分说明了知识系统化的重要性。这也正是考前总要有一个系统复习阶段的原因。具体说,系统复习可以让记忆重现,使知识得以巩固;可以查漏补缺,使知识更加完整;可以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完成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可以综合运用,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使知识实用化。那么,怎么进行系统复习呢 第一、通过看书、笔记、作试卷,围绕中心问题阅读。 一定要以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和相关教材为主,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会。阅读前可尽量采取回忆的办法,阅读速度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边读边想,有了心得就及时记下来。总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俯而读,仰而思”,以思为主。 第二、整理出系统的复习笔记。 整理复习笔记是实现知识由“繁而杂”向“少而精”转化的好办法。做得好,可以把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几页纸;把一个复杂的专题变成一张系统表;把容易混淆的概念或不易记忆的内容改造成醒目的图示。总之,把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表述,变成各式各样的笔记形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果再使用彩色笔标记各种特殊符号,就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了。有了系统的复习笔记,时常拿出来看看,可以起到提纲挈领、强化记忆的作用。因为一看复习笔记,就能迅速抓住知识的全局、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又由于是自己整理的,所以印象格外深刻。毫不夸张地说,系统的复习笔记是极难得的学习备忘录,为自己复习阶段或临考前的复习提供了很有使用价值的资料。 此外,有了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复习起来会更专心,因为你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考虑怎样把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用最形象、最简明、最醒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考虑本身就推动了复习时的思考。没有整理复习笔记的愿望,系统复习时就容易分心。 整理复习笔记应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①复习笔记要尽量反映知识的系统性,特别应当把重点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反映出来,做到一看见笔记,就可以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某个专题的知识,即可以把“知识网”展现出来; ②复习笔记要力求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力戒变成课本或课堂笔记的再现; ③复习笔记要适合自己使用,具备个人特点,掌握得好,记得牢的地方,笔记可以简单些,甚至只用一、两个字表示即可;而自己掌握得不好,记得不牢的地方,要详细一些;以前理解不深或曾经有过错误的地方,就更要详细一些;因为是自己整理自己看,所以还可以用一些符号或简称,使笔记更加实用; ④复习笔记是自己心血和劳动的结晶,又是知识的精华,一定要保存好,以便随时取用;经过多次使用,直到记熟为止。从这个意义上讲,整理和使用复习笔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是为了最终不要复习笔记。许多人正是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使笔记越来越精练,直到抓住知识的精髓,最后完全离开笔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脏为阴,腑为阳 肺—阳中之阴,心—阳中之阳 肝—阴中之阳,肾—阴中之阴 脾—阴中之至阴 背为阳,腹为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脉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可概括热证、实证、表证,阴证可概括寒证、虚证、里证。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凡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凡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药性有寒、热、温、凉“四气”。其中寒、凉属阴,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寒证。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还有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关知识点回顾

自 已考过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基本知识部分

自已考过内科主治医 师考试基本知识部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基础知识 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 ◆历年考点: 1、发热病因多由病毒引起。2、稽留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3、弛张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4、病程少于2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2周以上体温超过38℃为长期发热,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为慢性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36~37℃。但应注意:①下午较上午略高;②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③妇女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体温略高;④高热环境中,体温略升高;⑤老年人体温略低。 二、发生机制(熟悉) (一)致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⑴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⑵分子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源。 2、内源性致热源:由白细胞产生,如白介素(IL-1、6)、肿瘤因子(TNF)和干扰素,(种干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通过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方剂考试大纲

方剂学 第一单元总论 细目一:方剂学发展简史 要点:历代有代表性医籍的成书年代、作者、载方量及其在方剂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细目二:方剂与治法 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常用治法2-1 八法的涵义2-2 八法的适用范围2-3 八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三: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配伍的目的 2.方剂的基本结构2-1 君臣佐使的涵义 3.方剂的变化形式3-1 各种变化形式的涵义3-2 各种变化形式对功能的影响 细目四:常用剂型要点:1.汤、丸、散、膏、酒、丹剂的特点2.汤、丸、散、膏、酒、丹剂的临床意义细目五:煎服法要点:1.煎法2.服法2-1 服药时间2-2 服药方法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组成 2.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功用 3.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的主治证候 4.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的配伍意义 5.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鉴别 6.桂枝汤的用法 7.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8.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 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组成 2.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功用 3.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主治证候 4.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的配伍意义 5.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 细目四:扶正解表 要点:1.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组成 2.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功用 3.败毒散、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的主治证候 4.败毒散的配伍意义 第三单元泻下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组成 2.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功用 3.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主治证候 4.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的配伍意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 细目三:温下要点:1.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组成 2.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功用 3.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的主治证候 4.温脾汤的配伍意义 细目四:润下要点:1.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 2.麻子仁丸、济川煎的功用 3.麻子仁丸、济川煎的主治证候 4.麻子仁丸、济川煎的配伍意义 细目五:逐水要点:1.十枣汤的组成 2.十枣汤的功用 3.十枣汤的主治证候 4.十枣汤的用法 5.十枣汤的配伍意义 6.十枣汤的使用注意事项 细目六:攻补兼施要点:1.黄龙汤的组成 2.黄龙汤的功用3.黄龙汤的主治证候 4.黄龙汤的配伍意义第四单元和解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组成 2.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功用 3.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主治证候 4.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配伍意义 5.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 6.小柴胡汤与大柴胡汤的鉴别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组成 2.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功用 3.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主治证候 4.逍遥散、痛泻要方的配伍意义 5.逍遥散与加味逍遥散的鉴别 6.逍遥散与黑逍遥散的鉴别 细目四:调和肠胃 要点:1.半夏泻心汤的组成 2.半夏泻心汤的功用3.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候 4.半夏泻心汤的配伍意义 5.半夏泻心汤与生姜泻心汤的鉴别 6.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的鉴别 第五单元清热剂 细目一:概述要点: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之欧阳光明创编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和答案汇总 欧阳光明(2021.03.07) 1.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主要因素有 A.物理、化学、生物、心理性等因素 B.物理、心理 C.化学、心理 D.生物、心理 E.生物、物理 正确选择:A 2.下列因素哪一项不属于有害物理因素 A.高温、低温 B.高气压、低气压 C.噪声、振动 D.电离和非电离辐射 E.细菌及病毒 正确选择:E 3.诊断理化因素所致疾病,下列哪一项不妥 A.结合接触史、查明病因 B.结合临床表现 C.实验室检测 D.排除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

E.追问遗传史 正确选择:E 4.有毒物质可多途径进入人体,下列哪一途径不妥 A.消化道 B.毛发 C.呼吸道 D.皮肤粘膜 E.伤口 正确选择:B 5.为了及时治疗急性中毒,下列哪项可作为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 A.毒物接触史 B.临床表现 C.毒物分析 D.毒物接触史和毒物分析 E.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正确选择:E 6.下列哪种物质中毒具有缺氧和抑制酶的活力双重中毒机制 A.硫化氢 B.汽油 C.氰化物 D.棉酚 E.砒霜

正确选择:C 7.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宜在多长时间内洗胃最有效 A.1小时 B.3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正确选择:C 8.中毒伴肾功能不全或昏迷患者不宜使用下列哪种方法 A.吸氧 B.硫酸钠导泻 C.硫酸镁导泻 D.输液 E.洗胃 正确选择:C 9.急性中毒时洗胃排除毒物治疗哪一项不妥 A.6小时内进行效果最好 B.6小时外仍有必要 C.每次注液200~250ml,不宜过多 D.洗胃宜尽早、彻底 E.洗液总量<8L为宜 正确选择:E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原文》考点精要总结 考点经典原文历年真题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 动,脉与之上下。”“春日浮,如鱼 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 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 在骨,蛰虫周密。”人体的脉象可随 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春弦、 夏洪、秋毛、冬石的规律性变化。 -1天人相应,四时脉象的变化,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春 日浮”,则可见:【如鱼之游在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 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 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 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 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 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 身,故甚也。”中午之前,人身阳气 随自然界阳气的渐生而渐旺,故病 -1《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是因为: 【人气始生,病气衰】

较轻;午后至夜晚,人身阳气又随自然界阳气的渐退而渐衰,故病较重。 阴阳的基本概 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 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 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 物之能始也。” -73 《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 是指:【水火】 -74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 是指:【左右】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 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 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素问·金匮真言论》:“背为阳, 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 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 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 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7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 时属:【阴中之阳】 -72以脏腑部分划分阴阳,则肾 属:【阴中之阴】 阴阳对立制约的含义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动极 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1/ -1/1997-1/1992-2 “动极者, 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 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阴阳制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完美笔记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学笔记 (完美排版) 第一单元肺系病症 一、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而言,为肺系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辨证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证—杏苏散加减)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者不能平卧。病因是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三种。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总属邪实正虚。发时邪实,平时正虚。治则为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 发作期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自整理-已考过)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考纲 基础知识 二十五、脑血管病(了解) (1)脑血管的解剖和危险因素 (2)脑血管病的概念 二十六、脑变性疾病(了解) (1)分类和基本病理改变 (2)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 二十七、周围神经疾病(了解):概念、发病原因和基本病理改变 相关专业知识 1、脑血管疾病(掌握) (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2、癫痫(掌握) (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3、痴呆(掌握) (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4、周围神经病(掌握) (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5、脑变性疾病(掌握) (1)临床症状;(2)诊断要点;(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 神经病的概论 脑神经(12对) 1、脑神经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和 (一)视神经 ①) ② ③ ④象限盲,如颞叶病变; 象限盲,如顶叶病变; 1 (1 (2)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 ★知识点:①瞳孔对光反射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传出神经为动眼神经,若一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病变在同侧动眼神经。 2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3

三叉神经损害: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和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向病侧偏斜。(四)面神经: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控制的神经元只有舌下神经核和面神经核下部)记住两个下就是面神经控制。支配舌前2/3味觉,损伤没有表情。 ★①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对侧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均存在,病变为动眼神经。 ②患侧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病灶在视神经。 ③患侧直接及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损伤部位为面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病变在左侧三叉神经;左侧角膜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右侧面神经。 ④一眼球静止时处于外展位并有瞳孔扩大是动眼神经损伤。 ⑤一眼球静止时处于内收位,瞳孔对光反应正常是滑车神经损害。 (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舌咽神经:舌后1/3味觉 ●记忆歌诀:舌前面,舌后咽,三叉神经管一般 (2)迷走神经 2.临床表现:舌咽、迷走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咽反射消失。一侧周围性病损时病侧提腭活动受限,腭垂偏向健侧。 一侧损害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才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 (六)神经系统的检查 (1)浅反射包括:①角膜反射;②咽反射;③软腭反射;④上、中、下腹壁反射(胸7~8、9~10、11~12);⑤提睾反射(腰1~2) ●记忆歌诀:上中下,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2)深反射包括:深反射是指叩击肌肉、骨膜、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而诱发的反射。 ①肱二头肌反射(颈5~6);②桡骨膜反射(颈5~6);③肱三头肌反射(颈6~7);④膝反射(腰2~4);⑤跟腱反射(骶1~2)。 ●记忆歌诀:肱二桡骨颈五六,肱三六七腰二四 意义: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深反射增强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重要体征。(3)病理反射:①巴彬斯基(Babinski)征;②Chaddock征,③0ppenheim征,④Gordon征 (4)脑膜刺激征:①屈颈试验;②克密格征;③布鲁津斯基征。 2.腰椎穿刺术: (1)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椎间隙 (2)禁忌证:包括颅内压增高和明显视盘水肿(颅内压增高)、颅后窝肿瘤、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 ●记住:有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危险的时候禁用。 3.脑脊液常规检查:糖CSF糖含量受血糖水平影响。正常值2.5~ 4.4mmol/L。 一、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 典型疾病: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出现肌肉萎缩,但这是运动障碍,感觉没有障碍)

2018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8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8年中医内科主治大纲-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 试学科单元细目要点 考 试 科 目 中 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 行 学说 (一)阴 阳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 用 1.说明人体的组 织结构 1 2.说明人体的生 理功能 1 3.说明人体的病 理变化 1 4.用于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 1 (二)五 行学说在中 医学中的应 用 1.说明五脏生理 功能及相互关系 1 2.说明五脏病变 的相互影响 1 3.指导疾病的诊 断 1 4.指导疾病的治 1

疗 二、藏象(一)藏象 学说的概念 和特点 1.藏象的基本概 念 1 2.藏象学说的特 点 1 3.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的功能 特点 1 (二)心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三)肺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四)脾 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 液、时的关系 1 (五)肝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六)肾1.主要生理功能 1 2.生理特性 1 (六)肾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七)胆胆的生理功能 1 (八)胃胃的生理功能 1 (九)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 1 (十)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 1 (十一)膀 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1 (十二)三 焦 三焦的生理功能 1 (十三)脑脑的生理功能 1 (十四)女子胞女子胞的生理功 能 1 (十五)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之间的 关系 1 2.腑与腑之间的 1

内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最新范文

内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最新范文 一 内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以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以提高医院效益为 核心,以增强我科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全面落实医院管理,强基础,抓规范,顺利通过”X甲医院复审”,实现了全年业务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社 会效益化,有力地推动了我科各项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我科主任的这一年来,本 人认真履行科主任职责,尽职尽责,为更好服务于患者,鞭策自己,今天向各位领导及同 事汇报一年来的工作,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2021年全科累计出入院人数约人次,床位使用率%,总收入近万元,在几个内科中始 终处于地位。 二、全年开展新业务、新技术X项 我科率先开展床旁心梗三项和第二聚体的检测,大大缩短了传统化验时间,能在为医 生提供临床确定诊断,为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明显提高了患者 的预后。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为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及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充分依据。糖尿病的胰岛素泵治疗,方便了糖尿病患者适时检查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的胰 岛素治疗更为科学合理。 三、无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全科人利用业务培训时间努力学习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并 同时积极参加学术会,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讲座,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实行人性 化温馨服务,诚恳认真工作、细致耐心交流,为适应新形势下医疗环境,加强对科室成员 的思想及职业教育,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患者,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科室的 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激发科室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科室的凝聚力。 四、培育科室精神、树立医务工作者整体形象 培育科室精神、树立医务工作者整体形象,即服务一流,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文明 服务的白衣天使形象。 五、打造良好团队精神 我科的工作一年到头都忙忙碌碌,在病人多,特别是急重症患者多,医生少的情况下,经常加班加点连轴转,而且专业性强。需踏实、耐心、不惧脏累,才能胜任工作。甘于奉献、诚实敬业是内科工作的必备人格素质。特别在年轻医生的成长方面起决定性因素。作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 资料整理

诊断学第一单元症状学 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试题及答案(卷一)常见急症 A型题 对酒精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度中毒以上者应严格限制活动,以免发生外伤 B.意识障碍者采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入气管 C.中毒严重,昏迷时间长者可用血液透析疗法 D.重度酒精中毒者应迅速进行催吐及洗胃 E.轻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中毒轻重分为三度:轻度表现为目睛红赤,两颧潮红或苍白,眩晕,言语增多,易激动,举止失常;中度表现为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语无伦次,甚至神志错乱;重度表现为郑声独语,昏睡,皮肤湿冷,口周青紫,瞳仁散大,呼吸微弱,脉细数结代,甚至出现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昏迷、二便自遗、脉沉缓或沉微等虚脱之象。 一氧化碳中毒特效的治疗方法为 A.高压氧治疗 B.利尿 C.血液净化 D.催吐 E.控制心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 下列哪项药物为正性肌力药物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山莨菪碱 D.硝酸甘油 E.多巴酚丁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心源性休克治疗: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常合并使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与多巴胺联合应用,缓慢静脉滴入。还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强心甙、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等。 下列除哪项症状外,均属于中间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A.睑下垂 B.眼外展障碍 C.面瘫 D.呼吸肌麻痹 E.四肢抽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间综合征: 若患者在度过胆碱能危象的急性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发生之

前,出现一组以部分颅神经(以第九、十对神经为主)支配的肌肉、屈颈肌肉、肢体近端肌肉及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的临床表现,称中间综合征。临床表现有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甚至呼吸肌麻痹。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较为公认的是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学说。治疗在解毒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同时注意防治并发症,补充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急性一氧化碳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发展到高峰的时间范围是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18小时 D.18~24小时 E.24~48小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小时发展到高峰。脱水疗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也可注射呋塞米脱水。三磷腺苷、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也有助于缓解脑水肿。如有频繁抽搐,首选地西泮。 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有效的判断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A.吹气时患者胸廓升高 B.不吹气时胸廓复原 C.吹气人感觉气道阻力下降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报考条件详解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报考条件详解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报考条件是怎样的呢?有什么要求?为了方便大家报考内科主治医师,乐教考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有关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报考条件的内容,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介绍 为贯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自2001年全国卫生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以考代评工作正式实施。通过考试取得的资格代表了相应级别技术职务要求的水平与能力,作为单位聘任相应技术职务的必要依据。 一、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范围(乐教考试网) (一)适用人员范围:经国家或有关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内,从事内科学专业工作的人员。 (二)专业设置:内科学考试专业设置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肾内科学、神经内科学、内分泌学、血液病学、结核病学、传染病学、风湿与临床免疫学、职业病学共12个专业。 (三)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共分“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均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考试。 二、内科主治医师资格取得方式(乐教考试网) 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凡列入全国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认定和评审,不再组织初、中级卫生技术系列的专业考试。

三、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证书管理(乐教考试网) 参加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者,由人事局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卫生部用印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局吊销其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局收回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参加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 (一)伪造学历或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证明; (二)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 (三)国务院卫生、人事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科目(乐教考试网) 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 其中“基础知识”与“相关专业知识”科目内科学及其各亚专业考核内容一样。“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科目各亚专业考核内容为本亚专业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报名条件(乐教考试网) 凡符合卫生部、人事部印发的《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0]462号)中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和专业类别的考试。 内科学专业(注:部分地区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报名条件略有不同,具体以当地卫生局公布内容为准。2016年卫生资格报名条件各地区汇总): 1、参加内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主治医师职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主治医师职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中国医师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及单位会员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团体,是国家一级协会,是独立的法人社团。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主治医师职位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治医师职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一年来,在医院党组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主治医生的岗位职责。以下就是本人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能够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做到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 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评比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闻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以对历史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

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坚持学习麻醉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全年共计接待患者人,实施手术例,治愈病人**人(次)。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知情出力、建言献策是义不荣辞的责任。一年来,紧紧围绕医院建设、医疗水平的提高、业务骨干的培养等方面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一名老同志的作用。同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摆老资格,不骄傲自满,对比自己年长的同志充分尊重,对年轻同志真诚地关心,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纪律,坚持代病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一年来,在领导的帮助和同志们的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组织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与其它同志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主治医师职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本人xxx女X岁。XXXX年X月参加工作,XXXX年X月毕业于XX职工医学院后在XX农牧场医院从事内科医疗工作。XXXX年X月XX医科大学药学本科毕业。XX年来一直从事基层医院内科医疗工作。XXXX年X月被聘为内科主治医师。现将本人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自已考过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基本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 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 ◆历年考点: 1、发热病因多由病毒引起。2、稽留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3、弛张热24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4、病程少于2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2周以上体温超过38℃为长期发热,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为慢性发热。 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36~37℃。但应注意:①下午较上午略高;②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③妇女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体温略高;④高热环境中,体温略升高;⑤老年人体温略低。 二、发生机制(熟悉) (一)致热源性发热 1、外源性致热源:⑴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毒素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酮;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⑵分子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源。

2、内源性致热源:由白细胞产生,如白介素(IL-1、6)、肿瘤因子(TNF)和干扰素,(种干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通过骨骼肌阵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二)非致热源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颅脑损伤、出血、炎症。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持续状态、甲亢。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鱼鳞病)、心力衰竭。 三、病因与分类 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类,以前者多见。(掌握) 1、感染性发热:细菌(最常见病原体)、病毒等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病因临床意义特点 吸收热无菌性炎症坏死吸收、恶性肿瘤发热,引 -- 起发热 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抗原—抗体反应(变 态反应)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重度脱水-- 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衰(循环不 低热 好)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物理性(中暑)、化学性(重度安眠药中高热无汗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

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复习要点:外感肺系 2017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点归纳 1.考点选项答案完全对应教材,基本一字不差,主要表现在执法与方药的应用上。 2.方药的备选项中,干扰选项本补出现在本章内容中,即非本章所用方剂,克直接排除。 3.各章疾病治法严格按照大纲背诵。 4.各章严格按照各章复习。 5.每年大纲都会有一定的变动,一定要用当年大纲复习。如疾病种类、证型、治法、方药都会改变。 第一章?肺系疾病 一、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解表汤或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饮 4.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汤 二、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合 2.: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温燥),杏苏散(凉燥)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合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汤 三、哮证 1.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汤?龙汤(冷哮恶寒重)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越婢加术汤|?哮剧烈者用紫金丹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汤?(表寒不显着)。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加减。 6)喘脱危证: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加减。肺虚证:补肺固卫-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汤(肺肾气阴两伤)合(肾虚阴伤多痰)。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