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中卷

统计学期中卷

《统计学基础》2014-2015学年度(上)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某企业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是(B )

A 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D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2、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进行组距式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C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

3、将比较的基数确定为1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为( C )

A系数 B百分数 C成数 D倍数

4、在下列变异指标中,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大的是( A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5、抽样误差( D )。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可以避免,但不能控制

D不能避免,但可以控制

6、某变量数列如下:53,55,54,57,56,55,54,55,56.则其中位数为(D )。

A、53

B、54

C、55

D、56

7、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D )

A7% B10% C15% D7.1%

8、某企业成本计划降低率为5%,实际降低率为10%,则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94.74 %

B、200%

C、105.56%

D、104.76%

9、某市2007年的税收收入是二十年钱的五倍,这一指标是(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列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2008年春节,某市质量监督部门要对市场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那么,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的职能包括( A 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协调职能

2、下列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BC )

A近十年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调查

B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

C一批产品合格率的检查

D按月统计的钢产量调查

3、以一个企业为总体,下列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C )

A职工人数 B人均产值 C人均工资 D工业总产值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CE )

A、销售额

B、单位产品价格

C、利润率

D、人口数

E、年人均收入

5、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指标是( ACD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D发展总速度

6、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性的方式是( ABD )

A编制相关表

B 绘制相关图

C估计标准差

D计算相关系数

7、某市三种消费品销量未变,其价格总指数为110%,它的影响额为5万元,这表示(ABCD ) A这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

B因涨价而使销售额增10%

C 因涨价而使商品销售额增加5万元

D由于涨价,居民要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需为此多支付5万元

8、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简单算术平均数相等(ACD)

A各组次数相对 B各组变量值相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9、平均数的种类有(ABCDE )。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0、下列统计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CE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标准差系数

1、数量指标是从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质量指标是从品质标

志汇总得来的。()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分组界限。()

3、比列相对数也能够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4、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倒数平均数。()

5、抽样平均误差同样本单位数成正比。()

6、时点数列中的发展水平反映的是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的水平。()

7、标致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用文字表示,但所有的指标都用数值表示。(√)

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9、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不好。()

10、抽样极限误差一定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四、计算题(共60分)

要求:

(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日产量众数、日产量中位数。(15分)

(2)计算甲乙两组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5分)

(3)哪个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更高?(1分)

2.某公司随机从所生产的产品中抽出100件,进行寿命检验,对抽选产品按寿命分组资料如下(25):

按产品寿命分组(小时)

产品件数(件)

(2)以95%(t=1.96)的把握对该公司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平均寿命进行区间估计;(3)若900小时以下为不合格,以95%的把握对该公司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合格率进行区间估计。

要求:

(1)补齐表中所缺数字。(9分)

(2)计算该企业产值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5分)

《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10-11第二学期[2]

一、填空:(10分) 1.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σ和x )。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 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 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 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 总体 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 。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比例相对 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 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 D )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2.已知:∑2x =2080,∑x =200,总体单位数为20。则标准差为( B ) A.1 B.2 C.4 D.10 3.调查某地区1010户农民家庭,按儿童数分配的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 B ) A. 380 B. 2 C. 2.5 D. 505 4.某地区为了了解小学生发育状况,把全地区各小学按地区排队编号,然后按排队编号顺序每隔20个学校抽取一个学校,对抽中学校所有学生都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D ) 厦门大学《统计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____学院____系____年级____专业 主考教师: 试卷类型:(A 卷)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B )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6.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B ) A.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 7.对两工厂工人工资做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 A.第一个工厂大 B.第二个工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不能做结论 8.必要的样本容量不受下面哪个因素影响( B )。 A. 总体单位之间变异程度 B. 抽样指标大小 C. 概率保证程度 D. 抽样方法 9.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样本容量应(A)。 A. 扩大为原来的9倍 B. 减少为原来的1/9 C. 扩大为原来的3倍 D. 减少为原来的1/3 10.请看统计表:某地区200个工厂产值和工人劳动生产率情况(1995年) 本组的分组标志是( A ) A.经济类型 B.工厂数 C.工人数 D.总产值

统计学原理_期中考试试卷

08-09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2、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3、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4、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同一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6、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7、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典型调查。() 8、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一定为100%。() 9、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10、相对指标可以反映总体规模的大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3、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4、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 元,最低为1000 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300 B.200 C.1600 D.100 5、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指标是()。 A.计划完成程度 B.劳动生产率 C.人口密度 D.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抽样调查() A.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B.其目的是根据抽样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C.它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D.其调查单位是随机抽取的 E.抽样推断的结果往往缺乏可靠性 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2005级《体育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2005级《体育统计学》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36分) 1体育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2体育统计学是运用对体育领域里各种进行研究的一 门基础应用学科,属学科范畴。 3 随机变量有两种类型:和。 4 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的符号分别是和,总体标准差和样本标准差的符号分别是和。 5抽样的原则是,其内容是。随机抽样方法通常有四种,分别是、、和。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有、和。 7 统计资料的整理通常用和表示。 8 集中量数常见有、和。离中量数常见 有、和。 9 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 是。 10积差相差系数的计算公式是,等级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11 统计推断主要有和,其中参数估计又

可分为和。 12、随机变量Y~N(0, 1)表示。 二、简述题(32分) 1什么是总体、样本、个体、样本量,并举例说明。 2 什么是参数,统计量?并举例说明。 3有两名运动员在某项目的平均成绩相同,而标准差不同,试根据怎样的不同比赛状况来选择参赛队员。 4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有哪些? 三、计算题(第1、2题10分,第3题12分) 1 通过计算样本标准差的两个公式来求下列一组数据:7、5、9、5、8、6、7、9

2 某市随机抽测100名12岁男孩身高,已知身高平均数为143.10cm,S=5.2cm,试求该市12岁男孩身高均数的95%的置信区间。

3 某校学生进行达标测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试用T标准分计算以下二名学生的T总分,并比较两人的成绩。 甲:100米:12.2秒立定跳远:1.94米铅球:10.2米 乙:100米:12.7秒立定跳远:2.10米铅球:8.2米 项目平均数标准差 100米13.2秒0.5秒 立定跳远 2.10米0.08米 铅球9.2米0.5米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研究某市居民生活状况,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了 ,每一家庭的收入是 。 2、普查的对象主要是 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 3、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 ,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 。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 和 两大因素的影响。 5、结构相对指标是 与 之比。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2、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 3、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

4、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5、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 比。 ( ) 三、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 为( )。 A 、13%-11% B 、 C 、 D 、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1000 q p q p ∑∑ 中, 1 q p q p -∑∑ 表示 (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统计学期中卷

《统计学基础》2014-2015学年度(上)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某企业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是(B ) A 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D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2、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进行组距式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C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 3、将比较的基数确定为10,计算出来的相对数为( C ) A系数 B百分数 C成数 D倍数 4、在下列变异指标中,受极端数值影响最大的是( A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5、抽样误差( D )。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可以避免,但不能控制 D不能避免,但可以控制 6、某变量数列如下:53,55,54,57,56,55,54,55,56.则其中位数为(D )。 A、53 B、54 C、55 D、56 7、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D ) A7% B10% C15% D7.1% 8、某企业成本计划降低率为5%,实际降低率为10%,则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D ) A、94.74 % B、200% C、105.56% D、104.76% 9、某市2007年的税收收入是二十年钱的五倍,这一指标是(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列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10、2008年春节,某市质量监督部门要对市场销售的食品进行检验,那么,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的职能包括( A BC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协调职能 2、下列调查中,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是(BC ) A近十年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调查 B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 C一批产品合格率的检查 D按月统计的钢产量调查 3、以一个企业为总体,下列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C ) A职工人数 B人均产值 C人均工资 D工业总产值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CE ) A、销售额 B、单位产品价格 C、利润率 D、人口数 E、年人均收入 5、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被开方的指标是( ACD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D发展总速度 6、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性的方式是( ABD ) A编制相关表 B 绘制相关图 C估计标准差 D计算相关系数 7、某市三种消费品销量未变,其价格总指数为110%,它的影响额为5万元,这表示(ABCD ) A这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

统计学期中考试卷(A答案)

2010-2011第二学期 统计学期中考试卷(闭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一、 判断题(每题 2分,共 10分)(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调查,则调查单位、报告单位都是工业企业单位。( F ) 2.定类数据的分位数一定存在。(F ) 3. 极限误差一定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F ) 4. 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 内的概率保证程度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差等于20。( T ) 5.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原假设被拒绝,则用0.05的显著性水平时原假设一定会被拒绝。( T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 12分) 1. 若x 为简单算术平均数,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 A. ∑(x -x )=0 B. ∑(x -x )f=0 C. ∑(x -x )>0 D. ∑(x -x )<0 2.某校计算机水平测试中,考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5分,中位数是86分,成绩分布适度偏斜,则考生成绩的分布形状为( B ) A.对称 B.左偏 C.右偏 D.无法确定 3.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标志变异指标的是( D )。 A. 全距 B. 标准差 C. 离散系数 D. 算术平均数 4. 三年期债券,按复利计算,头年利率5%,第二年利率 8%,第三年利率11%,则年平均利率是由( C )式计算. A 、%)11%8%5(3 1 ++ B 、3%11%8%5?? C 、111.108.105.13-?? D 、无法确定 5.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 A.实际误差 B.可能误差范围 C.平均误差程度 D.极限误差

统计学期中考试题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 考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2、一般说来,数据值大,标准差数值也大;数据值小,标准差数值也小。 3、某连续变量组距数列,某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 ,又知其邻组的 组中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520 。 4、数据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的标准差,也称为方差。 5、利用组中值计算均值是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是均匀分布的,计算结 果是准确的。 二、填空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2、通常,被称为位置平均数的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 3、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0,众数为12,则均值为,该组数据呈分布。 4、算术平均数有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和 ________。 5、某柜组9名售货员,日销商品件数分别为:5、 6、 7、 8、 9、10、11、 12、13。则中位数为________。 三、单项选择 1、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A.每一个商业企业 B.每一件商品 C.每一个商业职工 D.每一个销售班组 2、确定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是()。 A.交叉的 B.重叠的 C.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D.间断的 3、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4、某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库存量()。 A.都是时点数 B.都是时期数 C.当前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 D.当前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 5、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A.灵活性 B.可靠性 C.准确性 D.随机性 四、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并绘制直方图。(6分) (2)根据次数分配表,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的均值、众数和中位数。(9分)

《统计学》期中试卷(15上)

浙江财经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杭州的全部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娃哈哈集团公司的工业增加值是 (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指标 2、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 A 、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 、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 、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 、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 3、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14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则调查时间是 ( ) A 、8月15日 B 、8月15日至21日 C 、8月底 D 、9月底 4、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 ) A 、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B 、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C 、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D 、就使得总体内部的差异消失了 5、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8岁,21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 A 、正态分布 B 、左偏分布 C 、右偏分布 D 、无法判断 6、已知某工业局所属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 ) A 、职工人数 B 、平均工资 C 、工资总额 D 、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7、某企业生产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 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 A 、1.5% B 、1.75% C 、1.6% D 、1.55% 8、逐日登记资料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9、以下有关典型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可以检验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B 、能够补充全面调查资料的不足 C 、必须同其他调查结果结合起来使用 D 、不容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 10、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 ) A 、众数为零 B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商务统计学-2015期中考试卷

商务统计学-2015期中考试卷

《商务统计》期中考试试题 Part I: 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The universe or "totality of items or things" under consideration is called a) a sample. b) a population. c) a parameter. d) a statistic.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a population as opposed to a sample? a)respondents to a newspaper survey. b)the first 5 students completing an assignment. c)every third person to arrive at the bank. d)registered voters in a county. 3. A study is under way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to determine the adult height of American pine trees. Specifically, the study is attempting to determine what factors aid a tree in reaching heights greater than 60 feet tall.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orest contains 25,000 adult American pines. The study involves collecting heights from 250 randomly selected adult American pine trees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Identify the variable of interest in the study. a)The age of an American pine tree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b)The height of an American pine tree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c)The number of American pine trees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d)The species of trees in Yosemite National Forest. 4.The British Airways Internet site provides a questionnaire instrument that can be answered electronically. Which of the 4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is involved when people complete the questionnaire? a)Published sources b)Experimentation c)Surveying d)Observation 5.To monitor campus security, the campus police office is taking a survey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a parking lot each 30 minutes of a 24-hour period with the goal of determining when patrols of the lot would serve the most students. If X i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n the lot each period of time, then X is an example of a) a categorical random variable. b) a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c) a continuous random variable.

《统计学原理》期中考试试卷3部分解答

期中试卷填空与选择题答案 一、填空:(10分) 1. 反映现象总体变量分布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指标是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或 σ 和 x)。 2.统计中,标志的承担者是总体单位。 3.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 4.由组距数列计算平均数,由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假定前提是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 5.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称为报告单位。 6.在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以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 7.现象总体在轻微偏态情况下,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距离是平均数与众数距离的1/3 。 8.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9.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众数的计算公式是略。 10.反映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是结构相对指标。 二、单项选择(20分) 1.攻读某专业硕士学位的四位研究生英语成绩分别为75分、78分、85分、和88分,这四个数字是:(④) ①指标②标志③变量④标志值 2.已知:∑2x=2080,∑x=200,总体单位数为20。则均方差为(②) ①1 ②2 ③4 ④10 3.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中位数为(②) ①380 ②2 ③2.5 0 ④505 4.一批肉类罐头出口,为检验其质量,用随机的方法,抽出10箱。对箱内所有罐头,无一例外进行检验,这是(④)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机械抽样 ③类型抽样④整群抽样 5.统计工作中,搜集原始资料,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环节是(3) ①统计设计②统计调查③统计整理④统计分析 6.由于受到大的极端值的影响,频数分布的形态表现为(③) ①平均数大于众数呈左偏②平均数小于众数呈右偏 ③平均数大于众数呈右偏④不能做结论 7.三种白菜,一种是每斤1元,一种是每斤1.5元,一种是每斤2元,计算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公式是(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小学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计算(34%) 1.直接写出数并计算: 6.3-5.84=0.46 40.8+8.42=49.22 26.48÷8=3.31 688.8÷56=12.3 0.125×42=5.25 3.58×24=85.92

2.11a-0.97a=1.14a 30-11.35=18.65 2.解方程: 8X-22.8=1.2 → X=3 16X-5X=143 → X=13 2X-3.5+4.5=12 → X=6 0.5×6-5X=1.5 → X=0.3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5-8.2×0.36+1.75=15.65 8.54÷2.5÷0.4=8.54÷1=8.54

57.6÷3.6+57.6÷6.4=16+9=25 3.67×9.9+0.367=36.333 二、填空(21%) 4.儿童剧场楼上有a排座位,每排22个,楼下共有b个 座位,这个剧场共有(a×22+b)个座位。当a=20,b=830时,这个剧场共有(20×22+830=1270)个座位。 5.已知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那么当摄氏温度 =15°C时,华氏温度是59°F;当华氏温度=68°F时,摄氏温度 是20°C。 6.如果20X÷2=360,那么X÷5=36. 7.比x的2.5倍少3.8的数是2.2,a与b和的8倍是 8(a+b)。

8.从1、2、3、7这四张卡片中选三张,使组成的三位数 都是3的倍数。组成的三位数最大是732,组成的三位数最小 是132. 9.当X=12时,在下面横线里填上“>”“<”或“=”: X+1>1930 X÷62<12 X×0.5×2=X÷2÷0.5 10.在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完美数,比如说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之间的关系式: 1+2+3=6,那么6就是完美数,同学们你还能再写一个完美数吗?把它写在括号里。(28) 11.A=2×2×3,B=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 公倍数是60.

六年级关于难忘的一件事作文500字五篇

六年级关于难忘的一件事作文500字五篇【篇一】六年级关于难忘的情状一件之事作文500字 记得那一天是去年一月份的一天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小鸟在枝头歌唱。小草、小花、大树看上去都特别有精神,可能是觉 得今天的天气很好,想咏叹一下心情吧。自然,我的心情也很不错。 我背着书包,一蹦一跳翻滚地来到了美丽的校园。经过了一 个上午的努力学习,该放学了,可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天上乌云密布,开始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可我没有带伞,妈妈前两天还生 病在家里休息,是不可能来给我送雨伞了,只能冒雨回家。我刚准备“开跑”,就大喊有人叫我的名字:“聪聪!”“咦?怎么是妈妈的 声音呢?”我心里想,“不可能是妈妈,爷爷今天不是生病了吗。这 是幻觉!”“聪聪!聪聪!”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的名称,但又转念一想:“世界上叫‘聪聪’的人多了,可能是重名吧。”这时,妈妈撑 着雨伞,怀里揣着雨衣,跑到我身边,说:“聪聪,老公叫你你怎么 不答应啊!”“咦?真的是妈妈!妈妈,你不是还发烧吗,怎么还来 给我送雨衣啊?”“唉,不用管我。快穿上,赶紧回家,别冻着。” 回到家,妈妈就让我换上保暖衣、把鞋换下来。可妈妈还穿 着湿漉漉的衣服和湿透了的鞋子在里为我洗衣服…… 这件事情至今让我时过境迁难以忘怀。让我甚深体会到:母 爱是那么的伟大,欣慰我为能够有一位这样伟大的母亲而自豪! 【篇二】六年级关于难忘的一件五年级事作文500字

记得那一次,我们期中考试我觉得我应该考的不错,可是接 下来的事儿事却让我极为震惊,老师正在宣布大家的成绩,大家都很 紧张,当老师读到我的名字之时,她说:xxx这次考试考到了75分, 我这时突然间崩溃了,因为我以为我可以考到85分—90分,过了不久,学校就放学了。我想:我这次期中考试考的怎么的差,妈妈一定会充 耳不闻,怒火中烧的。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小屋我可以把试卷 偷偷地藏在阁楼里,这样妈妈看不到我的期中试卷,那他就不知道我 考了多少分,我就不用挨骂,挨打了。 然后,我回到家,我就先脱下鞋,再把试卷偷偷地从我的书 包里拿出来,最后到书房把试卷放回书斋了书柜里,我觉的我做成做 的每一步都完好无缺,可是我千防万防就是不惦记着了老师会用校讯 通把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发在各位小学生的手机中,我想进妈妈的房 间钻进把这个给删掉,想不到妈妈就在房间里,妈妈就说:“你那时 发的试卷得了多少分。”我就说:“我考了75分,对不起,妈妈我不 应该不该把试卷藏起来,你骂我,打我吧。”可是妈妈竟然说:“没 关系,这次考得不好下个月考好点,别人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听了妈妈的话我差点感动的哭了一不小心出来。我又说:“妈妈,谢 谢你。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了!大家喜欢吗? 【篇三】六年级关于难忘短文的一件事作文500字 那天,我吃完晚饭后,坚决要在舅妈家住一晚,妈妈却怎么 也不让。我生气了,拔腿就跑,她跟在我屁股后面追。其实我心里已 经计划好了:等我有足够的力气之时,就直奔舅妈家。心动不如行动,我说干就干,我假装束手待毙,慢慢走,脸上露出充耳不闻的样子, 但我忽略了一个省分,她们还有“骑兵”(姐姐骑的电动车),过了 一会儿,我精神抖擞,力气十足,直奔舅妈家,但她们的“骑兵”追 上来了,我精打细算,和“敌方”玩了一个“回转计”,“敌方”被

多元统计分析 期中试卷

广东财经大学试题纸 2013-2014年第2学期期中试卷 课程:多元统计分析 班级:11级统计本科 共2页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1、多元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处理多维数据不可缺少的 。 2、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按研究的 和要求设计好指标体系。 3、在计算机方面,为了做到学以致用,本课程要求学生 SAS 程序及输出,能上机操作即可,…… 4、连续型随机向量的统计性质可由它的 完全确定。 5、 距离具有优点:消除了指标量纲的影响,指标间相关性的影响。 6、某班随机抽取3个学生A 、B 、C ,量其身高,体重资料如下:A 的身高为1.65米,体重为120斤; B 的身高为1.75米,体重为150斤; C 的身高为1.56米,体重为110斤;则观测矩阵为:⎪⎪⎪⎭ ⎫ ⎝ ⎛=X 。 7、设n 为总体G 中抽取的样品个数,S 为相应样本离差阵,常采用 来估计Σ。 8、Wishart 分布是一元统计中 分布在p 维正态情况下的推广。 9、20世纪40年代,多元统计在心理学、教育学、生物学等方面有不少的应用,但由于计算量大,使其发展受到影响,甚至 了相当长的时间。 10、在聚类分析的实际问题中,对指标分(聚)类常用 。 二、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 什么叫多元统计分析? 2、一元统计分析中有关概念和性质与多元统计分析中相应概念和性质的关系。 3、 设二元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其它 01 1),(2 22121x x x x f π ,求f (x 2)。 4、一元随机变量x 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2 1 1221)(μσμσ π----= x x e x f 。 设p 维随机向量X =( X 1,…,X p )′,其均值向量为μ,协差阵∑正定,请根据矩阵、向量的运算特点,参照一元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依葫芦画瓢”地猜出X 的密度函数。 三、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简述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5个步骤。 2、从论文“我国农村 居民生活质量 类型的分析—基于2004年数据”,请您在范围、内容、方法、时间的变化上提出四个不同的论文题目。 四、计算题(共30分,每题15分) 1、设有五个样品,每个样品只有一个指标,观测结果为1,2,4.3,7,9,试用最长距离法对五个样

《统计学》期中试卷(15上)

《统计学》期中试卷〔15上〕 浙江财经学院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财经学院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 密封线《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适用专业、班级: 题号得分评卷人一二三四五总分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共五大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以杭州的全部工业企业为总体,那么娃哈哈集团公司的工业增加值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2、以下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某厂各年工业产值 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 C、某厂各年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 D、某厂各年年初职工人数 3、某市统计局欲对该市职工2022年8月15日至21日一周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查。要求此项调查在9月底完成。那么调查时间是〔〕 A、8月15日 B、8月15日至21日 C、8月底 D、9月底 4、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A、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B、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C、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 D、就使得总体内部的差异消失了 5、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8岁,21岁的人数最多,那么该分布属于〔〕 A、正态分布 B、左偏分布 C、右偏分布 D、无法判断 6、某工业局所属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A、职工人数 B、平均工资 C、工资总额 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7、某企业生产三批产品,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 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那么平均废品率为〔〕 A、1.5% B、1.75% C、1.6% D、1.55%

生物医学统计期中试卷及答案

《生物医学统计》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 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___ _____、__ ____。 2.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____ ____。 3. 小概率事件是指_______ _。 4.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品来推断 ______ __ 的一门学科。 5. 变量的分布有两个明显的基本特征,即__ ______和 ____ ____。 6. 要检验某减肥药物治疗前后体重的降低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用______ __ 方法;要比较两种药物降低体重作用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用________方法;要比较三种药物降低体重作用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用 _ _ __ ___方法。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采用统计推断方法。( ) 2. 资料的精确度高,其准确度也一定高。( ) 3. 当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呈偏态分布时,中位数的代表性优于算术平均数。( ) 4.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 5. 某班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 1,05.0=χ) 。( ) 6. 方差齐性检验中的F 值就是两个标准差之比。 ( ) 7. 30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中,H 0:μ1=μ2,H 1:μ1≠μ2,α=0.05。若检 验的结果为P=0.065,则结论为两总体均数相等。 ( ) 8. 试验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三个基本假定时,可采取剔除特殊值; 分解为若干个同质误差部分分析;进行数据转换等方法补救。( ) 9. 试验因素的任一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 10. 方差齐性检验中的F 值就是两个标准差之比。 ( ) 三、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 )。 A.总体平均数 B.自变量 C.依变量 D.样本平均数 2.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 A.产品合格数 B.抽样的样品数 C.病人的治愈数 D.产品的合格率 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 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12 B.10 C.8 D.2 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变异 B.同一 C.集中 D.分布 5.方差分析适合于,( )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两组以上 B.两组 C.一组 D.任何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中试卷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日期:年月日 适用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要了解50个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则总体单位为( C ) 个职工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C.每一个职工 D.每一个职工的工资收入 2.统计认识的过程是 ( C ) A.从质到量 B. 从量到质 C.从质开始到量,再到质与量的结合 D.从量开始到质,再到量与质的结合 3.以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来衡量某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4.企业按利税额分组 ( B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5.某市2007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之比为1::,这是一个( C ) A.结构相对指标 B.动态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6.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 组 中 值 ( A ) .510 C 7.某经济学家对非法地下钱庄运作模式很感兴趣,他通过某种渠道深入某地下钱庄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9.某企业A 产品本年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超额%完成计划,则

实际成本比上年 ( C ) A.降低% B.降低3% C.降低7% D.提高% 10. 简 单 表 和 分 组 表 的 区 别 在 于 ( A ) A.主词是否分组 B.宾词是否分组 C.分组标志的多少 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 11.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它的算术平均数为100,众数为74,则这组数据的分布呈( B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成分布 D.无法判断 12.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和每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

统计学基础期中试卷

《统计学基础》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在研究总体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标志值是(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2、下列情况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汽车台数 B.工人人数 C.工厂数 D.工业总产值 3、要了解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班学生 B.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个学生 D.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4、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5、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 A、数量性 B、同质性 C、综合性 D、差异性 6、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 B、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 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D、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8、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9、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 10、对某企业500名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是() 11、对某地区10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则总体单位是()

1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87分,这四个数字是() 13、商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 14、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 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15、当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在计算结果上相同,是因为() 16、总量指标数值大小通常会随着总体范围() 17、已知4 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 店的平均单价,应用() 18、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19、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20、某公司下属五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A、计划产值 B、实际产值 C、工人数 D、企业数 二、多项选择题(16分) 1. 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2.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 C.某地区在校教职工人数 D.某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额 E.某地区每年生产汽车辆数

出试卷感想

出试卷感想 第一篇:出试卷感想 第一次出试卷有感 这次,周老师让我出一份语文试卷,虽然是一年级的试卷,我也不敢马虎,找了一些资料,对照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就把试卷给弄出来了,下面谈谈我出试卷的感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我的这套试卷就按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考察。 一、对试卷命题的分析 1、、试卷内容结构 我的试卷命题依据一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笔下生花三方面的考查。日积月累考查,题型多样,考查内容涵盖了拼音、字、词、分类等诸方面。开卷有益考查,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的达标要求,如:按原文填空,这段话共有几句等。笔下生花主要是看图写话,完全是一年学生这种年龄最易接受的东西。本试卷满分100点。 2、试卷特点 试卷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紧紧围绕教材出题。试卷上百分之八十的试题都来自于课本,百分之二十的题来自课文的拓展,这就使多数学生在检测学习效果的同时,又挖掘了智力潜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语文的信心。(1)、考查内容的全面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非智力结构不断完善。例如:试卷的内容从拼音到字到词再到句子最后到写话等,涵盖了本册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学期的内容,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2)、试题难易适度。对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如:1.连一连,理解“吗、呢、吧……”的用法。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涂颜色等,这几题能使程度稍差的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增强自己答题的自信心。3.照样字写词语等题偏难,这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都能通过本次考试有所得。 三、卷面的具体分析 1、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就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东西,是学生学习其它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基础知识的考查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及运用的程度。例如:第一大题开始就是拼音生字,多音字,同偏旁的字,……注重双基训练。 2、开卷有益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试卷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的同时,又侧重检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词语的掌握情况。例如:第七大题就是按原文类内容填空,巩固所学知识。读短文填空,也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笔下生花 这道题我是采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难度,让学生自己写完整短文。 四、考试反思 在进行完期中考试后,我把自己出的这套试卷和周老师出的试卷一比较,我认为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具体的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视: 1、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关系。许多人的经历都证明,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成绩是不可能好的。在平时的教学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