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论文--一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文学论文--一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文学论文--一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文学论文--一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论文题目: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 ------以剖析冰心文学创作风格为例

学生姓名: xxx

学号:xxx

系别:师范学院

专业班级: xxx

任课教师姓名: xxx

起止时间: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论影响文学创作风格的主要因素------以剖析冰心文学创作风格为例

摘要

文学创作风格,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有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作家独特创作个性的一种审美属性,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理性层面,感性层面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著名作家冰心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层面,如从文学风格的诸种理论层面,文学风格的内涵层面,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层面,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与特征层面,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与审美价值层面,文学风格与文化层面,并结合研究对象冰心的实际创作深入探讨剖析影响作家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冰心文学创作风格主要因素

目录

1.永远的冰心............................................................................... .3 2.冰心的文学创作风格总体把握 (3)

2.1影响冰心文学创作风格形成的背景 (4)

2.2冰心文学创作风格的深层探究--------“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 (6)

3泰戈尔哲学与西方宗教的身影对冰心文学创作风格的重要影响 (8)

4 “用生命创作” (9)

参考文献 (10)

1、永远的冰心

冰心,中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一个如清泉般纯真、善良的女性,她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给予我们爱的启迪,超然的人生体悟。她,像一个小小的精灵,用生命在挥动着稚嫩的翅膀,谱写了一曲曲宁静、安然、超脱与动人的旋律,用美丽的生命创造了犹如潺潺流水般沁人心脾的文章,用世间最真挚的心和最温柔的语言向人们述说着真、善、美,也给中国的文坛注入了一股股新鲜而又浪漫的滋味。冰心,就是这样一个至纯至真的女子,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灿烂和美丽,她是我心中永远的冰心。

2.冰心的文学创作风格总体把握

冰心的创作发轫期主要是在五四运动及1920年,而正是这个阶段的创作奠定了冰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中期,中国饱受战争的伤害,侵袭。冰心和当时的其他的作家一样,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与风化,于是这群文学知识分子的创作风格,从思想到主题上都开始为之一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40年,冰心完成了人与文的文学创作风格的成熟期,冰心的文学创作风格中开始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延续着早期关于“问题小说”意识,关注现实社会人生苦难,思考着在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命遭际;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的凸显的同样还有关于对于母亲形象的书写风格,但是这和早期冰心书写母爱的那样单纯的风格不同,冰心这一时期更看重母亲形象所具有的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所缺少的力的美,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成熟时期更深刻的生命体验、更高的艺术水准、更加开阔的艺术境界。

2.1影响冰心文学创作风格形成的背景

任何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都与她所处的年代,那样独特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的。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言语特色的文学创作风格都是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一个片段的演绎。

冰心从小生活在个知书达理,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并且在冰心出生后7个月时,就随全家搬迁到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

了她的心胸,在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之下,以及在家人爱的滋润下,冰心健康成长。在教会学校,冰心第一次接触到基督教,其“博爱”精神深深打动了冰心这颗仁慈之心,她要用自己充满爱心的文字来释放爱人如己的“博爱”精神,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如此美好幸福的成长环境也开始慢慢的塑造冰心的文学创作风格。

从文学风格的诸种理论根源四个主要层面探究(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言语形式。由于风格最终是以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所以从外部来研究确有必要,但风格的形成又有着更深刻复杂的内在根源,所以仅从外部研究或仅仅把风格归结为形式又是片面的。结合冰心的作品《繁星·春水》来理解,我们也感受到了冰心从文字中透露出的母爱,童心,也深刻的反映了她的风格阐述的独特的语言形式。(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即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联系起来。认为风格是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角度来考察,是一种广义的心理分析,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但可能忽视外在的表达或混淆日常个性和创作个性。冰心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了大自然,人的那样纯美的意境,而她的创作个性正是这样的美好与温暖。(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强调有机整体性,是一种较切近实际的解释。冰心的语言特色,文学内容和形式都深刻的涵盖了文学创作的风格的方方面面,从她的作品《致小读者》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纵观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作者也深刻了解到,中国古代文论特别强调对作家作品的鉴赏品评,尤其强调,作品的风格是读者经反复玩味后可以辨认的一种格调。其实这可以认为是从读者鉴赏的角度来理解文学创作风格,认为风格与读者有关,重点强调了风格是精神上对读者的无限接近,读者方能引起共鸣。正是因为冰心的文字,文学创作风格都和对应的读者十分的接近,与读者同在,于是引起了读者对她的作品的更深刻的理解。

2.2冰心文学创作风格的深层探究--------“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

读冰心的文字,我总是很容易触摸到她的文字所散发出来的那样淡雅美好的清香文学创作风格。1923年,冰心发表了富有清新淡雅而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的韵味的诗集《繁星》《春水》,其中展现的是那样的淋漓尽致。这与冰心的创作个性是息息相关的,在中国文学理论的众多论著中都强调了这样一点,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创作个性也会转化为文学风格。理解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小于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当它一旦施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也是一种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因此,冰心那样温柔,那样忧愁的文学创作风格大抵是与这两个相关联的。

3 泰戈尔哲学与西方宗教的身影对冰心文学创作风格的重要影响

冰心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爱的哲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要追溯到其所受中西方文化的教育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泰戈尔是冰心最仰慕的诗人。冰心早期“爱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就是受到其“泛没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颂扬母爱,讴歌自然和抒写童心。并且,我们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探寻冰心散文作品中,那些基督教文化的精神显现的思想以及创作风格,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其中最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圣洁的母爱意识;二是救赎世人的牺牲之爱;三是以纯净、圣洁的眼光透视人生。

4 “用生命创作”

冰心,一个柔弱却也非常坚强的女子,用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书写着对这个世界的所有梦想与期待,在她构建的那个纯粹的理想世界里,她宣扬着善良的人性至美,她演绎着温暖的一幕幕,读她的文字,炽热的柔情在心里荡漾,读她的思想,刻骨的感悟在心中凝聚,读她的感情,浪漫的情绪在心中游离。她的童心之论,母爱歌颂,爱的哲学,梦的纯美······点点都在感动着我的心灵,我爱纯粹的冰心,更爱这个用生命歌颂世界的冰心。

参考文献

[1]王金芝冰心文学思想研究【网络出版年期】2011年 02期

[2彭金山到中年的体验与“了解”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03期

[3] ZHANGHUI On Bingxin Children Aesthetic Features of Literary Creation 1995.https://www.doczj.com/doc/9410760203.html,\brochure internet.addiction.html 2001, 17:187 – 195

[4]LIAOHAOYUE Bing Xin’s about Woman under Feminine Principle Sight Explanation HTTP://WWW。brochure internet。NET/KCMS/DETAIL 1996, 1:237 – 244

[5]YANGQI New Era Female Writer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Girl Novels 2010 htp://www. brochure https://www.doczj.com/doc/9410760203.html,/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

[6] 胡涓涓冰心诗歌翻译的风格及成因 http://www. https://www.doczj.com/doc/9410760203.html,/ 2010

年 04期

[7]《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

[8]泰戈尔文选研究网络来源

[9]《文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技术出版社徐景熙刘甫田

文学创作论

第四章文学创作论 一、宏观上认识文学创作 一部鲜活的文学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是源于作家天才般的想象还是源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其实二者皆而有之。除此之外,当今文坛作品的问世还伴随着这样的现象:一部作品在发行前后总有热闹市场宣传,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具有商业性的“炒作”之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今文坛很少有脱此俗套者。一部作品的产生不只取决于作家,还取决于那些享有版权的出版机构以及伴随而来的媒体炒作。由此对传统文学创作论形成挑战:文学难道只是作家个人的精神生产而与商品生产无关?那么如何看待文学的创作呢? (一)文学创作具有创造性(体现个性与社会性) 文学创作体现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创造,不过这种个性化创造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如李白的飘逸洒脱与盛唐气象;杜甫的沉郁顿挫与唐帝国的由盛入衰;司马迁的《史记》所具有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深刻的社会性。 (二)文学创作的制作性 文学创作固然需要创造性,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吃饭问题”、“权力角逐”、“人格掩饰”、“媒体炒作”、“产业制作”等因素又使文学创作具有制作性。 案例举隅一:人格掩饰(作家为掩饰人格,而创造虚伪的“个性”) →【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隐逸之志(《闲居赋》见《文选》卷36),但实际相反。包括在内的《晋书》记载其人性情浮躁、常趋炎附势。常对当时的巨富石崇等人“忘尘而拜”,但因仕途不顺而作《闲居赋》。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谈及此事: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注:安仁是潘岳的“字”)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不如其人”……诸多文坛事实证明文学的个性化创作是存在掩饰性的,尤其是涉及个人私利或政治运动等非常时期更是如此。 案例举隅二:媒体炒作 作家、出版社、媒体的相互需要致使文学深深地打上了媒体包装的烙印。一部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从选题、定稿到成品,都经过了出版商的精心策划和市场论证,再辅之以媒体的极力鼓吹。当然,即使一部“被制作了”的文艺作品,只要作家精心投入了创作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原创风格,也是值得肯定的。如金庸、张恨水等人的作品不仅被媒体大肆包装,更是频频改编为影视作品。 注:张恨水(1895-1967,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三)关于文学创作问题的小结 我们提倡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倾向,反对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制作。然而尤其是处于“文化工业”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文学创作,必然既体现个性化创造原则,又少不了时尚的商业运作,这是当下文学生存的现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需要承认并尊重文学创作中的“创造性”与“制作性”相互渗透的现实。 二、作家素养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 读万卷书求人生之助,行万里路求江山之助 1、直接的生活经验

福师12秋《文学创作论》练习题

福师12秋《文学创作论》练习题 注: 1、本课程练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 2、本练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 1、如何理解“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参见教材P14. 2、论述无意注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无意注意的重要作用,参见教材P60. 3、以托尔斯泰对《复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肖像描写的多次修改为例,谈谈作家独特感受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作家独特感受的作用,参见教材P94. 4、请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为例,论述作家情趣和生活意象之间的契合关系。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作家情趣和生活意象之间的契合关系,参见教材P9. 5、“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你如何解读这段话?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关系,参见教材P61. 6、请根据你的阅读经验或写作经验,谈谈你对文学创作的认识。(提示:不要泛泛而谈,应该结合一些你印象最深的文学作品,或者从你自己切身的写作体验来展开论述,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体会。)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为文学创作的各种理论,参见教材各章节. 二、作品分析 1、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时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 “就我所知,我的性格最最特别;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一切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 巴尔扎克在这里剖析了性格的二重内容(正反两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又有多种性格原素,这种种性格原素,例如高傲与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又可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从而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巴尔扎克的性格本体就存在于这种二重组合之中。由于性格原素具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家已对此有所论述;现代作家中,最早自觉地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从美学上加以概括的是鲁迅。他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的就表现在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的性格单一化的传统格局,表现了“美恶并举”(《中国小说史大略》)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恶并举”,就是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红楼梦》以及世界上许多伟大文学作品创造具有高级审美意义典型时取得成功的美学基础。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美学原理,我们可称之为“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切实地掌握这一美学原理,对于总结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我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请分析说明。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大与小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应如何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庄子》有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也就是说大和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各自的参照物不同的时候,各自的大小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大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那这样说来大与小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没有明确的界限。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_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2. (A )是传统诗歌外在节奏的基础。 A. 五七言诗 B. 律诗 C. 绝句 D. 《诗经》 满分:2 分 3. “你有花一样的色彩,但没有花一样的香气。。”这是一个(B)。 A. 反问句 B. 较喻句 C. 夸张句 D. 设问句 E. 满分:2 分 4. (B )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 情感 B. 形象 C. 形式 D. 审美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 1. *'深思,没有思想,情感也不深。当代文学,尤其强调思想、哲学文化底蕴。思想家就是文学家。A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2. *真实性和假定性都是绝对的。A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变质,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4. * 形象是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个性特殊的结合——学术上把这叫做“意象”。B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5. * 因果性是一种必然性,情节的根本要素是“突转”,“突转”必须是偶然的,是出乎意外的,异常的,也就是越出了常轨,超越了必然性的。B A. 错误B. 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满分:2 分 6. * 艺术想象就其普遍性而言,一切艺术形式的规律是相同的;就其特殊性而言,各种艺术形式的想象的规律又是互相矛盾的。B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文艺理论(代码703)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诗意裁判 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典型 答:典型是指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而又具有极其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3.文学四要素 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M.N.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艺术家、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

“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4.直寻 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新视野、新思路,显示了新的理论追求。 5.思无邪 答:思无邪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思想上,“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 6.《人间词话》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

福师《文学创作论》2017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V 1. * 形象是_D_。 A. 感情特征 B. 生活特征 C. 艺术形式特征 D. 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三维结构 满分:2 分 2. 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B_程序。 A. 相似联想 B. 相近联想 C. 相反联想 D. 相同联想 满分:2 分 3. 诗歌形象是C_。 A.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 B. 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C.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 D. 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满分:2 分 4.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V 1. 许多反向联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相似、相近联想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反向联想因处于相近的地位而形象显得更鲜明。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2. *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3. *'从写作来说,工夫不仅仅在于找到主要特征,而是排除非主要特征。这在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理论中,叫做立主脑,减头绪。没有减头绪的魄力,文章就可能很芜杂。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4.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5. 自我抒情优势,是诗与散文分化的起点。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7.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美感经验才不断积累上升为审美规范。而作家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掌握浓缩在形式中的艺术技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9. *'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0. *生活特征是纷繁的,确定主要特征并改变它与其他诸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以事物本身为准,这要看作家此时占优势的情趣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1.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 形象是生活特征、自我情感特征和形式特征(规范)的三维一体。当这三个要素形

文学创作论

第一讲假定论 第一节逼真的幻觉 *文学反映现实不是对生活的描红 *逼真不等于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的“假定”是一种创造 第二节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情的统一结构 *艺术形象是“第二自然”——人化了的自然 *世界、内心、形式三者的交互作用,才可能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作品。 * “神遇而迹化”,“神”为主导。所谓“神”,即作家的情感与个性。个性的强弱,个性的鲜明度,个性的独特性,都决定着“迹化”的不同效果。 第三节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假定性的相互制约 假定形式使真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把生活中的“逼真”改造为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假定形式”,往往是经过长期创造,积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创作中的假定性:虚构 如何把握虚构的“度”:离生活太远,则可能导致虚假;过于贴近生活,则拘泥于生活细节,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 材料: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花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妓》云:“恰似春风三月半,杨花飞处牡丹开。”元人《美人梳头》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袁枚:《随园诗话》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凡·高 第四节假定性和逼真性在不平衡中发展 *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对矛盾。 * 将现实大幅度地变化,突出假定性,或将描摹现实发展到高度逼真的地步,这两者是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前者以表现主义为代表,后者以现实主义为典型。 * 两者在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地媾和。 第二讲形象论 第二节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帅五官可感觉细节 重视细节,不等于陷入琐碎,相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但是感性的,而且细节之间能够互相呼应,形成细节的共同体。 一、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没有特点的细节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创造追求具有特点的细节,而且是具有创新表达方式的有特点的细节。 细节的有特点、有意味,虽然不能代表作品整体的成功,但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智慧和感受力。 二、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细节的超越性)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20春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0001-参考资料 请仔细阅读下面说明再下载: 预览的题目和您自己的作业顺序必须完全相同再下载百!!!! 第1题(单选题)*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___程序。 A、相似联想 B、相近联想 C、相反联想 D、相同联想 参考答案:B 第2题(单选题)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___。 A、把握局部 B、把握整体 C、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D 第3题(单选题)*' 在创作过程中,形式规范的预期作用,具体表现为____。 A、对想象的诱导 B、对想象的规范 C、对想象的限制 D、对想象的制定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题)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____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想象 B、观察 C、沉思 D、描绘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题)()是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和作家感情的主要特征在想象的假定性中统一。 A、情感 B、形象 C、形式 D、审美 参考答案:B 第6题(判断题)家的思想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割就互相冲突。使作品的艺术质量降低。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7题(判断题)在现代新诗中还有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不在形象意蕴的质变,而在于感觉和知觉的量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8题(判断题)*诗人的任务就在于将自我感情特征与概括性的生活特征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奇特,形成一种独特的假定性结构,创造一种特殊意象符号。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9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0题(判断题)*'变质,主要指的是,诗歌的描写对象,其外在形态基本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而其内在涵义却大大变化了。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1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2题(判断题)诗人的抒情往往是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感情,又从感情到感觉的过程,人类感觉更深一层次的机制是对自身感觉的再感知。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3题(判断题)*'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4题(判断题)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强调艺术要围绕着生活公转,相当程度地忽视了艺术必须围绕自己的圆心或焦点自转。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15题(判断题)文学形式要成为一种成熟的形式,它的审美规范的多样功能必须占一定的优势。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16题(判断题)法国艺术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全部,而非某些东西。 A、错误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 分 2.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 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满分:2 分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 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5.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9.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 分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 1、如何理解“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参考知识点: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率五官可感细节参看教材P14 2、作家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是怎样的? 参考知识点:作家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参看教材P37 3、作家的感受力包括哪几个方面? 参考知识点:作家的感受力参看教材P88 二、作品分析(40分) 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时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飞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即碎。时见蜂儿,仰点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质夫《水龙吟·杨花》参考知识点:变形和白描的相互交织参看教材P311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文学创作论49.5 孙绍振2009年11月第4版海峡文艺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20分) 1、作家的观察力如何实现? 参考知识点:作家的观察力参看教材P49 2、怎样理解输送语言信息的“阈值”? 参考知识点:输送语言信息的阈值参看教材P141 3、怎样理解形象? 参考知识点:形象是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形式特征的三维一体结构图参看教材P210 二、作品分析(40分) 阅读所提供作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不少于500字。注意:不必面面俱到,可自选一个切入点展开分析。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有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夜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 ——马克思 参考知识点: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参看教材P111 福师1203考试批次《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单价作者版本出版社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2.《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4.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6.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7.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 B.画面C.形象D.历史 8.“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9.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D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福师20年8月《文学创作论》考前辅导资料

2020年8月份《文学创作论》考前复习资料 答案如下 一、论述题 1.为什么说雄辩的细节能“以少总多”?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 第一、形象的可感性,并不是一切细节可感性的总和。 第二、养成堆细节暗示性的鉴别力,不但要善于从许多细节中排除那些暗示力的鉴别力,而且要敢于排开那些虽然有暗示力,但已被长期使用而失去光泽细节。细节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 第三、要避俗,要求新。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请结合此诗谈谈文学想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艺术的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举杯邀月,就不把月亮当月亮,而是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对象了。这样,月亮就成了我的朋友。但是,艺术的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是,只有一个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 二、但是,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更衬托得诗人孤独了。文学的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变成了互相安慰。接着他写,不但是静态的孤独,而且还有动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形成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亲密和谐、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3.“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你如何解读这段话? 【参考答案】 第一、许多作者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 第二、对生活的最佳观察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第三、高度错综复杂的感情活动都是在无意识领域中完成准备的。 4.为什么说过分地强调科学的想象的作用,甚至用它来否定文学的想象是幼稚可笑的? 【参考答案】 第一、作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有时候是一致的,作家的幻想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前导。 第二、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是有相近之处。想象对于一切创造性的学科都是必要的,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 * 在诗歌的变形、变质、变理形象中,其表现主观强烈感情和透视生活的深刻真谛是可以统一的,关键在于诗人的__A__。 A. 思想艺术修养和生活基础 B. 家庭背景 C. 社会背景 D. 身份地位 满分:2 分 2. *'诗的感觉要摆脱散文的原始感觉,通过__A__把感觉、感情和智性统一起来,把辩证思维和感觉的变异结合起来。 A. 想象 B. 观察 C. 沉思 D. 描绘 满分:2 分 3. “你有花一样的色彩,但没有花一样的香气。。”这是一个(B)。 A. 反问句 B. 较喻句 C. 夸张句 D. 设问句 E. 满分:2 分 4. *'达芬奇把艺术形象叫做(C) A. 艺术创造 B. 生活真实 C. 第二自然 D. 人化的自然 E.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_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 1. *'长期以来,我们充分强调艺术要围绕着生活公转,相当程度地

忽视了艺术必须围绕自己的圆心或焦点自转。B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2.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B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 分 3. * 学习文学,除了从理论上出发以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习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文学理论的历史。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感情当然是审美的核心,但是只是核心而已,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B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5. * 有意注意的实质是把事物的局部属性当做全部属性。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 在现代新诗中还有一种类似白描的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不在形象意蕴的质变,而在于感觉和知觉的量度。A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7. *'深思,没有思想,情感也不深。当代文学,尤其强调思想、哲学文化底蕴。思想家就是文学家。 A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

福师 《文学创作论》第七章期末考试学习资料10

第七章散文审美规范论 一、什么是非诗的写实和散文美? 在抒情散文中所追求的诗,已经不同于在诗中的诗意,这是一种散文化了的“诗”。 在抒情散文中,作家的感觉和知觉的自由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表现感情自由更是有限的,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著名的一段: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栏栅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市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这里的抒情是现实的,不是想象变异的。梁衡说朱自清并没让他父亲弯下腰去拣花,意思是说在散文中将感觉和知觉用诗的变异性想象来美化是不伦不类的。这里细致描述弯腰、上攀的过程,从诗的审美规范来看是缺乏概括力的,是缺乏诗意的,但是从散文的审美规范来看,恰恰是一种散文美,美就美在这些诗所要回避的过程。在诗中,细致的描述常常是窒息诗的情致的,而在散文中,细致的描述常常是激发诗的情致的,在描述过程中,人物的琐细的动作,笨拙的姿态之所以有一种散文美,是因为这里有做父亲的真情。他总是把儿子当小孩子看,而且父亲这样笨拙的真情,是通过儿子经历了情感变化的眼睛去感觉的。 二、什么是通过内在感觉找到新鲜感? 常态生活之所以不新鲜,原因是人们习惯于以认识的、实用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它。只能看到客体的共同性,没有主体的特殊性。比如我们天天看到月亮,从认识价值来看,这是地球的卫星,没有什么新鲜,从实用价值观念来看,月亮的光照着便于人夜间活动,这也没有什么新鲜。但是郭风说:“月亮像一瓣栀子花。”就比较新鲜了,这是纯从乡土感情出发的。它既不科学,又不实用,但是它是审美的,它激起读者去想象郭风对闽南乡土的倾心。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主体的特征去同化对象的同一特征,这就使任何一个平淡的客体特征变得新鲜起来,产生新鲜感的关键就在于要适当摆脱实用的价值观念的束缚。 散文家的感觉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外在生活的感觉,一方面是对于内心生活的感觉,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外在的感觉对于内在感觉是一个刺激,内在感觉是外在感觉的深化。光凭外在感觉所能发现的新鲜感总是有限的,外在感觉的发现再加以内在感觉的发现,散文的形象双重地新鲜了。 三、激情和智性? 把抒情笼统地卑弃为滥情或者煽情,显然是一种狭隘的误解。这主要是因为对于抒情潮流缺乏清醒的分析。在流行的抒情散文中,感情主要表现为激情、热情,好像除此以外,情感就没有别的性态了。其实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可能是强烈的激情、热情(所谓火一样的爱和憎),也可以是温情,这些都是比较鲜明的、有相当强度的感情;还有不太鲜明、不太强烈的闲情,甚至还有一种潜在状态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冷酷、或者冷峻,甚至是

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2017秋17春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等属于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 A. 中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澳大利亚 正确答案: 2. ()作为国家社会控制的产物,依赖于两种基本机制:一是显性控制机制二是隐性控制机制。 A. 教育 B. 文化 C. 课程 D. 认知 正确答案: 3.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正确答案: 4.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正确答案: 5.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正确答案: 6.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7. ()可将课堂控制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 A. 按控制的层次分 B. 按控制的手段分 C. 按控制的实现途径分 D. 按控制方式分 正确答案: 8.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9.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正确答案: 10.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 11. 学校主要成员()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A. 教辅人员 B. 教师 C. 校长 D. 教育行政人员 正确答案: 12.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正确答案: 13. ()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

2019届高三语文(全国卷)二轮复习成语辨析专项突破作业65

成语、病句辨析专项突破作业(65)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 在欧洲的内卡河畔,河的一岸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城;另一岸陡峭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城堡的废墟,墙壁上还有炸开的大窟窿。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城堡。这个200年前的古战场,却依然保持着旧貌,似乎依旧硝烟弥漫——( ),而是还活在几百年的历史里。 与此相仿,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工夫。此人是一个英雄。” 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上看到的。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八国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的宫廷斗争和的外交谈判。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200年前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情景。 B.如果你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200年前来攻这座城堡。 C.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城堡的200年前的情景。 D.你如果去问一个海德堡人,他就会告诉你法国大军来攻这座200年前的城堡。 :第一处,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该把“如果”放在句首;第二处,多层状语语序不当,“200年前”应该放在“法国大军”前面;第三处,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告诉”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加上“的情景”。综合考虑,A项正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仅活在现代 B.历史悠久的大学城绝不只是活在现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