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1)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1)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1)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案 (1)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拓展资料、习题

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1)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有关社会历史进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亚牛,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内部评论。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一般而言,影响文献内容正确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著者的学识能力、品德威望、记载的真实程度、著者的偏见和动机、资料的一致性程度。

(4)外部评论。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等信息。

2.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错选、多选和漏选均不给分。)(1)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是(ACD)

A历史性B真实性C具体性D以逻辑分析法为主

(2)坚持用历史唯物史观研究历史,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ABD)

A今与古B史与论C人与事D批判继承与创新

3.简答题

(1)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答:(1)历史性。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事件的考察探寻教育的历史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过程是按历史的时间和空间

顺序展开;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预言;(2)

具体性。研究建立在丰富而具体的文学资

料基础上,揭示教育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

的一切历史行驶、全部丰富的内容以及各

种相关因素,从而探寻基本规律;(3)历

史研究以逻辑分析为主,由于历史研究常

常以不完整的证据为基础,必须透过推测

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来填补空缺,因此

逻辑分析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的作用。

答:(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本质;

(2)通过历史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

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3)有

助于我们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

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

(3)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的局限。

答:(1)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

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二历史文

常常滞后记载,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

影响研究的可靠性;(2)作为研究对象的

历史事实,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

“加工”的抽象形态,收研究的主观因素

影响大;(3)历史研究中无法做到精确的

量的分析。

(4)收集分析鉴别史料的方法。答:

搜集、分析与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要通过广泛阅览发觉史料,学会使用辑佚、

校勘、训诂等方法,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

和历史的观点。辑佚,是将散见于其他书

籍中的有关内容搜集编排以反映遗失典籍

的梗概;校勘,是对一部书的不同版本或

同一版本的不同卷次之间存在的文字差误

进行对照并判断是非;训诂,是通过广征

博引了解古籍愿意。

4.论述

(1)论述教育科学研究中历史研究

的三个不同层次。答:(1)搜集、分析与

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要通过广泛

阅览发觉史料,学会使用辑佚、校勘、训

诂等方法,坚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历史的

观点;(2)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

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通过分析的方

法,进一步揭示历史的发展过程,说明过

去、现在和预测未来,学会历史、逻辑和

阶级分析的方法;(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为教

育领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

(2)在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中,如

何运用历史与逻辑分析方法。答:历史的

分析方法是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

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

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论定问

题的是非。历史分析方法是以概念的形态

再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特点是丰富性、

直观性和具体性。历史研究对象不是孤立

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要全面深入的分

析历史研究对象。逻辑分析方法对于历史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研究重要的问题

是要理解史实,要求研究者在演绎---归纳

推理基础上进行历史概况,因此历史研究

必须遵循行驶逻辑规范,以它作为定义、

推论和判断的一般程序去认识研究历史上

的教育问题。基本的逻辑方法,包括形成

概念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归纳与演绎、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

升到思维的具体等方法。

(3)试问如何在历史研究法中处理

古与今、史与论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关

系。答:历史研究法中运用中对古与今、

史与论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处理。

古与今关系即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

系,我们要正确对待古与今,通古今之变,

尊重历史,古为今用是总的提法,是教育

研究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为史

而史,没有价值,研究的目的是从中研究

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探讨历史经验教训,

丰富我们的认识;史与论关系。所谓“史”

指的是具体历史史料,是研究的基础,而

“论”则是指理论的概括分析。认识历史

史料的手机,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

据理论,明确史料的性质、范围和种类,

并伴随有初步的鉴别、审定。史论结合,

帮助我们树立历史意识、科学地确定论题

和得出合理的分析。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

对于悠久的历史遗产,要能够继承。继承

不是全盘照搬,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

能够经过分析判断进行扬弃,在选择和批

判的基础上的继承。在选择、批判的基础

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创新。继

承和创新是同时交织在一起出现的,正确

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决定着历史研究

的深度和广度。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

1.名词解释

(1)教育观察研究:答: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答: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对

象的全体和活动当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

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

观察。非参与性观察不要求研究人员站到

与被观察对象同一的地位上,而是以旁观

者身份,采取公开或秘密方式进行观察。

(3)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答:直接观察是凭借认得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

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相对来说,更为直

观具体。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

他技术手段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的观

察。

(4)取样记录法。答:取样记录法是一种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较之描述观察,具有更好的客观性、可控性和有效性。

2.选择题(1)根据观察的方式,可以将观察分为哪几种?()

B直接观察C间接观察

(2)在进行教育观察研究时,应遵循

的原则是

A观察的客观性B观察的目的性

C观察的自觉性

(3)记录是观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描述记录法可以分为:

B日记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连

续记录法

3.简答题

(1)教育观察法的主要特点。答:(1)

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

料的活动;(2)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

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

的状态下进行的;(3)教育观察的对象是

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4)教育观察是在一定教育科学理论指导

下进行的,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

前提的;(5)教育观察总要借助于一定的

工具。

(2)教育观察法的优缺点:答:教

育观察研究的优缺点:优点是(1)在教育

现象发生的当时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能

够搜集到事后搜集不到的资料;(2)所获

得资料的可靠性较高;(3)观察研究能够

比较客观地反映教育现象的本来面目,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偏见和

期待效应。其缺点在于:无法判断事件之

间的因果关系;(2)观察所获资料琐碎、

不系统;(3)观察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

影响;(4)观察者的介入可能会影响观察

对象的心理、行为的变化,影响研究效果;

(5)观察也受被观察者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的限制,笔记哦啊被动,无法观察全面的

情况,不利于全面解释被观察者的行为。

(3)教育观察研究的功能。答:(1)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堆教育领域某一现

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地观

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

较客观的真实材料;(2)教育观察研究是

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

径,教育研究假设所推导出来的关于未知

事实的结论,只有通过观察到得科学事实

加以检验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3)教

育观察研究有关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

成,通过观察可直接导致形成某些新课题,

发现某些新观点、新理论,为教育研究开

拓新的方向领域。

4.论述

(1)根据自己碰到的问题,进行一

项教育观察研究的设计?答:教育观察研

究有一定的设计步骤,具体是根据问题,

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类型,制定观察

记录表,训练观察人员。结合问题详加论

述。

(2)论述如何运用全结构式教育的

原理设计一次教育观察活动?答:根据问

题,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论述:(1)确定观

察内容的结构;(2)确定观察场地、观察

时间和观察对象;(3)编制记录表;(4)

实施观察和记录;(5)分析资料。将每一

步骤都设计好,就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

1.名词解释

(1)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是

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

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

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的事实

资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

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把

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照一定的规

则排列,编织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

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

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访谈调查。访谈调查是调查者通

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

的行驶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

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4)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是在对被调

查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

中选择某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和描

述。

2.选择题2.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

一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错选、多选和漏选均不给分。)

(1)教育调查的特点是(A调查对象的广泛性B调查手段多样性C调查方法可操作性D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2)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A指导语C问题D结束语

(3)按照调查对象的不同,教育调查研究可以分为:()

A个案调查B抽样调查D普遍调查

(4)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的访谈提纲,可将访谈调查分为:(C结构性访谈D非结构性访谈

3.简答题

(1)教育调查研究的特点。调查对象的广泛性、调查手段的多样性、调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调查结果的延时性。

(2)简述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调查研究包括不同的具体方法,每一方法各有侧重,但都应遵循基本的步骤:(1)确定调查课题;(2)选择调查对象;(3)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的实施;(6)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3)访谈调查的类型。按照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将访谈提纲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根据对同一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次数,可以将访谈对象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根据一次访谈人数的多少可已经访谈分为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4)测量调查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诊断作用、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设、评价作用、预测选拔功能。

4.论述

(1)试比较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的优缺点。从优点来说,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调查范围广,效率高,而且是采用匿名的方式,结果便于做各种统计分析。而访谈

调查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能够使用比较

复杂的访谈提纲、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

息和资料、不受书面预言文字的限制、容

易深入进行调查。从缺点来看,问卷调查

不能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交流,缺少互动

性,调查的深入性不够;而访谈调查的不

足在于调查效率低、分析处理难度大、调

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两者各有自己的优

点与不足,在研究中常将两者结合起来使

用。

(2)如何编制一份较好的问卷。在编

制问卷时,必须遵循问卷编制的程序:(1)

根据研究目的,把研究课题分解成一系列

的研究问题;(2)根据对研究问题的分析,

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并确定所要编

制的问题形式;(3)以研究课题为中心,

对研究问题进一步分解,草拟出问卷问题

和答案;(4)把草拟的问卷问题按照一定

的标准进行分解,草拟出问卷指导语;(5)

征求有关人士、专家意见,作初步修订;(6)

试测;(7)再修订。问卷的核心是问题的

设计,具体设计时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语义清楚;(2)语句简洁;(3)面向

对象;(4)价值中立;(5)避免社会认可

效应。(领会)

(3)如何编制一份好的测验试题。根

据要求,在编制测验试题时,需要从以下

几点出发:(1)确定和表述测验目标;(2)

选择试题类型,编制测验题目;(3)审查

试题,编制试卷。编制的试卷应该有较高

的效度、较高的信度、合适的难度、理想

的区分度等特征。(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第六章《教育实验研究》

拓展资料、习题及参考答

1.名词解释

(1)教育实验研究。教育实验研究方

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

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

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

种研究方法。

(2)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操作自变量意指研究者认为地去干预、控

制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进程,有意识地变革

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条件,从而得出自己

所要的结果。

(3)内在效度。内在效度指自变量与

因变量之间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

的结果。

(4)外在效度。外在效度反映实验结

果的可推广程度,设计教育实验结果的概

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

2.选择题(1)按照研究对象来

分,教育实验可以分为(A模拟实验B

对照实验D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

(2)教育实验的效度是实验设计质量

的评鉴标准,一般可以分为(B内在效度

C外在效度

(3)教育实验评价至少应包括哪些内

容(A成果评价C目标评价D过程评

3.简答题

(1)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特征。要

有明确的研究假设、要有自变量或实验处

理、合理控制无关变量、教育实验特质目

标的建立及其测评。

(2)教育实验的功能及局限。教育

实验能够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引进教

育理论的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为发

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

础;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

操作程序。教育实验研究的局限在于教育

实验不可能揭示教育活动的所有规律;实

验结果受教育测量工具影响大;教育实验

结果的推广受条件限制。

(3)教育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

结构。评价指标是一个按类别、分层次的

指标系统,一般含一、二、三级指标,也

就是总目标、次级目标和三级指标。总目

标是实验者所期待的目的,次级指标是将

总目标分解为若干特质层,有所具体化,

而指标实际上是行为目标,在操作上用具体的行为词语下定义,就可以测量了。

4.论述

(1)论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在实验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选定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选择被试,形成被试组,明确自变量的操作定义;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实验结果的统计方法;选择实验设计的类型。在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观察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在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要对实验区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2)论述如何进行教育实验设计。在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5)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的程度。(展开论述)

第七章《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拓展资料、习题

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法。所谓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行驶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2)系统方法。是一种将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模型化和择优化得研究方法。

(3)教育命题。教育命题是有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作出的肯定

或否定的思想。

(4)比较。比较是指从具有同一性的

事物间寻找差异性,或从具有差异性的事

物间寻找同一性的思维方法,即同中求异

或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

2.选择题(1)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

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

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C事实命题

D价值命题

(2)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包括(A

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D归纳与演绎

3.简答题

(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1)

概括性与间接性;(2)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层次性和不确定性;(4)继承性与超

前性。

(2)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功能。(1)

深化教育认识,揭示教育规律;(2)完善

和发展原有教育理论体系并构建新理论;

(3)对研究成果进行逻辑证明。

(3)教育命题的意义。教育命题要获

得意义,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教育命

题中设计的主要词项的逻辑含义要单一;

(2)一个教育命题的意义性还要求对命题

中的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的关

系,通过命题中项作出明确的判断;(3)

使命题在理论体系中获得意义。

(4)如何确定理论研究的课题。教育

理论研究首先要确定选题,即明确理论研

究要研究什么问题。一般而言,一个理论

课题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研

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即所要研究的问题是

否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二是研究课题是

否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所要研究的

课题对教育实践是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

值。

4.论述(1)根据自己碰到的问题,

进行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进行教育科学

的理论研究,就是按照教育科学理论研究

的基本程序进行操作。在实际中,要根据

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从以下五点

出发,分步进行。(1)确定理论研究课题;

(2)收集和分析文献资料;(3)确定概念

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4)形成理论体系

并进行检验;(5)拟定理论研究的论文写

作提纲,撰写理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2)如何用历史—逻辑的方法进行教

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运用历史----逻辑方

法要遵循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研究对

象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各属性、成分因素

在空间上的分布看到内在本质联系;(2)

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

史规律性,既要反映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

又要反映人们认识这一对象的历史发展过

程;(3)要使历史的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结

合,用逻辑的说明方法时,必须以历史的

叙述方法补充;在叙述历史时,必须用逻

辑的方法理清线索,把握本质和规律。在

安排教育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

顺序时,要使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

的历史进程、关于对象认识发展的进程相

一致;研究者克服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

种种历史与逻辑相脱离的现象,努力做到

史论结合,有史有论,用历史来验证理论;

同时一方面要把历史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

内容,让历史来说明理论,另一方面需要

研究者对已有的理论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解

剖,从庞杂的历史事实中概括出影响教育

发展的内在因素和规律。

第八章《教育科学定性资

料的分析》拓展资料、习

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1)定性分析。定性分

析就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搜集到得文字、声

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

来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

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过程,它是一个对资

料的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2)资料分类。资料分类是指根据研

究资料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将相异的资料

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为一

类的过程。

(3)归纳。归纳是从已知的具体的事

实或个别性的前提概括出一般性的或普遍

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2.选择题2.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至四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错选、多选和漏选均不给分。)

(1)资料审核的角度(B资料的有效性C资料的准确性D资料的有效性(2)归纳的类别(A完全归纳法B 不完全归纳法D科学归纳法

(3)在定性分析中,效度检验的主要方法是:()A比较法B反馈法

C检查法D三角互证

3.简答题(1)定性分析的特点。(1)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性;(2)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3)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的弹性;(4)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5)定性分析对研究者及研究背景的敏感性。

(2)归纳的类别。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三种,安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指依据研究现象中的所有事实或各个部分归纳出对该现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简单枚举法是指简单考察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科学归纳法又称因果联系归纳法,它是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通过考察某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的特征,推论出该研究对象所有的事实或要素都具有某种特性的推理方法。

(3)定性资料分类的过程。把纷繁的原始资料归并为相对统一的类别需要经过一个由散乱到统一的过程,大致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开放式分类、关系式分类、核心分类。

4.论述(1)论述在定性分析中资料审核的角度。资料审核主要从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准确性、资料的有效性三方面出发。资料的真实性主要从研究方法、研究者本身、研究对象方面进行;资料的准确性是指资料在反映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主要通过一致率和吻合率考察。一致率即在于不同研究者对同

一研究对象的所的结果的一致性,吻合率

即研究者使用不同方法对同一对象所得结

果的一致程度;资料的有效性则是指所收

集到得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即资

料是否切题。

(2)论述定性分析中效度检验的方

法。在定性分析中,对效度的检验可以从

以下四点进行:(1)检查法,即对研究结

果中的漏洞逐步检查,找出出现失误的原

因加以纠正;(2)三角互证法,对同一问

题从多个不同角度不同看法的来的结果进

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最大的一致性;(3)反

馈法,研究结果得出以后,研究者得出结

论后广泛听取专家、同行、同事的意见,

也可以交给被研究者本人,从多个角度分

析研究结果;(4)比较法,将研究结果与

人们普遍认可的相关定义和力量加以比

较,如果发现较大差异,研究者应回到原

始资料中进一步检验,从而使研究结果不

断完善。

第九章《教育科学定量资料

的分析》拓展资料、习题

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1)定量分析。定量分

析是指研究者借助于数学手段,对所搜集

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事物数

量特征的过程。

(2)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表就是把

所有数据按大小分为若干小组,把所有的

数据归到有关的组内,得到数据在各组内

出现的次数,从而清楚地看出全部数据的

分布情况。

(3)适合性检验。适合性检验,即检

验实际观察得到的某样本的次数分布情况

与有关理论分布是否一致。这一检验常常

用于判断实际结果是否符合均匀分布,且

主要用于对单项表中的数据进行检验。

2.选择题(1)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

中的主要用途是(A数据推断B数据解释

D数据综合分析

(2)在教育研究中,对定量数据资料

的审核主要是考虑到数据资料的哪些特征

(B有效性C完整性D客观性

(3)总体参数估计的类型有:(B区间

估计C点估计

3.简答题

(1)教育研究中定量分析需要什么样

的前提。定量分析是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数

据资料的过程,是一种严密、系统的过程,

它要求它分析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因此

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资料进行审核:(1)

数据资料的客观性;(2)数据资料的完整

性;(3)数据资料的有效性。

(2)假设检验的步骤。假设检验的基

本步骤:(1)先假设虚无假设H0成立;(2)

规定显著性水平,在教育研究中一般取

0.05或0.01两个显著性水平;(3)计算检

验统计量,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

法计算各自的检验统计量;(4)利用检验

统计量判断虚无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有多

大。

(3)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方差分析

的假定条件是:(1)研究对象应随机抽取

而来,其观测数据应相互独立;(2)因变

量应为连续变量,且样本应来自正态分布

的总体;(3)各样本的方差应大致相似。

4.论述

(1)试述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的

用途及局限。定量分析在教育研究中主要

有三个用途:(1)数据描述,其任务是将

数据进行整理,用有意义的图表描述数据

的分布情况,并利用一定的统计手段描述

数据集中趋势、离散趋势或相关分析等特

征;(2)数据推断,它则是利用概率及其

分布的理论和方法,由样本特性推断出总

体特征并估计出误差范围,从而得出科学

的结论;(3)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系列

数据的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综合分析数据

特征,并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或从

众多变量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为数据资料

的归类提供数量上的支持。同时,定量统

计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具体是统计分析手段的条件性、统计推断的概率特征、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导致的数量分析的模糊。

(2)试述因素分析的过程。因素分析是从众多研究变量和推论出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因素,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其过程在于(1)采集需要的数据;(2)计算每一对观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求出相关矩阵;(3)根据相关矩阵和特征根,计算因素负荷矩阵;(4)通过对因素负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或斜交旋转,求出最终的因素矩阵,最后利用所得的几种因素来解释研究问题。

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与评价》

(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以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文字加工和理论分析产生出来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的增值性知识。

(2)过程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主要是指研究结束后,对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包括从研究的设计到资料的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手段的选用、结果的得出等一系列科研工作。

2.选择题(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式多样,总的说来可以分为()A同行专家评价B研究者自评D行政部门评审

(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A结果评价B目标评价

C过程评价

(3)依据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内容可以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分为哪几种类型?()

B以综合性的的成果C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的成果D以教育事实为主的成果

3.简答题(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类型。依据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内容可以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以教育实施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2)以教育理论为主的科学研究成果;(3)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

(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作用。评价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作用:(1)鉴定科学研究成果;(2)促进研究工作的改进和研究水平的提高;(3)有利于调控教育科学研究活动;(4)提高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

(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内容:(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目标评价;(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3)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评价。

(4)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内容。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不能对它的所有方面和价值都进行评价,从目前来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目标评价;(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3)教育科学研究的结果评价。

4.论述(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目的及要求。进行了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将成果表述处理,其目的在于:(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在表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时,基本的要求是:(1)在科学求实基础上的创新;(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简练、简洁,表述准确完整。

(2)试述编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编制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1)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总目标相一致;(2)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有相对独立性;(3)确定的每个指标应是具体可观测的;(4)在指标体系科学完整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条目简明,切实可行。

自考大专科学教育复习资料

科学教育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 1.科学知识应该是可以验证的规律的知识,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体现了科 学知识的(D) A.真理性 B.经验性 C.思辨性 D可重复性 2. 科学的核心在于(B) A.科学知识 B科学探究 C科学态度 D科学精神 3.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可以相分离 B.科学知识因其正确性,不可推翻 C.任何科学知识的来源都是事实的证据和合乎逻辑的推理 D.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因而科学知识就是个人的亲身经验 4.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园(A)的教育目标。 A.科学领域 B.艺术领域 C.社会领域 D.健康领域 5. “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综述刨根究底”属于(D)方面的教育目标。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科学技能 D.科学态度 6. 一般来说,“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一目标更适合于幼儿园(D)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7. “饲养蚕宝宝”属于科学教育(A)方面的内容。 A.生命科学 B.物质科学 C.地球和空间科学 D.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8. 以下认识的人体教育内容中,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C) A.了解大脑活动的机制的功能分区 B.了解皮肤的结构 C.知道要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D.了解感冒的病理机制 9.关于“水”的教育内容中,最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C) A.水的沸点 B.水的三态循环 C.水对人的重要性 D.水分子的结构 10.在各种科学学习方式中,幼儿阅读科学图画书属于(D) A.探讨式学习 B.游戏式学习 C.研讨式学习 D.渗透式学习 11.通过动手操作改变量,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关系的科学教育方式是(C) A.分类 B.观察 C.科学实验 D.测量 12.科学游戏和科学探讨的共同之处在于(D) A.都带有明确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 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_________,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_________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_________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性工具书。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_________》。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_________,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_________,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_________访谈调查和_________访谈调查。 8. _________,即变化的措施、条件。无关变量,也叫_________。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_、完全归纳法和_________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2016秋福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线作业(最全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A)是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访谈、问卷等),对某种或某几种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经验总结法 2. (B )是指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是将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A. 描述性定义 B. 操作性定义 C. 条件性定义 D. 循环定义 3. 根据__A__可将访谈调查分为定向型访谈和非定向型访谈。 A. 提问方式 B. 访谈时间或次数 C. 参加访谈的人数 D. 访谈对象 4. 研究者选定的研究课题要量力而行,要有完成的可能性即要遵循选题的_B___。A. 具体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新颖性原则 D. 价值性原则 5. 教育文献研究是一种(A )。 A. 独立的教育研究方法 B. 思辨研究方法 C. 历史研究方法 D. 质性研究方法 6. 根据_B___可以讲经验总结法划分为群体经验总结和个体经验总结。 A. 经验包含的内容 B. 经验创造者 C. 经验反应的时间 D. 经验包含的空间 7. 把教育科学研究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的依据是( D )。 A. 研究目的的不同 B. 研究方法的不同 C. 研究问题的性质 D. 研究对象的数量 8. 教育科研_C___是一种由小见大,以点及面的研究方法。 A. 经验总结法 B. 调查法 C. 个案研究法 D. 实验法 9. 根据__D__,可把教育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改造性实验。 A. 实验的控制程度 B. 实验环境 C. 实验因子多少 D. 前人是否作过研究 10. 捷克教育家(B)在17世纪完成的名著《大教学论》,就是在把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作类比的基础上,根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A. 杜威 B. 夸美纽斯 C. 福禄贝 D. 赞可夫 11. 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步骤中的__A__就是形成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 A. 计划 B. 行动 C. 观察 D. 反思 12. __A__按其自身素质可分为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 A. 无关变量 B. 自变量 C. 因变量 D. 变量 13. 在分析材料阶段,研究者首先应选择(A )项目将材料进行分类处理。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14. 问卷中那些属于个人基本情况的项目和估计被调查者能够直接回答的项目应采用的提问方式是_C___。 A. 间接提问 B. 假设性提问 C. 直接提问 D. 针对性提问 15. (C )是人类认识事物使用最早的一种古老的方法。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 D. 经验总结法 二、多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1. 论文写作时关于数字规范用法包括_ABCD___。 A. 公历、世纪、年代用汉字,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 B. 年份不能缩写 C. 计数和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D. 用阿拉伯数字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2. 遵循选题的新颖性原则选题应注意_ABC___。 A. 选题具有时代感 B. 内容新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考试复习资料

《幼儿园科学教育专题》复习资料 2011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科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科学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C.科学是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D.科学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 2、老师对小朋友说:“在草地上走,会把小草踩疼的。”儿童就信以为真,都不去踩小草了。这反映了儿童学科学具有( ) A.好奇的特点 B.好探索的特点 C.自我中心的特点 D.好动的特点 3、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操作活动与简单摆弄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对材料、工具的依赖性不同 B.游戏化程度不同 C.思维的参与程度不同 D.目的性、程序性不同 4、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关系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重要,结果并不重要 B.结果重要,过程并不重要 C.过程和结果是不可兼得的 D.过程和结果是统一的 5、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各有特点,互不关联 B.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比其他教育领域更为重要 C.幼儿园应该在儿童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 D.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不能渗透科学教育 6、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 ) A.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 B.参观奶牛场 C.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D.了解动物园中的人工喂养 7、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通过操纵变量来观测相应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教育方法是( ) A.分类法 B.观察法 C.科学实验 D.测量法 8、不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作用的是( ) A.能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能有效拓展儿童学科学的时间、空间及学习的范围 C.能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和关注 D.有利于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进一步发展 9、有关电教媒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应选择构图美观、色彩鲜艳、声音动听的电教材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重要试题及问题详解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预测试题及答案汇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之前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B.直觉观察时期C.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D.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2.★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是( )A.直觉观察水平B.探究研究水平C.迁移推广水平D.理论研究水平 3.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是( )A.教育研究设计B.文献检索C.理论构思D.选题 4.在取样的基本方法中,又叫类型抽样的是( ) A.简单随机取样B.系统随机取样C.分层随机取样D.整群随机取样 5.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B.观察研究C.调查研究D.实验研究 6.对某一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研究对象前后的变化和差异情况,这是教育调查研究中的( ) A.现状调查来源:考试大B.相关调查C.发展调查D.预测调查 7.一个测验要能实际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这是对测量工具要求中的( ) A.效度要求B.信度要求C.难度要求D.区分度要求 8.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是( )A罗吉尔·培根B弗朗西斯·培根C.达·芬奇D.伽利略 9.进行教育实验设计所用的符号中,表示一次测试或观察的是( )A.X B.CC.0 D.R 10.从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目的是取同舍异,将具体概括为一般,这是基本思维逻辑方法中的( )A分析B综合C归纳D演绎 11.由余果推余因,其结论具有或然性,是归纳分析主要方法中哪一方法的特点?(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12.计算未分组数据标准差的公式是( ) 13.在方差分析中,可处理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因变量相互关联的数据资料的统计技术是( ) A.单因素方差分析B.三因素方差分析C.协方差分析考试大论坛D.多元方差分析 14.教育研究报告中,列举参考的期刊所表述的主要项目和顺序是( ) A.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刊名和期号B.文章标题、作者、期刊刊名和期号来源:考试大 C.期刊刊名、文章标题、期号和作者D.文章标题、期刊刊名、期号和作者 15.同一层次各指标只能是并列关系,这就要求在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遵循( ) A.一致性B.独立性C.可测性D.可行性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7.样本18.无关变量19.定性分析采集者退散20.次数分布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什么? 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标准预测试卷(一)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为研究对象,它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采集者退散 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研究的两个层次表现的四种水平。理论研究水平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穗过教育研究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解释和预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3.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选题。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教育研究的起始环节,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4.C此题主要考查取样的基本方法。分层抽样又叫类型抽样、配额抽样。此题为记忆性题目,考生对一些概念的其他叫法往往容易忽略。5.B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相关知识。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有目的、有计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 2.系统性原则 3.科学小制作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 6.科学 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 8.偶发性科学活动 9.观察法 10.科学教育 11.小实验 12.技术 13.行为核对 14.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5.作品分析法 16.时代性要求 二、填空题

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 4.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择科学教育材料的原则包括材料的生活性、材料的探索性、、材料的丰富性层次性等。 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物体进行测量。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 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2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成要素。教育科学研究由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D项是定性研究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献综述报告的主要内容。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解析l此题主要考查整群随机取样。整群取样所获得的样本,由于样本分布不均匀,在统计推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历史分析法的特点。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丰富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本质性是逻辑的分析方法的特点。 6.★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观察研究的类型。A项是根据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的,C项是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来分的,D项是按观察实施的方法来分的。【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行为核对表,其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而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工具的要求。一般测验题目难度应控制在之间,测验平均难度应接近为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实验研究的历史发展。实验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的名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在研究目的上,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以形成抽象化、概括化、普遍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理论为主要目的。教育科学的实证研究是形成科学事实的方法。 12.★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性分析研究程序的特点。A、B和C三项是定量分析的研究程序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信度判定公式。r为一致同意率,c为赞同人数,n为参加研究的总人数。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归纳的)逻辑分析。 15.★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统计假设检验的类型。考生需要识记四种检验的常用范围。t检验主要用于平均数差异显着性检验,C项用于方差的差异显着性检验和方差分析,D项主要用于适合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二、名词解释题 16.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17.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即“辨伪”和“证真”。涉及文献的形式和外表,内容包括:确定作者、成书年代、地点、背景及版本等是否可靠。 18.★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要点之一 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反对中世纪的教条主义,认为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不能胜任从实验到公理的科学发现任务,必须 以归纳法取而代之。这种方法突出了经验的积累和分析,强调科学方法的经验性质。p7 2、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未知的探索,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 所突破。P3 3、比较研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彼此有关系的事物甲乙对照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共同规律和特殊本质, 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P19 4、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859-1952)强调必须从教育实验中建构理论并亲自主持了长达8年之久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实 验。P11 5、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等手段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的教育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是描述研 究。P 19 6、实验研究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设验证假设的环境和条件,主动地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 素的干扰,从而探索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P 19 7、某教授在长沙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提高英语成绩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它城市甚至一些乡村的中小也想开展 这一研究,该教授决定选择一些乡村小学继续开展研究。后面的这一研究属于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P 23 8、根据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不同,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P 17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P 2 6.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 13-14 2.依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比较与评价研究、预测研究。P 18 3.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具有创造性。P 49 三、名词解释 1.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缩微胶片、信息自动化系统等。P47 第二章: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选择题复习要点: 1.依据学习成绩把全校400名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各100人,并编写号码(从1到100),然后从每一个等级群体中随机抽取20人进行问卷调查,这种抽样叫做分层随机取样。P 77 2.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按照从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的时间顺序去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法。 P54 3.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20所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取样方法称之为整群随机取样。P 77 4.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要求占总体的10%。P 76 5.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始点,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的方法是逆查法P 54 6.以下有关文献研究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具有个人研究的局限性 P 47 7.以下不属于课题选择原则的是教育性原则P 35 A.教育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需要性原则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1.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P33 2. 以课题研究的时间作为检索的起点,由现在到过去(如由2009到2005年)查询教育文献的检索方法,我们称之为逆查 法。P54 3. 选定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研究的问题要有可行性,可行性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P36 三、问答题: 1.研究课题的产生有哪些途径?P39 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34-35 第三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 一、选择题: 1.根据观察的情景条件来划分观察的类型可以分为自然情景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P 101-102 2.有的老师在参与教育研究的活动中,特别注意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趣事,尽管不是天天都有时间来记录,也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学生,但是这些趣事对于他们以后撰写论文提供了有价值事实资料。这些老师的观察记录方法可以称为轶事 记录法。P 115 3.在一次20分钟的语文抄写字词的学习活动中,观察者分别在1-5分钟、5-9分钟、10-15分钟、16-18分钟、19-20分钟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包括认真书写的人数、作小动作的人数、说话的人数、完成作业的人数。这种记录方法称为 时间取样法。P 116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P 83 二、填空题复习知识点

科学教育考试资料

科学教育 一、选择题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D.5~6岁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B.美国 “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A.大班目标 “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B.中班 “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A.小班 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A.非正式量具测量 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A.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B.四季的成因 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A.猫 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B.注意稳定性 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C.能尊重儿童 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C.实验法 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D.5~6岁 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决定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具有()C.年龄层次性 儿童观察“蚕的一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C.长期系统观察; 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C.科学经验 儿童认为花盆不听话才摔碎了,这属于()B.认知方面的自我中心 儿童学科学的内在动机和原动力是()B.好奇心 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个人探索 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A.挑选分类 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 关于专门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学习过程教师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孩子说:“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所以星星就会眨眼睛了。”这反映了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的特点 C.拟人化 孩子说:“乒乓球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是红色的,是滑滑的。”这反映了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的特点D.表面性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D.克服儿童在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教师对儿童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态度应该是( )D.观察了解,支持引导。 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作出评定的方式是()。C.自然观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解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的三要素:目的性、过程性、方法性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即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时所采用的方法。 三、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目的具有针对性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寻求真实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或改进问题的措施, 2、研究内容具有微观性 中小学教师成天忙于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很难有充分的时间与充足的精力顾及教育领域的宏观问题,因而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一些教育领域中的微观问题。 3、研究场所具有自然性 4、研究范式具有平民性 (1)参与教育研究便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一项群众性的活动; (2)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育研究并非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规训式研究。 5、研究成果具有实效性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破解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所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四、教育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作用 1、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意味着教师开始注重自己的体验;注重自己的发展;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实践。 2、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有效教育理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建立在教师不断研究已有教育理念与总结自身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 3、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知识、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的发展。 五、开展教育研究的客观条件 1、社会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宣传 (1)落实“教师乃学者”的宣传倡导 (2)落实“教师职业乃专门职业”的宣传引导 2、政府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制度 (1)落实教育研究经费投入制度 (2)落实各类学术监督管理制度 3、学校务必落实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关键措施 (1)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各项管理制度 ①落实开展教育研究的相关管理制度。 ②落实教师在职提升教育研究能力的进修制度。 ③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工资与评晋制度。 ④落实校长带头开展教育研究的制度。 (2)落实促进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各类平台建设 ①落实教育研究专家指导平台。 ②落实教育研究信息服务平台。 ③落实教育研究成果展示平台。 六、教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章绪论 教育科学研究是人们采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 程序来研究教育问题,以期获得有关教育行为的法则性知识的 理性认识活动。 (一)不同的教育教学研究对象观 1.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 2.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事实或教育情境 3.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 鉴于上述几种对象都有些不足,我们赞同把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首先,因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其次,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在教育科学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强调教育科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就是当代的教育科学研究把重点放在通过各种研究方法来解决教育上的问题。第三,由于我们这本教材的对象是直接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因而当我们把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确定为“教育问题”时,更易于为有志于进行教育研究的中小学教师所把握,更能将教育科学研究直接地指向现实的教育改革,定位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提出的问题上。 (二)教育问题及其性质和分类 1.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人们实际教育活动结果与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期

望的结果之间的矛盾。简单地说,教育问题就是实际事态与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与矛盾。 2.教育问题的性质 A、教育问题的永恒性B教育问题的复杂向C教育问题的层次 性D教育问题的潜在性 E教育问题的人为性 3、教育问题的分类 根据命题的性质将问题划分为事实的问题、价值的问题、规范的问题、技术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 一方面是认识的任务,它旨在通过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实践的任务,它旨在通过教育研究,促进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工作,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改进教育工作。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教师自身工作的改进。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过程模式,即选择课题、分析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及研究成果的讨论与提出。我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分类方案基本上有三种:按适用范围和概括成度,可划分为适用于某一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的科学方法,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及适用于一切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三个层次。其次,按研究目的功能作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 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ε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 面上的方向。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 一、 填空 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 (2)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是 。 二、 问答 1、 分析氢,氮,碳,硼在?-Fe 和?-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Fe :0.124nm ,?-Fe :0.126nm 。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1. 填空 1. 在液态纯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 起伏和 起伏。 2 液态金属均质形核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其中 自由能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 2. 变量 3. 研究假设 4. 测量 5. 区分度 6. 结构性观察 7. 科学研究 8. 观察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 10. 追踪研究法 11. 实验变量 12. 主动变量 13. 应用研究 14. 等距抽样 15. 信度 16. 典型调查 17. 分类抽样法 18. 效度 19.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按材料的整理分类,可以把教育研究分为和。 2.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等距抽样、、多级抽样、整群抽样和有意抽样。 3. 测量有四种类型的量尺:类别量尺、、、比率量尺。 4. 根据研究目的分类,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和两大类。 5.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6.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7.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8.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9.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10.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11. 信度的类型有:、、分半信度和库李信度。 三、简答题 1.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 简述标准化考试的特征 3.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4. 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5.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6.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7. 在内容分析中,确定类目时应注意那几个问题 8. 简述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 9. 简述测量的作用 10. 简述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的操作程序 四、论述题 1. 试述问卷设计的程序 2. 试述观察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 试述选题的原则 4. 试述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5. 试述选题的程序 6. 试述实验控制的方法 7. 试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8. 试述教育评价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科学: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等现象规律性的认识,它以系统的有组织的知识形态反映出来。 2. 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3.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 4. 测量:测量就是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的属性予以数量化的过程。 5.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题目对不同水平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对被试有较高的鉴别力,使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 6. 结构性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明确的观察指标体系以及有系统的一种可控制性观察。 7. 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8. 观察变量:观察变量是指经过人的感官而能知觉其质或量的变量。 9. 单纯随机抽样法:单纯随机抽样法是指,全凭机遇来抽样。每个抽样单位在抽样过程中有着同等的被抽

比较研究方法

浅析比较教育研究 [摘要]从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方法、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由于比较教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教育研究需要对比较教育研究进行更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来指导研究,增强研究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方法 19世纪末,涂尔干努力寻找一种在某种程度上接近于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并可用于社会学科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就是比较,并将这种方法界定为“间接的实验方法”。他强调了比较方法在社会学科研究中的价值,指出:“比较社会学并不是社会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就它不再是描述性社会学,并且渴望对事实进行说明而论,它就是社会学本身”。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一般被称为“比较教育研究”或“教育比较研究”。 (一)比较教育研究的对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出版的霍尔斯(Halls)主编的《比较教育:当代的问题和趋势》一书中指出:根据全世界各地区的研究报告,比较教育学科已分化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领域,比较研究和外国教育属于传统的比较教育领域,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是新发展的研究领域。这四个领域就是对研究对象在总体上的分类,本质上是对比较教育研究范畴“同层”、“同类”的概括,针对其中某一领域的具体研究即为更具体的“类”的分化。由于比较教育研究的跨文化性,它在认可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对存在于差异性文化中的共同教育问题进行剖析。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在教育的每个层面都存在,我们可以从对不同国家特殊问题的审视中提炼出普遍问题,通过将普遍问题的比较分析而达到理解特殊问题的目的。这是从一个特殊问题到另一个特殊问题的推理过程,在这样的推理过程中,研究对象从一种“类”转化到另一种“类”,这也正体现了类比中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 (二) 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 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是一种理论研究,比较的目的在于追求知识。贝雷迪认为:“像其他一些比较研究一样,比较教育的主要存在理由是其知识特性。我们研究外国教育制度只是因为我们想获得知识,因为人类总是受好奇心的驱使而追求知识、获取知识,是比较教育证明自己有价值与其他学术领域共存的唯一理由”。另一种观点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是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提供依据。金指出,比较教育研究是“政策的助手”,“自有比较教育起,我们就以某种方式关心它的用途。 在(20世纪)60年代,我们所有工作的内在目的都是有益于学校制度的改善,并因此有益于人类社会的改善。”贝雷迪和金从比较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角度提出了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的目的,实际上这种观点也适用于一般的比较教育研究。不论以何种教育现象作为比较对象,也不论从何种角度比较教育现象,主要都是出于增进知识或实际价值的目的。但是,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许多比较教育研究都采取折中性的目的,既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教育现象,也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贝雷迪本人就提出,比较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增进认识上,还应该转向实际运用,因为研究的实际价值有可能为改善人类社会服务。我国学者王承绪、顾明远教授也持相近观点,他们指出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 (三)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英国的埃德蒙·金(Edmund King)的《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他把比较教育的研究分为三级,每一级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各有不同。第一级是比较教育的初学者,主要目的在于对各国教育有大概的了解,这一级应采取区域研究的方法,对各国教育的背景和制度作介绍;第二级是对比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总结

1、四个水平:直觉观察水平探究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理论研究水平2目前教育科学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一般与重点;借鉴与创新关系 确定研究课题基本要求标准问有价有理和事实依据具体明确独创性可行性(主客时机)4、选题的含义:经选择未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问题。 5、选题的过程:逻辑过程。理论本身,理论与实际之间,理论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种种矛盾分析中,发展和形成一个有意义,有创建的课题。 6、选题的途径与方法(A课题产生途径:社会发展;学科建设;教育实践;日常观察;国内外信息分析;国家领导机构指南、B分解、C提法、D进行课题论证避免选题盲目性) 7、文献检索基本方法: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8、检索文献遵循要求:检阅要全面全面性;准确性;勤于积累;善于思索 9、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问题提出、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文献目录(专著和论文) 10、理论构思:指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事实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 11、理论构思的基本内容:准确表述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研思路 12、理论构思在教育研究中作用:方向明确主体思想目标;提高研究者科学水平;评界 少年儿童主体发展:一是阐明研究目标和具体问题;下定义界定核心概念;提出理论观点(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教育改革关键是教师) 13、好的理论构思主要标准: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客观;具指实践现实性可行性;着眼点正确性;具体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概念和理论体系结构合理性 14、建立和检验理论构思的基本方法:理论探讨;建立指标(理论引导方法、统计学方法)理论构思具体化得到初步论证;调查、实验方法获得事实依据;借鉴国内外已有成果,吸合 15、教育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16、选样本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总体、取样的随机性、代表性、合理的样本容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