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二附答案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二附答案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二附答案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二附答案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考前押题卷二十二附答案

1.与多发性骨髓瘤关系最为密切的细胞因子为

A、TNF-2

B、IL-6

C、IL-8

D、IL-10

E、IL-2

答案:B

2.不可能干扰"M"蛋白检测分析的因素有

A、严重溶血的标本

B、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标本

C、尿毒症患者的血标本

D、高免疫球蛋白的血标本

E、冷球蛋白血症的标本

答案:D

3.已知M蛋白可由于其空间结构的聚会而影响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此时应

A、尽可能地提高待检血清的浓度

B、尽可能地降低待检血清的浓度

C、尽量增加相应抗体的反应浓度

D、将样本先经巯基乙醇处理后再检测

E、添加双氧水处理标本后再检测

答案:D

4.冷球蛋白的检测条件是

A、0℃

B、10℃

C、20℃

D、4℃

E、0℃以下

答案:B

5.关于类风湿性因子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抗变性IgG自身抗体

B、可为IgM、IgG、IgE、IgA类抗体

C、存在于多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

D、机体自身变性IgG称为类风湿性因子

E、不同类型Ig的类风湿性因子与疾病病情、预后有关

答案:D 6.对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病的论述正确的是

A、自身免疫病患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

B、自身抗体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C、检出自身抗体即可诊断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D、正常个体有可能检出自身抗体

E、自身免疫病发病无性别差异

答案:D

7.关于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产生自身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而引起的免疫应答现象

B、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是两个不同概念

C、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都会产生不利作用

D、正常人体内存在多种微量自身抗体

E、生理状态下的自身抗体对机体起着免疫自稳作用

答案:C

8.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成分的是

A、大肠埃希菌菌体抗原(O抗原)脂多糖

B、大肠埃希菌菌体抗原86(O抗原86)

C、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胞膜

D、A族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溶血素

E、支原体

答案:C

9.临床上检测M蛋白,首选血清蛋白区带电泳的目的是

A、用以对M蛋白定性

B、用以对M蛋白定量

C、用以对M蛋白定型

D、用以对M蛋白鉴别

E、用以对M蛋白选择

答案:A

10.有抗体和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Ⅰ型超敏反应

B、Ⅰ、Ⅱ型超敏反应

C、Ⅱ、Ⅲ型超敏反应

D、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Ⅳ型超敏反应

答案:C11.不参与Ⅳ型超敏反应的成分是

A、B细胞

B、Tc细胞

C、Th细胞

D、细胞因子

E、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A

12.与IgE有高度亲和力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呼吸道平滑肌细胞

D、消化道平滑肌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E

13.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无关的是

A、禁忌细胞株突变

B、多克隆刺激剂引起淋巴细胞旁路活化

C、自身反应性B细胞多克隆活化

D、Fas/FasL表达异常

E、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抑制

答案:E

14.属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

A、重症肌无力

B、萎缩性胃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慢性甲状腺炎

答案:C

15.促进糖原分解的激素有

A、生长激素

B、促胰液素

C、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D、肾上腺素

E、甲状腺激素

答案:DE

16.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都存在自身抗体,它们也是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的标志物,包括

A、胰腺细胞胞质抗体

B、胰岛细胞胞质抗体

C、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

D、谷氨酸脱氢酶自身抗体

E、酪氨酸磷酸化酶自身抗体

答案:BCE

17.总的ANA筛选试验常用

A、ELISA

B、免疫双扩散

C、对流免疫电泳

D、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E、免疫印迹技术

答案:D

18.HLA与疾病的关系通常以相对危险率(RR)来评估,当两者无关联时,RR值为

A、0.1

B、1

C、0

D、4

E、10

答案:B

19.下面的叙述中不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特征的是

A、反应高峰是在接触抗原后48~72小时发生

B、有补体、抗体的参与

C、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免疫过程一样

D、病变局部的病理特征是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E、有细胞因子和Tc细胞发挥效应作用

答案:B

20.患者PT延长,提示下列哪些凝血因子缺乏

A、因子Ⅱ

B、因子Ⅴ

C、因子Ⅶ

D、因子Ⅷ

E、因子Ⅰ

答案:ABCE21.下列哪些实验能反映纤溶亢进

A、ELT

B、PLG

C、PCT

D、STGT

E、D-二聚体

答案:ABE

22.目前在凝血仪上使用的凝固法大致分为

A、光学法

B、电泳法

C、电流法

D、电镜法

E、粘度法

答案:ACE

23.可以升高血糖的激素有

A、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

D、皮质醇

E、肾上腺素

答案:ABDE

24.妊娠期糖尿病的表现有

A、糖耐量受损

B、餐后高血糖

C、空腹血糖偏低

D、肾性糖尿

E、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增加

答案:ABCD

25.下列哪些疾病表现出PAgT的减低

A、口服避孕药

B、血小板无力症

C、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D、高β-脂蛋白血症

E、元纤维蛋白原血症

答案:BCD

26.血浆和血小板内的P-选择素含量增高见于

A、血小板巨大综合征

B、血小板减少症

C、急性心肌梗死

D、脑血栓

E、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答案:CDE

27.过敏性紫癜伴有的临床症状为

A、皮肤紫癜

B、心血管症状

C、脑功能紊乱

D、关节症状

E、泌尿系统症状

答案:ADE

28.ITP的诊断标准是

A、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B、脾不肿大或轻度肿大

C、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减少或缺如有成熟障碍

D、PAIg增多

E、BT延长

答案:ABCDE

29.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主要原因是

A、纤溶活性增强

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纤溶系统作用

D、有抗凝物质存在

E、血液流动快

答案:BCDE

30.血管壁的止血作用是

A、收缩反应

B、激活血小板

C、激活内源凝血系统

D、抗止血作用

E、释放t-PA

答案:ABC31.血小板止血功能包括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释放反应

D、促凝作用

E、血小板参与炎症反应

答案:ABCD

32.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有

A、药物

B、疾病的发生、发展

C、人工技术

D、物理因素

E、生物因素

答案:ABCDE

33.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栓性疾病

C、高凝状态

D、血小板贮存池病

E、遗传性毛细胞血管扩张症

答案:ADE

34.血块收缩不佳见于

A、血小板减少症

B、血小板增多症

C、血小板无力症

D、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E、血栓性疾病

答案:ABCD

35.DIC常用的实验室诊断筛检试验有

A、PLT

B、PT

C、CRT

D、FDP

E、D-二聚体

答案:ABDE36.关于APTT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A、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为延长

B、血友病A患者APTT大多延长

C、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缺乏时APTT缩短

D、血栓性疾病时APTT缩短

E、血中抗凝物质增多时APTT延长

答案:ABDE

37.血管内皮主要的作用是

A、止血

B、抗血小板

C、抗血栓

D、促纤溶

E、释放凝血因子

答案:ACDE

38.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抗凝物质有

A、TM

B、TFPI

C、t-PA

D、AT

E、vWF

答案:ABCD

39.血管内皮释放的NO的作用有

A、舒张血管

B、降低血压

C、抑制血小板的黏附

D、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E、收缩血管

答案:ABCD

40.引起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

A、粒细胞的增殖或成熟障碍

B、粒细胞破坏和消耗过多

C、粒细胞释放障碍

D、粒细胞膜结构异常

E、造血干细胞缺陷

答案:ABC41.生理性凝血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

A、凝血首先启动的是外源性凝血途径

B、内源性凝血途径先由PK、HM-WK、FⅫ激活

C、生理性凝血只局限于受损血管的局部

D、整个凝血过程均有细胞和体液的参与

E、凝血过程具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

答案:ACDE

42.抗病毒活性测定法主要用于检测的细胞因子是

A、IL

B、IFN

C、TNF

D、GSF

E、TGF

答案:B

43.下列有关免疫复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免疫复合物的抗原成分都是自身抗原

B、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主要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总量,应用范围广

C、非抗原特异性检测技术主要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性质

D、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复合物为器官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E、引起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复合物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

答案:E

44.属于纤溶抑制物的是

A、PAI

B、t-PA

C、α-AP

D、PL

E、APC

答案:AC

45.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成分是

A、IgE

B、肥大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输血反应

答案:E46.主要引起全身性过敏性休克的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是

A、组胺

B、白三烯

C、前列腺素

D、激肽原酶

E、血小板活化因子

答案:A

47.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骨骼疼痛

B、贫血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肾功能异常

E、合并溶血性贫血

答案:ABD

4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区分可参考下列哪些指标

A、白细胞计数

B、血小板计数

C、NAP染色

D、脾脏大小

E、红细胞容积

答案:ABCD

49.下列哪几项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表现

A、本病的病因与免疫因素有关

B、发病率高于恶性淋巴瘤

C、临床表现之一为持续高热

D、好发于男性老年人

E、病变常累及多个脏器

答案:CE

50.ROC曲线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

A、假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B、真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

D、真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E、假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答案:C56.散射光和激发荧光被多少度方向的光电倍增管接收

A、90°

B、60°

C、30°

D、45°

E、80°

答案:A

57.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

A、捕获法

B、竞争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间接免疫法

E、以上都包括

答案:C

58.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相对不溶解性

A、保持抗原过量

B、保持抗体过量

C、保持抗原-抗体相等

D、保持抗原略大于抗体量

E、与抗原或抗体量无关

答案:B

59.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又称为

A、A蛋白

B、M蛋白

C、N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X蛋白

答案:B

60.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的报告方式是

A、U/ml

B、补体血清用量(ml)

C、补体血清稀释度

D、OD值

E、g/dl

答案:A61.关于类风湿因子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B、是以变性IgM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C、可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

D、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

E、最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答案:B

62.关于抗dsDNA抗体正确的是

A、是SLE的特征性标记抗体

B、是SLE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重要指标

C、阴性能排除SLE的诊断

D、诊断SLE特异性高,可达100%

E、对诊断SLE敏感性较低,仅为5%左右

答案:A

63.人类MHC定位的染色体是

A、17号染色体

B、9号染色体

C、6号染色体

D、2号染色体

E、X染色体

答案:C

64.活化的单个核吞噬细胞

A、杀伤黑色素瘤细胞比杀伤大肠癌细胞更有效

B、表达抗原特异性受体

C、不能用于过继免疫治疗

D、是非特异细胞免疫的一部分

E、破坏正常组织

答案:D

65.主要产生TNF-β的细胞是

A、活化的B淋巴细胞

B、活化的T淋巴细胞

C、活化的单核细胞

D、活化的粒细胞

E、活化的血小板

答案:B66.以下有关细胞因子效应作用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生物学效应极强

B、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

C、无MHC限制性

D、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

E、作用具有多向性

答案:D

6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A、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

B、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

D、促进和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

E、中和及溶解病毒作用

答案:E

68.胎儿脐带血IgM增高可见于

A、所有正常新生儿

B、母亲有肝炎史但已康复的新生儿

C、垂直传播乙型肝炎

D、宫内感染

E、新生儿溶血

答案:D

69.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见于

A、PK酶缺乏

B、HbH病

C、HbS病

D、G-6-PD酶缺陷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答案:BDE

70.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正确描述是

A、CLL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

B、为一种免疫学不成熟、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增生

C、本病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D、全身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为较突出的体征

E、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答案:BCD7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态造血可见

A、多个圆形巨核

B、小巨核细胞

C、多核巨组织细胞

D、单圆核巨核

E、巨大血小板

答案:ABDE

72.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有哪些

A、外周全血细胞数常减少

B、骨髓无明显异常或可见一定数量的淋巴瘤细胞

C、晚期血中也可出现淋巴瘤细胞

D、诊断本病主要依靠骨髓检查

E、淋巴瘤细胞均为NK细胞型

答案:BC

7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对固定剂的要求不包括

A、能快速固定抗原

B、能防止抗原物质扩散

C、固定后的抗原能被抗体识别

D、具有氧化活性

E、固定后不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答案:D

74.血管内溶血的特点包括

A、寒战、高热、腰背酸痛

B、脾脏不一定肿大

C、血红蛋白尿

D、血红蛋白血症

E、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

答案:ABCDE

75.血管外溶血的特点是

A、血红蛋白尿

B、脾肿大

C、血红蛋白血症

D、血浆结合珠蛋白减低

E、贫血、黄疸

答案:BCDE76.属血管内溶血的疾病有

A、微血管病性溶血

B、G-6-PD缺乏症

C、PNH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血红蛋白病

答案:ABC

77.PNH可并发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血栓形成

D、脾功能亢进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答案:AC

78.能检查是否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试验有

A、抗人球蛋白试验

B、冷溶血试验

C、冷凝集素试验

D、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E、热溶血试验

答案:ABC

79.尿液hCG检测可用于

A、早期妊娠辅助诊断

B、急腹症鉴别诊断

C、流产辅助诊断

D、恶性葡萄胎辅助诊断

E、绒毛膜上皮癌辅助诊断

答案:ABCDE

80.脓血便可见于

A、溃疡性结肠炎

B、痔疮

C、直肠癌

D、细菌性痢疾

E、肛裂

答案:ACD81.化学固定可分为

A、固体法

B、液体法

C、蒸汽法

D、冷冻法

E、复合法

答案:BC

82.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染色可呈阳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早幼粒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吞噬细胞

答案:ABCDE

83.苏丹黑B(SBB)能被细胞内含脂物质溶解的是

A、中性脂肪

B、磷脂

C、粘多糖

D、糖脂

E、类固醇

答案:ABDE

84.临床化学实验室中,离子选择电极法用于检测下列哪种元素

A、铅

B、锌

C、铜

D、钾

E、钠

答案:DE

85.动力试验为阴性的细菌有

A、霍乱弧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痢疾志贺菌

D、伤寒沙门菌

E、产气肠杆菌

答案:BC86.关于微生物学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A、用无菌容器盛标本

B、采集标本时应采用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C、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D、培养淋病奈瑟菌的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可4℃冷藏保存

E、作厌氧培养的标本应在厌氧条件下立即送检

答案:ABCE

87.血涂片中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见于

A、α地中海贫血

B、β地中海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PNH

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答案:CE

88.免疫荧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A、有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

B、荧光会淬灭

C、能定性检测抗体或抗原

D、能定位抗原

E、C+D

答案:AB

89.临床上测定尿素的方法主要有

A、酶偶联法

B、次氯酸盐显色法(波氏法)

C、二乙酰-肟法

D、双缩脲法

E、电泳法

答案:ABC

90.尿低分子量蛋白主要有

A、α巨球蛋白

B、β微球蛋白

C、溶菌酶

D、清蛋白

E、尿蛋白-1

答案:BCE91.临床上测定尿酸的方法主要有

A、紫外分光法

B、酶联比色法

C、酶联-紫外分光法

D、ELISA

E、电泳法

答案:ABC

92.应激状态时释放明显增加,故采血时应尽量避免各种刺激,以减少分析前干扰的激素包括

A、肾上腺素

B、睾酮

C、催乳素

D、甲状腺激素

E、皮质醇

答案:ADE

93.脑脊液常规化学检查包括

A、蛋白质

B、葡萄糖

C、酮体

D、氯化物

E、胆红素

答案:ABD

94.可反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的检查项目是

A、尿相对密度与尿渗量测定

B、尿浓缩试验和稀释试验

C、渗量(透)清除率

D、肌酐清除率

E、氯化铵负荷试验

答案:ABC

95.常用于GFR测定的物质有

A、菊粉

B、肌酐

C、葡萄糖

D、清蛋白

E、Cr-EDTA

答案:ABE96.酚红排泄试验(PSP)的意义是

A、酚红排泄率是临床常规判断近端小管排泌功能的指标

B、正常人静脉注射后,120min的排出率>80%

C、50%~40%为肾小管排泌功能轻度损害

D、39%~25%为中度损害

E、<24%为严重损害

答案:ACD

97.用于肾小球性蛋白尿检查的尿蛋白包括

A、清蛋白

B、β微球蛋白

C、IgG、IgA

D、α巨球蛋白

E、α微球蛋白

答案:ACD

98.判断肾小球滤膜的电荷选择性的物质有

A、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

B、尿唾液淀粉酶

C、尿胰淀粉酶

D、Alb

E、IgA

答案:BC

99.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血清酶是

A、ALT

B、γ-GT

C、MAO

D、LCA T

E、ChE

答案:DE

100.药物所致溶血性黄疸时,实验室检查可见

A、尿中胆红素阳性

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剧增

C、血清结合胆红素微增

D、粪便呈棕黄色

E、尿胆素原显著增加

答案:BCE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pdf

公务员之家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国内所有合法期刊征订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本站不是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官网,直投稿件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编辑部。 检验医学与临床 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MedicineandClinic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周期:月刊 出版地:重庆市 语种: 中文开本:大16开 ISSN1672-9455 CN50-1167/R 邮发代号78-157 创刊年:2004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信息: 《检验医学与临床》(ISSN1672-9455CN50-1167/R),2000年创刊,是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和重庆市临床临检中心主办,面向全国征稿、通过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本刊编委由重庆、四川、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医学专家组成,负责审稿,以确保本刊质量并达到较高学术水平。 本刊现为半月刊,每期96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致力于介绍国内外最新医学成果及进展,交流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临床新方法、新技术,优先刊登基金资助的课题论文和各级学术会议交流的优秀文章。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实验室技术、诊疗与护理、短篇与个案、教学与管理、经验交流等。 本刊以高、中级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广大基层初级卫生、检验人员的普及教育。本刊适合和欢迎以下人员投稿:(1)高等医学院校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的教学、科研人员;(2)全国各级医院(含部队、厂矿医院、省市地区、县医院)的检验专业人员;(3)全国各省、市临检中心、药检所、防疫站检验专业人员;(4)临床各科实验室专业人员和广大临床医师、医技、护理人员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荣誉: 目前《检验医学与临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和“中国期刊网”收录,杂志的学术地位在不断上升。本刊2007、2008年均有多篇论文在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中获奖,杂志也被全国综合医学期刊协作网评为优秀期刊,深受广大读、作者喜爱,杂志发行量、阅读量年年提高,在重庆市卫生职称评定中被列为重要期刊。2008年在主办单位领导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正式收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郑新山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4项生化指标下降的临床分析---费德红颜永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意义---范再英 氨茶碱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夏晓春 痰直接厚涂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查结果的比较---刘万珍吴湘覃云兰王典银 SP-4430干式生化分析仪部分急诊项目测定结果分析---王建平张梅香王笔金李晓南 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顾瑛赵三红高艳章 CARISOLV伢典治疗乳牙龋的临床研究---袁艺吴星杨再林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陆光明曾涛林彦聪张振斌 尿微量蛋白与尿酶和Ⅳ型胶原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卢文静 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杨良 血浆总钙和离子钙测定对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意义---杨丽张富华张强高艳章 胰岛素抵抗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陈茹 尿液和痰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张志明李建平孙海英

临床医学概要总结

临床医学概要总结 一、发热: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产热超过散 热,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病因:(一)感染性: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 抗体反应;3、内分泌代谢疾病;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 枢性发热);5、皮肤散热减少;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一)、发热的分度:低热(37.3-380C ) 中等度热( 38.1-390C)高热(39.1-410C)超高热(>410C)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体温上升期:(1)骤升型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2) 缓升型多不伴寒战。 2、高热期:数小时:疟疾;数日:流感、大叶性肺炎;数周: 伤寒。 3、体温下降期 (三)、热型及临床意义 1,稽留热,持续性发热(多见大叶性肺炎)2,弛张热,波动 幅度大于2℃(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 5,回归热(淋巴 瘤) 6,不规则热(结核,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 炎) 二、头痛 病因:(一)颅内病变:1感染脑炎,2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梗 塞、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3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转移癌,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血肿。(二)颅外病变:颅骨病变,颈椎病,三叉神经痛,眼耳鼻牙齿疾病。(三)全身 性疾病:1感染,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衰,3中毒,4其他 ---神经衰弱,尿毒症,低血糖==) 临床表现:1.起病的急缓;2.头痛的部位;3.性质(痛感)4. 时间与节律;5.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三、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机体保护性反射动作,可阻止异物进入呼吸道,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在肺内淤积,维护肺部换气功能等。 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的病态现象。 病因:1呼吸道疾病---炎症,异物,肿瘤,粉尘等刺激均可以引起。2胸膜疾病:胸膜炎,气胸,血胸,胸穿。3心血管疾病:

临床医学概要试题

临床医学概要消化科题目 一选择题 1.消化性大出血是指几小时内出血量多于 ( C ) A.500ml B.750ml C.1000ml D.1250ml E.1500ml 2.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时,首先的治疗措施是 ( D ) A.放置胃管注入止血药物 B.平卧位,下肢抬高并予吸氧 C.紧急胃镜止血 D.积极补充血容量 E.静脉注入奥美拉唑 3.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主要取决于 ( A ) A.出血的速度和量 B.出血部位的高低 C.病变的性质 D.凝血机制 E.胃肠蠕动情况 4. 男性,28岁,2天来排柏油样便8次,今晨昏倒送医院。以往无上腹痛及肝病史,近期无服药史。查体:BP8.0/ 5.3kPa。脉搏130次/分,首选的措施是 ( B ) A.口服抑酸药 B.补充血容量 C.冰盐水洗胃 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 E.内镜下出血 5. 男,65岁,3个月来持续上腹部隐痛,多次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食欲不振,消瘦,查:面色苍白,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无肌紧张,首先应考虑做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 B ) A.B型超声波检查 B.胃镜 C.胃液分析 D.血清促胃液素测定 E.肝CT 二名词解释 上消化道出血: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空场吻合术后的空场上段病变出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指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甚至发生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三问答题 1上消化道出血时输血指征? a.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b.失血性休克; c. 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2 临床上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停止 出现下列情况提示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伴肠鸣音亢进; 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输血和补液仍未见改善,或暂时好转后又恶化;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记数和红细胞压积持续下降;④补液和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BUN持续升高或再次升高。

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试题(修订版)精选

基础知识 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 【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正确答案】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最新临床医学概要重点

临床医学概要重点

临床医学复习资料(重点) 内科部分 1.慢性阻塞性肺病定义:是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癌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有关。 稳定期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原则:(1)脱离高危因素:戒烟 (2)支气管舒张药: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类药、茶碱类;祛痰药 (3)长期家庭氧疗(LTOL):延缓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4)肌肉训练、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及教育等多方面的康复治疗 2. 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分级: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分为1、2、3级 1级(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 mmHg 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 或舒张压 90—94mmHg 2级(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 或舒张压 100—109 3级(重度):收缩压≧140 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3. 心绞痛定义:是在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前胸(胸骨后)压榨样疼痛。 4.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 ⑴特征性改变 ①.ST段增高呈弓背向上型 ②.宽而深的病理性Q波:面向心肌坏死区导联 ③.T波倒置(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 段压低、 T波倒置) ⑵动态性改变 ①.超急性期:起病后数小时内;无异常/高尖T 波 ②.急性期:数小时后, ST段抬高, R波降低,出现病理性Q波 ③.亚急性期:数日至2周。ST回到基线,T平坦或倒置。 ④.陈旧期:数周至数月后。T波对称倒置。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4

医学检验试题(四) 问答题 1.造成ABO定型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答:(1)责任心不强; (2)ABO标准血清质量不高; (3)红细胞浓度过淡或过浓; (4)假凝集、冷凝集、弱凝集及细菌性凝集干扰。 2.什么是外源性凝血系统? 答:指Ⅶ因子激活及因子Ⅲ(组织因子)活化过程。 3.嗜中性粒细胞常见中毒性改变有哪些? 答:(1)中毒颗粒;(2)空泡变性;(3)Dohle氏体;(4)退行性变。 4.简述异型淋巴细胞形成的原因。 答:当存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时,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等或过敏原刺激,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常淋巴细胞,免疫学研究认为异常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异,向母细胞转化所致。 5.什么是内源性凝血系统? 答:抗凝血始动反应,因子Ⅻ的激活,复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Ⅹ。 6.简要说明凝血过程可分为几种途径。 答:可分为三种途经:(1)内源性凝血系统;(2)外源性凝血系统;(3)共同途经。 7. 检验科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内含是什么? 答:(1)凡已知分子量的物质,都应使用物质的量单位,即以mol(或分子数代替质量浓度g、mg)。 (2)统一用升(L)来表示体积,基本单位的分母; (3)酶活性单位以每秒酶促反应转化底物的量表示。 8. 简要说明渗出液与滤出液的区别? 答:渗出液:由局部组织发炎所致的炎性积液,是炎症病灶血管中的液体成分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 滤出液:是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非炎症性组织液。

9. 临床血液流变学主要包括哪三个层次? 答:(1)血液的宏观流动性质; (2)血细胞流动性质; (3)生物化学成分(包括凝血有关因子)。 10.简述血液流变学。 答: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变形流动特性及在医学等领域内应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11.正规书写检验报告应该注意哪些? 答:(1)准确真实; (2)简洁易辨; (3)填写全面; (4)规格要统一:项目名称、使用单位、数字或单位。签名要求统一化。 12. 血沉测定(魏氏法)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采血后在室温7.2小时内测定; (2)血沉管须清洁干燥; (3)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准确,不应有凝集; (4)血沉管要严格垂直放置 (5)报告结果用温度进行校正。 13.评价血细胞计数仪需哪几项指标? 答:(1)精度:批内、批间和总重复性; (2)可比性:偏差性质; (3)准确度; (4)抗干扰能力。 1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作什么鉴别试验? 答:由于Ⅰ、Ⅱ、Ⅲ、Ⅳ、Ⅴ因子减少或缺陷可影响凝血酶原时间, 经一定手续处理的血清或血浆加入被检血浆中,观察纠正后的结果,以进一步确定何种因

临床医学概要外科复习题答案

1、关于火烧灭菌法,下列那项是错误的()。 A.紧急情况下可用B.95%酒精点火直接燃烧 C.锐利器械易于变钝失去光泽 D.保持方便,为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方法 E.只适用于金属器械的无菌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A.15cm的区域 B.10cm的区域C.8cm的区域 D.12cm的区域 E.30cm的区域 3、正常血浆渗透压为()。 A.290~310mmol/L B.180~310 mmol/L C.290~400 mmol/L D.60~100 mmol/L E.100~200 mmol/L 4、等渗性脱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A.增高 B.不变 C.下降 D.低钾 E.高钾 5、正常血钾浓度是() A.5.5~6.5 mmol/L B.3.5~5.5 mmol/L C.3.5~4.5 mmol/L D.4.0~6.0 mmol/L E.5.0~7.0 mmol/L 6、代谢性酸中毒最明显的表现是() A.呼吸变得又浅又快 B.呼吸变得又浅又慢 C.呼吸变得又深又慢 D.呼吸变得又深又快 E.呼吸变得时浅时深 7、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 A.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 B.不能充气排出Co 2 增高 D.肺泡通气过度 E.合并肾功能衰竭C.血液PaCo 2 8、在行椎管穿刺时,出现第一个落空感觉,则提示穿刺针已刺破() A.棘上韧带 B.棘间韧带 C.黄韧带 D.硬脊膜 E.蛛网膜 9、各种神经纤维粗细不同,最后被局麻药所阻滞的纤维为()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 C.运动纤维 D.感觉纤维 E.植物神经

10、麻醉前用药目的在于() A.消除病人紧长,焦虑及恐惧心情 B.降低病人痛阈 C.减少睡液分泌,以防发生误吸 D.消除因手术或麻醉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射 E.减少全麻药用量及其副作用 11、应用浓缩白蛋白的适应证为() A.术后软弱、不愿进食 B.慢性腹泻 C.严重营养不良D.急性低血浆蛋白症 E.消化道瘘 12、对病人营养状况的评定方法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人体测量 B.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C.内脏蛋白测定 D.白细胞计数 E.氮平衡试验 13、成年病人手术后禁食期间,下列静脉输液中,哪项是错误的() A.液体总量2500ml/天 B.等渗盐水1000ml,5%~10%葡萄糖溶液1500ml C.禁食超过3天者,补钾3~4g/天 D.维生素C500~1000mg/天 10~50mg/天 E.维生素B 6 14、肠外营养制剂的含量在有以下成分中那些是不需要的() A.葡萄糖 B.脂肪乳剂 C.复方氨基酸溶液 D.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E.适量抗生素 15、外科感染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 B.常用明显的局部症状 C.多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D.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E.以上均错误 16、处理破伤风的伤口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彻底清创术B.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C.反复氧化剂冲洗伤口D.伤口应尽量予以缝合 E.用1%高锰酸钾湿敷 17、破伤风病人气管切开的主要指征是() A.呼吸中枢麻痹 B.肺部感染 C.抽搐频繁而不易用药物控制 D.胸腹肌强直,呼吸受限 E.吞咽困难

常规临床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常规临床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分析:分: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分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析:分开,散开,挑出。 血液分析的目的就是将不同成分分开。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浆和血细胞就明显分出)。血细胞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液体为血浆。 全血、血浆、血清的区别: ◇全血: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 ◇血浆: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血清: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它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血液标本的三种主要处理方式: ①血清测定:主要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 ②全血测定:多用于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③血浆测定: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低分子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蛋白质、和O2、CO2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部分。 化学成分的测量技术:电解质的测量由ISE电解质分析仪完成。其余的微量元素由微量元素分析仪测量。 其余的低分子物质包括部分蛋白质由生化分析仪测量(生化分析仪通过浊度测量也可以测定电解质、部分蛋白质,但这些方法已被淘汰或正在被淘汰)。 蛋白质测量有多种技术完成:电泳、酶免疫测量技术等。 PO2(氧分压)及PCO2(二氧化碳分压)等由血气测量仪测量。 血气分析仪是测定患者血液中氧的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及其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重点 一、内科(填空题为主) 第一章常见症状 第一节发热 1.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 2.发热的分度:高热39.1~41℃。 3.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体温,在体温单上标记每次的测量值, 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的规律,称为热型。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第四节发绀 1.发绀亦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 粘膜呈现青紫色的表现。 2.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发绀可分为中心性、周围性、 和混合性三种发绀。 3.中心性发绀主要见于有心肺功能不全的疾病、右-左异常 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4.由于大量进食含有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而引起的中毒性 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也可出现发绀,称“肠源性青紫症”。第六节咳嗽与咳痰

为判断咳嗽和咳痰的临床意义,应注意下列各点: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与节律、咳嗽的声音特点、痰的性状和量。 第八节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 重者出现鼻翼扇动、张口耸肩、呼吸辅助肌参与活动,甚至出现发绀,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如呼吸快而浅、慢而深、间停呼吸等)。 2.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1)呼吸系统疾病;(2)心血管系 统疾病;(3)中毒性呼吸困难;(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血液病。 3.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心肌收缩力减退或心室负荷增加, 左心室功能减退,搏出量减少,致舒张末期压力升高。继而左房压、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升高,引起肺淤血,血浆成分漏出,导致间质性肺水肿、血管壁增厚,弥散功能障碍。 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也与肺淤血有关。 5.肺源性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呼吸显著困难, 重者因吸气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与各肋间隙明显凹陷,出现“三凹征”。 6.左心功能不全时,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 病人常于熟睡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起,惊恐不安,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 ____细胞。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症状 2.症状学 3.稽留热 4.弛张热 5.呼吸困难 6.三凹征 7.缺铁性贫血 8.心绞痛 二、单选题 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 ) A.支气管哮喘 B.阻塞性肺气肿 C.喉头水肿 D.心源性哮喘 2.使用计算机技术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检查( D ) A.X线摄片检查 B.X线透视检查 C.X线造影检查D.CT检查 3.脉搏成人正常值是B A.40-60次/分 B.60-100次/分C.100-120次/分 D.80-120次/分 4.昏迷患者所采取的体位是A A.被动体位 B.自动体位 C.强迫体位 D.辗转体位 5.病原体进人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C ) A.病原体的数量 B.病原体毒力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D.病原体的侵袭力 6.女性,25岁,患甲亢4个月,无突眼,甲状腺I度肿大,首选的治疗是A A.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B.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症状后手术治疗 C.立即手术 7.以下问诊内容,哪句欠妥:C A.“您感觉哪里不舒服?” B.“您发热一般在什么时间?” C.“您疼时伴有左肩部放射吗?” D.“您每天排便几次?” 8.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的分层,以下哪项属于高危险组D A.高血压l级,不伴有危险因素者 B.高血压l级伴1~2个危险因素者 C.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 D.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 9.缺铁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A.铁利用障碍 B.胃肠道吸收障碍 C.慢性失血 D.需要增加 10.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保健指导,下列哪项错误(A ) A.居室应美化适当放置花、草、地毯 B.避免刺激性气体吸入 C.戒烟 D.避免进食可能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蛋 1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抗菌治疗应首选( A )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丁胺卡那 12.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病因是( A ) A.幽门螺杆菌 B.胃动力异常 C.十二指肠液反流 D.非甾体类消炎药物13.男,34岁,餐后上腹疼痛10年,反复发作,近2周加重,体查:上腹部轻压痛。餐后上腹部疼痛钡餐检查发现胃小弯侧龛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C ) A.慢性胃炎 B.急性胃炎 C.消化性溃疡 D.胃食管反流病 14.女性,30岁,突然腰痛,卧床不起,尿常规:蛋白(—),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高倍视野,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C ) A.发热 B.膀胱刺激征C.高血压 D.肾区叩击痛 15.哮喘性重度发作时,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病情最为严重( D ) A.口唇发绀 B.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神志恍惚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24

[ 模拟]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24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以下属于酸性染料的是 A.硫堇 B.苏木素 C.天青 D.亚甲蓝 E.伊红 参考答案: E 伊红属于酸性染料,其余为碱性。 第 2 题:接种针宜采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A.漂白粉 B.烧灼 C.酒精擦拭 D.紫外线照射 E.干烤法 参考答案: B 接种针宜采用烧灼消毒灭菌第 3 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 ) A.<1:20 B.<1:40 C.<1:80 D.<1:160 E.<1:320 参考答案: B 第 4 题:基础胃液量

A.正常10~100ml B.>100ml C.<10ml D.1.2 ~1.5L E.约为50ml 参考答案: A 基础胃液量,正常10~100ml 第 5 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 A.红细胞膜缺陷 B.红细胞酶缺陷 C.造血物质缺乏 D.珠蛋白肽链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 E.新生儿溶血病 参考答案: C 造血物质缺乏属于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的贫血第 6 题: 玻璃器皿干热消毒要求 A.160~170℃2 小时 B.160~170℃1 小时 C.1000c2 小时 D.1500c2 小时 E.1400c2 小时参考答案: A 第7 题: 以下哪种细菌在医务人员带菌率高达70%,多具耐药性 A.淋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炎球菌 E.脑膜炎球菌 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是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目前有32 参考答案:B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和简答

临床医学概论名解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板块腹:急性腹膜炎时,腹壁明显紧张,可硬如木板称板块腹。 心力衰竭:亦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循环内分泌的激活两个方面的临床综合症 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顺利地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 语音震颤:是指被检查发出语音时,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 夏科三联征:是指典型的急性胆管炎症状,即腹痛,寒战发热及黄疸 .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主要病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吸气型呼吸困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发生机制为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表现为吸气相延长。 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暂停数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呼吸呈潮水涨落样。 甲亢危象: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 新生儿黄疸:指在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及组织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以儿童和女性人群尤其是妊娠妇女的发病率最高。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手术、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感染。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源多因素导致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消化道综合症。 肠鸣音:当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的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是腹部听诊主要内容。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于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简答 心力衰竭诱因:①感染②心律失常③循环血容量增加④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⑤治疗不当⑥原有心脏病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糖尿病:定义: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

临床医学检验师试题及答案

17年临床医学检验(师)《专业实践技能》全真模拟试卷(1)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不影响酶活性测定的因素为(B) A.底物浓度 B.样品杯直径 C.温度 D.pH值 E.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第2题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B) A.酶标记A抗体 B.未标记的抗A抗体 C.未标记抗原A D.酶标抗球蛋白抗体 E.酶标记抗原A 第3题下列哪一项指标可作为卵巢癌转移的指标(E) A.CEA B.AFP C.CA125 D.癌抗原 E.CA19-9 第4题下列哪项疾病属于自发性血小板增多(B) A.炎症性疾病 B.骨髓增生性疾病 C.恶性肿瘤 D.脾切除 E.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5题在免疫球蛋白测定中,检测阈值可达0.1mg/L的方法有(D) A.散射免疫比浊法 B.酶联免疫吸附法 C.免疫胶乳比浊法 D.以上3种方法均可 E.单相免疫扩散法

第6题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载脂蛋白是(C)A.ApoAⅠ B.ApoAⅡ C.ApoB D.ApoCⅡ E.ApoE 第7题不属于连续监测法中干扰因素是(E) A.样品本身含有与化学反应有关的酶 B.工具酶中混有杂酶 C.样品中某些代物或药物的干扰 D.分析容器的污染 E.自动生化分仪的类型 第8题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B)A.γ-GT B.ALT C.MAO D.ChE E.ALP 第9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D) A.球形红细胞 B.靶形红细胞 C.口形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镰刀形红细胞 第10题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C) A.胚胎抗原 B.甲胎蛋白 C.黑色素瘤抗原 D.癌胚抗原 E.CA199 第11题沉淀反应形成的反应现象(A) A.肉眼可见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题,含答案

临床医学概要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肺炎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 A.肺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 B.大叶性肺炎亦称肺泡性肺炎。 C.感染性肺炎的发生主要决定于宿主和病原体的因素。 D.肺炎在X线胸部检查时有明显的肺实质炎性浸润。 E.HAP常发生于高龄,有心肺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2.20岁既往健康的男性患者,因受凉后突起畏寒高热,咳嗽,痰中带血3天来门诊就诊。WBC 17.6×109/L,N 82%,有助于诊断的首选检查是:(A) A.X线胸片 B.胸部CT扫描 C.维支气管镜 D.痰细菌培养 E.痰涂片查抗酸杆菌 3.疑诊支气管扩张的咯血病人,应尽早进行下列哪项检查:(A) A.高分辨CT 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MRI D.胸片 E.痰菌检查 4.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A)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肺脓肿 D.肺结核 E.支气管扩张 5.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D) A.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B.支气管扩张 C.肺间质纤维化 D.慢性支气管炎 E.脊柱胸廓畸形 6.女性,55岁,慢性咳嗽咳痰气喘15年。肺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中度突出,右心室增大。最可能的诊断是(D) A.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B.房间隔缺损 C.原发性心肌病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以上均不是 解释: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7.关于典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B) A.发作性吸气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检验医学在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结合的关系,检验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本文就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重要性 检验医学能够提高临床治疗和诊断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临床标本进行正确的测定和收集,其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保障。检验医学属于新兴学科,其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多个学科交叉在一起,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检验医学需要检验的临床样本主要为抗原抗体、微生物、生物和血清等。 一、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一)临床需求 检验医学能有效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能够对医学检验进行科学的质量管控,并且在进行管控时,还能对其的控制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且还要对解释的结果对患者和临床科室进行反馈,对检验人员的相关建议进行合理的收集,其新项目实施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提高,临床实践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二)检验方法

临床医生在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加大对检验方法的重视,了解临床检验的每一种方法,保证检验方法能够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并且在进行项目检验时,还要对每种检验方法正常参考值、报告方法、临床意义、灵敏度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提升。 (三)质量管理 医院在进行质量管理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沟通的重视,各个科室都要积极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之中,医院质量管控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临床医生在进行患者查看时,要加大对检验医师等查看的重视,并且还要对检验结果进行科学的核实和调查,其质量管理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检验结果 将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提高医生对疾病注意事项的了解,避免医生在进行疫病治疗过程中,出现检验结果诊断错误的情况,避免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耽误病情的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错过宝贵治疗时间的情况。比如:临床医生在进行肝炎病毒治疗时,如果发现一部分肝炎在进行治疗时,无法被及时排除体外,这时如果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话,那么对肝炎病毒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意味着肝炎病毒被全部清除,只能说肝炎病毒过少无法及时检出。 二、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紧密结合 (一)加强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的联系 相关人员要增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加大对临床意义、检验项目方法原理检验的重视,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疾病进行

临床医学概要重点

脑血管疾病(CVD) 脑血管疾病:指各种病因引起脑血管(脑动脉、脑静脉、毛细血管网)损伤所导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高 不可干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可干预危险因素(三高、吸烟、心脏病、酗酒) 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预防:一级预防(用于尚无CVD病史的人群开展预防工作,主要是控制和治疗危险因素)二级预防(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的预防,主要是在控制和治疗危险因素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 病因:高血压 发病: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临床表现: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后可见三偏征(病灶对侧偏瘫、感觉障碍和双眼对侧半偏盲),眩晕、交叉性瘫痪和感觉障碍、双侧瞳孔缩小呈针尖样,共济失调但无肢体瘫痪。 辅助检查: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脑脊液血性压力增高 治疗要点: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调整血压 积极降低颅内压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但降压不可过低,一般

要逐渐下降到发病前原有水平或稍高。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脑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脑供血区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引起相应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安静或睡眠时发病 临床表现: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眩晕、交叉性瘫痪和感觉障碍、共济失调但无肢体瘫痪。 辅助检查:CT(在发病24-48h后)显示低密度梗死灶(确诊指标) 药物治疗要点:首用“溶栓治疗”在6h内进行 还可用抗凝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纤治疗、脑保护治疗、调整血压、控制脑水肿。 急性阑尾炎 阑尾官腔梗阻、阑尾管壁痉挛、细菌感染是急性阑尾炎发病的三个主要因素。 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症状) 体征:(1)右下腹固定压痛(最重要的体征)在麦氏点处痛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 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 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15.T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

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18.止血过程涉及____、____、____及其活?性等。? 19.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____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____?。? 20.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中的肽链A和B 中,含有很多____,故带____较多。平时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不发生聚合。? 21.凝血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阶段。 2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为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____、____、____等均有重要作用。 23.血液离体后,____因子被异物表面活化,在____及____的参与下,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而凝固。 24.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____缺乏和____增强。25.全国临检方法学学术会议对血小板计数推荐____方法为首选方法。 26.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____作用,使____发生收缩,血清析出,血块缩小,有利于生理止血。? 2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____、____的水平,本试验属于____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由于____、____、____、____因子减少,____明显减低和____增多。? 29.在血浆中直接加入____溶液,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3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发病早期凝血系统功能处于____状态,其消耗大量凝血因子继发为____。 31.白细胞上除有与红细胞相同的抗原外,还有特有的抗原即____。 32.ABO血型是由第____?对染色体上ABO 三复等位基囚进行遗传的。 33.血型抗原物质,由多糖和多肽组成,一般而言____部分决定ABO血型抗原性,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临床医学检验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肝素具有抗凝能力强,不影响____、 ____等优点,为较好的抗凝剂之一。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__、____渗出,成为影细胞。 3.红细胞起源于____、在____作用下,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红系统定向干细胞分化为____。 4.各型电子血细胞计数结构大同小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5.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____和____结合组成。 6.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___,最小吸收波谷____。 7.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中,目前被推荐为首选的方法是____,本法由____推荐,并经____确认为标准方法。 8.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用____染色后,以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____、表示。9.大红细胞见于____和____贫血。巨红细胞常见于____和____所致贫血。 10.温氏法测定红细胞比积,抗凝剂采用____,其组成为____加____。 11.粒细胞起源于____,在造血诱导微循环影响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____细胞。12.根据细胞分布和细胞动力学特点,粒细胞可分为____池、____池、____池、____池和____池五个部分。

13.单核细胞与粒细胞起源于共同的____细胞,在骨髓内经____、____发育成为成熟单核细胞,释入血流。 14.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1/4为人体____细胞。 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可产生多种____物质,参与____免疫。 16.细胞的染色既有____作用,又有____作用。 17.红斑性狼疮患者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存在着狼疮因子,它属于____抗体。 18.止血过程涉及____、____、____及其活性等。 19.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平时都处于____状态,只有被活化后才具有____。 20.纤维蛋白原分子结构中的肽链A和B 中,含有很多____,故带____较多。平时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不发生聚合。 21.凝血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阶段。2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为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它对保持____、____、____等均有重要作用。 23.血液离体后,____因子被异物表面活化,在____及____的参与下,经一系列反应生成而凝固。 24.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____缺乏和____增强。 25.全国临检方法学学术会议对血小板计数推荐____方法为首选方法。 26.血液完全凝固后,由于____作用,使____发生收缩,血清析出,血块缩小,有利于生理止血。 27.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 ____、____的水平,本试验属于____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 28.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由于____、 ____、____、____因子减少,____明显减低和____增多。 29.在血浆中直接加入____溶液,血液凝固所需时间.即为凝血酶时间。 3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