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卷,总分150分,各种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值完全与浙江省2015年高考试题接轨,可以说试卷中规中矩,没有偏题与怪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一份现代气息浓、时代色彩强、人文内涵广的较好试卷。

二、试题具体特点

(1)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言文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辨别与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试题的设置都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考查。如名句名篇的默写8分完全选用高中要求背诵的21篇古诗文,仿写4分也与古诗词直接相关,古诗鉴赏10分更是直接命题,涉及古诗词部分竟达22分之多,可以说有力地考查了古典文化的积淀。

(3)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成语辨析,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显示了命题人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底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再也不能在语文的试场上成为佼佼者了,这也就为高三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焦点指明了方向。

三、我校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参考人数,文科160人,最高分111分,总均分86.18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一,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100.9相差14分多。理科442人,最高分110分,总均分84.31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二,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95.8相差11分多。

各班级的状况也参差不齐,重点班均分差距不到2分,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普通理科班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近6分,文科普通班差距达2分之多,这反映出各班学生备考的状况不平衡,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全心投入,把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暴露出的问题

(1)学生文化积淀较薄弱,语音、成语题普通班据不完全统计,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5.6分,难度系数0.7,全校重点班班平均分未达到6分,而理专平均分竟只有3分多。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一方面教

师检查背诵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存在功利性,不肯下功夫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不多。

(2)学生鉴赏能力不强,表述欠规范、欠准确,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炼字题”怎么应对,无所适从,学生既不懂如何鉴赏诗词,不懂诗词本身的内容和情感,更不懂按照什么步骤组织语言,有没有具体的套路,这道题均分1.1分,有的班级只有0.5分、0.8分。学生头脑中没有积淀诗词鉴赏必要的专业术语,不会说行话,下笔多正确的废话,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应试技巧掌握不够到位,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有文本意识,不可脱离文章。

(4)文言文翻译能力不强,或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或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现代文阅读答题时或空对空,理论一大堆,不顾及文本具体内容;或抓不住要点;或要点不全;或不懂分点回答。比如结构作用题不知从内容、结构、写作手法三个角度思考,往往遗漏写作手法。

(6)作文结构意识不强,仍有学生用“首、腹、尾”猪式结构,也有学生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作文书写也仍有几例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7)学生应试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不少学生写作文的时间不足,这反映出平时在规定时间内综合练习的力度不够,有待规范和加强。

五、今后的打算

( 1) 继续强化集体备课,更细化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凝聚团队力量,提高整体效益。

(2) 语音、成语继续利用早读积累,紧抓《32》,并补充两用成语40例和易用错的成语151例。

(3)古诗文继续夯实背诵默写的基础,力求学生背得出、默得上、写得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适当由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堂教学将繁杂的课外名句200句分解到平时的每节课中。

(4)现代文阅读复习思路作适当调整,先按考试说明上的考点顺序一一复习,不留知识的死角,构筑知识的网络系统,课后配套训练相应的四大模型试题;然后再按文体类别梳理各个知识点,夯实能力点;这样就能为第二轮复习打下坚实的根基。

(5)文言文板块继续加强练习,素材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主,训练时注重学生整体阅读时“以文解文”、“以题解文”、“以注解文”、“以史解文”的四大意识的强化,并重视选择适量的文言短文做翻译的训练。

(6)每周一至二份语基题,继续强化小题训练,试卷讲评时要注重对学生易错题的讲解点拨,跟踪训练相应的高考试题,力求通过少而精的高考真题演练,让考生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切实领会解题方法,努力提高解题能力。

(7)每月自主学习时完成一份综合练习,让学生时刻贴近高考,把准高考的脉搏,为提高解题速度练兵。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的应试技巧,避免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不留下不必要的遗憾,有时要学生甚至不懂装懂。

(8)重视作文教学,精批细改,尤其面批,注意引导学生书写规范,清洁卷面,求得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最好一见钟情,产生偏爱。

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语文试卷难易适中,命题人既考虑了高三第一轮复习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时还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从全卷看,注意了语言新材料的应用,命题也在“稳中求变,强化思维,注重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特点。

考试情况分析

一、语言基础题

第1题字形,没有生僻字,全是课本上出现过的,而且大多属于《咬文嚼字》整理的100个易错词之列,学生70%选对了答案。第2题成语题,虽然都是常用词语,但因为题干多了一个“不”字,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第3题病句题学生做得较好,说明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大为增强。第4题难度较大,学生选对的占30%。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呈进步态势。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

科技说明文的阅读虽然还没有进行专题训练,但因为每次考试都出题,学生对答题技巧比较熟悉,推断能力较强,所以答题的正确率较高。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客观选择题难度不大,但如果没有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没有结合语境的推敲能力,要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不容易的。例如第8小题对实词的考查,好像只考四个词语,其实涉及到对每个词所在的句子的理解,涉及到对所在句的前后句子的理解以及对词语本身的诸多义项的把握,所以,要选出正确的答案并不容易。但这次学生选对的达到70%,可见本阶段的文言文阅读复习还是较有成效的。

相比较而言,第10小题不容乐观。这道题出题的思路较固定,往往通过细节错置、细节错误、张冠李戴、因果关系错误等方法来设置选项,错误比较明显,但要求学生必须对照原文认真审题,同时正确地理解原文,在比较后做出判断。这道题的选项有两处错误,答案很明显,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没有达到理想的数字,说明学生做题时还不够从容,对这类题还有恐惧心理。

文言语句翻译分值10分,全年级平均得分8分。大部分学生能坚持直译的原则,给分点遗漏较少,说明复习比较到位。

四、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难度适中,考查对景物的描写角度和思想情感的把握。第二题失分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读透诗歌,感情基调把握不准。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如:乐景写哀情,表达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无奈之情。

2、缺少审题意识,不会按题干要求准确答题。如:“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些角度描绘景物的?”很多同学不知如何下笔,不会准确理解“哪些角度”,不知道写景时一般的角度是什么。

3、没有学以致用,没有把平时练习的规范答题运用到考试中,导致失分。

名句默写本次得满分较多,是个可喜现象。

五、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共四道题,其中14、15题属信息筛选和概括要点题,得分率很高,80%的学生能得10分(满分13分),学生能够明确题干中所提到的概念,并准确的从文中找到了答题依据,这说明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概括能力。16、17题相对得分较底,这两道题考察的是理解文句的含义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有些学生没能抓住要点,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思考”中的“角度”理解有偏差,答错或不答此问的较多。但进行具体分析时,对于参考答案中提到的几个要点还是能准确答出的,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把握准确。2、学生没有结合全文对文中的两位老人的形象进行赏析,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只谈了主观理解。如:深刻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主旨。17题问“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很多学生答成了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留于表面。

六、语言表达题

第18题是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21题,考查综合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本相关内容熟悉,并且对人物形象理解准确,能够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审题:题干共五个句子。第一句暗示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依据课文内容,而不是

其他内容。第二句要求“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其中“单句”的要求由于答题格式的规定学生不会出太大问题;而“简要概括”就不能是生动具体的语言,说杜十娘“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之类的表述是不合适的。第三句强调“对形象的理解正确”正是基于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要求概括的形象特点具有典型性。林冲的特点不能等同于鲁智深、武松、宋江,也不能等同于杜甫、辛弃疾,“武艺高强、疾恶如仇、仗义疏财、壮志难酬”之类词语不足以体现林冲的个性。同样,杜十娘也不是杜丽娘、孙二娘、祥林嫂,仅仅有“美丽善良”或者“爱情忠贞”也是不够的。第四句要求“表达简明通顺”,第五句要求“每句不超过25字”,就是说学生填写的内容不能过多,但只填四五个字而得满分是不可能的,以20到25字为宜。

评分标准:每个形象2分,特点不具典型性酌情扣分,有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扣1分。

举例:

林冲:英勇、豪爽而武功高强的武林英雄(1分)

林冲:聪明、坚强又勇敢执着的谋士(0分)

杜十娘:善良、机敏而又聪明的红尘女子(1分)

杜十娘:特别小心眼,把自己的事情藏在心里的女子(0分)

第19题考查变换句式,考查学生把短句变换为长句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长短句互换的方法,特别是对长单句的语言组织。

审题:题干包括括号内容共五个句子。第一句明确要求把“几个短句改写成长单句”,这就要求改写后的句子主干只能有一个谓语。“可调整语序”的要求暗示四个句子主要内容的顺序应当重新调整才能语句通顺。“适当增减词语”的要求暗示改写后的语句要有词语的增添或删减才能语句通顺,第五句又要求“语言简明”,可见,对原句的合并和删减是主要的。第四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则表明只要是不影响语句通顺的词语都不能随意删减。

评分标准:考虑到还没有进行相关专题复习,评分时标准从宽。改写成1个单句且保留全部信息,语句通顺的,5分;改写成1个单句但有遗漏信息,语句不通顺的,4分;改写成2个单句的,不超过3分;改写成3个单句的,不超过2分;改写成4个单句的,不超过1分;改写成5个或5个以上单句的,0分。

第20题考查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审题:题干共五个句子。第一句设定拟写的背景,要求宣传语内容与“班级文化建设”有关。第二句指明宣传对象为“高三学生”,并且进一步限定目的为“励志”。这些都是对内容的要求。有的宣传语过于宏大、宽泛,严重脱离了“班级文化建设”和“高三学生”这个范围,就不容易得满分。第三句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但作为宣

传语也不宜过长。第四句要求“两句话字数相等”。第五句要求“句子结构大体一致”。这三个都是形式上的要求。

评分标准:共6分;内容符合“文化建设、励志”的要求,2分;每句不少于7个字,1分;字数相等,1分;句子结构大体一致,2分;完全照搬格言名句的,不超过1分。

举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分)

磨砺下出宝剑锋,苦寒中飘梅花香。(6分)

阳光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6分)

不给失败寻理由,只为成功找出路。(6分)

笔奋书疾馈师情,功成名就报亲恩。(6分)

清心寡欲,莫怪十年寒窗无人问;卧薪尝胆,只为一朝成名天下知。(6分)

雕龙有文心,游刃有余;修身用诗书,气度自华。(6分)

磨砺十载,不负折桂蟾宫凌云志;奋发多年,岂惮笑傲考场揽头名。(6分)

整体上看,第六大题得分情况良好。学生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

1、审题不认真,不能严格按照题干要求答题。建议参看以上分析,培养学生逐句认真审题的能力。

2、单句和复句的概念不清楚。建议结合《三维设计》第121页和第130页相关内容明确概念和方法,并完成第122页第9题,第123页第12题,以及第127页第3题、第5题、第11题。

3、句子结构概念不清楚,对偶句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建议结合《三维设计》第148页和第154页相关内容明确对偶的要求,并完成第149页对联部分的练习以及第152页第12—18题。

七、作文

(一)关于审题:

应该说,本次作文难度适中,真正让学生人人有话说,且不容易走题,确保了80%以上的同学及格。

(二)本次作文成功之处表现在:

1、学生的文体意识加强,较以往而言,“四不象”的文章减少了。

2、能贴近生活,特别是高三生活,记叙或议论,敢于讲心里话,有真情实感。

3、语言表达总体比较流畅,病句较少,错别字尚有少量存在,但较以往大有改观。

4、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写出了内容实在而有思想,有独到见解的有一点文化色彩的好文章。

(三)本次作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没有能够扣住“作文中的感受”来确立中心或中心论点,而是通篇教别人去写作文,显得内容浅薄、空泛、单调,不能令人信服。

2、不少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不重视讲道理,堆砌事例,三五个事例就算完篇了,缺少分论点,结构意识不强。不符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不能以理服人。

3、“亮点”少,学生缺少“亮点”意识,如精巧的构思,新颖的事例,经典的准确的名人名言,精辟的或含义隽永的句子等,有“亮点”才能获得发展等级分,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

下阶段备考方略

1、重复是学习之母。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题必须反复训练,常抓不懈。

2、规范是得分的重要条件。平时的作业要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学生在规范上下工夫。

3、审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对学生来说,认真、谨慎地审题应该养成习惯,而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收集新信息、新材料,为高考做充分的准备。

语文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由区教研室组织出卷的这次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内容涵盖到语文文字训练的多个层面,有拼音、汉字、词语、句型训练、课内外阅读及习作练习,题型多,检测范围广,难度适中。卷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能比较准确地检测五年级下学期其中阶段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考测,成绩不够理想,人均84.1分,及格率93%,低分1人。 通过这次测试,发现学生在如下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卷面前面语言文字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字、词、句、拼音,从卷面上看,学生二极分化,部分优生掌握好,基本无扣分,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扣分较重。反映出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基础知识的漏洞。其中,掌握不好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处:看拼音写词语题“胸膛”的“胸”字有误,全班共有16人出错;“高粱”的“粱”组词许多同学组成了“粱米”,而句型改写时学生对缩句把握得不准。这些集中的具有共性的错误说明平时的教学训练不够扎实,力度不够。对失分较重的学生分析,主要原因是学差生态度较差,不能按时去完成作业,课后补习的力度不够深,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今后老师要多在基础知识上花功夫,多抓后进生的作业辅导工作。 二、课外阅读方面:在涉及到课外阅读的内容中,学生普遍掌握不够好,学生理解能力偏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学生平时没有广泛的课外阅读,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是很难答出来的。 三、积累与运用。第七题按课文内容填充,有9位同学失分超过一半,这反映出学生在文本重点内容上的读背花的时间不够,教师在此方面花的功夫不深,同时,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少数学生回家无人管,根本不读书,甚至不做书面作业,只有天天放学留下补做,失分较多。 四、作文方面:此次习作写一件事,平时经常写。因此没有写离题的现象。但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此次习作,好的作文不多,多数学生能做到内容不离题,但大多平铺直叙,缺乏生动的人物描写,因此内容不够生动,没有写出感人的内容。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写出事件中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今后的习作训练,引导学生善观察,多思考,勤动笔,亲身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以上四点不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应引起重视,今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将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抓学生态度转变,扎实进行每课的语言文字训练,促基础知识巩固提升。 二、在课外阅读方面,应加大课外阅读量,尤其应加大对一些文学名著的阅读,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阅读书目给学生,使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目标。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合格率、优秀率等)可以得知: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在积累的量上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的总体水平不很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试卷评价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点。积累运用占40点;阅读与感悟占30点;习作占40点。试题突出了五年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具体来说,试题体现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调研室提供的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表;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拼音、汉字、词语、成语、古诗、句子、名言警句、谚语、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溶合。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特别是仿写哲理性句子,谈理想的价值取向)。 2、贴近生活 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和写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会觉得自然、熟悉,有利于表达。 3、注重积累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6~13岁是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一点,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基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将“丰富语言的积累”分别列入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但瑕不掩瑜,此试题是对学生全面检测的一好试题,给老师指引了一盏明灯! 二、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还可,阅读、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一、积累与运用 1、判断拼音对错 此题考查了拼音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

高三语文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 . . . . . .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 四市一模语文试卷严格按照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语音辨析、成语使用、设置情境写排比句、压缩语段概括要点、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提示性命题作文。文科加试题考查了文言语段的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名著阅读和材料分析鉴赏。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 考查成语使用,选用了中国足协严厉处罚涉赌球队的材料,春节黄金周刚流行的新游戏、美国和中国在金融行业的较量、90后青年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都有所涉及。12岁的徐州少年主动照顾患病的母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可贵的爱心,以此为材料命制的一道情景写句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会引发考生长时间的思考,又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此外,文学类文本“另一片天空”、论述类文本“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和作文“眼光”都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和预测结合 模拟试卷既要有模仿性,即紧跟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又要有预见性,能够预测当年试卷的些微变化,起到一定的前瞻性,对考生有所启发、思考,提高考生的应试备考能力,提高得分。本试卷的语音辨析没有完全按照09高考试题的模式命制,而是考查了两组多音字和两组形近字(去年高考全部考查多音字),这样至少考查面广了一些。压缩语段,去年高考时一句话压缩,而且选用材料大多采用科技类较多。本试卷采用著名作家严文井有关寓言的形象描述,要求考生既要压缩内容进行概括,还要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转述,与高考命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 去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96分,无锡市均分102分。本卷经过200份试卷的抽样统计,均分为100.85,难度高于去年高考。因为一模考试有一个检测、诊断功能,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一。对试卷内容及能力要求的综述㈠考试目标:与要求吻合。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阅读现代文和浅易的文言文。具有认读、理解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进行出题。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具有选材立意的能力,结构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㈡试题分值及难易比例: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阅读和作文两大部分。其中阅读占70分(现代文、文言文约占各占40分),作文占80分。试题难易比例约为3:7三、对试卷实际得分情况的抽样与分析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试卷命题质量,为了准确清晰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我们对全区10%的高三语文试卷进行了每一大题的抽样工作。具体抽样情况如下: 第一大题:平均得分8.31分,得分率48.88%第二大题:平均得分13.625分,得分率61.93%第三大题:平均得分2.765分,得分率55.3%第四大题:平均得分2.27分,得分率28.735%第五大题:平均得分7.99分,得分率49.94%第六大题:平均得分 4.79分,得分率39.92%作文:平均得分46.52分,得分率66.46%全区共有华高、四中、新桥、立达、上师、九蜂、上大、市农校、大江九所学校,共2134名高三学生参加考试,区平均为83.84分,及格率为27.74%。区平均与及格率偏低! 归因分析: (二)学生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缺乏整体阅读、整合信息的能力。应考态度浮躁,考试态度不端正,有部分学生作文甚至交白卷。书写不过关的学生比比皆是,情况令人堪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高考作文应在千字文中将自己最美好的心灵,最人文的情怀,最睿智的思考,最纯美的

语文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语文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命题 本次各年级的语文期中试卷,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日常生活、情感意向,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的适度延伸,正确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有一定难度。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二、取得的成绩 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比较高,如书写、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补差帮困,因材施教。教师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

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边角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对学困生采取了帮扶措施,如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子,帮助辅导学困生,全面提高及格率。正是因为各校有提高及格率的具体措施和行为落实,全乡的及格率在逐渐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中间还需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新教材教学内容面广量大,老师们在教学中重知识的传授,忙于赶进度,对一些很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语文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很多错别字。这些基本功可以说是童子功,从小训练出来了,终身得益,没有训练成功,那将是学习上的不冶之症。 2、急功近利,轻视以一贯之的习惯培养 语文的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本着这一点,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的成绩,提高语文素养必将指日可待。 3、作文材料老套、雷同,语言贫淡、乏味。 习作的首要评价标准应该是“抒真情,写实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写实实在在的事儿,写自己最熟悉的事儿,才有话可说,才能具体、明白。而这方面的欠缺,正是这次测试中高段学生们普遍存

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2010级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高三集备组) 【得分情况】 1——7题满分23分,年段有四、五十位同学得满分,每班近二十位同学得20分以上(含20分),十几位同学得15分(含15分)以下。 【评分情况】(按评分要求评分) 1、2题必修一课内必修一文言文阅读(4分) 这两题完成很好,基本上都选对了,个别学生做错一题,第2题错得较第1题稍多些。 默写名篇名句(6分) 第3题默写名篇名句得满分的同学较多约占三分之一,失分的原因主要是错别字,以(4)(6)句最甚,主要错误有如下:(1)“夙”错写成“宿”(2)“长”错写成“常”、“陆”错写成“路”(3)“尘”错写成“陈”、“庭”的广字头里面写成“延”字(4)很多同学句前漏了“又有”、“激”错写成“急”(5)“槊”错写成“塑”或“朔”(6)“无禁”错写成“不尽”;也有少数同学背错句子造成失分。 选择题4、5两题百分六十的同学全对,错一个的主要是第5 题错选为其它项。 第6题翻译句子5分,全对的占五分之一左右,此题可以看出学生认真复习与否,第一小题“道”“进”翻译错误“道义”“进一步”,第二小题“无厚”“有间”“游刃必有余地”也翻译不准确。 第7题半数学生断句三处全对,得3分,造成失分的错误主要是断在“以”、“有涯”和“为知者殆”后;另外有些同学漏做此题、只断一处或多断了两处。 【复习建议】 1、默写小测要坚持,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同桌出题互考,课代表课前三分钟出题写在黑板上,每册一张试卷测试等等。 2、历来是文言文是考测的重点,也是学生得分的难点,也最能反映学生古文阅读水平的高低。做好注重必修课本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注重向课外文言阅读进行能力迁移。 3、不断做学生思想工作,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不让语文拖后腿,尽量减少失误,这也是提高薄弱科成绩的最有效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8、(1)“思归之念” 【得分情况】 这道题四分,学生得满分的很少,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大多数学生拿2分与三分。【评分标准】 1)否定“思归之念”的,扣一分。 2)没有具体分析全诗的,要酌情扣分。 3)分析为归乡之情的得2分。 4)单纯分析景物描写,认为就是抒发闲适之情的,得1分。 (2)理解“合”字的含义: 【得分情况】 大多数学生得1分。 【评分标准】 以下两种答案打2分:1)准确写出“合”的字面义和句中义,以及手法和表达效果;2)写出“合”的意思,并结合“飞鸟望田飞”分析表达效果。 【教学建议】 1、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审题步骤和解题模式。

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2009年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及2010年高考复习建议 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杨彩根 一、试题分析与评价 总体而言,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是一份值得充分肯定的试题。 这份试题,结构、题型与分值与前两年基本一致,难易比例基本合理,题意表述严谨清晰,情境设问规范科学,着眼于语文素养,凸显了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注重对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考查,有较明显的区分作用,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错误,较好地控制了评分误差,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了开放性与限制性统一、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具有注重基础、重视积累、回归语文本位、引导性较强的鲜明特色。这些命题指向必将引导高中语文教学从长期存在的重技巧训练而轻能力培养、看重课堂“小语文”而忽视社会“大语文”、不愿从“根本”上下功夫而热衷于剑走偏锋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中摆脱出来,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 具体来说,2009年高考江西语文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用活用足教材,命题取材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纵观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其命题材料与教材或读本有着一定的联系,有的完全来自课本或读本,有的与课本或读本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有的源自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字音题和“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题的语料完全取自课本自不待言,就连语序题的语料也完全取自高中第五册《孔孟》第一自然段;词语题中的词语均来自课本,只是换了新的语境而已,语病辨析题的选项有的跟课文也密切相关;句式转换题的内容是对高中第六册王力《语言与文学》第三节的概括;诗歌鉴赏题是由高中第二册《说“木叶”》一文中“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引申而来的。 科技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朱光潜的《谈美》,讲的是艺术家如何创造艺术,与高中第五册《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何其相似;再说朱光潜的文章几乎每册读本都有,考生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的是清初江西籍散文家魏禧的《卖酒者传》,一者选用本土作家的作品,言本地之事,体现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二者考生在初中学过了魏禧的《大铁椎传》,对魏禧散文的风格较熟悉;三者清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清代散文语言相对“浅易”,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均是从教材中迁移出来的,难度不大。 文学类文章阅读材料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散文《木车的激情》,文章赞颂孔子及其弟子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 文章的背景材料考生并不陌生,因为高中第五册有《孔孟》一文。 作文题要求考生对巴黎兽首拍卖会中蔡铭超的行为谈看法,这是一篇要求考生就蔡铭超的行为阐明自己的观点的文章,属于评论性议论文的范畴。这道题虽然遭到了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它在反宿构、反套作方面确实起到了极为明显的作用。考生之所以感到不好写和写不好,是因为在平时语文教学中习惯于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味片面地训练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对评论性议论文未予以重视,其实高中第五册就有“社会生活评论”写作训练专题,只是被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给忽略了。 (二)重视“双基”,注重积累,突出对考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六(一)班 一、整体情况 本次测试有5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5分及格率:90% 优生率:60% 二、卷面分析。 本次期中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这份试题,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内容包括抄写句子,拼音写词语,选择,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和习作。是一份难度不大,题型灵活的试卷。 三、试题分析 好的方面: 1、掌握生字词较扎实。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生字新词,说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相对重视的结果。 2、课内词语积累情况较好。补充成语部分学生出错较少,成语掌握的情况比较好,正确率95%以上。改写错别字正确率较高。 3、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做按课文内容填空题出错少,可见学生和老师平时做到了对重点课文的多读多背多延伸。 4、作文整体情况较好。给材料作文,写一件幸福的事,家都有话可写。大部分学生有生活的具体事例,能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语句通顺流畅,一气呵成;中心突出。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了一定提高,80%的学生能准确地围绕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选材都能从各自的生活出发,体现个性,题材丰富,叙事较清楚,但语言较平淡。得到高分的作文不多,一类作文占70%左右。 不足之处:

1、部分知识落实不够。卷面整体看不够美观整洁,字写得不端正的和涂改的较多。答题时书写水平不高。部分学生拼音基础较差,甚至都认不全,胡乱答题,失分较多。填写有关戏曲的成语,由于学生没能懂成语的意思,出错率较高。仿写句子学生出错率较高,没能分清句子结构的特点。修改语段学生找的错误不全面。 2、课外积累不够丰富。对于课内词语学生掌握非常好,但对于课外词语积累及运用很是欠缺。。 3、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阅读(一) 这是考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少数同学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已有所遗忘,大多数做得还不错。 阅读(二)这则阅读题出得很灵活,都需要学生能用概括、通顺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题目的解答,有一定难度,这也恰恰是学生的弱项,理解、概括、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然而有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或是没有深入阅读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因此扣分较多。4、作文中的不足。①作文套话多,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开阔,阅读量不足,生活内容不丰富。②语言干巴,不生动,缺乏表现力、条理性。③审题能力偏差,写幸福的一件事,有的同学没能写出幸福④少数学生不能认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写作文就编些不可信的事。⑤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太低,习作不会分段,字数不足300字,出现较多的错别字。语言积累欠缺,表述不清,遣词造句能力不强;习作选材方面还要加强。 从学生的习作所反映出的问题中,我深深感到: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在学生练习写作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指导,并提供充分练笔的机会,而且更应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最后达到个性习作,百花争艳的满园春色! 四、整改措施 1、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高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纵观整套试卷,整体来讲,难度适中,无偏难怪题,从基础知识到能力考核再到文章的写作,从古文、古诗歌到现代文阅读,从题型到题量,各个方面把握的都很好。总体来说,语文试题基本成功。下面我将重点从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文默写以及作文这四个方面对这套试卷作具体分析如下。 这则文言文首先考察了学生对实词的理解,属于传统上对实词意思的理解考查;其次是断句,断句题须在学生读懂、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对。本次考试没有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但文化常识是近年来高考的新考点,文化常识题仍需在以后的复习中给予关注;然后是对文章的有关内容考查,是个传统题,难度也不大。在学生读通文章的基础上,是可以答对的;最后是两句翻译,难度也不大。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对重点字的理解有些偏差,如“恩遇弥厚”中的“弥”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得理解出来,其实学生如果能够联想到“欲盖弥彰”这个词语的话,那么这个“弥”更加的意思就相对好理解了。从出题的角度看是符合考试规则的,从答题的考生的角度说,基本没增加什么难度。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有些词语的意思仍需注意,如“释褐”中褐指的是粗布或粗布衣服,依照旧制,新进士必须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来比喻做官或者进士及第授予官职。这样的词语积累多了,也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这次考查的是一首古诗,是唐朝白居易《夜筝》,而且有一问是这首诗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哪几句诗,这个出人意外,却也是情理之中。用这一方式,考查的是平日里考生对古诗,对课本,对基础的学习掌握程度,更为关键是,如果考生没有将《琵琶行》背下来并且理解,此题则全然无法下手。由此看,基本功的扎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基础知识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这首诗中的“紫袖”代指的是弹筝人这一点大多数学生的学生没有读数来,他们把紫袖的称谓纷纷指向作者。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我会把“紫袖”代弹者,和“皓齿”代歌者,“细腰”代舞者这些特指的指代对象告诉学生。其次重点分析第二句中的炼字,两个“自”字,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自弹”,是信手弹来,得心应手;“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旧时的乐伎大多有一本辛酸史,诗中的弹筝人虽未像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但是从“暗低容”三个字就能使读者想象无穷。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去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是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让读者去领悟,去想象那筝曲的绝妙之处,着一点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诗文默写题考得都是刚讲过的古诗文,分别是杜甫的《登高》,李白的《蜀道难》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几个名句,原则上考察的常见名句,提示语简单明了,难度不大,但是学生这道题答得并不好,平均分3分4分左右。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将句子锁定准确,但是有个别字确实不容易写对。这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个醒,以后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抽查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背诵等记在心里,同样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其中的重点字词书写出来,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卷面上,争取做到这样的题一分不失。 最后说作文,这是占半壁江山的一个大题。这次的作文仍是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材料。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天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到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而且题中明确要求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也就是对文体特征有了明确的规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题材不限了。在我们这个物质相对丰富的社会,社会的层级差别也依然存在,有些人依仗上辈资本,过着得风得雨的生活,有些人出生于社会底层,便牢骚满腹,却不知行动。面对现实,青年们要有怎样的姿态生活才更有意义?这也是考生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这则材料要求写议论行文:我们可以试着分析现实是怎样的,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更加丰富有厚度。这里的“伞”是个喻体,比喻的是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如富裕的家境、杰出的父母、个人的天赋、超人的优势等,也就是没有这些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

高三语文质量分析

武汉市2014届高中9月调考语文质量分析 洪山区语文高考指导小组 为了便于高三老师明天(周一)评讲试卷,我把高考指导小组同志们的质量分析整理后发给你们,仅供老师们参考。 质量分析主要是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赋分标准、答题情况及主要错误、备考建议。 文言文翻译 一、赋分标准 12.1 具翻译为“全部、详细、都、全”给1分,翻译为“具体、一一”不给分。 以翻译为“把、将”给1分,翻译为“来、被、让、使”或没译不给分。 语意符合语境给1分,如“闻”,译为“使他知道、使他听闻、使他听说”或者“报告给他(皇帝、武帝、官府”均可给分。 语序颠倒不扣分,省略句式没有译出不扣分。 12·2 西翻译为“向西”,有活用现象,给1分。 无所:翻译为“没有什么、什么”给1分, 语意正确与否的关键扣最后一句话“无所不至”,至:不能翻译成“到”,因为不符合语境,结合语境可译为“没有什么不发生”“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什么干不出来”。

官:译为皇上、朝廷、官府等均可,不扣分;人情,没有译古今异义,译成人之常情,没扣分。 12·3 遣:翻译成派,派遣给1分。 执录:翻译成关押、逮捕、扣留等给1分。 语意正确给1分。 13 断句划线超过1处,扣1分,多2处,扣2分,多3处,0分。 对1处给0.5分,但四舍五入,实际给1分,依次类推。 二、得分与失误情况分析 12.1 人均1.17分,只能扣住“具”。失分原因是看不懂,所以乱译,扣不住点“以”,语意不同。 12.2 人均0.83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看不出应该活用为“向西”,或者不知道文言文单音词应该变成双音词。难的翻译不到,如“至”。 12.3人均0.82分。失分原因是简单的不规范翻译,如“遣”译成“派遣”时写错字、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执录”的意思,无积累。 13 人均2.13分,较好,因为读得懂,而且四舍五入,立足给分。 三、备考建议 1扎实落实课本,积累各种文言现象,要有清泉活水,才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根本。 2立足课本,选取课文中经典句子,有意识培养、锻炼提升学生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量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质量分析 于传玲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课文与综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30分,古诗文阅读19分,课外阅读21分,写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综合本次考试,我们发现尽管有许多值得令人欣喜的地方,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文的例子作用重视不够,对阅读未过好“四关”

古诗文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对教材还不能熟练掌握,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也许是老师没深钻教材,也许是教师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那么,这又从何谈起语文读写听说迁移能力的培养呢?因此,教师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 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本次考试阅读理解部分共有40分,能够得到35分以上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5%,大多数学生得分在30分左右。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 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小学的贪玩,马马虎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生语文

【试卷分析】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年秋季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这次考试,在考纲变化但没有标准的试卷样式前提下,我们高三没有借鉴他校的新题型来命题,而采用了20**年高考语文的试卷样式,只是要求学生选作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答题,可以说,既不变却也跟着考纲的变化在变,一方面,不作大幅改变,更不盲目改变,一切猜测的改变只会扰乱学生的心,先让学生接触小说类题型,这已经足够。所以试卷总分150分,各种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值完全与云南省20**年高考试题接轨,可以说试卷中规中矩,没有偏题与怪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一份现代气息浓、时代色彩强、人文内涵广的较好试卷。 二、试题具体特点 (1)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言文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辨别与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试题的设置都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考查。如名句名篇的默写6分完全选用高中要求背诵的14篇古诗文,古诗鉴赏11分更是直接命题,涉及古诗词部分竟达25分之多,可以说有力地考查了古典文化的积淀。 (3)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成语辨析,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显示了命题人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底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再也不能在语文的试场上成为佼佼者了,这也就为高三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焦点指明了方向。 二、我校考试情况分析我校参考人数,理科721人;及格人数,398人;最高分 110分;最低分64;总均分90.47;及格率55.20%,在富源县六个高中排名第三,与第一名胜景中学差距比较大,与富源一中差距不大。文科634人,最高分108分,最低分66,总均分,91.45分,及格人数401,及格率63.25%,全县排名第三。各班级的状况也参差不齐,重点班均分差距不到2分,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普通理科班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近6分,文科普通班差距达2分之多,这反映出各班学生备考的状况不平衡,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全心投入,把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暴露出的问题 1、学生考试方面的问题:(1)学生对考试的重视不够。(2)个别班级有作 弊现象。(3)考试之前老师没有带领学生复习一节课,都是上到哪,就停在哪,这样,学生没有考试的整体思维。(4)一轮复习都是分专题的,学生忘记的以前学的专题的知识。 2、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的问题:(1)学生文化积淀较薄弱,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成语题普通班据不完全统计,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 5.6分,难度系数0.7,全校重点班班平均分未达到6分,而理专平均分竟只有3分 多。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一方面教师检查背诵的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存在功利性,不肯下功夫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不多。 (2)学生鉴赏能力不强,表述欠规范、欠准确,特别是古典诗词怎么应对,无所适从,学生既不懂如何鉴赏诗词,不懂诗词本身的内容和情感,更不懂按照什么步骤组织语言,有没有具体的套路,这道题均分1.1分,有的班级只有0.5分、0.8分。学生头脑中没有积淀诗词鉴赏必要的专业术语,不会说行话,下笔多正确的废话,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3)应试技巧掌握不够到位,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001]

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概况 本次期末考试是全市统一检测,各校步调一致,都使用了常州大市提供的试卷。考卷命题思路基本按照08年高考语文试卷和《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按照近几年比较稳定的考卷模式,共计七大板块,理科生160分,文科生200分。整张试卷难度控制适宜,中档题较多(全卷总计18道题目,9道题的得分率在60%——70%之间,2道题的得分率在10%以下,6道题的得分率在20%——50%之间,1道题的得分率在90%以上)。 二、对试卷各“块”的评价: 现代文阅读: 三篇文章:文学类文本——《地球上的王家庄》、论述类文本——《现在的书该怎么读》、实用类文本——《张保庆:为了贫困生》,整体阅读上并没有难度,然而在编制试题时作了一些深度的挖掘,在把握文意添置了较大的难度,加之学生一些基本背景的欠缺,得分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选考题选择题的分值和题目作了相应的调整,考查方法

类似于以往的科技文、社科文,3道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梯度性,对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失分也较重。 两篇选文阅读难度相当,试题的设计难易相当。 文言文阅读: 基本没有阅读困难,只是选文较长,涉及到主人公的事情较多,加之删减幅度较大,学生在阅读时会有心理抵触。 第10题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初中的占一半,高中的较偏,失分较多。 诗歌鉴赏: 题目设计的思路比较科学,第2问的提问的指向有些模糊,学生答题时的角度比较杂,从而导致得分率较低。 附各题抽样得分率:

三、存在问题、原因及教学建议 语言文字运用: 第2题选D的同学较多,“如鲠在喉”像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与上下文语境明显不合;第3题是排序题得分率最低,除了题目编制、审卷人的意图之外,这类题我们必须尊重作者的观点,绝大部分学生找不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顺序混乱;第4题为语言表达题,根据语境用四个词续写一段话,答题情况较好,主要问题是字数不足,比喻和你人修辞手法只用其一,个别不合语境“静”,也有少量的错别字。 总的:反映出学生对形近字的辨识不清,对常见成语的积累不足,没有一定的语境意识,细微处把握不准。

中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

期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类型及难度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补充歇后语、材料作文等六类题型。难度属中等水平。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古诗文默写,课内好于课外,精读好于略读,名句好于一般句子。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和表述能力。 阅读题中的整体感知内容题、筛选信息题、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联系生活的开放题得分率高,而需自己独立分析、理解、感悟、概括、语言运用等题失分较高。许多学生理解词句含义答不到点子上,只能脱离语境孤立地解释词语、句子的表层含义,而不能答出词句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及作用。还有一些学生答题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想当然回答。说明学生平时习惯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语文,亲近文本的时间不足,不能入情入境地品读文本,缺乏对局部语言表情达意妙处的体味、探究,缺乏语感,不能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些学生文体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出现混淆。 (三)作文缺乏个性。 学生作文得分率都不高,富有创意、文质兼美的佳作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学生作文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暴露出一些不

容忽视的缺陷:写议论文,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 (四)一些学生语文基本功较差。 一是答题时审题不清。审题不认真,浮光掠影地读题后,便草草作答,结果答非所问。二是错别字现象严重。试卷中,古诗文背诵默写、阅读简答、作文中都出现了不胜枚举的错别字,古诗文背诵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写错别字,作文中错别字现象更为普遍。而且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更谈不上美观了。 三、改进建议 期中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今后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扎扎实实进行语文基础教学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成为“被遗忘的一族”。我们很少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正音;我们很少切出大块时间进行着默读、复述、背诵等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我们过分强调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对表达规范性的指导;过分强调自由书写,对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在阅读过程中过分强调自主感悟,对重点词句的咀嚼也有所欠缺。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8—9日) 试卷分析报告 一、古文翻译第7题——阅卷人: 第一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以”:认为;“或”:或许;“执”:坚持;“乃”:才,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以”误译为“以……为由”或“因为”。“或”误译为“或者”。“执”:误译为“执行”。 2、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执不奉旨”误译为“坚决执行不遵循皇帝的旨意。” 解决方法: 1、注意掌握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提倡语感阅读,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第二个句子—— 评分细则: 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谓”认为;“大臣在禄位者”定语后置,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尤其;“审”:清楚,明白,各1分。 存在问题: 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审”误译为审理、审查。“谓”误译为告诉,说。 2、典型句式把握不准确,没有译出定语后置。 3、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把“不审可得在此诏不”误译为“没有审理清楚就在诏书中颁布吗?” 解决方法: 1、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 2、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 3、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 二、诗歌鉴赏8、9题—— 第8题—— 评分标准:比喻手法1分,分析2分,对比手法1分,情感2分。答对偶和借景抒情结合学生的分析,如果恰当,也适当给分。 存在问题:1、艺术手法答错,比如托物言志,拟人,……。 2、答题不规范。答出手法,不做分析或分析不清楚 3、艺术手法不全面,只答比喻或是对比。 4、分不清手法,就将知道的手法全部写上,有的多达5种 应对措施:1、还应继续加强诗歌复习的讲解和练习,注意总结规律,教育学生仔细审题,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2、强化规范答题的思路,基础极差的学生,可以给他答题的模式,让他严格按照模式去答。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卷,总分150分,各种试题的题型、题量、赋分值完全与浙江省2015年高考试题接轨,可以说试卷中规中矩,没有偏题与怪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一份现代气息浓、时代色彩强、人文内涵广的较好试卷。 二、试题具体特点 (1)侧重于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言文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综合运用,如理解文言实词、虚词,辨别与筛选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试题的设置都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2)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积淀的考查。如名句名篇的默写8分完全选用高中要求背诵的21篇古诗文,仿写4分也与古诗词直接相关,古诗鉴赏10分更是直接命题,涉及古诗词部分竟达22分之多,可以说有力地考查了古典文化的积淀。 (3)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无论是成语辨析,还是现代文阅读,都显示了命题人的特点风格和文化底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再也不能在语文的试场上成为佼佼者了,这也就为高三复习时要关注热点﹑焦点指明了方向。 三、我校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参考人数,文科160人,最高分111分,总均分86.18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一,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100.9相差14分多。理科442人,最高分110分,总均分84.31分,在十校联考中排名倒数第二,与第一名乐清二中平均分95.8相差11分多。 各班级的状况也参差不齐,重点班均分差距不到2分,在允许值范围之内,普通理科班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近6分,文科普通班差距达2分之多,这反映出各班学生备考的状况不平衡,需要教师善加引导,全心投入,把训练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暴露出的问题 (1)学生文化积淀较薄弱,语音、成语题普通班据不完全统计,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5.6分,难度系数0.7,全校重点班班平均分未达到6分,而理专平均分竟只有3分多。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原因是一方面教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本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适中。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析、谈点看法。 一、试题特点 本卷分为三大块,共26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卷考查的三大块: (一)积累运用1、2:字音、字形,3、4、5、6:成语运用、语病、句子选择及文学常识,7:古诗词背诵默写,共20分。 (二)综合性学习(8分) 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及社会热点话题。 (三)阅读理解(42分) 1、文言文理解:《短文两篇》具体考查:(1)对重点实词的理解及同字在不同句中的理解;(2)对重点句子的翻译;(3)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2、散文阅读: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2)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领会及运用;(3)对重点词语的理解;(4)对本文感情基调的把握;(5)通过文章得到的启示。 (四)作文(50分):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以“”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以“关爱”为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试卷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二、综观这份试卷,体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二)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两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主题也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三)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个个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四)试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加开放性题型等方面。如试卷积累运用4、6、7题等。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题型虽不新,但求实,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这份语文卷,首先是让那些想死记硬背就能把语文学好的人纷纷落马。其次是要让那些不爱思考,不爱阅读学生不能获得高分。第三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通过努力学好的。检测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体现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三、批改中发现的问题 1、课内基础如字词、诗文默写得分情况层次分明:认真的同学满分,反之则失分严重。探究题失分严重,表明学生知识面狭窄,积累意识不强。 2、课内阅读题大多是老师课上强调的重点,但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草率下笔,导致扣题不严,答题不全。 3、课外阅读文虽在课外,理在课内,得分尚可,但审题不清和归纳不全的弊漏仍很突出。 4、有些学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不全面,再加用语晦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