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7课_十六国与北朝课件

第17课_十六国与北朝课件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三历史教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 替教案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孙刘联合抗曹与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西晋灭吴;西晋的统治;“永嘉之乱”;西晋的结束。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的偏安;东晋后期的腐朽统治与东晋的灭亡。南朝四个朝代的名称;刘宋前期的统治局面;陈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十六国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东汉后期的情况相比较,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曹操曾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关史实和历史材料,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从而全面、准确地叙述评议他一生的重大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等历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4.西晋的历史虽很短暂,特别是统一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情况十分复杂。教师须引导学生既要力求全面,找到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对照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加深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且南朝、北朝的政权更迭都比较频繁,因此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一些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西晋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2.三国时期,在长期剧烈的战争中,在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统帅和杰出的政治家,曹操、诸葛亮、孙权等都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们的政治谋略、军事指挥艺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 3.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对峙时期,但是统一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与东晋十六国的混乱状况相比较,了解南北朝分裂对峙之时,一些促使国家统一的因素也在发展并逐渐成熟起来,从而清楚地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要点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的教案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北魏的建立及其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历史作用;北魏都城洛阳的繁荣;北朝政权的更替和北周统一北方。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民族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现象;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表现,是分裂向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历史趋势。北朝是我国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2.鲜卑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和孝文帝改革,在客观上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作用。从而明确树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伟大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史实,对“北朝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全面观察、正确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对民族融合问题的讲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南朝的起止年代?南朝包括哪几个朝代?(420—589 年宋、齐、梁、陈) 动荡和发展并存的南朝,一方面是在一百多年里,相继四个政权频繁更迭,说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复杂、使其政权动荡不稳,门阀士族专政的极端腐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南北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使江南经济得到继续发展。这是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而在北方,与南朝并存的是北朝,北朝历史发展的重心始终围绕着民族大融合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讲“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板书课题) (先让学生阅读178 页课前提示)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北朝时期

最重要、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下面我们先介绍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一、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 年(板书) 提问:①4 世纪初,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什么时期?(五胡十六国) ②4 世纪中期以后,北方曾出现过一次统一的政权,是什么政权?哪个历史事件后又再次使北方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前秦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苻坚前秦政权被颠覆了。鲜卑族的拓跋部乘机迅速兴起,重建鲜卑国家政权,这就是北魏。鲜卑族拓跋部是怎样兴起的呢? 1.鲜卑族拓跋部的兴起(板书)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让学生看《鲜卑族拓跋部发源地、大鲜卑山的嘎仙洞》图)。拓跋部的这个发源地,是我国文物工作者在1980 年发现的,这个发现就揭开了拓跋部发源地的千古之谜。汉魏时,拓跋部南迁。西晋末年,它居住在现在的内蒙和山西北部地区。包括36 个部落,拓跋部是其中兴起的强大一部。(请同学阅读178 页小字)提问:北魏建立前,拓跋部主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史实根据是什么?(见课本小字内容)当然南迁后的鲜卑人在和汉族的接触中,也开始学习农耕,过定居生活。这时期,拓跋部已由原来的游牧生活,逐渐向农业经济、定居生活发展,由于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由不成熟的奴隶社会正向着封建化过程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拓跋珪建立了北魏。 2.拓跋珪建立北魏 386 年,建北魏,后定都平城(板书) 拓跋部的杰出首领拓跋珪,在前秦衰亡以后的第三年,即386 年,他重建国家魏。史称北魏,或称拓跋魏。以别于曹丕建立的魏。拓跋珪是北魏有作为的君主,即魏道武帝。北魏建立初,力量还很单薄,内部也不稳固。经过一番征战和专力于内部的巩固,几年后,北魏就发展成为跨有塞内外的强国。后于398 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年代可不要求记住)。 北魏这个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政权,在他一建立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北魏的统治地盘是封建制早已确立的中原地区,而拓跋部却是落后的部族,如何解决这个先进和落后的矛盾?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

十六国与北朝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 宛城区汉冢中学孙文莹

课题:十六国与北朝 学习目标: 1.学生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跟东晋与南朝同时并存的北方政权,了解北方黄河流域地区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和北朝两个时期。 2. 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3. 学生掌握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 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晋与南朝》,西晋末年,统治腐败,加上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北方的少数民族便大量南侵,西晋灭亡后,这些少数民族先后在北方建立了许多个政权,那么,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又发生过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十六国与南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86—90 页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6分钟) 问题预设 1、五胡十六国指的是什么?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各民族间出现了哪些变化?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结果、历史影响是什么?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解疑合探: 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独立研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达成共识。 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本组内若有其他问题,一并解决。 3.组长集中全组学生对展示和评价的学生进行帮扶。 4.时间:6分钟。 展示评价分工表: 1.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书面展示要书写规范、快速。

2021届高一上学期历史同步资源:第二单元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江南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的民族交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开发、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PPT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三国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 (一)三国与两晋 【师】三国时期,处于一个动荡的历史坏境,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别都由谁建立了哪儿些政权?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国号魏;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为“蜀汉”;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 【师】利用 PPT展示三足鼎立的形势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师】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在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在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但是西晋的统治非常短暂,那么是为什么呢?西晋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生活奢侈,追求享乐,整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西晋的门阀政治制度导致了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是下层人民路有冻死骨,所以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还有其他哪儿些原因导致西晋统治如此短暂?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新教案设计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以长征路线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史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长征的意义和长征精神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是坐落在甘肃会宁的长征纪念雕塑,雕塑的名称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矗立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纪念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瞻仰革命的丰碑,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教师讲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歌曲——《突破封锁线》 3.教师讲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人。 4.出示材料: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了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二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刘伯承

中国工农红军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 设计人:刘文英单位:金桥学校 (修改人:宁阳三中苏明丽宁阳二十四中束衍林)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2、遵义会议召开及其伟大意义。 3、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1、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2、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学习内容】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自主研读本课教材81—83页,完成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课本上进行标划 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遵义会议:①召开:年1月在遵义召开。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意义: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自主研读本课教材83页,完成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课本上进行标划 经过:遵义会议——四渡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翻雪山——过草地。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自主研读本课教材83—84页,完成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课本上进行标划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粉碎了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习诊断】 1.1934年,中国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中国史研究》

民族歧视对胡人汉化之影响——以十六国时期为中心1(2007-11-26 16:37:41)转载▼ 春秋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侵扰中夏,以至于迁入华夏领地.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为了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定了两条原则,一是“华夷之防”,一是“用夏变夷”.当胡人未入侵之前,华夏族要用军事手段抵御他们;而如果胡人已经侵入华夏,则当努力教化,使其接受汉文化.[1]自东汉以降,《春秋》公羊一派流行,华夏正统意识再次强化.但那时中国并没有真的亡国,士人们的心态还算平和.到了西晋末年,所谓“五胡乱华”赶走了汉人的政权,在北方建立起胡人的政权,乃春秋之后第一次.在胡人统治下,汉族士大夫的心态不再平和,充耳不绝的是谩骂之声.这些谩骂看似简单,其实是汉人歧视胡人的特殊表现形式.听起来难以被胡人接受,实际上对胡人是极大的心理压力,起了催化胡人汉化的作用,与儒家的“用夏变夷”传统暗合.本文即尝试探讨此历史现象,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由于心理影响的作用,歧视和偏见会迫使被歧视者向歧视者认同: 偏见所造成的最大悲剧是,被歧视一方往往最终接受成见,产生妄自菲薄,失望,以及自卑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去掉他们自认为是自身形象中的消极因素,被歧视者也许会向歧视者认同.[2] 关于这个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夫妇在四十年代做过一个很有名的实验.他们给一个黑人学前班的孩子两个布娃娃,一个是黑娃娃,一个是白娃娃,然后请孩子们指出哪个娃娃象自己.结果,选择白娃娃大人数大大多于选择黑娃娃的.同一次实验则在三到十岁的黑孩子中进行.问他们的问题是,你觉得哪个娃娃好?三分之二的黑孩子回答,白娃娃好,所以更喜欢白娃娃.[3]我们知道,四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歧视十分盛行的时代.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黑人,甚至觉得白人比黑人好正好说明黑孩子在歧视的环境中产生了极深的自卑心理.尽管人们也许还没有调查清楚其中的详细原因,歧视和偏见会引起种族认同感的降低,进而被同化,却是个客观的事实.回头看中国历史,汉族对胡人的歧视在胡人汉化的过程中,也起过很大的作用. 汉人歧视胡人由来已久.“古者帝王乃生奇类,淳维,伯禹之苗裔,岂异类哉?反首衣皮,餐羶饮冲(查),而震惊中域,其来自远.天未悔祸,种落弥繁.其风俗险诐,性灵驰突,前史载之,亦已详备.”[4]这是唐人写的文字,却总结了之前千百年汉人对胡人的总体态度.所谓“反首衣皮,餐羶饮冲”“风俗险诐,性灵驰突”,无不表现汉人居高临下,不把胡人当作人格平等群体的歧视心态.古代的汉人得益于农业的稳定性,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游牧民族则时聚时散,逐水草而居,缺乏积累.相较之下,游牧民族的文明显得很低下,很简陋.所以,汉族人一直骄傲自己的文化,而拒胡人于千里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的主流即是坚持“华夷之防”,所以“尊王攘夷”成为当时的口号. “华夷之防”在西晋以前都算成功.唐人总结了古往今来的防法: 轩帝患其干纪,所以徂征;武王窜以荒服,同乎禽兽.(中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此言能教训卒伍,整齐车甲,边场既伏,境内以安.然则燕筑造阳之郊,秦堑临洮之险,登天山,绝地脉,苞玄菟,款黄河,所以防夷狄之乱中华,其备豫如此.[5]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练习八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练习八 第1题【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的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的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 A、盘庚迁都 B、周平王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北京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图中,方框中的两个朝代分别是( ) A、南朝、北朝 B、明、北魏 C、吴、北魏 D、吴、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成迁到( ) A、长安 B、许都 C、洛阳 D、殷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的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地方建立县制 B、实施汉化政策 C、创立科举制度 D、册封鲜卑贵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不惧险阻迁洛阳,力主改革学汉化。汉语汉服皆登场,改姓联姻礼孝扬。”这首歌谣颂扬的是( ) A、商鞅 B、呼韩邪 C、苻坚 D、北魏孝文帝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2019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必修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耀敏 一、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已有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探究历史问题,在过程中提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课标要求 (2017版)通过把握三国两晋南北朝分合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基于课标要求和以上分析,我按本课标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第一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第二部分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族交融等阶段特征有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对于朝代更迭情况能简单叙述,但是初中没有选考历史的学生,对这段历史一片茫然。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和教材内容,在概括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冲突严重的特点;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能够运用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论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重要影响;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 (二)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管理】 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 _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_______________ 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转移路线:江西瑞金一一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一渡过湘江一一进军贵州一一强渡乌江一一攻克遵义。 遵义会议:①召开:年1月在遵义召开。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 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③意义:会议确立了以 ________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__________ 的标志。 知识点2 过雪山草地 经过:遵义会议一一四渡 ___________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一一渡过_________ (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________ ――翻雪山一一过草地。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____________ 会师。1936年10 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___ 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粉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 命_________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___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基础过关】 知识点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 .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C.秋收起义 D .武昌起义 2 ?如图雕塑上的文字上为“长征从于都出发”,下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如果要求你 给雕塑加上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你会选择() A. 1933 年 10 月 B. 1934 年 10 月 C. 1935 年 10 月 D . 1936 年 10 月 3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 ?博古 B ?陈独秀C.毛泽东 D ?邓小平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掌握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阅读课文做下题 1、东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分化瓦解北方和西北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力量,并达到和的目的,对少数民族进行招抚,甚至强迫他们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在历史上合称“”。 2、鲜卑族拓跋部原居住在一带,过着游牧生活。386年,拓跋部建立,定都,史称。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年,北魏将都城从迁到。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措施。达标训练: 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A 政权的建立者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2、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

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赖、班禅 3.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6.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十六国与北朝》习题.doc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 选择题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共同杂居在一起 C.汉族主要在中原地、少数民族散居边地 D.少数民族在南方,汉族在北方 2、历史上称Z为“五胡内迁”不包括下更哪个少数民族() A.匈奴 B.鲜卑 C.羯 D.吐蕃 3、“五胡闹中原”指的是曾经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它们开始内迁始于() A.三国吋期 B.东汉末年 C.西晋 D.南朝时期 4、5世纪30年代,统一我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匈奴 C.羌 D.氐 5、北魏孝文帝是() A.匈奴族人 B.鲜卑族人 C.羌族人 D.汉族人 6、北朝吋,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氐 C.鲜卑 D.羌 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魏孝文帝不顾保守派贵族大臣反对, 迁都洛阳,时间是在() A. 439 年 B. 494 年 C. 495 年0. 498 年 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为了改革而做的模范行为的是() ①迁都洛阳②将白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③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④加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当你重回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面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朝的服装

B.在朝廷屮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 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 D.一个老师正在提问一个叫拓跋的学生 11、北魏孝文帝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是() A.打击守旧贵族 B.无偿分配农民土地 C.迁都,实行汉化政策 D.没收寺院财产 12、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作用的是() A.使北魏的姓氏变得单一 B.使鲜卑族不复存在 C.有利于北魏统治屮原 D.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13、下列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方式,不会农耕 B.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 D.汉族人吃少数民族食物,成为时尚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Z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晞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一一《魏书》材料二: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 反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 行军屮途,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 于是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请回答:

《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第 17 课《十六国与北朝》教案 教学目标:1、识记:五胡十六国,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两个阶段) 3、理解:北魏统一、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大融合的促进 作用。 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措施和作用。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情况。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具准备:《十六国与北朝》学案 教学方法:五步三查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我国的历史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请你用两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请你用十分钟时间翻阅课本,完成基础知识和重点掌握两部分内容。 (一)基础知识

1、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内迁并起兵反晋的主要有5个民族,就是、、、、,史称“五胡”。西晋灭亡之后,这些民族互相争夺,各立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个国家,史称“”。 2、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的领导下,压制打击本民族的保守势力,重用汉人为丞相,学习汉文化,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使前秦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北方。 3、年,率90余万大军南下伐晋,结果在中遭到惨败。 4、四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族的部强大起来,建立北魏,定都。他们长驱直入中原,于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年的纷乱局面。 5、北魏帝时,把都城迁到了后,继续推行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 6、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四个王朝,这五个朝代统称为。 (二)重点掌握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一阶段(冯太后) 改革内容:(1),严格考核制度,官吏有,贪污受贿者。 (2)实行,农民按分给田地,鼓励发展,按规定缴纳赋税。 (3)建立,以稳定社会秩序。 作用:这些改革措施,把北方各族的和向

完整word版,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学设计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具有时间跨度大(近400年),空间范围广(南北跨度大),头绪多(涉及到几十个政权)等特点,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 1.以线带面:以分裂一一统一(局部统一)一一分裂一一统一(局部统一)为主线,来串讲政权更替的过程。 2.以史带论:要认识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问题,并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一观点渗透于历史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东晋、刘宋、北周时期经济发展局面的了解,总结出分裂时期,南北方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这一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与赤壁之战。 2.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局面。 3.了解两晋的建立和灭亡。 4.掌握各朝的名称以及先后更迭顺序。 5.了解十六国的概况。 6.正确掌握北魏统一北方、北周武帝改革黄河流域等史实。 【能力目标】 1.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东汉后期的情况相比较,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曹操曾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关史实和历史材料,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从而全面、准确地叙述评议他一生的重大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等历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4.西晋的历史虽很短暂,特别是统一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情况十分复杂。教师须引导学生既要力求全面,找到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对照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加深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且南朝、北朝的政权更迭都比较频繁,因此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德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一些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西晋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归于统一,这既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

第1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 王爱义2010年12月星期七(5)(4)班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与两晋与南朝并存的政权,特点是战乱不断,破坏严重,后期各民族趋于融合,民族融合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 2、了解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情况和他们对汉族的 影响,了解淝水之战与前秦南伐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课涉及的民族多,内容繁杂,一定要理出线索,并突出重点,有选择性,次要的知识点一笔带过就行,不求面面俱到;在讲“五胡十六国”时可用填图或联线的方式,落实知识! 2、可利用成语为教学服务,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贡献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演 进、团结,他们是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我们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 2、帮助同学们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中华56个民族是一家人,平等相待,互不歧视,反 对民族分裂!各民族共同发展,只要民族团结,国家就会发展,社会就会进步! 四、重点:淝水之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难点:五胡十六国和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从胡字的含义说起,胡萝卜、苜蓿、核桃、胡床出产自哪里?教师绘制两晋南北朝政权交替概况:(南方)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方)西晋316年灭亡→十六国304年→北魏386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581年; 2朗读第一节“五胡十六国”,引导同学们看地86页地图,设计问题: (1)教师拓展之一: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居住地点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青海省,东汉以来至西晋,陆续迁到长城以北和黄河流域,与汉族杂居,学习汉族的风俗习惯,北当地汉人称为五胡,虽然保留着原始部落组织,但已采用汉族的生活方式,比如建房屋、农业耕作、穿衣物; (2)五胡指-----------------------------------------------,他们建立了------个国家,这是北方非常混乱、分裂,迫切需要伟人出面,统一江山! (3)少数民族学习了汉族的----------、------------,汉族学习了少数民族的--------------------,我们把这种双向学习叫民族融合,并不是汉族消灭了少数民族, (4)思考与讨论——回族:不吃猪肉;傣族:泼水节; (5)教师拓展之二:我们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歧视,这是为了民族团结。 十六国与北朝是与两晋与南朝并存的政权,特点是战乱不断,破坏严重,后期各民族趋于融合,民族融合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 但是,同学们要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中华56个民族是一家人,平等相待,互不歧视,反对民族分裂!各民族共同发展,只要民族团结,国家就发展,社会就会进步! 3、朗读第二节“淝水之战与前秦南伐”,点名提问: (1)教师引导: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深深地改变了历史;(2)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和-----------,分别是---------族与--------族建立的政权;(3)淝水之战时间是--------------,地点是-----------------,其历史背景是----------------------------------------------------------------------------------------------------------, (4)淝水之战经过---------------------------------------------------------------------------------- (5)淝水之战后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案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政 权的更替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孙刘联合抗曹与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西晋灭吴;西晋的统治;“永嘉之乱”;西晋的结束。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的偏安;东晋后期的腐朽统治与东晋的灭亡。南朝四个朝代的名称;刘宋前期的统治局面;陈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十六国北朝;北魏统一北方;北周武帝改革,统一黄河流域。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三国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东汉 后期的情况相比较,区域性统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它促成了三国鼎 立格局的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获得胜利,在赤壁之战中却遭到失败的历史环境及其主观、客观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曹操曾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学生应在 教师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有关史实和历史材料,区分历史上的曹操与文艺作品中的“曹操”,从而全面、准确地叙述评议他一生的重大活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等历史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 4.西晋的历史虽很短暂,特别是统一的时间不长,但是具体情况十分复杂。教师须引导学生既要力求全面,找到历史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问题关键,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对照三国 鼎立形势图,结合相应的史实,加深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左图右史”的习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而且南朝、北朝的政权更迭都比较频繁,因此各朝疆土范围也多有变化,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 1.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王朝黑暗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东汉末年一些军事集团割据混战的局面,形成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西晋使我国从分裂鼎峙的状态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的最后一课。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红军长征的路线及长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意义;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取得胜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以长征路为线索,加深对长征艰苦过程的了解;利用文学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通过分析遵义会议的作用及影响,形成对历史事实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献身、追求崇高理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深对长征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难点:感悟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 1、有一支军队,在一年时间里,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近乎奇迹。——美国著名记者斯诺 2、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3、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问:谈谈你所认识的长征?(学生自由回答) (二)教师引领,探究新课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师: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说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 生: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