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6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6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6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6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教学设计】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教材分析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主要学习储蓄存款的的分类、收益及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与后面的第二框共同形成了多种的投资选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投资和理财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二)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将一定的存款存入银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并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生活的本质,明白储蓄活动在国民经济和个人生活中具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支援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自觉遵守国家的金融制度,支持银行发挥其重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存款储蓄的含义及分类;商业银行的含义、类型及主要业务;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社会调查举例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怎样储蓄并去附近的储蓄网点调查有关储蓄的基本常识。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多媒体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迅速增长的图例,结合本课正文第一、第二段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1)、你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生活现象?

(2)、假如你现在手中有10000元钱,你所倾向的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你们对我国的储蓄存款和银行有所了解,但是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它们我还必须共同学习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46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内容的学习来了解。

(1)商业银行及其组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教师点评: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时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教师活动: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47页专家点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的储蓄机构

(3)存款利息

(4)存款储蓄的类型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存款业务

第二、贷款业务

第三、结算业务

十、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作为“导演”,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最终才能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目的。

【导学案】

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存款储蓄的含义;

2、了解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3、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预习内容

1、储蓄存款的含义

存款储蓄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储蓄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类。

2、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利息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其一__________________即商业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商业银行的_____ 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商业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它是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业务,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其三____________,即商业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存款储蓄的含义;

2、了解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3、说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二、学习过程

(一)储蓄存款探究问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46页内容,

1、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

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

3、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6-47页内容,

1、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

2、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

3、有什么作用?

三、反思总结

说出储蓄存款的含义、收益及计算方法、分类和商业银行的作用

四、当堂检测

1.我国公民的存款储蓄()

①是一种投资行为②是一种信用行为③信用凭证是存单或存折④直接目的是为获得利息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D. 4.2万元

3.商业银行之所以把“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立行之本,其根本原因是:()A.商业银行以存款为主体业务 B.商业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重要部门

C.商业银行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必须提高利润和经济效益

D.商业银行它为经济筹集资金是“蓄水池”。

4.某国有商业银行原来主要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发放贷款,而现在却根据企业信用及持有的抵押物评估价值大小发放贷款。这表明

A.该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增加 B.该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有所改善

C.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 D.贷款越多,银行的收益就越多

5.李某把3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一年,到期时李某获得540元的税后利息。那么利息收入的来源是

A.银行发放贷款收取的利息

B.国家对储户的奖励

C.银行利润

D.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

A、为了更好地消费

B、为了获得利息

C、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D、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

2、下列对银行贷款表述正确的是()

A、多贷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

B、贷款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C、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D、贷款按用途可分为工业贷款和商业贷款

3、假如某银行一年内贷款6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为5%,同年吸收储蓄存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息为2厘。一年中该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10万元,其他支出80万元。这一年该银行的利润应当是( B )

A、200万元

B、110万元

C、210万元

D、300万元

4、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0、16%,货款年利率平均下调动0、6%。这一措施的作用在于()

①从宏观上调节社会经济活动②激发单位和个人储蓄的积极性③鼓励生活消费,促进商品销售④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据统计,在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居民之所以选择活期存款是因为( A )

A、活期储蓄不受存期和金额限制,非常灵活

B、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安全、可靠

C、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收益高

D、银行对活期储蓄有特殊的优惠政策

二、简答题

有人认为,储蓄存款是各种投资方式中最好的一种,因为它没有风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六课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当堂检测

1. D

2. B

3. C

4.A

5.A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

1.B

2.B

3.B

4.D

5.A

二、首先,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虽然在各种投资方式里是风险最小的,但不能认为它没有风险,它存在着通货膨胀下货币贬值的风险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其次,评价一种投资方式是优是劣,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两方面因素,与储蓄低风险相对应的是低收益.所以单从风险角度考虑,储蓄存款有优势,但从收益角度考虑,则不是最好的.

【教学设计】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一、教材分析

这一框题主要学习股票的性质、收益来源;债券的性质、分类;商业保险的分类、作用及订立原则。与第一框题在一起形成了四种投资理财方式,要学会它们之间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的基本含义、特点;债券的基本含义、种类、特点。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种类和特点。理解股票、债券、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

活中的意义。能根据储蓄、股票、债券、保险各自的特点,设计一项综合投资安排。

(二)能力目标

能概括出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从国家的角度,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

2、股票的收益

难点:综合各种因素,学会投资。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一定的生活感知,教学中有些问题可以略而不讲,重点放在难点知识的突破上,可运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举例讨论讲授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长辈是怎样进行投资理财的。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活动设计:小品

教师提前布置好: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品。

小品《听谁的》

内容:

父亲买体育彩票中了100万元大奖,全家四口一番惊喜过后,商量这笔钱怎样用,小型家庭会议开始了:

父亲:我希望把钱存入银行,安全,还有利息。

母亲:买国债吧,利息还多呢。

姐姐:买保险吧,给全家人及财产买个安全,还有返还呢。

弟弟:不行,我们班同学的家长好多炒股,虽然有点风险,但是能赚大钱。

四个人争论不休,家庭会议不欢而散。

师问:我们到底应该听谁的呢?储蓄、炒股、购买债券和商业保险究竟哪个比较合适呢?(学生意见不一)

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是对于股票、债券、保险等知识只是停留在平日里的零碎的概念中,今天我们将系统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通过他们之间的比较,找出不同,相信你学过之后,会给他们一家人一个更好的建议。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股票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教材48页材料材料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展示了股票投资的两个镜头,根据上述实例,结合你对股票市场的所见所闻,谈谈对股票投资的认识。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购买股票是居民投资的一种选择。

股票投资能获得较高收益,但也有很高的风险。

2、流通性是股票的生命力所在

购买了公司的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投资,但是,股票是可以流通的,股东可以将股票转卖给第三者。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同意,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这使股票充满了活力。

3、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教师活动:从教材展示的两个镜头中我们看到,股票投资有非常高的收入,同时,也存在赔本的风险。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这是从公司取得的利润中定期获得的一部分分配收入;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种收入有时很高。

公司的经营有好有坏,盈利了能获得股息和分红,股票价格也会上涨,股民就会获得很高的收益,但是,一旦公司经营不好,亏损了甚至破产倒闭了,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股民不但不能获得收益,反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同在。

4、股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意义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思考,发展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可以把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筹集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二、债券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点评: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一般来说,债券主要有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偿还方式等项目组成。(可找一张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向学生展示)

2、债券的种类

教师引导:同学们知道我国发行过什么债券?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根据发行者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1)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为重大建设项目、特殊经济政策、战争等筹集资金。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国债有没有风险?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任何投资活动都有风险,国债也有风险,只不过它以国家税收作保证,风险较低,但是,它的收益也较低,一般来说,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低于其他投资收益。

(2)金融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金融债券与国债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金融债券风险高于国债,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因为国债以国家税收作保证,其信用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

(3)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一想,企业债券与国债、金融债券相比较,其风险与收益情况如何?为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企业债券风险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但收益也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为企业主要以自身经营利润作保证,企业债券的风险与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一旦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连续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就可能无力支付本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有什么异同?对投资者认识它们有什么规律可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发行者不同,偿还本息的来源不同,受益多少不同,风险大小不同;都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到期还本付息;一般来说,风险越大,受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保险

教师活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自然的、人为的,财产的、人身的等等。某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与风险相对应,产生了保险业,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我们的表现。

1、保险的含义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出现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教师点评: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当没有保险事故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的赔偿就是就是投保人投资的回报。

2、保险机构与保险类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当地有哪些保险公司?它们开展哪些保险项目?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

从大的方面说,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

教师活动:想一想,我们学生参加的保险是什么类型的保险?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人身保险。

教师活动: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出现了分红保险等新种类,分红保险在具备正常的保障功能外,还可以从保险公司的经营利润中分到一部分盈余,能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参加保险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的种类会越来越多,保险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全,参加保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手中的闲散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现在我想大家可以回答一开始的小品中的问题了吧。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股票 1、含义 2、流通 3、收益 4、特点 5、意义

债券 1、含义 2、分类

保险 1、含义 2、分类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无论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是教学手段上,我都努力尝试进行一些新的探索,探索起初是艰难的,过程中也需要协调一些矛盾,但相比自己此中的收获,又感觉付出有所值。前路漫漫,惟有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导学案】

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2、了解债券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3、比较含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二、预习内容

1、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1)股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股票投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二是

⑶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股票是一种投资方式。

2、债券的含义、种类、特点

(1)债券含义:

3、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特点

(1)含义。

(2)种类。

(3)特点投资方式。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2、说出债券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3、比较含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

二、学习过程

1.股票

思考股票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2.债券

3、债券、股票的比较

三、反思总结

明确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了解了它们利弊、功能,为我们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对股票、债券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它们是筹资者向投资者出具的投资凭证或债务凭证

B.发行股票、债券是一种筹集资金的行为

C.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投资行为

D.购买股票、债券是一种盈利行为

2.下列不属于股票投资收入的是()

A.股票本金 B.股息 C.红利 D.股价上涨差额

3.企业债券与金融债券的不同在于()

A.它是一种债务凭证 B.它有较大风险,安全性小

C.它以企业的经营利润作保证 D.它到期还本付息

4. 下列对保险的认识正确地是()

A、它可以为投保人转移风险

B、它可以使投保人免受风险

C、保险机构的盈利没有保障

D、保险公司是社会公益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

5.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与银行存款利率成——。()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反比 D.反比正比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于股票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股票是一种出资凭证②所有的股份制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

③股票代表的是出资人对公司的所有权④所有股票可上市流通买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目前购买国债仍然是我国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主要选择。下列关于国债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主体是国务院②国债利息收入是属于生产要素所得

③国债可以提前支取④国债是一种最安全的债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的风险和收益情况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它们

①都是有价证券②都具有很强的流通性③利率水平一般都高于银行存款储蓄利率④都是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4、下列关于公司股票与企业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

①股票由证券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由企业发行

②前者从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后者以

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③两者都具有收益高、风险大的特点

④前者不能从公司中退出股金,后者具有明确

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漫画表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

A.选择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

B.虚心向钱赚得多的人学习经验

C.正确处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

D.积极投资储蓄和债券,以保证资金安全

二、简答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老百姓也把越来越多的心思花在了理财上。专家提醒市民,家庭理财最关键的是时刻牢记理财座右铭: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想告诉人们什么问题?

(2)李某原为某国有企业的职工,今年由于企业改制,获得了8万元下岗补贴。李某上有父母,下有正在读高中的女儿,其妻子也待业在家。经多方努力,李某实现了再就业,其收入基本解决了家庭的日常开支,他准备把这8万元下岗补贴用于投资。根据李某家的情况,请你为李某拟定一份投资计划,并简单分析这样投资的理由。

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课内探究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比较

债券、股票的比较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过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五课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1、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人民--代表--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权力)】2、全国人大: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区分于中共: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区分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和执行机关】 3、地方各级人大: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区分人大与全国人大] 二、人大代表 1、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分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组成人员。2、人大代表与人民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县乡两级直接选举,其他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人大代表的职权: 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和质询权(依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区分人大与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具有最高立法权×”] 【1.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任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 ①向人大提出议案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表决各项决定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五课内容总结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企业的经营者 知识点总结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3.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4.公司:依法设立的,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6.有限责任公司: (1)50个以下股东; (2)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3)无须向社会公开公司财务信息; (4)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5)股东表决按出资比例; (6)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7.股份有限公司: (1)发起人:2人以上200人以下; (2)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

(3)公开公司财务信息; (4)股份可以依法转让; (5)股东表决权一股一票原则; (6)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 8.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1.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2.企业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4.企业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5.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word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B.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D.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对“客观的物质性”应这样理解 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 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3.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4.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这表明 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 5. 过去人们只知道把煤作为燃料,现在则可以通过煤的干馏,从中提取上百种化工产品,用于制作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以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煤的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B.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 C.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D.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6.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7.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B.有些认识不需要经过实践即可获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第一、二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明确目标】 1、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2、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重难点) 3、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4、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重点) 5、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重难点) 【学生展示】------------【教师精讲】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的 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1)地位:是我国的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才能,。 ②才能,。 ③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也具 有。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主要方式: (2)基本方式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①主题: ②核心 ③精髓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主题: ②内容: ③本质: (3)科学发展观:①内涵: ②主题: 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1)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 (2)党始终把好、好、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和 坚持,发挥,保障,走道路,促进 ,做到。 【学生质疑】一、判断改错: 1、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2、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变为国家意志的。 3、依法行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4、中国共产党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 观。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W市党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等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注重通过专家座谈、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意见;在引进企业过程中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并依据《村民自治法》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组织,一支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市党委是如何执政的。 【当堂小结】 【训练达标】 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同步练习: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解析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选择题 1.(2017·江西南昌模拟)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以2 782票赞成、30票反对、2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开启了中国民法法典化的新时代,也必将助推法治中国建设迈向新阶段。民法总则是市场经济时代的产物,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对民法的需求。这() ①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人大行使表决权②彰显了我国的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落实全面依法治国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推进法治文明的体现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下列选项中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这一原则的是()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②某乡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某市市长在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述职报告④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被市民视作“后花园”的郊野公园经常“受伤”,园内桌椅破损、健身设施失修、指示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北京市“两会”期间,东城区代表团的20位市人大代表集体就此提交了一份议案,提出应为郊野公园的维护和管理设立独立资金账户,保证其能够及时“疗伤”。此举反映了人大代表() ①按法律程序行使提案权,为郊野公园“疗伤”②针对郊野公园“受伤”,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③行使立法权,为郊野公园“疗伤”提供保障④坚持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与会代表将来自不同方面的民意,通过充分讨论、辩论、协商、审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提炼出共同意愿,最终以法律形式确认。下列活动在组织和活动原则上与此一致的是() A.H区政协聚焦自贸试验区改革核心问题,开展委员视察、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 B.北京警方根据“朝阳群众”举报的线索,屡屡破获明星涉毒、社会诈骗等案件 C.X市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理念引入政务服务实践,推行“标准化+政务服务”模式 D.某村就公用资金用途进行调研、听取意见,由组、村议事会成员进行投票确定 5.江苏对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如何履职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努力,实现了“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建立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和市区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的广泛覆盖。“一个载体,两项制度”() ①提高了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②拓宽了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③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④促进了公民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把每年9月5日确定为“中华慈善日”。其中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或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和实施() ①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但限制了个人募捐的自由②让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充满信心,激发了人们支持慈善事业的热情③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使依法治国方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第七课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现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2)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是强国之路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制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的经济。 地位: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2)私营经济(3)外资经济 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意义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根本原因) 实践证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1)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 (2)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效率:在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因:由我国的根本任务的国情决定的。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国情: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6、兼顾公平 (1)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8、效率和公平相统一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我国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P7。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8、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选举方式:(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 (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各自优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政治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枯燥,要想学好必须用心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政治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中政治知识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 高中政治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枯燥,要想学好必须用心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政治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中政治知识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

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导学案 【学习目标】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课堂导入】 在第二单元介绍完“如何生产问题”的基础上,本课介绍如何合理分配财富问题。主要从个人收入分配角度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课堂展示——(自学成果)】(组内小展) (要求: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快速高效核对自学成果,确保答案正确,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标记) 【课堂探究——(对学群学)】(班内大展) 探究一:情景模拟:《老赵说事》 俺们村的基本情况: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生活那就一个字“穷”。后来,实行土地承包后,老赵某承包了本村的五亩菜地,他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向农业指导员请教。精耕细作,采用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先进技术。结果,赵某的菜地产量和收入非常不错。老赵还供养儿子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因为很能干,收入不菲。 老赵和儿子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探究二:设置情景 (1)赵老太太也发挥余热在村口开了一家早餐店和小超市,生意很红火。 这种分配方式属于哪种分配方式? (2)赵某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兆头,他拿出了积蓄继续投入生产,开办了一个蔬菜种植公司,红红火火的做起了生意。 那么赵某公司里面存在哪些可能的分配方式? 探究三:我们来探讨一些情形 A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B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C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 D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 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属于那种分配形式? 注: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 F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应作具体分析,请填写如下表格: 探究四:王乐义,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眼光投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上。他常说,“天下农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自己的发明,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四面八方的百姓,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少青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知识点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原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才能维护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 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执政的基本方式: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关键是 依宪执政。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 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 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①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①主题:科学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②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

高中政治必修二笔记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令狐采学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 一、国家 1、本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3)监督权 ★ 2、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 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框题:政治生活 六、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题:民主选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 (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 (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是阶级统治(本质)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 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特点 ①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 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 5.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政治权利与义务 (1)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十八周岁公民都享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此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的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和公务员等)。 (2)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体现。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权利与义务统一

高中政治第五课 新时代的劳动者人教版必修一

第五课新时代的劳动者 探究1 劳动、就业的意义 组图1 劳动者的成就 组图2 来自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青岛工人许振超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运动明星受奖温家宝与劳模亲切握手探究2 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我国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 招聘市场------人山人海图表: 材料:当前农民工、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市场主体残缺、市场体系分割、市场环境欠佳,缺乏就业指导和服务。 探究3 下面的材料启示国家应该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90万个。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 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探究4 下面的资料分别启示劳动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有的同学认为就业不能完全靠政府,要克服“等、靠、要”思想。 (2)漫画: (3)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诸如自由职业,临时工等,可以灵活地选择。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选择职业。 探究5 下面的材料说明还应该怎样实现就业?

巩固练习: 1、为了实现就业与再就业的目标,政府必须() ①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 ②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③重视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④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D①②③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 现自主创业,劳动者必须() ①搞好就业服务②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③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④具备一定的求职知识和技巧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D②③ 3、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就业促进法》 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为解决就业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是一个民生之法,一个和谐之法。 为什么说《就业促进法》是一个民生之法,一个和谐之法? 探究6 (1)材料反映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 (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探究7 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一:某公司职员小张自由散漫经常无故旷工,为此小张不仅被扣工资而且差点被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练习题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共中央重视文化发展问题,是因为()。 A.党和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B.解决好文化问题是党的工作宗旨 C.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解析A说法有误。党的工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故B错误。D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2.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华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深得民心,就在于围绕民生推进民主,依靠民主解决民生。这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A.科学执政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D.依法行政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依靠民主解决民生”。 答案 B 3.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 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 进的品质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卓有成效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①说法有误。③与材料不符。 答案 D 4.201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了楷模。 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B.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解析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使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的要求,保持先进性,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C是原因但非根本原因。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坚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颠倒了与题干的关系。 答案 B 5.2011年5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为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近年来,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等一批党内重要法规和制度。上述法规和制度的颁布实施 ()。 ①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是党依法行使立法权的体现③有利于执政党坚持依 法行政④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故②不选。中国共产党应坚持依法执政,不能依法行政,故③不选。 答案 A 6.漫画中的做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