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毒法》与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禁毒法》与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禁毒法》与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禁毒法》与相关禁毒知识竞赛试题

《禁毒法》及相关禁毒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 )

A、2007年12月29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8年5月1日 D.2008年6月1日

2、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 )

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

3、《禁毒法》所称毒品,是指,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

A 鸦片、海洛因

B 甲基苯丙脓(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C 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吗啡、大麻、可卡因

D 甲基苯丙脏(冰毒)、K粉、吗啡,大麻、可卡固

4、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医疗

B、教学

C、科研

D、宣传

5、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

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

A、国民经济发展

B、社会文明发展

C、社会发展

D、道德教育

7、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方法。( )

A 禁毒宣传

B 缉毒技术

C 装备和戒毒 D科学技术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

A、长期

B、定期

C、经常

D、持续

9、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A、工会

B、共产主义青年团

C、民主党派

D、妇女联合会

10、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A、纳入教学计划

B、纳入教育内容

C、纳入教学内容

D、进课堂

11、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 )

A、新闻、出版

B、文化、广播

C、电影、电视

D、工会、共青团组织

12、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以及旅店、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负责本场所的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A、所有者

B、经营者

C、管理者

D、组织者

13、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A、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C、企事业单位

D、其他组织

1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A、学校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C、其他监护人

D、关工委

15、国家确定的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的提取加工场所,以及国家设立的麻醉药品储存仓库,列为目标。()

A、省级重点警戒

B、国家普通警戒

C、国家重点警戒

D、国家特殊警戒

16、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

A、特许制度

B、许可制度

C、审批制度

D、查验制度

17、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

A、许可制度

B、查验制度

C、登记制度

D、批准制度

18、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实行。()

A、登记制度

B、许可制度

C、配额制度

D、特许制度

19、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规定。()

A、公安部

B、国家禁毒委

C、国务院

D、卫生部

20、发生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形,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立即向报告。同时依照规定向有关报告。( )

A 公安机关有关主管部门

B 有关主管部门公安机关

C、公安部门安检部门

D、公安机关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21、《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的制造方法。()

A、制毒工具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D、易制毒化学品

22、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来往人员

B、物品

C、货物 D交通工具

23、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

A、海关

B、公安机关 C边防 D、邮政企业

24、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A、报告

B、监管

C、巡查

D、查验

25、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发现娱乐场所内有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立即向报告。()

A、文化部门

B、公安机关

C、工商部门

D、禁毒机构

26、对依法查获的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 )

A、毒品

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

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

27、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发现涉嫌毒品犯罪的资金流动情况,应当及时向机关报告,并配合做好侦查、调查工作。()

A、人民银行

B、公安机关

C、禁毒委员会

D、侦查机关

28、国家建立健全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

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毒品监测和吸毒人员系统

29、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

A、强制隔离戒毒

B、社区戒毒

C、社区康复

D、戒毒治疗

30、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公安部门

D、国家禁毒

31、对吸毒成瘾人员,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A、公安派出所

B、公安机关

C、县(市、区)公安局

D、当地禁毒部门

32、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 )

A、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抓获地 D、案发地

33、负责社区戒毒工作。()

A、城市街道办事处

B、社区居委会

C、乡镇人民政府

D、公安派出所

34、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A、公安机关

B、司法行政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民政部门

35、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

A、戒毒经费

B、职业技能培训

C、就业指导

D、就业援助。

3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

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37、设置戒毒医疗机构或者医疗机构从事戒毒治疗业务的,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报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同级公安机关备案。()

A、县级以上

B、地、市、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乡镇以上

38、戒毒治疗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财政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公安部门

39、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

A、临时控制措施

B、临时强制措施

C、临时保护措施

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40、发现接受戒毒治疗的戒毒人员在治疗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向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

B、禁毒部门

C、公安机关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1、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B、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C、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D、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42、哪些吸毒成瘾人员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A、怀孕妇女

B、年龄超过60周岁的

C、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D、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43、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三天

D、一周

44、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

A、居住地公安机关

B、户籍地公安机关

C、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

45、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置、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规定。()

A、公安部

B、国家禁毒委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6、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的性别、年龄、患病等情况,对戒毒人员实行。()

A、集中管理

B、统一管理

C、隔离管理

D、分别管理

47、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

A、看护

B、隔离

C、约束

D、治疗

48、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A、公安部门

B、药监部门

C、禁毒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49、戒毒人员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探访戒毒人员。()

A、亲属

B、所在单位工作人员

C、就读学校的工作人员

D、朋友

5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应当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外的人员交给戒毒人员的物品和邮件进行检查,防止夹带毒品。在检查邮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戒毒人员的。()

A、通信安全

B、通信自由

C、通信秘密

51、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

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52、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A、三个月

B、半年

C、九个月

D、一年

52、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53、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B、办案单位

C、社区戒毒机构

D、户籍地派出所

54、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的社区康复。()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55、对社会力量依法开办的戒毒康复场所应当给予扶持,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

A、营利性

B、公益性

C、自治性

D、服务性

56、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对被依法拘留、逮捕、收监执行刑罚以及被依法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

A、戒毒帮助

B、戒毒经费

C、戒毒治疗

D、戒毒保障

57、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 ( )

A、指导 B 支持和帮助 C 鼓励和支持 D帮助

5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巩固戒毒成果的需要和本行政区域艾滋病流行情况,可以组织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

A 司法行政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公安机关

D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9、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歧视戒毒人员的,由部门责令改正;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A 公安部门

B 教育行政部门

C 劳动行政部门

D 民政部门:

60、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组织开展禁毒国际合作,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 ( )

A 国家禁毒委员会

B 公安部

C 公安部禁毒局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开展禁毒国际合作。()

A、平等原则

B、互惠原则

C、公平原则

D、对等原则

62、通过禁毒国际合作破获毒品犯罪案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可以与有关国家分享。 ( )

A 、查获的非法所得 B、由非法所得获得的收益

C、供毒品犯罪使用的财物

D、财物变卖所得的款项。

63、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授权,可以通过对外援助等渠道,支持有关国家实施。( )

A、扶贫开发

B、毒品原植物替代种植

C、发展替代产业

D、发展养殖业

64、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怎么处罚? ( )

A 不予处罚

B 治安罚款

C 送社区戒毒

D 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65、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

处罚:()

A、非法持有毒品的;

B、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

C、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

D、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

66、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A、一千以下罚款

B、三千元以下罚款

C、五千元以下罚款 D一万元以下罚款

67、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

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

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68、以下哪些是吸毒违法行为。 ( )

A、服食摇头丸

B、注射海洛因

C、吸食大麻

D、服用安眠药

69、李某是某迪厅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迪厅内吸食摇头丸,李某却视而不见。对李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

A、批评教育

B、无法处理

C、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70、查禁毒品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是。()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71、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原植物主要有。()

A、罂粟

B、古柯

C、大麻

D、鸦片

72、《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73、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5月20日

B、6月3日

C、6月26日

74、“禁毒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毫不手软。”这段话是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75、“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为禁毒事

业的题词。()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76、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禁毒英雄是()。

A、文天祥

B、林则徐

C、岳飞

77、二十世纪,中国获得“无毒国”的美誉。()

A、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B、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C、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D、 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78、毒品特征。()

A、依赖性

B、耐受性

C、非法性

D、危害性

79、林则徐主持广东虎门销烟发生在。()

A、1838年

B、1839年

C、1840年

D、1841年 80、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A、禁毒宣传教育

B、遏制毒品来源

C、全社会参与

81、“金三角”地区的毒品主要产于缅甸。位于三个国家的接壤地区。

82、地区是世界鸦片生产的另一大产地。位于三国交界地区。

83、年月,由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在海牙召开禁毒国际会议。签订了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毒品?

2、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什么?

3、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四禁”并举的方针,“四禁”指什么?

4、我国禁毒实行什么工作机制?

5、吸毒成瘾人员有哪些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6、我省2005——2007年的禁毒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7、公民积极参加禁毒斗争,应做到哪几点?

8、吸食冰毒的危害是什么?

9、吸食“摇头丸”的危害?

10、吸食氯胺酮的危害?

11、什么是吸毒?

12、吸毒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13、吸毒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1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那些?

15、导致吸毒的个人原因主要有哪些?

16、导致吸毒的家庭原因?

17、吸毒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18、染上毒瘾的人一般有哪些迹象?

19、如何预防家庭成员涉毒?

20、怎样发现家庭成员早期吸毒?

21、怎样才能做到远离毒品?

22、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

23、什么是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应如何处罚?

24、我国《刑法》第353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作什么样的处罚?

25、什么是易制毒化学品?

26、请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简述毒品的危害

27、根据以下描述,说出这是哪一种毒品?(海洛因)

28、什么是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

29、什么是无毒家庭?

30、什么是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九个一”工程?

31、禁毒宣传教育“六进”工作是什么?

32、合成毒品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