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过程与方法:

在交谈中、收集中、读背中、发现中提高语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语言素养。学会交际,学会评价,学会整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难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五、教学课时:五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好,通过对第五组课文的学习,我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前几天同学们去了解了(出示课件: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哪些传统文化呢?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出示课件: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云南十八怪、陕西十大怪、东北八大怪)

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若干类,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课件: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等,都属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吃也是一种文化,你们了解到的地方小吃有哪些?(出示课件:有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冰糖葫芦,烤鸭,杭州的东坡肉,四川的回锅肉。)

你们知道北方人过节还有一种什么风俗习惯吗?

(出示课件:吃饺子,吃饺子就是一种过年的习俗,大家一定都在家里包过饺子吧。而且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还特别好呢。)

我国人民过春节的时候都有贴春联的习俗。你们收集到的春联有哪些?

(出示课件:收集的春联)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还贴窗花呢,窗花是一种民间工艺,又叫作剪纸。你们收集到的窗花有哪些?(出示课件:收集的窗花)

你能先介绍窗花样子,再介绍窗花制作方法,最后再介绍窗花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我们谢谢他们的介绍。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这方面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多了。

同学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五花八门:有地方小吃,有民间工艺,有节日习

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们从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

同学们从生活中了解到那么多的传统文化,肯定付出不少的努力吧。你们了解到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有问题还可以提问。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五.(出示课件:拓展活动)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听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激趣导入

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图片资料,说说图片的内容。

设计意图:了解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陶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为写作做情感铺垫。

二、明确要求,开阔思路。

1、出示习作要求。

2、全班齐读和指名读,边读边思考,找出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3、学生汇报。 (板书:传统文化,理一理,写成习作)

4、回顾课本第70页和第76页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

设计意图:再现生活,回忆近期开展的探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

三、讨论交流。

1、拿出所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所收集的传统文化,哪些是你最想介绍的有什么特色?应该怎么介绍?

2、拿出手抄报,小组讨论交流,手抄报的内容是不是按要求只介绍一种传统文化,所介绍和展示的内容,他人是否听清楚。

3、师生总结,如何理清介绍一种传统文化的顺序。(板书:按一定顺序)

4、指名学生作介绍,教师点拨,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氛围中,把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所唤醒和激活,各自充实自己的知识,整个表达的过程就充满创造色彩。此设计让学生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内容的记忆及掌握,又训练了口头表达及思维能力。

四、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中国传统文化之剪纸》。

2、指名学生读例文。思考:例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剪纸的?介绍了剪纸哪些内容?

3、学例文,谈感受:如何选取资料?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述?如何使文章的详细得当?

教师明确: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设计意图:用例文诠释如何进行材料的选取、如何按顺序介绍、如何处理详略。

五、选定其中一个方面,与同桌交流,你准备写怎么。

板书设计:

传统文化,

理一理写成习作

按一定顺序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