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大纲

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

《广播电视学概论》考试大纲(同等学力加试)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试题题型结构(以主观题为主)

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

三、主要参考书

《广播电视学概论》,吴玉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四、考试内容

《广播电视学概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广播电视的基本技术、传播性能、传播语言、节目构成与事业管理等几大方面的基本理论。具体而言,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

第一章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1.广播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2.图像技术与电视的发明

3.电视技术的发展与革新

第二章广播电视业的诞生与发展

1.世界广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2.世界电视业的蓬勃发展

3.广播电视业的市场重构与全球化

第三章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概况

1.我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

2.我国电视业发展概况

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符号与传播特性

1.人声语言:从广播到电视

2.音乐与音响:广播电视的非语言符号

3.电视画面与镜头语言

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

第五章广播电视社会性质与制度规范

1.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

2.广播电视的公共性

3.广播电视的商业性

4.广播电视产业制度规范

第六章广播电视媒介组织与管理

1.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的类型

2.广播电视媒介组织发展

3.广播电视媒介组织管理

第七章广播电视产业构成与经营

1.广播电视产业构成

2.广播电视产业特点

3.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内容

4.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战略

第八章广播电视节目类型与制作编排

1.广播电视节目主要类型

2.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

3.广播电视节目的叙事策略

4.广播电视节目的编排策略

第九章广播电视媒介受众分析

1.广播媒体受众特点

2.电视媒体受众特点

第十章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内容

第十一章电视的社会影响:理论与分析社会影响的内容与理论

第十二章广播电视产业的数字化变革

1.数字化的内容

2.发展趋势

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 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你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特点:先入学学习,后考试;考试通过率高;成绩有保留期限,它和一月联考相比还是很不一样的,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五月同等学力申硕近几年受到在职人员的欢迎,成为他们成功申硕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以下几点。 一、先入学学习,后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是采用“宽进严出”,先入学后考试的形式。参加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学习的人员,只要符合该考试制定的报考条件要求,就可直接参加相关专业课程班的学习,不用参加入学前的考试。在学习期间,学员们可以接受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的培训,等到学习一段时间,达到报考条件后再参加考试。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报考限制,让更多学员有机会进入学习,提高教育水平。 二、考试通过率高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报名,5月份参加考试。由于采用的是先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再参加考试,学员都是经过一段学习才报名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并且考试的内容主要包含外语和专业综合,只要学员们每门达到60分就算合格,考试通过率是非常高的。 三、成绩有保留期限 大部分招生院校针对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的学员,都设置了成绩保留期限。一般学员们的成绩可保留四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学员们只要在这四年的有限期间内完全通过两门考试就算成功。如果学员们在第一年内有一科没有通过,则在第二年只需参加没通过的科目考试即可,为学员们顺利通过考试提供了保障。让更多学员得到研究生学位证书。更多关于在职研究生信息,请咨询在线老师。 以上就是关于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介绍,希望对学员有帮助!也正是因为同等学力申硕的这些特别之处,所以受到广大在职人员的青睐吧!如果学员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在线老师。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教育心理学学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学习:广义上包括了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上学习即人类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试误说:桑代克提出的一种阐述解决问题的性质和过程的学说。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尝试错误性质的渐进过程,通过尝试,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错误的行为动作逐渐减少,而正确的行为动作逐渐增加。学习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的成功。 3、顿悟说:德国科勒提出的,认为解决问题不是试误的渐进过程,而是突然发生的顿悟的结果,不是对问题情境中个别刺激的个别反映,而是通过对整个情境的理解或认知重组而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学习是通过对时间的模式或意义作突发性的重组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4、准备律:又称预备律,个体正准备以某种方式反应,若顺利实现此反应则会有满意感,学习便有效,若阻碍此反应的发生,或对某种方式的反应无准备时被迫作出反应,则会引起烦恼而无效。 练习律: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达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效果律:通过结果的后效作用来达到控制反应概率的规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这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小。 5、强化:指在一种刺激情境中个体的某种反应后果有使该反应出现的几率提高的作用。有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通过增加某种刺激使机体行为或反应速度、概率、强度增加的过程。 负强化:是指在环境中取消厌恶刺激或降低厌恶刺激的强度,使有机体行为或反应概率提高的过程。 6、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极其强化结果而获得该行为反应的学习过程。 7、替代强化:一种间接强化方式,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所受到的强化从而增加自己的此种行为的现象。 自我强化:是个体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的过程,若自己达到或超过标准,予以自我奖赏,若自己未实现预期目标,则予以自我惩罚。 8、认知结构:指个体通过各种认知活动行程的对于外界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心理表征,即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 9、有意义的学习: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实弹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的主要方式。 10、先行组织者: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是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先于学习任务提供的引导性的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1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过程。具有低级与高级的不同形式,动物与婴儿的发现学习是低级形式,人类在其发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怎么备考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怎么备考? 距离2018年同等学力考试也快到临了,但是做为在职人员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周末。所以,要参加2018年同等申硕的考试,必须提前做万全准备。下面是相关老师给大家介绍的如何备考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的考试。 首先,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备考时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比较多,那么除了工作,一旦有空余的时间就拿出来心理学专业的资料多看几遍,看多了自然就记住啦。不管工作再忙再累也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复习,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每天能够学习1-2个小时最好。 其次,心理学专业复习内容比较繁琐,考生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比如说在地铁里,晚上睡觉前看半个小时书,早上早起20分钟等都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再其次,由于备考时间相对较长,考生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张弛有度,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在考前多注意节假日对复习状态的影响。 最后,考生要根据具体复习情况对复习计划灵活作出调整,保证复习效率。把每个复习阶段的计划进行细化,要有可行性和可量化性。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备考过程中不能过于劳累,不然会影响记忆和理解效果。学会劳逸结合,掌握复习小技巧,可以让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以上就是关于备考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的内容,如果您还有什么要了解的地方,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大 学 公共管理企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一 所以人文社会科学 为主的综合性研究 型全国重点大学, 直属于教育部,由 教育部与北京市共 建。目前学校是国 家“985工程”和 “211工程”重点 建设的大学之一。 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 EMBA 艺术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 计算机哲学 市场营销法学 国民经济学网络经济学 历史学项目管理 传播学新闻学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简介 南开大学 劳动经济学金融学南开大学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直 属,国家“211工 程”和“985工程”, 入选首批“2011 计划”、“111计 划”、“珠峰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 育培养计划”,被 誉为“学府北辰”。金融投资与公司金融金融管理与理财规划 金融投资与证券实务金融投资与理财风控 财务管理与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项目管理 资本市场与会计EMBA 行政管理MBA 法学西方经济学 国际金融与投资世界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财务管理 财政税收与金融实务产业经济学 国际贸易进出口管理与战略 教育学心理学 国际政治学风险管理与私募股权 民商法经济法 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 院校名称热招专业方向推荐院校优势 上海财经大 学 财务管理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是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 部直属的一所以经 管为主,法、文、经济学金融管理与投资分析 国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 法律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8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科目考试四大复习技巧 1、全面通读 全面通读即将书再仔细地看至少两遍。第一遍是要把书全部看一遍。如果在看书的过程中还对一些理论感到困惑或者记忆不详,那就必须赶紧对这部分进行补习。第二遍要把握考试的内容。这时,一定要把经济学教材的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难点熟练掌握,做到万无一失,必要时可以对主要经济学概念,原理进行重新默写或者重新推导。 通读时要注意:1.通读不是浏览,要一字不漏的读;2.通读不是不动脑子,要理解思索比较,做笔记;3.通读还必须解决一切还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留空白;4.通读中自己问自己看哪些内容可以形成问答题。 2、依据大纲 依据大纲是要求清楚考试大纲,要做到:1.形成知识框架;2.分清轻重缓急;3.紧紧扣住要求;4.不犯主观主义。也就是说要按大纲要求系统掌握知识,明白编着人的意图,就可以贴近考试要求。 3、熟悉命题 熟悉命题规律有以下几点:1.研究历年命题规律;2.认真做好几份答卷;3.掌握一些解题技巧;4.要用经济规范语言。在学习中应该明确哪些知识点容易形成什么样问题,也就是说每方面知识需要你掌握的深度心中有数,看到题就知道是在检查哪个知识点,不要胡乱答,要经过几轮

强化的训练,理解每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回答论述题一定层次清晰,表述完整。 4、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五部分内容形成经济学体系,但是对学员知识掌握要求各有不同。备考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一定要明确马列主义基本经济原理,要结合实际,特别注意我国社会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西方经济学属于纯理论性的学科,体现专业课程特点,它所包括的知识也基本上是比较模式化的,所以提醒各位考生抓住三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育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要清楚。除了掌握三基之外,本部分学习内容也容易形成大题,要有准备哦。 货币银行学要注意其宏观性和体系性,应该说宏观货币均衡与货币政策是必须掌握的,具体业务操作了解一下也就行了,在备考上主要是基础题,辨析题和综合题。财政学也是经济学分离出的,是与微观经济有关,其定性与定量分析要掌握,学会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建立一定的数量经济模型,能够结合最新经济形势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通过五个部分能够把整个经济学原理的前后概念和相关原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学理论大厦。

2013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模拟习题及答案

2013年: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1.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是()。 A.语义编码 B.声音编码 C.视觉编码 D.形象编码 参考答案:A 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阈限 参考答案:A 3.个体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智力属于()。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成分智力 D.情境智力 参考答案:B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 参考答案:A 5.“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的看法来自()。 A.康南的丘脑学说 B.詹姆士一兰格理论 C.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D.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参考答案:B 6.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直至选择有效的一种,这称为()。 A.逆向搜索策略 B.手段一目的分析法 C.算法策略 D.爬山法 参考答案:C 7.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点称为:()。 A.性格 B.气质 C.态度 D.情感

参考答案:B 8.对问题和资料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A.准备期 B.酝酿期 C.豁朗期 D.验证期 参考答案:B 9. 在人脑中同现的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形象是()。 A.表象 B.想象 C.知觉形象 D.梦 参考答案:A 10. 类勒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个单位信息。 A. 7 B. 7±2 C. 6±1 D. 6±3 参考答案:B 11.“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的。 A.鲁利亚 B.维果斯基 C.达维多夫 D.列昂节夫 参考答案:B 12.负强化是指()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C.撤消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D.撤消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参考答案:D 13.斯金纳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 A.模仿 B.认知结构 C.线索 D.强化 参考答案:D 14.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

同等学力加试微观经济学科目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微观经济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及相应经济行为。本课程要求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重视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的统一,并兼顾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基本理论60分 微观基本理论运用 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10分)(2)简答题(40分) (3)计算题(30分)(4)论述题(20分) 三、考查内容与要求 1. 导言 (1)明确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3)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4)掌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5)掌握实证分析方法中假设与理论的关系。 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明确基本概念:需求、供给、需求定理、供给定理、需求相关弹性、供给弹性得基本概念。 (2)掌握均衡价格、均衡数的形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3)掌握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4)掌握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蛛网模型。 (5)熟练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案例。 (6)熟练运用弹性理论分析案例。 3.效用论 (1)了解欲望和效用;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3)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 (4)掌握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生产要素投入论 (1)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生产函数的分类。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 (招生代码:10079)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考试范围: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加减运算、乘除运算以及浮点四则运算,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进位链结构;存储器的分类、层次结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理,Cache的基本 结构及工作原理、地址映像、替换算法、更新策略;指令的基本格式、功能、寻址方式;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中央处理器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式和多级时序系统,指令流水线,模型机的组合逻辑控制器与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与设计;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指标;输入输出系统的作用、功能和组成,输入/输出端口及其编址;CPU对外设的管理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式。 二、考查重点: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工作过程以及计算 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2、运算器的运算方法及进位链结构设计。 3、存储器的分类与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存储机制和工作原 理,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的逻辑设

计。 4、指令的基本格式;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常见的寻址方 式。 5、CPU勺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的执行过程;时序控制方 式和多级时序系统,组合逻辑控制器与与微程序控制器 的设计。 6、输入输出系统中CPU寸外设的管理方式:程序查询方 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和I/O处理机方 式。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否 《软件工程》 一、考试范围: 1.概述。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过程;软件及其分类;软件工程的由来和发展;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生存期模型。 2.软件计划。确定软件范围;软件开发中的资源需求;软件成本估算;软件开发进度的安排。 3.软件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规约说明书(SRS);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原型化需求分析方法;面向对象方法。 4.软件设计。软件设计的任务;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则;软件概 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结构化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5.程序编码。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编码风格;面向对象的编程语

2021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模拟题

2021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考试模 拟题 一、选择题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是由前苏联_________创立的。 A.巴甫洛夫 B.维果斯基 C.达维多夫 D.谢切诺夫 2.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 A.行为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3.先将总体各单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这种取样法称为_________.

A.系统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整群随机取样法 4.下面四种方法中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_. A.时间序列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对照组比较设计 D.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5.研究中,为控制因主试、被试了解实验目的引起的无关变量,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 A.平衡测查任务的顺序 B.使用单一主试 C.加快测查的速度 D.双盲法 6.大脑两半球主管语言运动的脑区是_________.

A.威尔尼克区 B.角回 C.布洛尔区 D.视觉区 7.去个体化概念的准确含义是_________. A.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丧失 B.个性丧失 C.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下降 D.个性转移 8.社会助长作用主要来源于________. A.赢得积极评价的动机 B.体力增强 C.超越别人的欲望 D.责任心提高 9.某测验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65分,标准差为5分,问分数在60与70分之间的人数占全体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

A.15.8% B.34.1% C.50.0% D.68.3% 10.在采取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实验设计中,对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与________无关。 A.总体的同质性 B.研究成本 C.预定的研究精度 D.测试设备的误差 11. 智力结构三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 A.弗拉维尔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复习课程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情绪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 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为了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活动 ●个性倾向性: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理想、动机、世 界观、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描述研究: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 相关研究:测量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或创设条,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而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其他: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社会测量法、元分析法。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精神分析的研究:早起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人的意思、潜意识,找到各方的批评。20世纪30年代,安娜、克莱因、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不像弗洛伊德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把青少年看成力必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14-16真题及模拟题一套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14-16真题及模拟题一套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 201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________。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________。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________。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________。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5.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

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________。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________。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________。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________。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

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________。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________。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________。 A.t 检验 B.Z 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 检验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

2016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B) A.比较与分类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觉理论的是(C) A.电话说 B.神经齐射说 C.拮抗过程说 D.行波理论 3.鲁利亚认为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B) A.行为调节系统 B.动力系统 C.信息接受系统 D.信息存储系统 4.镶嵌图形的特点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风格是(D) A.自动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 B.冲动与沉思 C.同时性与继时性加工 D.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5.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C) A.可逆性 B.抽象性 C.具体形象性 D.去自我中心性 6.在新生儿阶段通常不具备的是(D) A.吸吮反射 B.巴宾斯基反射 C.抓握反射 D.初级循环反应 7.在被试内实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方法是(B) A.恒定法 B.平衡法 C.双盲设计 D.纳入处理 8.一定属于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是(A) A.混合设计 B.被试内设计 C.随机区组设计 D.被试间设计 9.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会学习理论的是(B) A.抗拒诱惑实验 B.水下击靶实验 C.攻击反应的学习实验 D.言行一致实验 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A)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原理说 C.共同因素说 D.关系转换说 11.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方法是(A) A.社交测量法 B.罗夏墨迹测验 C.角色扮演法 D.主题统觉测验 12.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B) A.催眠者效应 B.不充分理由效应 C.睡眠者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13.一个研究者报告独立样本的t检验的结果t(24)=2.53,根据这个结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总人数为(D) A.23 B.24 C.25 D.26 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们可以说,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这两个变量间存在着(A) A.相关关系 B.因果关系 C.函数关系 D.包含关系 15.一项研究涉及到职业,我们用1表示“农民”,2表示“教师”,3表示“公务员”,这里的数据123属于(C) A.等级数据 B.比率数据 C.称名数据 D.等距数据 16.已知某校男、女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对”态度的人数,若要了解性别与变量是否有关,则应该计算(C) 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相关 D.二列相关 17.以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D) A.韦氏量表 B.个性偏好测验 C.比纳量表 D.主题统觉测验 18.可以作为同质性信度指标的是(C)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专业英语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加试] 考试科目名称:专业英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Tourism overview 约20分 How tourism is organized 约20分 Understanding travel behavior 约20分 Tourism supply,demand,policy,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约20分 Essentials of tourism research and marketing 约20分 4)题型结构 阅读理解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英译汉: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考察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了解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如旅游的基本原理、旅游业组织架构、旅游者行为、旅游供应规划与政策和发展,旅游研究和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等。 3、测试学生运用旅游学基本理论和地理人文思想分析和解决旅游业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Tourism in Perspective (一)Understand what tourism is and its many definitions. (二)Learn the components of tourism and tourism management. (三)Examine the various approaches to studying tourism and determine which is of greatest interest to you. (四)Appreciate how important this industry is to the economy of the world and of many countries. (五)Know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tourism. 二、Hospitality and Related Service (一)Study the lodging industry, its ancient origins, its associations, names of leading companies, and its vital role in the economy. (二)Appreciate the immensity of the restaurant food service industry. (三)Learn the current trends in resorts and timesharing modes of operation. (四)Discover why meetings and conventions, as well as meeting planners, are so important to tourism. 三、Organiz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一)Become familiar with tourism distribution system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functions. (二)Understand the role of travel agents and their domin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三)Consider the growing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he distribution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心理学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 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如[A][B][C][D]。 5.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 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心理学试卷第1页共4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额叶B.顶叶 C.枕叶D.颞叶 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称为。 A.感觉B.知觉 C.记忆D.注意 3.双耳分听范式(追随耳与非追随耳程序)通常用于研究。 A.空间方位定向B.注意的选择性C. 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 4.“悲伤由哭泣引起,愤怒由打斗而致”的看法来自。A.康南的丘脑学说B.詹姆士—兰格理论C.阿 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D.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5.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键是。 A.试误B.顿悟 C.强化D.模仿 6.下列说法中包含有学习迁移思想的是。A.“闻一知十” B.“勤能补拙”C.“重 复是学习之母”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7.为课文列结构提纲的学习策略属于。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计划监控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8.概念教学中的变式是指变更。 A.教学方法B.表达方式 C.概念的本质属性D.概念正例的无关特征9.某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却敢于混在暴乱的人群中打砸抢烧,对这种行为原因的较好解释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 C.个性化D.去个性化 10.各种自我表现策略主要用于。 A.印象形成B.印象管理 C.社会促进D.社会惰化 心理学试卷第2页共4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申硕考试: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横向研究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皮亚杰是现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研究特点是结合运用生物学、哲学、逻辑和数学的知识,创立了日内瓦学派。 复演说是由霍尔提出的,具体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成熟势力说是由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通过研究的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环境决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普莱尔主要研究颜色视觉和听觉,后来又研究催眠,年出版的《儿童心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关键期、关键年龄、最佳年龄: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等解剖生理特点,称遗传素质。 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称印刻。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整个乳儿期,可以说是言语的准备时期,或言语开始发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言语前期

复试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复试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复试笔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 名称(代码) 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名称编著出版单位备注交通信息工程及 控制 (082302)数据结构 海上交通工程 航海学 自动控制原理 船舶操纵 船舶避碰数据结构(C语言 版) 海上交通工程 航海学 自动控制原理 船舶操纵与避碰 船舶避碰与值班 严蔚敏 吴伟民 吴兆麟 郭禹 胡寿松 陆志材 吴兆麟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1999 ★航海科学与 技术 (082320) 航海与航行规则 船舶货运 船舶操纵航海学 船舶避碰与值班 船舶货运 船舶操纵与避碰 郭禹 吴兆麟 徐邦祯 王建平 陆志材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海上交通工 程 (082321)数据结构 海上交通工程 航海学 船舶与船员管理 海事调查与搜救 数据结构(C语言 版) 海上交通工程 航海学 水上安全监督管 理(上) 水上安全监督管 理(下) 严蔚敏 吴伟民 吴兆麟 郭禹 郑中义 郭禹 付玉慧 朱玉柱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9 1999 1999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 燃气轮机原理船用制冷设备 气体动力学传热学航空燃气轮机原 理 制冷原理及设备 气体动力学基础 传热学 彭泽琰 刘刚 吴业正 韩宣绮 潘锦珊 杨世铭 陶文铨 国防工业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申硕普通心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2.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形式? 3.个性倾向性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4.什么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5.如何正确理解人的心理?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哪几类? 第三节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有哪几种? 2.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探索的问题是什么? 4.后弗洛伊德主义者的观点是什么?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哪些方法? 6.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哪些观点?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 1.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2.什么是神经元?由哪几部分组成? 3.树突和轴突是怎样的? 4.神经元如何分类? 5.神经胶质细胞有什么作用? 6.什么是神经冲动?动作电位? 7.什么是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8.什么是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第二节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1.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 2.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是怎样的? 3.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是怎样的? 4.鲁利亚关于脑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是怎样的?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心理物理学研究 1.什么是感觉? 2.什么是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关系如何? 3.什么是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关系如何? 4.什么是韦伯定律?韦伯分数? 5.对数定律由谁提出?内容是什么? 6.幂定律由谁提出?内容是什么? 第二节视觉 1.视觉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2.视觉的传导机制对视觉现象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3.视觉的中枢机制是怎样的? 4.什么是颜色? 5.颜色有哪些基本特征? 6.颜色混合分哪两种? 7.色觉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是什么? 8.什么是视觉对比? 9.什么是马赫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0.什么是视觉适应? 11.什么是后像? 第三节听觉 1.听觉有哪些基本现象? 2.音高听觉理论有哪些? 3.电话说由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4.神经齐射说由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5.共鸣理论由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6.行波理论由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特性 1.什么是知觉? 2.知觉有哪几种特性? 3.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5.什么是知觉的整体性? 6.知觉整体性依赖于哪些方面? 7.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 8.知觉的理解性有什么意义? 9.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 10.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哪几种? 第二节空间知觉 1.什么是空间知觉? 2.什么叫轮廓的掩蔽或图形的掩蔽? 3.什么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4.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5.什么是模式识别? 6.什么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7.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依赖于哪些线索? 8.什么是方位定向知觉? 9.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 第三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1.什么是时间知觉? 2.时间知觉的形式有哪些? 3.时间知觉有哪些依据? 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运动知觉? 6.什么是网像运动系统? 7.什么是头眼运动系统? 8.什么是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第四节错觉 1.什么是错觉? 2.研究错觉有哪些意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概述 1.意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3.什么是非意识过程? 4.什么是潜意识过程? 5.什么是无意识过程?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有哪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2.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将睡眠分为几个阶段? 3.睡眠的功能是什么? 4.对梦的解释有哪些观点? 5.什么是清醒梦境或明梦? 6.什么是催眠? 7.催眠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8.白日梦和幻觉的内容一般包括哪些? 9.白日梦是如何产生的? 第三节注意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有哪两个特点? 3.注意有哪些功能?

同等学力申硕心理学综合14-16真题及模拟题一套

全国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心理学综合真题 201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主要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是________。 A.音调 B.音高 C.音响 D.音色 2.词干补笔作业通常用于测量________。 A.内隐记忆 B.外显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3.将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圆环呈现绿色,这种视觉经验属于________。 A.视觉适应 B.视觉对比 C.正后像 D.负后像 4.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区分智力活动的学者是________。 A.斯皮尔曼 B.斯腾伯格 C.韦克斯勒 D.吉尔福特 5.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这一发展任务大致在________。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6.幼儿的道德认识大致处于________。 A.道德相对论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习俗水平 D.前习俗水平 7.反映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是________。 A.方差 B.全距 C.平均数 D.变异系数 8.回归方程解释力的指标为________。 A.回归系数 B.确定系数 C.相关系数 D.通径系数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________。 A.命题和命题网络 B.正例和反例 C.变式和比较 D.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10.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________。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意义学习 11.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的是________。 A.罗斯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D.勒温 12.解释“过度理由效应”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归因理论 B.控制点理论 C.符号相互作用论 D.认知不协调理论 13.适合于表示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________。 A.折线图 B.直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 14.当两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数据为等级数据时,对两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的适用方法是________。 A.t检验 B.Z检验 C.非参数检验 D.F检验 15.属于准实验设计的是________。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16.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的“因素”是指________。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7.能够用以探索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A.观察法 B.问卷法 C.测量法 D.实验法 18.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叫做________。 A.过失误差 B.恒定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19.通过率通常用来衡量题目的________。 A.难度 B.区分度 C.效度 D.信度 20.测量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_。 A.对象和工具 B.单位和参照点 C.目标和量表 D.分数和常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