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保险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最新《保险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最新《保险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最新《保险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保险学》

学习中心:_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

简答题与论述题

二、题目

(一)简答题

2、简述可保风险的构成要件?

答:1、可保风险是纯粹风险;

2、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3、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

4、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更爱损失的可能性;

5、风险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4、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1、保险人名称和住所;

2、投保人、被保险人名称和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名称和住

3、保险标的;

4、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5、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6、保险价值;

7、保险金额;

8、保险费以及支付办法;

9、保险金赔偿或者给付办法;

10、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11、订立合同的年、月、日。

6、保险监管的目标是什么?

答:1、保证保险人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

2、防止利用保险进行欺诈

3、维护保险市场上合理的价格和公平的保险条件

4、对保险中介人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其经营保险业务的资格和能力。

(二)论述题

2、试述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与争议处理方式。

答:合同解释目的是通过阐明合同条款的含义,以探寻当事人的真意,从而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因此,合同解释过程也是一个探寻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过程。但是究竟以什么标准来判断合同解释的结果符合当事人真意呢?对于单方意思表示,人们不难确定当事人的真意。但是,订立合同是双方甚至多方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思,而且可能他们的“真意”存在差别;如果以一方的真意为标准,那么还存在对另一方信赖利益的保护问题。

因此,在合同解释的标准问题上出现了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争。主观主义坚持把探寻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的意思放在首位。客观主义则拒绝这样做,而是以一个理性人在此情况下所用语言文字的含义为标准,即所谓合理的客观标准。我们不妨先看看部分国家或地区立法采取的合同解释标准。《法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解释时,应探求当事人的意愿,而不应拘泥于合同文字的字面意思”。《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规定:“解释意思表示应探求其真意,不得拘泥于文词”,第157条则规定:“解释合同应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及一般交易上的习惯解释”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第98条规定:“解释意思表示,应探求当事人真意,不得拘泥于所用之词句。”《法国民法典》所采用的是主观主义,把探求当事人意愿放在第一位,而不应拘泥于合同文字的字面意思。《德国民法典》第133条采用的也是主观主义,但是第157条进行了修正,还应按诚实信用及交易习惯进行解释,即在某些情况下,合同的解释不再限于探求当事人究竟如何思想,而是以某种客观标准(诚实信用与交易习惯)去认定当事人应该如何考虑,意味着对当事人的意志进行了适当限制,加强了对交易安全及交易秩序的保护,采用的折衷立场。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第98条实际是由《德国民法典》第133条而来,但是从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判例来看,运用诚实信用、交易习惯等进行合同解释,因而实务上采用的也是折衷立场。

一、合同解释

中国《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从此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行《合同法》采用的是折衷标准。但是二个标准并非并列,同等重要。笔者认为,合同解释应首先探寻当事人的真意,在不能求得当事人真意,或依据一般解释方法明显不公平、不符合常理、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时,才可以运用诚实信用、交易习惯等方法解释确定合同的含义。不能够在当事人意图已明确的情况下,以客观标准来曲解当事人的意思,那样会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涉。

合同解释的规则是指确定合同事实上或应该具有内容的标准、依据,以及合同解释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的主客观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从合同解释规则的含义可以看出,合同解释的规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合同解释的依据

合同解释的依据是指确定合同事实上或应该具有内容的标准、依据。合同解释的依据包括以下几种:

(1)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表示。

合同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够确认时,这种意思表示就成为解释合同的首要依据。这种标准或依据在理论上是

容易确定的,但是,在实践中却面临着具体的困难。因为合同当事人之间一旦发生争议,要证明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意思就是订立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是非常困难的。

(2)一个通情达理人的理解。

如果依据有关证据不能证明当事人的共同意思,应当根据一个与各方当事人具有同等资格并且通情达理的人在同等情况下对该合同应有的理解来解释,这实际上是确认了一个第三人的标准,该第三人是通情达理的,其运用合同语言的方式也是通常的方式。美国的司法实践中,经常采用此种标准。

(3)一般使用者的合理期望。

这是对格式合同或标准合同解释的依据。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一般人的平均理解,即对同一属性的用户、消费者以及其他缔约人,应保持解释的同一性。二是指符合一般人的合理预期,即符合一般缔约人通过缔结此类格式合同期望获得的利益,并排除一般缔约人所不期望的未经谈判的不利的要求。中国合同法第39一41条对格式合同、格式条款作了规范性的规定。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解释格式合同的法定标准有三个:

(1)通常理解标准。所谓通常标准,是指一般人的合理预期,即最接近大众化的合理解释或者大众化的常识,而不是专家的意见。

(2)对格式合同存在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从实际情况来看,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一般是占有优势的一方当事人,其提供的格式条款除了具有操作方便和省钱以外,有时往往为劣势一方设置了陷阱和圈套。因为格式条款一般是优势者雇佣的法律专家制定出来的,即使有众多解释,处于劣势的一方也难以逃离陷阱。法律规定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是从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出发,对劣势者提供最低的法律保护。

(3)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表明,非格式条款的效力,高于格式条款的效力,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2、合同解释的因素

合同解释的因素,是指对合同进行解释时,应考虑到的相关主客观睛况。中国合同法第125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条款的真实意思”。据此,合同解释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义因素。

文义因素,是指合同解释要考虑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含义,即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在一般语言习惯上所具有的含义,从而探求合同所表达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合同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字来表达,合同解释也就要首先考虑文义的因素。由于语言的多义性以及当事人的语言能力、意图等因素的影响,合同解释对文义因素的考虑容易受到所用文字的限制。所以,合同解释考虑文义因素,不应当仅仅拘泥于文义因素,不能片面夸大文义因素的作用,应当结合具体的交易关系确定合同语句的含义。

(2)有关条款因素。

合同的有关条款因素,是指合同争议条款以外的、与争议条款相关联的合同条款。合同的条款不是孤立的,全部合同条款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合同解释时必须整体考虑。合同解释时应考虑的有关条款因素,是指在对合同争议条款进行解释时,不应拘泥于个别文句,在个别条款有矛盾或不清时,应当综合考虑合同的全部有关条款,根据前后文进行整体的解释。

(3)交易习惯因素。

交易习惯是指在交易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长期形成的、为大多数交易者所承认的习惯。交易习惯不属于法律的范畴,并非强制性规范,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采用交易习惯。但是,由于交易习惯为大多数交易者认可,在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有疑义或歧义时,应当参照当事人的交易习惯进行解释。

(4)诚实信用因素。

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是指当事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以诚相待,讲信誉,恪守诺言,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施欺诈。该原则不但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合同解释的基本方法。在合同解释时考虑诚信因素,是推定当事人签订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诚实信用的原则。具体来说,在合同用语有复数解释时,要依据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哪一解释属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排除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解释。在合同的约定有漏洞时,依据诚实信用的原则予以补充。

(5)合同目的因素。

合同的目的,是指当事人希望通过订立合同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合同目的是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的共同目的,而不是一方的目的,它是整个合同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所有条款,都要围绕合同目的。合同的目的因素,是指在合同的文字或条款可能作出多种解释时,应当采取适合于合同目的的解释,这样才能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另外,中国合同法第125条第2款规定:“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

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的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从中国法律的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立法者已经充分注意到不同文字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在约定不同文字具有同等效力的同时,对各个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的含义。如果有分歧,也应按照合同的目的进行解释。

3、方法

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下列内容进行确定:合同的性质、合同条款的准确含义、合同漏洞填补等。确定以上内容都属于合同解释的事情。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运用多种合同解释方法才能达到确定合同含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目的。中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释方法的规定有以下几条:第四十一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四十一条是对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第六十一、二条是规定在当事人没有明确规定时,如何确定合同的内容,即合同漏洞的填补;第一百二十五条是合同解释规则的一般性规定,即在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时,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从上述规定来看,立法者对合同的解释是高度重视的,规定了较详细、全面的合同解释方法,要求法官在裁判过程中正确运用上述方法去解释合同,裁判案件。

二、文义解释

所谓文义解释,指通过对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的含义的解释,以探求合同所表达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因此进行文义解释,应探求当事人共同的真实意思,不应仅满足于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应拘泥于所使用之不当词句。德国合同解释理论中有一个重要原则是:“误载不害真意”,即解释合同时应探寻当事人的真实含义的意思,不应拘泥当事人误书。如当事人在协商合同的过程中,一直是讨论买卖甲书。但是,在签订合同时,误书为乙书。此时,法官应确定当事人约定标的是甲书。又如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的付款条件中约定“贷到付款”。,而不是货到了就付款。如果严格依照字面确定合同含义,认为付款的条件是贷到款了才付款,显然是非常不合当事人真意的。这就需要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字句,以当事人的真意进行解释,即货到付款。

在诉讼中,当事人往往各执一词;而且,有的当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违背订约时的真意为自己辩护。这为法官探寻真意增加了难度。需要法官在诉讼运用自己的智慧,综合合同签订、履行等各方面情况确定当事人真意。在当事人存在分歧,难以确定当事人真意时,法官则应以合同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一个“合理标准”(standardofreasonableness)确定合同内容,即运用客观标准推定当事

人的真实意思。

三、整体解释

整体解释,是指根据条款在整个合同中的位置与其他条款的关联确定各个条款在整个合同中所具有的正确意思。一个合同是一个整体,要理解其整体意思必须准确理解其各个部分的意思;反之,要理解各个条款的意思,也必须将各个条款置于合同整体之中,使其相互协调,才可能理解各个条款的正确意思。如果将某个条款单独解释,或许存在不同的意思,难以确定哪一个意思是当事人的真意,但只要将该条款与其他条款相联系,相互解释,相互补充,即不难确定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例如合同质量条款约定不明,解释时应当参考价格条款,如果约定的是上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上等质量;约定的是中等价格,则应当解释为中等质量。同样,如果价格条款约定不明,也应当参考质量条款解释。

四、目的解释

所谓目的解释,指解释合同时,如果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可能作两种解释时,应采取最适合于合同目的的解释。当事人订立合同必有其目的,该目的是当事人真意所在,为决定合同内容之指针。因此,解释合同自应符合当事人所欲达成之目的。如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前后矛盾或暧昧不明,应通过解释使之明确,以符合当事人之目的。合同所使用的文字或某个条款有两种相反的意思,自应采取其中最适合于当事人目的的意思。惟应注意,此所谓当事人目的,乃指双方当事人共同目的或者至少是为对方当事人已知或应知的一方当事人目的。若属于对方不可能得知的一方当事人目的,自不得作为解释之依据。

如早些年经常出现的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合同纠纷,需要法官根据当事人真实目的对合同性质进行解释,确定其为借贷合同。又如:甲公司与员工乙签订集资购房合同,合同中约定“乙须为甲服务十年,否则,甲有权解除购房合同,收回房屋”。合同签订二年后,乙失踪四年。甲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收回房屋。法院以甲解除与乙劳动合同的通知没有送达乙,没有产生劳动合同解除的效力,当事人仍然存在劳动合同为由,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笔者认为,本案法院判决是值得商榷的。从合同条款我们可以看出,当事人的真实目的是,以乙方为甲方提供服务为条件,甲方卖给乙方集资优惠房。现乙失踪已达四年之久,即乙方没有为甲方服务达四年,致使合同目的不能达到,显然已达到解除合同的条件。当然该合同条款解释还有一个问题,即“服务十年”究系连续十年或总年限达十年?依据生活经验,应认为除非甲方同意,否则应是连续服务十年。

五、习惯解释

交易习惯,是指在交易中大家普遍接受的,长期、反复实践的行为规则。所谓习惯解释,指合同所使用的文字词句有疑义时,应参照的习惯解释。习惯有以下几种地域习惯、行业习惯及当事人以前交易的习惯,这些习惯如不违反法律强行性

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可作为解释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依据。需要注意,采为解释依据的习惯,应是当事人双方共同遵守的习惯,如果仅为一方的习惯,除非订立合同时已将该习惯告知对方并获得对方认可,否则不应采为解释的依据。如当事人约定购买10车沙子,在履行过程中对是什么车产生了争议。在解释是可根据以下习惯确定车的类型:当地沙石场一般是什么车在运输,当事人以前交易的车是什么类型等。还可以看当事人约定的价格是多少,而当地这样的价格一般是什么样的车来确定。

六、公平解释

所谓公平解释,指解释合同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根据公平解释原则作出法律解释规定是《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格式条款的解释。对于格式合同或附合契约,如出现两种以上含义时,应采取不利于单方面决定合同内容一方当事人的含义。这样解释,是出于对经济上的弱者予特殊保护的考虑。依公平解释合同时,因合同有偿或无偿而有所不同。若是无偿合同,应按对债务人义务较轻的含义解释;若是有偿合同,则应按对双方均较公平的含义解释。

七、诚信解释

诚实信用原则为现代民法上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之基本原则,也是指导法官正确解释合同的基本原则。中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诚实信用为一切民事活动所应遵循之基本原则,合同之解释当然应包括在内。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合同解释时,法官实际上站在一个“诚实商人”和“诚实劳动者”的立场上去解释合同条款的内容。诚信解释有三方面的内容:1、当运用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种或以上含义,不能确定合同内容时,则先假定采第一种解释并据以作出判决,再假定采第二种解释并据以作出判决,然后比较两种判决的结果,以所得出判决结果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大体平衡的解释,为符合诚实信用原则的正确解释;2、当然运用其他解释方法得出结论明显不符合诚实信用原则时,则应当运用诚信解释方法对其他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修正;3、当合同出现漏洞时,可以运用诚信解释对合同进行漏洞填补。

如下面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甲出租商铺给乙,在合同中约定:“甲方提供场地证明给乙方办理该楼装修及经营报批手续”。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方因无房产证及有关消防手续,给乙方出具了以下证明:“房屋租给乙使用,房产证正在办理之中”。甲在纠纷中认为,其已履行了出具场地证明的手续。根据合同目的解释,双方约定甲方提供场地证明中的证明显然是办理经营手续的有效证明,而不是甲方出具的所谓的场地证明,甲方曲解合同也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

八、合同漏洞填补

合同漏洞填补属于广义的合同解释范畴,是指当事人本应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没有约定,法官依职权对其进行解释补充的过程。进行填

补漏洞的前提是本应约定而没有约定。如果根本就不必要约定的内容,就不需要法官对其进行补充。否则无端增加合同内容,是对当事人意思自治严重干涉。

当合同出现漏洞时,确定内容首先要尊重当事人意愿。依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因此,法官首先应动员当事人就漏洞达成补充协议。在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时,法官则应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二条之规定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依前两项方法仍不能确定时,就需要法官站在一个合理交易人的角度,依据当事人目的、合同性质、交易习惯、诚实信用等方法去填补合同漏洞。

如在一小镇上仅有一家摩托车维修店,甲店主将摩托车维修店设备及店铺转让给乙。乙开业不久后,发现甲又在小镇上以更好的设备开了另一家摩托车维修店。乙起诉至法院请求禁止甲营业。在转让合同中没有关于是否禁止甲再在小镇经营摩托车维修业务的约定,因此属于合同漏洞。笔者认为,甲、乙二人转让摩托车维修店设备、店铺的行为并非单纯的财产转让行为,实际上还含有将经营摩托车维修业务转让与乙的目的。该目的还含有另一意思,即甲不得在同一区域经营同一业务,否则对乙是不公平的。甲利用转让资金重新开另一家设备更好的摩托车维修店,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乙利益的行为。乙无权禁止第三人经营同一业务,但是,乙基于与甲之间的法律关系,有权禁止甲经营同一业务。因此,法官在本案中应运用合同漏洞填补规则,推定转让合同中有禁止甲经营同一业务的约定,从而支持乙的诉讼请求。

《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是投保人和保险人;保险合同的内容是保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险合同属于民商合同的一种,其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具有保险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保险合同不仅适用保险法,也适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等。保险合同虽属民事法律关系范畴,但它的客体不是保险标的本身,而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保险利益。保险合同不仅受保险法的调整,还应当受民法和合同法的调整,所以,保险合同的成立一定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和合同的成立要件。

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三种方式:

(1)协商

协商是指合同双方在自愿、互谅、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出现的争议直接沟通,友好磋商,消除纠纷,求大同存小异,对所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自行解决争议的办法。协商解决争议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节约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协商过程中,增进彼此了解,强化双方互相信任,有利于圆满解决纠纷,并继续执

行合同。

(2)仲裁

仲裁指由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执、纠纷进行居中调解,并做出裁决。仲裁机构实行“一裁终局”制,其做出的裁决,由国家规定的合同管理机关制作仲裁决定书,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基础上达成的仲裁协议为前提。仲裁协议可以是订立保险合同时列明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时或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

(3)诉讼

指合同双方将争议诉至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解决争议、进行裁决的方式。保险合同纠纷案属民事诉讼法范畴,法院在受理案件时,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和选择管辖相结合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我国现行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与其他诉讼案一样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且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可以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高一级人民法院上诉申请再审。第二审判决为最终判决。一经终审判决,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否则,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当事人对二审判决还不服的,只能通过申诉和抗诉程序。

4、试述人寿保险的分类。

一、普通型人寿保险

(一)死亡保险

死亡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死亡保险又分为定期寿险(即定期死亡保险)和终身寿险(即不定期死亡保险)。

1. 定期寿险。定期寿险是指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且保险期限为固定年限的人寿保险。具体地讲,在定期寿险合同中规定一定时期为保险有效期,若被保险人在约定期限内死亡,保险人即给付受益人约定的保险金;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时仍然生存,保险合同即行终止,保险人无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亦不退还已收取的保险费。对于被保险人而言,定期寿险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极为低廉的保险费获得一定期限内较大的保险保障;其不足之处在于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届满仍然生存,则不能得到保险金的给付,而且已交纳的保险费不再退还。

2019年秋《保险学原理》第一二次作业讲解

2010年秋《保险学原理》第一、二次作业讲解 本学期第一次作业共给出了20个题目,都是单选题。参加在线答题的同学共有246人次,不及格的有8人,及格率达到 96%以上。出现问题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给予简要分析: 1.出口信用保险及汇率变动问题。 出口信用保险,也叫出口信贷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政策性支持措施,属于非营利性的保险业务,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间接调控手段和补充。是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的各种出口信用保险保额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 的三分之一。 通过国家设立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承保企业的收汇风险、补偿企业的收汇损失,可以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使企业可以运用更加灵活的贸易手段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新客户、占领新市场。 在出口信用保险中,对于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保险公司一般不予承保。 2. 财产保险与可保财产的关系问题。 可保财产,包括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以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通常称为财产损失保险。例如,飞机、卫星、电厂、大型工程、汽车、船舶、厂房、设备以及家庭财产保险等。以非物质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通常是指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例如,公众责任、产品责任、雇主责任、职业责任、出口信用保险、投资风险保险等。但是,并非所有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都可以作为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只有根据法律规定,符合财产保险合同要求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才能成为财产保。 在企业财产保险中土地、矿藏、道路都不是可保财产,在这里只有账外或已摊销财产能作为可保财产。 3.最早使用的分保方式是哪一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分保?分保方式有哪些? 再保险又称分保,是分担保险人风险责任的保险。保险人承保业务后,将承受风险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其他保险人,以便分散责任,保证业务经营的稳定性。由于这种风险转移方式实际上是保险的再一次保险,故被称为再保险。再保险萌芽于海上保险。世界上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是1852年在德国科隆成立的科隆再保险公司。 再保险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两类。 临时分保是指保险人有分保需要是,临时同分保接受人达成协议的再保险行为,故又称为选择性再保险或自原再保险,也就是说,保险人对某一风险,是否安排分保,自留额多大,分出额多大,分保条件等具体要求,完全由保险人视风险特点和自身的财务能力,以及接受公司的有关情况等而定。保险人以一张保险单或一个危险单位为基础,逐笔与再保险人洽谈,再保险人根据风险的承保情况,如风险的性质、责任大小、与保险人的关系等因素,确定其

保险学试题与答案修正版最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 1承保责任围最广泛的商业性医疗保险是( A ) A.普通医疗费用保险 B.住院费用保险 C.重大疾病保险 D.大额医疗费用保险 2.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是(B )。 A.损失分担说 C.危险转嫁说 B.损失赔偿说 D.欲望满足说 3. 二元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 日本的米谷隆三 C 美国的休勃纳 B 德国的马修斯 D 德国的爱伦贝堡 4.房主外出忘记锁门属于( C ) A.道德风险因素 C.心理风险因素 B.社会风险因素 D.物质风险因素 5. 对于损失概率高、损失程度小的风险应该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是 (B ) A.保险 B.自留风险 C.避免风险 D.减少风险 6. 股市的波动属于( B )性质的风险。 A.自然风险 B.投机风险 C.社会风险 D.纯粹风险 7. 影响保险需求总量的诸多因素中,( D)与总量成反比关系。 A.风险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B.经济发展因素 D.价格因素 8. 现代保险首先是从( A )发展而来的。 A.海上保险 C.人寿保险 B.火灾保险 D.责任保险 9. 以投保时保险标的实际价值或估计价值作为保险价值,其保险金额按保险价值来确定,这种保险被称之为( B ) A.不定值保险 C.定额保险 B.定值保险 D.超额保险

10.下列哪些利益可作为保险利益(D ) A.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利益 B.精神创伤 C.刑事处罚 D.根据有效的租赁合同所产生的对预期租金的收益 11.在保险合同订立程序中,一般(B)为要约人。 A.保险代理人 B.投保人 C.保险人 D.被保险 人 12.保险人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正式凭证为(C) A.保险凭证 B.暂保单 C.保险单 D.投保单 13.再保险合同( D ) A.只具有给付性 B.具有补偿性或给付性,视原保险合同的性质而定 C.既有补偿性又有给付性,二者同时具备 D.以补偿为原则,表现为分摊性 14.建筑工程一切险中,安装工程项目的保险金额一般按( B )A.实际价值计算。 B.重置价值计算。 C.双方协商确定计算。 D.现金价值计算。 15.有关保险市场述错误的有(C ) A.保险市场就是保险商品买卖和交易相关行为的总和 B.现代意义的保险市场已突破传统的地理上的意义 C.保险市场应具备买方、卖方和中介三大要素:主体、客体、交易价格 D.现代保险市场指促进保险交易实现的诸多环节,既供给者、需求者、中介人、管理者在的整个市场运行机制。 16. 我国《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这一经营规则是指( A )。 A.禁止兼业 C.禁止联营 B.分业经营 D.禁止专营 17.普通医疗费用保险负责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支出的(C )。 A.住院医疗费用 C.门诊医疗费用 B.手术医疗费用 D.各种医疗费用

保险学第三次综合练习(带答案)

1.徐某购得新车一辆,并在保险公司办理了财产保险,保险价值8万元。某日,其车停在楼前车位内被其邻居贺某倒车时撞坏,损失1万元,徐某碍于邻里情面,放弃了赔偿的请求,并找到了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其损失。对此,保险公司的正确做法是( A )。 A.不承担赔偿责任 B.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向贺某追偿 C.要求徐某先向贺某请求赔偿,贺某无力承担的部分,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D.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退还已收取的保险费 2.某国有企业于1999年1月就企业的厂房和设备向甲保险公司投保了财产保险,保险金额100万元,系足额保险。同年4月又就该厂房和设备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了足额保险。同年7月该单位所在地遭受洪水袭击,厂房倒塌,设备受损,估损90万元。甲、乙两家保险公司知悉重复保险的情况,应( C )。 A.甲保险公司先承保,由甲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90万元赔偿 B.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各应赔偿90万元 C.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各赔偿实际损失的一半,即各赔45万元 D.乙保险公司承保后,甲保险公司的承保失去意义,由乙保险公司赔偿90万元的损失 3.某企业财产价值200万元,投保时保了100万元。在一次电路短线所致火灾事件中,实际遭受损失为190万元,企业为保护和抢救财产支出费用20万元,为确认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交付的估价费用为4万元,为此保险公司应向企业赔付( D )万元。 A.124 B.112 C.107 D.100 4.在财产保险合同中,如果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则(D )A.该保险合同无效 B.如果投保人有恶意或过失,该合同无效 C.按保险欺诈处理 D.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无效 5.盗抢险是家庭财产保险最为普遍的一种附加险。一般来说,保险人负责赔偿的盗窃损失是( A )。 A.保险财产遭受外来人员盗窃,并有明显现场痕迹,3个月未能破案 B.保险财产遭受外来人员盗窃,并有明显现场痕迹,6个月未能破案

保险学第三次作业附带答案

保险学第三次作业附带答案 复习: ●机动车辆保险的赔偿 ●(一)车辆损失的赔偿 ●1、全部损失。是指保险车辆在保险事故中发生整体毁损或受损严重失去修复价值, 或保险车辆的修复费用达到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而形成实际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确定车辆实际价值: (1)折旧法:按出险当时的同类型车辆的新车购置价减去该车使用年限折旧金额后的价值。 (2)参考交易价:按照出险当时同类车型、相似使用时间、相似使用状况的车辆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确定。 ①当保险金额>车辆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超额保险,超出部分无效): 赔款=(实际价值-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 ②当保险金额≤车辆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的实际价值 赔款=(保险金额-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 第一题:2000年12月22日,湖北某个体经营者周某以13.2万元的价格从二手车市场购买一辆蓝鸟牌轿车,而后向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辆损失险、附加盗抢险,投保总额48万元,其中以新车购置价36万元作为机动车辆损失险的保险金额,共交纳保险费16335.40元。次年7月22日周某驾车行驶途中车辆突然起火烧毁,经鉴定起火原因为油箱与路面障碍物摩擦碰撞,造成油箱破损漏油,遇火星起火,车体全部烧毁,车辆报废。保险公司同意按照旧车价格赔付,周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解:此次事故属于车辆损失险范围内非碰撞责任中的意外事故,是保险公司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本次事故不涉及与第三方有关的损害赔偿,是单方事故,因此事故责任比例是100%,同时适合20%的免赔率。 由于车辆发生全损,并且保险金额大于发生事故时车辆的实际价值(超额保险),因此, 赔款=13.2×100%×(1-20%)=10.56万元 复习: 2、部分损失。是指保险车辆受损后,未达到整体损毁或推定全损程度的局部损失。 ①保险车辆的保险金额按新车购置价投保时,无论保险金额是否低于出险当时的新车购置价,发生部分损失按照实际修复费用赔偿。 赔款=(实际修复费用-残值)×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②保险车辆的保险金额低于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发生部分损失按照保险金额与投保时的新车购置价比例计算赔款。赔款=(实际修复费用-残值)×(保险金额/新车购置价)×事故责任比例×(1-免赔率) 第二题:一辆投保非营业用车车辆损失险的车辆在保险期间发生保险事故,新车购置价为135 000元,保险金额为121 500元,实际价值为108 000元,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依条款规定承担15%的免赔率,车辆修理费用为7300元,残值为40元。 解:赔款=(实际修理费用-残值)×(保险金额/新车购置价)×事故责任比例×(1 -免

保险学名词解释(1)

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也即指风险由可能变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的结果。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责任风险:是指个人或团体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避免: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 可保风险:即可保危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 商业保险:又称合同保险或自愿保险。所谓商业保险,即保险双方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保险的本质:是指保险的社会属性,它与保险的自然属性不同。 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保险合同。

不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双方当事人对保险标的不预先确定其价值,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再估算价值、确定损失的保险合同。 定额保险合同:是针对人身保险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在订立合同时,由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约定保险金额;在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所约定的年龄、期限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给付保险金的保险。 足额保险合同:是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相等的保险合同。 不足额保险合同:又称低额保险合同,它是指保险金额小于保险价值的保险合同。 超额保险合同:是指保险金额超过保险标的价值的保险合同。 原保险合同:是指投保人直接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契约。保险标的如有损失,由保险人直接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承担赔偿给付责任。 再保险合同: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保险合同的解释:是指当保险当事人由于对合同内容的用语理解不同发生争议时,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或者约定俗成的方式,对保险合同的内容或文字的含义予以确定或说明。 保险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投保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保险学复习整理(1).doc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风险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的特征:1、客观性;2、损失性;3、不确定性;4、可测性。 ◆风险的分类:按风险损害的对象:1、财产风险;2、责任风险;3、人身风险。 按风险的性质:1、纯粹风险;2、投机风险。 按损失的原因:1、自然风险;2、社会风险;3、经济风险。 按风险的影响程度:1、基本风险;2、特定风险。 ◆风险处理:是指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结果,对风险管理技术和措施进行选择及实施的过程。 ◆风险处理主要方法:(重点) ●避免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的存在或可能发生,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或活动。 ●预防风险:是指通过对风险的预测,实现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技术或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减 少损失的机会。 ●抑制风险:是指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为防止灾害的过大或蔓延、减少损失而采取的技术或措施。 ●自留风险:是指个人或企业自己承担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别人处理,主要是保险。保险是风险处理的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风险与保险的关系:1、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2、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 3、保险是风险处理的重要有效方法; 4、保险经营效益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 第二章保险的职能和作用 ◆保险的概念: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 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的性质:1、经济性;2、互助性;3、适法性;4、科学性。 ◆保险的基本职能: ●分摊风险的职能:是将个别投保单位和个人的损失风险,分摊给所有的投保单位和个人。 ●经济补偿(赔付)的职能:保险人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遭受损害时, 用保险基金进行赔付,就是用所有投保人的钱来弥补一部分被保险人的损失。 ◆保险的基本职能: 1、保险对风险的分摊是建立在灾害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一矛盾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对个别投保单位和 个人来说,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对所有投保单位和个人来说,却是必然的和确定的; 2、保险的实质就是将个别被保险人面临的风险损失分摊给所有的投保人; 3、这种风险的分摊是通过保险人的中介活动来完成的。 ◆保险的作用: ●社会稳定器的作用: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 ●经济助动器的作用:1、有利于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 3、为社会提供长期的建设资金来源。 ◆保险的分类:按实施形式:法定保险、自愿保险; 按保障的主体:企业保险和个人保险、团体保险和个人保险; 按经营目的:商业保险、社会保险; 按保险标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人身保险; 按风险转嫁方式:原保险与再保险、复合保险与重复保险、共同保险; 按保险金额确定方式: ●定值保险:指在投保时确定保险标的的价值,并以此确定保险金额的保险;一般适用于不易确定价值的 财产为标的的保险。发生保险事故时,不论财产的实际价值如何,保险人均按约定的保险金额来计算赔

保险学A卷答案修改

东 北 大 学 秦 皇 岛 分 校 课程名称: 保险学 试卷类型: (A ) 考试形式: 闭 卷 授课专业: 金融学 考试日期:2012年11月26 日 试卷:共 4 页 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身保险中最古老的险种是健康保险( × ) 2、按危险性质分类,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 ) 3、在健康保险中必须指定受益人(× ) 4、财产保险公司经申请才可以经营海上保险( √ ) 5、风险事故是风险因素的直接原因( × ) 6、财产保险的理赔不能适用分摊原则。( × ) 7、成数再保险是中一般会规定一个责任限额。( √ ) 8、我国《保险法》中没有关于指定受益人的具体规定( × ) 9、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的身体和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一种政策性保险( × ) 10、现在的人身保险一般采用阶梯费率制( × )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保险合同的最高限额叫做( B ) A 保险事件 B 保险金额 C 保险内容 D 保险标的 2、下列保险不属于广义财产保险的是( C ) A 、出口信用保险 B 责任保险 C 意外伤害保险 D 农业保险 3、保险的派生职能是( C ) A 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 B 分担风险和融资职能 C 防灾防损和融资职能 D 防灾防损和补偿职能 4、下列不是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容是( D ) A 告知 B 保证 C 弃权与禁止反言 D 委付 5、人身保险中的狭义受益人是( D )死后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A 保险人 B 投保人 C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D 被保险人 6、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 ( C ) A 保险人和投保人 B 保险人和被保险人 C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D 保险人和受益人 7、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就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向另一方提出订约建议的明确意思表示,被称为 ( B ) A 承诺 B 要约 C 订立 D 承保 8、在财产保险合同中,确定保险金额的基础是 ( C ) A 保险标的 B 保险价值 C 保险利益 D 保险事故 9、( A )在保险合同中的义务是按时缴纳保险费。 A 投保人 B 被保险人 C 保险人 D 受益人 10、在保险合同变更的各种情况中,由于保险人的变动而引起的保险合同变更属于 ( A ) A 保险合同主体变更 B 保险合同内容变更 C 保险合同客体变更 D 保险合同效力变更 11、保险合同载明的对于保险标的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应承担的经济赔偿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称为 ( B ) A 保险赔偿 B 保险责任 C 保险给付 D 保险保障 12、受益人取得受益权的唯一方式是 ( C ) A 依法确定 B 以血缘关系确定 C 被保险人或投保人通过保险合同指定 D 以经济利害关系确定 13、在各类保险单证中,保险双方当事人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是 ( A ) A 保险单 B 小保单 C 投保单 D 暂保单 14、当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规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时,保险人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 ) A 增加保费 B 减少保费 C 增加保额 D 缩短保险期限 15、( D )合同是给付合同,不受重复保险的限制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浙大远程保险学第1次答案

《保险学》作业 第一讲风险与保险习题 一、判断题 1.损失管理包括减损和防损,前者是为了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后者是为了降低损失的程度。 ( × ) 2.二元说认为保险合同是以给付一定金额和损失赔偿的合同。 (× ) 3.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确定的损失风险是可保风险。 ( ×) 4.保险是以对价为基础,高度体现互助合作的合同行为;救济是单方面的施舍行为。( √) 二、名词解释 1.风险 答:风险即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损失发生与否的不确定和损失程度的不确定。 2.静态风险 答:静态风险是指在社会经济正常的情况下,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过失行为而招致的风险。 3.责任风险 答:责任风险是指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当事人未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4.保险 答:首先,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其次,从法学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其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三、简答题 1.简述给个人和经济单位造成财务困难和经济没有保障的主要纯粹风险。 答:给个人和经济单位造成财务困难和经济没有保障的主要纯粹风险有以下3种: 1)人身风险。包括未老身故、老年、疾病、失业或待业。 2)财产风险。与财产风险相联系的损失有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额外的费用开支。 3)责任风险。按照法律规定,如果一个人的过失行为造成他人伤亡或财产损失,过失人必须负有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 2.简述可保风险的条件。 答:保险人一般承保纯粹风险,然而并非所有的纯粹风险都具有可保性。可保的风险要满足下列条件: 1)风险是纯粹风险而非投机风险 2)风险事故的发生事意外的,但风险损失本身是可以确定的 3)风险损失幅度必须在一适当的范围内 4)大量独立的同质风险单位存在 3.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解释保险的含义。 答: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集合同质风险单位以分摊损失的一种经济制度,其手段是集合大量同质风险单位,其作用是损失的分摊,其目的是补偿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以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4.比较保险与赌博、储蓄的异同。 保险与储蓄都是用现金剩余做准备,以应付将来的经济需要,但他们在技术原理等方面有本质性的不同。

保险学期末试卷

精品文档 江西农业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名称: 保险学 开课单位: 经管学院 考试方式: 闭卷 适用班级: 金融、劳保、经济 考试日期: 2013年 考试时间: 120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务必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交给监考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故意促使事故发生,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属于( ) A.心理风险因素 B.道德风险因素金 C.人为风险因素 D.物质风险因素 2. 某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为90万元,实际价值为120万元,出险后该标的的损失为80万元,按照比例赔偿方式,保险人应支付的赔偿额为( ) A.60万元 B.80万元 C.90万元 D.120万元 3.财产保险独有的原则是( ) A.保险利益原则 B.最大诚信原则 C.赔偿原则 D.近因原则 4.某汽车的保险金额为200,000元,规定绝对免赔额为2,000元。汽车出险发生全损,其中合理的施救费用为5,000元,则保险人应支付赔款( ) A.195,000 B.200,000 C.203,000 D.205,000 5. 在产品责任保险中,不属于被保险人的是( ) A.产品制造方 B.产品出口方 C.产品使用方 D.产品零售方 6.在保险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丧失了某些必要条件致使合同暂时失去效力,称为( ) A.合同终止 B.合同中止 C.合同复效 D.合同中断 7. 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定期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的险种是( ) A.意外伤害保险 B.死亡保险 C.年金保险 D.健康保险 8、李女士所在单位为其购买了一份终身保险,此时李女士已有身孕并指定胎儿为 受益人。胎儿出生半年后,该女士在一次车祸中遇难。此时保险公司应该将保险金支付给() A 李女士的法定继承人 B 李女士的孩子的监护人 C 李女士的配偶 D 李女士的代理人 9、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 财产保险合同的标的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财产或其派生利益 B 人身保险合同的标的无法用货币衡量 C 财产保险合同与人身合同均以损害补偿为理论基础 D 多数情况下,财产保险合同主体较简单,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同属一人 10、下列保险合同中,使用代位追偿原则的是() A 责任保险合同 B 定期寿险合同 C 年金保险合同 D 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11、某人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某天在回家的路上被汽车撞伤送往医院,在其住院治疗期间因心肌梗塞而死亡。那么,在这一死亡事故中的近因是() A 被汽车撞倒 B 心肌梗塞 C 被汽车撞倒和心肌梗塞 D 被汽车撞倒导致的心肌梗塞 12、按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再保险合同的自留金额和分出金额的保险合同是( )A.超额赔款再保险合同 B.溢额再保险合同 C.成数再保险合同 D.转分保合同 13、有批货物投保海上货运险,保险金额即为约定保险价值180000美元,保单中规定有3%的绝对免赔率。后在运输途中损失5800美元,保险公司应赔( )。 A 5626美元 B 5800美元 C 400美元 D 0(不赔) 14.对雇主责任保险基本责任陈述有误的是( )。 A 职业性疾病是指经过医院确诊的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B 受雇过程是在保险期限内不包括假日和加班 C 雇员从事的工种必须是列明的或与列明有关的 D 雇主伤亡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15、( )是指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时,保险金按照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合同。 A 足额保险金合同 B 定额保险合同 C 超额保险金合同 D 定值保险合同 16.在保险活动中,人们以不诚实或故意欺诈行为促使保险事故发生,以便从保险活动中获取额外利益的风险因素属于() A 逆选择 B 道德风险 C 心理风险 D 法律风险 17.保险标的在航运途中遭遇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时,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而进行抢救、保护、清理等工作所支付的合理费用,称为( )。 A 施救费用 B 特别费用 C 救助费用 D 额外费用 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保险学)习题答案

《保险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一、名词解释 风险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 纯粹风险投机风险风险管理可保风险 风险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A.风险因素直接导致损失发生 B.风险事故是引起风险因素增加的基本条件C.只有实质风险因素才是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 D.风险因素是导致风险事故形成的基本条件,风险事故是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 2.以风险的性质为分类标准,风险可以被区分为___________。 A.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 B.财产风险与人身风险 C.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 D.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A.保险 B.避免 C.自担风险 D.损失控制 6.对于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的风险,一般采用__________。 A.保险 B.自担风险 C.避免风险 D.损失控制 7.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或借入资金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称为__________。 A.保险 B.自担风险 C.避免风险 D.损失控制 三、问答题 1.试述风险的特征。 2.风险识别有哪些基本方法? 3.试述风险处理的方法。 4.可保风险应具备哪些条件?

5.试述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6.试分析你的家庭面临的风险及应采用何种管理方法。

第二章保险产生和发展 一、名词解释 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共同海损 二、问答题 1.简述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分析全球保险业发展的趋势。 三、思考题 你如何评价我国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章保险性质、职能及其作用 一、名词解释 保险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利益保险标的保险基金 二、问答题 1.比较保险与储蓄、社会救济、保证、赌博的异同点。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有哪些不同。 3.论述保险的职能。 4.简述保险基金的特征。

智慧树知到《保险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保险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风险按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A:人身风险和财产风险 B: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C: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 D: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答案: 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2、()风险因素是有形因素。 A:道德 B:实质 C:风纪 D:心理 答案: 实质 3、风险估测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风险评价 B:风险选择 C:风险识别 D:风险效果评价 答案: 风险识别 4、可保风险的要件不包括()。 A:风险是投机的

B:风险是偶然的 C:风险是意外的 D:风险有重大损失的可能 答案: 风险是投机的 5、关于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A:风险管理的范围小于保险的范围 B: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C:保险是风险管理中转移风险的一种形式 D:保险针对的是纯粹风险,风险管理针对的包括投机风险 答案: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险是风险管理中转移风险的一种形式,保险针对的是纯粹风险,风险管理针对的包括投机风险 6、以下不属于纯粹风险的有()。 A:自然灾害 B:套期保值 C:股票投资 D:参与赌博 答案: 套期保值,股票投资,参与赌博 7、风险事故的不确定性表现在()。 A: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 B:风险何时发生不确定 C:发生的状况不确定 D:风险何地发生不确定 答案: 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风险何时发生不确定,发生的状况不确定,风险何地发生不确定

8、如果损失频率为0和1时就不存在风险。 A:对 B:错 答案: 对 9、运用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损失频率和减少损失程度。A:对 B:错 答案: 对 10、纯粹风险所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损失、无损失和盈利。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按照保险实施方式分类,保险分为()。 A: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B: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C:原保险和再保险 D: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答案: 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 2、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于()。 A:开业资金 B:保险费

《保险学》第三次在线作业

《保险学》第三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4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我国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承保的一般附加险有( )种。 ?A、9 ?B、10 ?C、11 ?D、12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对于共同海损所作出的牺牲和支出的费用,应由()。 ?A、船方承担 ?B、货方承担 ?C、保险公司承担 ?D、所有与之有利害关系的受益人按获救船舶、货物、运费获救后的价值比例分摊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按CIF术语成交的贸易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火灾被焚,应由()。 ?A、卖方承担货物损失 ?B、卖方负责向保险公司索赔 ?C、买方负责向保险公司索赔 ?D、买方负责向承运人索赔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平安险不赔偿()。 ?A、自然灾害造成的实际全损 ?B、自然灾害造成的推定全损 ?C、意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D、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淡水雨淋险属于()的承保范围。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般附加险 ?D、特别附加险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我国某公司以CIF条件与国外客户订立出口合同。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买方对投保无特殊要求,我公司只需投保()。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一切险加战争险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是()。 ?A、平安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水渍险 ?B、水渍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平安险 ?C、一切险最大,其次是水渍险,再次是平安险 ?D、一切险最大,其次是平安险,再次是水渍险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是责任保险产生与发展最为直接的基础。 ?A、民事法律风险的客观存在 ?B、生产力的提高 ?C、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D、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采用与其他保险业务组合承保的责任保险是( )。 ?A、产品责任保险 ?B、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C、船舶责任保险 ?D、建筑工程第三者责任保险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是雇主责任保险业务量最大的险种。 ?A、场所责任保险 ?B、综合公众责任保险 ?C、承包人责任保险

保险学名词解释 (完)

《保险学》名词解释 责任风险:因行为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合同或道义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社会风险:过失行为、不当行为以及故意行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10、可保风险:可以被保险公司接受承保的风险。 11、道德风险: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称为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12.逆选择:逆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对产品的类型和质量等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次货驱赶良货的一种现象。 13.冒险借贷:由借款人以船舶或船载货物为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在船舶或货物安全抵达目的地后一定期限内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若船舶航行途中受损、失事沉没,则免去借款人部分或全部还本付息义务的借贷合同。 14.共同海损: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它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 15.保险密度: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保险密度=保费收入/入口总量 16.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费收入与该国或地区的GDP的比率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 17.纯费率:是指纯保费占保险金额的比率,是作为保险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的损失金额。 18.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保险人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对偿付能力的监管也是国家对保险市场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 19.保险价值:指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时,作为确定保险金额基础的保险标的的价值,也即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享有的保险利益在经济上用货币估计的价值额 20.宽限期条款:在分期缴费的人寿保险中,如果投保人未按时缴纳第二期及以后各期的保险费时(投保人如未缴纳第一期保险费则寿险合同一般不生效),在宽限期(一般为30天或60天)内保险合同仍然有效,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仍予负责,但要从保险金中扣除所欠的保险费。如果宽限期结束后投保人仍然没有缴纳保险费,也无其他约定,则保险合同自宽限期结束的次日起失效。 21.犹豫期条款: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在此期间,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 22.等待期条款:等待期,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对于可行权条件

保险学第二章---保险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强制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国家或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强行实施的一种保险。 2.自愿保险:也称任意保险,是指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通过订立保 险合同或者自愿组合而建立起的保险关系。 3.足额保险:是指投保人以保险价值的全部投保,在投保合同中约定的保险金额通常与保 险价值相等的一种保险。 4.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对同一风险共同缔结保险合同 的一种保险。 5.保险深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保险收入与该国或地区的GDP的比率。 6.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 二、填空题 1.按照保险标的划分,保险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2.按照承保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原保险)、(再保险)、(复合保险)、(重复保险) 和(共同保险)。 3.按照风险转嫁方式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不足额保险)、(足额保险)和(超额保险)。 4.按照保险性质不同,保险可以分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政策保险)。 5.按照经营目的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盈利保险)和(非盈利保险)。 6.按照投保单位不同,保险可以划分为(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 7.凡为全体利益减轻船只载重投弃入海的货物而遭受损失的,须由全体分摊归还,这种 原则称为(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原则,并于公元前916年为(罗地安)海商法所采用。 8.1667年,(尼古拉·巴蓬)开设了第一家专门承保房屋火灾保险的商行,并于1681年

改组,正式设立火灾保险公司。 9.近代海上保险发源地是(意大利) 10.(大数法则)的编制和运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 11.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不同表现在(实施方式)、(举办主体)、(保费来源)和(保 险金额)等。 三、判断题 1.非寿险就是指财产保险。(×) 2.按照投保时是否足额保险,财产保险可分为定值保险和不定值保险。(×) 3.国外最早产生保险思想的并非现代保险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处在东西方贸易要道上巴比伦、埃及和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等文明古国。(√) 4.频繁的火灾使人们渴望保障,故近代保险首先从火灾保险发展而来。(×) 5.1523年佛罗伦萨制定了一部较完整的条例,规定火灾标准格式保险单。(×) 6.劳合社是世界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取代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保险监管职责。(×) 8.商业保险公司按商业经营原则经营的商业保险都不是强制保险。(×) 9.商业保险以赢利为经营目的,故商业保险不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10.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实施方式不同。各国法律一般规定社会保险应遵循自愿原则。(×) 11.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四、单项选择题 1.从法律角度讲,保险关系一般被认为是一种(B )。 A.行政法律关系 B.民事法律关系 C.刑事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2.我国《保险法》将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分为(C )。

保险学A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座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2014学年第 2 学期期末考试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试题 (供 金融学院函授 使用)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 总分合计人(签名) 评卷复核人(签名) . 一、 单选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风险因素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 A )的条件。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变化 2、按风险损害的性质分类,风险可分为( )。 A 、人身风险与财产风险 B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 C 、经济风险与技术风险 D 、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 3、某建筑工程队在施工时偷工减料导致建筑物塌陷,则造成损失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 )。 A 、物质风险因素 B 、心理风险因素 C 、道德风险因素 D 、思想风险因素 4、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合同所保障的对象是( )。 A 、被保险人 B 、投保的财产 C 、投保人 D 、受益人 5、保险合同的客体是( )。 A 、可保利益 B 、保险标的 C 、被保险人 D 、投保人 6、根据合同内容的不同,保险条款可分为( )和( )。 A 、法定条款 B 、附加条款 C 、基本条款 D 、任选条款 7、以下不属于运输工具保险的是( )。 A 、汽车保险 B 、卫星保险 C 、飞机保险 D 、船舶保险 8、一般采用强制保险方式的是机动车辆保险中的( )。 A 、车辆损失险 B 、不计免赔特约险 C 、全车盗抢险 D 、第三者责任险 9、下列事故中属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的保险责任的是( )。 A 、车祸身亡 B 、长期接触汞而引发汞中毒死亡 C 、吸毒死亡 D 、犯罪人意外死亡 10、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主要取决于被保险人的( )。 A 、健康状况 B 、年龄 C 、性别 D 、职业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 4 分 ,共 20分) 1、保险 2、受益人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直接向保险人行使赔偿请求权的人,受益人有资格享受保险合同利益, 但不负缴纳保费的义务。受益人与保险人的法律关系只在被保险人死亡时才发生。 3、 保险标的 是指保险合同中所载明的投保对象,即作为保险对象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或者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 4、近因 5、保险金额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保险学》第一次作业:保险合同

作业要求: 1、手写答案; 2、每题的解答不能超过300字。 1、有一承租人向房东租借房屋,租期为9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承租人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承租人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灾保险一年。租期满后,租户按时退房。 退房后1个月,房屋毁于火灾。于是承租人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 A、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谁对房屋存在保险利益?该保险利益来源于什么? B、假设在承租人租房之前一天,房东已经将该房屋进行了投保。那么保险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该赔给谁?此时谁对房屋存在保险利益?该保险利益来源于什么? 2、 2005年1月9日,陈某将上一年在A保险公司办理的一份车辆保险单交给B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李某,要求参照该保单内容,为其同一辆车办理保险。1月13日,B保险公司制作了一份保险单(险种名称及内容与A保险公司不完全一致),保险期限为 2005年1月15日零时至 2006年1月14日24时止。1月14日,李某多次电话通知陈某来领取保单并交保费,陈某答复没有时间。 1月16日上午,陈某的车辆被盗,陈某将此事告诉了李某,并于1月17日到B保险公司查看了保险单内容,李某将保险单复印一份给陈某。1月18日,陈某向B保险公司要求交保费并领取保险单原件,遭B保险公司拒绝。于是,同年3月陈某将B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该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判令B 保险公司收取保险费并签发保险单。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该保险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有效。原告陈某认为: B保险公司已经同意承保,且出具了保险单,并有业务代表通知领取保险单,保险合同有效。被告B保险公司则认为: 被告的承保承诺未送达原告,通知领取保单与承诺不是一回事,双方合同尚未成立。 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为什么? 3、 2005年11月23日,高某在宜昌某寿险公司给其丈夫林某投保了一份世纪长乐终身分红保险。受益人为他们的孩子,高某当日交付了首期保险费。该寿险公司于11月29日签发了保险单;签发保单时,因高某文化水平有限,请求业务员帮助,在其指导下完成合同的签署。2006年10月4日,被保险人林某因疾病死亡,高某当日将此事电话通知了该寿险公司,10月9日提请理赔。 11月20日该寿险公司以签约当日未经被保险人林某亲笔签字、保险合同无效为由拒绝理赔,发出了拒赔通知书。 投保人高某诉诸法院,认为该寿险公司在签约及审批时并未强调要求被保险人本人签名,按程序收取了保险费并签发了保险单后,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拒绝理赔,只享受合同权利却不承担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原告的损失。 你认为保险公司拒赔是否有理?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