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考试题库)

经济学原理(考试题库)

经济学原理(考试题库)
经济学原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

A.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2.边际变动()。

A.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

B.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C.使结果无效率;

D.并不影响激励;

3.小李上大学时,()最有可能不是他这个选择的机会成本。

A.学费;

B.伙食费;

C.书本费;

D.如果他不上大学所挣的钱;

4.循环流量图说明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A.家庭是卖者,企业是买者;

B.家庭是买者,企业是卖者;

C.家庭和企业都是买者;

D.家庭和企业都是卖者;

5.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是()。

A.有效率,但不可能;

B.可能,但无效率;

C.既有效率又可能;

D.既无效率又不可能;

6.在1个小时内,David可以洗2辆汽车或剪1块草坪,Ron可以洗3辆汽车或剪1块草坪,以下()表述正确。

A.David在洗汽车上有比较优势,Ron在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

B.Ron在洗汽车上有比较优势,David在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

C.David的比较优势在洗汽车上,而不在剪草坪上;

D.Ron的比较优势在洗汽车上,而不在剪草坪上;

7.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8.“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说法的前提是()。

A.任何物品都是有价格的,应该按照价格进行购买;

B.任何事情都有机会成本;

C.政府总是补贴食品生产;

D.人们都是自私的,不会为社会提供免费的商品;

9.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

10.()是实证经济学的陈述。

A.收入应该是累进的;

B.男女应该同工同酬;

C.污染控制物有所值;

D.污染控制减少就业;

11.在1个小时内,David可以洗2辆汽车或剪1块草坪,Ron可以洗3辆汽车或剪1块草坪。以下()表述正确。

A.David在洗汽车上有绝对优势,Ron在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

B.Ron在洗汽车上有绝对优势,David在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

C.David的绝对优势在洗汽车上,而不在剪草坪上;

D.Ron的绝对优势在洗汽车上,而不在剪草坪上;

12.以下()变动不会使汉堡包的需求曲线移动?

A.热狗的价格;

B.汉堡包的价格;

C.汉堡包面包的价格;

D.汉堡包消费者的收入;

13.下列()不可能导致猪肉供给减少。

A.猪饲料价格上升;

B.政府对猪肉价格采用价格上限,使价格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C.某些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D.鸡肉价格上升,部分养猪户转向养殖鸡;14.随着红酒价格的上升,会出现()。

A.红酒的需求量减少;

B.红酒的供给量减少;

C.红酒的需求减少;

D.红酒的供给减少;

15.下面()不会引起电话市场供给的增加。

A.电信业管制放松;

B.发明了一种更廉价的塑料生产工艺;

C.电话需求的减少引起价格下降;

D.减少了对电话生产厂商征税;

16.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示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一种商品价格()时,它的()。

A.上升,供给减少;

B.上升,供给量增加;

C.下降,供给不变;

D.下降,供给量增加;

17.以下()不会使汉堡包的需求曲线移动?

A.热狗的价格;

B.汉堡包的价格;

C.汉堡包面包的价格;

D.汉堡包消费者的收入;

18.假设公寓是正常物品,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同时新建筑技术使公寓建筑成本减少,对公寓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会发生()。

A.价格上升,数量增加;

B.价格下降,数量不确定;

C.价格不确定,数量增加;

D.价格减少,数量减少;

19.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是()。

A.技术水平;

B.价格;

C.预期价格;

D.相关商品的价格;

20.下列()是经济上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A.先到先得;

B.排队;

C.价格;

D.配给;

21.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B.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22.如果A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B商品的需求增加,请问A和B商品为()。

A.低档商品;

B.高档商品;

C.替代品;

D.互补品;

23.随着媒体曝光,许多国产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令公众对国产奶粉的食品安全丧失信心,只能以国外奶粉代替。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国产奶粉的需求曲线将向()移动,均衡交易量(),均衡价格()。

A.右,增加,上升;

B.左,增加,上升;

C.右,减少,上升;

D.左,减少,下降;

24.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10%,买者的总支出增加了5%,这种商品的弹性()。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法判断弹性大小;

25.在一个时期内,企业进入和退出一个市场的能力意味着在长期中,()。

A.需求曲线富有弹性;

B.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C.供给曲线富有弹性;

D.供给曲线缺乏弹性;

26.如果一种物品的(),该物品的供给增加将减少生产者得到的总收益。

A.需求曲线富有弹性;

B.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C.供给曲线富有弹性;

D.供给曲线缺乏弹性;

27.对一种物品向消费者征收每单位1美元的税收相当于()。

A.向这种物品的生产者征收每单位1美元的税收;

B.向这种物品的生产者支付每单位1美元的补贴;

C.使该物品的每单位价格提高了1美元的价格下限;

D.使该物品的每单位价格提高了1美元的价格上限;

28.Jen对她的时间的评价为每小时60美元。她用2小时为Collen按摩。Collen愿意为按摩支付300美元,但他们通过谈判把价格定为200美元。在这个交易中,()。

A.消费者剩余比生产者剩余多20美元;

B.消费者剩余比生产者剩余多40美元;

C.生产者剩余比消费者剩余20美元;

D.生产者剩余比消费者剩余40美元;

29.以下()会增加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并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

A.实施限制性价格下限;

B.取消限制性价格下限;

C.把税收加在生产者一方;

D.取消对生产者征税;

30.生产大于供求均衡的产量是无效率的,因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是()。

A.负数;

B.零;

C.正数但小于边际卖者的成本;

D.正数但大于边际卖者的成本;

31.在()情况下对一种物品征税会产生无谓损失。

A.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

B.税收收入大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

C.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

D.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消费者剩余;

32.Raj用两个小时开了一家柠檬水摊位。他花了10美元买原料,并卖了价值60美元的柠檬水。在这同样的两个小时中他本可以帮邻居剪草坪而赚到40美元。Raj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分别为()。

A.50美元,10美元;

B.90美元,50美元;

C.10美元,50美元;

D.50美元,90美元;

33.边际产量递减解释了为什么随着企业产量增加,()。

A.生产函数和总成本曲线变得陡峭;

B.生产函数和总成本曲线变得平坦;

C.生产函数变得陡峭,而总成本曲线变得平坦;

D.生产函数变得平坦,而总成本曲线变得陡峭;

34.政府每年对所有比萨饼店征收1000美元许可证费,这会导致()移动。

A.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B.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35.一个竞争企业通过选择是()的数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A.平均总成本最低;

B.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C.平均总成本等于价格;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

36.长期中()。

A.固定成本会比可变成本高;

B.可变成本会比固定成本高;

C.所有成本都是固定成本;

D.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37.对厂商决策而言,最重要的成本是( )。

A.总成本;

B.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

D.可变成本;

38.一种没有任何相近替代品的挽救生命的药物将具有()。

A.很小的需求弹性;

B.很大的需求弹性;

C.很小的供给弹性;

D.很大的供给弹性;

39.当政府设置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它会引起()。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物品短缺;

D.物品过剩;

40.一个企业以总成本5000美元生产1000单位产品。如果将产量增加到1001单位,总成本增加到5008美元。关于这个企业的成本是()。

A.边际成本是5美元,平均可变成本是8美元;

B.边际成本是8美元,平均可变成本是5美元;

C.边际成本是5美元,平均总成本是8美元;

D.边际成本是8美元,平均总成本略大于5美元;

41.如果更高的产量水平使工人在特定工作中更专业化,企业就会表现出()。

A.规模经济,平均总成本下降;

B.规模经济,平均总成本上升;

C.规模不经济,平均总成本下降;

D.规模不经济,平均总成本上升;

42.一个完全竞争企业会()。

A.选择其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B.使其价格低于出售相似产品的其他企业价格;

C.把价格作为既定条件;

D.选择使其获得最大市场份额的价格;

43.一个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其()。

A.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其边际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B.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在其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C.边际成本曲线在其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D.边际成本曲线在其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部分;

44.在一个有许多同质企业的竞争市场长期均衡中,价格P、边际成本MC以及平均总成本ATC的关系是()。

A.P>MC,且P>ATC;

B.P>MC,且P=ATC;

C.P=MC,且P>ATC;

D.P=MC,且P=ATC;

45.如果一个企业随着产量增加表现出以下()特点,这家企业就是自然垄断者。

A.边际收益递减;

B.边际成本递增;

C.平均收益递减;

D.平均总成本递减;

46.如果一个垄断者的固定成本增加,会发生()。

A.价格将增加,利润将减少;

B.价格将减少,利润将增加;

C.价格将增加,利润将保持不变;

D.价格将保持不变,利润将减少;

4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将()。

A.保持不变;

B.开始时趋于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C.开始时趋于上升,然后趋于下降;

D.一直趋于下降;

48.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面对着水平的需求曲线,因为()。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权;

B.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全部产量的很小的份额;

D.与其他企业相比,该企业的规模很小;

49.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是( )。

A.需求曲线水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且向下倾斜;

B.边际收益曲线水平,需求曲线在边际收益曲线的上方且向下倾斜;

C.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合且水平;

D.两者没有关系;

50.()是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C.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1.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不存在;

D.水平直线;

52.如果热狗的价格是2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4美元,那么30个热狗对GDP的贡献和()个汉堡包一样。

A.5;

B.15;

C.30;

D.60;

53.以下()没有计入美国的GDP中。

A.法国空军向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购买了一架飞机;

B.通用汽车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一个新汽车生产厂;

C.纽约市为一个警察支付工资;

D.联邦政府向一个美国老年人送去一张社会保障支票;

54.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差异非常大,其背后的原因是()。

A.各国生产率水平的差异;

B.各国消费水平的差异;

C.各国价格水平的差异;

D.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55.一个封闭经济收入为1000美元,消费150美元,投资250美元,政府购买支出200美元,净出口为()美元。

A.100;

B.200;

C.300;

D.400;

56. 一个农民种小麦,他以100元把小麦卖给磨坊主。磨坊主又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并以150元价格卖给面包师。面包师把面粉做成面包,以180元价格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吃了这些面包。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

A.180元;

B.100元;

C.150元;

D.430元;

57.以下()不会直接影响世界各国生产率水平的差异。

A.人均物质资本;

B.人均储蓄规模;

C.人均人力资本;

D.人均自然资源;

58.政府采取以下()公共政策能够促进一国生产率水平提高。

A.限制人口出生;

B.限制来自国外的投资;

C.鼓励自由贸易;

D.限制居民接受教育;

59.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下()描述是正确的。

A.教育提高了一国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B.教育提高了一国的自然资源总量;

C.教育产生负外部性;

D.教育提高了一国的投资水平;

60.政府通常采取()公共政策来促进研究与开发。

A.鼓励储蓄;

B.专利制度;

C.刺激人口增长;

D.对外开放;

61.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将会()。

A.对经济生产食物的能力带来压力,人们注定要生活在贫困之中;

B.把资本存量分摊到更少的劳动力中,降低了每个工人的生产率;

C.促进技术进步,因为会有更多科学家和发明者;

D.最终会下降到可持续的水平,因为生育控制技术得到改进,而且人们的家庭规模变小;

62.Ectenia有人口100人:40个人全职工作,20个人兼职工作但想全职工作,10个人正在找工作,10个人想工作但丧失信心放弃了找工作,10个人由于全日制学习对工作不感兴趣,还有10个人退休,失业人数是()。

A.10人;

B.20人;

C.30人;

D.40人;

63.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

A.失业者寻找工作的努力;

B.工人面临的收入不确定性;

C.工会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D.摩擦性失业的数量;

6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厂房设备投资的支出属于固定成本;

B.贷款利息的支出属于显性成本;

C.总成本在短期内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D.总机会成本中不包括购买原材料的显性成本,仅指隐性成本;

65.如果一个利润最大化的竞争企业生产的产量的边际成本在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间,它将()。

A.在短期中继续生产,但在长期中会退出市场;

B.在短期中停业,但在长期中会恢复市场;

C.在短期中停业,而且在长期中退出市场;

D.在短期与长期中都会继续生产;

66.纽约的椒盐卷饼摊是实现了长期均衡的完全竞争行业。有一天,市政府开始对每个摊位每月征收100美元的税。这种政策在短期和长期中影响()椒盐卷饼的消费量。

A.短期中减少,长期中没有变化;

B.短期中增加,长期中没有变化;

C.短期中没有变化,长期中增加;

D.短期中没有变化,长期中减少;

67.对于向所有消费者收取相同价格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者,价格P、边际收益MR、和边际成本MC之间的关系是()。

A.P=MR以及MR=MC;

B.P>MR以及MR=MC;

C.P=MR以及MR>MC;

D.P>MR以及MR>MC;

68.与社会最优水平相比,垄断企业会选择()。

A.过低的产量和过高的价格;

B.过高的产量和过低的价格;

C.过高的产量和过高的价格;

D.过低的产量和过低的价格;

69.当垄断者从收取单一价格转为完全价格歧视价格时,它减少了()。

A.产量;

B.企业的利润;

C.消费者剩余;

D.总剩余;

70.垄断缺乏效率的经济学含义是( )。

A.垄断厂商在平均成本曲线的上升部分进行生产;

B.消费者购买最后一单位商品支付的价格超过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

C.垄断厂商没有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D.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71.牧羊农民Angus以20美元把羊毛卖给织毛衣者Barnaby。Barnaby织了两件毛衣,每件的市场价格为40美元。Collette买了其中一件,另一件仍在Barnaby的商店中。这里的GDP 为()。

A.40美元;

B.60美元;

C.80美元;

D.100美元;

72.一个美国人买了一双意大利制造的鞋。美国的国民收入核算()。

A.净出口和GDP都增加;

B.净出口和GDP都减少;

C.净出口减少,GDP不变;

D.净出口不变,GDP都增加;

73.假设GDP是100亿人民币,消费性支出是60亿,投资为20亿,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为10亿,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为5亿,则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额应该为()。

A.40亿人民币;

B.20亿人民币;

C.10亿人民币;

D.5亿人民币;

74.下面( )不记入美国GDP 。

A.俄亥俄州高速公路的建造;

B.对残疾人的补助;

C.日本工厂购买西弗吉尼亚的煤炭;

D.美国总统的工资;

75. 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

A.11%;

B.5%;

C.8%;

D.10%;

二、作图分析题。

1.音乐下载的需求曲线在下述情况下将如何改变?

(1)iPod 的价格下降;

(2)音乐下载的价格下降;

(3)CD 价格下降。

2.如果一种物品可获取的量是固定的,而且再也不能多生产,供给的价格弹性是多少?并请画出图形。

3.如果弹性大于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有弹性还是完全无弹性?并请画出图形。

三、计算题。

1.假设公务乘客和度假乘客对从纽约到波士顿之间航班机票的需求如下:

(1)当

票价从200美元上升到250美元时,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度假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用中点法计算)

(2)为什么度假乘客与公务乘客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2.以下为某商品的成本数据,计算:

(1)该产品的FC ;

(2)当Q =2时,该产品的AVC 以及MC ;

(3)当Q=3时,该产品的VC 、ATC;

价格(美元)

公务乘客需求量(张) 度假乘客需求量(张) 150

2100 1000 200

2000 800 250

1900 600 300 1800 400

(4)当Q=5时,该产品的TC、AFC以及MC;

3.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都可以生产4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个日本工人每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假设每个国家有1亿工人。试分析:

(1)画出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对美国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一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对日本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生产一吨粮食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有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生产粮食上有绝对优势?

(4)哪个国家在生产汽车上有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在生产粮食上有比较优势?

(5)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有一半工人生产汽车,一半工人生产粮食。每个国家能生产多少汽车和粮食。

(6)从没有贸易的情况出发,举例说明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四、简答题。

1.竞争市场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

2.简述决定一国生产率的因素。

3.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哪两件事情?

4.列出GDP的组成部分并解释各部分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入学考试《经济学原理》1998-2014年真题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入學考試《經濟學原理》1998-2014年真題 1998年 一、概念 1、自然失业率 2、挤出效应 3、边际替代率 4、经济租 二、简答 1、用AVC与MC的关系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2、简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3、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三、论述 论述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状况的变化。 1999年 一、概念 1、萨伊定律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3、边际消费倾向 4、公开市场业务 二、简答 1、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2、试评结构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隐蔽性失业的争论。 3、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那些? 4、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 三、论述 试论述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意义和结果。

2000年 一、简答题 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4、你如何看待“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5、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6、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7、简述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孟德尔(Robert A. Mundell)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论述题 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2001年 简答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其政府规制。 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2年 论述 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2、用图形分析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4、 2001诺贝尔获奖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曼昆经济学原理试题Chapter 08a

Chapter 8 Application: The Costs of Taxation Test A 1. A tax levied on the buyers of a product shifts the a. demand curve upward or to the right. b. demand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left. c. supply curve upward or to the left. d. supply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right. ANSWER: b. demand curve downward or to the left. TYPE: M KEY1: D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2. When a tax is levied on a good a. buyers are worse off but sellers are not. b. sellers are worse off but buyers are not. c. neither buyers nor sellers are worse off. d.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are worse off. ANSWER: d.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are worse off. TYPE: M KEY1: D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3. When a tax on a good is enacted, a. sellers always bear the full burden of the tax. b. buyers always bear the full burden of the tax. c. buyers and sellers share the burden of the tax regardless of which party it is levied on. d. sellers bear the full burden if the tax is levied on them, but buyers bear the full burden if the tax is levied on them. ANSWER: c. buyers and sellers share the burden of the tax regardless of which party it is levied on.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4. A tax placed on a good a. causes the price of the good to fall. b. cause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for the good to shrink. c. affects buyers of the good, but not sellers. d. is usually borne entirely by the seller of the good. ANSWER: b. cause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for the good to shrink.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5. When a tax is levied on a good a. the market price falls because demand declines. b. the market price falls because supply falls. c. the market price rises because demand falls. d. a wedge is placed between the price buyers pay and the price sellers receiv e. ANSWER: d. a wedge is placed between the price buyers pay and the price sellers receive. TYPE: M KEY1: C SECTION: 1 OBJECTIVE: 1 RANDOM: Y

2009年社科院博士入学考试题目之经济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30字以上) 1、需求价格弹性 2、边际收益递减 3、广义货币M2 4、布雷顿森林体系 5、绝对剩余价值 二、简答(500字以上) 1、垄断竞争市场的性质和特征 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三、论述(二选一,1000字以上) 1、通货紧缩的产生与治理 2、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政府报告中的话)

一、名词解释(5*6) 1、吉芬商品 2、国际收支 3、虚拟资产 4、庇古效应 5、剩余价值率 二、简答(15*2) 1、试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说明厂商的收支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 2、试用持久性收入理论说明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 三、论述题(40 二选一) 1、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政策组合和运用环境进行评述。 2、对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假说”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进行评述。

一、名词解释(5*6) 1、折旧 2、寡头垄断 3、流动性陷阱 4、消费者剩余 5、资本项目 二、简答(15*2) 1、剩余价值生产既不发生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2、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的基本要点。 三、论述题(40) 1、论述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以及在当前我国的表现形态及评价。

一、名词解释(4*5) 1、无差异曲线 2、流动性陷阱 3、菲利普斯曲线 4、资本有机构成 二、简答(15*2) 1、加速原理及其要点; 2、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内涵式集约式经济增长的异同点。 三、论述题(2*25) 1、垄断资本主义特点“恰恰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末试卷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 末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着》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资本: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抽象劳动 4、现在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5、经济发展:就是在内涵方面的发展,标志发展的 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体现在外延和规模上的发展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D C A C B B C C A C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 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间 2、利润的本质是() A劳动的报酬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4.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6.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职能资本经营状况B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状况 7.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 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整个资本家追求 超额利润的结果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 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三、判断说明题(15分,每题3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依靠政府扩大教育支 出,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答:错。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教育投入要社会 化,尤其高等教育要民间部门的更多投资。另外,我国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教育也很重要。 2、发展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自由化程度越 高越好。 错。经济自由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而 定,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一个合理 化的经济结构显得十分必要,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自由化 的进程。 3、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积累越 多越好。 答:错。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并非 积累越多越好。积累基金要?适度增长,并与消费基金 保持适当比例。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小强星期六下午决定学习三个小时,而不是去打网球。请问他学习的机会成本是() A、学习三个小时后,学习成绩的提高 B、学习成绩的提高减去打网球带来的快乐 C、从打网球中得到的快乐和锻炼 D、没有机会成本 3、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 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

C、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 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以下哪一种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 B、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C、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为9% 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 5、以下哪个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A、效率 B、公平 C、权衡取舍 D、机会成本 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需求曲线左移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30—34

第十二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三十一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复习题 1.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下降的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写出当经济进入衰退时上升的一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名字。 答: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实际GDP和投资支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2.画出一个有总需求、短期总供给和长期 总供给的曲线的图。仔细地标出正确的轴。 答: 图31—1 经济的长期均衡 3.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三个原因。 答:为了理解总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的原因,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1)庇古的财富效应

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 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家庭和企业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3)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当美国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美国利率下降时,实际汇率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从而增加了国外对美国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由于这三个原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解释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 答: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的供给取决于它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即经济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决定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而且,无论物价水平如何变动,供给量都是相同的。

5.列出并解释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三种理论。 答: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在一个一两年的时期中,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而物价水平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供给量。什么因素引起物价水平与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呢?宏观经济学家提出了三种理论说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在每一种理论中,一种特殊的市场不完全性引起经济中供给一方的短期状况与长期不同。虽然每一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具有共同的内容: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当物价水平高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产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1)新古典的错觉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对他们出售其产品的市场发生的变动的看法。由于这些短期的错觉,供给者对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了反应,而这种反应引起了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

经济学原理I(10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I (2010年秋季学期) 期中考试1(A 卷答案) (2010/11/3)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每题4分,共20分) 1. 假设你捡到了20美元,并选择用它购买一本小说。则你购买这本小说的机会成本是零。 错误。你购买小说的机会成本是用这20美元购买其他物品或服务带给你的好处(可能大于或等于20美元。(注:答20美元也算对) 2. 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只能使得经济中的电脑产量增加,而经济中其它产品的数量不会增 加。 错误。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如图)。一般来说,这会使得社会可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数量也增加(如图中A 到A’点)。直观来说,由于技术进步,当社会在既定的生产要素配置下可以生产更多电脑和同样多的其他产品时(图中B 点),通过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也可以同时生产更多的两种产品(图中B 到A’点)。 3.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False.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notebooks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quantity supplied, in general. The reason is that demand increase will raise the price (to eliminate the shortage it cause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quantity supplied. The only way the statement would be true is if the supply is perfectly inelastic. 4. If more Americans go on a low-carb diet,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fall. The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cause the price of bread to fall. The lower price, however, will then increase the demand. In the new equilibrium, Americans might end up consuming more bread than they did initially. (DO use a diagram to illustrate your explanations) False. When the demand falls, there will be a surplus of bread for a while (FE 1 in the graph), when the original equilibrium price P 1 has not fallen yet. As time goes on, price begins to fall, quantity 电脑 其他产品

社科院考博试题经济学+金融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博试题 经济学原理 2011 经济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4‘*5) 劳动生产率 消费者剩余 边际成本 价格指数 赤字率 二、简答(15’*2) 1、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与价值的决定 2、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三、论述(50)二选一 1、西方经济学的预期与通货膨胀理论,如何降低通货膨胀的预期。 2、“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及现实意义。 2011年 名词解释: 商品,财富效应,拉弗曲线,布雷顿森林体系,规模报酬递增, 二,解答题: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异同,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异同, 三,论述题: 1边际效用递增对所有商品都成立吗? 2国家为何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浅析。 2010年 一、名词解释(30字以上) 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收益递减广义货币M2 布雷顿森林体系绝对剩余价值 二、简答(500字以上) 1、垄断竞争市场的性质和特征 2、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三、论述(二选一,1000字以上) 1、通货紧缩的产生与治理 2、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缩小收入差距的意义(政府报告中的话) 2009年 一、名词解释(5×6)

吉芬商品国际收支虚拟资产庇古效应剩余价值率 二、简答(15×2) 1、试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说明厂商的收支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 2、试用持久性收入理论说明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 三、论述(40 二选一) 1、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四种政策组合和运用环境进行评述。 2、对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假说”和“有效需求不足”的机制进行评述。 2008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法定准备金率 全要素生产率 重商主义 简答:(每题20分,共2题) 公共产品的六种提供方式 垄断,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引致列宁《帝国主义论》重的一句话:垄断是资本主义腐朽……的开始) 论述:(40分) 论地租形成原因及实际意义 2007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折旧流动性陷阱寡头垄断资本项目消费者剩余 简答(每题20分,共2题) 解释“剩余价值生产不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巴罗-李嘉图等价命题的理论要点 论述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及其在当前中国的表现形态(40分) 2006年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 无差异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流动性陷阱相对剩余价值有效剩余价值 简答(每题15分,共2题。每题300字以上) 加速原理的含义及要点。 外延式粗放型增长与内涵式集约型增长的异同。 论述(每题25分,共2题。每题800字以上) 为什么说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是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而是金融资本占统治地位”? 试述科学发展观主要含义及实践意义。 2005年:

曼昆经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机会成本 2.科斯定理 3.搭便车 4.囚徒困境 5.菲利普斯曲线 6.供应学派 7.凯恩斯革命 8.看不见的手 9.比较优势 10.外部性 二、简述题(第11、12、13题各12分,14题14分,共50分) 1.简述银行存款的创造过程。 2.简述失业的根源及其类型。 3.简述节俭的是非。 4.根据有关经济学原理,简析我国森林减少、珍稀动物来绝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论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论述政府公共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

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一种资源决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 2.科斯定理:指一种产权理论。科斯本人并未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科斯定理的提出是由其好友斯蒂格勒首先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出来的。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3.搭便车:指不付成本或支付很低的成本而消费公共产品的行为。公共产品的特点决定了私人厂商不愿自动提供这种产品。这是因为在公用产品消费中存在“搭便车”问题,即每个人都想不付任何成本,或只支付很低的代价,来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由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人们可以在不付费的情况下享受公共物品所带来的效益。因此公共产品覆盖的消费者人数越多,搭便车问题就越严重,公共产品由私人厂商提供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197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汽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每个售价20美金,如果每个车尾都装上这一装置,可使汽车排放的污染下降30%至50%。然而,污染的降低是一种公共产品,每个人呼吸空气质量是否改善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车上是否装上这个新发明,而是取决于该地区大多数车主的选择,于是大多数人都不想多花20美元而只是试图搭便车,结果,在私人市场上,这种公共产品的产量总难以达到最佳水平。私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就只能由政府出面担当此项职能。事实上,私人经济中的政府,最初就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法律、国防、公安等等)的目的由众多私人共同建立起来的。政府这一职能具体体现为:①尽可能正确地估价社会对公用产品的实际需求;②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确定税收比率,并用税收收入购置公用产品,为公众提供服务。 4.囚徒困境:指两个被捕获的囚犯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犯两难处境的故事包含着一个一般性的结论,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一个力图维持其成员合作的集团。这是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例证,同一市场上的寡头在力图达到垄断结果时的博弈类似于两个处于两难处境的囚犯的博弈。具体情况如下:两囚徒被指控是一桩罪案的同案犯。他们被分关在不同的牢房且无法互通信息。各囚徒都被要求坦白罪行。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各将被判入狱5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则很难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因而两囚徒可以期望被从轻发落为入狱2年;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囚徒坦白而另一个囚徒不坦白,坦白的囚徒就只需入狱1年,而另一个将被判入狱10年。那么囚徒将会怎么选择呢?下表归纳了各种可能的结果。(其中“得益”是负的,表格右下角单元格意思是两个囚徒各2年徒刑)。该表说明,这两个囚徒面临着一种困境。如果他们都不坦白(以一种会遵守的方法),那么两人只需入狱仅仅2年。但他们不能相互讲话,如果囚徒A不坦白,他就冒着被B利用的危险。因为不管囚徒A怎么选择,囚徒B坦白总是最优方案。

经济学原理I(05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Ⅰ)期中考试一 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每题5分,共40分) 1.某城市幼儿园的规定是每天下午4点钟家长必须将孩子接走,可是每周都有那么几个家长迟到(孩子在等待父母的过程中会较烦躁,幼儿园也不得不留下一个老师专门看护。)。因此,有人向校长建议对迟到的家长每次罚款10元。如果校长采用该建议,那么迟到的家长数肯定减少。 错误。在没有罚款之前,家长们迟到实际上是免费的,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迟到,这说明迟到会引起一种心理成本(内疚感)。一旦有了罚款,家长们迟到的成本变为10元钱,但是心理成本消失,其净效果很可能是激励更多的家长迟到。 2.众所周知,汽车超速对于公路安全带来危害,并且超速越严重危害越大。某城市现行的法律是每超速10公里就增加罚款2千元。有代表指出这种交通立法对于超速行为过于宽松,建议只要发现超速行为,不管超速多少即罚款1万元。该代表的建议能够降低超速带来的危害性。 错误。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采用该建议后,驾驶者只要交足1万元就可以随意超速,即超速的边际成本等于0,面临这样的激励,超速的程度将很严重,危害也就越大。 3、出版社的张编辑是某著名经济学教科书的销售负责人,他认为,由于允许学生将旧的教科书再次出售,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某著名化学家对此建议,出版社可以使用一种他本人发明的印刷墨水,当教科书使用半年后,这种墨水自动褪色,使得书页变成空白。如果张编辑接受这一建议,其结果是必然导致新书价格上升和出版社盈利增加。 错误。这里的分析虽然看到了旧教科书和新教科书为替代品,随着旧教科书的供给下降(甚至消失),旧教科书价格上升,引起新教科书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这可以增加出版社盈利。但是,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购买新教科书的需求者来说,他原来使用教科书实际支付的价格仅是新书和旧书的差价,而现在必须支付新书的全部价格,相当于新书的市场 ..价格而言,现在的需求曲线会左移(需求下降)。两方面的影响相反,抵消后的结果使得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不确定。加上新书的印刷使用该墨水还可能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否盈利更成为问题。 4.小明的预算是每月用在手机通讯上的部分为100元,该预算长期不变。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认为小明手机通话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单位1. 正确。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关系:如果是单位弹性,则价格的变动不会带来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变化。反之命题也为真。 5、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错误。练习本的需求提高了练习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同时代表者需求和供给的数量,所以供给量也增加了。这一说法混淆了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两个术语。实际上,随着需求增加,开始会出现短缺现象,推动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供给量增加(和需求量下降),最终回到供求平衡。 6、“非典”期间,口罩的价格上升了,购买的人也大大增加了。这一现象违背了需求定律,因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上升而非下降。 错误。“非典”事件是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需求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因此,这一变化不能用需求定律(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来解释。实际上,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社科院经济学原理历年考博试题至2011

1998 一、概念 1、自然失业率 2、挤出效应 3、边际替代率 4、经济租 二、简答 1、用A VC与MC的关系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 2、简述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3、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干预方式。 三、论述 论述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状况的变化。 1999 一、概念 1、萨伊定律 2、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 3、边际消费倾向 4、公开市场业务 二、简答 1、简述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2、试评结构学派与新古典学派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存在隐蔽性失业的争论。 3、解决外部性的措施有那些? 4、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平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 三、论述 试论述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作用、意义和结果。 2000 一、简答题 1、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2、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4、你如何看待“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5、简述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 6、简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7、简述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孟德尔(Robert A. Mundell)对经济学的贡献。 二、论述题 1、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2001 简答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2、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及其政府规制。 3、假定投资不受利率影响,利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说明,产出、利率、物价总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4、阐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贡献。 2002年 论述 1、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说明什么情况下产量上升的同时价格下降,什么情况下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上升。 2、用图形分析说明企业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关系。 3、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理论。 4、2001诺贝尔获奖者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2003年(每题必答1000字以上) 1、评论实验经济学对理性行为假设的挑战(30分)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35分) 3、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析中共十六大报告关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精神。(35分) 2004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弹性 2、基尼系数 3、汇价 4、垄断 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20分) 1、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么? 2、何谓帕累脱效率准则?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1、简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商品价值决定的关系。 2、简述宏观调控体系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2005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答案每题不能少于30字) 1、环比价格指数(chain price index) 2、萨谬尔森均衡(Samuelson Equilibrium) 3、铸币税(Seigniorage) 4、试验经济学(Experimental economics)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不少于300字) 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2、简述比较优势原理的基本要点。 三、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每题答案不少于1000字)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2、当前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及其政治经济学涵义。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