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CD 是Rt△ABC 斜边AB 上的高,将△BCD 沿CD 折叠,B 点恰好落在AB 的中点E 处,则∠A 等于()

A.25°

B.30°

C.45°

D.60°

5.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BC、AC上的点,

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DEF是等边三角形

B.△ADF≌△BED≌△CFE

,交AC 于点

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已知等腰△ABC中,AB=AC,∠B=60°,则∠A=_________度.

10.△ABC中,∠A=∠B=60°,且AB=10cm,则BC=_________cm.

11.在△ABC中,∠A=∠B=∠C,则△ABC是_________三角形.

12.如图,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含有30°角的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则拼接后的△ABD的形状是_________.

AB

第16题第17题第18题

17.三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_______°.

18.如图,△ABD与△AEC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BE=CD;②∠BOD=60°;③∠BDO=∠CEO.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9.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

.

,顺

于点D

23.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在

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答案

一、CDDBDCCD

、60度

∴∠BFD=∠CAD+∠BAD=∠BAC=60°.

20、解答:解:△BDC≌△AEC.理由如下:

∵△ABC、△EDC均为等边三角形,

∴BC=AC,DC=EC,∠BCA=∠ECD=60°.

从而∠BCD=∠ACE.

在△BDC和△AEC中,,

∴△BDC≌△AEC(SAS).

21、解答:证明:(1)∵BF=AC,AB=AE(已知)

∴∠BCA=60°(等量代换),

由△AEF≌△CDE,得∠EFA=∠DEC,

∵∠DEC+∠FEC=60°,

∴∠EFA+∠FEC=60°,

又∠BAC是△AEF的外角,

∴∠BAC=∠EFA+∠FEC=60°,

∴△ABC中,AB=BC(等角对等边).(6分)

∴△ABC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7分)

即:∠ACN=∠MCB,

在△ACN和△MCB中,

AC=MC,∠ACN=∠MCB,NC=BC,

∴△ACN≌△MCB(SAS).

∴AN=BM.

(2)证明:∵△ACN≌△MCB,

∴∠CAN=∠CMB.

又∵∠MCF=180°﹣∠ACM﹣∠NCB=180°﹣60°﹣60°=60°,

∵△CMA和△NCB都为等边三角形,

∴MC=CA,CN=CB,∠MCA=∠BCN=60°,

∴∠MCA+∠ACB=∠BCN+∠ACB,即∠MCB=∠ACN,

∴△CMB≌△CAN,

∴AN=MB,

结论1成立,结论2不成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提升篇)(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提升篇) (含答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所给的四组条件,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A.AB=4cm,BC=3cm,AC=5cm B.AB=2cm,BC=6cm,AC=4cm C.∠A=∠B=∠C=60°D.∠A=30°,∠B=60°,∠C=90°2.如图,在△ABC中,∠C=90°,DE⊥AB于点E,CD=DE,∠CBD=26°,则∠A的度数为() A.40°B.34°C.36°D.38° 3.如图,已知AC=AD,∠ACB=∠ADB=90°,则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B.2对C.3对D.4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5.如图,△ABC≌△A'B'C,∠BCB'=30°,则∠ACA'的度数为()

A.30°B.45°C.60°D.15° 6.如图,D为△ABC边BC上一点,AB=AC,∠BAC=56°,且BF=DC,EC=BD,则∠EDF 等于() A.62°B.56°C.34°D.124° 7.如图,△ABC中,AB=5,AC=4,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D和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DE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AF 并延长交BC于点G,GH⊥AC于H,GH=2,则△ABG的面积为() A.4 B.5 C.9 D.10 8.如图,BD=BC,BE=CA,∠DBE=∠C=62°,∠BDE=75°,则∠AFE的度数等于() A.148°B.140°C.135°D.128° 9.如图,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F交AC于点E,AE=CE,FC∥AB,若AB=3,CF=5,则BD的长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后习题

第4页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D C 2、 (1)3,4,8;(2)5,6,11;(3)5,6,10. 5页 1、如图,(1)(2)和(3)中的三个B 有什么不同?这三条△ABC的边BC上的高AD在各自三角形的什么位置?你能说出其中的规律吗? B(D) C D B 2、 (1)如下页图(1),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B=2____,BD=____, AE=1/2____. (2)如下页图(2),AD,BE,CF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____, ∠3=1/2____,∠ACB=2____, AA F FE E B D C B D C 习题11.1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 E C 2、长为 3、 C B C B C (2)(3 4ABC中,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填空:(1)BE=____=1/2____.

(2)∠ A (3)∠AFB=____=90° (4) E D F C 5、选择题。 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12页 例1如图,在△ABC 中,∠BAC =40°, ∠B =75°,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 C D A B 例2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 岛在 13页 1.°,从B处观测C处时仰角∠CBD=45°.是多少? 2.ABCD,其中∠A=150°,, ∠B= D 14页 1、D,∠ACD与∠B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C D B 2、如图,∠C=90°,∠1=∠2,△ADE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北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12.2课时练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12.1-12.2课时练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12.1.1轴对称 一、选择题 1图中的图形中是常见的安全标记,其中是轴对称图形是 ( ) #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条数四条的有()个 A.1 B.2 C.3 D.4 3. 下列各图中,是轴对称图案的是() ※4 在下列各电视台的台标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二、填空题 5. 观察下列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有 &6. 如下图所示,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拼成标号为P,Q,M,N的四组图

形,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个轴对称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 A 与 对应;B 与 对应;C 与 对应;D 与 对应. 三、解答题 ※7. 如图所示,它们都是对称图形,请观察并指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成轴对称. &8. 某居民小区稿绿化,要在一块菱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 要求使用设计的图案中包括圆和正方形两种图形(圆和正方形的个数不限), 同时又不改变空地原有的轴对称效果, 请你画出一个设计方案,用一两句话表示你的设计思路. &9. 如图(1),将一张正六边形纸沿虚线对折折3次,得到一个多层的60°角 形纸,刀在折叠好的纸上随意剪出一条线,如图(2). (1)猜一猜,将纸打开后,你会得到怎样的图形? (2)这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3)如果想得到一个含有5条对称轴的图形,你应取什么形状的纸?应如何折叠? 第二课时:12.1.2轴对称 一、选择题 1.三角形内有一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则这点一定是三角形(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中垂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2. 点A 、B 关于直线a 对称,P 是直线a 上的任意一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AB 与直线a 垂直 B.直线a 是点A 和点B 的对称轴 C.线段PA 与线段PB 相等 D.若PA=PB ,则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 #3. 已知∠AOB=30°,点P 在∠AOB 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则P 1,O,P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 &4.如图所示,直线MN 是线段AB 的对称轴,点C 在MN 外, CA 与MN 相交于点D ,如果CA+CB=4 cm ,那么△BCD 的 周长等于__________cm &5. 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 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6. 如图所示,AD 垂直平分BC ,点C 在AE 的垂直平分线上, AB+BD 与DE 的关系是 三、解答题 ※7.如图所示,AB=AC,BM=CM ,直线AM 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吗? &8. 如图,△ABC 中,边A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求证:点P 是否也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 #9. 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田地,AB=AC=10m ,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D 交AC 于D ,交AB 于E , 量得△B DC 的周长为17m ,请你替测量人员计算BC 的长. C

人教版初二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共54页)

重点中学教学资源整理人教版初二上册 全 册 课 时 练 (精编答案版共54页) 第 1 页共53 页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专题一三角形个数的确定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2 B.18 C.19 D.20 2.如图所示,第1个图中有1个三角形,第2个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第3个图中共有9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6个图中共有三角形__________个. 3.阅读材料,并填表: 在△ABC中,有一点P1,当P1、A、B、C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构成三个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当△ABC内的点的个数增加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三角形内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情况怎样? 完成下表: △ABC内点的个数 1 2 3 (1007) 构成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 3 5 … 专题二根据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确定未知字母的范围 4.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 A.-6<a<-3 B.-5<a<-2 C.2<a<5 D.a<-5或a>-2 5. 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如果b=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 6.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x、8,且x是不等式 2 2 x+ > 12 3 x - -的正整数解,试求第 三边x的长.

状元笔记 【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 (1)高: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中线:连接三角形的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温馨提示】 1.以“是否有边相等”,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两类: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而不是分为三类: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 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而不是直线或射线. 【方法技巧】 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时,要看两条较短边之和是否大于最长边. 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3.3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13.3答案 1.(1) 35度,35°; (2) 解:当8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时,那么等腰三角形的另一个底角为8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出顶角为180°-80°-80°=20°;当80°的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那么它的两个底角相等,均为1/2(180°-80°)=50°. 综上,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是20°,80°或50°,50°. 2. 3.解:∵五角星的五个角都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 ∴每个底角的度数是1/2×(180° - 36°)=72°.∴∠AMB=180°-72°108°. 4.

5.证明:CE//DA,∴∠A=∠CEB. 6. 7. 8.已知:如图13 -3-29所示,点P是直线AB上一点,求作直线CD,使CD ⊥AB于点P.

作法:(1)以点P为圆心作弧交AB于点E,F, (2)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过C,P作直线CD,则直线CD为所求直线. 9.解:他们的判断是对的.理由: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重合. 10. 11.

12. 13.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腰上的中线相等,两腰上的高相等.以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为例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中,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BD=CE.

14. 15.解:如图13-3-31所示,作∠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过点D作DE ⊥AB于点E,则△ADC≌△ADE≌△BD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91页复习题答案1.解:除了第三个图形,其余的都是轴对称图形.找对称轴略. 2.解:如图13-5-22所示.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8小题) 1. 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A. 180° B. 220° C. 240° D. 300°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C. 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3. 在△ABC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A=∠B=∠C,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A. 25° B. 30° C. 45° D. 60° 5. 如图,已知D、 E、 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 BC、 AC上的点, 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DEF是等边三角形 B. △ADF≌△BED≌△CFE C. DE=AB D. S△ABC=3S△DEF 6. 如图,在△ABC中,D、 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 A. 30° B. 45° C. 120° D. 15° 7. 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A. 4cm B. 3cm C. 2cm D. 1cm 第1题第4题第5题第7题 8. 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第十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课时练:第十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A.x+1=2(x﹣1)B.x﹣1=2(x+1)C.x﹣1=2 D.x+1=2 2.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 A.﹣1+x=1+3(2﹣x)B.﹣1+x=﹣1﹣3(x﹣2) C.1﹣x=﹣1﹣3(x﹣2)D.1﹣x=1﹣3(x﹣2) 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 A.m=﹣1 B.m=1 C.m=﹣2 D.m=2 4.若分式的值总是正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是正数B.a是负数C.a>D.a<0或a>5.如果把分式中的x,y同时扩大为原来的4倍,那么该分式的值()A.不变B.扩大为原来的4倍 C.缩小为原来的D.缩小为原来的 6.下列各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A.不变B.缩小5倍C.扩大2倍D.扩大5倍 8.暑假期间,某科幻小说的销售量急剧上升.某书店分别用600元和800元两次购进该小

说,第二次购进的数量比第一次多40套,且两次购书时,每套书的进价相同.若设书店第一次购进该科幻小说x套,由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A.B. C.D. 9.将()﹣1,(﹣3)0,(﹣2)3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1<(﹣3)0<(﹣2)3B.(﹣3)0<(﹣2)3<()﹣1 C.(﹣2)3<()﹣1<(﹣3)0D.(﹣2)3<(﹣3)0<()﹣1 10.“双11”前,小明的妈妈花了120元钱在淘宝上购买了一批室内拖鞋,在“双11”大减价期间她发现同款的拖鞋单价每双降了5元,于是又花了100元钱购买了一批同款室内拖鞋,且比上次还多了2双.若设拖鞋原价每双为x元,则可以列出方程为()A.B. C.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当x=时,分式的值为0. 1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a的值. 13.可乐和奶茶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摄入的咖啡因不能超过 0.000085kg,将数据0.00008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4.南昌至赣州的高铁于2019年年底通车,全程约416km,已知高铁的平均速度比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快100km,人们的出行时间将缩短一半,求高铁的平均速度.设高铁的平均速度为x,则可列方程:. 15.已知x2+5x+1=0,那么x2+=. 三.解答题(共50分) 16.解分式方程: (1);

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库

图3 A H D B C G FE x 4 3 7 11 图2 B A D B C A 八年级上册数学习题库 11.1三角形的边 1、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a ,8,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115<

配套练习答案(八年级数学上册)

配套练习答案(八年级数学上 册) 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1.1 1.略. 2.DE, ∠EDB ,∠E. 3.略. 4.B 5.C 6. AB=AC,BE=CD,AE=AD, ∠BAE= ∠CAD 7. AB ∥EF,BC∥ED. 8. (1)2a 2b;(2)2a 3b;(3) 当n 为偶数时,n2(a b); 当n 为奇数时,n-12a n 12b. 1.2 第 1 课时

1.D 2.C 3.(1)AD=AE;(2) ∠ADB= ∠AEC. 4. ∠1= ∠2 5. △ABC ≌△FDE(SAS) 6. AB ∥CD. 因为△ABO ≌△CDO(SAS). ∠A= ∠C. 7. BE=CD. 因为△ABE ≌△ACD(SAS).

第 2 课时 1.B 2.D 3.(1) ∠ADE= ∠ACB ;(2) ∠E= ∠B. 4. △ABD ≌△BAC(AAS) 5.(1) 相等,因为 △ABE≌△ CBD(ASA);(2)DF=EF, 因为△ ADF ≌△ CEF(ASA).6. 相等,因为△ABC ≌△ADC(AAS). 7.(1) △ ADC ≌△ AEB;(2)AC=AB,DC=EB,BD=EC; ∠ ABE= ∠ ACD, ∠BDO= ∠CEO,∠BOD= ∠COE. 第 3 课时 1.B 2.C 3.110 ° 4.BC 的中点.因为△ABD ≌△ ACD(SSS).5en. 正确.因为△DEH ≌△DFH(SSS). 6.全等.因为△ABD ≌△ACD(SSS). ∠BAF= ∠CAF. 7.相等,因为△ABO ≌△ACO(SSS). 1.3 第 1 课时

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集

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集 第一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一、填空题 1.△ABC,∠C=90°,a=9,b=12,则c=__________。 2.△ABC,AC=6,BC=8,当AB=__________时,∠C=90°。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 cm,则它的高为__________。 4.△ABC中,∠C=90°,∠A=30°,则BC∶AC∶AB=__________。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 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底边上的高为3,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7.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9.如图1,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至少需________米。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__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二、选择题 11.下列各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1,2,5B.1,2,3C.3,4,5 D.6,8,12 12.如图2,△ABC中AD⊥BC于D,AB=3,BD=2,DC=1,则AC等于()A.6 B.6C.5D.4 1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1∶1∶2,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14.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则它的斜边长()A.4 cm B.8 cm C.10 cm D.12 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全等三角形课时练习及答案 2

A B E C D (第5题) A B C D E (第4题) A C F E D A O D B C (第1题) A B F E D C (第6题) (第7题)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全章课时练习及答案 第1课时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C ≌△DCB ,且AB=DC ,则∠DBC 等于( ) A .∠A B .∠DCB C .∠ABC D .∠ACB 2.已知△ABC ≌△DEF ,AB=2,AC=4,△DEF 的周长为偶数,则EF 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3.已知△ABC ≌△DEF ,∠A=50°,∠B=65°,DE=18㎝,则∠F=___°,AB=____㎝. 4.如图,△ABC 绕点A 旋转180°得到△AED ,则DE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5.把△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边AB 旋转到AD ,得到△ADE ,用符号“≌”表示图中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6.如图,把△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 求证:AC ∥DF 。 7.如图,△ACF ≌△ADE ,AD =9,AE =4,求DF 的长.

A D B C (第2题) A F E C D B (第3题) A B C (第4题) 一、选择题 1. 如果△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则x 等于( ) A . 7 3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 2.如图,已知AC=DB ,要使△ABC ≌△DCB ,还需知道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3.已知AC=FD ,BC=ED ,点B ,D ,C ,E 在一条直线上,要利用“SSS”,还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得△ACB ≌△_______. 4.如图△ABC 中,AB=AC ,现想利用证三角形全等证明∠B=∠C ,若证三角形全等所用的公理是SSS 公理,则图中所添加的辅助线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5. 如图,A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FD ,BC =DE ,AE=FC . 求证:△ABC ≌△FDE . 6.如图,AB=AC ,BD=CD ,那么∠B 与∠C 是否相等?为什么? 7.如图,AB=AC ,AD = AE ,CD=BE .求证:∠DAB=∠EAC . D C F B A (第5题) (第6题) A C D D C E B A (第7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第十一章 《三角形》 (拔高篇)

课时练:第十一章《三角形》(拔高篇) 一.选择题 1.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以下条件,不能使△ABC≌△DCB的是() A.AB=DC B.∠A=∠D C.AC=DB D.∠ACB=∠DBC 2.已知,如图,在△ABC中,∠CAD=∠EAD,∠ADC=∠ADE,CB=5cm,BD=3cm,则ED的长为() A.2cm B.3cm C.5cm D.8cm 3.如图,在△ABC中,AB=AC,∠A=112°,E,F,D分别是AB,AC,BC上的点,且BE=CD,BD=CF,则∠EDF的度数为() A.30°B.34°C.40°D.56° 4.花花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①、②、③)、④),若要配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

A.第①块B.第②块C.第③块D.第④块 5.下列说法:(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2)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三角形的外角和是180°(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6.已知△ABC的三个内角三条边长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7.如图,已知AB=AC,AF=AE,∠EAF=∠BAC,点C、D、E、F共线.则 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AFB≌△AEC; ②BF=CE; ③∠BFC=∠EAF; ④AB=BC.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8.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DE=3,BD=2CD,则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信达 初中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 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 A D B C 图2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2019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2019 【第1章1.1全等三角形答案】 一、填空题 1、略. 2、DE,∠EDB,∠E. 3、略. 二、选择题 4~5:B;C 三、解答题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ED. 8、(1)2a+2b; (2)2a+3b; (3)当n为偶数时,n2(a+b); 当n为奇数时,n-12a+n+12b. 【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1课时答案】一、填空题 1~2:D;C 二、填空题 3、(1)AD=AE;

(2)∠ADB=∠AEC. 4、∠1=∠2 三、解答题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CDO(SAS).∠A=∠C. 7、BE=CD.因为△ABE≌△ACD(SAS). 【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2课时答案】一、选择题 1~2:B;D 二、填空题 3、(1)∠ADE=∠ACB; (2)∠E=∠B. 4、△ABD≌△BAC(AAS) 三、解答题 5、(1)相等,因为△ABE≌△CBD(ASA); (2)DF=EF,因为△ADF≌△CEF(ASA). 6、相等,因△ABC≌△ADC(AAS). 7、(1)△ADC≌△AEB; (2)AC=AB,DC=EB,BD=EC; ∠ABE=∠ACD,∠BDO=∠CEO,∠BOD=∠COE. 【第1章1.2怎样判定三角形的全等第3课时答案】

一、选择题 1~2:B;C 二、填空题 3、110° 三、解答题 4、BC的中点.因为△ABD≌△ACD(SSS). 5、准确.因为△DEH≌△DFH(SSS). 6、全等.因为△ABD≌△ACD(SSS).∠BAF=∠CAF. 7、相等,因为△ABO≌△ACO(SSS). 【第1章1.3尺规作图第1课时答案】 一、填空题 1~6(略). 二、作图题 7、作∠AOB=∠α,延长BO, 在BO上取一点C,则∠AOC即为所求. 8、作∠AOB=∠α,以OB为边,在∠AOB的外部作∠BOC=∠β;再以OA为边,在∠AOC的内部作∠AOD=∠γ,则∠DOC即为所求.【第1章1.3尺规作图第2课时答案】 一、作图题 1、略. 2、(1)略;

2013年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汇总

第3页习题答案 1. 2010年为+108.7mm; 2009年为-81.5 mm; 2008年为+53.5 mm. 2.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 m表示物体向左移动了1m这时物体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第4页习题答案 1.解:有5个三角形,分别是△ABE,△ABC,△BEC,△BDC,△EDC. 2.解:(1)不能;(2)不能;(3)能.理由略 第5页习题答案: 1.解:图(1)中∠B为锐角,图(2)中∠B为直角,图(3)中∠B为钝角,图(1)中AD 在三角形内部,图(2)中AD 为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图(3)中AD在三角形的外部. 锐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上的高与另一条直角边重合,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 2.(1)AF(或BF) CD AC (2)∠2 ∠ABC ∠4或∠ACF 第7页习题答案: 解:(1)(4)(6)具有稳定性 第8页习题11.1答案 1.解:图中共6个三角形,分别是△ABD,△ADE,△AEC,△ABE,AADC,△ABC. 2.解:2种.

四根木条每三条组成一组可组成四组,分别为10,7,5;10,7,3;10,5,3;7,5, 3.其中7+5>10,7+3=10,5+3<10,5+3>7,所以第二组、第三组不能构成三角形, 只有第一组、第四组能构成三角形, 3.解:如图11-1-27所示,中线AD、高AE、角平分线AF. 4.(1) EC BC (2) ∠DAC ∠BAC (3)∠AFC (4)1/2BC.AF 5.C 6.解:(1)当长为6 cm的边为腰时,则另一腰长为6 cm,底边长为20-12=8(cm), 因为6+6>8,所以此时另两边的长为6 cm,8 cm. (2)当长为6 cm的边为底边时,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0-6)/2=7(cm),因为 6+7>7,所以北时另两边的长分别为7 cm,7cm. 7.(1) 解: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时,三角形的三边为5,5,6,因为5+5>6,所 以三角形周长为5+5+6=16: 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时,三角形的三边为6,6,5,因为6+5>6,所以三角形 周长为6+6+5=17.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精品练习题强烈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累分人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请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36 a a a ?= B. 235 () a a = C. 2222 () a b a b = D. 333 2 a a a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A. 第四象限 B. 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 第一象限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A.3b-a B.-a-b C.a+3b D.-a+b 4、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 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b2 B. –a2-b2 C. a3-3a2+2a D. a2-2ab+b2-1 6、小明家下个月的开支预算如图所示,如果用于衣服上的支 是200元,则估计用于食物上的支出是() A. 200元 B. 250元 C. 300元 D. 350 7、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选取错误 ..的是() A.y=2x2中,x取全体实数 B.y= 1 1 x+ 中,x取x≠-1的实数 C.y=2 x-中,x取x≥2的实数 D.y= 3 x+ 中,x取x≥-3的实数 8、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①②③④ 得分阅卷人 食物 30% 教育 22% 衣服 20% 其他 28%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A.180° B.220° C.240° D.30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的两条高相等C.有一个角是60°的锐角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D.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3.在△ABC中,①若AB=BC=CA,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②若 ∠A=∠B=∠C,则△ABC为等边三角形;③有两个角都是60°的三角 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上述 结论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 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A.25° B.30° C.45° D.60° 5.如图,已知D、E、F分别是等边△ABC的边AB、BC、AC上的点, 且DE⊥BC、EF⊥AC、FD⊥AB,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DEF是等边三角形 B.△ADF≌△BED≌△CFE C.DE=AB D.S△ABC=3S△DEF 6.如图,在△ABC中,D、E在BC上,且BD=DE=AD=AE=EC,则∠BAC的度数是() A.30° B.45° C.120° D.15° 7.如图,在△ABC中,AB=AC,∠A=120°,BC=6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N,交AC于点F,则MN的长为() 第1题第4题第5题第7题 8.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B对称,P2与P关于OA对称,则P1,O,P2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 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 第1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所示,a 、b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 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 ,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 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D.三角形有稳定性 4.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 、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应该带( ) A.第1块 B.第2 块 C.第3 块 D.第4块 第2题 1234第4题 B C 第3题 第5题

5.如图,已知AB ∥CD,AD ∥BC ,AC 与BD 交于点O ,AE ⊥BD 于点E ,CF ⊥BD 于点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 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 的依据是 ( ) A .SAS B .ASA C .AAS D .SSS 7.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2 1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AB=7,则△ABC 的周长为( ) A .7 B .14 C .17 D .20 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1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 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9.在英文大写字母A 、E 、M 、S 、U 、P 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10.如图,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则∠ 的度数为 ___________. B A C D (1) (2) (3) (4) 图1 B ′ C ′ D ′O ′A ′O D C B A 第6题 第7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平方根(第一课时) ◆随堂检测 1、若x 2 = a ,则 叫 的平方根,如16的平方根是 ,9 7 2的平方根是 2、3± 表示 的平方根,12-表示12的 3、196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的和为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0没有平方根; (2)—1的平方根是1±; (3)64的平方根是8; (4)5是25的平方根; (5)636±= 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 (2))8()2(-?- (3) (4)49 151 ◆典例分析 例 若42-m 与13-m 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试确定m 的值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一、选择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3和2a-15,那么这个数是( ) A 、49 B 、441 C 、7或21 D 、49或441 2、2 )2(-的平方根是( ) A 、4 B 、2 C 、-2 D 、2± 二、填空

3、若5x+4的平方根为1±,则x= 4、若m —4没有平方根,则|m —5|= 5、已知12-a 的平方根是4±,3a+b-1的平方根是4±,则a+2b 的平方根是 三、解答题 6、a 的两个平方根是方程3x+2y=2的一组解 (1) 求a 的值 (2)2 a 的平方根 7、已知1-x +∣x+y-2∣=0 求x-y 的值 ● 体验中考 1、(09河南)若实数x ,y 满足2-x +2)3(y -=0,则代数式2 x xy -的值为 2、(08咸阳)在小于或等于100的非负整数中,其平方根是整数的共有 个 3、(08荆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4的平方根是8 B 、-1 的平方根是1± C 、-8是64的平方根 D 、2 )1(-没有平方根 平方根(第二课时) ◆随堂检测 1、 25 9 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 __ 2、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9,则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3x 的取值范围是 ,若a ≥0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4是16的平方根 B 、17是2 (17)-的算术平方根 C 、 1 64 的算术平方根是18 D 、的算术平方根是 ◆典例分析 例: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b |4|0b -=,求c 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a 、b 的值,再由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c 的范围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2.1.1 平方根(第一课时) ◆随堂检测 1、若x 2 = a ,则 叫 的平方根,如16的平方根是 ,9 7 2的平方根是 2、3±表示 的平方根,12-表示12的 3、196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的和为 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0没有平方根; (2)—1的平方根是1±; (3)64的平方根是8; (4)5是25的平方根; (5)636±= 5、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100 (2))8()2(-?- (3)1.21 (4)49 151 ◆典例分析 例 若42-m 与13-m 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试确定m 的值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一、选择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3和2a-15,那么这个数是( ) A 、49 B 、441 C 、7或21 D 、49或441 2、2 )2(-的平方根是( ) A 、4 B 、2 C 、-2 D 、2± 二、填空 3、若5x+4的平方根为1±,则x=

4、若m —4没有平方根,则|m —5|= 5、已知12-a 的平方根是4±,3a+b-1的平方根是4±,则a+2b 的平方根是 三、解答题 6、a 的两个平方根是方程3x+2y=2的一组解 (1) 求a 的值 (2)2 a 的平方根 7、已知1-x +∣x+y-2∣=0 求x-y 的值 ● 体验中考 1、(09河南)若实数x ,y 满足2-x +2)3(y -=0,则代数式2 x xy -的值为 2、(08咸阳)在小于或等于100的非负整数中,其平方根是整数的共有 个 3、(08荆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4的平方根是8 B 、-1 的平方根是1± C 、-8是64的平方根 D 、2 )1(-没有平方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