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_历程与评价[1]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_历程与评价[1]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_历程与评价[1]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_历程与评价[1]

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

王守坤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330013)

内容提要:无论是财政承包制阶段还是分税制阶段,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的主轴都是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改革。通过将中国分权体制的变革历程与中央、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相对变化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财政承包制在边际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比例,模拟出了类似于市场竞争机制的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机制。但是,各地

方政府在财政收支划分等财政问题上往往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这就造成了“两个比重”的下

降。而分税制则确立了以正式法规为基础的税收分成方案,改变了承包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讨价还价的局面,从而充当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重塑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与利益分享格局的关键制度安排。

关键词:经济转型财政分权财政承包制分税制财政能力

一、引言

从1949年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中国的财政收支管理制度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在中央政府对政府间关系形式具有主导权威的前提下,这期间财政管理体制虽多有变动,但基本

上采取的都是“以支定收、一年一变”的统收统支办法,即地方预算支出指标每年统一由中央政府安排,并在相应的“条条”部门管理下进行核定,收入指标每年根据支出需要由中央划定,然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①在这种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下,不管通过地方组织的收支占国家财政收支比重有多大,地方政府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充当了中央政府拨付款的代理机构。

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虽然可以有效地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集中和配置所需的资金,但是计划体制本身无法克服的信息和激励问题使得生产效率日益低下。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建设投入都由财政负担的情况下,这将使得中央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巨大的财政压力最终迫使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在意识形态上,计划经济已经取得了合法地位,中央政府不可能完全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来减轻财政压力。而且由于知识局限性等因素,改革还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在面临M 型政府管理架构的现实条件下,中央政府只有选择向地方政府转移财政压力,走向财政分权改革之路。因为中国财政体制率先通过放权改革打破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局面,可以说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开始的。

因为国家财政本身承担了诸多职能,如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所以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的诸多变动必然都会牵涉到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经济利益得失的再分配。可以说,政府间财政体制安排的变革对整个转型进程发挥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成为联接并贯通整体改革工程的纽带。从最初实行的财政承包制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都是中央向地方政府分权的尝试与逐步规范的过程。这其中,即使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被广泛地认为是集权式的税制改革②,但可以肯定的是,分税制仍然没有改变中国地方政府对大部分财政资源进行配置的M 型政府组织结构·

49·①

②张光:《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1949—2009)》,《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6期。分税制后中国陆续将许多原来由地方“块管”的权力变成了“条管”,如工商税收、质量监督、土地管理、环境治理等。

关系,这样,事实上的财政分权趋势就不会改变。实际上,分税制改革恰恰在正式制度层面上将中央

与地方的分权规范化了。

①如果将视线转移到地方政府支出比例上来的话,中国很有可能算是当今世界上最分权的国家了。

②根据1997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的数据,发达国家的省(州)级政府财政支出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平均只有30%,然而中国的省级财政支出多年来一直维持了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近70%。在认识到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的主轴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改革的前提下,接下来,本文将对中国实施财政分权改革的特征事实进行描述并评价。本

文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对财政承包制及其对中央财政能力影响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分税制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能力演变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对中国转型期财政分权制度变迁历程的综合评价。

二、财政承包制与中央财政能力

(一)财政承包制的演变脉络

198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暂行规定》,从而开启了对“大锅饭”式财政体制进行改革的序幕。该规定明确了除北京、天津、上海等三个直辖市仍实行接近于“统收统支”的财政集中办法外,其余地方各省份均实行财政包干体制。财政包干体制的要旨是,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把财政收入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和地方调剂

收入等三类,

财政支出则主要按照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进行划分,然后通过界定地方财政的收支基数,确定包干形式,地方多收可以多支,少收则要少支,自求平衡,原则上5年不变③。自此之后,类似

于在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体制安排,

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转变为一个以“财政包干”为核心特征的分权体制,并形成了以划分收支为基础的自求平衡协议关系。这种体制

也时常被通俗地称为“分灶吃饭”④。可以说,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最主要的转变在于,财政资源由

“条条”分配为主转变为以“块块”分配为主,这就直接强化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激励。中央在

扩大地方财政权的同时,

也加强了地方的经济支出责任。“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得中央的财政压力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减轻了,也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财政承包关系是在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讨价还价的情形下确定

的,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税制配套改革措施,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包而不干”,中央财政收入比例出现

较大程度的下降。到1983年,为了能够对资金进行适当集中,中央又对“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体制做了调整,内容是除广东、福建两省外的其他省区一律实行收入按固定比例总额分成的包干办法,同时还对烟酒工商税划分进行调整。在1980—1985年间,由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包括

初始的财政收支结构并不一致,

故财政包干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衍生了形式不同的方案,具体可概括为四类:一是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二是“划分收支、定额上缴或定额补助”,三是“固定比例包干”,四是对新疆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几个视同民族自治区待遇的省执行的地方预算财政体制。

⑤与·

59·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

⑤朱恒鹏:《地区间竞争、财政自给率和公有制企业民营化》,《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卷第1期。事实上,1983年就对这一体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认为中央政府缺乏可置信的承包承诺,从而产生“藏富于企”或“藏富于民”的策略性反应。

在契约理论中,包干就是一种固定租金合约(Fixed Rental Contract )。钟晓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此同时,1983年和1984年相继推行了第一步①和第二步②国有企业利改税改革,使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并初步建立了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税制体系。

1985年之后,随着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管理权与控制权的变化,中央再一次对财政关系进行了

调整,

开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次调整原本是为了逐步实现向酝酿已久的“分税制”过渡③,但这一财政体制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中央本

级财源不足,

中央财政连年出现赤字,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二是留成比例低的地方“放水养鱼”,“藏富于企”、“藏富于民”等现象日趋明显。

④于是,1985年的调整很快被“财政大包干”⑤体制所取代。如表1所示,1988—1994年这个时间段内“财政大包干”体制安排实际有六类,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

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以及定额补助。1988年的财政大包干体制

基本延续了1980年模式,即中央坚持的大方向依然是分级包干,而且进一步把“计划单列市”也纳入

了财政包干范围。

表1

1988—1993年财政承包体制的具体形式财政大包干具体形式

执行省份收入递增包干

北京、河北、辽宁、沈阳、江苏、浙江、宁波、河南、重庆、哈尔滨总额分成

天津、山西、安徽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

大连、青岛、武汉上解递增包干

广东、湖南定额上解

上海、黑龙江、山东定额补助吉林、江西、陕西、甘肃、福建、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海南

资料来源:财政部预算管理司、IMF 财政事务局:《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7页。

(二)财政承包制与中央财政能力的削弱

正如前文所言,

在我国实行财政承包制期间,各省财政边际分成率很高。按照契约理论,财政承包制这种类似于租金分成合约的制度安排可以在边际上增加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内在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激励相容。然而,在中央与地方对财政资源的分享博弈中,地方政府并不会将所掌握的财政资源全部以税收形式征集上来,它也会将一些预算外的财政关系暂时隐藏,或者在既定的税率设置下策略性地降低征税努力程度,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将这些财政资源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开上级政府的税收分享。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讲,为了扩大宏观调控能力其极有可能在

经济快速增长的下一年就提高对地方收入财政分成率或减少财政补贴数额,

或者利用自身的政治权威从地方财政抽调资金,

如从1981年起国家每年向地方频繁的借款,1983年起开征能源交通重点建·

69·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①②③④

⑤第一步利改税即1983年1月1日起开始进行的以对国营企业上交利润改为征收所得税为主的税制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对部分有盈利的国营企业由利润上交改为征收所得税;小型国营企业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所得税后企业自负盈亏;对大中型

国营企业按55%的比例税率征收所得税,税后利润根据不同情况,在国家与企业之间采取

“递增包干上交”、“固定比例上交”、“定额包干

”、“调节税”等四种形式的分配办法,仍采用税利两种交纳形式上交企业利润。第一步利改税力图通过税收形式固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充分贯彻“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原则。但第一步利改税税种设置仍较单一,税后利润分配办法繁

多,很不规范,所以1984年又进行了利改税第二步改革。

第二步利改税改革即1984年l0月开始实行的从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的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是:把原来的工商税按性质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四种;开征资源税用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开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恢复开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征收55%的所得税,对小型国营企业按新的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在计算所得税时允许税前

归还贷款和扣除单项留利;对所得税后企业利润超过合理留利的企业还要征收国营企业调节税,

按户核定,一户一本。经过第二步利改税中国初步建立了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税制体系,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国务院在颁布《关于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的通知中,曾明确指出这一规定是为了“将来过渡到完全以税种划分收入的体制创造条件”。甚至在1986年国务院准备的“价税财金贸”配套改革方案时种准备以分税制取代分灶吃饭体制的。后来这个配套改革方案流产之后,国务院反而决定要将这个财政包干的体制继续执行下去。

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225页。在1988年到1993年间实行的“财政大包干”体制,其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和中央签订一个财政包干合同,以某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确保每年上缴给中央一定份额的财政收入,而其余的财政收入全部归地方支配。

设基金并将骨干企业收归中央等等。中央政府这种“中央请客、地方拿钱”的纵向博弈使得从1980到1993年间中央和省级财政制度安排的变化比较频繁①。这样,不可避免地,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这种财政分权体制产生了许多负面作用,如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国家财力偏

于分散,

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实施财政承包制期间,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的一些措辞能清晰地揭示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

关系中存在的摩擦。如国务院1988年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反复出现这样的字句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要进一步加强全局观点,体谅中央的困难,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

。”“要严格执行财政、

财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各地实行财政包干办法以后,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各种财政、财务制度。凡应当征收的税款要按时、足额收上来,不能违反税收管理权限,擅自减税免税;不能把预算内

的收入转移到预算外,

或者私设小金库。”“各项开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不能违反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所有收支都要按规定如实反映,不得打‘埋伏’、报假账。

”②在数据表现上,财政承包体制的推行逐步改变了财政集中制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资源占有份额的原有格局。如图1所示,在1982—1993年间,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百分比与中央财政收入占当年GDP 百分比都在下降。地方政府所掌握的财政资源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在预算内财政

收入③之外,

实际上还掌握着的大量预算外收入④与体制外收入⑤。这表现在地方政府一直以来都存在把预算内的收入转移到预算外,或者私设小金库的实际行为。如图2所示,

1982—1993年间地方预算外收入占国家财政预算总收入基本维持在50%左右,该比例直到1994年分税制改革实施前才有所下降

图11982—1993年财政包干制下的中央财政能力削弱趋势

三、分税制下的中央与地方财政能力演变

(一)分税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

79·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

④⑤即使宏观的财政承包体制安排没有变化,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参数上,中央和地方仍然是几乎每年都要进行讨价还价。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 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预算内收入是国家以行政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的收入,包括各种税收、依法获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以及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或出售获得的资本性收入。预算外收入并不是财政分权改革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规模小。在1980年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之后,预算外收入才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地方收入来源。预算外收入的构成和来源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都是地方政府自收自支不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一般包括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如各种税收附加和基金、事业单位的经营性收入、企业单位的收费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如地方政府的税收附加和基金、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等)、国有企业的预算外资金(如部分折旧上缴、部分利税上缴等)以及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等。

地方政府体制外收入是指没有合法依据的,通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非法方式筹集的资金。学者普遍的看法是这类资金在中国确实存在,但是具体规模非常难以获得。

图21982—1993年财政包干制下的地方预算外收入的递增趋势

改革开放进行到1980年代后期,已经近十年,但这个时候却遇到了一系列必须解决而又很难解

决的问题,

而此时中央政府不得不再一次重新思考经济以及政治的发展。19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经济上分权与扩大企业经营的自主权而展开的,

由于放权让利的分权改革从一开始就涉及到调整政企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政治改革被提到前台。

①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一些官僚利用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漏洞,与投机商人勾结倒卖市场紧缺物品以哄抬物价。同时,在向地方政府分权的过程中,伴随地方财政能力不断扩张的却是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不断紧缩,

而且,

GDP 主义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多倾向于执行地方分割的保护主义政策,“诸侯经济”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在1980年代后期出现了物资紧缺、社会混乱的局面②。

这时中国思想文化界再度活跃,知识分子对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1988

年左右,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以“新权威主义”为论题的争论。新权威主义者在理论上援引美国哈

佛大学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学说,

在实例中则援引东亚四小龙等权威主义政体国家的经济腾飞现实,

认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必需以经济市场化为前提,而中国的经济市场化只能在集权下才可以加速发展。这种新权威主义思想立即遭到了一些政治文化学者的反对,如反对新权威主

义的民主改革派就认为中国改革遇见的财政困难、

通货膨胀等许多问题是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些问题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负面后果。虽然这场争论在1989年之后逐渐衰退,但是

我们必须承认关于

“新权威主义”的讨论对中央决策者后来重新认识财政分权和中央财力的下降等现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③1993年11月,中共第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了自1994年起建立新的政府间财政税收关系,即分税制体制。1993年12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而对分税制改革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分税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1)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入范围,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④,并分别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体系和税务征管机构⑤;(2)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

·

89·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④⑤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但是,因为恢复被“文革”破坏的经济的需要,政治改革始终没有深入展开。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大家一齐骗中央。中央也不怕,来个大涨价。涨价不太好,肥了大官倒。老百姓一看着了急,存款急忙往外提。提了存款还不算,抢购风潮全国漫。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7卷第1期。中央与地方共享的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增值税和资源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品种划分,陆地资源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印花税在1994年的时候确定为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但2002年起改为中央分享97%。

当然,事后来看,分税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对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收入的体制安排,而没有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责任做出进一步的改革。

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一般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以帮助实现地区财力平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3)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同时,中央还进一步清理了部分地方预算外资金,取消或减少了大量的政府收费项目,并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税收管

理体制、

减免税政策措施等进行了配套改革。到1996年,财政部又发出《关于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参照中央对省级分税制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

分税制体制落实到市、县级,有条件的地区可落实到乡(镇)级,同时要求省级财政承担调节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异的职责。

(二)分税制下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能力演变①

图3描绘了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的演变趋势。结合图1可知,

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在分税制改革实施之前一直呈下降趋势,

1993年降到了最低点,即只有22%。而1994年执行分税制后,中央财政收入比例迅速得到提升,之后一直维持在50%以上。与此相反,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则从1992年的71.9%下降到1994年后的44.3%

图3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比重的演变趋势④

值得强调的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只涉及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税种划分,而地方政府

的支出责任却没有获得与其收入比例相适应的配套变革,

地方政府仍然承担着地方公共产品的绝大部分支出责任。虽然1994年中央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以推进分税制以及赢得富裕省份的支持,中央采取了保障地方省份不少于1993年收入基数的让步政策⑤,但是从图4可以看出,在支出方面,中央与

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基本上变化不大,地方支出比重基本维持在70%左右,

2004年以来甚至还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可以想见,在中国单一制政府组织结构中地方政府的公共投

入融资受到许多限制的前提下,

即地方政府没有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权力,税种与税率设定权也高度集中于中央,那么,地方收支比例的不平衡必然在多个支出方面加重地方政府政府的财政负担。

⑥这种较为明显的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称性可能暗示我们,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由于中央

政府与分权化的地方政府之间天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不完善与巨大的监督成本问题,故中央政府在通过官员政治晋升机制对地方政府加以约束之外,也同样可能有着通过维持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

·

99·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

⑥如未作特别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④

由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划分方法发生了局部变化,故本文将所选取的数据范围限定在2007年以前。中央政府从专享税和分享税中取得的收入如果超过了分税制改革前的收入,则将多出的部分返还给地方政府,以保障地方政府在实行分税制后的实际收入不低于该地区1993年的水平,对于超出1993年基数的收入,中央与地方按照7:3的比例分成。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融资渠道受到集权限制使得其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寻找资金来源。实践中,中国地方政府更多的通过“土地银行”这类媒介将征收的土地抵押给贷款机构并将获得的资金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城市里,城市建设融资总额中的60—70%是在地方政府运作的土地银行保护下获得的贷款资金。

来对其施加约束的政治考虑。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分税制改革没有涉及地方财政支出安排的内在逻辑。也就是说,正是基于单一制的国家政府组织结构、中央政治集权的传统、对地方政府不听中央号令的担忧和基于其他政治稳定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国中央政府才倾向性地构建了

这种偏重于纵向控制功能而非横向平衡功能的转移支付体系。

①图4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的演变趋势

分税制除了在财政负担方面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压力之外,似乎也在相当程度上不利于地方财政

能力的均等化。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对地方进行税收返还的主体来源是增值税,

而增值税的创造部门主要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因而按照税种划分收入的分税制和以税收返还为主体的中央转移支付体

制实际上是一个更偏向于富裕和发达的地区的财政体制。

②这是因为发达和富裕省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

在“发展是第一要务”战略前提下这些省份也就能够较多地得到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而且由于很多中央的专项转移支付需要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发达省份在争取这些专项配套项目时也具有优势。从表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分税制改革前后,最富裕省份和贫穷省份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上的差距是扩大了而不是收敛了。

表2发达省市代表与落后省市代表在

分税制前后经济地位的变化

(%)指标

1990年1998年五个发达省份代表GDP 百分比

22.825.1人口百分比

12.712.2税收收入百分比

26.023.0政府开支百分比

19.818.5五个落后省份代表GDP 百分比

12.711.7人口百分比

18.918.7税收收入百分比

12.39.8政府开支百分比14.08.6注:①发达省份代表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及浙江等五省,落后省份代表包括贵州、甘肃、陕西、江西及河南等五省;②转引自黄佩华:《

21世纪的中国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吗?》。四、中国转型期财政分权制度变迁历程的评价首先,对于在1980—1993年间实行的财政承包制来讲,当时中央的正式法规文件都只是给出了一个总体财政体制框架,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责任的具体划分最终取决于各省份与中央政府一对一的谈判与博弈。由于各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的划分、收入和支出基数的确定以及遵循的收入分成办法、地方

留成比例等财政问题上往往处于信息优势地

位,

因此,即使是那些采用相同分成方案的省份,其与中央政府之间实际上的财政资源分成比例也各不相同。各省份只要完成了与中央议定的上解指标就有权支配剩余财政资源

,“块块为主”原则在财政承包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地方与中央讨价还价的能力方面,由于几乎所有的税种征收工作都由地方政府掌握,这使得地方政府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样,在给定财政分成办

·

001·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①②张军、范子英:《中国如何在平衡中牺牲了效率:转移支付的视角》,2009,中国教育科研网。黄佩华:《

21世纪的中国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吗?》,《比较》2005年第18辑。

法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是选择“藏富于民”的“援助之手”还是选择“竭泽而渔”的“攫取之手”,就有了

相当的自由裁量权。这也正是在这个时期

“两个比重”①一直呈下降趋势的原因。然而,在财政承包体制大框架之外,这个阶段的中央政府却依据自身权威保留了改变游戏规则的

权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地方政府的制衡。比如1980年制订“分灶吃饭”体制时,中央曾明文规定保持5年不变,而事实上这种体制在1983年就进行了调整,其后到1985年、

1988年又对财政承包制的具体方案做了调整。此外,中国税权始终是高度集中于中央的,中央政府负责确定所有税种的税基和税率,而且还能向地方政府转移开支责任,将价格补贴、工资上调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诸如此

类的开支责任转移给地方政府。这样,

中央与地方就在财政领域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方面可以抑制中央政府的逆市场化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抑制地方政府采取有损于整体经济改革的过激行为。

其次,对于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来讲,这一改革确立了以正式法规为基础的税收分成方法,改变了承包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讨价还价的局面,从而充当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重塑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与利益格局的关键制度安排。应当说,在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和地方的自由裁量权都大大缩小了,这是因为分税制实现了国税和地方系统的分离,使得地方政府不再独揽收税大

权,

而且分税制不再允许地方政府擅自批准大额度的税收减免。值得注意的是,分税制下中央政府仍然对所有税目的税基和税率有最后决定权,地方政府也在实际上拥有与预算内收入分庭抗礼的预算外财政资源。所以,中央和地方的自由裁量权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只是减少了,两者仍然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

最后,对于自1980年代财政分权改革以来的整个历程来讲,尽管中国是在财政压力下走上以财

政承包制为开端的分权之路的,

但是两个阶段中央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即在承包制阶段中央财政的压力产生是“被动”的,而在分税制阶段,则具有某种“主动”意味。具体来讲,在财

政承包制期间,中央财政始终处于依赖“地方进贡”的被动局面。也正是由于中央财政始终处于被动

格局,整个国家财政面临赤字压力,才导致了1980至1993年间财政承包制体制的多次调整,最后走

向分税制。实行分税制后,

中央财政自给率明显上升,但是,由于中央政府需要向地方支付大量的转移支付与税收返还,

这就造成整个中央财政并没有真正摆脱财政压力,财政赤字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反而出现上升趋势。②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中央政府在通过官员政治晋升机制对地方政府加

以约束之外,也同样可能有着通过大量转移支付来对其施加约束的政治考虑。

·101·中国转型过程中财政分权的特征事实:历程与评价

②“两个比重”指中央收入占政府总收入的比重和政府总收入占全国GDP 的比重。1994年以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平均占到地方财政支出的47%之多,而在一些西部地区其对转移支付的依存度甚至达到了70%。近年来,中央推行的每项工作都伴有转移支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学?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如何?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财政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早期财政思想(二)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三)现代财政理论 2.什么是财政现象?举例说明。 财政现象是财政活动的具体表现, 财政活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青海抗震救灾、全国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 3.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财政现象及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及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实证分析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么样”的问题。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指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评判的研究方法。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解释政府活动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由实证分析来完成;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即探讨“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之类的问题,则有赖于规范分析。但这样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二)比较分析方法 1.横向比较:中外比较 2.纵向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找出差距;总结规律。(三)借鉴西方财政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五)学点中国财政史——继承与发展“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市场失灵其及表现是什么?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即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无效或缺乏效率。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主要有三方面:资源配置领域- 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领域-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稳定领域-经济波动失业、通货膨胀 2.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其特征有哪些?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主要特征:(1)社会集中性(2)非排他性(3)非竞争性(4)具有外部效应(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主要来自剩余产品 3.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财政活动? 是由于市场失灵和市场的缺陷存在。 4.“公共悲剧”指的是什么?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消费者追求私利的心理将使其选择不由自己为提供公共物品而付费。 5.什么是财政?其特征有哪些? 财政(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它是政府通过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非营利性:财政的职责是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它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3.法制性: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治经济,政府的财政活动也应受法律的约束规范。4.调控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 6.简述公平分配的含义。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指在市场初次分配中,社会财富要以要素投入为依据生产要素投入与生产要素收入对称,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由政府按照“公平原则”、通过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第一课)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 ——支部书记陈世强 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 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 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

宽。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遭受冲击,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供给适应国内的需求,实现经济真正的可持续的增长。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任务,如发展民族企业、调节收入分配等,这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认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凡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2.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3.重大作用 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424571.html,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 作者:王平 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03期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财政分权的研究日益深入。文章在对中国式财政分权演变历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征,并分析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财政分权;收入差距;经济发展 [DOI]10.13939/https://www.doczj.com/doc/95424571.html,ki.zgsc.2018.03.052 1 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内涵及演变历程 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以两个节点为分界,一共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4年之间的“分权让利”财政体制、1994年至现在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1.1 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虽然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有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整体上仍然属于中央政府对财政收支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的高度集权财政体制。这一时期,公共产品的生产计划制订以及决策权在中央手中,而具体的执行则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两者之间属于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同时,地方政府的税收绝大多数要上缴给中央,其财政支出则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上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分权让利”财政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了激励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我国实行了“分权让利”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这一财政体制也进行了深化改革,变传统的“吃大锅饭”为“分灶吃饭”,这样不仅大大改善了以往我国财政收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还极大提升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独立性,有力促进了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解读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解读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 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 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13 、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20、公元628 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 2 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和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23 、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是(田赋附加)。二、多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2 、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3 、据文献记载,在(舜、禹)时期,为了保障公共事务的发展,统治者要求臣服部落和被保护的小部落贡献财物。 1 4、夏商周三代的服役,直接与井田制有关。一般认为,三代的田赋制度分别实行的是(共、助、彻)。 5、人头税发展到汉代,已经制度化,有(口赋、算赋、户赋、献赋)。6 、古代收益税(或财产税)包括(车船税、贳货、牲畜税)。 7、宋朝的田赋按土地的性质不同分为(公田之赋、民田这赋、城郭之赋、杂变之赋、丁口之赋)。 8、宋代市舶课有(抽解、博买)。

中国未来十年经济转型和突破重点

美国经济的第一次重要转型,是在十九世纪的最后 30 年,美国处在重工业化的阶段, 当时最重要的产业是石油、冶炼、钢铁、化工 ,等等,美国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公司,美孚 石油、 通用电器、 杜邦化工, 他们都是通过资本市场这个平台上迅速崛起的。 尤其重要的是, 在这个阶段,美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 1901 年,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产量已经 超过了英国的全国产量,而英国仍然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但华尔街的J.P 。摩根组 织的财团, 买下了卡耐基, 也买下了美国其他几个最大的钢铁公司,

并把它们整合成为了美 国钢铁集团, 一举奠定了美国在世界钢铁业的绝对垄断地位; 而同时期的洛克菲勒的美孚石 油,收购兼并的中小炼油厂多达 400 家。资本市场的平台整合了美国经济,使之上了一个 新的台阶, 成功跨越了重工业化的阶段, 并一举崛起在世界舞台上, 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经济 体。 美国经济的第二次重要转型,是在二十世纪的最后 30 年,美国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 在 PC 、电信、互联网、生物制药等四大新兴产业中,独占鳌头,而这些产业中的每一个领

头羊,微软、思科、朗讯、谷歌,无一例外,几乎全部依托于美国资本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 的发现和推动。 金融危机 3 年后, 我们突然发现, 美国冒出了两个东西, 第一个是 iPhone , iPhone 横空出世,诺基亚在全球纷纷退市, 2009 年苹果的股价是 70 美元,那时已经是一 个世界级的企业,现在超过了 700

美元。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在 3 年之内市值翻了 10 倍,我 们还是要惊叹资本市场的资源动员能力。第二个是 Facebook , Facebook 一上市,我们发现 社交网络能够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这大概是所有人不敢想象的。这又是资本市场发现的。 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次转型, 都与资本市场息息相关, 不是偶然的。 经济转型是一个 巨大的系统性工程,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下,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而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远远超越其他方式。 可能一些同学读过《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它是我翻译的,讲述了华尔街发展的历史,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与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 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 配置效率的分析 学位申请人璐丹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学院(系、所)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登峰 分类号F740 学校代码10590 U D C 339 密级公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 明 本人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 中国 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 一 一

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 除文中己经注明 引 用的 容外 ,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或成果 。 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 曰 期

: 年 f 月 丨 又 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 、 保存 、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艮 P : 研宄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大学 。 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 、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 汇编学位论文 。 (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论文作者签名 : 导师签名 : t / 心 日 期 : 年 r 月

( V 日 日期 : 年 7 月 丨 y 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技术扩散更加快速, 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更加明显,而一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与话语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国步入经济转型的关 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着从“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 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根据新经济增长的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因素,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 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备受 国家政策制定者与研究者的关注。 笔者在阅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4 年间除港澳台 和外30 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促进我国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95424571.html,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指出:积极应对法学高等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媒体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吴汉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体现法学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5、体现用户意愿的资源建设与营销--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 6、夯实工作基础、净化学术环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制度建设实践为例 7、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问题调查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8、高校图书馆读者利用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9、填补世界会计史的空白——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道扬 10、伟大的人格,卓越的贡献——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纪念杨时展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1、相对“就业易”形势下财会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心理与指导——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为例 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政治经济学丛书”评介——兼评《生产关系二维理论与产权分析》和《交汇与分野》 13、论公法学博士培养机制改革——基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其他典型培养单位的比较分析 14、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探索--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为例

https://www.doczj.com/doc/95424571.html, 15、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思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 汉学院为例 16、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先行者——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 17、特色鲜明成绩显著——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博士点导师文集 1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灿明同志为《湖北财税》题词 19、探索就业举措抵御就业寒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促进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 20、水污染防治须出台“硬’’法——专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吕忠梅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论文题目大全 1、人文社科类高校工科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2、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战略及其实现机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3、中国新型法治智库研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 4、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模式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卢现祥教授访谈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王波作品选登 6、高校研究生导师聘任制度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例 7、科研训练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为例 8、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9、将风险评估引入食品安全风险行政调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戚建刚谈风险评估与行政调查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台生刘哲瑜曾经的合唱队领唱讨厌现在 的民进党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中国经济如何转型? 中共十八大将在11月8日召开,引发全球瞩目。 此次会议之所以倍受关注,盖源于以下几点因素: 其一,中国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在美国去杠杆化、欧洲陷入漫长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中国7%以上的增长堪称世界经济的希望之火; 其二,十八大之前中国经历了重庆唱红打黑的“折腾”,社会认知出现分歧,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 其三,经历了过去十年“超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已经面临投资率高达50%、基尼系数突破0.5、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失控、腐败泛滥等一系列瓶颈因素的制约。吴敬琏先生警告说:中国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已经几乎到了临界点。忠言逆耳利于行。新一届政府能否对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并重启改革进程,攸关下一个十年的社会稳定。 新阶段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从制造向创新转型,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 过去十年,中国充分享受了“入世”红利,“中国制造”的全球市场份额从7%猛增至15%左右。但依然难以摆脱“低价格、低成本、低质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不能一味抱怨企业不争气,而要反思制度环境。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动物,企业行为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导向。而现有的制度环境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负向激励”: 1)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2)央企靠行政垄断做大做强,市场经济的“费厄泼赖”难以保障; 3)土地、资金、劳动力、环境等主要生产要素价格被显著扭曲,致使企业可以靠“扭曲的成本优势”赚取利润、获得生存空间; 4)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审批权,寻租成为企业最快捷的“商业模式”; 5)由于法治尚不完善,再加上企业家寻租成为常态,这导致企业家安全感缺失,重庆打黑更是充分彰显了企业家在公权力面前的脆弱性。于是乎,富人移民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花钱消费其实是人的动物本能,无需刺激,关键是有没有能力消费。眼下中国储蓄率升至50%的历史高位,除了企业储蓄与政府储蓄大幅度上升之外,居民缺乏消费的安全感亦是关键原因:首先,虽然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在经济增长“蛋糕”中所占的份额不断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在1992年至2008年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其次,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居民财富保值存在很大挑战。2004-2011年中国一年期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平均为-0.3%,按照目前超过30万亿的居民存款规模,每年损失即高达1千亿。再次,由于中国股市目前仍然是财富掠夺而非价值创造为主的市场,居民难以通过股权投资分享经济的成长性。第四,房价高企,严重透支居民未来20年收入,导致“中产阶级贫困化”的奇怪现象。最后,中国在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发展滞后和历史欠账,导致居民严重缺乏安全感。 理解了上述经济转型的“症结”所在,就不难给出十八大之后的“改革任务清单”:---------------------------------------------------------精品文档---------------------------------------------------------------------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ransition of China 内容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完整周期,而每一次周期性繁荣都源于一次较大的制度改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这种制度的改进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而每一次制度的改进又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就是研究分析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结论: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的负面产物又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结构转型世界经济 文献综述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中,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是当前学术界比较权威和全面的,它集中分析了结构转型以及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源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且由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结构转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的结构转型。对于总体产出增长而言,伴随着结构转型的资本转移对产出增长的贡献达到7.1%,因此可以将之视为解释我国产出增长的一个独立的、重要的解释变量。(引用) 通过陈平和李广众的《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给出的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中国1952-199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我以为在中国没有加入世界经济板块,至少没有加入WTO以及成为“世界工厂”之前是可以认为一些外资和国外的某些大国的经济、政治对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影响可以降为0 或某个常数。但是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成为组成世界经济的重要一部分的时候,世界经济的走向已然成为可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甚至可以简接来改变中国现有经济结构。在陈平和李广众的一文中,并没有把这个重要的因素加进去,同时他们拿的是中国1952-1998年的数据,虽然可以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变化,但是中国加入WTO,经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后,他们并没有加以分析讨论。 主体内容 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表1:经济普查后GDP总量修订情况 单位:亿元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关键词:财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维持市场化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因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财政分权问题作出了研究。所谓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财政分权视为打破中央计划束缚,走上自我持续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基本框架如果按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多级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财政分权。但是,现实是地方政府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作用很大,基于此西方财政分权理论逐渐产生,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以蒂布特(Tiebout)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然后马斯格雷夫(Musgrave)、奥茨(Oates)等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和发展。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一)蒂布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蒂布特(1956)首先从公共品入手,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政府间的竞争,一旦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结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选民,就必须按选民的要求供给公共品,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奥茨及布鲁克纳(Brueckner)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理性的居民的确要比较享受居住地公共服务的收益与履行纳税义务的成本,在居民的约束下,地方政府有最有效提供公共品的动力。(二)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思想马斯格雷夫(1959)从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宏观经济稳定与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负责,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另外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他还指出在公共品供给效率和分配的公正性实现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必要的分权是可行的,这种分权可以通过税种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固定下来,从而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权力。[!--empirenews.page--] (三)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奥茨在《财政联邦主义》(1972)一书中,通过一系列假定提出了分散化提供公共品的比较优势,即奥茨“分权定理”:对某种公共品来说,如果对其消费涉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并且关于该公共品的单位供给成本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同,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的任何特定的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率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也就是说,如果下级政府能够和上级政府提供同样的公共品,那么由下级政府提供则效率会更高。由于奥茨分权定理的证明是建立在偏好差异和中央政府等份供给公共品的假定上,这些限制性条件似乎有点强加于人,很难使人信服,后续的研究对此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Oates(1999)指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就很可能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出,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此时也就无财政分权存在的必要性,但现实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居民的偏好、公共品提供的成本比中央政府了解的多,更具有信息优势;迫于一些政

税收学原理教案上课讲义

《税收学原理》教学方案 课程名称:税收学原理 课程号:0030578 编写日期:2007年4月 导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对的税收理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学要求 了解西方学者关于税收一些理论;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了解本书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的税收理论体系。 三、教学实数:1个课时 四、教学重点: 1. 马克思、恩格斯的税收理论 2. 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五、教学难点 1.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并讨论。 七、主要参考书目: 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 2.黄甫生刘凤健主编:《政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3.孙翊刚主编:《中国财政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4.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5.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八、作业: 1. 如何构建中国的税收理论体系? 第一章税收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税收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税收的基本术语。二、教学要求 理解并掌握税收的概念;重点掌握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对税收的基本术语有所了解。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 四、教学重点 1.税收的概念及解析 2.税收“三性”的基本特征 3.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 五、教学难点 1.税收概念的解析 2.对税收“三性”基本特征的认识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提问。 七、主要参考书目: 1.阮宜胜著:《税收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2月修订版 2.扬斌主编:《税收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3.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八、作业 1.什么是税收?怎样理论税收的概念? 2.怎样评析作为税收概念的“税收价格”? 3.什么是税收的“三性”特征?怎样认识税收的“三性”特征?认识税收“三性”特征的重要意义何在? 第二章税收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税收是怎样起源的及其发展的过程,了解新中国税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要求 了解税收的产生的原因;了解中国税收的发展历程;了解西方国家税收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时数:2个课时

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增加环境污染吗(精)

收稿日期:2011-12-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3085 作者简介:闫文娟(1984-女,新疆哈密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钟茂初(1965-,男,江西铜鼓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增加环境污染吗 闫文娟1,钟茂初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并存以及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之间/GDP 竞赛0的过度竞争是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先从理论上提出假说,然后利用1999-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式财政分权确实增加了外溢性公共物品(如废水以及覆盖全国的纯污染公共物品(如二氧化硫的污染排放强度,但并没有增加地方污染公共物品(如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排放强度;由于排污费收取的人为因素较大,排污费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抑制效应不明显;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有选择地放松了一些上缴税收高的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硫以及固体废物排放的监管,这样便呈现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排污费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的局面。 关键词:财政分权;排污费;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F8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1203-0032-06 一、引言

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财政分权并没有使环境质量下降[1]反而使环境质量提高[2],有研究认为财政分权使得环境质量降低[3]。中国的财政分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中国的财政分权伴随着政治集权,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非常强的(政治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4],中国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是/自上而下0的/标尺竞争0即地方政府更多的只需要对中央政府负责,中央政府通过以GDP 为主导的考核机制对地方政府进行考评。在中国,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威任命地方官员,因而有能力奖惩地方官员的行为,而在俄罗斯等财政联邦主义体制下,中央政府没有能力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5],这是中国式分权相比联邦财政分权的最大不同,那么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国内专门作中国式财政分权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已有的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对环境影响的实证检验主要如下:杨瑞龙、章泉[6]首次实证检验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得出财政分权度越高,环境质量越差,验证了财政分权可能导致地方政府降低环境保护的努力。李猛[7]从财政分权角度提出了中国环境污染趋势的新假说:环境污染程度随着人均地方财政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持续上升,当人均地方财政能力水平超过倒U 型曲线拐点值后,环境污染程度趋于下降。张凌云、齐晔[8]分析了作为/理性人0的政府,在面临政治激励(政绩考核下的经济发展动力和财政约束(地方政府财税压力大下的环境监管困境,只是没有对相应的理论进行实证检验。 第3期(总第165期 2012年5月 财经论丛 C 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3(General,No.165 May.2012 闫文娟等中国式财政分权会增加环境污染吗

中国财政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财税史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公元前(一万年)时,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确定下来。 2、(禹)根据各地距离京畿的远近,土质的肥瘠、高下评定土地等级,以土地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向部落酋长进行定量纳贡,开创了征收土地税的先河。 3、国家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就是(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 4、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就是(土地王有制) 5、中国古代,商业的萌芽产生于(商)朝。 6、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口赋) 7、两汉时期田租以(三十税一)为主,属于比例税率。 8、唐代实施的服役制度就是(租用调制)。 9、两税法实施于(唐)代。 10、“一条鞭法”实施于明代,就是由(张居正)提出并实施的。 11、东汉时期的关税税率较高,在(十分之一)以上。 12、《暴关图》反应的私设关卡,乱收费的情况发生在(明代)。 13、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贡法)。 14、汉代实行商业官营,所谓商业官营就就是指(官营)。 15、隋唐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收入)。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田赋主要包括(两税、绢帛之征)。 17、把差役制度变为雇役制称(雇役法、免役法、募役法)。 18、北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有(外债、内债、税收)。 19、田赋征收的基础就是地籍管理,为此国民政府推行(土地计量)。 20、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规定王公百官到一般百姓,垦田每亩纳粟2升,以备灾年赈贷之需而建(义仓)。 21、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以该年的丁银额永为定额,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钱粮,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是清朝(康熙)实施的。 22、为缓与统治危机,增加财政收入,我国(明)代实施了“一条鞭法”。 23、宋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方田均税法)。 24、北洋政府在把清朝各种名目的附加都并入正赋之后,又另外加征的就是(田赋附加)。 二、多选题 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 2、国家财政产生的社会条件就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3、据文献记载,在(舜、禹)时期,为了保障公共事务的发展,统治者要求臣服部落与被保护的小部落贡献财物。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05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04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财政学(湖南科技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是通过()来安排的。 A. 国家法律 B. 国家税制 C. 国家预算 D. 财政部门 2 【多选题】(10分) 下列名词中属于财政用词的是()。 A. 度量 B. 度支 C. 国计 D. 国用

3 【多选题】(10分) 下面哪一项属于公共需要()。 A. 图书馆 B. 花园 C. 公园 D. 公共停车场 4 【单选题】(10分) 财政运行的主线是()。 A. 财政收支 B. 国家税收 C. 国家投资 D. 国家预算

5 【判断题】(10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财政收支的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A. 对 B. 错 6 【多选题】(10分) 财政运行主要特征包括()。 A. 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B. 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 C. 财政运行具有固定性 D. 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7 【多选题】(10分)

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包括()。 A. 财政性支出 B. 税收 C. 转移性支出 D. 购买性支出 8 【多选题】(10分)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 A. 自动稳定机制 B. 转移支付 C. 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D. 政府采购制度 9 【单选题】(10分)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企业利润与()的分配。

A. 企业成本 B. 社会利润 C. 社会收入 D. 个人收入 10 【单选题】(10分)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 A. 效益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社会公平 D. 社会稳定 第二章测试 1 【多选题】(20分)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研究 深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 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 配置效率的分析 学位申请人姓名刘璐丹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 学院(系、所)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赵登峰 分类号F740 学校代码10590 U D C 339 密级公开深圳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 :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 中国 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 一 一

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 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 除文中己经注明 引 用的 内容外 ,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或成果 。 对本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 论文作者签名 : 曰 期

: 年 f 月 丨 又 曰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深圳大学关于收集 、 保存 、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 艮 P : 研宄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深圳大学 。 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

本人授权深圳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可以采用影印 、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 汇编学位论文 。 ( 涉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论文作者签名 : 导师签名 : t / 心 日 期 : 年 r 月

( V 日 日期 : 年 7 月 丨 y 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及作用渠道——基于国际贸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技术扩散更加快速, 科技交流更加频繁,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更加明显,而一国在国际上的地 位与话语权,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中国步入经济转型的关 键阶段,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着从“要素投入驱动型”经济 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而根据新经济增长的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内源因素,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 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备受 国家政策制定者与研究者的关注。 笔者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4 年间除港澳台 和西藏外30 个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促进我国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