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综合素质教育

小学教育是人材大厦的奠基工程,它承担着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的任务,因此,素质教育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并应得以很好的落实。改革传统的偏重考试的评价制度,构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地、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发展的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四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教育评价制度被列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而且有利于把握教育的方向,有利于科学的导向和激励。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了一点探索,现将我粗浅的认识作如下总结:

一、什么是综合素质评价

素质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不断改变学生的发展状态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这一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是对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各个过程进行多渠道认证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诸多方面),评价内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标的确立、过程中的努力与最后的评定),还有评价渠道的多样化(包括了同学、教师、家长、学校等多方面评价的结果)。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

我觉得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具有全面性、发展性、民主性、主体性、差异性、时

代性等特点。综合素质评价不但对学生的各方面和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切实评价而且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水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评价内容(项目和各项指标)随着学生与学校的

发展而发展。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项目与指标的确立,以及最后的评定,均由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同学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实现评价指标公开化,评价过程民主化,以保证评价的公正合理。评价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评价过程中,承认了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允许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发展水平、状态的差别。综合评价的项目和指标直接体现着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它必需符合当前学校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将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注重教育目标的超前,手段的超前,以确保本评价体系的时代性。

三、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1、综合素质评价体现了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对此,我们的理解是:

“面向全体”是相对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讲的,指的是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给每个学生以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发展”是相对与学生来讲的,从学生的个人角度看,指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寻找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求得自身不断发展,从学生的集体角度来看,指每个集体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现。综合素质评价从根本上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教学到重育人的转变;从重分数到重品行的转变。明确了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形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

2 、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又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原则下制订出来的,它随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再者,学生全程参与了评定,在评定过程民主化的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素质评价实现了课堂教学中主次地位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以教材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

3、体现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地说就是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既要

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如何让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成学生完善的健康人格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课题。德育教育需要利用学科的载体,也需要课外体系的协助,如教育基地、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同时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如果缺乏德育教育的系统构架,校内外教育形成反差,德育教育的成果就会被削弱。我们将德育指标渗透到各项目之中,使每个项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真正体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思想。

四、综合素质评价任重而道远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对接受教育的学生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既要减少其功利性,又要避免随意性。要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那么如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所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生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精神环境。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1. 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缩短师生间的

“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学得懂、学得好、学的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2. 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必须要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能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以便顺利的展开工作。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理接受你善意的意见和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情感,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经常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并对学生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对于素质教育必须进行综合评价,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构架综

合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

单位:罗山县水口小学姓名:马金晶

2018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 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 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的质的规定性。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 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 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 清末学堂出现。 ●西方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重军事、 产勇士,雅典重文学、产女神。 ②中世纪:教会学校传七艺;骑士学校教七技。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②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③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④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⑤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简答(已考):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为社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教育学的活动。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了明显的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 3、社会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进行传递。 4、文字的产生,使人类文化有了书面记载,促进了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 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

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以促进小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基本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及劳动技术素质。同时也应注意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素质(包括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个性特长和个性潜能)。上述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目标,可简略描述为:“基本素质+个性素质”。作为单项学科领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还应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大纲》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智力素质是指感知、思维、概括、识记等方面,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它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其智力素质主要包括:(1)知识素质。我国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个公民,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如小学数学中的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以及一些计量、统计知识、几何形体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经常用的知识,必须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积极动手、动脑思维,形成一个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质。(2)技能素质。为了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无论对个人的生活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技能(包括口算、笔算、运用工具计算等),学生通过学习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样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自身的技能素质。(3)能力素质。数学能力是智力素质的核心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人的素质水平的高低,除与知识水平相关外,还与它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非智力素质是指兴趣、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的意向活动范畴,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1)情感素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既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师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数学情感素质。数学的情感素质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不怕困难攻克数学疑难问题的顽强学习意志,勇于进娶敢于竞争的学习精神。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大有作为。(2)思想素质。挖掘教材中蕴含着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发展等观点,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述内容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与会代表认识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应该同步培养、和谐发展,要摒弃“应试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教育、坚持分数标准的人才观。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到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各起多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明确非智力素质也是教育的对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注意到了对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更应给予高度重视。

浅谈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浅谈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5-08-06T16:10:59.6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3期供稿作者:宋金花[导读] 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寿光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宋金花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小学262734 摘要:本文结合山东省寿光市推行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详细阐述了素质教育在广大农村小学的实现问题,分析了校园环境、课堂氛围、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对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寿光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小班化教学的建议。我校自开展小班化教学以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培养,特长得到了发挥,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优化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了环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我们班班设有“五角”、“一墙”,即电教角、图书角、生物角、玩具角、办公角、艺术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浓浓的书香、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各种作品展示……把学生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让墙壁说话,让角落育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小班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自然环境更为重要。我们开展的“班主任办公进课堂”、“微笑工程”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还能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能时刻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不再是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习,更注重他们的心灵、性格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便会产生满意、愉快、合作、互动、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二、优化课堂 1.互助教学,把生硬的灌输请出课堂。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取知识,但他们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教师把知识倒进去就行了,而是一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是引导者,教师少讲、精讲,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这种氛围中觉醒,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提倡质疑,亲身体验培养学生能力。传统教育中,学生总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课本上出现的就是真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压抑住了,想象力被封杀。新课程重体验,重实践。我们开展的“去蔬菜大棚参观”、“调查××厂的污水去了哪儿”、“我们身边的科技”等活动,将体验教学与活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 3.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就会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我们按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实施合理分层、分组,便于对学生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就能树立起自信心。 三、优化课程设置 我们的课程设置完全按照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着眼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习能力。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不定时检查,或有违规者学校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学校还开设了综合能力课程,能够培养人具有适应当前和今后学习、工作和交际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着眼于学生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 四、优化教师素质 常言道:“打铁还要自身硬。”由此可见,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催化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我们寿光市每年都会开展暑期请名师专家对骨干教师培训、市镇两级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校本培训、师德建设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五、优化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 1.优化评价内容。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是学生评价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全部指标。学生的道德品行、学习态度、方法、心理、身体素质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能单纯以分数论高低、评优劣,而要通过各方面综合性评价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这才符合人才教育成长规律。 2.优化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除笔试外,还有口试、制作调查报告、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等。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有利于准确、清晰、客观公平地评价对象的发展情况。 3.优化评价主体。新课程要求强调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强调自我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等,还应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其中评价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处于主动地位。参考文献 [1]王金枝《浅谈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实施途径》.安徽农业学报,2008,14,(7)。 [2]邵继民《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思考》.内蒙古教育,2009,1。 [3]王娟《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02。 [4]陆炳炎王建磐主编《素质教育:教育的理想与目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朱小蔓朱曦《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理论反思》.南京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乡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探索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观念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数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教育界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思想准备不足,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收效甚微,在响应上级号召下的教学改革换汤不换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出合理化的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持,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条件,促使农村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义,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一些领导把升入上一级学校学生的数量看做是一所学校办的好坏,来衡量学校。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范本

使用说明 1、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要求,特制定《遵义县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2、此手册通过记载学生在校内外教育的具体表现:综合反映其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文化素质、个性发展等。 3、此手册是学生、家长、教师对学生发展情况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供学校、家庭联系使用。本手册一般由学生保存,上学时随身携带,教师、学生和家长随时将平时评价的情况在本手册的相应栏目上进行记录和交流。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将过程评价的结果记录在本手册的相应栏目中,家长要经常通过本手册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和教师进行交流,并参与对学生的评价。 4、此手册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以等级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填表说明 一、“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栏,自评、互评、教师评用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表述。 1、互评由小组集体作出,老师评由班主任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作出。 2、综合评由班主任对自评、互评、教师评进行综合后作出,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 二、文化素质栏 1、“学科课程成绩”用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合格(60—69分)需努力(60分以下)填写。 2、“课外活动”用A、B、C、D四个等级呈现。 遵义县小学生基本信息表

语文(心得)之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语文论文之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 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

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二、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 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

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制订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为把我校建成“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风学风严谨,教学手段优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学校而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成员的小学素质教育领导组。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师具体抓,做到教育教学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件件抓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万继春 成员朱怀安孙秀民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文明勤奋、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3、全面提高质量,争创特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素质教育《决定》与基础教育《决定》等重要文件为依据,结合校情,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 4、严格执行《计划》,实行课程刚性化管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抓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力做好“创安、普法、行评”工作。加强对学校各重点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整改存在问题,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教育,提高学生自防、自教、自护的意识和能力,杜绝一切安全事故。认真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自律,切实抓好行风建设,把学校办成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方法与措施 ㈠、强化学习管理 一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加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增强法纪意识;三加强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和课改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四加强校际间交流,增强竞争意识;五加强有关教育改革文件的学习,增强改革意识;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上级精神,明确教育教学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⑴、构建教师思想工作运行机制,确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功效。做到政治学习有制度、有学习时间、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有小结、有反馈、有督查等,有条不紊地层层落实。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起教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教师的工作实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杜绝乱收费和未经批准为学生征订学习资料,杜绝教师搞第二职业或集体补课。 ⑵、优化教师结构:完善学科结构,加强音、美、体、劳等师资培训,配备专(兼)职教师。 ⑶、加强科研兴教。开展校本教学业务培训,进一步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力争80%以上至少参加一次县级以上的培训。面对实际,求真务实,教师制定出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试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施 【内容摘要】农村小学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教育手段的传统性、学生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因此导致了教育教学效果低下,对于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更是一个瓶颈。虽然,网络、有限的多媒体设备、光盘以及逐年增加的图书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条件,但是素质教育跟不上,仍然谈不上高效。另外,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的缺失,导致学生身心负担加重,何谈“减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身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多年的我深切感受到,农村的偏僻,信息的闭塞,学生接触到事物相对较少,以课本养课,大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改变步子缓慢,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看法。 首先,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从教师自身开始,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思想。虽然考试制度暂时还改变不了,我们不得不考虑,但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应试。语文有着本质和规律,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是教学目的,关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虚心听讲,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使学生学习轻松愉悦。 如识字教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的“要我识字”为主动的“我要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其教学规律是,首先教会学生汉语拼音,使学生掌握自学字音的工具;其次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独体字,

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完整资料).doc

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重点(小学) 第一节、教育观 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的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2)坚持能力为重 (3)坚持全面发展 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 (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 (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 (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 (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第二节、学生观 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 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2)学生是学习的个体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最新文档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当前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由于思想准备不够、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等原因,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危机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现状 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中小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农村中小学一些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为危机的问题。一是道德素质较差。二是心理品质较差。三是创造能力较差。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顾明远说素质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二是能力为重,三是全面发展。详尽来说,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现状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思想品质教育。人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的。在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首位的。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素质再优异,倘若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怎么会是个有用之才呢?有个形象的比喻十分牵强:“孩子的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品德的好坏关键是要靠从小养成。因而,中小学应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制定中小学生德育详尽标准,开展行之有用、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通过看得见的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心理康健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造成当今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康健,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且朝低龄化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农村中小学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例外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情绪、增强受挫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划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新一轮的课改精神,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出发,使评价工作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做事、学习、交往、审美、健体、主动发展、充分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和容 建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培养出志存高远、人格健全、特长明显、基础扎实、善于创新、乐于实践的人才。 1、构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目标,即:品德行为、学习品质、个性素质的母项目标。 (1)、品德行为方面包括三个子项目标:遵守常规、讲究美德、心理健康。在品德行为方面,通过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遵照评价目标,不断改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学习品质方面包括四个子项目标:积极思考、问疑解难、参与合作、探索创新。在学习品质方面,通过抓课堂评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 (3)、个性素质方面包括三项子项目标:广泛兴趣、丰富积累、善于实践。在个性发展方面,通过评价转变传统的“一卷纸定乾坤”的评价观。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学校要提倡“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创造之材”,让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展露,人、人都有广泛兴趣,人、人都能丰富积累,达到校有特色、师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目标。 2、构建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体系。 要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因此在评价活动中遵循价值导向原则、互动原则、激励发展原则和评价反馈原则,鼓励学生本人、同学之间进行评价,将评价变为师生、家长、乃至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形成评价活动的多元化。 (1)、探索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全程使用激励用语。做到肯定性评价激励化、指正性评价勉励化,否定性评价人性话,课堂上使用激励卡、成就星和能力检测得“优”的评价方式。这样通过教师的热情的鼓励和恳诚的期待,总能给学生一种关怀,能让学生时时产生自我,产生“我能行”、我也能做好的愿望。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11113875.html,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作者:杨小艳 来源:《教育界·A》2019年第12期 【摘要】相比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农村小学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几项推进农村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素质教育;问题探究;加强措施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可以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激发。素质教育是在1985年5月,由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他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了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小学生可能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使其成为国家栋梁以及社会的优秀人才,开展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农村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也是牵动中国人心的问题。 一、农村素质教育现状问题探究 1.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农村小学教师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山区的小学,他们的教师很有可能文化素质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错误百出。还有的地方会出现教师配备不合理的现象,有的教师承担了多重角色,甚至数学、语文、英语的教学重任都压到一名教师身上,使得教师教学任务过重,没有时间及时调整、反思和进步。教师资源的缺失也使得农村教师不能像城市里的教师一样开交流会、互相学习、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汲取知识的效率,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接收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如果缺少了合适的教师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不到提高,即便能获取知识,其知识面也不够宽,限制性很大。师资力量如此薄弱的地方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2.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落后 经费不足是农村小学面临的一大问题,这导致农村小学的许多设施都得不到及时更新,一年一年的重复利用,桌椅板凳更是破破烂烂,甚至有的小学连避风遮雨都做不到,一到下雨天,学生不能上课只得回家。设备落后导致学生无法有质量地接受知识,同时,一些先进的教

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高优选稿

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论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与提高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的教育,而这项教育的推进则是一项长期 的系统的工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去实施。通过素质教育实践,让教育回归生活,全面实施教育生态化。在新不断深化的今天,人们不仅重视语文、数学、科学等显形课程,而且更加重视许多其它课程,如、**常行为、劳动技术和图书馆教育等。新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师生学习、掌握信息、知识的基地,也是保证学校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教育的重要支柱。因此,图书馆必须适应改革步伐,更新办馆理念,在新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我们改变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被动式教育为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探究式教育;变原来的学生围绕老师转为老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原来的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这样以来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健全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自信,诚实以及乐观等方面的个性品格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二、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图书馆要积极与各学科教师相互合作,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智慧的潜力,扩大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创造的意识和才干,为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把课外阅读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上的重难点迎刃而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的创新素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解除学习上的迷惑,品尝到探究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语文、科学等内容时,可事先向学生推荐图书馆里的相关书籍,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收集资料,找出最有用的东西,使学生在寻找、阅读、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围绕专题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 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相当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开展专题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如:开展“”阅读活动,其中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对人生的态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高风亮节无时不在激励着学生,给学生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正视自我,反思自我,树立远大理想,加强自身修养。如:开展“史书”阅读活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史书阅览带给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它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认知,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真正起到了“益智、启智、增知、陶情”的作用。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乐章─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上唐中心小学付义泉手机: 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好几年了,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至少我们在思想上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是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一名扎根农村教育近三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咱们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存在着众所周知不容忽视的问题:重智轻德。从上到下单纯地、一味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校考不好,局长给压力,老师考不好,校长给压力,学生考不好,老师、家长给压力,这样我们教师的教育培养方向自然发生扭曲,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任务脱离轨道。习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今教育所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又如何得以实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样一个现实环境下又应如何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解和实践? 一、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意义,我查找、收集并理解了一些资料。我们先要明白一个概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到学校教育上,它就同学科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是教学升华为教育。而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是历史之必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增强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是农村小学,让它们真正理解素质教育指的是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浅谈以下的几个问题:1.如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2.谈农村小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3、浅谈农村小学如何加强素质教育的创新精神。4、浅析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改革主体主导 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的能力,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及国际竞争的需要,也为了培养新世纪一代代的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着眼于今天及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 一.在农村小学如何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面向全体学生,增强素质教育意识。 在农村小学,一般情况下,教育偏向于尖子生,偏向于智力教育;忽视后进生,忽视对后进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情况还很多。有时候给尖子生硬压任务,随意剥夺学生仅有的休息时间;还在对后进生从心理上施加压力,以逼走后进生,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教育规律,更是违反国家教育法规、政策。作为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指导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点不仅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健康成长的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学得全面并学有所长”,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注入式”现象比较多,教师虽然讲得很累,但教学效果却总不好,这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对。要知道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儿童),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教学要有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有责任创造和谐的教育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本着素质教育的意识,给每个学生都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正确处理好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的许多弊端是不容否定的,但是考试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了解学生接受知识,掌握信息的程度就离不开考试,再说,通过考试才能了解与学之间的差距,以便加强或改进教学方法。所以,推行素质教育之后仍需要考试。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及认知特点,利用各种场合,各种形式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奉献精神。 二.在农村小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平等友好的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 “合作式”课堂教学思路主要通过以下两步来完成。 (一)情感交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教育上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是否有亲切感,自尊感、和信任度。师生之间民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