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士

抗日先锋——黄埔六期姚子青,及其全部壮烈殉国的六百壮

今日上海宝山区的临江公园,松柏苍翠.游人络绎,是一处景观独特的游赏之地。曾记否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中,它是淞沪会战的重要战场,是黄埔六期生姚子青营长和他600弟兄洒血捐躯的埋灵之地(因尸骨无存)。当年他们孤城喋血与宝山共存亡的英雄事迹,已升华为后代子孙心目中的常青松柏,皎皎日月,永不磨灭的巍巍丰碑,垂范历史的民族骄傲。1937年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于是年8月7日,国民政府南京国防会议作出全面对日抗战的决定。中国人民总动员,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有力出力,有钱出钱,齐赴国难。8月11日,驻扎在武汉的国民革命军十八军九十八师奉命调赴南京担任卫戍,青年军官姚子青是这个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第三营少校营长。13日午后船抵南京下关时,日寇已在上海发动攻击。闸北、虹口、杨树浦一线和我军发生激烈战斗,战况激烈。姚子青的同乡、黄埔军校一期同学,二六四旅旅长黄梅兴便于14日在八字桥阵地不幸中弹牺牲。那几天,由于我军预有防备,英勇抗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死伤枕藉,日援军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重新部署兵力,恃其飞机大炮立体战的优势,企图在长江口沿岸强行登陆,突破我方

防线,从侧面兜袭我军后路,一举占领上海。我方为了加强防务,8月20日,命令卫戌南京的九十八师兼程驰援淞沪前线。师长夏楚中派二九二旅五八三团防守长江口沿江阵地,遏止日军登陆。8月23日,罗泾、小川沙、狮子林先后失守,登陆日军随即向宝山县城、罗店、浏河方向分进合击,情势危殆。旅长方靖鉴于宝山县城乃江海门户,战略地位重要。狮子林在其西北,相距10余里,吴淞炮台在其南,仅隔10里,现在南北两处均已不守,地处贴江边沿的宝山便孤悬暴露,三方受敌。方旅长斟酌再三,决定派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现任五八三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前往接防。姚营长一向报国有志,忠诚信守,有独当一面的指挥能力。他在受命时回答说:“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姚子青广东省平远县大柘乡人,父耕母织,家境苦寒。兄弟姐妹6人,予青排行第五,身体结实,面相斯文,深得父母喜爱而另眼看待,起早摸黑省吃俭用供子青上学。6年后,子青毕业于大柘乡景清小学,又以优先名次考入平远县立中学。学校离家两华里,一天来回两趟,他想起兄弟姐妹6人,母亲做鞋费钱又辛苦,孝念之下,脱去鞋子跣足而行,将近校门才洗脚穿鞋进校。广东气候暖和,几年如一日,倒也练出一双铁脚板,为他以后的军旅生活带来便利。子青读书用功,从不脱课。每逢星期日,不是随父下田,就是上山砍柴,长期劳动,养成刻苦自励诚实善良的品格。广东省开革命风气

之先,孙中山先生的崇高革命活动就像无声号召激荡着平远县的有志青年。姚子青那年17岁,征得父母同意,去广州考进了“黄埔军官学校”,成了第六期的黄埔生。毕业时成绩优异被分发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带兵,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他怀着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参加过多次保卫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役。因有战绩被保送至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步炮队深造,再进陆军军官班进一步培训,网部队后被提升为步68兵少校营长,驻防汉口。“七七”事变爆发,不多日,部队奉命调防南京。姚子青带领全营官兵迅速赶赴宝山,眼见宝山县城很小,穿城不过两里余,方圆不足10里:城墙之矮可以攀越,护城河之浅可以涉渡。县城原本人烟稀少,战争爆发后,县府迁往月浦,百姓多半逃避他乡,十室九空,如此孤城,无险可守。然而姚子青受命之际已经明白:守住宝山,可使登陆狮子林和炮台湾的日军难以联成一线,拉不起对我方的包围网;守住宝山,如同拽住敌人后腿,既摔不掉又进不得:守住宝山,可以赢得主动,让统帅部有时问调兵遣将从容增援。姚子青慷慨激昂对全营官兵作了动员,然后带领连排长作战地勘察,都认为城墙矮小,不易防守,战场必须摆在城外。他命令各连突击挖战壕、筑工事,星夜作业。毫无疑问,这将是一次军力悬殊以弱抗强的阵地战。敌人有坦克大炮,有从近距离起飞的轰炸机,有停泊于长江装有远程大炮的多艘军舰。姚营呢,只

有老式近战武器和迫击炮、手榴弹而已。以血肉长城抗衡海陆空,牺牲是可以想象的。从9月1日至3日,作为

交战的第一阶段,日寇调遣炮台湾的大部分兵力在战车掩护下向宝山进犯,停泊在长江口的敌舰大炮每天轰击宝山。姚营采取灵活战术,以静制动,集中手榴弹优势对来犯之敌进行还击。或乘其立足未稳,迎头痛击,屡次挫败敌人攻势。4日至6日的三天中,敌人因屡攻不下,更趋疯狂,调集登陆狮子林方面之敌增援炮台湾敌军进行夹击,以飞机、战车、大炮掩护两千步兵进攻,企图在城东、南、北三面强行突破。姚营官兵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在金家宅一带和宝山外围,击退南北两方夹击之敌,杀死日寇200余人。为了坚守阵地,不怕牺牲,抓住机会频频回击。姚营弟兄前仆后继,以死相拚的冲杀,令鬼子胆寒。5日傍晚,得知方旅长派来增援的五八七团第一营被日军炮火阻住通路,无法抵达宝山时,姚营毫不胆怯,孤军喋血,人自为战。6日至7日,血战两昼夜后,姚营城外阵地完全陷落,县城被日军包围,姚营长与旅部失去联络。只见宝山上空,多架敌机肆无忌惮轮番投弹扫射,敌舰大炮轰击之声不绝,整个宝山上空烟雾弥漫,城内火海一片。我方指挥部只能根据日寇炮声和日军攻击的猛烈,判断姚营仍在顽强苦斗,深知宝山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延到7日下午,战斗渐趋沉寂,姚营600官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姚营长年仅29岁。

三天后,一对老年夫妇从宝山废墟中逃了出来,向《救亡日报》记者泣诉说:城破时,我们在隐处看到姚营长率领20

多个士兵向防空洞方向退去,恰有一枚炸弹在他跟前爆炸,弹片击中姚营长腹部,肠子都淌出来了,那20多个士兵全

被日本强盗封死在防空洞里。9月18日,《大公报》刊登记者杨纪的战地采访:“9月5日,宝山守城之将姚子青将军,以一营之众,当敌海陆空立体战术之威胁,苦撑3日之久(实际应为9月1日至7日),乃全营殉职,此种成仁取义之泱泱大国民族风度,非有悠久文化及高尚德性培养之军人,孰能至此……” 姚子青600壮士殉国的事迹,震惊中外。南京《中央日报》发表《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文》,上海《大美晚报》著文赞颂:“此次姚营全部殉城……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全人类之光荣,其伟绩将永垂史册而不朽!”随后

国民党执监委员会通电全国褒扬。国民政府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市铸造姚子青铜像,他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那条街改名为“姚子青路”。他的家乡平远县建起了“子青祠”,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将县城中学命名为“梅青中学”(黄梅兴同为平远县人)。文艺界将其事迹拍成电影,编成民间说唱……。去年,宝山区政协通过决议,呈请市文管会批准,要在临江公园建立姚营殉国大型纪念碑,以垂后世。

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

河南籍上将中将一览表 李德生1916-2011.05.08 新县1955年少将1988年9月授予上将军衔尤太忠1918-1998.07.24光山1955年少将1988年9月授予上将军衔万海峰1920- 光山1988年9月授予上将军衔曹双明1929- 林县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曹刚川1935- 舞钢1988年少将199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1998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张树田1939- 商丘1991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警衔2000年6月晋升上将警衔乔清晨1939- 郑州1991年少将199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2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吴双战1945- 清丰1990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警衔2004年6月晋升上将警衔李乾元1942- 林州1988年少将199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4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刘永治1944- 鄢陵1991年少将200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6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彭小枫1945- 镇平1997年少将2002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6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常万全1949- 南阳1997年少将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7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马晓天1949- 巩义1995年少将200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9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贾廷安1952- 叶县1994年少将200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1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田修思1950- 孟州1997年少将200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2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戚建国1952- 南阳2002年少将201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4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郑文翰1919-2006.01.08洛阳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贾朝群1924- 偃师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赵先顺1924-2002.02.02永城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周村1926- 信阳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李宣化1922- 杞县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田震环1924-2004.08.21遂平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刘新增1929- 濮阳1988年9月授予中将军衔 单大德1932- 新蔡1988年少将199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王继英1933- 济源1988年少将199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郭东亚1937- 嵩县1988年少将199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郝保庆1937- 临汝1988年少将199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黄学禄1938- 信阳1988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沙显明1939- 郑州1990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马炳芝1940- 固始1988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李继松1941-2006.10.12杞县1990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李栋桓1944- 南阳1991年少将1997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王玉成1942- 叶县1995年少将2001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楚鸿彦1942- 杞县1994年少将2002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王守业1943- 叶县1994年少将2002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田忠训1933-信阳1988年少将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程宝山1945- 商水1994年少将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叶爱群1945- 新县1994年少将2003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王玉发1949- 南召1998年少将200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董贵山1946- 西平1994年少将200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张铁健1949- 洛阳1998年少将2006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张国栋1950- 郏县1995年少将2008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田义功1949- 南乐1998年少将2009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位国民党将领上将人中将人,少将 精选人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 81人,少将171人) 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阶段。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附: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271人国军上将(19人)=========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5、刘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9、陈安宝上将,1939年5

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10、廖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4、周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17、邹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国军中将(81人)==========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9、朱耀华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

东北抗日联军300殉国烈士名单 欣闻国家民政部公布300名抗日烈士,在这次公布名单中国民党烈士占1/3,东北抗联仅27人外加八女投江(不含刘海涛)。东北义勇军牺牲在东北战场上3人。东北抗战占1/10。虽然少些,但也是进步。在此不才整理300名东北抗联烈士,纪念在14年苦斗中的勇士们。 金银植(1908-1932)汪清县游击队某中队政委 苏怀田(???-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团长 田宝贵(1905-1932)抗日救国军补充二团副团长 李延青(???-1932)抗日救国军十七团团长 王永江(???-1932)汤原游击队队长 王德全(???-1933)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副队长 刘三春(1911—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政委孟杰民(1912—1933)南满游击队总队长兼第1大队大队长王兆兰(1910-1933)南满游击队副总队长 初向臣(1910-1933)南满游击队政委 裴锡哲(1904—1933)汤原游击队政治指导员 吴彬珲(1904—1933)春游击队大荒沟游击队队长 张承汉(1907—1933)和龙游击大队长 金世(???—1933)和龙平岗区抗日游击队队长 杜希俭(???-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某团连指

导员 白钧(1885—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干部 朴吉(1896—1933)延吉县游击大队政委 宣纪胜(???—193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少年营营长 刘造缔(1916—1933)东北反日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少年营战士景振卿(1880-1934)东北民众救国军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张文偕(1907-1934)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政委 金文亨(1902-1934)饶河工农义勇军政治部主任 李启东(???-1934)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经济部长 朱守一(1905-1934)密山游击队队长 于洪仁(1908-1934) 宁安工农义务队党支部书记 王加林(???-1934)东北抗联第三军副官长 车龙德(1906-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二团政委蔺秀义(1899—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第五团团长 金顺德(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一团团长 朱云光(1911-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独立团政委南昌益(1910-1934)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金昌涉(1917-1934)和龙游击大队大队长 金浩哲(1907-1934)和龙县游击大队大队长 白泉泰(???-1934)珲春县游击队总政委 陈庆山(1910-1934) 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部秘书长

解放战争国军十大名将

解放战争国军十大名将,指挥作战凶悍,都是我军强劲对手原创天地话史2020-08-10 12:57:29 解放战争中,国军有一批干将,部队战斗力强,作战凶悍,给我军造成很大威胁。 10、张灵甫 1903年生,陕西省长安县人,黄埔四期。1946年4月20日,担任74军军长。 他的名气源自74军,1945年8月,该军空运南京受降,驻扎在南京孝陵卫,拱卫首都,被誉为天下第一师。他升职恰在解放战争爆发前,由于蒋介石嘉奖御林军,名气如日中天。 淮阴之战:1946年9月18日,派出2个连从9纵与5旅的结合部成功突破,根据俘虏供述的口令,诈开淮阴南门。进城后,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建立阵地,主力随即从正面猛攻,占领淮阴。9月22日,又攻占淮安。 一战涟水:1946年10月19日,分三路北攻涟水。激战至11月1日,未能攻克,双方伤亡都很大。 二战涟水:1946年12月3日,以所部57旅等部队正面攻击。1946年12月14日,主力绕道到涟水的西面,这支奇兵一举奏效,我军回援不及,战斗失利。 孟良崮战役:1947年5月11日,被我军包围,激战5天全部歼灭。

9、廖耀湘 1906年生,湖南邵阳人,黄埔六期。1944年5月,担任新编第6军军长。 沙岭村战斗,1946年2月19日,我军6个团攻击该军66团2个营和师机炮营、教导营2000余人,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两天三夜,未能取胜。新6军损失700余人,民主联军三纵、四纵伤亡了2100余人。1946年3月10日,从辽中南下,攻占我军辽阳、鞍山、海城、营口、本溪,全部得手。 1946年5月初,增援四平,廖耀湘迂回到四平以东,攻击民主联军左侧背。5月14日,第65团击败三纵主力,攻下了南城子、威远堡门。最终,我军被迫从四平撤退。 从1947年1月到10月,我军采用围点打援、远程奔袭、运动反击和伏击战等灵活多变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以“零打碎敲、蚂蚁吞象、快刀割肉”的方式作战,多次歼灭整团兵力,该军遍体鳞伤,大伤元气。

抗战期间国军十大主力部队

抗战期间国军十大主力部队 一、第74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后期全美械。蒋介石黄埔嫡系,从王耀武、张灵甫到俞济时。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 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4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该军抗战开始时组建,首任军长为俞济时,当时辖51师、58师。1938年初,将原来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的阮肇昌皖军57师吞并,以后一直下辖这3个师。74军战斗力很强,编制较大,是4个攻击军之一,该军直辖有1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1个辎重团、2个补充团等,有员额约3.5万人。1939年由王耀武接任军长,1944年施中诚任军长。该军为中部战场的救火队,先后曾参加过1937年的淞沪会战、南京会战,1938年武汉会战中的万家

岭战役,1939年的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冬季攻势,1941年的上高会战第一次顶住了敌人的进攻,获得了一号、二号武功状,但随即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被全军击溃。1942年参加浙赣会战,1943年参加鄂西会战和常德会战,余程万死守常德,是抗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1944年参加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都没有出彩,但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打败了孤注一掷的鬼子,为其抗战历程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主要将领有王耀武、俞济时、张灵甫、施中诚、李天霞、余程万、邱维达等。二、第5军:编制3个整旅(师),5万余人,后期全美械。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化装甲军,其第200师更是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19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顾兆明校对人:黄欢 一、选择题(4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朱拓.tà 镯.子zhuó谄.媚 xiàn 呜咽.ya B、孱.头càn 自诩. xǔ畏葸 ..xí国粹.cuì C、不羁.jì 脑髓.suǐ发髻.jì睥.睨pì D、辖.制xiá怂恿 ..sǒngyǒng降.服xiáng 安然无恙.yà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桌帏烟蔼仗义直言锋镝 B、熹微逡巡虚无漂缈休憩 C、蒿艾歆享残羹冷炙蹒跚 D、谬种鞭苔刚愎自用窈窕 3、下列句子的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尼采就()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②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 然更是废物。 ③无论他们怎样()怎样顽劣,怎样……也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 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 A、自称走进丑恶 B、自诩踱进丑陋 C、自诩蹩进丑陋 D、自夸蹩进丑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后再成为乞丐的 呢?那我可不知道。 B、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里传来叹息声―― 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我将恍然大悟――我生活在这些奴才们中间,连我所敬畏的尊长和师友也 无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这次演讲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当他粉墨登场 ....时,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抗战阵亡将军名单

抗战阵亡将领名单 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国军阵亡将军275位。多方搜索,仍无法找齐相关资料,今将部分资料整理如下,向抗战英烈致敬!!! 一、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战争比较(仅记录大规模战争) 1、淞沪会战日军伤亡6万余人 2、太原会战毙伤日军4万余人 3、南京保卫战毙伤日军1.5万余人 4、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 5、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 6、随枣会战毙伤日军4万余人 7、枣宜会战毙伤日军2.3万人 8、南昌会战毙伤日军1.2万人 13、上高会战毙伤日军2万人 14、晋南(中条山)会战毙伤日军9900人 15、第二次长沙会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也有说4万) 16、第三次长沙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 17、浙赣会战毙伤日军3万余人 18、鄂西会战毙伤日军4万余人 19、常德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 20、豫中会战毙伤日军4000余人 21、长衡会战毙伤日军6万 22、桂柳会战毙伤日军3万余人 23、缅北会战毙伤日军9万余人 24、雪峰山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 二、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有271人。 上将(19人) 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已找到) 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已找到) 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已找到) 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已找到) 5、刘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已找到) 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已找到) 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已找到) 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已找到) 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已找到) 10、廖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已找到)

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

中国国民党十大抗日名将 “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佟麟阁(1892-1937) 佟麟阁将军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负责军事指挥,他以军部名义向全军发出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持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撤。”同时在南苑召开全军将校会议中激励将士:“中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日寇进犯,我军首当其中,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1937年7月28日他亲临火线指挥战斗,遭日寇四面包围,突围时被敌人机枪射中腿部,又遇敌机轰炸,头部再受重创而壮烈殉国,时年45岁,将军以死报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成为抗日战争中第一位为国牺牲的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国民政府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恤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毛泽东称之为“给全中国人以伟大的模范”。1979年8月,民政部发出通知,追认佟麟阁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1898~1937) 赵登禹,字舜诚、舜臣,山东菏泽人。1933年率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零九旅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在潘家口战斗中毙伤日军5000余人。特别是赵登禹扬长避短,组织大刀队夜袭日军,给敌重创,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也砍出一曲英雄战歌《大刀进行曲》。赵登禹因战功升任第132师师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任北平南苑前线总指挥。7月28日晨,日军主力在数十架飞机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战斗中,赵登禹右臂中弹,后率部队向城南大红门转移时被日军包围,混战中胸部受伤,壮烈殉国。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1946年3月,北平市政府和各界人士在八宝山忠烈祠为赵登禹等举行隆重的入祠仪式,并将西城区从崇元观往南至太平桥的一段马路更名为赵登禹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昌锋镝以建奇勋”──饶国华(1894-1937) 饶国华,字弼臣,四川资阳人,是奔赴抗战前线的300万川军将士中的杰出代表。1937年时任21军145师师长,11月奉命率部赴武汉,后转赴安徽坚守广德,30日与来犯日军激战时被围,寡不敌众,誓死不当俘虏而举枪自戕殉国,终年43岁。饶国华的遗体由“民俭”轮运回四川途中,各地均举行公祭仪式。1937年12月12日,饶国华遗体运抵重庆,重庆国民政府为其隆重举行公祭,蒋介石亲自撰写挽联两副: 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 重庆国民政府于同年12月追赠为国捐躯的饶国华为陆军上将。

安徽省红色红色纪念馆地一览

安徽省红色纪念馆(地)一览 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专业及班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1001班 材料收集整理及撰写:(安徽安庆) 时间:2012年5月10日 一、安徽省简介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 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二、安徽省红色旅游 安徽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全国十二个红色旅游区涉及我省二个即: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线路涉及我省三条: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黄山—绩溪—旌德—泾县—宣城—芜湖;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一百个红色经典景区,我省有五个即: (1)宣城市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2)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萧县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3)六安市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和安庆市岳西县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点)(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县及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 (4)芜湖王稼祥纪念园; (5)滁州市藕塘烈士纪念馆及中原局旧址。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遍布全省17个市,保留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资源单体87处,此外还有上千市、县级红色旅游资源。 以下是我们就以表格形式将我省这五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地及纪念馆向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介绍有时间去这些地方看看,感受一下那个峥嵘岁月。 三、安徽省主要红色纪念地及纪念馆介绍

简介与意义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设此,中共中央东南局也同时设此。 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是为纪念皖南事变中殉难的新四军将士而建立,结合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以不同的形式再现当年新四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以及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悲壮一页。 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着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袁国平(1906-1941),湖南宝庆(今邵东)人。原名袁幻成,又名袁裕,字醉涵,笔名最寒。袁国平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里,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建立了卓着功勋,为我军政治工作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有南岳衡山楹联家与之同名。 皖南事变介绍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皖南事变的评价

川军著名抗日将领

四川抗战 - 四川川军抗战将领
杨森
杨森
【 杨森】 (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 ,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四川 广安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和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 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一生追求洋气和新潮,他还是民间秘密组织袍哥会的一名舵主。
川军将领杨森 ,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 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 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是川军二十六师,参加淞沪会战,是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 一,全师四千余官兵,到撤离战场时仅存六百多人,伤亡85%以上。杨森曾经说了这样一段 话,“我们过去打内战,对不起国家民族,是极其耻辱的。今天的抗日战争是保土卫国,流 血牺牲,这是我们军人应尽的天职,我们川军决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洒尽热血,为 国争光。”,这段话可谓代表了广大川军将士的心声。这位杨森虽然也是一名军阀,但很有 民族气节,当年驻防川东门户万县,就曾率部与英国海军血战(事件缘起于英国兵舰在川江 上肆意横行,撞毁我渔船、残杀我平民,详情请查阅万县“九五惨案”有关史料----与“五卅运 动”同时期) ,杨森可谓川军中的代表人物。当时蒋介石需要兵源、另一说称其也有“借刀杀 人”之意,遂同意调川军出川抗日。

刘湘
刘湘
【刘湘】 (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又名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 族,四川大邑人,一级陆军上将。生于1888年7月1日。老家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祖父刘 公敬,系前清武举。父亲刘文刚,字鉴堂,家有水田四十余亩,另还与两户亲戚合营水碾一 座。母亲乐氏,生有三子,刘湘居长。妻子刘周书是大邑县苏场的一个农村女子,生了三子 (其中两个夭折)一女。他是当时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外号“巴壁虎”,又名 “刘莽子”,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均 甚老辣,但他极为迷信。
当时刘湘正在患病,众多士绅、谋士、川中父老都苦劝他不要率军出征,但刘湘执意抱 病亲率首批十万川军出川抗日,说是要以血战一赎川军二十年内战的罪过、洗刷川军“打内 战”的恶名。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川军各部组成第二路预备军,以刘湘为总 司令、邓锡侯为副总司令,下辖两个纵队。
从9月7日起,川军分别从川北和川东开赴抗日前线。同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委任刘湘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负责督师抗战。蒋介石将川军编成第二十二、二十三两个集 团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候,副司令孙震,辖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军(由李家 钰新6师扩编而来) ,第二十三集团军由刘湘自任总司令,唐式遵副之,辖二十一、二十三 军。蒋介石先将从川北出川的二十二集团军调往山西,划入阎锡山二战区。当由川江出川的 二十三集团军到达汉口时,蒋介石又将其划归程潜第一战区,拱卫南京外围。等到刘湘到达 南京时,他第七战区防区何在,任务是什么都还道,手下的川军就全没了,刘湘完全失去了 对川军的控制,不久就病死了。
对于刘湘的死因,另一种在川内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刘湘在前线吐血不止,不得不回到 武汉医治,但随即处于军统特务的监视和软禁之中。刘湘遂与手下设计诈死,图谋躺在棺材 中以“灵柩回乡”的名目返回四川再作打算。不料被戴笠识破,戴笠遂将计就计派人将棺材钉 死, 把刘湘活活闷死在了棺材中。 载灵柩的船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 欢迎会就开成了追悼会。

中国革命烈士列表罗列在中国不同时期被授予

中国革命烈士列表罗列在中国不同时期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人。其中,既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华民国国 军将士,也有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解放军官兵,还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牺牲的人。此处罗列的都是由不同时期 中国政府正式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牺牲都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肯定。 宋教仁(1882年-1913年3月22日,31岁),在上海遇刺 后不治身亡,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1950年被中华人民共 和国追认为革命烈士。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 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 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牺牲: 佟麟阁(1891年-1937年7月2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 佟麟阁,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国民党追赠陆军2级上将。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 二十九军第一三三师中将师长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 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 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的英雄们,我们已经比较熟悉,同样怀着对抗日英雄们的崇敬,burrjiang整理了一个国民革命军的抗日名将名单,根据以下三个名单的综和 一、抗战期间军衔最低为国军少将(对不起副团长谢晋元了,谢晋元牺牲后才被追晋为陆军步兵少将) 二、CCTV抗日英雄谱(或CCTV抗战纪念馆)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的国军将领,人民网在登载新闻时冠与“抗日名将”的国军将领孙立人、张发奎、孙元良 三、生还且获得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或美国总统二战抗战勋章的国军将领和牺牲于战场后被国军追晋军衔的国军将领 入围名单:薛岳、李宗仁、张自忠、卫立煌、孙立人、傅作义、戴安澜、冯玉祥、张发奎、宋哲元、马占山、李家钰、蒋光鼐、杜聿明、蔡廷锴、郑洞国、孙元良、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王铭章、郝梦龄 第一节:薛岳、李宗仁、卫立煌 薛岳、李宗仁和卫立煌三名战区司令长官不但是国共双方公认的抗战名将,也是民间公认的抗战名将,都曾获得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勋章;也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

1、抗日战神---薛岳 1896-1998,广东,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湖南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薛岳公认为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指挥其部先后歼敌十四万.1938年秋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的薛岳指挥抗战最大的战役--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1941年冬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指挥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五万六,被称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并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被网民称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张治中将军曾称其为百战名将。 2、台儿庄大捷的指挥官----李宗仁 1891-1969,广西,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一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战时曾任国民党五、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军委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战区) 抗战初期,1938年3月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以及国军参谋次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指挥的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自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3、忻口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民族英雄----卫立煌 1897-1960,安徽,抗战时为国军陆军二级上将 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金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抗日战争统计

抗日战争统计 阵亡中国将领 国民革命军将官阵亡名单(师级以上) 佟麟阁上将(追授),29军副军长1937年7月28日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1937年7月28日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1937年10月16日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1937年11月9日上海松江 高志航空军少将(追授),空军驱逐机司令1937年11月21日河南周家口夏国璋中将,172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1日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1937年11月26日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追授),145师师长1937年11月30日安徽广德(自杀)萧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156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160师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1938年2月22日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追授),122师师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 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122师参谋长1938年3月17日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1938年3月28日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1938年4月22日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中将,173师副师长1938年5月9日山东蒙城 李必藩中将,23师师长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23师参谋长1938年5月14日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114师师长1938年6月山东菏泽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1938年9月23日山东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1938年11月3日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152师副师长1939年1月13日广东清远 李巩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 张谞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年3月7日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79军参谋处长1939年3月26日江西高安

抗战中国共日各自阵亡的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有几乎两百个将军阵亡,便知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主体表现是由国民党军队表现的,那么那些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八年抗战,国军陆军阵亡、负伤、失踪三百二十一万多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多人,毁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了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这些军官中有一万名牺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在大型会战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在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上海五行仓库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壮烈歌声震撼全球。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于他们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了。英军史摩莱少将说:“他从没有看过比中国的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为壮烈的事了!” 以下是资料有查的 国民党抗日殉国将士一览表(师级以上) ! 姓名职衔殉国时间、地点 佟麟阁上将(追授) 29军副军长 1937、7、28 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132师师长 1937、7、28 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9军军长 1937、10、16 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54师师长 1937、10、16 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1937、11、9 上海松江 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 1937、11、21 河南周家口 夏国章中将,172师副师长 1937、11、21 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75师副师长 1937、11、26 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145师师长 1937、11、30 安徽广德(自杀) 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 1937、12、12 江苏南京

十大抗日民族英雄

十大抗日民族英雄 十大抗日民族英雄 张自忠(1891-1940年),字荩忱,山东临清人,追授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任第33集团军司令长官。1937年率第59军参加台儿庄大战,取得胜利。1938年率部取得临沂大捷,击溃敌3个团,歼敌5000多人。1940年5月16日,在枣宜会战中亲临前线,于大兴山区战场身中6弹,壮烈殉国。他是中国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也是二战中同盟国50余个国家和地区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戴安澜(1904—1942年),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无为人,陆军中将。戴安澜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攻克昆仑关并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等战功。1942年奉命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参战。他先后取得东瓜保卫战、同古会战(歼敌5000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其部)、收复棠吉等战役,歼敌1万余人。5月26日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成为中国抗日远征军战死沙场最高级别将领。张灵甫(1903-1947年),字钟麟,陕西长安人,陆军中将。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薛岳等将军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先后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

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历次大战,经历硬仗、恶仗、胜仗无数,屡屡负伤而不下火线,书写下了自己人生中最为风光的一页。卫立煌(1897-1960年),字俊如,又字辉珊,安徽合肥人,陆军二级上将。1937年10月,卫立煌亲率10余万官兵,在山西忻口抗击日军约14万人进攻,坚守近1个月,击毙击伤日军2万多人,对日寇进行了沉重打击,粉碎了其突破晋西北防线的企图。1943年7月远征缅甸,指挥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含强渡怒江战役),先是收复滇西,继而消灭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滇缅公路,美国人称其“常胜将军”。王耀武(1904-1968年),字佐民,又叫王哲让,山东泰安人,陆军中将。抗战期间,王耀武几乎参加过国军所有对日会战,如松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年年与日军作战,而且战绩颇佳,是国民党军队中参加中日会战最多的将领。他带着第74军打遍大江南北,以上高、常德、雪峰山3战最为出色。李宗仁(1891-1969年),字德邻,广西桂林人,陆军一级上将。抗战期间,李宗仁先后参加和指挥了徐海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战役。在1938年徐海会战中,他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击溃其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歼敌2万余,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首场重

壮烈殉国

尽忠报国的张将军 梅花山麓,长眠着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张将军的故事感染着我们,张将军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故事:《尽忠报国的张将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寇侵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中华人民奋起抵抗。1940年4月中旬,日本侵略军集中了10多万兵力,再次侵犯湖北襄樊,首当其冲的就是张自忠所指挥的右翼兵团,张自忠率领部队浴血奋战,日寇攻了五天五夜,也未越雷池半步,只得掉头鼠窜,张自忠亲率部队,尾追敌人,沿途斩杀无数,敌寇死伤达五六万人。 5月7日,张自忠杀敌心切,率总部直属特务营和74师3个团共2000余人,从宜城东渡汉江。8日拂晓,率部北进,清晨抵达长山西麓南瓜店。于是,一场惊英豪泣鬼雄的战斗便在这个小山村拉开。在南瓜店,张自忠部队活捉一个掉队日本兵,得知敌三昼夜不停息地向北窜犯。于是我军冒雨出罐子口向北追,因道路泥泞难行,天黑才赶到方家集。得知敌人刚刚从这里离开,现在就在方家集东贡几里外,张自忠遂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攻,我军一发发炮弹在敌阵地开花。敌军掉过头来猖狂反扑,部队在方家集连激战了两昼夜。 当时,日军约万人,多于我军数倍,且敌人拥有飞机、坦克,而我军连日行军作战,无一日修整,加之远离后方,得不到补充,又拼杀了几日,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我军终因力量悬殊,于5月16日,部队被迫退回南瓜店,电台已被敌炮炸坏,与后方联络中断。凌晨,敌人集中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我南瓜店猛扑,12架敌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轰炸,掩护步兵冲锋,我方浴血备战,多次击退敌人。到上午10时许,南瓜店到处是枪炮声,如同六月滚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尘土硝烟弥漫空际。太阳也变成了昏黄色的圆盘,整个阵地笼罩在铁和血的火海之中。 张自忠将军始终站在一个小山包上,拿着望远镜一边观察敌阵,一边传令:对敌人要狠狠地打!子弹打完用刺刀拼,刺刀断了用拳头打,用牙咬!

国军抗日阵亡将领名录

姓名 ..军衔 ..........职衔 ......殉国时间、地点 佟麟阁上将(追授).. 29军副军长... 1937、7、28 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 132师师长 ....1937、7、28 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 ..........9军军长 ......1937、10、16 山西忻口 刘家麒中将.......... 54师师长 .....1937、10、16 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 ..........67军军长..... 1937、11、9 上海江松 高志航空军少将...... 驱逐司令 .....1937、11、21 河南周家口 夏国章中将 ..........172师副师长 ..1937、11、21 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 75师副师长....1937、11、26 浙江湖州 饶国华上将.......... 145师师长.... 1937、11、30 安徽广德(自杀) 肖山令中将 ......... 宪兵副司令 ...1937、12、12 江苏南京 姚中英少将 ......... 156师参谋长 ..1937、12、12 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 ... ... ..160师参谋长 . 1937、12、12 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 ... ... . 第五战区二路游击司令 1938、2、22 山东莒县 王铭章上将(追授) ..122师师长 ... 1938、3、17 山东藤县 邹绍孟少将 ... ... ..124师参谋长 . 1938、3、17 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 ... ... . 122师参谋长 . 1938、3、17 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 ... ... ..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长 1938、3、28 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 ... ... ..骑兵第六师师长 1938、4、22 内蒙黄油干子 周元 ..中将 ... ... ..173师副师长 ...1938、5、9 山东蒙城 李必蕃中将 ... ... ..23师师长 ... ..1938、5、14 山东菏泽(自杀) 黄启东少将 ... ... . 23师参谋长 ... 1938、5、14 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 ... ... ..114师师长 ... .1938、6 山东冯家场 付忠贵少将 ... ... ..鲁北游击司令 . 1938、9、23 山东 冯安邦中将 ... ... ..42军军长 ... ..1938、11、3 湖北襄阳 林英灿少将 ... ... ..152师副师长 .. 1938、1、13 广东清远 李国良中将 ... ... ..军训部辎重总监 1939、3、7 陕西西安 张谞行中将 ... ... ..第一战区副参谋长1939、3、7 陕西西安 王禹九少将 ... ... ..79军参谋处长 ..1939、3、26 江西高安 陈安保中将 ... ... ..29军军长 ... . 1939、5、6 江西龙里张 唐聚五少将 ... ... ..东北游击司令 ..1939、5、18 河北平台山 韩炳宸少将 ... ..... 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 ...1939、1、9 鲁山东莱阳 马玉仁中将 ... ... ..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 ...1940、1、3 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 ... ......197师师长 ... ... ... 1940、1、25 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 ... ......2军副军长 ... ... ... 1940、2、3 广西昆仑关 钟毅 ..中将 ... .. ...173师师长 ... ... ... 1940、5、9 湖北苍台(自杀) 张自忠上将(追授).. 33集团军总司令 ...... 1940、5 湖北南瓜店 张敬 ...少将 ... .....33集团军高参 ... .. .. 1940、5、16 湖北南瓜店 戴民权中将 ... ..... 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1940、5 河南遂平 国民党阵亡将领名录(2) 王竣中将 ... ... ... 新27师师长 ... ... ... 1941、5、9 山西台寨 梁希贤少将 ... ..... 新27师副师长 ... ... ...1941、5、9 山西台寨(自杀)陈文杞少将 ... .. .. 新27师参谋长 ... ... ...1941、5、9 山西台寨 唐淮源上将 ... .. ...3军军长 ... ... ... ... 1941、5、12 山西县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