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1.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AMP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性质类似。AMO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比旋度为+2900~ +3100。

2.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

AMO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3.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3.1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芐迅速而强。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

3.2吸收、分布和排泄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0.5g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小时达到,为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芐的2.5倍。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芐青霉素

的相仿。快速静脉推注0.5g本品后5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小时后为1μg/ml,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肝、肺、肾、肌肉、前列腺、胆汁、腹水,而乳汁、唾液中含量较少。当脑(脊)膜发炎时,阿莫西林可进入脑脊液,浓度为血清浓度浓度的10%~60%,可通过胎盘,但在怀孕期间用药是安全的。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服药后6小时内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45%~68%;部分药物经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也高于氨芐青霉素。

3.3临床应用阿莫西林胶囊或悬液治疗各种感染的痊愈或显效达90%以上。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不产青霉素酶金黄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的治愈率为80%-94%。本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芐青霉素。无并发症的淋病,经过本品单次口服3g的治愈率达97%。阿莫西林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愈率可达96%。以本品和庆大霉素合用治疗心脏内膜炎获愈者也有报告。临床上也用于治疗对链霉素耐药的伤寒杆菌菌引起的伤寒,或因骨髓抑制而不能使用氯霉素的病人。

3.4阿莫西林与其他一些药物的联合应用

3.4.1阿莫西林与与洁霉素和红霉素联合用药治疗预防心内膜炎研究发现口服阿莫西林3g与洁霉素600mg和红霉素2g血高峰浓度分别可达27μg/ml、5.5μg/ml和3.1μg/ml超过了链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的MIC。经单用红霉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等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3.4.2阿莫西林与与奥美拉唑清除幽门螺杆菌使用奥美拉唑

20mg与阿莫西林500mg合用,57例患者细菌清除率为82.5%。刘氏报道,经胃镜证实胃溃疡病85例,两药合用2周,停药4周后复查,治愈率达85%,副反应轻微。

3.4.3阿莫西林与与雷尼替丁治疗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与活动性胃炎、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entschel等在使用雷尼替丁的基础上使用阿莫西林效果很好。

3.4.4阿莫西林与梭甲半肤氨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控制发作的关键。阿莫西林与甲半胱氨酸联合用药后阿莫西林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比单用阿莫西林要高。这两种药物在药代动力学上具有协同作用,羧甲半胱氨酸能使阿莫西林更易透过血气屏障,使阿莫西林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增加,有利于短期内消灭细菌。

3.4.5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泌尿道感染Senior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合物治疗实验性膀胱炎的有效率为87%。联合用药能增加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普通变形流感嗜血杆菌的抗菌活性。

3.5各种反应应用本品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6%。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较为多见,占3.1%;次为皮疹,占2%,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此外尚有药物热、哮喘等。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少数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偶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降低。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也可见到。

化学名 (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结构式

分子式 C16H19N3O5S·3H2O

【药理毒理】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药代动力学】口服本品后吸收迅速,约75%~90%可自胃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显著。口服0.25 g和0.5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5~5.0mg/L和5.5~7.5mg/L,达峰时间为1~2小时。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口服本品0.5g后2~3小时和6 小时痰中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0.52mg/L和0.53mg/L,而同期血药浓度为11mg/L和3.5mg/L。慢性中耳炎儿童患者口服本品1g后1~2小时,中耳液中药物浓度为6.2mg/L。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口服本品1g后2小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0.1~1.5mg/L,相当于同期血药浓度的0.9%~21.1%。本品可通过胎盘,在脐带血中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4~1/3,在乳汁、汗液和泪液中也含微量。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为 17%~20%。本品血消除

半衰退期(t1/2?)为1~1.3小时,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内45%~68%给药量以原型药自尿中排出,尚有部分药物经胆道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长至7小时。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腹膜透析则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禁忌症】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

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 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 5.下列情况应慎用: (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2)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须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儿童用药】 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在一项51名儿童患者参与的前瞻性研究提示,阿莫西林给药剂量不超过250mg/Kg时不引起显著临床症状。有报道少数患者因阿莫西林过量引起肾功能不全、少尿,但肾功能损害在停药后可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阿莫西林市场调研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查)试卷 题目得分 阿莫西林的营销调研报告 具体要求: 1.严格遵循营销策划书、创业规划书或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2.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稿,并以此试卷作为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同时 通过邮件()提交与打印稿一致的Word文档。 4.字体: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注释用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 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字/加粗。段落:采用标准间距、1.25倍行距。 5.写作格式: 5.1包括答卷页眉、题目、正文、引用及参考文献) 5.2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右对齐 5.3参考文献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出版社(版次)、年份、卷(期)和 页码。 6. 2014年4月26日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3天,最迟于2014年4 月30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八、亠 刖言: 抗生素(antibiotics )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

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 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阶段。⑴ 目录: 、市场状况分析 1、产品特点分析 2、市场规模分析 2.1国际市场 2.2、国内市场 3、供求分析 、消费者购买分析 1、消费者构成分析 2、目标市场分析 3、阿莫西林调查问卷表及分析 4、使用分析感受 三、竞争对手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2、竞争对手产品销售分析 3、阿莫西林行业市场竞争分析报告 4、竞争对手的营销战略与策略分析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说明书 兽用 【兽药名称】 通用名: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商品名: 英文名:Amoxicillin Soluble Powder 汉语拼音:Amoxilin Kerongxingfen 【主要成分】阿莫西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本品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基本相同,由于其在单胃动物的吸收比氨苄西林好,血药浓度较高,故对全身性感染的疗效较好。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全身感染。 本品对胃酸相当稳定,单胃动物内服后74%~92%吸收。胃肠道内容物影响其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吸收程度,故可混饲给药。同等剂量内服后,阿莫西林血清浓度比氨苄西林高1.5~3倍。表观分布容积,犬为0.2 L/kg。马、牛、山羊、绵羊、犬和猫的半衰期分别为0.66、1.5、1.12、 0.77和0.75~1.5小时。 阿莫西林可与克拉维酸复合制成片剂或混悬液,内服可治疗犬和猫的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的细菌感染。克拉维酸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竞争性与β-内酰胺酶不可逆结合,使酶失去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用可提高前者对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适应证】主要用于对阿莫西林敏感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用法用量】以阿莫西林计。内服:一次量,每1 kg体重,鸡20~30 mg,一日2次,连用5日;混饮:每1L水,鸡60 mg,连用3~5日。 【不良反应】对胃肠道正常菌群有较强干扰作用,反刍动物内服可引起 肠道功能紊乱。 【注意事项】(1)现配现用。(2)蛋鸡产蛋期禁用。 【休药期】鸡7日。 【规格】10%。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阿莫西林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创新实践论文 阿莫西林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Amox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药学 班级:2013级2班 学号:20121057 姓名:钱瑞志 指导教师:梁茂 2015 年 6 月19 日

创新实践课程评分表 一、 综述类 二、 研究类 项目 分值 得分 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10 文献资料查阅能力 20 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 25 报告书写结构、逻辑性 15 文笔流畅 20 符合写作规范 10 总分 100 项目 分值 得分 积极参加教师科研活动 具有较强动手能力 20 文献资料查阅能力 15 结构、逻辑性 15 文笔流畅 25 内容全面性 15 符合写作规范 10 总分 100

阿莫西林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 阿莫西林为一种较为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 - 内酰胺类抗生素 , 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详细讲解阿莫西林药理作用机制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 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分析 , 分析其用药注意事项 , 同时对阿莫西林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使用情况及应用进行分析 , 为该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阿莫西林,临床应用,药理机制,不良反应 Amoxicillin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Amoxicillin is a more commonly used broad-spectrum penicillins - lactam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This paper explains amoxicillin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 be analyzed adverse events, analyze their medication precautions while usage and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amoxicillin and other drugs were analyzed for the drug provides some guida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Amoxicill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pharmacology mechanism, adverse reactions

阿莫西林胶囊的说明书

篇一:阿莫西林说明书 阿莫西林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 【中文名称】 阿莫西林 【产品英文名称】 amoxicillin 【功效主治】 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药物相互作用】 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 半衰期延长。 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 临床意义不明。 【不良反应】 1.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2.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3.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4.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5.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6.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禁忌症】 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产品规格】 (按c16h19n3o5s计)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 40mg/kg,每8小时1次; 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 【贮藏方法】 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

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分析

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4T15:39:06.3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作者:王红[导读] 综上所述:采用阿莫西林临床应用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认识和了解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治愈率以及阿莫西林合并其他用药在临床上的综合应用情况。方法:对从2015年2月~2016年10月到本院就治的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0例膀胱炎患者,将其分别随机平分为两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两组,A组及B组;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C组及D组;A组及C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B组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D组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比较A组及B组、C组及D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从而对阿莫西林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A组和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B和D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且适用范围广泛,治疗效果优良,副作用少,值得广泛推广。【1】 关键词:西药;阿莫西林;临床应用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oxicillin in clinical practi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cure rate of amoxicillin an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other drugs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to the hospital on the treatment of 72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50 cases of cystit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unctional dyspeps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A and group B; cyst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C and group D; group A and group C were treated with amoxicillin,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rabeprazole, group D Desmodium for treatment.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group C and group D, 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oxicillin.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group A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Amoxicillin has a good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excellent treatment effect, less side effects, should be widely promoted. 【1】Key words: western medicine;amoxicillin;clinical application 前言:阿莫西林的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但由于阿莫西林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可以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因而阿莫西林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此外阿莫西林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配合还能治疗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阿莫西林药剂在临床上具有应用范围广泛,治疗效果好的特点。本文针对消化不良和膀胱炎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从2015年2月~2011年10月到本院就治的72例消化不患者及50例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2例消化不良患者,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21~80岁,平均40.5岁;病程为1个月~8年,平均2.3年。50例膀胱炎患者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为28~72岁,平均57.5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4.5年。四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1.2方法 对本院就治的7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0例膀胱炎患者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治疗效果评价阿莫西林的临床治疗效果。给A 组及C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了治疗;给予B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给予D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进行治疗;4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 1.3疗效评定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临床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表现。【2】 2.结果 A组36例消化不良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8例,(占50%);有效患者12例,(占33.3%);无效患者6例,(占16.6%)。B组36例消化不良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6例,(占44.5%);有效11例,(占30.5%);无效9例,(占25.0%)。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4%,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B组。 C组25例膀胱炎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占48%);有效患者10例,(占40%);无效患者3例,(占12%)。D组25例膀胱炎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0例,(占40.0%);有效7例,(占28.0%);无效8例,(占32.0%)。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D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0%,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D组。 3.讨论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一种,英文表达式为Amoxicillin,可简写为 AMO。典型的特点是化学结构中侧链苯环上多了一个氨基。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的主要部位是细菌的细胞壁,也就是在人体服用药物之后,药物分子中的主要活性结构 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 β-内酰胺环会水解生成肽键并与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在有效的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的同时造成菌体细胞壁的缺损和最终破裂。使阿莫西林在作用过程中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决定了阿莫西林在患处的作用速度较迅速。阿莫西林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抗菌药物,其杀菌的能力很强,而且不破坏胃酸分泌稳定性,且阿莫西林在人体以及类似人体肠道中的吸收率较高,患者口服的吸收率高达90%,其可以与红霉素等药物联用,增强药效。 阿莫西林使用后一般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白细胞数量减少、贫血等血液系统症状,皮疹、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控制阿莫西林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本研究中采用阿莫西林对消化不良患者及膀胱炎患者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虽然对于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和适用病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的药物研究的改革与创新,一定能够使得阿莫西林发挥出更快、更好的临床效果。【3】

用药通报0711

一、抗菌药物销售数量前20名 1、头孢他啶粉针 11、头孢曲松钠针 2、头孢呋辛钠针 12、头孢硫脒粉针 3、头孢美唑钠粉针 13、头孢替安针 4、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0.5g) 14、头孢氨苄缓释片 5、罗红霉素胶囊 15、头孢米诺钠粉 6、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6、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针 7、头孢唑肟钠粉针针 17、门冬氨酸阿奇霉素针 8、加替沙星注射液 18、硝呋太尔片 9、头孢吡肟粉针 19、加替沙星氯化钠注 10、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 20、头孢曲松针(罗氏芬) 二、心脑血管药销售数量前10名 1、舒血宁针 6、血塞通针400mg 2、脑蛋白水解物粉针30mg 7、灯盏细辛胶囊 3、醒脑静针 8、小牛血清去蛋白针 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9、刺五加注射液 5、葛根素粉针 10、参麦针(50ml) 三、其他类用药销售数量前10名 1、泮托拉唑钠粉针 6、白眉蛇毒血凝酶粉针 2、复方骨肽注射液 7、参附注射液 3、利培酮片8、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4、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9、康艾注射液 5、凝血酶粉针10、奥沙利铂针

用药通报 第35期 (总47期) 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2月15日 根据院办[2004]5号文件规定,现将07年11月份(11月1日至12月1日)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数量前20名、心脑血管药销售金额及数量前10名、其他专科用药金额及数量前10名(见附表)进行公布。根据药物用量排名(金额为主、兼顾数量)抗菌药物头孢美唑钠粉针(二代二线)、头孢他啶粉针(二代二线)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粉针(二线)为用量前三名,过多使用同种抗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及一系列副作用,望各科室加强药品使用管理,坚持合理用药,自我调控药品费用比例,严格按院办文件执行,特此通报。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将继续加大以下抗生素类处方的评价与监控:①合理抗菌概念不清;②无指征盲目用药;③大撒网式联合用药;④频繁更换抗菌药物;⑤自定用法用量;⑥随意预防用药;⑦缺乏细菌学检测意识;⑧无视抗生素不良反应;⑨换药与停用忽视评价说明。 十一月份抗菌药物用量占全院药品总用量的24.2%,比上月上升了0.6%。

阿莫西林胶囊使用说明书

阿莫西林胶囊 【通用名称】阿莫西林胶囊 [药典] 【商标名称】再林 ( Zailin ) 【英文名称】 Amoxicillin Capsules [药典] 【汉语拼音】 A Mo Xi Lin Jiao Nang 成份: 化学名称:(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6H19N3O5S·3H2O 分子量: 所属类别: 化药及生物制品 >> 抗微生物药 >> 抗细菌药 >> 抗生素类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 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 1.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3.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4.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5.急性单纯性淋病。 6.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规格: (按C16H19N3O5S计算)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

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分析

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4T12:49:49.7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作者:曾由美 [导读] 本文分析的是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 娄底市机关医务所湖南娄底 417000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在2016-2017年来我院的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雷贝拉唑治疗针对对对比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治疗针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对比的是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阿莫西林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的 不良反应。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理作用;临床效果 阿莫西林属于一种常见的广谱抗菌药,并且对部分细菌有着明显的抑制和消除作用,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了临床医学中,主要用于治疗患者由敏感细菌导致的感染和伤寒,此药物的常见应用方式是口服,并且口服方式能够令患者尽快吸收,药物的半衰期在1-1.3小时之间,临床医学研究显示,阿莫西林尽管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却会带来不良反应。为此,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100例消化不良患者,分析了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在2016-2017年来我院的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人数为30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0例,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对对比组男性患者人数为28例,女性患者人数为22例,患者年龄在17-71岁之间。两组患者均不存在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过敏症状,均签订了实验同意书。 1.2实验方法 雷贝拉唑治疗针对对对比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治疗针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具体如下。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的消化不良治疗,在此基础上,以每次10mg、每天两次的频率为对比组患者提供雷贝拉唑,应用温水送服的方式,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增加患者服药剂量,但单次剂量不要超过20mg,对患者进行为期7天的药物治疗[1];以每次0.5g、每6-8小时一次的频率为实验组患者提供阿莫西林,应用温水送服的方式,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增加患者服药剂量,但是单日服用不要超过4g,对患者进行为期7天的药物治疗[2]。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其中,治疗有效率统计分为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幽门螺杆菌显著改善或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阴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体内幽门螺杆菌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体内幽门螺杆菌未出现变化)三种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分为了恶心、腹泻、呕吐三种类型。 1.4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统计结果 表1 治疗有效率调查表[n(%)] 3.讨论 西药阿莫西林的抗菌谱和氨苄西林及其相似,针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奈瑟菌、奇异变形菌等革兰阴性菌及幽门螺杆菌,有着十分良好的抗菌效果和抑制作用[3]。并且,在临床医学中,阿莫西林经常配合克拉维酸共同应用,此时,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会得到显著提高,并且克拉维酸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阿莫西林应用的不良反应,另阿莫西林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在多种疾病临床治疗中,如尿路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得乐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得乐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 溃疡疗效观察 【关键词】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简称PU)临床上常指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其中HP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出现为PU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显著提高PU的治愈率。笔者对经胃镜证实的2001年至2003年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泮托拉唑组(治疗组)和雷尼替丁组(对照组)对照近期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2岁,胃溃疡(GU)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2例,镜下溃疡直径≤1.3cm,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0例;对照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0岁,GU27例,DU33例,镜下溃疡直径≤1.2cm,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例。两组Gu均经活检病理证实无恶变,两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国产泮托拉唑(键郎晨)40mg,1次/d,丽珠得乐110mg,3次/d,GU疗程6周,DU疗程4周,阿莫西林0.5g,4次/d, GU、DU两者用药疗程均为2周,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0.15g,2

次/d,疗程GU6周,DU4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复查胃镜。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愈合或白色瘢痕期。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 4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观察比较略 5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基础病因是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局部胃黏膜侵蚀,近年来认为,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又一重要致病因子,同时又是导致溃疡病复发的主要因素。HP能减少胃黏膜黏液分泌,降低胃黏膜防疫屏障功能,并能促使胃泌素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水平升高,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导致溃疡形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95%以上的DU、75%以上的GU病人存在HP感染[1]。经药物治疗痊愈的PU如不彻底根除HP,则溃疡的复发率极高。因此治疗溃疡,一是减少胃酸分泌,二是保护胃黏膜,三是应用抗生素根治HP。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单一应用抗生素根治HP,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根治HP感染应三联用药。因此,我们治疗组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得乐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6周疗程,溃疡愈合率为96.66%,HP根除率91.66%,对照组单用雷尼替丁治疗溃疡愈合率为75.00%,HP根除率20.00%,治疗组溃疡愈合率

分析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分析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治疗阶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评价 结果较优,不良反应发生案例较少,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 莫西林治疗感染类疾病,能够发挥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是治疗感染类疾病的常用药物,对多种感染情况都能发挥较好效果,治疗伤感伤寒、沙门菌感染时,一般都能取得满意效果[1]。该药物属于青霉素类 药物,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诸如消化道异常、皮肤异常反应等,可能会对治疗流程造成影响,因此在药物使用阶段,必须明确其药理作用[2]。本 次研究即为分析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是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致病,身体情况较好,无研究涉及使用药 物相关禁忌症,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4-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4±5.79)岁。观察 组患者年龄在3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7±6.11)岁。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33326,规格: 20mg/片,生产单位:双鹤药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治疗,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 观察组则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20044605,规格:0.5g/粒,生产厂家: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2片。 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表征和幽门螺旋杆菌情况评价治疗效果,临床表征完全消失,幽门螺 旋杆菌减少80%以上为显效;临床表征有一定改善,幽门螺旋杆菌减少50%以上,为有效;临床表征未见改善,则为无效,记录有效和显效案例为有效率。记录治 疗阶段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腹泻、头晕、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代 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对照组46例患者,疗效评价结果为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 效率为76.09%,观察组46例患者,疗效评价结果为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 效3例,有效率为93.48%,观察组较优(χ2=5.392,P=0.020),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本品为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按2:1的比例组成的复方制剂。 哌拉西林属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和各种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但易被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水解而产生耐药性; 舒巴坦除对奈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对其它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舒巴坦可防止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破坏,舒巴坦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1.革兰阴性菌: (1)大多数质粒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催产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淋病奈瑟氏菌、脑膜炎双球菌、摩根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多杀巴氏杆菌、耶尔森菌属、弯曲菌属、阴道加特纳菌。 (2)染色体介导的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弗劳地枸椽酸菌、产异枸椽酸菌、普鲁威登斯菌属、莫根杆菌、沙雷菌属(粘质沙雷氏菌、液压沙雷氏菌)、绿脓杆菌和其它假单胞菌属(洋葱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嗜麦芽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2.革兰阳性菌: 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酿脓链球菌、牛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绿色链球菌、C族和G族链球菌)、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包括MRSA)、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奴卡菌属。 3.厌氧菌:产和不产β-内酰胺酶的下列细菌:拟杆菌属(二路拟杆菌、二向拟杆菌、多毛拟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口腔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不解糖拟杆菌)、消化链球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杆菌)、韦荣氏球菌属、放线菌属。 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而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感染。在用于治疗对哌拉西林单药敏感菌与对哌拉西林单药耐药、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时,不需要加用其它抗生素。 1.呼吸系统感染: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和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2.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单纯型泌尿系统感染和复杂型泌尿系统感染。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13033665.html,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张麒法徐国建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5年第0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 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饭前 30 分钟服用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 500 mg、阿莫西林 1000 mg,早晚各1次,1 周为一个疗程,需持续 4个疗程。对照组每次予奥美拉唑 20 mg,每日2次,疗程 4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中图分类号] R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04-007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mepr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 triple in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positive peptic ulcer. Methods From 2013 June to 2014 June in our hospital, 8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efore taking meal 30 min took omeprazole 20 mg,clarithromycin 500 mg, amoxicillin 1000 mg, Morning and evening each time, and 1 weeks as 1 course, continued the 4 courses. Every time,the control group took omeprazole 20 mg, 2 times a day, continued for 4 week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5%, the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eptic ulcer; Helicobacter pylori; Omeprazole; Clarithromycin; Amoxicillin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Helieobaeter pylod,Hp)感染,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及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 素[1]。根除Hp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已成为防治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2]。本研究旨在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 化性溃疡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阿莫西林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摘要】阿莫西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阿莫西林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旨在为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投入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避免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关键词】阿莫西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前言 阿莫西林又称羟氨苄青霉素,是广谱青霉素的一种,一般为白色或者类白色的结晶状粉末,微苦。药品具耐酸性,用药过程中不受食物影响。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的治疗,对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也有很好疗效,但应用时要进行青霉素的敏感试验,防止意外发生。口服后吸收迅速,同时可能会产生恶心、腹泻、呕吐、荨麻疹和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临床上它应用广泛,杀菌效果显著,具有抗菌谱广、耐酸性强及疗效确切等特点,现对该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正文 1 阿莫西林药理机制 1.1理化特性阿西莫林是一种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是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带有氨基侧链,与氨苄西林的化学结构十分类似,在侧链苯环上比氨苄青霉素多一个羟基,所以两者具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阿莫西林为白色粉末,呈结晶状,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味道微苦,耐酸性较好,因此口服经胃肠道吸收效果较好,体内半衰期约为1~1.3h,比旋度为290°~310°。 1.2 作用机制该药剂的杀菌效果及穿透细胞壁能力较强。阿莫西林的β-酰胺环是作为其基本结构而发挥抗菌活性作用,患者口服后其内酰胺基即刻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同菌中的转肽酶相结合,抑制细菌黏肽合成酶的活性,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造成细菌细胞壁损坏或破坏,促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破裂溶解。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阿莫西林对于人体的毒性比较小,但还是可以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阿莫西林对大多数致病的G+菌和G-菌具有强大的抑制及杀灭作用,可有效抑制肺炎链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奇异变形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淋病奈瑟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需氧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儿科和外科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哌拉西林舒巴坦钠治疗儿科和外科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儿科和外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统一诊断标准,入选320例儿科和300例外科细菌感染性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舒巴坦,成人每次1.5~3.0 g,每12小时1次,儿童每日50~100 mg/kg,每8小时1次,疗程7~14 d,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儿科和外科感染患者的痊愈率分别为90.31%和88.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31%和90.1%,62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6.61%,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儿科和外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作为急性细菌性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 标签:特灭茵;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细菌感染;疗效观察 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儿童的健康。哌拉西林舒巴坦是专门针对产酶耐药菌感染而研发的新型β-内酰胺类复方抗生素,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已用于儿科和外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治疗。但作为上市不久的创新抗感染药物,尚缺乏充足的临床使用经验。为了观察该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院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按照统一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标准对320例儿科和300例外科细菌感染性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儿科320例儿科住院患儿,其中新生儿77例(24.06%),婴幼儿147例(45.9%),3岁以上儿童96例(30%);男150例(46.88%),女170例(53.12%)。入选标准:①年龄为0~4岁;②临床诊断为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细菌性尿路感染、腹膜炎、骨关节炎、蜂窝组织炎等;③体温≥38.5℃(新生儿例外);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或杆状细胞>0.10;⑤实验室检查病原菌阳性。以上1~5项为必备条件,观察前已用针剂抗生素1 d以上以及有严重免疫缺陷者除外。 1.1.2 外科300例外科住院患者,男172例,女128例;年龄18~75岁,平均42岁;其中腹腔内感染127例(包括腹腔脓肿、急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阑尾穿孔术后、上消化道穿孔术后、腹部多脏器损伤术后、直肠癌行bacon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等);颈部感染14例,如颈部痈合并败血症等;胸部感染26例(包括急性脓胸、胸部创伤致胸腔内感染等);尿路感染133例,如尿道炎、急慢性膀胱炎、急性附睾炎等。均经临床、实验室(或影像学)和细菌学证实,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入选者本次感染未用过抗生素或用过但证实无效。 1.2 用药方法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药化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11 月18 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产品概述 (2) 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 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 3.1工艺流程 (4) 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 四.物料衡算 (6) 4.1生产制度 (6) 4.2物料衡算基准 (6) 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 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 5.1选用原则 (8) 5.2设备选用 (8) 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 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 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 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 八.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 参考文献 (16)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 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 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