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新

五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新

五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新
五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完美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与教学过程 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 本课的引言部分是导入新课的重要内容,建议教师能用二战结束时和结束十年后德、日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提出问题:战后这些国家为什么能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发展?从而在探究历史问题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讲述本子目时,建议教师能从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入手,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材叙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议教师采用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材料(文字或数据),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在讲述本目内容时,建议教师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二,教材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建立“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 本目的主要内容有: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其实质是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 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阶级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阶级性 阅读次数:118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阶级性 张飞岸 尽管在人类法律思想史上,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公开承认法的阶级性,但西方资产阶级法学家(尽管他们不承认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却在对法律的综合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与西方传统的法律理念相悖的法律现象。例如极度倡导法律中正义价值的综合法理学代表人物博登海默就在研究中发现“法律所标示的自由、平等及安全等正义价值并没有像秩序价值那样获得很好的实现”。由于博登海默的阶级局限性,他并没有从这些现象中发现法律的阶级本质,而把其归结为人们对法律中的正义理念重视不够所致。仅就对法律阶级性的认识这一点而言,批判法学的代表人物昂格尔要比博登海默高明得多,他认为“美国的法律保护自由的资本集中却限制工人的联合;法律允许资本的罢工(即拒绝在某一领域投资)却限制工人的罢工;法律允许资本家对劳动组织的控制;法律连同其所确立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使富人们得以通过做出重大投资决定来控制社会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美国的法律处处体现统治地位集团的特殊利益,而不像其倡导的那样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 尽管由于新一轮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到来,资产阶级又开始逐渐暴露其阶级本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和对内减税政策),尽管一些治学严谨的西方法学家逐步发现并承认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不公正性,但中国还是有一些法学家一厢情愿的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不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初始阶段的资本主义,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完善,这些国家的法律已超越了阶级性进而成为制约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即使想进行阶级统治,他们也不得不通过法律程序进行工作,而由于法律的公正性,它已悄然从制度上限制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人民国家。”北大一位法学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的这段评述是我到目前为止见到的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最高评价,在他看来,只要全世界都实现了资本主义法制,共产主义就实现了。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为什么一个人民国家不能选举一个人民总统呢?为什么一个在法律上奉行“无罪推定”理念的国家在国际上会奉行“先发制人”战略呢?为什么一个在世界上几乎已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制度会允许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呢?答案就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就不是其所标榜的人民国家,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和过去一样,仍然是资产阶级意志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国家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它就必然不可能脱离统治阶级的控制;既然是工具,那么无论这个工具形式多么完美,内容多么完善,它的运作程序多么无懈可击,它都不可能摆脱它的使用者的阶级性;既然是工具,当我们研究它的阶级性时,就不能就工具论工具,而必须深入其本质,看看这个工具的使用者是怎样在幕后操纵它的。 尽管不是法学家,但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却通过对美国权势集团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及大量的个案分析,揭开了隐藏在法治背后的美国最有权势的大资本家进行阶级统治的秘密。他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代表作《谁掌管美国》中论述:“在美国,有这样一个权势集团,他们仅占美国人口的百万分之二,却拥有全国半数的工业资产,五分之四的银行资产,一半以上的交通运输业与公共事业和三分之二的保险业资产。由于这个集团的存在,美国国家的政治权力形成了双层结构,即掌握最高权力的权势集团和政府、国会、联邦法院等‘直接决策者’,

第四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第二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第三节美、日、欧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称西方国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欧美西方出现,我们把资本主义世界也称为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这个词进一步成为一个地理政治概念,西方是相对于处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东面的苏联、东欧和亚洲等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国家则泛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体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也统称为西方七国,另外还包括西欧、北欧及大洋洲的共十几个国家。一般认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是发达国家的代表。 本章重点 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建立和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对第三世界初级产口的掠夺。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幅度的经济体制与政策调整:普遍建立起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机制;调整所有制形式;广泛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并建立起对国际经济的调控机制。 3、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扩大,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4、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保障个人权利、主权在民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代议制原则以及法治原则。一般都实行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与司法制度。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多重的两面性,它是历史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国家的经验,但是仍存在局限性。 5、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出现重大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阶级斗争趋势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政党的纲领政策趋势向中庸;利益集团的影响巨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在冷战结束之后迅速发展

西方国家正把文化渗透作为控制他国民众思想和精神生活、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文化传播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操控的政治资源,他们有意识、有目地把它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通过把自己的文化打造为衡量一切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国受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实现对其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控制,借以实现西方国家的政治目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其著作中也说:“它(美国的文化渗透政策)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制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 从中国国家安全的角度和现今的国际形势来看,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是其“西化”和“分化”中国,实现削弱甚至瓦解中国的战略图谋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冷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干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转而通过向其他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和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成为他们首当其冲的目标。美国针对中国所制定的文化渗透战略在著名的“十条戒律”中可见一斑,尽管这一文件的权威性还有待考证,但其清晰地表达了美国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意图和手段。“第二条,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九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使西方国家看到了利用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巨大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运用文化手段来“西化”其他非西方国家的信念。总而言之,西方对中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5——16世纪: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 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 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9年):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一个黄金时代) 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 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29年——1945年: 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 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 1945年——1970年: 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 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90年代至今: 经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区域集团化也发展迅速; 政治:两极格局终结,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思想: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考纲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前预习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经济理论是______________,具体的经济政策是_____________,从而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发展“___________”,它使穷人受惠不少,稳定了社会,但导致__________不堪重负,也养了“__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__________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国家第_______、_______产业下降,第_______产业上升,它改善了_______的配置,使经济发展产生质的变化。 4.从20世纪_______年代初开始,在经济_________化和_________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形成了“新经济”,它是一

种以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答案:1.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黄金时期;2.福利国家、国家财政、懒人;3.科学技术、一、二、三、资源;4.90、全球、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国家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增长率/% 6.7 5.6 5.3 2.9

3.5 材料二 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状况年份 项目(%) 欧共体 美国 日本 973-197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2.5 2.6 3.5 979-1984 同上 0.9 2.1 4.2 979-1982 消费物价上升率 9.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专题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梳理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③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①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4.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5.资本主义的发展: (1)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启示(见下表) 时期表现(特点) 主要原因启示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①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赚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启示11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及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亚非作为二战的主战场,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而美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本土免受战争破坏。战后如何重建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而现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多是抓住了二战后黄金的发展时期,迅速恢复生产、积累财富,进而跃升为世界经济强国,纵观其发展的历史,我认为有如下几个主要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产业力量,经济实力在战争中急剧增长,这就为美国取代了英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乘机要求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战后初期至70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欧洲和日本则借助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使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起来。 二战以后,各发达国家国普遍加强国家干预,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手段,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国家垄断阶段。二战后各国经济严重困难是导致其加强国家干预的直接原因,在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认识到,没有劳动者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同歩增长,社会生产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于是就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是选择经济危机呢?还是通过劳动者与资本利益共享的方式实现更好的市场经济?历史证明西方国家选择了后者。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和社会福利保障都通过法律法令固定下来,劳工维权组织具有了法律地位,并以此保证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如此一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大发展。 其次就是以原子能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一次新的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次科技革命在多方面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体制和国家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协调各种矛盾和开拓国内外市场,国际竞争进入全球化时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西方则占据了教育和文化上的优势,首先发展了起来。 在当今社会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主动的去参与全球化才能把握住机遇,实现国家的发展。首先要求我们要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资本流通。其次我们必须重视科技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新工业时代,只有把握住新革命的核心技术,我们才有核心竞争力。最后我们也要建立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和平外部条件,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国家的发展都跟和平离不开,只有有了好的国内国际环境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正确认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首先给大家看一个表格。。。这是2011年15个大国GDP及其增长率的对比排名表。当然,这里只是一个官方的有关GDP的表,我们不能看了这个表以后,就自大的以为我们能在2021年超过美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桂冠,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的高增长,再加上北京、上海、广州等现代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使一些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中国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然而更多的数据,更明显的事实表明: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 下面我将通过中国和日本的对比来说明这个问题。 虽然中国经济总量赶超日本,但与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现代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法律体系、现代企业制度等已经相当完善成熟,而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尽管目前由于财政困难导致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其基础并未动摇。而我国的现代经济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要达到覆盖全社会的程度尚需时日。 ●从发展阶段看,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城市化率高达70%以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几乎不存在差距,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我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46%,而且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农民购买力太低,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完成启动。 ●从产业结构上看,日本早已形成发达国家型的产业结构,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第一产业已经下降至5%以下,第三产业接近60%。而我国现在农业就业人口仍占50%左右,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左右。 ●从增长模式看,目前我国增长模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

欧美资本主义为什么那么发达

欧美资本主义为什么那么发达? 很多人在对比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和欧美资本主义体制的时候,往往会被一种现象困扰。那就是,为什么欧美国家比中国发达,欧美民众比中国民众富裕?其实,这是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未看到事物的本质。(本文有点长,但耐心看完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从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天,资产阶级和封建制度末期的有资本主义思想的“封建新贵族”代替了封建统治。他们打破了封建专制的严格等级制度,宣扬“平等、自由”的民权制度。这一民权制度得到了当时在封建等级制下遭受严重压迫的民众积极响应,从而支持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的资本是怎么来的?如何产生的资产阶级?实际上,只要学习过历史和政治的人都知道,资产阶级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展壮大起来的那些有新思想的新贵族,地主,富农,大手工业者,从事物资流通的买卖人——即商人。这些人在封建制度下本身就是剥削阶级中的一份子,他们的财富积累就是在封建等级制度下通过不同的剥削手段积累起来的。这就是资产阶级出现,以及他们资本来源的最初形式。 当资产阶级的财富,也就是资本需要扩大的时候,遇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严重制约,阻碍了资本的发展,也阻碍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所以就有了反抗,也就是爆发了所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平等、自

由”的口号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提出来的。当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成功,推翻了落后的封建阶级的封建主义制度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新统治阶级政权,并成立了以资本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国家。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是这样的。 可是,别忘了,资产阶级的根子还是来源于封建剥削阶级,而不是来自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广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们。当他们取得了政权后,他们倡导的“平等、自由”实际上是他们资产阶级财富扩张的“平等、自由”。虽然打破了封建阶级中的封建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在等级制下的残酷等级剥削关系,但资产阶级又把这种关系转化为生产雇主和雇佣劳动者的另一种雇佣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初期,他们通过资产阶级统治下拥有的国家权力,用行政、暴力等各种手段大量的掠夺土地资源,并强占了农民和一些小地主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了毫无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只好去给资产阶级资本家打工,变成了工人。这也就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对应阶级——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是保护下,利用资金、行政制度规定、甚至是暴力等各种手段,大量控制土地,工具,各种资源等生产资料,通过利用这些生产资料新办各类工厂、矿场、农场,然后把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交换获取更多的财富。各类工厂主等就是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几乎全部生产资料,而工人们却一无所有。工人们要生存,唯一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学习心得 所谓经济史,就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演变过程的一门学科。学习本 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对近现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基本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因为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时代的重任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本身素质,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我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帮助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总结古今中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下是我学习本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当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一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腥历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是以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基础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大地主、资产阶级用暴力强使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从而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另一方面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它不同于一般的资本积累,一般的资本积累是通过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产生的。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依靠野蛮的暴力实现的。 在英国,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对羊毛、谷物日益增长的需要,连续三个世纪用暴力和欺诈的手段圈占农民的公有地和份地,把它变成大牧场、大农场,使农民成批成批背井离乡,国家颁布了各种血腥的法律,用鞭打、监禁、以至用死刑,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者。从而造成了一个羊吃人的时代。 西班牙人在对美洲进行殖民掠夺时,成批地屠杀印第安人,使用罪恶的手段勒索、抢劫金银财宝,迫使印第安人从事奴隶劳动,为他们垦殖种植园,开采金银矿。在西班牙殖民者的虐杀、奴役下,海地、古巴各岛上的印第安人, 在几十年间即被消灭殆尽。 1

最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各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把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是现代各国经济调节 体系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至70年代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方法基本趋向于从迷信自我放任 向重视调节演化,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应加强干预和调节经济,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到了70年代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生产停滞交织的“滞胀”状态,凯恩斯主义开始失灵。从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相继转而采取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的理论主张,重视货币政策,反对国家过多干预,鼓励私人企业利润等。 因此,寻求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是现代西方各国经济调节体系的发展趋 势,当今发达国家都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分为五类: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法国的计划指导型模式。五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 2、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出现了资本的股份化、社会化发展趋势 在所有制关系上,在私有制基础上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资本的股份化、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突出趋势,这主要表现在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上。 (1)股份制: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企业通过大量发行小面额股票,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这种情况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但其实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企业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国有化发展: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国有资本不仅控制着基础产业和公共事业部门,而且还广泛涉足很多尖端部门以及科学研究上。国有资本是资本社会化的新的更高级的形式。 3、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体制日益社会化与现代化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专题

专题一英国 (一)思想近代化:代表:莎士比亚; (二)政治近代化: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时间及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高潮: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 低谷:封建王朝复辟 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影响:①英国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②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③为日后进行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三)经济近代化: 1、早期的殖民扩张: 2、工业革命的完成: 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代表及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标志性发明);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成为世界霸主。 (四)一战前后的英国: 1、一战前: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产量被美、德相继赶上和超过,退居第三位,丧失在世 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英、德为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对殖民地的争夺) ④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成立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2、一战期间: 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 3、一战后: ①1919—1922年,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 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战后,英国实力被严重削弱、但综合国力仍居世界第一位,控制着国际联盟。(五)二战前后的英国: 1、二战前:外交上,执行绥靖政策。 2、二战期间: ①1939年9月,对德宣战,却未对德军发动进攻; ②1940年5月,德国对英发动大规模空袭,不列颠之战爆发; ③1942年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为反法西斯联盟重要成员; ④1944年6 月,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调节机制及其具体措施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调节机制及其具体措施概述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里深刻地指出了:由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存在(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当然,这种取代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来说。面对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劳资矛盾乃至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毕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从而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从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做的三次比较大的调整①中我们可以大体地归纳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调节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执政党的改换,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借助资本主义的内部力量克服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其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谓微观干预,主要针对垄断的市场结构采取反垄断政策和法规,调节垄断资本与一般资本的矛盾。所谓宏观干预,主要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整,其主要手段是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支出及借债方式,来调节控制宏观总量。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现代银行体系公开市场业务活动、调整最低准备金比率和改变再贴现率等手段来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投资及经济活动总量。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把推行经济计划化和实行企业国有化政策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综合调节的手段,以减轻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战后日本制定了中长期经济计划,这对于日本经济的复兴乃至于促使其成为战后仅次于美国的二号资本主义强国均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实行国有化政策方面,法国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当属典型。法国全国抗敌委员会的纲领规定:“大型国有化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②。”1944~1946年戴高乐临时政府通过没收或赎买政策,将能源、银行、保险等行业的一些大型私人企业收归国有。1946年宪法宣布: ①第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鉴于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经验教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放弃了传统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不干预政策,而鼓励政府进行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第二次较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模式调整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1973—1975年爆发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措施具有导致不断膨胀的政府开支,巨额的预算赤字和恶性的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当时新保守主义政党在美国、欧洲普遍取得了执政地位,他们积极推行私有化、放松控制、自由化的方针政策,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促进了资本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了西方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90年代以来,鉴于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世界范围内贫富严重分化的消极后果,欧美国家正在以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发展模式对新自由主义进行调整,提出要把国家干预模式和自由市场模式的积极方面结合起来。 ②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63.

专题十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专题十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徐金军 一、专题特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专题主要分析了各国的重要外交政策、国与国间的双边关系及特点、特定时期的多边关系,并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和欧洲大陆霸主的转换情况,从史实的分析中归纳影响制约各国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的因素。 二、知识(结构)要素 ㈠、主要国家的重要对外政策 1、英国:传统的针对欧洲大陆的外交政策,即力求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定背景下,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一战后,英国在对德处理问题上继续运用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2、美国:⑴19世纪直至一战前,扩张的重点在拉丁美洲,先后推行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⑵一战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先后推行金元外交,中立政策等。⑶20世纪前期,把向中国扩张作为重点,先后推行门户开放,扶蒋反共等政策。 ⑷二战以后确立了全球战略,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先后出笼了杜鲁门主义、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等战略。 3、日本:“大陆政策”——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后来的“田中奏折”“国策基准”“大东亚共荣圈”等都是其发展和实施。 ㈡双边关系 1、美日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 ⑴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面临危机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⑵甲午战争后,美日在侵华问题上一致:“门户开放”;八国联军侵华;支持日本发动日俄战争。 ⑶一战期间,虽有“府院之争”,但美国对日本在侵华问题上一度妥协,日本乘欧美无暇东顾,暂时独霸中国。 ⑷一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加强了对中国和远东的争夺,而日本在大战期间独霸中国和在巴黎和会上取得山东权利等,使日美矛盾趋于尖锐。华盛顿会议,美国压制日本的力量,尤其是《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⑸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美国支持国民政府抗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套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及答案 2011-7-5 15:17 提问者:|浏览次数:2857次 推荐答案 2011-7-12 01:07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B 2、D 3、A 4、C 5、B 6、C 7、B 8、D 9、C 10、B 1、(B)是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A.各国军事力量的支撑B.各国经济的发展 C .各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D.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 2、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D )。 A.维护和平 B.解决贫困 C.调整大国关系 D.促进发展 3、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A)。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C.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以上三种都不是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C)。 A. 遵循实行议会领导 B. 遵循政党领导 C. 遵循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遵循总统领导 5、现代资产阶级议会制的鼻祖是(B)。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芬兰 6、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是(C)。 A.主张国家全面干预 B. 主张政府和市场之间建立一种契约 C.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 D. 维护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7、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革浪潮是在(B)。 A.20世纪50到60年代初B.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8、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D)。 A.维护世界和平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独立自主 9、(C)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世界经济从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 A.西方七国首脑会议B.华沙会议C.西方六国首脑会议D.万隆会议10、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所建立的科学基础是(B)。 A.经典力学B.电磁学说C.基因论D.相对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ABD 2、BE 3、ACE 4、CD 5、ABCDE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ABD )特点。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比较

中西方政治体制比较 摘要:通过对当今世界上主要政治制度的比较,更深刻的了解当今世界上的主要政体,了解中西方政体差异。 关键词:总统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比较 1.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 2 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总统共和制

3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1)形式上,都有君主、首相、议会、宪法,司法权都由议会行使。(2)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 (3)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不同点: (1)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英国的元首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帝国的元首是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2)政府首脑的产生方式和地位不同:英国政府的首脑是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其权力很大,握有行政权和立法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组织内阁,内阁对首相负责。而德意志帝国政府的首脑虽是首相,但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听命于皇帝。 (3)议会的地位不同:英国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的议会置于皇帝的权力之下,仅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对政府及皇帝没有监督权,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

不对议会负责。 总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代议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君主专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 比较美国的共和制与法国的共和制 相同点: (1)国家元首都是总统,都由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最高统帅,掌握国家实权。(2)政府首脑都是总统,政府都由总统任命。 (3)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民主共和制的政体,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不同点: (1)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和权力不同:美国的国家元首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总统有权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而法国的国家元首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多数票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军队最高统帅。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2)国家权力的中心不同;美国在总统。而法国在议会。 (3)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美国政府与议会是分权制约关系。总

浅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渗透

关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的初步探究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1102级汉语国际传播方向 马维康 [摘要]:本文旨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现象进行全方位的初步探究,分析其基本传播手段和在中国产生的影响,阐述其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探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以及文化渗透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借此为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抵制西方文化入侵提供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 1840年的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开始敞开国门、接触西方工业文明、融入世界统一体的开始,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开展大规模文化渗透的开端。自此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开始已难以置信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中国人的神经。在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之后,挟冷战之威,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对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推行文化传播和文化渗透的步伐。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固然是前所未有的,但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也得到了空前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所产生的影响之大更是史无前例。所有这些现象我们都应该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质、基本内容和关键 国家文化安全即主权国家的主流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系统、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确保主权国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权,具备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良性互动与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并在人民群众中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 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于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其本质是本国文化特质的保存和延续,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以及生活方式的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在具有民族性的同时,也关注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性,但更强调文化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的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另外,国家文化安全还包括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可,具有对本国文化的文化自尊心态。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和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