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作业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作业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作业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作业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论文

截止接收论文日期:

2014年6月12日下午18:00,请以班级为单位整体提交。

选题范围

(请在以下题目中任选其一,撰写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小论文)

一、开放式话题:

1、南海争端:历史、法理与未来

2、转基因:争论与事实

3、寒门再难出贵子?——谈谈如何保障教育公平与社会平等

4、“911”事件对国际反恐行动的影响

5、极地保护:我们的权益和责任

6、从马航事件谈如何保障公民安全?

7、从棱镜事件谈如何认识大数据伦理?(或者如何看待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8、老无所依?——如何保障老年农民工的未来?

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影响以及开放“单独二胎”会带来的社会变化?

10、设计你认为最有效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需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内容。

二、阅读一本政治相关经典著作,撰写读后感:

推荐书目如下:

1、《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

作为法国贵族后裔去看美国民主这个新兴事物的观点我们不应当忽视。托克维尔抱着谨慎的态度表达他对美国式民主的担心,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民主,给我们提供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2、《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

从罗斯福到尼克松的美国断代史,你可以看到这段历史的细节。

3、《美国宪政历程》-------------- 任冬来、陈伟、白雪峰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从25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民主的演变的缩影。可以让我们看到美国宪政的发展历程。非常的接地气。

4、《大国的兴衰》-------------------(美)保罗·肯尼迪

帮你了解国际政治史的好书,它能告诉你一个国家兴衰背后的秘密。

5、《民主的细节》------------------- 刘瑜

作者通过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以一个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理性的看待美国的民主,通过一个个事例的分析,帮助我们了解美国民主的实质。

6、《枪炮、病菌与钢铁》---------(美)贾雷德·戴蒙德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著作的佼佼者。囊括了世界各个民族,摆脱了种族主义的羁绊,读之感觉视野顿然开阔。

三、观看一部政治隐喻电影,撰写观后感

1、德国电影《浪潮》

2、0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无主之地》

巴尔干交战双方,媒体与联合国;战争,政治与人的困境。

3、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的《狗镇》

美国大萧条背景下,孤立小镇里的众人之事。

格式要求

一、打印及纸张

论文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A4规格的纸张,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全文行距22磅,装订线在左侧。按以下介绍的次序依次编排,页号打在页下方,宋体五号,居中。

二、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三、摘要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四、关键词

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空两行。

五、正文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两字,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六、标题

所有标题左侧空两字,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空两字,或者采用“1”、“1、1”、“1、

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顶格。

七、注释

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底脚。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关于文献类别和载体的表示方法:

参考文献后中括号中的内容是CAJ-CD技术规范推荐的单字母方式标识参考文献类型的方法,意义如下:

J —期刊文章,M —专著,C —会议论文集,D —学位论文

R —报告,S —标准,p —专利,Z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大作业模板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名称: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实践) 课程代码: 11096 题目: 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年级/专业/班: 汽车服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2014 年09 月27 日 完成时间:2014 年11 月26 日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3) 2 排放测试设备 (3) 2.1汽车 (3) 2.2排气分析仪 (3) 3 试验内容 (4) 3.1试验前准备 (4)

3.1.1 机动车排放气体测试仪 (4) 3.1.2 汽车 (5) 3.1.1 试验标准 (5) 3.2 实验过程记录 (6) 3.2.1 汽车高怠速试验 (6) 3.2.2汽车怠速试验 (6) 3.2.3试验结果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对治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重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责任;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从而使汽车技术发展与使用和环境更好的和谐。 本次试验就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标准的规定:进行了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关键词:发动机高怠速怠速排放

1 引言 1.1 汽车排气污染物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发动机中排出的废气既污染大气,又使环境恶化,而且这些污染物的最高浓度层处在离地面1m左右处,恰恰是行人的呼吸带部位,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将使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受到损害。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政府对治理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重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排放已是环保部门、汽车生产厂家及社会各界的一项责任。1.2 试验方案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标准的规定:进行汽车双怠速排放试验。 2 排放测试设备 2.1汽车 车型为BORA 2005款,装备1.6L BJH四缸汽油发动机、手动变速箱。 2.2 排气分析仪 试验使用的排气分析仪名称是机动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设备型号CDF-5000。该设备具有的功能为: (二氧化碳),采用不分光红外吸收法测量汽油车排放气体中的CO(一氧化碳),CO 2 (氧气)NO(氮氧化合物)HC(碳氢化合物)的单位体积浓度,用电化学方法测量O 2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首次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的是 A. 施瓦布 B. 斯腾豪斯 C. 泰勒 D. 古德莱德 标准答案:B 2.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从外部构造心灵。这种教学观可简说为“塑造说”或“外烁说”。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卢姆 D. 凯洛夫 标准答案:B 3. 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取向是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主体取向 D. 实践取向 标准答案:A 4. 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 查特斯 B. 坦纳 C. 泰罗 D. 博比特 标准答案:D 5. ()是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C 6.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 哲学取向 B. 创生取向 C. 背离取向 D. 心理学取向 标准答案:B 7. 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A. 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 标准答案:B 8. ()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标准答案:A 9. .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下列()不属于教学动力具有的特征。 A. 方向性 B. 动力性 C. 动态性 D. 转化性 标准答案:A 10.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课程评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A. 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评价时期、建构时期 B. 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C. 评价时期、建构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 D. 评价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标准答案:B 11. 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 课程解读范式 B. 课程理解范式 C. 课程实施范式 D. 课程评价范式 标准答案:B 12.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符合21世纪教育的趋势 A. 德育优先发展 B. 为求更多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学校需增加学习的份量与时间 C. 重视多元智慧,给予适性发展,启迪个人潜能与智慧 D. 为尊重个人发展,教学以放任为原则 标准答案:C 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 《老师,再见!》 B. 《爱的教育》 C. 《班级生活》 D. 《隐性课程论》 标准答案:C 14.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 主体 B. 资源 C. 脚手架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动力性B.方向性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程序教学B.自学 C.个别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A.实验法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_课程即科目_、课程即经验、_课程即目标__、__课程即计划__。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____哲学__、心理学和___社会学_____,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__教什么_____________、如何教和__基本价值取向__的问题。 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__教育理念__________。 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__以及_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 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 )。 A 学习者的经验 B 教学大纲 C 课程计划 D 教科书 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 D )在发挥作用。 A 小系统 B 中间系统 C 外系统 D 大系统 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 )。 A 生活课程 B 经验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儿童中心课程 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 )。 A 蒙台梭利课程 B 瑞吉欧教育方案 C 方案教学 D 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 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 ) A 非真实性 B 积极情绪 C 目的导向 D 自由选择 1.活动课程 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 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 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课程大作业报告格式模板

广州学院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课程大作业报告 一号宋体,居中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教师填写)______________ 2016 年 6 月 2 日 课程大作业任务书 兹发给通选课《创意设计与思维训练》班学生课程大作业任务书,内容如下: 1.课题内容: (1)任选5幅创意设计作品,分别分析每幅作品的主题表达以及视觉元素里体现的创意思维形式,每幅作品分析不少于200字。作品形式可以选著名企业商业广告、标志、公益广告或者是具体的商业产品。 (2)结合现实社会热点如环保、社会公平、诚信、食品安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任选其中一点,绘制思维导图,提出公益广告

设计方案或者具体产品的设计方式,用文字形式表述,方案数量2-3个,总字数不少于500字。 2.应完成的项目: (1) 5幅作品的图片展示与文字分析 (2)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手绘 (3)创意方案表述2-3个 (4)报告书目录、摘要、参考文献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产品创意设计郑建启 (2)产品概念构思,(英)戴维·布莱姆斯顿编著 (3)设计思维与表现伍斌 (4)思维与设计周志禹 4.本任务书于2016 年 5月 11日发出,应于2016 年6 月 9日前完成,然后进行考评。 指导教师冯颖签发 2016 年 5 月 11 日考核评语:

考核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摘要 (1) 一、创意作品思维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社会热点关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思维导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方案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方案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方案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说明:本目录是自动生成的,请自己编辑。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所谓教学手段,就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得教学目得”,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得“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 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得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与受传者。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与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非言语表达艺术就是非常丰富得,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等来表达、 6. 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导课得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得需要,又要顾及学生得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得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得与重点得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得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得、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 C )就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得范围。 A、重现力B.表现力C.接触面D。参与性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得就是( B); A.多媒体化B.实用化C、网络化D.智能化 3.现代教学媒体得扩散性就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与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得信息符号就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得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得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就是一位幽默大师,她得小说既深刻又有趣,她写得两本反映儿童生活得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令人着迷得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A.激励式结课B拓展延伸式结课C.比较式结课D、悬念式结课 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得就是( D )、 A、科学性 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得就是( B)。‘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D、背景、输入、过程与成果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得特点得就是( B )、

大学英语1课程作业及答案2-推荐下载

大学英语1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Once ___ to the rail, the car will become electrically powered from the system, an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will pass to a central computer. A、applied B、detached C、attached D、contrived 答案:C 第2题 The ___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is a subject of interest to scientists and philosophers alike. A、incompatible B、exceeding C、instantaneous D、eternal 答案:D 第3题 When we speak with close friends, we are free to interrupt them and we will not be ___ if they interrupt us. A、disturbed B、offended C、bothered D、troubled 答案:B 第4题 Many eminent scien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me to china to ___ in the forum on nuclear physics. A、attend B、celebrate C、observe

D、participate 答案:D 第5题 A thermometer and a barometer are recording ___ essential to the meteorologist. A、implements B、tools C、instruments D、utensils 答案:C 第6题 He thinks we shouldn’t go ahead with this plan because of the ___ of failure. A、future B、pressure C、risk D、worry 答案:C 第7题 Be careful with this ancient basin as it is ___ a lot. A、worth B、worthy C、worthwhile D、deserving 答案:A 第8题 I gave her the key ___ she would be able to go inside. A、that B、so that C、since D、as 答案:B 第9题 The book is unsatisfactory in ___ it lacks a good index.

JAVA课程大作业文档模板

皖西学院 JA V A课程期末大作业 ( 2016 -- 2017 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JA V A程序设计 题目:备忘录系统 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电子1402班 组名:风尘三侠 组员(姓名+学号): 陈松龄(2014013860) 陈志康(2014013863) 贾林松(2014013870)授课教师:范祥林 日期:2017 年6 月18 日

备忘录系统 摘要: 本作业利用JAVA进行开发,实现个人备忘录管理系统是能够运行在普通个人电脑上,为使用者提供日常信息管理功能的工具软件,使用者可以通过个人备忘录管理系统对日常工作/生活琐事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主要是为使用者提供对个人信息更方便的记录和查询功能,为使用者在个人信息管理上带来更多的便利。具有日常记事:记录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事件,以免遗忘,并提供记录的查询,添加和删除等管理功能。 一、目的与要求 1.需求描述:基于MySql实现备忘录系统功能。 2.通过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JAVA开发方法,测试方法,提高软件开发 和设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工程文档的编写能力; 二、需求分析 本次系统采用结构化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是设计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单机运行系统,作为大众化的应用软件,其用户界面是决定软件质量的首要条件。所以,界面设计是开发与设计的重点。充分贯彻简单易用、美观大方的基本原则,采用快速开发平台netbeans进行开发,并结合access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导入。 NetBeans 平台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框架用于简化其他桌面应用程式的开发。当基于NetBeans 平台的应用被执行,平台主要类别的main方法便会被执行。可用的模组会被放置在存储器中,并且开始执行任务。通常模组会只在被需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四

学习新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体会 (一)新课程新在哪里 1、教材全新的设计理念。 一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是主张“双主体”互动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三是强调“新三中心”。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2、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阅读、探索、思考、观察、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和体验丰富人生的环境。 3、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式——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学习;小组协作式——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分享;和谐合作式——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平等合作;综合活动式——在活动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 4、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质疑、指正和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拥有被尊重的权利等等。给予学生这些自由和权利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 (二)新课程如何实施 1、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新教材每一框内容活动不少,设计的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统计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A、一包谷物的重量 B、一个轴承的直径 C、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 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答案:D 第2题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答案:B 第3题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答案:D 第4题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限定。 A、表的总标题 B、表的横行标题 C、表的横行和表的纵栏 D、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 答案:D 第5题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 B、综合性 C、社会性 D、同质性 答案:D 第6题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A、全部设备 B、每台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 D、全部工业企业 答案:C 第7题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标准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 C、确定调查的单位 D、登记的方便 答案:A 第8题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答案:C 第9题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答案:D 多项选择题 第10题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A、实验设计 B、大量观察 C、统计描述 D、统计推断 E、统计模型法 答案:A|B|C|D 第11题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答案:B|D|E 第12题实验的统计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单一性原则 B、主观原则 C、重复性原则 D、随机化原则 E、区组化原则 答案:C|D|E 第13题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行政管理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行政管理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行政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来实现。 A、行政机构 B、行政领导 C、公务员 D、监督部门 答案:A 第2题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是()。 A、民间组织 B、股 C、职位 D、法人 答案:C 第3题人们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所应有的一种行政责任感是指()。 A、责任感 B、权力感 C、政治性 D、内心信念 答案:D 第4题管理过程的中心是()。 A、决策 B、监督 C、实施 D、改革 答案:A 第5题在我国,()是国家权力关系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A、人民代表大会 B、执政党 C、军队 D、国务院 答案:B 第6题“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这一论断是()提出的。 A、亚里斯多德 B、黑格尔 C、列宁 D、马克思 答案:D 第7题学习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最根本的方法是()。 A、唯物辩证法 B、系统分析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答案:A 第8题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A、国务院 B、行政组织 C、行政领导 D、行政人员 答案:B 第9题行政领导机构最普遍、最突出的特征是()。 A、管理性 B、合作性 C、层级性

D、统筹性 答案:C 第10题不管行政的主体是谁,只要是对国家事务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就都属于行政活动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A、管理角度上的行政 B、实质与形式意义上的行政 C、政治角度上的行政 D、主体意义上的行政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从政府职能作用的方式角度看,政府的职能可区分为()。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指挥职能 D、控制职能 E、监督职能 答案:A|B|C|D|E 第12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时期,也有人称为()。 A、X理论时期 B、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 C、科学管理时期 D、人际关系时期 E、动态行政学时期 答案:A|B|C 第13题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 A、组织文化 B、意识形态

数据库设计大作业模板

郑州大学软件学院:11级信息工程专业第学三521小组组长:史军磊 数 据 库 设 计 说 明 书 数据库名称:学籍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小组成员:史军磊,宁明祥,乔八惠,孙佳宁,景亚鹏,郭佳文,李志帅 一.系统目标 二.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 具,通过对教务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

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 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务 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教学计划的制定 执行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全面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管 理,学生选课以及成绩统计等功能,最 大限度地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和提 高管理效率。 三.系统功能分析 1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各种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2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对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学生可以查询各科成绩。 3 信息系统统计—学生可以查询基本信息和各科的考试成绩,老师可以查询基本信息和授课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把老师提交的学生成绩记性管理,计算总成绩和平均成绩,统计不合格学生

信息和获得奖学金学生的信息,最后再输出所有的信息。 4 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计算毕业生学生在学校期间所修课程的总学分,并进行审核,最后输出登记表和名册。 5 系统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用不同地权限来限制不同用户对系统的使用。 图为学生学籍数据库系统 功能模块

三数据需求及业务规则分析: 通过与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的交谈、团队的分析、市场需求等方式、获得了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 1 为了保证安全对于每个登陆的用户进行 记录,一个用户在不同的诗句可能有多个登录信息。 2 一个学校有多个院系,一个院系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包含多个班级,每个班级包含多名学生。 3 每个专业包含自身的专业课程,其中课程与专业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4 每个学生通过一个唯一的学号来标识,学籍管理系统存储学生的各种信息如:姓名、学号、出生日期等内容,同时每个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对应有多门课程的成绩。而每门课程有多名学生学习,所有学生好课程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籍管理系统还存储着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包括奖惩等内容。同时对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1

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在红心,而不是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它的好处确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开放教育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开放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这一特点体现了面授只是起到一个辅导作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下面我谈一谈我的自主学习计划: 第一,我先了解所选的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修读的课程,其中,由中央电大统设的必修科为10门左右,限选科不超过3门,这些课程是我必读的,我还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集中实践环节。此外省级电大开设的必修课我也必须修读。以上这些课程的学分加起来通常答不到最低的毕业学分,我因该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选修一些你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选修若干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的选修课。 因为我的饿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对所要选读的课程也比较有信心,所以我给我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每学期要修3到4门课程,这样我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或提前毕业,开放教育的课程每学期都要滚动开设,并提供教学和考试服务,所以有一些比较难的课程,我要考虑延长修度的时间。 第二,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时候,我注意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指导教师比我更熟悉课程及其前修后续的关系,可以在选课的时间安排上给我提供指导,使我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加合理。 处理好工学矛盾,因为我有固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来进行学习,我试着把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安排,我发现我可以挤出许多时间,接下来,我给自己拟订了一份周学习计划表,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中,虽然安排了不少于20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计划,但一周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没,只不过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了,而且这样分散安排也不至于太辛苦,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光制定了计划而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不行的,所以我着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1、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2、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来行事 3、即时复习 (二)经常向自己和他人体温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2、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 3、充分利用课程的学习资源,电大为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以及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等。 除了文字教材是系统学习课程全部内容的主要媒体,必须选用以外其他媒体是学习课程的辅助媒体,我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使用条件选用了以下几种: 音像教材一般都"少而精",着重讲重点,难点,讲思路和方法。教材中有些学习的内容,当我通过文字教材难以理解清楚时,可能需要看与该内容相关的教学录象或VCD,或听关于该部分内容的录音讲解。

电子商务课程作业及答案1

电子商务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供应链上所有参与公司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 A、资金流 B、人员流 C、产品流 D、意识流 答案:A 第2题电子商务安全措施是指()的物理或逻辑步骤的总称。 A、识别、降低或消除人身威胁 B、识别、降低或加剧安全威胁 C、增加、降低或消除安全威胁 D、识别、降低或消除安全威胁 答案:D 第3题目前现金持有办法是()。 A、银行存贮和股票存贮。 B、在线存贮和离线存贮。 C、银行存贮和离线存贮。 D、在线存贮和网上存贮。 答案:B 第4题加密就是用基于数学算法的程序和保密的密钥对信息进行编码,生成()。 A、难以理解的字符串 B、容易理解的字符串 C、不可理解的字符串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第5题安全漏洞是指()可因之进入系统的安全方面的缺陷。

A、破坏者 B、管理员 C、客户 D、用户 答案:A 多项选择题 第6题按密钥和相关加密程序类型可把加密分为三类:()。 A、散列编码 B、对称加密 C、小波变换 D、傅里叶变换 E、非对称加密 答案:A|B|E 第7题 WWW商务服务器软件包括()。 A、FTP服务器 B、WWW服务器 C、电子邮件服务器 D、远程登录服务器

E、主机上的操作系统 答案:A|B|C|D|E 第8题防火墙分成若干类,包括( )。 A、包过滤服务器 B、网关服务器 C、杀毒服务器 D、代理服务器 E、路由服务器 答案:A|B|D 第9题供应链计划系统包括()。 A、订单支持模块 B、先进调动与生产计划模块 C、需求计划模块 D、分销计划模块 E、运输计划模块 答案:A|B|C|D|E 第10题公司贯彻客户关系管理所必须解决的组织难题有:

第二次课堂作业格式模板

小题部分 1.“吾道一以贯之”出自孔子。 2.[1]黄俊杰.德川时代日本儒者对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诠释——东亚比较思想史的视 野[J].文史哲,2003(01):61-70. 大题部分 “人脸识别技术”信息调研报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张玉怡 一、分析检索要求 1、检索目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2、学科范畴: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电子科技、数据库 3、确定关键词:①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同义词:人脸面部识别、人像识别、人脸自动识别 相关词:生物特征识别、人脸检测、LBP、ORL 4、拟用检索式:S1:(人脸识别or人脸检测or人脸图像) S2:人脸检测or生物特征识别 5、时间段要求:2015年至今 6、需要的资料可能包括这些类型: 期刊论文、专利、标准、科技成果、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图书、网络资源 二、选择检索工具: 综合以上对课题内容和需求的分析,选择使用学术性强、内容涵盖科技类最新成果、能呈现科研应用成果内容、检索功能完备强大的检索工具。 1、中国知网:集合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等多种文献类型。学术性、规范性强,内容可信度高。 2、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录中文科技期刊资源较全,内容涵盖与课题需求匹配度高。 3、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在专利文献方面有特长,收录中外文专利文献数量大,范围广,包括了11个国家两大组织(世界专利组织、欧洲专利局)4500余万项专利。 4.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收录专利文献齐全,时效性强,内容规范可靠。 5. 中国标准服务网: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出版,收录标准文献齐全,时效性强,内容规范可靠。 三、检索过程及结果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4 考核形式:总结课程学习体会,从基层一线教师的认识角度,举例说明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及其表现的认识。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有独立思考分析的实例报告(约1000字),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 1.概述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30分) 2.从基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现实工作体会,专门撰写的教学经验短文(500字左右),提出自己亲历或身边真实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事件,概括自己对于其中所体现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与动力”的状况分析(有实际进程为证),并分析此经验如何帮助自己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60分) 答案: 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 矛盾: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动力特征表现: (1)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教学过程的动力特征:方向性、动态性、转化性、强度性多样性、差异性 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基层学校的工作及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结合这些经历,我有以下思考:加强过程性管理,加大督促随检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谁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对于基层管理单位,大的结果不容易得到,所以,抓好过程不失为管理的一种好的措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外界条件的感知性。任何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他都需要上级的激励,就像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一样。 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