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 波的干涉

大学物理 波的干涉

大学物理 波的干涉
大学物理 波的干涉

大学物理 练习6 光的干涉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练习六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在折射率n=的厚玻璃中,有一层平行玻璃表面的厚度为mm d 3105.0-?=的空气隙, 今以波长λ=400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厚玻璃表面,如图所示,则从玻璃右侧向玻 璃看去,视场中将呈现( ) A 、亮影; B 、暗影; C 、明暗相间的条纹; D 、均匀明亮。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1S 、2S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中心位于图中O 处, 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 ) (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4.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设其平凸透镜可以在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透镜离开平玻璃的过程中, 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 )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向左平移。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 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 位相差为( ) (A )λπ/42e n ; (B )λπ/22e n ; (C )λππ/42e n +; (D )λππ/42e n +-。 6.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 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 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 )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C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D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二、填空题 1.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距由d 变为d ',使屏上原第十级明纹中心变为第五级明纹中心,则='d d : ;若在其中一缝后加一透明媒质薄片,使原光线光程增加λ5.2,则此时屏中心处为第 级 纹。 2.用6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_________m 。 3.在牛顿环实验中,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当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时,测得第k 个暗纹半径为,第k +10个 暗纹半径为,则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nm 。 4.在垂直照射的劈尖干涉实验中,当劈尖的夹角变大时,干涉条纹将向 方向移动,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将变 。 5.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rad 100.14 -?=θ,在波长7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 得干涉相邻明条纹间距l=,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用很薄的云母片(n =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S S 3 n e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7单元波的干涉-副本(可编辑修改word版)

5 波的干涉、衍射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 D ]1.如图所示, S 1 和 S 2 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 发出波长为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 S 1P = 2, S 2 P = 2.2,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 S 的振动方程为 y = A cos(2 t + 1 ) ,则 S 的振动方程为 (A) 1 1 2 2 y = A c os( 2 t - 1 ) S 1 2 2 (B) y 2 = A c os( 2 t - (C) y 2 = A c os( 2 t + ) 1 ) 2 (D) y 2 = A c os( 2 t - 0.1 ) S 2 [ C ]2. 在一根很长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是 (A)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B)由两列振幅不相等的相干波,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C)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D)由两列波,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 B ]3. 在波长为 λ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λ/4 (B) λ/2 (C)3λ/4 (D)λ [ A ]4.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 a 、b 两点的位相差是 (A) (C) 4 (B) 1 2 (D) 0 [ B ]5. 如图所示,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BC 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 P 点反射,则反射波在 t 时刻的波形图为 y A O - A a c 2 x b P

大学物理 第18章 光的干涉习题思考题的解答

习题 18-1.杨氏双缝的间距为mm 2.0,距离屏幕为m 1,求:(1)若第一到第四明纹距离为 mm 5.7,求入射光波长。(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求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解:(1)根据条纹间距的公式:m d D k x 0075.010 2134=???=?=?-λ λ 所以波长为: A 5000=λ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mm d D x 310210600014 10 =???==?--λ 18-2.图示为用双缝干涉来测定空气折射率n 的装置。实验前,在长度为l 的两个相同密封玻璃管内都充以一大气压的空气。现将上管中的空气逐渐抽去,(1)则光屏上的干涉条 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计算空气的折射率. 解:(1)当上面的空气被抽去,它的光程减小,所以它将通过增加路程来弥补,所以条纹向下移动。 (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 可列出:λN n l =-)(1 解得: 1+=l N n λ 18-3.在图示的光路中,S 为光源,透镜 1L 、2L 的焦距都为f , 求(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 (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 折射率为n 的玻璃, 那么该光 线与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 解:(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几何路程相同,介质相同,所以SaF 与光线SoF 光程差为0。 (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 折射率为n 的玻璃, 那么光程差为几何路程差与 介质折射率差的乘积,即 )(1-n l 18-4.在玻璃板(折射率为50.1)上有一层油膜(折射率为30.1)。已知对于波长为nm 500和nm 700的垂直入射光都发生反射相消,而这两波长之间没有别的波长光反射相消,求此油膜的厚度。 解:油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2 ne ,由反射相消条件有 2ne=(2k+1)λ/2=(k+1/2)λ (k=0,1,2,…) ① 当λ1=5000A 时,有 2ne=(k 1+1/2)λ1=k 1λ1+2500 ②

大学物理下册第三版课后答案18光的干涉

习题18 GG 上传 18-1.杨氏双缝的间距为mm 2.0,距离屏幕为m 1,求:(1)若第一级明纹距离为2.5mm ,求入射光波长。(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6000A ,求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解:(1)由L x k d λ= ,有:xd k L λ=,将0.2mm d =,1m L =,1 2.5mm x =,1k =代入,有:33 72.5100.210 5.0101 m λ---???= =?;即波长为:500nm λ=;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相邻两明纹的间距:7 3 161030.210D x mm d λ--???===?。 18-2.图示为用双缝干涉来测定空气折射率n 的装置。实验前,在长度为l 的两个相同密封玻璃管内都充以一大气压的空气。现将上管中的空气逐渐抽去,(1)则光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计算空气的折射率。 解:(1)当上面的空气被抽去,它的光程减小,所以它将 通过增加路程来弥补,条纹向下移动。 (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 条纹移过N 条,可列出:λN n l =-)(1 得:1+= l N n λ 。 18-3.在图示的光路中,S 为光源,透镜1L 、2L 的焦距都为f , 求(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折射率为n 的玻璃,那么该光线与SOF 的光程差为多少?。 解:(1)图中光线SaF 与光线SOF 的几何路程相同,介质相同,透镜不改变光程,所以SaF 与光线SOF 光程差为0。 (2)若光线SbF 路径中有长为l ,折射率为n 的玻璃,那么光程差为几何路程差与介质折射率差的乘积,即:(1)n l δ=-。 18-4.在玻璃板(折射率为50.1)上有一层油膜(折射率为30.1)。已知对于波长为nm 500和nm 700的垂直入射光都发生反射相消,而这两波长之间没有别的波长光反射相消,求此油膜的厚度。 解:因为油膜( 1.3n =油)在玻璃( 1.5n =玻)上,所以不考虑半波损失,由反射相消条件有:2(21) 122 n e k k λ =-= 油,,, 当12500700nm nm λλ==?????时,1122 2(21)22(21)2 n e k n e k λλ=? -=-??????油油?21 21217215k k λλ-==-, 因为12λλ<,所以12k k >,又因为1λ与2λ之间不存在'λ以满足' 2(21) 2 n e k λ=-油式, 即不存在21'k k k <<的情形,所以1k 、2k 应为连续整数,可得:14k =,23k =;

大学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篇一:大学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机械波知识点整理归纳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mechanical wave)。机械波和电磁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机械波由机械振动产生,电磁 波由电磁振荡产生;机械波的传播需要特定的介质,在不同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也不同,在真空中根本不能传播,而电磁波(例如光波)可以 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可以是横波和纵波,但电磁波只能是横波;机械 波和电磁波的许多物理性质,如:折射、反射等是一致的,描述它 们的物理量也是相同的。常见的机械波有:水波、声波、地震波。 机械振动产生机械波,机械波的传递一定要有介质,有机械振动但不 一定有机械波产生。 形成条件 波源 波源也称振源,指能够维持振动的传播,不间断的输入能量,并能 发出波的物体或物体所在的初始位置。波源即是机械波形成的必要 条件,也是电磁波形成的必要条件。 波源可以认为是第一个开始振动的质点,波源开始振动后,介质中 的其他质点就以波源的频率做受迫振动,波源的频率等于波的频率。介质 广义的介质可以是包含一种物质的另一种物质。在机械波中,介质 特指机械波借以传播的物质。仅有波源而没有介质时,机械波不会 产生,例如,真空中的闹钟无法发出声音。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速率是由介质本身的固有性质决定的。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

下表给出了0℃时,声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数据取自《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2005年)[1]。单位v/m s^- 1 传播方式和特点 质点的运动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质点都只做上下(左右)的简谐振动,即,质点本身并不随着机械波的传播而前进,也就是说,机械波的一质 点运动是沿一水平直线进行的。例如:人的声带不会随着声波的传 播而离开口腔。简谐振动做等幅震动,理想状态下可看作做能量守恒 的运动.阻尼振动为能量逐渐损失的运动. 为了说明机械波在传播时质点运动的特点,现已绳波(右下图)为例进 行介绍,其他形式的机械波同理[1]。 绳波是一种简单的横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拿起一根绳子的一端 进行一次抖动,就可以看见一个波形在绳子上传播,如果连续不断 地进行周期性上下抖动,就形成了绳波[1]。 把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小部分都看成一个质点,相邻两个质点间,有弹力的相互作用。第一个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振动后,就会带 动第二个质点振动,只是质点二的振动比前者落后。这样,前一个 质点的振动带动后一个质点的振动,依次带动下去,振动也就发生 区域向远处的传播,从而形成了绳波。如果在绳子上任取一点系上 红布条,我们还可以发现,红布条只是在上下振动,并没有随波前 进[1]。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介质中的每个质点,在波传播时,都只做简 谐振动(可以是上下,也可以是左右),机械波可以看成是一种运动形 式的传播,质点本身不会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移动。

江西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习题册答案

班级 __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 :生名 ____________ 光的干涉(一) 1.用某单色光作杨氏双缝实验,双缝间距为 0.6mm ,在离双缝 2.5m 处的屏上出现干涉条纹,现测得相邻明纹间的距离为 2.27mm , 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A) D - 色 X = — 9 d (A)5448? (B)2724? (C)7000? (D)10960?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入射光波长为入,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 涉条纹,如果屏上P 点是第一级暗条纹的中心位置,则 S 1, S 2至P 点的光程差δ =r 2— r 1为(D ) (A) λ (B)3 λ /2 λ为5000?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则中央明纹到第三级明纹的距 (A) 0.750mm (B) 2.625mm (C) 1.125mm (D) 0.563mm 4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若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d ,双缝到 P 光屏的距离为D ,则屏上的P 点为第八级明条纹位置,今把双缝之 间的 距离缩小为d ',则P 点为第四级明条纹位置:那么 d ' /d=1 , S 2 若d=0.1mm , D=1m , P 点距屏中心 O 的距离为4cm ,则入射光波长 3在双缝实验中,两缝相距 2mm ,双缝到屏距离约1.5m ,现用 离是:(C ) X= k D d 为 500nm o x=k D 「k D (C)5 λ /2 (D) λ /2

5在双缝实验中,用厚度为6 μ m 的云母片,覆盖其中一条缝,从 而使原中央明纹位置变为第七级明纹,若入射光波长为5000?,贝S 云 6.用折射率n=1?5的透明膜覆盖在一单缝上,双缝间距d=0.5mm , D=2.5m ,当用λ =5000?光垂直照射双缝,观察到屏上第五级明纹移 到未盖薄膜时的中央明纹位置,求: (1) 膜的厚度及第10级干涉明纹的宽度; (2) 放置膜后,零级明纹和它的上下方第一级明纹的位置分别在 何 处? 解,(1)由于条纹移动5条,故有:「? = (n-1)e = 5? (n 1) 5 10 “ (2)设置放膜后,屏幕下方第五级明纹移到原中央明纹 处,则 置放膜后的零级明纹移到原来上方第五级明纹处。 X 0'=X 5=5D λd=1.25cm 则置放膜后,上、下方一级明纹位置分别为 X 1'=X 6=6D λd=1.5cm , X '-1=X 4=4D λd=1.0Cm 设置放膜后,屏幕上方第五级明纹移到原中央明纹处, 则置放膜后的零级明纹移到原来下方第五级明纹处。 5D - 1.25 10 2m d 则置放膜后,上、下方一级明纹位置分别为 +1 级 D 2 X I = Xd= 4 λ = 一1.00汉 10 m 1 d 第10级明纹宽度:“=D d 2.5 10 3m

《大学物理学》光的干涉练习题2016马解答

《大学物理学》光的干涉学习材料(解答) 一、选择题: 1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1S 、2S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中心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D ) (A)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C)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提示:画出光路,找出'S 到光屏的光路相等位置】 11-2.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与下方的透明介质折射率分别为1n 与 3n ,且12n n <,23n n >,若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薄膜上,则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的 光程差为( B ) (A)22n e ; (B)22/2n e λ-; (C)22n e λ-; (D)222/2n e λn -。 【提示:上表面反射有半波损失,下表面反射没有半波损失】 11-3.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 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瞧到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 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 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C ) (A)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C)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D)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提示: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拉大,空气劈尖夹角减小,条纹变疏,但同时距离L 也变大,考虑到两圆柱的高度差不变,所 以条纹数目不变】 4.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试验,如果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D ) (A)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产生红光与蓝光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不产生干涉条纹。 【提示:不满足干涉条件,红光与蓝光不相干】 5.如图所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极大,现将折射率n =1、5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中一条缝上,此时P 处变成中央明纹极大的位置,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B ) (A)5、0×10-4cm ; (B)6、0×10-4cm ; (C)7、0×10-4 cm ; (D)8、0×10-4 cm 。 【提示:光在玻璃内多走的光程应为5λ,即(n -1)d =5λ,可得d 】 11-14.如图所示,用波长48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其中一条缝用折射率n =1、4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上,另一条缝用折射率n =1、7的同样厚度的薄透明玻璃片覆盖,则覆盖玻璃片前的中央明纹极大位置现变成了第五级明纹极大,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C ) S S 3 n e

大学物理学》光的干涉练习题马解答

《大学物理学》光的干涉学习材料(解答) 一、选择题: 11-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1S 、2S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中心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D ) (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提示:画出光路,找出'S 到光屏的光路相等位置】 11-2.如图所示,折射率为2n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折射率分别为1n 和3n ,且12n n <,23n n >,若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薄膜上,则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B (A )22n e ; (B )22/2n e λ-; (C )22n e λ-; (D )222/2n e λn -。 【提示:上表面反射有半波损失,下表面反射没有半波损失】 11-3.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 空气劈尖, 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 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 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C )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C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D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提示: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拉大,空气劈尖夹角减小,条纹变疏,但同时距离L 也变大,考虑到两圆柱的高度差不变,所以条纹数目不变】 S S 3 n

4.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试验,如果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D ) (A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 )产生红光和蓝光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 )不产生干涉条纹。 【提示:不满足干涉条件,红光和蓝光不相干】 5.如图所示,用波长60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在光屏P 处产生第五级明纹极大,现将折射率n =1.5 央明纹极大的位置,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B ) (A )5.0×10-4cm ; (B )6.0×10-4cm ; (C )7.0×10-4cm ; (D )8.0×10-4cm 。 【提示:光在玻璃内多走的光程应为5λ,即(n -1)d =5λ,可得d 】 11-14.如图所示,用波长480λ=nm 的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实验,其中一条缝用折射率n =1.4的薄透明玻璃片盖在其上,另一条缝用折射率n =1.7的同样厚度的薄透明玻璃片覆盖,则覆盖玻璃片前的中央明纹极大位置现变成了第五级明纹极大,则此玻璃片厚度为( C ) (A )3.4 μm ; (B )6.0 μm ; (C )8.0 μm ; (D )12 μm 。 【提示:两光在玻璃内的光程差应为5λ,即(n 2-1)d -(n 1-1)d =5λ,可得d 】 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B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提示:根据公式'd x d λ?= 判断】 8.将双缝干涉实验放在水中进行,和空气中的实验相比,相邻明纹间距将( B ) (A )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D )干涉条纹消失。 【提示:由/n n λλ=,知在水中光波长变短】 9.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B ) (A )向下移动,且间距不变;(B )向上移动,且间距不变;

大学物理13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大学物理13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第13章习题答案 13—7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mm 5.0,照亮狭缝S 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m 5.2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mm 2。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 解:已知条纹间距32210-==?x mm m ?,缝宽4 05510-==?d .mm m ,缝离屏的距离25=D .m =D x d ?λ ∴ 43751021041025 ---?==??=?d x m D .λ? 13—8用很薄的云母片(58.1=n )覆盖在双缝实验中的一条缝上,这时屏幕上的零级明条纹移到原来的第七级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nm 550,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 610 106.61 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3—9 用包含两种波长成分的复色光做双缝实验,其中一种波长nm 5501=λ。已知双缝间距为mm 6.0,屏和缝的距离为m 2.1,求屏上1λ的第三级明条纹中心位置。已知在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未知波长光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求未知光的波长。 解:屏上1λ的三级明纹中心的位置 m 103.31055010 6.02.133933---?=????==λd D k x 依题意屏上1λ的第六级明条纹和波长为λ的第五级明条纹重合于x 处 则有 λλd D k d D k x 516== 即 λλ516k k = m 106.6105505 679156--?=??==λλk k 13—10平板玻璃(5.1=n )表面上的一层水(33.1=n )薄膜被垂直入射的光束照射,光束中的光波波长可变。当波长连续变化时,反射强度从nm 500=λ时的最小变到nm 750=λ时的同级最大,求膜的厚度。 习题13-10图

武汉纺织大学 大学物理 机械波

第十三章 机械波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5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关于机械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机械波实际上就是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元的集体受迫振动; B.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的两质元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C.振动状态在介质中传播时,波线上各质元均可视为新的子波波源; D.波的振幅、频率、相位与波源相同; E.波线上离波源越远的质元,相位越落后。 ( ) 解:选(D )。简谐波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同。对于平面简谐波,我们假设了介质是均匀、无吸收的,那么各点的振幅将保持不变,且与波源的振幅相同,但对于简谐球面波,其振幅与离开波源的距离成反比。波的相位与位置有关,且总是落后于波源的相位。 2.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y =A cos (at -bx )(a 、b 为正值),则: A.波的频率为a ; B.波的传播速度为 a b ; C.波长为πb D.周期为2πa ( ) 解:选(D )。沿O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具有标准形式: cos 2π()λ t x y A T =-。 将题中给出的波函数化为cos 2π()2π2πt x y A a b =-,与标准形式比较得:周期2πT a =,波长2πλ= b ,波速λ=a u T b =,频率1==2π a T ν。 3.在下列关于波的能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波的能量22 1kA E E E P K =+=;

B.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任一质元的K E 和P E 均随时间t 变化,但相位相差π2 ; C. 由于K E 和P E 同时为零,又同时达到最大值,表明能量守恒定律在波动中不成立; D.K E 和P E 同相位,表明波的传播是能量传播的过程。( ) 解:选(D )。在有波传播的介质中,任一体积元中的动能和势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当该体积元内的动能最大时,势能也最大,动能为零时,势能也为零。但这并不表明能量守恒定律本身不成立,因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孤立)系统,而该体积元是开放系统,它不断从后面的介质中获得能量,又不断地把能量传给前面的介质。这与单个质点的简谐振动不同,当单个质点做简谐振动时,其动能最大时势能为零,势能最大时动能为零,两者之和为22 1kA E E E P K = +=,机械能守恒。 4.传播速度为100m/s ,频率为50Hz 的平面简谐波,在波线上相距为0.5m 的两点之间的相位差为: A. π3 ; B.π6; C.π2; D.π 4。 ( ) 解:选(C )。波长m 250 100===νλu ,相位差x ?=?λ?π22π5.02π2=?=。 5.一列平面余弦波t 时刻的波形如图13-1所 示,则该时刻能量为最大值的介质质元的位置是: A.e c a ,, ; B.f d b ,, ; C.e a , ; D.c 。 ( ) 解:选(B )。由图可知,该时刻b 、d 、f 三个质元位移为零,说明此时它们正通过平衡位置,因此动能最大,根据波动过程中能量传播的规律,它们的势能也最大。 6.一频率为500Hz 的平面简谐波,波速为360m/s ,则同一波线上相位差为 3π的两点间距离为: A. 0.24m ; B.0.48m ; C.0.36m ; D.0.12m 。 ( ) 图13-1

大学物理 练习6 光的干涉

11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练习六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在折射率n=1.5的厚玻璃中,有一层平行玻璃表面的厚度为mm d 3105.0-?=的空气 隙,今以波长λ=400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厚玻璃表面,如图所示,则从玻璃右侧 向玻璃看去,视场中将呈现( ) A 、亮影; B 、暗影; C 、明暗相间的条纹; D 、均匀明亮。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1S 、2S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中心位于图中O 处, 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 ) (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4.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设其平凸透镜可以在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透镜离开平玻璃的过程中, 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 )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向左平移。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 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 位相差为( ) (A )λπ/42e n ; (B )λπ/22e n ; (C )λππ/42e n +; (D )λππ/42e n +-。 6.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 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 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 )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C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D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二、填空题 1.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距由d 变为d ',使屏上原第十级明纹中心变为第五级明纹中心,则='d d : ; 若在其中一缝后加一透明媒质薄片,使原光线光程增加λ5.2,则此时屏中心处为第 级 纹。 2.用6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_________μm 。 3.在牛顿环实验中,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3.00m ,当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时,测得第k 个暗纹半径为 4.24mm , 第k +10个暗纹半径为6.00mm ,则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nm 。 4.在垂直照射的劈尖干涉实验中,当劈尖的夹角变大时,干涉条纹将向 方向移动,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将变 。 5.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rad 100.14 -?=θ,在波长7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 得干涉相邻明条纹间距l=0.25cm ,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用很薄的云母片(n =1.58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S S 3n e

大学物理 练习6 光的干涉

11 班级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练习六 光的干涉 一、选择题 1.在折射率n=1.5的厚玻璃中,有一层平行玻璃表面的厚度为mm d 3105.0-?=的空气 隙,今以波长λ=400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厚玻璃表面,如图所示,则从玻璃右侧向玻璃看去,视场中将呈现( ) A 、亮影; B 、暗影; C 、明暗相间的条纹; D 、均匀明亮。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1S 、2S 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纹中心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 ) (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4.用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设其平凸透镜可以在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透镜离开平玻璃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 ) (A )向右平移;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向左平移。 5.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2n 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 ,而且321n n n >>,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位相差为( ) (A )λπ/42e n ; (B )λπ/22e n ; (C )λππ/42e n +; (D )λππ/42e n +-。 6.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 等厚干涉条纹,如果将两个圆柱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 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 ) (A )数目增加,间距不变; (B )数目增加,间距变小; (C )数目不变,间距变大; (D )数目减小,间距变大。 二、填空题 1.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间距由d 变为d ',使屏上原第十级明纹中心变为第五级明纹中心,则='d d : ;若在其中一缝后加一透明媒质薄片,使原光线光程增加λ5.2,则此时屏中心处为第 级 纹。 2.用6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牛顿环装置时,第4级暗纹对应的空气膜厚度为_________μm 。 3.在牛顿环实验中,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3.00m ,当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时,测得第k 个暗纹半径为 4.24mm ,第k +10个暗纹半径为6.00mm ,则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nm 。 4.在垂直照射的劈尖干涉实验中,当劈尖的夹角变大时,干涉条纹将向 方向移动,相邻条纹间的距离将变 。 5.在空气中有一劈尖形透明物,其劈尖角rad 100.14 -?=θ,在波长700=λ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下,测 得干涉相邻明条纹间距l=0.25cm ,此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用很薄的云母片(n =1.58明条纹的位置上。如果入射光波长为550nm ,试问此云母片的厚度为多少? S S 3 n e λ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试题及答案

电气系\计算机系\詹班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作业3 一 选择题 1.如图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之间的光程差是 (A )2n 2e (B )2n 2e -2 λ (C )2n 2e -λ (D )2n 2e - 2 2n λ [ A ] [参考解]:两束光都是在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都有半波损失存 在,其光程差应为δ=(2n 2e +2 λ)-2 λ = 2n 2e 。 2.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A )(r 2+ n 2t 2)-(r 1+ n 1t 1) (B )[r 2+ (n 2-1)t 2] -[r 1+ (n 1-1)t 1] (C )(r 2-n 2t 2)-(r 1-n 1t 1) (D )n 2t 2-n 1t 1 [ B ] 4.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到B ,若A 、B 两点的相位差是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差是 (A )1.5λ (B )1.5n λ (C )3λ (D )1.5λ/n [ A ] [参考解]:由相位差和光程差的关系λ δ π?2=?可得。 5.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A)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 C ] 二 填空题 3S 1P S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17单元 波的干涉 - 副本

波的干涉、衍射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课程班序号 一 选择题 [ D ]1.如图所示,1S 和2S 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 发出波长为λ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λ21=P S ,λ2.22=P S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1S 的振动方程为)2 12(cos 1ππ+=t A y ,则2S 的振动方程为 (A))2 12(cos 2ππ-=t A y (B))2(cos 2ππ-=t A y (C))2 12(cos 2ππ+=t A y (D))1.02(cos 2ππ-=t A y [ C ]2. 在一根很长的弦线上形成的驻波是 (A)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B)由两列振幅不相等的相干波,沿着相同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C)由两列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D)由两列波,沿着反方向传播叠加而形成的。 [ B ]3. 在波长为λ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λ/4 (B) λ/2 (C)3λ/4 (D)λ [ A ]4.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的位相差是 (A)π (B) π2 1 (C) π45 (D) 0 [ B ]5. 如图所示,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BC 为波密介质的反射面,波由P 点反射,则反射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为 A a b 2λλx y c O A -S 1 S 2 P

[ B ]6. 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E 、磁场强度H 和传播速度u 的关系是: (A) 三者互相垂直,而 E 和H 相位相差 π21 (B) 三者互相垂直,而且 E 、H 、u 构成右旋直角坐标系 (C) 三者中 E 和H 是同方向的,但都与u 垂直 (D) 三者中 E 和H 可以是任意方向的,但都必须与u 垂直 二 填空题 1. 两相干波源1S 和2S 的振动方程分别是 t A y ωcos 1=和)2 1(cos 2πω+=t A y 。 1S 距P 点3个波长, 2S 距P 点4/21个波长。两波在P 点引起的两个振动的相位差的绝对值是π4。 2.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2cos 1λπx t v A y + =。 波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固 定端,则形成的驻波表达为)2 12(cos )21/2(cos 2πππλπ+-=t v x A y )2 12(cos )21/2(cos 2πππλπ-=t v x A y +或。 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波阵面上各面积元所发出的子波在观察点P 的 相干叠加 ,决定了P 点的合振动及光强。

《大学物理AII》作业 No.03波的干涉 参考解答

《大学物理AII 》作业No.03波的干涉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本章教学要求**************************** 1、理解波的叠加原理、波的相干条件;掌握干涉相长、干涉相消条件。 2、理解波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全波反射(自由端反射)和半波反射(固定端反射)的区别。理解半波损失的意义,在有半波损失时会计算波程差。 3、理解驻波、波节、波腹等概念;掌握驻波形成条件、驻波的特征,各质元振动相位关系。理解驻波与行波的区别。 ------------------------------------------------------------------------------------------------------- 一、填空题 1、几列波相遇,在相遇区域内每一点的振动等于(各列波独立传播时在该点引起振动的矢量和)。因此波的叠加实质就是(振动的叠加)。 2、波的独立传播原理是指,波在传播过程中每列波的(振幅)、(周期或频率)、(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等特性不因其他波的存在而改变。 3、波的相干条件包括:(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和(相位差恒定)。满足相干条件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合成波的强度(≠)两分波强度之和(选填:=、>、<或≠)。波的强度在空间上是(非均匀)分布,在时间上是(稳定)分布。这种现象就称为波的干涉。 4、两相干波叠加时,合成波的强度由两波在相遇点的(波程差)或者(相位差)决定,当两波在相遇点的相位差φ?满足......)2,1,0(2±±=k k π时产生干涉相长现象;当两波在相遇点的波程差满足......)2,1,0(2 12±±=+=k k λδ)(时产生干涉相消现象。 5、形成驻波的条件是(两列振幅相等,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相干波叠加);驻波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一种稳定的(分段振动)。振幅恒为(零)的点称为波节,振幅(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波节之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同一波节两侧各点相位(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