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例)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例)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例)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例)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例)

东明实验中学陈瑜静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5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得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得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6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英、美、法、德各国政体的特点。☆难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与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比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区别。

☆教学方法:谈话法、比较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学法指导:

一本专题复习要注意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西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对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二各种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要注意运用辨证的观点对各种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复习的热点知识,要注意古希腊民主政治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对我国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作用。

☆课标落实

导入:

通过第一轮和上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本专题的基础知识已经牢固掌握了,今天,我们将通过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加深对本专题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

板书课题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

复习:

首先,我们看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板书)

教师: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希腊城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最为流行的政体有哪些?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如何?其实质怎样?

学生思考回答:

希腊城帮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帮长期独立自治。

最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手段。

教师:这些构成了古希腊政治文明的基本特点。

1.雅典:民主政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板书)

教师:罗马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学生:罗马法。

教师:罗马法的地位怎样?影响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地位: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影响:维系了帝国统治:以法律规范行为,调解社会矛盾;影响后世:是近现代西方法学、法律的渊源;中国和日本的民法也深受其影响。

2.罗马:罗马法影响深远(板书)

古代西方以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治为代表,而我们中国古代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可作为东方政治制度的典型。那么,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有哪些不同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东西方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

3.古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区别。(板书)

下面我们来看三段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敕》的合称,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材料三《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取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二百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请回答:

1.古希腊与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经历过君主制

B.都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古代罗马法与中国秦律在本质上的不同点是()

A.维护了不同阶级的利益

B.对后世影响广泛

C.维护了少数人的统治

D.法律条文非常严苛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1、B

2、A

3、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

4、政治体制: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基本特征:古希腊: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中国:君主独裁与世袭。

决策机构或决策者:古希腊:公民大会;中国:君主。

存在的合理性:古希腊民主政治能极大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促成政治、经济、文

化繁荣;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权力集中,有利于对广大国土实行有效的管理。

存在的问题:古希腊: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国: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

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教师:多山少地多港湾的地理环境,开放性的工商业经济孕育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而辽阔的地域,具有封闭性和分散性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则形成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进入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西方资产阶级在吸收了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创立了近代民主制度,下面我们重点来了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特点及与古希腊罗马政制的区别与联系。

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板书)

英、法、美、德四国创立了两种类型的民主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四国的政体也各有其特点。

1 英法美德四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板书)

学生逐项填写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表,老师巡视指导。

教师:从四国的政体对比中,你能否总结出四国政体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思考回答:

都有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议会(或国会);

议会(或国会)掌握立法权;

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正是因为都有一个代表民意的机构——议会,因此,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称代议制民主。这种代议制民主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有什么联系?又有何不同呢?

2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板书)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之后师生共同总结:

关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是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治原则,用立法形式确立起民主制度,之后,又用法律维护其民主制度。

不同点:

从民主形式上看:古希腊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是代议制民主。

从特点上看:古希腊民主的基本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的基本特点是代议制和分权制衡。

从民主范围看:古希腊民主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不断完善,享有民主权力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实质上看:古希腊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手段;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是资产阶级通过设置议会,掌握立法权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方面究竟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3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作用(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代议制的形成,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也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助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不断扩大民主,代议制不断完善,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和社会的和谐。)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同我国现行的民主政治是不是一样呢?

4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不同(板书)

让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

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问题:请以内阁和议会关系说明上述观点

学生:美国:内阁和议会分权制衡;英国:首相和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问题:(1)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

学生:中国大陆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问题(2)今天的美国领导者非常热忠于“输出(美国摸式的)民主”,要求其他国家全盘接受美国民主模式。你对此如何评论?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美国无视世界政治模式多元化的趋势,对他国独特的政治文明缺乏尊重,干涉别国内政。这是典型的大国强权政治,必然会遭到各国人民的反对。

小结:

用结构示意图归纳小结。

古希腊民主政治: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轮番而治)(代议制,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发展

罗马法:近代资产阶级法律

(维系帝国统治,影响深远)

☆教学反思:

本案例是《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专题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用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基础知识,在一轮详细复习的基础上再作重点复习,将基础知识夯实并进一步深化。所以本课时重点放在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上,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及不同时期东西方政治制度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关学案

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和发展(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3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5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得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得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6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英、美、法、德各国政体的特点。

难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与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的比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区别。

课标落实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文明和民主政治的历史阶段特征有哪些?

2.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怎样?

3.古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区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材料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新敕》的合称,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材料三《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取决于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二百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请回答:

1.古希腊与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都曾经历过君主制

B.都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古代罗马法与中国秦律在本质上的不同点是()

A.维护了不同阶级的利益

B.对后世影响广泛

C.维护了少数人的统治

D.法律条文非常严苛

3.材料三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英美法德四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2.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3.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作用。

4.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的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

(1)请以内阁和议会关系说明上述观点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在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思路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何相似之处?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有何特色?

(3)今天的美国领导者非常热忠于“输出(美国摸式的)民主”,要求其他国家全盘接受美国民主模式。你对此如何评论?

作业:

古希腊民主政治和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对我国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西方文明概述

西方文明概述 一、概述: 西方文明是强调个人实现的物质文明,中国文明是和西方文明相异的,这是西方人的第一感觉。很多非西方的古老文明,如埃及、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从上古时代,就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例如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但埃及并不是到近代才和西方发生关系。埃及和西方从上古就已经纠缠在一起,这是因为西方文明发源地是在地中海一带,埃及、非洲原来都和西方文明糅合在一起。 西方文明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与西方这个词相对应的是东正教、亚洲或者伊斯兰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也曾被对应于前苏联共产主义国家。 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经典。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二、起源: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文化。然而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日尔曼人、斯拉夫人以及凯尔特人的流行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重要的传统: 包括: 经院哲学、天主教、新教、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世俗化、科学方法 四、历史: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陷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罗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凯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Greco-Roman)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

西方音乐发展史及其代表人物

爵士乐 一、爵士乐的起源爵士乐(Jazz)以其极具动感的切分节奏、个性十足的爵士音阶和不失章法的即兴演奏(或演唱)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它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20世纪初的新奥尔良爵士乐、30 年代大乐队演奏的摇摆乐、40年代的比博普爵士、40 年代末的冷爵士、50年代的硬博普、60 年代的自由爵士、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而后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爵士放克...... 一张张不同风格的爵士唱片汇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1、爵士乐的来源--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Blues) 布鲁斯是南北战争后,黑人民间产生的一种演唱形式...... 拉格泰姆(Ragtime) 拉格泰姆是美国流行音乐中第一次出现真正有全国影响的音乐形式。它最初 是一种钢琴音乐,盛行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2、爵士乐的发源地 新奥尔良(New Orleans)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 二、早期爵士乐(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中期) 1、新奥尔良爵士乐 一般认为,新奥尔良爵士乐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但是历史上的第一张爵士 唱片问世于1917年,是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Original Dixieland Jazz Band)在新奥尔良录制的...... 2、芝加哥爵士乐 三、摇摆乐 20世纪30年代,一种由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带有黑人风格,并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摇摆乐(Swing,例7)开始在纽约发展起来...... 四、比博普 ......比博普的旋律很不连贯,有时却又连续不断地往外迸射;节奏是支离破碎的;拍子是含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132062141 13级金融一班(原13级市场营销一班) 2014-12-12

中西方文化起源比较 赵赫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来自于不同文化间的比较,尤其是本国和其他国家文化 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起源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它们在道德价值观念、社会习俗、礼仪、关系、个体精神等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们在制定决策时或者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时刻记得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使文化发展更加主动灵活。 关键词:比较,起源,文化 一、引言 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就像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各自前进、各自发展,但是伴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迈开资本主义扩张的步伐,中西方文化开始有了拐点,文化的交融伴随着战争的枪炮声,伴随着侵略的文化同化手段,被迫进行交融。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交通方式极大便捷,互联网领域急速拓宽等因素使得全球各地的信息传播极快,真正使世界各地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然而,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源自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两种文化真正交融交流之前,它们就已各自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行为系统,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

也许这种独特性预示着今后的文化交流暗伏着冲突。中西文化的这种相交汇流,并不意味着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文化,两种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鲜明个性,交而不融,汇而不合,或者,如果一定要说这是一种合流的话,这也是一种泾渭分明的合流。 二、大河文明与海洋文化 2.1中华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幅员辽阔、腹地纵深,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79条),拥有完全自足的生存条件和雄厚的发展潜能,可以自我调节与更新,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完整;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 屋脊高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的五分之一。塞外的荒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沟壕纵深的黄土高原、广阔无边的东部平原、四面环山的大盆地、1.8万公里的海岸线、西高东低走势;温暖湿润的气候,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而多样的气候,几乎囊括世界上大多数的气候类型;半封闭的边缘地形,与西方世界相对隔绝,太平洋无法像地中海那样成为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中西方文化交往与沟通存在艰难,这既使中华文化保留了自成一体的延续性,但又造成了保守意识、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 2.2西方文化的自然基础特点包括:独特的地理位置,西、南、北三面环海,东接亚洲,就像黑格尔的预言,“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的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2016新课标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6浙江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2015课标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3课标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2北京文综,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012海南单科,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练习题

必修一专题七 1、在《英国人和天主教的恩恩怨怨(下)》里我们提到过,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是一个天主教徒,并公然拒绝宣誓信仰英国国教,在反天主教情绪高涨的当时引起众多英国民众的不满。而查理二世并没有合法的子嗣,这意味着这个千夫所指的天主教徒将继承英国王位。不仅英国民众对此感到不满,英格兰议会中也起了巨大的争议。议会最终由于该问题被撕裂成了两派别,一派以沙夫兹伯里伯爵为首,反对约克公爵继承王位,受到清教徒的支持;另一派持相反意见,以丹比伯爵为首,并得到查理二世的支持。以上材料说明() A.两党创立源自于王位继承问题 B. 两党存在根本利益分歧 C.两党建立推动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英国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2、1888年,法国陆军部长布朗热利用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积极宣传修改宪法及解散议会的主张,力图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这些主张得到反政府各派支持,全国掀起了崇拜布朗热的浪潮。这反映当时法国 A. 共和政体违背民意 B. 专制思想仍有社会基础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民主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3、德意志帝国议会名义上是人民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遍投票选出,但其实它对国家军事、外交政策什么影响力也没有,也没有监督权,只是一个“公民权利”的装饰品!以上材料说明 A. 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B. 德意志仍旧是君主专制国家 C. 德意志民主政治落后 D. 帝国议会没有任何权力 4、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B. 工人的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改变 C. 工业革命的完成助推社会进步 D. 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 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冶,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6、18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2,4分)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B.自然 C.人D.政治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美德即知识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19,2分)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答案】A 【解析】“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一说法说明该作者具有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个性解放,故选A;题干信息与政治无关,也不是禁欲主义,也没有与上帝对话的含义,故排除BCD。 2.(2018年11月浙江选考,30,2分)【加试题】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

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等信息,可以说明其思想主张人是平等的,体现了所有人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故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①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的人民主权思想,故②错误;材料强调“人皆平等”,强调人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这是对古人类自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是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理性的迪拜的继承,故③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和突出人类的主体地位,④错误。结合以上得出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2,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结合题干与所学知识,显然这不是反映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材料突出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理性,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公元前9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排除D;根据“诸神的形象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1688年“光荣革命” 1、背景: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詹姆士二世不仅大力压制反对派,而且企图在英国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损害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 2、经过: 1688年,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即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和玛丽成为英国国王,共同统治英国。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3、实质: 从过程来看,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来分析,是一场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 4、影响: 标志着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它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最终确立。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注: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议会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标志:1689 《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3、内容: (1)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征税、拥有常备军; (2)议会定期召开、议员活动自由; (3)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 (4)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 4、影响: (1)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2)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3)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4)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注意:《权利法案》颁布之初,国王掌握行政权,权力依然较大。 (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1、形成过程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重要枢密大臣在一个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故被人们称为内阁会议。后来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开始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2、责任内阁产生的程序: (1)议会的产生: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首相的产生:由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知识归纳: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政治: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 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罗马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线索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1. 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1) 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 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 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2.形成过程:

3.影响 (1) 积极性:①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基础,使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②雅典民主制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 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无民主可言。②从运作方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 线索二、罗马法 1.形成条件: ①政治:罗马城(前754—前753)与罗马共和国 (前509)及罗马帝国 (前27) 的建立 ②经济: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③社会:平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④思想:古罗马“自然法”存在的思想与发展 ⑤主观:统治者重视。1.发展历程 (1) 习惯法: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2)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 世纪中期颁布,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3)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①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有其狭隘性。②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 (4)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时汇编而成,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基本内容

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也存在着悠久的音乐历史。有据可考的中国音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而在这漫长的八千年里,中国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在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繁荣、多元素融合、故步自封、重新发展的各个阶段之后,如今的中国音乐类型、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传统乐器革命歌曲 一、古代音乐 中国最悠久的音乐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01年在我国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用鹤骨打孔制成的七孔骨笛可以说是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可追溯到八千年前。现在大量出土的同时代的陶埙、骨哨预示着当时的人们就已具备基本的音乐需求。根据现存文献的记载,当时人们主要通过音乐表达对农业生产的描述,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其后出土的夏、商、西周等时代盛行的鼓、编钟、磬等都说明我国有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那个时期我国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其后才逐渐出现了七音乐器和作品。到了汉代,国家开始建立专门搜集、编制音乐的政府部门“乐府”,后来“乐府”一词逐渐演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歌体裁。在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出现,西域文化传入我国,我国传统音乐被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总体来说,汉代以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隋、唐时期可谓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巅峰时期,由于国泰民安、国家富足,人民开始重视起精神文化的发扬,音乐成了他们生活、娱乐的主要项目。同时,随着多元文化的渗入,唐代音乐非常繁荣,音乐教育也开始萌芽,甚至出现了许多音乐教育机构,如梨园、教坊、大乐署。我国传统音乐传至清代,民间普及程度已非常高。在这一时期,社会上既有高雅音乐又有民间小调,地域音乐特色异彩纷呈,民族音乐形式种类丰富多彩。既有北方的山东大鼓,又有南方的浙江道情;既有汉族秧歌,又有维吾尔族木卡姆。总体上,中国古代传统音乐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唐朝、清朝两段高峰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不论是各种音乐的种类还是所表达的音乐内涵,都可称得上是我国传统音乐历史中的瑰宝。 二、近现代音乐 从十六世纪起,西洋音乐开始传入我国,以独立形式存在于我国宫廷。十九世纪末,随着中国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洋人大量涌入,西洋音乐在我国大规模传播,民间开始吸纳西洋音乐元素,形成中西结合的特色音乐曲风。二十世纪初,许多留洋音乐家陆续回国,在国内演奏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传授西方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在城市内大受追捧,其现象在上海最为显著。三十年代,上海许多歌舞厅开始演奏中西结合的新音乐,留声机里时时传出有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的西洋爵士音乐。这个时代,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大肆碰撞,相互结合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通俗音乐。当时国内已有电影产业,随着电影公映,人们的娱乐生活得到满足,电影音乐也在群众中流行起来。当时较为出名的流行音乐《天涯歌女》《渔光曲》均是出自电影主题曲。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另一大分支当属革命歌曲。当时正经历着抗日战争的祖国人民渴望着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愤怒与斗志的音乐作品出现。处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国内音乐家们开始创作表现时代背景,唤起民族共鸣的革命歌曲,其中许多作品,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仍收录在现今青少年音乐课程教材中。其中苏联歌曲对这一时代中国音乐的影响巨大。革命歌曲中不仅有在西洋音乐基础上填词创作的作品,也有改自传统民歌的革命作品。这个时代的音乐风格强烈,特征明显,十分具有时代特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实行文化大革命,西洋音乐曲目被全面禁止,国内主要音乐形式只有以《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等革命样板戏。由于缺乏艺术丰富的艺术形式,也缺少音乐创作的包容环境,这个时期我国音乐创作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的。尽管这一阶段我国与外国在音乐交流方面行动为零,国内许多音乐形式也被禁止,但“样板戏”在京剧与西洋乐器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必修1专题7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9546145498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第1课时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 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 A. 第一部成文宪法 B. 多党制的议会 C. 总统制 D. 君主立宪政体 解析:D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完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得以确立。 2. (2009·江都模拟)《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解析:A 抓住时间“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逐渐掌握了实权。 3. (原创题)2007年6月27日,戈登·布朗出任英国第52任首相。关于他的身份,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王任命的贵族领袖 B. 国王任命的多数党领袖 C. 上院议长 D. 皇室成员 解析:B 英国首相首先是下院的多数党领袖,然后再由国王任命为首相。[来源:Z_xx_https://www.doczj.com/doc/964979960.html,] 4. (2009·淮安模拟)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引文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 君主制 B. 共和制 C. 贵族制 D. 君主立宪制 解析: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抓住“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可以看出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故D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5. 下列对英国责任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 A. 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 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 由上议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 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解析:B 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在形式上进行任命,但国王无权罢免。首相无权制定宪法,所以A、C、D不正确。 6. (2009·南通模拟)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 组织形式 B. 内阁与君主的关系 C. 社会性质 D. 民主化的程度 解析:C 英国内阁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而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7. (2010·徐州模拟)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议会共和制的特点是( )

二、西方文化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及作用

二、西方文化内涵、特点、主要内容及作用 所谓西方,是指今天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西方(Occident)最初是指相对于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及以东的“东方”而言,亦即“基督教世界(Christendom )。所谓基督教世界起初主要是指信仰基督教的地区,后来专指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的地区。“西方”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地域,实质上就是随着上述这三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及地域的变动而定的。 1、西方文化指的是西欧、北美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西方文化的概念通常与西方世界传统定义相关联。根据此定义,西方文化是文学、科学、音乐以及哲学原理的合集,并且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适用于受西欧移民或殖民影响强烈的国家,并不仅限于西欧。这些传统大都在被列入西方经典。西方文化被用于许多方面,不管实际使用正确与否,包括美国文化、唯物主义、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至解说西方文明。 西方文化常被认为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印欧人。西方文化也根源于斯拉夫人还有北欧的日尔曼人及凯尔特人的文化,这些文化是形成欧洲的重要推动力量。尽管基督教对中世纪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人会将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相提并论。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文学以及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500年中,尽管罗马帝国拒绝古代雅典很前卫的民主理念,但却将希腊语、拉丁语随着罗马法传遍了欧洲。罗马文化融合了日耳曼、斯拉夫以及塞尔特文化,但随着罗马的衰落,希腊与罗马的许多艺术、文学以及科学都消失或被取代了。 随着罗马基督教地位的提高,圣经成为西方文艺中的核心部分,几乎影响到了西方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艺术、法律、哲学、教育以及政治。罗马基督教成立了许多神学院,现在的许多大学、学院即起源于此,总体而言这些学院促进了早期西方文化的传播。阿拉伯文化保存了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知识,随着十字军东征,西班牙、黎凡特的摩尔人所具有的阿拉伯文化,对西欧产生影响,终于在14世纪,希腊的文化遗产重又被西欧发现,于是文艺复兴诞生了。 文艺复兴的西方文化被探险者、殖民者、商人以及传教士传播到新大陆。随后的启蒙时代,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达到顶峰。一些理念,比如民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以及民主,这些社会构成的理想,第一次被付诸实践。如今这些准则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19世纪,美国开始发展自成一体的西方文化,1950年代后,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同美国时尚、娱乐、技术以及政治,泛滥于其他西方世界。 2、西方文化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1)、天主教和新教 西方的基督教,先是天主教,尔后是天主教和新教,从历史上说是西方文明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

2004年第1期 第7卷(总22期)西安联合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 ’an United University Vol.7 No.1Feb.2004文章编号:10082777X (2004)0120038204 收稿日期:2003-06-08 作者简介:汪国风(1938—  ),男,江苏仪征人,天津画院一级画师。西方文明的起源与特质汪国风 (天津画院,天津300040)摘 要:长期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习惯于将古希腊文明视为西方文化的源头。其实,真正的源头应 是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但它并非原生文明,而是在埃及农业文明与西亚商业文明的影响下发展 起来的次生文明。而西方文明则是一种在游牧文化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下,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游牧文 化集贸易、掠夺、殖民于一体的骑马民族传统,由原始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商品文化、农耕文化杂交而成 的海洋文明。 关键词:骑马民族;海上骑马民族;海洋文明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11骑马民族的反复冲击 从人种和语言上划分,最原始的游牧民族主要有三大支:印欧语系的高加索人、阿尔泰语系的蒙古利亚人和闪含语 系的闪米特人。游牧民族形成以后,便主要生存于广袤的欧亚内大陆和西南亚的干旱地区。他们以“落” (二三户为一落)的方式,散布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漂泊不定,全部财产可以随身带走的简朴生活,而且还必须按季节在冬季和夏季的牧场之间不断地游动,游牧距离常在1000公里以上。只有在冬季或发生天灾人祸之时,才聚成“部”,“部”的大小不一,少则数十数百户,多则成千上万户。由此也就形成了与有根的农耕文化截然不同的轻土重财、游荡成性、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等的无根特质。 由于放牧主要靠个人的能力与智慧,独自面对大自然的肆虐,鹰、狼一类食肉猛兽的袭击或邻人的劫掠,便锻炼出他们强壮的体魄,彪悍的性格和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英雄精神,形成游牧文化的又一特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强权思想,以及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私有观念和相应的个体私有制度。 在农耕社会通过一系列兼并战争形成国家,而分散的、与世隔绝的游牧民族,却始终处于没有文字和历史、没有什么年代变化和地域差别的单一同质状态。直到他们终于面对农耕文明积累起来的丰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时,才痛感自己的寒酸与落伍。加之周期性旱灾的胁迫,便使他们如影随形一般地与农耕文明形成了不解之缘。大约从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由于发生了世界性超大规模旱灾,便进一步致使游牧民族化为江上波夫所谓的“骑马民族”,开始进行以农耕社会为目标的大迁徙和大掠夺。 游牧民族所发动的掠夺战争,从时间上说要比农耕社会的兼并战争要晚。就其性质而言,则是一种集贸易、掠夺和殖民三位于一体的、基于天时和力量对比的随机性外拓型战争。具体地说,就是:在风调雨顺或农耕社会相对强盛之时,他们大抵安于相互间的和平共处与“双边贸易”,至多进行一些随机的局部性骚扰;一旦发生天灾人祸或农耕社会相对衰败之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扑向农耕社会,不断地进行掠夺和殖民。既然战争的主旨在于掠夺和殖民,他们便如蝗群般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而胜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往往不是将帅的谋略,而是勇士们的彪悍、勇敢、机敏和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为了造就这样的勇士和调动他们的战斗积极性,军事集团的首领们又实行以敌人的首级论功行赏、战利品归个人所有、把战死者尸体运回便可尽得死者的财产,以及偷一罚十、一夫多妻和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剩余等一系列鼓励强权的政策,进一步将他们塑造成以“男人的天堂在马背上和女人的胸脯上”一类格言为人生观,拿杀人放火当家常便饭,视马革裹尸为寿终正寝的亡命徒。 由这样的亡命徒构成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军事集团,很难形成农耕社会那种精神和伦理的权威。为了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 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五世纪 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

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 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5、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罗马法的形成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

西方民主政治解读_田海蓝

第14卷 第1期2001年2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 niv ersity of T echno lo gy(So cial Science Editio n) V ol.14 N o.1 Februar y2001 西方民主政治解读 田海蓝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民主政治是一种思想理念与国家制度形态。西方民主政治泛指西方的国家制度形态,它继承了西方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精华,在反神教斗争中逐步形成。由于西方各国的国情不同,又形成了诸种民主政治模式和原则,其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和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和意志。 关键词:民主政治;西方民主政治理念;模式;原则 中图法分类号: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14(2001)01-0018-03 民主与政治的结合为民主政治。这里的民主是与“权力”和“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国家制度、国家形态。这里的政治是指国家政权,是围绕着国家政权问题展开的。民主政治,既是一种思想理念,又是国家权力的结构方式和组织形态。从这个定位出发,我们解读一下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构成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西方民主政治继承了西欧奴隶制 民主政治的精华 西方民主政治的雏形,来自古代希腊奴隶社会的文明成果。其思想理念和制度模式,我们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可以认识到些许。 柏拉图的民主政治思想是以他的政治著作《理想国》、《法律篇》为代表,通过对奴隶制民主政治及国家现象的观察和剖析,阐明了他的奴隶主等级制的民主政治观。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民主政治论”、“正义国家论”、“理想王权论”。“民主政治论”的要旨是讲,由第一等级:哲学家、第二等级:武士、第三等级:农民及手工业者共同组成执政国家,强调“统治”与“服从”相息相安,以等级民主划分阶梯。这种民主政治“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而已。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濒临极大危机的时代。为了挽救这种危机,这位古典政治家对奴隶制的城邦民主政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著成《政治学》,从整体价值和完全意义上阐明了关于国家的起源、目的、任务及活动原则,形成了他的民主政治观。这种民主政治观概括起来是:国家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至善至和的社会团体,这个团体要实行的任务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做“善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该是“民治法制”,其目标就是实行“民主程序”。看来亚里士多德把“民主程序”与民主实质放在同等地位。法定的民主程序是以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多少为标准,照顾多的为正宗的政治,否则为“变态”的或偏离的政治。正宗的则有:君主制政治、贵族制政治、共和制政治。而非正宗的“变态”的或偏离的政治则有:君主制、寡头制、缺少法律制度限制的平民制等。 诚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民主政治理念的出发点是以维护奴隶主群体统治为目标,但剔除其奴隶主统治的糟粕,仍然留下有可以继承的遗产:(1)国家是一个众人参与的具有实体存在的组织和团体,这种组织和团体应该是“和睦安宁”的。(2)有法律制度保证的等级参与能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3)维护统治权威是城邦民主政治存在的前提,法制是它的保障。据此,我们似乎可以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体制中看到与古代民主政治类似的影子。换句话说,现代西方民主政治正是继承了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某些遗产,尽管这些遗产“陈词难辩”,但它毕竟为近代资产阶级呼唤民主政治的新生提供了原始材料。诚 收稿日期:20000904 作者简介:田海蓝(1944-),女,河北省望都县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