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电阻式传感器例题与习题

(完整版)电阻式传感器例题与习题

(完整版)电阻式传感器例题与习题
(完整版)电阻式传感器例题与习题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基本要求]

1. 掌握金属应变式传感器的构成原理特性;

2. 掌握压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固态压阻器件设计特点;

3. 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动的粘贴方法;

4. 通过对电阻应变片测量电路分析,掌握直流惠斯通电桥结构形式及特点。

[例题分析]

例题2-1 如果将100Ω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若试件受力横截面积S = 0.5×10-4 m 2,弹性模量E =2×1011 N/m 2 ,若有F=5×104 N 的拉力引起应变电阻变化为1Ω。试求该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解:由题意得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量100

1

=

?R R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可知:应变E

σε=

(σ为试件所受应力,S

F =

σ),故应变 005.0102105.010511

44

=????=?=-E S F ε

应变片灵敏度系数

2005

.0100

/1/==

?=

ε

R

R K 例题2-2 一台用等强度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电子秤,在梁的上、下面各贴两片相同的电阻应变片(K=2)如图2-1(a)所示。已知l =100mm 、b=11mm 、t=3mm ,E=2×104N/mm 2。现将四个应变片接入图(b )直流电桥中,电桥电压U=6V 。当力F=0.5kg 时,求电桥输出电压U 0=?

解: 由图(a )所示四片相同电阻应变片贴于等强度梁上、下各两片。当重力F 作用梁端部后,梁上表面R 1和R 3产生正应变电阻变化而下表面R 2和R 4则产生负应变

电阻变化,其应变绝对值相等,即

E

bt Fl

2

42316=

=-=-==εεεεε 电阻相对变化量为

ε?=?=?-=?-=?=?K R

R

R R R R R R R R 44223311 现将四个应变电阻按图(b )所示接入桥路组成等臂全桥电路,其输出桥路电压为

mV V E

bt Fl

K U K U R R U 8.170178.010

23111008.95.06264

220==????????=??=?=??=

εε

例题2-3采用四片相同的金属丝应变片(K =2),将其贴在实心圆柱形测力弹性元件上。如图2-2(a) 所示,力F =1000kg 。圆柱断面半径r =1cm ,弹性模量E =2×107N/cm 2,泊松比μ=0.3。求(1)画出应变片在圆柱上粘贴位置及相应测量桥路原理图;(2)各应变片的应变ε=?电阻相对变化量△R /R =?(3)若电桥电压U = 6V ,求电桥输出电压U 0 =?(4)此种测量方式能否补偿环境温度对测量的影响?说明原因。

解: ⑴按题意采用四个相同应变片测力单性元件,贴的位置如图2-2(a )所示。R 1、R 3沿轴向在力F 作用下产生正应变ε1> 0,ε3> 0;R 2、R 4沿圆周方向贴则产生负应变ε2< 0,ε4< 0。

四个应变电阻接入桥路位置如图2-2(b )所示。从而组成全桥测量电路可以提高输出电压灵敏度。

⑵μεπεε1561056.110

218

.9100047231=?=????==

=-SE F μεμεε471047.01056.13.04442-=?-=??-=-==--SE F

44133

111012.31056.12--?=??==?=?εk R R R R

4424

4

221094.01047.02--?-=??-=-=?=?εk R R R R ⑶U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R U )(21)(412

211443322110?-?=??-?+?-?=

mV 1.226)100.49103.12(2

1

4-4-=??+?=

⑷此种测量方式可以补偿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为四个相同电阻应变环境条件下,感受温度变化产生电阻相对变化量相同,在全桥电路中不影响输出电压值,即

R

Rt

R R R t R R t R R t R ?=?=?=?=?44332211 故 0)(414

43322110=??-?+?-?=

?U R t R R t R R t R R t R U t 例题2-4采用四片性能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灵敏度系数为K ),将其贴在薄臂圆筒式压力传感器元件外表圆周方向,弹性元件周围方向应变p E

d D d

t )(2)2(--=

με,式中,p

为待测压力,μ泊松比,E杨氏模量,d筒内径,D筒外径。现采用直流电桥电路,供电桥压U。要求满足如下条件⑴该压力传感器有补偿作用;⑵桥路输出电压灵敏度最高。试画出应变片粘贴位置和相应桥路原理图并写出桥路输出电压表达式。

解: 按题意要求圆周方向贴四片相同应变片如果组成等臂全桥电路。当四片全感受应变时,桥路输出信号为零。故在此种情况下,要求有补偿环境温度变化的功能,同时桥路输出电压还要足够大,应采取参比测量方式即两片R 1、R 3贴在有应变的圆筒壁上做感应元件,而另两片贴R 2、R 4在不感受应变的圆筒外壁上做温补元件。如图2-3(a)所示。然后再将四个应变电阻接入图2-3(b)桥臂位置上。此时被测压力变化时,R 1、R 3随筒壁感受正应变量ε1> 0,ε3> 0。并且ε1 =ε3;R 2和R 4所处位置筒壁不产生应变,故ε2 =ε4= 0。桥路输出电压U 0只与敏感元件R 1、R 3有关,故把R 1和R 3放在对桥壁上,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则输出信号电压U 0为

p U E

d D d K pU E d D d K U K U K U R R R R U ?--=

--?==+=?+?=)()2(41)(2)2(224)()(413133110μμεεε

另一方面R 2、R 4放于桥壁上与R 1、R 3组成的全桥的测量电路,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电阻变化量均相同,故对环境温度变化有补偿作用,使

0)(414

43322110=??-?+?-?=

?V R t R R t R R t R R t R U t

例题2-5 求利用弹性模量E=187×109N/m 2的P-Si 半导体材料做成的晶向为[100]、[111]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解: 半导体应变片灵敏度系数公式为

K=l π·E

式中l π为应变片轴线方向压阻系数,其表达式为

))((221212121212144121111n m n l m l l ++---=πππππ

1l 、1m 、1n ——压阻元件纵向应力相对于立方晶轴的方向余弦。

由教材(王化祥主编)表2-3可查P -Si 的纵向压阻系数11π=6.6×10 -11m 2/N ; 横向压阻系数12π= -1.1×10 -11m 2/N ;剪切压阻系数44π=138.1×10 -11m 2/N 。 [100]晶向0,1111===n m l ,故其[100]晶向应变灵敏度系数

E K ?=11100π=6.6×10 -11×187×10 9=12.3

[111]晶向3

1

1)2(12

2111=

+=

==n m l ,故 N m l /1035.910])3

1

()31()31()31()31()31)[(

1.1381.16.6(26.621011

222222--?=??+?+?-+-=π 灵敏度系数

175101871035.9910111=???=?=-E K l π

[思考题与习题]

2-1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什么是半导体材料的压阻应变效应? 2-2 金属电阻应变片半导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2-3 什么是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2-4 采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偿?常用温补方法有哪些? 2-5固态压阻器件结构特点是什么?受温度影响会产生哪些温度漂移?如何进行补偿?

2-6 直流电桥是如何分类的?各类桥路输出电压与电桥灵敏度关系如何? 2-7 有一金属应变片,其灵敏度K=2.5,R=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200με,则 2-8 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 =10cm ,材料弹性模量E =205×109N/m 2,用它称50t 重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2,R =120Ω,问电阻变化多少?

2-9 拟在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4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组成差动全桥电路,式问;

⑴ 4个应变片应该怎样粘贴在悬臂梁上? ⑵ 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2-10 如图2.1所示为一直流应变电桥。图中U=4V ,R 1= R 2= R 3= R 4=120Ω,试求: ⑴ R 1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当R 1 的增量为△R 1=1.2Ω时,电桥输出电压U 0为多少?

⑵ R

1

和R

2

都是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感受应变极性和大小都相同,其余为外接电

阻,电桥输出电压U

为多少?

⑶题⑵中,如果R

1

与R

2

感受应变极性相反,且|△R

1

|=|△R

2

|=1.2Ω,电桥输出

电压U

为多少?

2-11如图2.2所示为等强度梁测力系统,R

1

为电阻应变片,应变片灵敏系数K=2.05,

未受应变时, R

1

=120Ω,当试件受力F时,应变片承受平均应变ε=8×10-4,求

⑴应变片电阻变化量△R

1

和电阻相对变化量△R

1

/R

1

⑵将电阻应变片R

1

置于单臂测量电桥,电桥电源为直流3V,求电桥输出电压及电桥非线性误差。

⑶若要减小非线性误差,应采取何种措施?并分析其电桥输出电压及非线性误差大小。

2-12在上题条件下,如果试件材质为合金钢线膨胀系数/

10

116-

?

=

g

β℃,电阻应变片敏感栅材质为康同,其电阻温度系数/

10

156-

?

=

α℃,线膨胀系数/

10

9.

146-

?

=

s

β℃。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从10℃变化到50℃时,引起附加电阻相对变

化量(△R/R)

t

为多少?折合成附加应变

t

ε为多少?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已成为目前非电量电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和科学实验中。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对测力传感器而言,量程从零点几N 至几百kN ,精度可达0.05%F S ?(F S ?表示满量程);对测压传感器,量程从几十Pa 至11 10Pa ,精度为0.1%F S ?。应变测量范围一般可由数με(微应变)至数千με(1με相当于长度为1m 的试件,其变形为1m μ时的相对变形量,即6 1110μεε-=?)。 (2)频率响应特性较好。一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为710s -,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可达1110 s -,若能在弹 性元件设计上采取措施,则应变式传感器可测几十甚至上百kHz 的动态过程。 (3)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因此应变片粘贴在被测试件上对其工作状态和应力分布的影响很小。同时使用维修方便。 (4)可在高(低)温、高速、高压、强烈振动、强磁场及核辐射和化学腐蚀等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 (5)易于实现小型化、固态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目前已有将测量电路甚至A/D 转换器与传感器组成一个整体。传感器可直接接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6)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 但是应变式传感器也存在一定缺点:在大应变状态中具有较明显的非线性,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的非线性更为严重;应变式传感器输出信号微弱,故它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因此信号线需要采取屏蔽措施;应变式传感器测出的只是一点或应变栅范围内的平均应变,不能显示应力场中应力梯度的变化等。 尽管应变式传感器存在上述缺点,但可采取一定补偿措施,因此它仍不失为非电量电测技术中应用最广和最有效的敏感元件。 一、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电阻应变效应是指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其中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ρ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应变片的压阻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的阻值随其机械应变而变化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L R S ρ=与电阻率及其几何尺寸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教案新部编本(原创)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江苏省淮阴中学06-07年度优秀教学案例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创新教学设计 王刚 教学依据 ①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P56-P60); ②新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②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③初步探究利用和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②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1.几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教学策略 用几个有趣的传感器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传感器原理的兴趣.给出“传感器就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概念之后,重点介绍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安排音乐茶杯和火警装置两个设计性问题让学生体会传感器的简单应用.结合电容、霍尔效应、电阻定律等知识让学生设计传感器,进一步深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在对本节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思考与讨论》进行教学反馈.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设计情感与方法 一.课题的引入 二.什么是传感器?【演示实验1】干簧管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小盒子A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 关,但是把磁铁B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会发光,把磁铁移 走,灯泡熄灭. 师问:盒子里有怎样的装置,才能实现这样的控制? 生猜:(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请学生回答) 师生探究:打开盒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盒内的电路 图,了解元件“干簧管”的结构。探明原因:玻璃管内封入 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当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 片被磁化而接通,电路导通。所以,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 用。 师点拨:这个装置反过来还可以让我们通过灯泡的发 光情况,感知干簧管周围是否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2】声光控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①先在普通光照条件下, ②在把开关置于黑暗环境中。 师生总结:声光控开关 师:刚才的两个实验,都用了一种元件,这些元件能够 感受某些信息,通过它能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这种元件有 一个专门的名称: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呢?它能够感受诸 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 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 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 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 理和控制了。 其实,传感器并不神秘。你家里可能就有很多的传感 器。请大家相互说说看,你家里,或者在你的生活当中,都 使用过,或听说过什么样的电器中有传感器? (演示实验1: 干簧管传感器) (干簧管的实 物及原理图) 学生对干簧 管并不熟悉,因 此才有了好奇。 声光控开关在 生活中很普及, 所以又有亲切 感

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设计

《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题目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时间 201608 班级 2014级 姓名 序号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系教学主任 2016年08月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石化、轻工、技术监督与测试等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一个大量程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为1t到100t。 本次课程设计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利用应变片阻值的变化量来确定弹性元件的微小应变,从而利用力,受力面积及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力的大小,进而求得产生作用力的物体的质量。应变片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电路求得。 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弹性元件的设计和处理电路的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微弱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处理;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里混有干扰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检波滤波;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故需要设计共模抑制电路。除此之外,还要设计调零电路。 目录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精品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1. 、方案设计 原理框图如图一所示 数显表头低通滤波相敏检波U 过零比较器 2.2应变片检测原理 电阻应变片(金属丝、箔式或半导体应变片)粘贴在测量压力的弹性元件表面上,当被测压力变化时,弹性元件内部应力变形,这个变形应力使应变片的电阻产生变形,根据所测电阻变化的大小来测量未知压力,也实现本次设计未知质量的检测。 设一根电阻丝,电阻率为?,长度为I,截面积为S,在未受力时的电阻值为

丄----- ① S 如图一所示,电阻丝在拉力F作用下,长度I增加,截面S减少,电阻率T也相 应变化,将引起电阻变化△ R,其值为 . . :l S , —-p ————② RIS^ 对于半径r为的电阻丝,截面面积S—:r2,则有:ss—2:n r。令电阻丝的 轴向应变为;- J.I,径向应变为?汀r =—巩.丄|)一;,;由材料力学可知, 为电阻丝材料的泊松系数,经整理可得 空—(1+2忙三 R ? 通常把单位应电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称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其表达式为 AP P / 从④可以明显看出,电阻丝灵敏系数K由两部分组成:受力后由材料的几何尺 受力引起(1 ^1);由材料电阻率变化引起的(,1耳;_1。对于金属丝材料, (;_1项的值比(1,2丄)小很多,可以忽略,故K = 1 。大量实验证明在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为常数通常金属丝的—1.7?3.6。④可写成 2.3弹性元件的选择及设计 本次设计对质量的检测是通过对压力的检测实现的,所以弹性元件承受物重也即压力,这就要求弹性元件具有较好的韧性、强度及抗疲劳性,通过查设计手册,决定选取合金结构钢

传感器实验报告应变片测量

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利用电阻式应变片受到外力发生形变之后,金属丝的电阻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再反算回去应变片所受到的应变量。利用电桥将电阻变化转化成电压变化进行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经过应变放大仪之后输出到采集卡,labview 采集程序通过采集卡 读取到应变放大仪的输出。 1 4 电桥输出电压与导体的纵向应变ε之间的关系为: 1 4 v V K ε=??? (1.1) 其中K 为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V 为供桥电压,v 为电桥输出电压。由上式可知通过测量电桥输出电压再代入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纵向应变,即应变片的纵向应变。 二、实验仪器 悬臂梁 一条 应变片 一片 焊盘 两个 502胶水 一瓶 电阻桥盒 一个 BZ2210应变仪 一台 采集卡 一个 电脑 一台 砝码 一盒 三、实验步骤 1、先用砂纸摩擦桥臂至光滑,再用无水乙醇擦拭桥臂; 2、拿出应变片和焊盘,将502胶水滴在应变片及焊盘背面,把其贴在桥臂上,并压紧应变片; 3、使用电烙铁将应变片和焊盘焊接起来,再将焊盘跟桥盒连接起来,这里采用的是1 桥的接法; 4、将桥盒的输出接入到应变放大仪的通道1; 5、应变仪的输出接到采集卡上; 6、运行labview 的采集程序进行测试;

7、改变砝码的重量,从采集程序记录得出的数据。 8、对所得的数据做数据处理。 四、实验数据

五、数据分析 1、线性度分析 取出实验数据的0~250g的部分做线性度分析,数据如表2所示。

对上述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第一组跟第三组数据都是呈线性的,而第二组数据在70g-100g 这里却有了0.0013的变化,变化较大,不符合理论值,所以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排除第二组数据,仅适用第一、第三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第一、第三组数据使用MATLAB 进行分析,先将两组数据做曲线拟合,得到拟合曲线之后将x 代入拟合曲线中求出对应的值,再把两组数据的端点取出做直线,将两条线相减得到最大差值,分别求出两组数据的最大差值,再代入公式max =100%L FS L Y γ?± ? 求出每组数据的线性度。FS Y 指的是满量程输出,这里取重量为250g 的数据。 具体实现的MATLAB 代码: x=[0 10 20 30 40 50 70 100 120 150 170 200 250]; x0=[0 250]; y01=[2.8646 2.8734]; y03=[2.8736 2.8828]; y1=[2.8646 2.8646 2.8648 2.8652 2.8653 2.8687 2.8662 2.8677 2.8681 2.8696 2.8701 2.8715 2.8734];%第一组数据 y2=[2.8613 2.8615 2.8619 2.8623 2.8625 2.8629 2.8637 2.865 2.8657 2.8668 2.8836 2.8847 2.886];%第二组数据 y3=[2.8736 2.8739 2.8742 2.8745 2.8749 2.8752 2.876 2.8771 2.8778 2.879 2.8798 2.8807 2.8828];%第三组数据 p1=polyfit(x,y1,1); p2=polyfit(x,y2,1); p3=polyfit(x,y3,1); p4=polyfit(x0,y01,1); p5=polyfit(x0,y03,1);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电子教案

传感器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D ) A、多次测量 B、同次测量 C、不同测量 D、正反行程 2、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 C )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 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 C、迟滞、重复性、漂移 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 3、()是采用真空蒸发或真空沉积等方法,将电阻材料在基底上制成一层各种形式敏感栅而形成应变片。这种应变片灵敏系数高,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应变片。 ( D ) A、箔式应变片 B、半导体应变片 C、沉积膜应变片 D、薄膜应变片 4、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 ( C )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 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 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 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 5、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 B ) A、电阻形变效应 B、电阻应变效应 C、压电效应 D、压阻效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差动整流电路可以消除零点残余电压,但不能判断衔铁的位置。 B、差动整流电路可以判断衔铁的位置,但不能判断运动的方向。 C、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但不能判断位移的方向。 D、相敏检波电路可以判断位移的大小,也可以判断位移的方向。 7、随着人们对各项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也朝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其中,典型的传感器智能化结构模式是()。 ( B )

(完整版)四种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1) 1 dR d R dA A 四种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定义 被测的动态压力作用在弹性敏感元件上, 使它产生变形,在其变形的部位粘 贴有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感受动态压力的变化,按这种原理设计的传感器称 为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1.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粘贴的金属电阻应变片主要有丝式应变片与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是以厚度为0.002―― 0.008mm 的金属箔片作为敏感栅材料,,箔 栅宽度为0.003――0.008mm 。丝式应变片是由一根具有高电阻系数的电阻丝 (直 径0. 015--0. 05mm ),平行地排成栅形(一般2――40条),电阻值60――200 ?, 通常为 120 ?,牢贴在薄纸片上,电阻纸两端焊有引出线,表面覆一层薄纸,即 制成了纸基的电阻丝式应变片。测量时,用特制的胶水将金属电阻应变片粘贴于 待测的弹性敏感元件表面上,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动态压力而产生变形时, 电阻片 也跟随变形。如下图所示。B 为栅宽,L 为基长。 I 绘式应吏片 b )笹式应变片 材料的电阻变化率由下式决定:

式中; R—材料电阻2

3 —材料电阻率 由材料力学知识得; K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敏感度系数 式中K 对于确定购金属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一常数,将微分 dR 、dL 改写成增 量出、/L,可得 由式(2)可知,当弹性敏感元件受到动态压力作用后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形 而形应变值可由丝式应变片或箔式应变片测出,从而得到了 ZR 的变化,也就得 到了动态压力的变化,基于这种应变效应的原理实现了动态压力的测量。 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 「测低压用的膜片式压力传感器 常用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包括彳测中压用的膜片一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 -测高压用 的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 1.3.1膜片一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的特点 该传感器的特点是具有 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稳定性,具有优良的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和较高的自震频率,可达30khz 以上,测量的上限压力可达到9.6mp a 。 适于测量高频脉动压力,又加上强制水冷却。也适于高温下的动态压力测量,如 火箭发动机的压力测量,内燃机、压气机等的压力测量。 1.3.2膜片式应变压力传咸器的特点 A 这种膜片式应变压力传感器不宜测量较大的压力,当变形大时,非线性 较大。但小压力测量中由于变形很小,非线性误差可小于 0.5%,同时又有较高 的灵敏度,因此在冲击波的测量中,国内外都用过这种膜片式压力传感器。 B 这种传感器与膜片一应变筒式压力传感器相比, 自振频率较低,因此在低dR "R [(1 2 ) C(1 2 )]

电阻式传感器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实验一电阻式传感器的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说明 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其关系为:ΔR/ R=Kε,ΔR为电阻丝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为电阻丝长度的相对变化量ΔL/ L。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流或电压输出。 2、电阻应变式传感如图1-1所示。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下、下两个悬臂梁,四个电阻应变片贴在梁的根部,可组成单臂、半桥与全桥电路,最大测量范围为±3mm。 1 1─外壳2─电阻应变片3─测杆4─等截面悬臂梁5─面板接线图 图1-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3、电阻应变式传感的单臂电桥电路如图1-2所示,图中R1、R2、R3为 固定,R为电阻应变片,输出电压U O=EKε,E为电桥转换系数。

图1-2 电阻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内容 1、固定好位移台架,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置于位移台架上,调节测微器使其指示15mm左右。将测微器装入位移台架上部的开口处,旋转测微器测杆使其与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杆适度旋紧,然后调节两个滚花螺母使电阻式应变传感器上的两个悬梁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滚花螺母固定在开口处上下两侧。 2、将实验箱(实验台内部已连接)面板上的±15V和地端,用导线接到差动放大器上;将放大器放大倍数电位器RP1旋钮(实验台为增益旋钮)逆时针旋到终端位置。 3、用导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连接,再将其输出端接到数字电压表的输入端;按下面板上电压量程转换开关的20V档按键(实验台为将电压量程拨到20V档);接通电源开关,旋动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P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向零趋近,然后换到2V量程,旋动调零电位器RP2旋钮使电压表指示为零;此后调零电位器RP2旋钮不再调节,根据实验适当调节增益电位器RP1。 4、按图1-2接线,R1、R2、R3(电阻传感器部分固定电阻)与一个的应变片构成单臂电桥形式。 5、调节平衡电位器RP,使数字电压表指示接近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

电阻式传感器电子教案

传感器及自动检测技术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电阻式传感器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或要求: 1.掌握电阻应变效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桥原理与各电桥的特点。 3. 掌握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补偿方法。 4.了解应变计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一. 什么是应变效应 定义:电阻丝受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弹性变形和应变,与此同时其电阻值也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图1 如图1所示设有一段长为L ,截面积为S ,电阻率为ρ的导体(如金属丝),它具有的电阻为: l R S ρ = 式中:ρ—电阻丝的电阻率;L —电阻丝的长度;S —电阻丝的截面积。 当金属丝受拉时如图2所示,L 变长、r 变小,导致R 变大 。

图3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常用的金属应变片组要有两种结构:丝式和箔式两种。如图4所示 图4金属应变片 金属丝式应变片一般直径在0.012~0.05mm 的金属丝;金属箔式应变片 厚度在0.001~0.01mm 的金属箔; 三.应变片的主要参数 1.应变片电阻值(R0) 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为60Ω、120Ω、350Ω,500Ω和1000Ω 等多种规格,以120Ω最为常用。 应变片的电阻值越大,允许的工作电压就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大,相应地应变片的尺寸也要增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高阻值应变片。 2.绝缘电阻:要求>1010欧姆; 3.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 金属应变丝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它所感受的应变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用灵敏度系数KS 表示。当金属丝做成应变片后,其电阻—应变特性,与金属单丝情况不同。因此,须用实验方法对应变片的电阻—应变特性重新测定。实验表明,金属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应变ε在很宽的范围内均为线性关系。即 R K R ε?= R K R ε?= 金属应变丝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它所感受的应变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用灵敏度

基于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物理量的测试与控制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制造、石化、轻工、技术监督与测试等技术领域,而且也正逐步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传感器技术是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测试系统中,被作为一次仪表定位,其主要特征是能准确传递和检测出某一形态的信息,并将其转换成另一形态的信息。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其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被广泛用于电子秤和各种新型机构的测力装置,其精度和范围度是根据需要来选定的。因此,应根据测量对象的要求,恰当地选择精度和范围度是至关重要的。但无论何种条件、场合使用的传感器,均要求其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经久耐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一个大量程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为1t到100t。 本次课程设计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利用应变片阻值的变化量来确定弹性元件的微小应变,从而利用力,受力面积及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力的大小,进而求得产生作用力的物体的质量。应变片阻值的变化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电路求得。 传感器的设计主要包括弹性元件的设计和处理电路的设计。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是微弱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放大处理;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里混有干扰信号,故需要对其进行检波滤波;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都伴随着很大的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故需要设计共模抑制电路。除此之外,还要设计调零电路。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报告

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9 年 03 月 06 日,第 二 周,星期 五 第 5-6 节 实验名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结构、 特性和使用方法 2. 测量比较几种应变式转换电路的输出特性和灵敏度 3. 了解温度变化对应变测试系统的影响和温度补偿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CSY 10A 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实验原理和容: 1. 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 其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成为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即是基于这种效应, 将本身受力形变时发生的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可使用的电压变化等以提供相关力的大小。 金属丝的电阻应变量可由以下算式表达: 金属丝的原始电阻值为S L R ρ= , 收到轴向拉力时, 发生电阻值变化R ?, 变化比例的表达式为: S S L L R R ?-?+?=?ρρ, 根据金属丝在力学和材料学上的相关性质, 在弹性围可以对公式进行改写, 得到 L L k L L L L R R ?=??? ??????++=?ρρμ)21(, 其中系数k 称为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表示单位应变量引起的电阻值变化, 它与金属丝的几何尺寸变化和本身的材料特性有关; 一般半导

体的灵敏系数要远大于金属的灵敏系数。 (由于受力会影响到半导体部的载流子运动, 固可以非常灵敏地反映细微的变化) 2.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常用的是桥式电路, 本实验使用直流电桥。 驳接阻抗极高的仪器时, 认为电桥的输出端断路, 只输出电压信号; 根据电桥的平衡原理, 只有当电桥上的应变电阻发生阻值变化时, 电压信号即发生变化; 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 R R V k v /?= 根据电阻变化输入电桥的方法不同, 可以分为单臂、 半桥和全桥输入三种方式: 2.1 单臂电桥 只接入一个应变电阻片, 其余为固定电阻。 设电桥的桥臂比为 n R R R R ==2 314, 根据电桥的工作原理, 并忽略一些极小的无影响的量, 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11 )1(2R R n nU V ??? ?? ??+≈, 同时得到单臂电桥灵敏度表达式2 ) 1(/n nU R R V k v +=?= 单臂电桥的实际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存在非线性误差, 故不常使用。 2.2 半桥 如图, 接入两个应变电阻和固定电阻, 设初始状态为R1=R2=R3=R4=R, ΔR1=ΔR2=ΔR , 可以得到电压表达式U R R V ?= 21, 半桥灵敏度表达式U k v 2 1 =, 可见输出电压与电阻的变化严格呈线性关系, 不存在线性误差, 灵敏度比单臂电桥提高了一倍。 2.3 全桥 全部电阻都使用应变电阻, 且相邻的两个臂的受力方向相反, 根据电桥性质可以得到电压及灵敏

电阻应变片的压力传感器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 传感器课程设计 题目 作者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日

应变式传感器应用广泛,很多地方都得以应用,而本次课程设计的重点是设计一个应变片柱式传感器用来称重。研究的重点是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分析、弹性元件的选材、弹性元件的尺寸设计、应变的选材、应变校验等。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掌握和了解相关传感器的基本测量方法和研究动态、制定传感器测量方案、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分析、用CAD对传感器结构及零件进行设计、对转换电路进行计算和设计等。 关键词:圆柱式、应变片、称重、形变

一、工作原理及特点——————————————————1 1、工作原理————————————————————————1 2、测量特点————————————————————————1 二、柱式传感器结构设计————————————————2 1、弹性元件材料的选定及要求————————————————2 2、弹性元件材料的处理———————————————————3 3、几种应变片的比较及选定—————————————————3 4、应变片材料的选定及要求—————————————————4 三、相关理论分析———————————————————6 1、弹性敏感元件的特性参数计算———————————————6 2、应变片参数的计算————————————————————7 3、弹性元件变形与应变片电阻值关系—————————————7 四、电路的设计————————————————————9 参考文献—————————————————————10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 姓名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4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实验台号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每只约20g)、、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εk E R R R R R E U 4 R 4E 21140=??≈??+?? = (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L ???- =R R γ。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 1、R 2、R 3、R 4 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 1=R 2=R 3=R 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短接,输出端Uo 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调节电位器Rw 3,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w 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 1)接入电桥与R 5、R 6、R 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直流电源±4V (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 4,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2mV ,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 4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 砝码加完,记录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重量(g) 电压(mV)

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江苏省苏科仪表有限公司技术部的同志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1.1、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设计说明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蔡杰 班级:B1106 :佳林 学号:0915110629

目录 一、设计任务分析 (2) 二、方案设计 (2) 2.1原理简述 (2) 2.2应变片检测原理 (3) 2.3弹性元件的选择及设计 (4) 2.4应变片的选择及设计 (5)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 (6) 3.1电桥电路的设计 (6) 3.2放大电路的设计 (6) 3.3移相器的设计 (7) 3.4过零比较器的设计 (8) 3.5相敏检波电路的设计 (9) 3.6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9) 四、误差分析 (10) 五、心得体会 (10) 六、致 (1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分析 采用电阻应变片设计一种电阻应变式质量(压力)传感器,具体要求如下: 1.正确选取电阻应变片的型号、数量、粘贴方式并连接成交流电桥; 2.选取适当形式的弹性元件,完成其机械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受力分析, 3.并根据测试极限围进行校核; 4.完成传感器的外观与装配设计; 5.完成应变电桥输出信号的后续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相敏检波电路、低通 滤波电路)的设计和相关电路参数计算,并绘制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二、方案设计 2.1原理简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为本设计的主要部件,传感器中的弹性元件感受物体的重 力并将其转化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再利用交流全桥测量原理得到一定大小的输 出电压,通过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在显 示表头中将电压(V)改为质量(kg)即可实现对物品质量的称重。 本设计所测质量围是0-10kg,同时也将后续处理电路的电压处理为与之对 应的0-10V。由于采用了交流电桥,所以后续电路包括放大电路,相敏检波电路, 移相电路,波形变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显示电路本次未设计)。 原理框图如图一所示。 (质量)压力电阻应变片交流电桥5KHZ交流 放大器移相器数显表头 过零比较器 相敏检波 低通滤波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_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 大 学 物 理 实 验 报 告 院(系) 材料学院 专业 材料物理 班级 0705 姓 名 童凌炜 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 2009 年 03 月 06 日,第 二 周,星期 五 第 5-6 节 实验名称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学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结构、 特性和使用方法 2. 测量比较几种应变式转换电路的输出特性和灵敏度 3. 了解温度变化对应变测试系统的影响和温度补偿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CSY 10A 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 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 其阻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成为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即是基于这种效应, 将本身受力形变时发生的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为可使用的电压变化等以提供相关力的大小。 金属丝的电阻应变量可由以下算式表达: 金属丝的原始电阻值为S L R ρ= , 收到轴向拉力时, 发生电阻值变化R ?, 变化比例的表达式为: S S L L R R ?-?+?=?ρρ, 根据金属丝在力学和材料学上的相关性质, 在弹性范围内可以对公式进行改写, 得到 L L k L L L L R R ?=??? ??????++=?ρρμ)21(, 其中系数k 称为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表示单位应变量引起的电阻值变化, 它与金属丝的几何尺寸变化和本身的材料特性有关; 一般半

导体的灵敏系数要远大于金属的灵敏系数。 (由于受力会影响到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运动, 固可以非常灵敏地反映细微的变化) 2. 电阻式应变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转换电路的作用是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输出,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中常用的是桥式电路, 本实验使用直流电桥。 驳接阻抗极高的仪器时, 认为电桥的输出端断路, 只输出电压信号; 根据电桥的平衡原理, 只有当电桥上的应变电阻发生阻值变化时, 电压信号即发生变化; 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 R R V k v /?= 根据电阻变化输入电桥的方法不同, 可以分为单臂、 半桥和全桥输入三种方式: 2.1 单臂电桥 只接入一个应变电阻片, 其余为固定电阻。 设电桥的桥臂比为 n R R R R ==2 314, 根据电桥的工作原理, 并忽略一些极小的无影响的量, 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11 )1(2R R n nU V ??? ?? ??+≈, 同时得到单臂电桥灵敏度表达式2 ) 1(/n nU R R V k v +=?= 单臂电桥的实际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存在非线性误差, 故不常使用。 2.2 半桥 如图, 接入两个应变电阻和固定电阻, 设初始状态为R1=R2=R3=R4=R, ΔR1=ΔR2=ΔR , 可以得到电压表达式U R R V ?= 21, 半桥灵敏度表达式U k v 2 1 =, 可见输出电压与电阻的变化严格呈线性关系, 不存在线性误差, 灵敏度比单臂电桥提高了一倍。 2.3 全桥 全部电阻都使用应变电阻, 且相邻的两个臂的受力方向相反, 根据电桥性质可以得到电压及灵敏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06-07年度优秀教学案例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的创新教学设计 王刚 教学依据 ①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2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P56-P60); ②新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②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③初步探究利用和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熟悉传感器工作原理;②让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1.几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简单的传感器. 教学策略 用几个有趣的传感器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传感器原理的兴趣.给出“传感器就是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概念之后,重点介绍光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敏电阻.安排音乐茶杯和火警装置两个设计性问题让学生体会传感器的简单应用.结合电容、霍尔效应、电阻定律等知识让学生设计传感器,进一步深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在对本节课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思考与讨论》进行教学反馈.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师生互动设计情感与方法 一.课题的引入 二.什么是传感器?【演示实验1】干簧管控制电路的通断 如图,小盒子A的侧面露出一个小灯泡,盒外没有开 关,但是把磁铁B放到盒子上面,灯泡就会发光,把磁铁移 走,灯泡熄灭. 师问:盒子里有怎样的装置,才能实现这样的控制? 生猜:(可以自由讨论,也可以请学生回答) 师生探究:打开盒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盒内的电路 图,了解元件“干簧管”的结构。探明原因:玻璃管内封入 两个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簧片。当磁铁靠近干簧管时,两个簧 片被磁化而接通,电路导通。所以,干簧管能起到开关的作 用。 师点拨:这个装置反过来还可以让我们通过灯泡的发 光情况,感知干簧管周围是否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2】声光控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①先在普通光照条件下, ②在把开关置于黑暗环境中。 师生总结:声光控开关 师:刚才的两个实验,都用了一种元件,这些元件能够 感受某些信息,通过它能实现电路的自动控制,这种元件有 一个专门的名称: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呢?它能够感受诸 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 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 通断。我们把这种元件叫做传感器。它的优点是:把非电学 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 理和控制了。 其实,传感器并不神秘。你家里可能就有很多的传感 器。请大家相互说说看,你家里,或者在你的生活当中,都 (演示实验1: 干簧管传感器) (干簧管的实 物及原理图) 学生对干簧 管并不熟悉,因 此才有了好奇。 声光控开关在 生活中很普及, 所以又有亲切 感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实际指的是这款传感器产品的工作原理,即电阻应变式原理,对于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个原理让我们不明所以,但对于传感器的厂家来说,是深有研究甚至发展多年,已经有所突破。 行业内电阻应变式原理的解释是这样的: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由此可见,弹性体是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弹性体是一个有特殊形状的结构件。它的功能有两个,首先是它承受称重传感器所受的外力,对外力产生反作用力,达到相对静平衡;其次,它要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应变场(区),使粘贴在此区的电阻应变

片比较理想的完成应变棗电信号的转换任务。 以常见的SB系列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为例,来介绍一下其中的应力分布。设有一带有肓孔的长方体悬臂梁。 肓孔底部中心是承受纯剪应力,但其上、下部分将会出现拉伸和压缩应力。主应力方向一为拉神,一为压缩,若把应变片贴在这里,则应变片上半部将受拉伸而阻值增加,而应变片的下半部将受压缩,阻值减少。下面列出肓孔底部中心点的应变表达式,而不再推导。 ε=(3Q(1+μ)/2Eb)*(B(H2-h2)+bh2)/(B(H3-h3)+bh3)(2--9) 其中:Q--截面上的剪力;E--扬氏模量:μ—泊松系数;B、b、H、h—为梁的几何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分析的应力状态均是“局部”情况,而应变片实际感受的是“平均”状态。

蚌埠高灵传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出力敏系列各类传感器上百个品种,各种应用仪器仪表和系统,以及各种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工、汽车、起重机械、建设、建材、机械加工、热电、军工、交通等领域。公司除大规模生产各种规格的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常规产品外,还可根据用户具体要求设计特殊的非标传感器,以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如果您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高灵传感进行在线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