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和练习

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和练习

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和练习
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和练习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温室气体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

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吸热反应:如C+CO22CO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燃烧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3、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防止酸雨的形成?

(1)、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2)、工厂排出的废气要处理;

(3)、开发新能源;(4)、加强环境监测。……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SO2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5、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

(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料;(4)使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5)开发新能源等。

6、乙醇的制取: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馏可得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

优点:(1)无污染(2)热效率高(3)节省汽油(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7、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8、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燃料及其应用练习题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合理使用农家肥和化肥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D、禁止焚烧秸杆

3、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

4、为加快建成“资源节约型城市”,苏州市推出多项措施,其中不属于

...“节能减排”的是A.禁止生产、设计和使用粘土实心砖,以节约土壤资源

B.“龙芯”绿色节能电脑引入苏州常熟百所学校

C.加拿大太阳能有限公司将在苏州新区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D.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减少小轿车尾气排放

5、卡拉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

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6、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是()

A.太阳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7、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

8、(09青岛)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

9、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称量氯化钠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0、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 .可能只有氢气

C .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 .可能只有甲烷

11、2009年4月22 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 A .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 .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2、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1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4、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15、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 B .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 .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 .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16、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 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 红磷、三硫化二锑等,回答(1)锑的元素符号是Sb ,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 (填“高”或“低”),火柴划燃后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火火火

X

17、(09德州)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

...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石油

18、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标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的是()

19、新农村,要大力推广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氮气

20、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2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1、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化学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不符

..合.这一思想的是()

A.增加污水处理工厂 B.向燃煤中加生石灰固硫C.大量使用含磷酸钠(Na3PO4)的洗衣粉D.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

22、天然气、瓦斯、沼气的主要成份都是()

A.CO B.CH4 C.H2 D.C3H8

23、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夜间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B.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D.吃松花蛋时,为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24、“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不仅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和推广基地,也将是一个观光休闲的生态

农业园区,在一些生产管理思路上你认为不妥

..的是()

A.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增产效果

B.为了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使用农药

C.种植、养殖、制沼气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提高农业、畜牧业的产量

D.园区内禁止大量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2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青菜灭火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太阳能 C.石油 D.煤

27、优良的环境和充足的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质污染B.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C.发展太阳能产业—开发持久、清洁能源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28、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29、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30、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31、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高温2B(OH)2+3H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32、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27日17时翟志刚成功完成太空漫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让我们一起解读“神七”:(1)为航天员提供的“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如下:①氮气含量比空气低;②氮气没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③改成纯氧气更有益于航天员呼吸;④没有污染物。其中正确的是。

(2)“神七”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高温N2↑+2O2↑+Cl2↑+4X↑①X的化学式

为。②混合燃料中高氯酸铵的作用是。③铝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防止载人飞船在高温烘烤下表面被氧化,在载人飞船表面涂了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哪些性质? (至少答两点)。(4)“神七”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性。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

33、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

便。根据右图回答:

(1)属于单质的是(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

是。

(2)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

因。

3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即将维修的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

(1)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气体。

(2)步骤②的目的是;步骤③“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填序号)。

(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Ⅰ或Ⅳ”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b”无明显现象,“现象c”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猜想”成立;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成立。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燃料与燃烧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重点) 1.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1)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反应剧烈。 (2)燃烧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3)燃烧的反应物:常见的燃烧都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反应,但是,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镁就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点燃C+2MgO ;钠能在氯气中燃烧:2Na +Cl 2点燃2NaCl (4)燃烧的反应条件:点燃 (5)燃烧的分类及燃烧的产物 注意: ①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又叫“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② 要掌握含C 、H 、O 等元素的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燃烧的条件: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即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的现象。 二.灭火的原理: ①.移走可燃物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灭火原理实质就是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即可灭火。 2.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 移走可燃物可燃物: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管道煤气着火先关掉阀门,釜底抽薪等; (2)隔绝氧气:酒精灯用等冒盖灭,油锅着火用用锅盖盖灭,向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少量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等;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等大量的冷却剂灭火,用嘴将灯吹熄, (4)用灭火器灭火:①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而引起的一般火灾,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火灾;②干粉灭火器:除了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用于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3.二氧化碳与灭火 (1)原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灭火器主要是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扑灭所有的火灾:如镁带燃烧就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4火灾处置、自救 (1)火警电话:119 (2)电器、管道煤气、天然气着火,首先要关闭电源或气阀。 (3)楼层着火,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匍匐前进,脱离火灾区。 (4)室内火灾,不能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会让火势更旺。 (5)森林火灾,应从逆风方向逃离。 三.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木炭燃烧:C+O 2(氧气充足)点燃 CO 2 ;2C+O 2(氧气不足)点燃 2CO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煤制成蜂窝煤、粉成煤粉;柴油机把柴油喷成雾状燃烧等。 四.爆炸及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产生了爆炸。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 3.爆炸的条件: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遇到高温、明火或撞击。 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即可燃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可燃性气体浓度低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浓度高到不能发生爆炸的限度,叫爆炸上限。 5.与燃烧、爆炸有关的消防标识 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 燃 烧 爆 炸 缓慢氧化 自 然 概念 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的急速燃烧 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的燃烧 温度 达到了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没有达到着火点 达到了着火点 现象 发热、发光 发热、发光 只放热、不发光 发热、发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和习题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高频考点)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2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2、灭火的方法(高频考点)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 器 灭火原理隔绝氧气隔绝氧气降温和隔绝氧气 适用围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 起的失火 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 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扑灭图书、档案、贵 重设备、精密仪器等 处的失火 4、火灾自救措施(高频考点)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实例灭火方法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让油与空气隔绝 熄灭酒精灯灯帽盖灭隔绝氧气 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电线着火先关电闸,后用二氧化碳灭 火器扑灭 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图书馆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隔绝氧气,使温度降低到着 火点以下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火灾用高压水枪灭火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

初三化学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知识与考点】 本单元中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中考探究题的热点之一,另外鉴别甲烷及甲烷的有关性质、化石燃料的组成也是中考的热点。本单元的中考命题热点还有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命题。 【典型题例】 例1:右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从对比实验中分析得到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是根据燃烧的条件而采取的,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等,只需满足其中一条即可。 答案(1) 实验1可燃物 实验2与氧气接触 实验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隔绝空气(或O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例2: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解析用嘴吹烛火时,空气流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冷空气包围了蜡烛火焰所在的位置,使环境温度低于石蜡的着火点,导致烛火熄灭。 答案:A 例3: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解析甲中热水传热给铜片上的白磷、红磷,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又与空气充分接触,热水可使白磷达到甚至超过40℃,所以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热水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使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红磷不燃烧。然而热水中的白磷尽管温度高于40℃,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由上面分析容易知道,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④,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②④。图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而图乙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的产物溶于水中,因此,图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答案:(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2)③④;②④(3)乙 【巩固练习】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使火烧得更旺。 2.右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 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 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4.消防官兵扑灭了特大森林火灾。开辟防火带(用于防火的通道)是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树林中间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消防人员快速通行 B.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C.减少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梳理第五章《燃料》知识点汇编

第五章《燃料》知识点汇编 一、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温度为-252℃时,氢气液化为无色液体,通常称之为“液氢”,有超导能力;在-259 ℃,能变为雪状的固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3kPa),氢气的密度为0.090g/L, 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 2、氢气的化学性质: (1)氢气的可燃性 A: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的内壁上有水珠生成,手触烧杯,感觉发烫。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是洁净燃料。 B:不纯的氢气: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体积分数的范围叫做该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 (2)氢气的还原性:氢气能和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夺走氧化物中的氧,化合生成水,氧化物失去氧变成单质,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这种得失氧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氢气被氧化,氧化铜被还原,氢气做还原剂,氧化铜做氧化剂。 3、实验室制取氢气 (1)药品的选择:通常用锌和稀硫酸 A、常见的金属中,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剧烈,铁反应较缓慢,而锌反应适中也易于控制。 B、浓硫酸和浓硝酸、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C、稀盐酸和稀硫酸一样可以用来制氢气,但盐酸具有挥发性,越浓挥发性越强,有稀硫酸时一般不用稀盐酸。 (2)装置:类似启普发生器的装置,使用中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酸溶液中,防止氢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漏斗中的溶液不易过多,防止停止反应时,酸溶液从漏斗口溢出。 4、氢气的收集:氢气极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氢气的验纯 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接近酒精等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否则要继续检验(每次检验后,应用拇指按住试管口一会,使试管内氢气燃烧的火焰熄灭,)直至氢气纯净为止。 6、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镁、铝、锌、铁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生成铁的化合物显+2价,是硫酸亚铁、氯化亚铁) 7、氢能: A、优点:①来源广,可由水制得。②燃烧热值比化石燃料高,约是汽油的3倍。③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B、开发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应用于宇宙飞船,提供电能,产物是水,可供宇航员饮用。 C、开发利用氢气的难题:①如何廉价大量制取氢气,②如何储存和运输氢气。 8、氢气的用途: ①物理性质:充探空气球。

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2、讲授新课 一、燃烧(板书) 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燃烧的条件 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 。C, 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 。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那又会怎样? 回 答: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燃料 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燃料知识点 一、氢气 1、 2、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 有性化学方程式: 现象:纯净的氢气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 优点: 缺点: 二、碳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 2、石墨(C)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 。可用于制(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体现了它的导电性)。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3、无定形碳包括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炭黑可制 4、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方程式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方程式 3、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方程式发出色火焰(2).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生成的能使紫色 .... 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方程式为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方程式为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 (写方程式) 3、用途: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发生装置:由决定:(2)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决定: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 ①不能用H2SO4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物于水,会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②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液面以下; 4、气体收集方法:原因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 验满方法: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 消耗途径 (都是混合物)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属于能源煤的干馏得到(冶炼金属)、(化工原料)、焦炉煤气,是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变化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原因:1、 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 (1)探究燃烧的条件 (2)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方法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 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2.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煤 主要含 C 元素,此外还含有H元素和少量的N、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石油 主要含C、H 元素(还含少量S、O、N等元素)的混合物。 3.天然气 (1)组成:主要由C、H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在露营篝火晚会上,小东发现篝火的木柴堆积密集,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主要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柴B.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增大氧气的浓度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木柴架空,可以使更多的氧气和木柴接触。应该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详解】 A、添加木柴,在上也可添加,不符合题意; B、着火点是不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浓度没有提升,还是空气中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符合题意。故选D。 2.学习小组对燃烧条件探究作如下性改进,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有是() A.图1中热水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B.图2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支试管胶塞弹出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气球反应结束后会变得更瘪 D.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图1中热水不仅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还能升高白磷的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选项错误; B、图2中a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氧气,管内压强变小,塞子不会弹出;b管内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但由于管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塞子可能被弹出,选项正确; C、图3中有白磷的试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同时消耗氧气,管内压强变小低于管外大气压,大气压会把气球压得更瘪,选项正确; D、由图1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知,置于空气中的白磷其温度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40℃),而红磷的着火点高于60℃,所以可燃物燃烧必需接触氧气和温度达着火点,选项正确,故选A。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知识点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一、燃烧与灭火 1、燃烧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与充足的O2接触。 ③可燃物温度达到自身着火点。 3、影响燃烧的因素 ①可燃物的性质。(不可变) ②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可变) ③O2的浓度。(可变) 4、促燃方法 ①增大可燃物与O2的接触面积。 例:工厂锅炉煤加工成粉末状、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 ②增大O2的浓度。(或加快空气流动) 例: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炉鼓入空气、炼钢时不断向炉鼓入富O2空气 Fe在纯O2种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5、爆炸 ①原因: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急剧燃烧,会在短时间聚集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②分类: 注意: 锅炉的爆炸是因为炉循环不畅通,使热量聚积,导致气体膨胀,达到锅炉无法承受的高压,最后产生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 6、灭火原理(一条即可) ①移除可燃物。 例:森林失火,要迅速在距离火场不远处伐木,以形成隔离带 ②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例: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③隔绝空气(或O2)。 例: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灭火器灭火 注意:油锅起火还可以立刻向其中加菜。

二、能源利用 1、化石燃料 (1)种类: 煤、石油、天然气 (2)形成: 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的生物遗体堆积起来,并被岩石层、泥浆层埋入地下后,经几亿年的时间,在地球部的热量和压力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3)重要性: 三种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上能源的三大支柱。 ①煤是黑色的“金子”,有“工业的粮食”之称。 ②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③天然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 2、是有的分馏原理 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沸点不同的各个成分先后蒸发出来。 注意: ①沸点低的先蒸发出来。②无新物质生成(都是原有的),属于物理变化。 3、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会计制度设计第五章至第六章知识点任务完成情况

第五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知识点1:生产活动与成本核算 现阶段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能对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成本核算规范,并且企业会计准则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仅仅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的,主要是会计职业判断在发挥着直接的约束作用,这就是说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完全设计权。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同学们你是否能够比较顺利的回答上述问题? 答: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1)企业会计准则并不是与成本核算完全无关,成本核算也不仅仅是依赖会计实践进行的。产品生产意味着资产消耗,因此资产价值与成本费用间具有一定的等量关系,资产的账面价值决定着成本费用水平。(2)?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与第八条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具体明细划分进行了规范,就形成了实践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及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3)企业对生产成本核算系统拥有较大的设计权但并不是完全设计权,因为只要设计到具体核算,还是要遵循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的,比如成本核算的总分类账户体系的设置。 知识点2:产品成本核算基础设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五条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第六条“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对于通过加工而取得的产成品存货而言,这里的“存货的采购成本”是指什么?是成本核算的一项基础工作吗? 答: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其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税费、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 知识点一:燃烧和灭火 1.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氮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2.(1)炒菜的油锅着火了,可用采用的方法灭火;图书、档案等着火了,可以用灭火器; (2)森林着火时,常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刀,原理是; (3)加油站、面粉厂、纺织厂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目的是防止这些地方的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 气体或粉尘,引发爆炸。 知识点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 热量,有些反应热量。 2.下列属于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有,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有 ①燃烧①光合作用①生石灰和水①镁和稀盐酸 ①碳和二氧化碳①食物腐烂①金属生锈①呼吸作用 3.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 A. 乙醇燃烧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苹果腐烂 4.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的是() A.铁钉生锈 B. 生石灰和水 C. 镁和稀盐酸 D.碳和二氧化碳 5. 能量可以相互转转化,氢气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能,电解水时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请列举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被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一个实例。 知识点三:化石燃料的利用 1. 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它们都是(填“可”或“不可”)再生 的能源,它们都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 煤主要含有元素,将煤做燃料,主要利用元素与氧气反应所放出的。 (2)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的加工产品:煤焦油、、,该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其中可以用做生活燃气。 3. (1)石油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 离,可得的产品有、、,该过程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石油的加工产品中,可以用做汽车燃料的有、;可作为家用燃料的是; 可用于铺路的是。 4.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5.(1)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燃烧,并会产生。 可见,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使燃料燃烧的利用率,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

中考知识点总结:燃烧与燃料 沪教版

第四章燃烧与燃料 (燃烧) ⑴要使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⑵灭火的三种方法: 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⑶火灾中逃生的方法: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下身体迅速逃离。 ⑷氧气充分时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H2O和CO2 。燃料利用充分。 氧气不充分时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C、H元素转化成CO和C、H化合物,燃料利用不充分。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 定律。 判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③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化合价.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化石燃料) ⑴煤:“工业的粮食”,由古代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元素;石油:“工业的血液”, 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主要成分C、H元素; ⑵煤的燃烧,可以造成①烟尘污染②SO2大量排放引起酸雨③CO2大量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加剧 ④热电厂的热污染等。

⑶S的氧化物、N的氧化物污染空气会引起酸雨;空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引发温室效应;白 色污染指塑料垃圾的污染;氟里昂泄漏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沙尘暴;

燃料及其应用知识点填空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定义:。 燃烧与缓慢氧化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2、燃烧的条件:①;②;③; 3、广义的燃烧指的是伴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①H2在Cl2中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②Mg在CO2中的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4、灭火的原理:; 灭火的方法:①,如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等; ②,如油锅着火,盖锅盖等;③,如油锅着火,放青菜;水灭火等; 5、泡沫灭火器:木材、纸制品等一般火灾; 干粉灭火器:油、气等火灾; CO2灭火器:精密仪器、图书馆等火灾; 6、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而引起。 7、易燃易爆物:包括①可燃性气体,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②可燃性液体,如酒精,汽油等;③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磺、白磷、钾、钠、面粉、炭粉等。 8、三大化石燃料是,是能源。 常把煤称为“黑色的金子”和“乌金”;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9、煤:主要含,还含有氧、氢、氮、硫及其他无机物,是混合物; 加工: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是化学变化。 10、石油:主要含碳元素和氢元素,是混合物; 加工:根据各物质沸点不同,加热分离成汽油、柴油、沥青等,是物理变化; 11、天然气:主要成份是;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叫“”; 12、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溶于水。 ②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发出、生成气体、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 13、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热量的变化,有和现象。 14、燃料的用途:炒菜做饭、取暖、冶炼金属、烧制陶瓷等。 15.H2、CO、CH4的比较: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大全)经典 一、燃料及其利用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B.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答案】D 【解析】 A、天然气泄漏时禁止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打开排气扇,可能产生火花,导致爆炸,错误; B、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错误;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一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可以得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正确。故选D。 3.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D.乙醇属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保持自身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只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 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A。

燃气燃烧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燃气的燃烧计算 燃烧: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分(H2、 C m H n、CO 、 H2S 等)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发生激烈的氧化作用,并产生大量的热和光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称为燃烧。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比例混合、具备一定的能量、具备反应时间 热值:1Nm3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气的热值,单位是kJ/Nm3。对于液化石油气也可用kJ/kg。 高热值是指1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 始温度,而其中的水蒸气以凝结水状态排出时所放出 的热量。 低热值是指1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烟气被冷却至原始 温度,但烟气中的水蒸气仍为蒸汽状态时所放出的热 量。 一般焦炉煤气的低热值大约为16000—17000KJ/m3 天然气的低热值是36000—46000 KJ/m3 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是88000—120000KJ/m3 按1KCAL=4.1868KJ 计算: 焦炉煤气的低热值约为3800—4060KCal/m3 天然气的低热值是8600—11000KCal/m3 液化石油气的低热值是21000—286000KCal/m3 热值的计算 热值可以直接用热量计测定,也可以由各单一气体的 热值根据混合法则按下式进行计算: 理论空气需要量 每立方米(或公斤)燃气按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完全 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单位为m3/m3或m3/kg。它是燃气 完全燃烧所需的最小空气量。 过剩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量v与理论空气需要量 v0之比称为过剩空气系数。 α值的确定 α值的大小取决于燃气燃烧方法及燃烧设备的运 行工况。 工业设备α——1.05-1.20 民用燃具α——1.30-1.80 α值对热效率的影响 α过大,炉膛温度降低,排烟热损失增加, 热效率降低; α过小,燃料的化学热不能够充分发挥, 热效率降低。 应该保证完全燃烧的条件下α接近于1. 烟气量含有1m3干燃气的湿燃气完全燃烧后的产物 运行时过剩空气系数的确定 计算目的: 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 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燃烧效率与热效率 的降低。 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 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 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的有害物含量。 根据烟气中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O2′---烟气样中的氧的容积成分 (2)根据烟气中C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2 ' 2 m CO a CO = CO2m——当=1时,干燃烧产物中CO2含量,%; CO2′——实际干燃烧产物中CO2含量,%。 1.4个燃烧温度定义及计算公式 热量计温度:一定比例的燃气和空气进入炉内燃烧, 它们带入的热量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由燃气、空气带 入的物理热量(燃气和空气的热焓);其二是燃气的化 学热量(热值)。如果燃烧过程在绝热条件下进行,这 两部分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烟气本身,则烟气所能达到 的温度称为热量计温度。 燃烧热量温度:如果不计参加燃烧反应的燃气和空气 的物理热,即t a=t g=o,并假设a=1.则所得的烟气 温度称为燃烧热量温度。 理论燃烧温度:将由CO2HO2在高温下分解的热损失和发 生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考虑在内,则所求得的烟气 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t th 实际燃烧温度: 2.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 热值:一般说来,理论燃烧温度随燃气低热值 H l的增 大而增大. 过剩空气系数:燃烧区的过剩空气系数太小时,由于 燃烧不完全,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增大,使理论燃 烧温度降低。若过剩空气系数太大,则增加了燃烧产 物的数量,使燃烧温度也降低 燃气和空气的初始温度:预热空气或燃气可加大空气 和燃气的焓值,从而使理论燃烧温度提高。 3.烟气的焓与空气的焓 烟气的焓:每标准立方米干燃气燃烧所生成的烟气在 等压下从0℃加热到t℃所需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每标 准立方米。 空气的焓:每标准立方米干燃气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 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t(℃)所需的热量,单位为千焦 每标准立方米。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课后例题必须会做。 燃气的热值、理论空气量、烟气量与燃气组分的关 系,三类常用气体热值、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的取值 范围。 在工业与民用燃烧器设计时如何使用高低热值进行计 算 在燃烧器设计与燃烧设备运行管理中如何选择过剩空 气系数 运行中烟气中CO含量和过剩空气系数对设计与运行管 理的指导作用 燃烧温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第二章燃气燃烧反应动力学 ' 2 20.9 20.9 a O = -

第五章燃料复习

第五章燃料 一、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氢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氢气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0899克/升,比空气轻,约是空气密度的1/14。被称为“最轻的气体”。 练习:下列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易溶于水 B、有刺激性气味 C、液态氢是淡蓝色液体 D、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 2.氢气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点燃纯净的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形成。2H2 + O2点燃2H2O 3.验纯: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 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管口向下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 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表明氢气较纯 (如图)。 4.检验: 检验氢气的方法:将气体点燃,如果出现淡蓝色火焰,用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小烧杯内壁是否出现小水珠,再将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若内壁出现水珠且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5.制取方法: 在实验室里,常利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H2↑。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可用排水法和向 ZnSO 下排空气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收集(简易装置如 图) 6.用途: 高能燃料、制盐酸、合成氨、制金属、制单晶硅、 填充探空气球等 练习:1、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通常情况下,氢气能在任何气体中燃烧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C.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 D.因为氢气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来冶炼金属 2、氢气的下列用途,利用了氢气物理性质的是() A.高能燃料B.冶炼金属C.充灌探空气球D.焊接金属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由很多氢气分子构成 B.氢气具有助燃性 C.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4、检验H2纯度时,用右手拿住充满气体的试管移近火焰时应() A.试管口向下倾斜B.试管口向上

新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2)(或空气)(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2);(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氧气的、与氧气的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燃烧(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变化。 1、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 2、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 。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均为物、均为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②③。 (2)石油:俗称“工业的”(主要含、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甲烷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2)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3)物理性质: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收集甲烷可以用法。 (4)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发出色火焰) 3、乙醇 (1)俗称,化学式: (2)化学性质:性。化学方程式 (3)乙醇汽油的优点①②。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反应及等。 (2)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如。 5、新能源:、、、、、等。 6、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2)需解决问题:①②。 7、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氢气的方法是或。 8、除杂(写出除杂方法,化学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H2(H2O) H2(HCl) CO2(HCl) 9、鉴别H2、CO和CH4根据进行鉴别。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7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空气)(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2)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燃烧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5、爆炸不一定(一定、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是物理变化,天然气爆炸是化学变化。 6、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7、为什么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的矿井要写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因为这些地方的空 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俗称“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酸雨的危害:①影响植物生长②腐蚀大理石等建筑物③腐蚀金属制品。 (2)石油:俗称“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梳理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一个即可)(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温室气体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2CO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燃烧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2、酸雨的危害:(1)腐蚀建筑物(2)影响水生物、动植物生长(3)污染江河湖泊(4)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等。 3、采取怎样的防止和保护措施,防止酸雨的形成? (1)、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2)、工厂排出的废气要处理;(3)、开发新能源;(4)、加强环境监测。……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SO2等;(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CO; (3)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队放到空气中; 5、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NO,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1)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2)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3)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料;(4)使用压缩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5)开发新能源等。 6、乙醇的制取:高梁、玉米薯、类经过发酵,蒸馏可得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清洁能源。 优点:(1)无污染(2)热效率高(3)节省汽油(4)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7、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但上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优点:(1)燃烧效率高,;(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3)资源丰富。 8、新能源:(1)种类:如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2)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