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梁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梁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梁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 -

第一条目的 (1)

第二条目标 (1)

第二章梁场机械管理机构...................................................... - 1 -

第三条机构组成 (1)

第三章梁场机械管理的各级职责................................................ - 1 -

第四条制梁场机电部岗位职责 (1)

第五条............................................. 机电设备管理部部长岗位职责-2-

第六条机械工程师/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3)

第七条机械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3)

第八条现场电工岗位职责 (3)

第四章梁场机械基本管理制度.................................................. - 4 -

第九条机械管理号码编制管理 (4)

第十条机械设备资产折旧管理 (4)

第十一条机械使用和保养管理制度 (4)

第十二条机械租赁管理 (7)

第十三条油品管理 (8)

第十四条基础管理 (8)

第十五条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9)

第十六条机械生产环境保护措施 (10)

第十七条生活车辆管理制度 (11)

第十八条设备购置及配件管理制度 (11)

第十九条大型设备安装与验收管理制度 (12)

第五章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管理................................................. - 13 -

第六章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 13 -

第七章机械设备检查、评比................................................... - 15 -

第八章机械设备报废和报损管理............................................... - 16 -

第九章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7)

第一章总则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搞好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一条目的

确保实现梁场创优规划,促进梁场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提高机械人员的技术素质,满足生产需要。

第二条目标

机械设备使用规范、有序,杜绝机械事故,完好率90%以上,利用率90%以上。

第二章梁场机械管理机构

第三条机构组成

1.公司机电设备管理部、项目部机电部,是梁场机械管理业务的指导部门。

2.梁场设机电管理部,负责梁场的机械及电力设施的规划、进场组织、安装调试、使用、保养维护、上下协调等具体管理工作,对作业班组的机械电力生产作业起指导、监督、管理的作用。

3.梁场设机械技术、设备操作司机、后勤维修人员等。负责生产设备进场组织、安拆、调试、使用监督、检修、保养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工作。

第三章梁场机械管理的各级职责

第四条制梁场机电部岗位职责

⑴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颁布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

⑵参加梁场生产调查,根据工程任务量协助工程技术部门做好设备配备计划,并按计划组织设备进场及配合项目部机电部实施设备购置计划。

⑶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新设备的交接及新技术、安全技术的培训、应用和推广。

⑷建立机械基础管理制度,完善机械和电力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⑸建立梁场大型设备履历书、设备台帐、运转记录、修理台帐、配件消耗台帐等档案,分析各项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核算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上报各类报表。

⑹监督现场机械电力作业各种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重要设备定机、定人、定岗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⑺检查机械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掌握设备数量、动态、分布及技术状况,充分调动机械设备投入生产,提高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

⑻充分发挥机械效能,审核机具设备配置、性能状态,监督、控制配件、油料电力等消耗,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配合计划经营、财务部作好机械电力生产成本分析、核算等工作。

⑼协助上级部门作好设备大检查以及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等工作。

⑽组织梁场后期设备的计划性整修。

第五条机电设备管理部部长岗位职责

⑴负责贯彻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机械管理职责、规章、条例、制度等,并结合梁场具体情况,制定机械管理制度。

⑵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并进行各项检查工作,负责梁场机电方面的贯标工作。

⑶协助做好年度购置计划和大(项)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⑷做好现场机械管理工作,掌握机械管、用、养、修基本动态,合理调配梁场机械设备,处理机械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⑸做好梁场施工临电各项管理工作,确保及时、有效地满足现场电力需要并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⑹参与重大机械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与上报。

⑺组织梁场机械设备定期检查和日常检查。

⑻参加施工调查,参与主要施工机械配套方案的编制,确保现场需求。

⑼做好机械设备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

⑽落实管理审核中提出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工作。

⑾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⑿机电工程师协助部长各项工作,部长不在现场时,代履行部长职责。

第六条机械工程师/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⑴认真执行上级颁布的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⑵按使用计划作好现场机械的安装布设和使用工作,对持证上岗操作把关,规范机械作业操作。

⑶按要求设置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警示牌。

⑷监督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设备运行情况,对其存在问题予以纠正。

⑸根据机械运转情况与操作司机作好定期保养维护工作。

⑹及时维修故障设备,维持生产机械设备状态持续完好。

⑺定期配合各级部门进行设备的使用、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检查工作。

第七条机械操作人员岗位职责

⑴执行《机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定,贯彻《机械使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的要求,服从上级各项工作的安排。

⑵配合做好设备进场安装调试等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⑶熟练掌握所操作机械的构造、原理、性能,并按机械说明书进行使用、保养,参与修理,杜绝电力、油料、配件等消耗的浪费现象,维护机械状态完好。

⑷收集整理《机械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等使用资料,详细记录机械运转的性能状况、保养记录等。

⑸执行检查制度,接受上级各项检查工作,消除机械生产的安全隐患。

⑹做好机械作业的废水废渣等收集及排放工作,保证生产现场清洁、环保、文明。

第八条现场电工岗位职责

⑴对施工现场供电系统安全运行负全责。

⑵负责现场用电设备的安装拆除及维修工作。

⑶对现场用电负责分配、供给及使用的交底。

⑷对作业班组的用电、负责指导、监督,对违反电气操作、使用的有权制止和停止供电。

⑸对违反电气规定乱接电器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及时向现场主管领导汇报。

⑹对现场所有电气按时进行巡视检查、维修、登记工作。

⑺负责宣传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工作。

第四章梁场机械基本管理制度

第九条机械管理号码编制管理

1.机械设备进入梁场后,建立单台设备管理号码。

2.机械设备管理号码采用11位阿拉伯数字编制。第一位至第三位数字为机械设备代码见(《中铁五机物239号文及附件》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表2:十大类机械设备代码目录);第四位到第七位数字则为机械设备的流水号,取数字0001-9999。

3.管理号码要确保其唯一性,不允许重复使用。如机械设备报废或调出,该机管理号码即消除。

第十条机械设备资产折旧管理

机械设备资产的折旧执行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资产残值率一律按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5%计。

平均年限法的机械设备目录及折旧年限明细见(《中铁五机物239号文及附件》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表4:执行平均年限法的机械设备目录及折旧年限明细表)。

第十一条机械使用和保养管理制度

一、使用原则:

1.必须按规定性能使用,严禁不合理使用机械。

2.使用时要保证人身及机械安全,不准超负荷运行。

3.机械使用的燃料、润滑油、电压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生产人员的指挥,正确操作,保证作业质量,与生产密

切配合,及时完成任务。

5.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尽量少购新设备,提高其经济效益。

二、使用的基本制度

1.岗位责任制

本梁场重要生产设备(如搅拌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泵、龙门吊、搬运机、液压模板、发电机等)实行“两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上岗后,做到“三懂”(懂构造、原理、性能)和“四会”(会

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由机电、安质及现场管理人员等监督操作司机的使用情况,对其是否坚守岗位、是否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械、是否按规定进行机械保养等内容进行考察,将考察结果与项目劳动评比、绩效挂钩,提供奖罚依据。

2.持证上岗制度

1)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取得地方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证件才能上岗操作设备。

2)大中型设备(特种设备除外)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取得厂方或培训单位颁发的该类型设备操作证方能上岗操作。

3)其他设备的操作司机需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经过机电、安质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后,方可上岗操作。

3.交接班制度

1)由单人操作的机械,操作员为该机械使用负责人。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任命一人为机械使用负责人,其余为机员。

2)班组共同使用的机械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将这类设备编为一组,任命一人为机械使用负责人,对机组内所有设备负责。

3)机械使用负责人是机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本机组设备的所有活动。

4)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主要生产设备在运转中由操作司机之间就值班岗位、机械机况、生产情况、安全注意事项、运行和保养记录等内容进行交接。交接班时,机械负责人应及时、认真地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

5)交接班司机对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时,发现存在隐患,立即会同修理人员安排修理,隐患消除后才投入使用,并做好记录。

4.设备检查制度

1)在日常工作中,由当班司机对所操作的机械进行检查,机电部每周对现场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底组织机电、安质等部门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机械使用隐患后,限期完成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杜绝再次发生。

2)每年结合公司机电部开展的年度机械设备大检查活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梁场机电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大检查,针对检查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消除机械隐患,记录检查情况,上报公司机电部。

5.维修保养制度

5.1 为保证投入生产的设备状态持续稳定满足生产需要,生产中的设备要按照“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执行各级保养,并形成记录。

⑴走合期保养:主要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前期,司机实行轻载投入使用,加强状态监测,走合期(一般是60小时)满后,由机械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走合期保养。

⑵例行保养:每班作业前、后,由值班司机或机械班人员对机械进行“清洁、润滑、防腐”的检查和保养工作,并记录在运转记录中。

⑶定期保养:一般为分级保养;分级保养分为一、二级保养。定期保养由机电部组织修理人员和操作司机按规定进行。

a.一级保养由操作员或机组人员执行,主要以润滑、紧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部位加注滑脂,加添润滑油,或更换滤芯等。

b.二级保养由机管员协同操作员、机修工等人员执行,主要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检查电气设备、操作系统、传动、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所有的紧固件。

⑷换季保养:入夏、入冬前进行的保养,主要是进行保暖防冻、换油等保养,此项保养可结合定期保养进行。

⑸停放保养:机械设备停放超过一周,每周进行一次的检查保养。停放保养主要是运转机械设备和进行“清洁、润滑、防腐”等工作。停放保养由保管司机负责。

5.2 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分为: 故障修理和大(项)修

⑴故障修理:主要是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局部损伤,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零部件,排除临时发生的故障,恢复其机械设备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⑵项修:专门针对设备局部的潜在故障和功能故障的恢复性修理。在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判断机械设备各部技术状况,确定其修理部位,按需要进行部件项目修理,进行有计划的恢复总成性能的修理。项修与设备大修计划同时上报,经公司机电部审批后结合生产情况进行。

⑶大修:设备运转到大修间隔期后,性能下降,零部件已损坏或达到疲劳极限,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修理,以恢复机况。大修前编制计划上报,经公司机电部审批后结合生产情况进行。

⑷机械设备修理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