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近现代史

电影《秋收起义》观后感 近现代史


《秋收起义》观后感

——姚小蓉

很久没看革命类型的电影了,映像最深的是小时候看的抗日战争片《紫日》,如今那个聪明冷静的孩子,从大火中带着在战争的伤害前已无敌友之分的同伴逃出生天的情景,还依稀记得。战争总是残酷的,可是古往今来,一个朝代要改变,似乎很少能不用到武力,正如影片中的共产党人。抗日战争,是民族的战争,而秋收起义,在我眼中是真理与正义的抗争,因为他的领导人——毛泽东,正是一个探索真理,坚持正义的人。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位领导人不凡。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反而在进入萧家翁祠被误解身份可疑时,没有斥骂误解他的守卫,而是对他们的警觉性给予表扬,对于烂皮罗(没有字幕听不太出名字)这个犹如过街老鼠的人,他并没有投以异样的眼光,反而帮他取名为蓝顶天,给了他一个自我重生的机会。他说将士应该爱民如子,他时刻都在考虑着同伴的安危。这一幕幕让我想起在此前发生过的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地方起义,不外乎以失败告终,在失败的种种原因中非常关键的,就是缺乏群众基础。中国两千年来庞大的农民阶级,在知识层面上,也许多显愚昧无知,所以总是受压迫,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很容易知足,也许只是很简单的被尊重,就能发动、集结起这个庞大的力量。对一个将士来说,士兵犹如他的身躯,没有士兵的支持,他寸步难行,而有了士兵的信任和支持,就等于为自己筑了副钢筋铁骨,无坚不摧。而毛泽东定然深知革命的重点,他也必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忆古思今,今天我们总想着人际交往究竟有什么秘诀,或者捷径。确实,面对社会这个庞大的网,人与人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无从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我从来不相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亦从来不觉蝴蝶效应的夸张。也许秘诀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心诚。如同影片中的毛泽东,在其军事才能外,还有他为人民着想的诚心,诚心诚意地理解他人,诚心诚意地包容别人,诚心诚意地为群众着想。
影片从中间开始,越来越沉重。敌强我弱,内部纷争,无一不是棘手的问题。在这些重重困难下,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动摇,反而用过人的胆识,突破教条,冷静地寻找方法,走前人没走过路,一条新的路子——工农武装割据。看到此,我思绪万千。我们的人生道路何尝是一帆风顺?家境不富裕的我,曾经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总觉得生活处处受羁绊。其实,只要你敢想,只要你认为你所坚持的是正确的

,谁又能阻挡你前行的道路?好好的一个文化生,中途突然一个念头的转变,就走上了艺术生路子的我,当中怎么少得了反对的声音。也许没人会明了,可是你一定要坚定,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做着什么。你要沉默着忍耐着,默默做好自己,等待一个为自己证实的时机。如同影片中,秋收暴动,毛泽东怎么不知道其重要性?如此重的担子,在节节败退、死伤惨重、爱将痛失下,难以力挽狂澜,谁能不悲恸?可是谁又能说秋收暴动是失败的?如果不是这一场战争的失败,又怎能引出这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所以,就算今天的我们是失败的,并不代表以后的我们也是失败的,谁。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因果也总是错综迷离,我们无从把握,只能用高昂的心,去期盼每一个明天,筑造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视角不同,站的立场也不同,而以上,与战争相关的包括战争的意义我很少提及,大多都是一个小情景,就让我想到了自身与身边,可是我想,相比那些过去的历史来说,历史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才最是重要,而且珍贵的,读史使人明智,大概如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