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史笔记2近现代前5章剖析

建筑史笔记2近现代前5章剖析

建筑史笔记2近现代前5章剖析
建筑史笔记2近现代前5章剖析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大纲

以下内容为近现代史部分的最核心内容,部分内容需要自己再进行补充,仅供学习参考。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第二节建筑创造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一、古典复兴

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例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马德莱娜教堂等,他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和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谓的“帝国式”风格。

著名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

二、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建筑是英国国会大厦,它采用的是亨利第五时期的哥特垂直式。(8页的图)

三、折衷主义

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

(1)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一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而向罗马共和国借用英雄的衣裳。主要是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最早出现于18c下半叶的英国

(3)折衷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2)新建筑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1)“第一”

l 1775~1779年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第一座生铁桥

l 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

l 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

l 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

l 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是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在这里铁结构、石结构、玻璃材料得到有机配合。

l 1876年建造的巴黎廉价市场是第一座以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自然采光的百货大楼。

(2)世界博览会的两次突出的建筑活动

l 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的“水晶宫”展览馆(Crystal Palace)——开辟了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

设计人:帕克斯顿

外形:为一简单阶梯形的长方形,并有一与之垂直的拱顶,各面只现出铁架与玻璃,没有任何多余装饰,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整座建筑只应用了铁、木、玻璃

l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当时世界最高:328m)和机械馆(当时世界跨度最大:115m)

3)对城市的影响与新的城市模式的探索

巴黎改建(奥斯曼)1853年起

新和协村(欧文)19c初

花园城市(霍华德)19c末

工业城市(戛涅/加尼埃)19c末

带形城市(苏里亚·伊·马泰)19c末

美国的方格形城市(纽约)19c初

第三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高层建筑在新结构技术的条件下得到了建造的可能性。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十层大厦,它的外形还保持着古典的比例。(15页图)

19世纪中叶,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这是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巴黎国立图书馆(第二个著作)。

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设计人帕克斯顿,建筑物长达1851英尺(555m)象征1851年建造、宽度为408英尺、玻璃长度为4英尺,约1.22,结构模数以此尺寸作为基数。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第二节欧洲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

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艺术与工艺运动”是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的社会与文艺思想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

以罗斯基和莫里斯为代表的“艺术与工艺运动”便是这股思潮的反映。

“艺术与工艺运动”赞扬手工艺制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与成品的感情交流与自然材料的美。

1859—1860年由建筑师韦布在肯特建造的“红屋”就是这个运动的代表作。

三、新艺术运动

在欧洲真正提出边个建筑形式信号的是19世纪80年代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

费尔德是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见得,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手法。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的格局,典型的例子如奥太在1893年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其主要据点是慕尼黑。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奥尔布里希设计的路德维希展览馆。他的外观简洁、窗户很大。主要入口是一个圆拱形的大门,大门周围布满了植物图案的装饰。

新艺术运动在英国也有它的代表人物,麦金托什是其中最具天才者,作品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部分。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瓦格纳的见解对它的学生影响很大,学派中的一部分人员成立了“分离派”宣称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他们主张造型简洁、常是大片的光强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

在维也纳的另一位建筑师洛斯是一位建筑理论上有独到见解的人。他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甚至把装饰与罪恶等同起来。他的代表作品是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

对新建筑的探索以荷兰为出色,著名建筑师伯尔拉赫对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艺术为痛恨,提倡“净化”建筑,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及表现材料的质感,申明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够表达时代的建筑,他的代表作是1898——1903年建造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第三节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 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芝加哥学派,它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到1893年间,它的重要贡献是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型基础,和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是共和城市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1832—1907}

芝加哥学派的另一代表作是霍拉伯德和罗希设计的马凯特大厦,立面简洁、整齐排列有面宽较阔的横长方形的“芝加哥式窗”内部空间是不加固的隔断。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他首先突出了建筑功能并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惊人口号,他的代表作是1899—1904年造建的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厦。立面采用了典型的由“芝加哥式窗”组成的网格型构图。

沙利文为建筑是规定了此类建筑在功能上的特征:第一,地下室要有锅炉间和动力、采暖、照明的各项机械设备。第二,底层用于商店、银行或其它服务性设施,内部空间宽敞、光线充足,方便出入口。第三,二层楼有直通的楼梯与底层联系,功能可以是底层的继续,楼上空间分隔自由,在外部一大片的玻璃窗。第四,二层以上都是相同的办公室,柱网排列相同。第五,空间作为设备层,包括水箱、水管、机械设备等。

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索运动中所起的进步作用是很大的。首先,高层办公楼是一种新类型,芝加哥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了结构应利于功能的发展和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及摆脱了折衷主义的形式羁绊,也为现代建筑摸索了道路。其次,他它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是芝加哥成了高层建筑的故乡。第三是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符合与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二、莱特的草原是住宅

草原式住宅大多位于芝加哥城郊的森林地区或是密执安湖滨,是当时中等资产阶级的住宅。平面长做成十字形,室内空间尽量做到及分隔有连成一片,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层高,造型上强调水平向的,出檐又大、室

内光线往往比较暗淡。建筑物的外形充分反映了内部空间的关系,体型构图的基本形式是高低不同的墙垣、坡度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和层层叠叠的水平阳台与花台组成的水平线条,被垂直面的大烟囱所统一,外部材料多表现为砖石的色彩,与自然很协调,内部也以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与结构为特征。由于它以砖木结构为主,所用的木屋架有时就被作为一种装饰暴露于外,比较典型的例子如:1902 年莱特在芝加哥设计的威利茨住宅,1907年在伊利诺州河谷森林区设计的罗伯茨住宅。1908年在芝加哥设计的罗比住宅。

罗比住宅是莱特设计的笑住宅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建筑平面式草原式住宅惯用的十字形,室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层高,

罗比住宅是赖特在草原式住宅的基础上设计的城市型住宅中得一例,它的造型对后来城市花园住宅的设计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法国对钢筋混泥土的应用

20世纪初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佩雷善于运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同时努力发掘这种材料与结构的表现力。他的作品是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是一座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间填以褐色墙板,一切装饰都去掉了但并不单调。

第五节德意志制造联盟

德国在19世纪末的工业水平迅速的赶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法国,而跃居欧洲第一位,它希望能成为工业时代的领袖。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德意志制造联盟是这一新思潮的支持者,它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认定了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这个方向,其中享有威望的是贝伦斯,他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认为建筑应当是真实的,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势。

贝伦斯作为这座透平机车间为探索新建筑起来一定的示范作用,它在现代建筑史中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称作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格洛皮厄斯和A.迈尔与1911年设计的阿尔菲尔德的法古斯工厂是在贝伦斯建筑思潮启发下的新发展,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在的探索。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第三节战后初期建筑探索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产生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一切都取决于画家的主观的“表现”需要它们的目的是引起观者情绪上的震动和激情,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在20世纪20年代设计过一些表现主义的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19——1920年建成的德国波茨坦式爱因斯坦天文台。

未来主义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1909年,未来主义派的创始人,意大利作家马里内蒂在第一次“未来主义宣言”中宣扬工厂、机器、火车、飞机等地威力。赞美现代大城市,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并认为火车与工厂烟囱喷出的浓烟和机车车轮与飞机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响声都是值得歌颂的。

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圣泰利亚在他们举办的未来主义展览会中展出了许多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并发表“未

来主义建筑宣言”

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范·陶斯堡,雕刻家范顿吉罗,建筑师奥德、里特法尔德等。风格派有时被称为“型造型主义派”或“要素主义派”。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蒙德里安认为绘画是有线条和颜色构成的,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与要素,应该容许独立存在。

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是工程结构物。这一派别被称为构成主义派。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塔特林、等。由于风格派比较容易被接受,故又有国际构成主义之称,而构成主义派被称为俄罗斯构成主义。

最能代表风格派特征的建筑是特弗尔德设计的荷兰乌得赖支地方的一所住宅,这是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光光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组成的建筑。

风格派和构成主义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作为绘画和雕刻艺术,他们的作品是抽象的,并不反映客观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把风格派和构成主义派只是当作一种造型手法的流派来看,它们在造型和构图的视觉效果方面进行的试验和探索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新材料出现了,技术和工艺改变了,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变化了,人们的美学观点和爱好也跟着转变。建筑、家具、服饰、交通工具、纺织品、日用器具和印刷品等等各种器物都要改变他们的造型,因此,对于形式和空间作一般性的试验研究也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提出来的要求。风格派、构成主义派以及现代西方其它许多艺术流派在这些方面所做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建筑既实用工业品的造型设计是有启发意义的。既是在最近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解构主义派在手法上还表现了俄罗斯构成主义的影响。

第四节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1928年格罗皮厄斯、勒·柯比西埃和建筑历史与评论家S·基甸等在瑞士拉萨拉兹建立了由8个国家的24位建筑师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他们交流与研究建筑工业化、低收入家庭、有效的使用土地与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除了以莱特为代表的美国有机建筑外还有在德国的也称为有机的沙龙,和哈森等人。他们相信功能的首要性,并参加了CIAM,但不赞成以赖·柯比西埃为代表的直角几何形的形式,认为设计应采用有机与自然的方法。哈森尝试表现主义地对待建筑的材料与结构;沙龙则表现主义地对待建筑的空间与形体。例如1927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的魏森霍夫区举办的住宅展览会中,沙龙设计的住宅不仅把楼梯与它外面的墙造成自由的弧形曲线,并把楼梯上的屋面也造成弧形的斜坡。

第五节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面积接近10000㎡,是一个有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中型公共建筑。格罗皮厄斯按照各部分的功能性质,把整座建筑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包豪斯的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的工艺车间。它采用四层的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面临主要街道。第二部分是包豪斯的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及厨房、锅炉房等。格罗皮厄斯把学生宿舍放在一个6层的小楼里面,位置是在教学楼的后面;位于宿舍和教学楼之间的单层饭厅及礼堂。第三部分是职业学校,它是一个四层的小楼,同包豪斯教学楼相距约20多米,中间各一条道路。两楼之间有过街楼相连。两层的过街楼中间是办公和教员室。除了包豪斯教学楼是框架结构之外,其余都是砖与钢筋混泥土混合结构。一律采用平屋顶,外墙面用白色抹灰。(包豪斯校舍平面图(69页))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设计有以下一些特点:

(1)、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3)、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第六节勒·柯比西埃

1926年,柯比西埃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了“新建筑五个特点”

(1)、底层的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第七节密斯·范·德·罗

1926年,密斯·范·德·罗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

1928年,密斯曾提出了著名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建筑处理原则。

(巴塞罗那博览会的过馆平面图(84页))

第八节赖特与他的有机建筑

在建筑的外形上最突出的是一道道横墙和几条竖向的石墙,组成横竖交错的构图。烂墙色白而光洁,石墙色暗而粗犷,在水平和垂直的对比上又添上颜色和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这座建筑的体形更富有变化而生动活泼。

流水别墅最成功的地方是与周围自然风景紧密结合;

第九节阿尔托

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平面图(96页)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第一节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在CIAM第九次会议(1953年在法国埃克斯昂普罗旺斯(AIX—En—Provence))上被公开了,会中由A·和P·史密斯夫妇和A·范艾克为首的一批中青年建筑师,公共批评了雅典宪章中把城市简单化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分区,并认为老一辈大师们在第八次会议中的态度仍未脱离功能主义的状态。他们没有提出一套新的关于城市功能的分区法,但介绍了他们正在研究的关于城市设计的结构原则以及居住区除了家庭细胞之外的需要,诸如对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社区感、归属感、邻里感与场所感等等。显然,年轻一代更为关心的是城市的具体形态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在CIAM的第十次会议中,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并成立了一个以第九次会议的积极分子组成的小组为下次会议做准备。这个小组后来被大家称之为TEAMX(我国译之为“小组十”或第十次小组)。1956年CIAM第十次会议在南斯拉夫的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如期召开。但老一代的建筑师没出席。

现代建筑派几十年来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是艰巨的。第二次是极大战后,正当它在庆祝自己好不容易成为世界上的主流思潮时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既是主流就要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人们在生活与活动中各种不同的物质与感情需要。这个问题不仅首当其冲的中青年建筑师要积极面对,对于一些手执牛耳的大师级人物也是不容忽视的。于是自20世纪50年代便先后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情感需求结合起来的设计倾向。主要的可以归纳为八种:(1)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2)粗野主义倾向(3)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4)雅典主义倾向;(5)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6)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7)第三世界国家的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8)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第二节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是这个倾向的一个早期例子。设计人是简称为TAC的协和建筑师事务所。TAC是由格罗皮厄斯和他在美国的7个得意门生组成的。他们在该事务所的纪要个人分工负责又要相互讨论协作的制度下共同设计了许多房屋。(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241页总体布局图))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内德七幢宿舍用房和一座公共活动楼按功能分区与结合地形而布局。房屋高地结合,期间用长廊和天桥联系,形成了几个既开放又分隔的院子。它们与所处的自然空间前后参差、虚实相映、高地结合、尺度相当,形成了能够把握室内与室外联系起来的宜人环境。公共活动楼呈弧形,底层部分透空,二层是大玻璃窗,面向院子的凹弧形墙面即使它显得有些欢迎感,同时也与受地形限制的梯形大院在形式上更加相宜。楼上的餐厅当时每次用膳约有1200人,由于当时有一斜坡通道把餐厅无形总划分为4部分,故用膳人并不感到自己是在一大食堂里。楼下的休息室与会议室需要的时候可以打通成为会堂。建筑造型简洁、优雅、毫无夸张之处;宿舍用格罗皮厄斯的自法古斯厂时便喜用的淡黄色面砖,公共活动楼用石灰石板贴面;处处表现出精确与细致的匠心,而造假却一般。

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是一个可供125名战后无家可归的儿童生活与学习的地方。里面成立了8个小组,分别供从婴儿到20岁的儿童乃至青年学习与生活之用。各小组即可共同享有院内的公共设施,又可在自己的单元里过着互不干扰的室内外生活。整个建筑采用统一模数,小房间为3.3m×3.3m,活动室为他的三陪,10m×10M,房间的屋顶是大小两种预应力轻质混泥土的方形薄壳穹窿。靠近北面入口的一幢长条形的2层高的建筑是行政管理用房,8组儿童用房左右个4组按“Y”形布局。西边的为大孩子用,局部2层;东边的为小孩子用,是平房;当中是一个各组共用的大内院,然而各组内部又有自己的小内院。此外,各组又向自己旁边的室外大绿地开放,儿童完全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这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与影响极大地建筑。

(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底层平面图(249页)

第三节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

“粗野主义”(Brutalism,又译野性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

粗野主义这个名称最初是英国一对现代派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与1954年提出的。那时,马赛公寓大楼已经建成,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已经动工,史密森夫妇原是密斯·范·德·罗的追随者,他们羡慕密斯·范·德·罗和勒·柯比西埃等可以随心所欲的把他们是偏爱的材料特性尽情的表现出来。相形之下,他们认为当时英国的主要业主,政府机关对年轻的建筑师限制太多。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同当时政府机关所支持的四平八稳的风格相比,把自己称为“新粗野主义”

马赛公寓大楼粗大沉重的柱墩、昌迪加尔最高法院同样粗重的雨篷与遮阳板都超乎结构功能的需要,是对钢筋混泥土这种材料的构成、重量与可塑性的夸张表现。混泥土的粒子大,方差强,连浇注时的模板印子还留着,各种预制构件相互接头的地方也处理得很粗鲁。

至于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这在本质上是勒·柯比西埃不同的另一回事。史密森说;“假如不把粗野主义试图客观地对待现实这回事考虑进去——社会文化的种种目的,其中迫切性、技术等等——任何关于粗野主义的讨论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义者想要面对一个大量生产的社会,并想从目前从在这的混乱的强大力量中,牵引出一阵粗鲁的诗意来”这说明他们的粗野主义不单是一个风格与方法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有关的。当时,英国正处在战后的回复时期,急需大量的居住用房、中小学校与其他可快速建造起来的能与大量性住宅配套的中小型公共建筑。在此急需大量建设的时刻,是按照一般的习惯尽可能的追求形式上的美满,还是从改变人们的审美习惯出发而提出一种能同大量、廉价和快速的工业化施工一致的新的美学观?历史总是在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德国现代主义不是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吗?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英国年轻建筑师主张后面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这种以表现材料、结构与设备为准则的美学观,从理论上来说,同勒·柯比西埃粗野主义和当时以密斯·范·德·罗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倾向一致的。但由

于经济地位与美学标准取向不同,成果也各异。例如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是不惜重金的极力表现优质钢和玻璃结构的轻盈、光滑、晶莹、端庄及其与材料和结构一致的“全面空间”;而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则要经济的,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泥土或其它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

亨斯特顿学校(Hunstanton School ,Hunstanton , Norfolk , 1949-1954 年)是史密森夫妇在提出他们的粗野主义前夕的作品。它是钢结构的,在设计上功能合理,造价不高,采用了简单的预制构件。其形式显然是受密斯·范·德·罗影响的,但毫无讲求技术精美之意,而是直截了当地在老老实实的表现刚、玻璃和砖之外,把落水管与电线也暴露了出来。

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莱斯特,英国,1959——1963年)是由斯特林与戈文合作设计的。这是一座包括有讲堂、工作室与实验车间的大楼。在这里,功能、结构、材料、设备与交通系统都清楚地暴露了。形式很直率但并没有把形体构图与虚实比例置之不顾。特别是办公楼后面车间上面的玻璃屋顶,既要采光又要是光线不耀眼,同时还有便于泄水,结果形式独特,是斯特林被誉为同玻璃打交道的能手。此外,他为剑桥大学设计的历史系图书馆更是异曲同工。人们对这两座房屋的评价是“那里没有像记起那样严肃的、令人生畏的吓唬人的态度”,“而是对刺人的机器形象进行反复加工,使之柔和起来”,也有人把这两幢建筑称之为高级派。这说明斯特林事实上已经脱离了粗野主义的牵制了。他在60年代为意大利奥利韦蒂公司设在英国的奥利韦蒂专科学校所设计的校舍则完全超出了粗野主义的范围。70年代末他走向了把历史传统和现代技术混合起来的创作道路。

第四节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263页)

这种以“少就是多”为理论根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和“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手法与手法被密斯·范·德·罗广泛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中去,它们成为了密斯·范·德·罗的标志,曾与50年代至60年代极为流线而被称为密斯风格。

第五节雅典主义倾向

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LincolnCulturalCenter,1957_1966年,设计人约翰逊,哈里森和阿布拉莫维兹)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工程,它包括:舞蹈与轻歌剧剧院(约翰逊设计),大都会歌剧院(哈里森设计,位于广场中央),爱乐音乐厅(阿布拉莫维兹设计)和另一个有围墙的包含有图书馆、展览馆和实验剧院(小沙里宁和其他几位建筑师设计)。3幢主要建筑环绕着中央广场而布局,其布局方式与建筑形式使人联想到19世纪的剧院。由于房屋的形体都是简单的立方体,各个建筑师都在它的立面柱廊上大费心思。

雅马萨奇在创造典雅主义风格中特别倾向于尖券。1973年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也是尖券。

第五节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中的教堂成功的利用最新技术来创造能够象征教堂的新形象。

教堂的平面呈简单的长方形,其中包括有3个教堂,一个900座的基督教堂在楼上,一个100座的犹太教堂和一个500座的天主教堂在楼下(两者背对背的连接在同一层内,各有自己对外的出入口),底下为服务性的地下室。该教堂的造型特点在于其形式既具有强烈的与当时时代一致的“机器美”,同时在视感上又同中世纪哥特教堂一样企图把人的目光引向上天的上升感。教堂的形式同结构一致,有一个个重重复的、用钢管(外贴铝皮)与玻璃组成的四面体单元所组成。每个层次一种类型,共有三种类型,在每个四面体单元的几个面的接头处还镶以一条彩色玻璃带,以增加宗教气氛。无疑地,这个教堂在使技术创新同艺术效果相结合的尝试中是成功的。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包括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图书馆。工业技术中心和音乐与声乐研究所四个内容。前三个内容集中安排在一幢长168m,宽60m,高42m的6层大楼中;音乐与声乐研究所则布置在南面小广场地底下。大楼不仅暴露了它的结构,连设备也全部暴露了。再沿主要街道的立面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管道,

红色代表交通设施,绿色代表供水系统,蓝色代表空调系统,供电系统用黄色来说明。西面面向广场的立面,是几条有机玻璃的巨龙,一条由底层蜿蜒而上的是自动楼梯,几条水平向的是各层的外走廊。

第六节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Wolfsburg Cultural Center ,1959-1962,奥地利)的基地不大而内容丰富。对于这样的任务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阿尔托的处理是情愿建筑铺满基地而层高却只有两层。为了是这个不得不一片的房屋不致有庞然大物之感,阿尔托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把会堂与几个讲堂一个个直截了当的暴露了出来,其形式不仅反映着其内容,并富于节奏感。

日本的香川县厅舍和仓敷县厅舍可谓他在这方面的代表;虽然有人因他把钢筋混泥土墙面与构件处理的比较粗重而把他们称为粗野主义,但这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勒·柯比西埃当时对日本中青年建筑师的影响很大。但如仔细观察,从厅舍外廊露明的钢筋混泥土梁头、各层阳台栏板的形式与比例等等,可以看到这两幢房屋从规划以致细部处理都散发着日本传统建筑的气息。

第六节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埃及建筑师法赛(Hassan Fathy1900-1989年)为了要为穷人解决住宅问题,长期献身于运用本土最廉价的材料与最简便的结构方法(日晒砖筒形栱)来建筑大量性住宅的实践与研究。他为此制定了既适合生活同时也是最经济的尺度,改良其施工方法,对之进行标准化,并在组合中对隔热、通风、遮阳等等做了周密的考虑与妥善的安排。

受世界公认、并曾获得国家建筑师金奖的印度建筑师柯里亚(Charles Mark Correa,1930年生)设计了许多具有深刻地域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国家工艺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Delhi,India,1975-1990年)是他较为早期的作品之一。柯里亚在处理传统与现代化中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理念,这就是他尊重历史文化,但坚决反对抄袭与“转移”(transfer).他认为应该发掘历史上深层的、神话似的价值(mythic values),使之“转化”(transform)为今日之用;在充分理解古代图像中的含义与原理后,按当代的需要对它进行重新阐释才能获得受人尊重的作品。(干城章嘉公寓(303页图))

第七节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造型醒目而清新,其平面主要是由两个三角形~一个等边三角形(美术展览馆部分)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视感艺术高级研究中心)~组成的。而这两个三角形并不来自灵感或随心所欲,而是来自精心地解决房屋同城市规划、同原有的邻近建筑与周围环境、特别是同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主馆的关系产生的。结果其形式及其新颖和大胆,而同原有地规划、建筑、环境又十分协调。

卡恩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于灵感、灵感产生形式,形式启发设计。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

19c下半叶~20c初对新建筑地探求 1)探求新建筑地先驱者 K·F·辛克尔[德国]:做了大胆地尝试,柱式形式简化及窗户加大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百货商店 拉布鲁斯特[法国]:巴黎圣日纳维夫图书馆 巴黎国立图书馆 2)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19c50年代英国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地反映 起源时间:19c50年代 起源地点:英国 代表人物:拉金斯,莫里斯 主要观点:敌视工业文明,认为机器生产是文化地敌人,热衷于手工业地效果和自然材料地美.在建筑上助长建造“田园式”住宅,来摆脱象征权势地古典建筑形式. 代表作品:莫里斯住宅(“红屋”),设计人:魏布 特点:平面据功能需要不知成L形,使每个房间都自然采光,并用当地产地红砖建造,不加粉饰,大胆摒弃传统地贴面方式,表现出材料本身地质感,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地尝试对后来地新建筑有一定启发. 局限性:把机器看成一切文化地敌人,他们向往过去,只主张用手工艺方式进行生产,但成本昂贵,不能推广 3)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起源时间:19c80年代 起源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 代表人物:凡·德·费尔德 主要观点:主张创造一种不同以往地,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地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图样,其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茂地草木形状地线条并大量使用便于制作曲线地铁构件,目

地是想解决建筑与工艺品地艺术风格问题,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地,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地简化装饰,脱掉这种主义外衣. 限制性:这种改革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地关系,以及与新技术地结合问题. 代表作品: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设计人:比利时地霍尔塔 德国魏玛艺术学校设计人:费尔德 在其他国家地影响: 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主要人物:贝伦斯,恩德尔 代表作品:埃尔维拉照相馆 慕尼黑剧院 路德维希展览馆——奥别列去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代表作品: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部分——麦金托什 西班牙: 代表作品:米拉公寓(具有隐喻性地塑性造型)——高迪(属新艺术派,与新艺术运动无渊源上地联系,但同样是探求一种语复古主义学院派全然不同地建筑风格) 4)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维也纳学派中地一部分人成立了“分离派”) 维也纳学派: 起源时间:19c末 起源地点:奥地利地维也纳 代表人物:瓦格纳 主要观点: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地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地重演 代表作品: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瓦格纳 特点:大厅线条简洁,所有饰物都废除,玻璃与钢用来为现代结构理论服务.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理论著作。主编刘敦桢。1965年书稿完成,1980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旁征博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考证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书共64万字,图片487幅。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传统延续最长的建筑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特别长,社会变化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周边有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少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更因为中国的文化一般地高于相邻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使某些外来因素传人中国,也会很自然地融人,而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国建筑自其萌芽,直到今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

稳定性,与历史上西欧建筑的剧烈变化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国画、民乐等相似,有中国自己特有的传统,是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体系。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乃至于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总结,还可以为当今的建设提供可贵的借鉴。

浙大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

外国建筑史 第一章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1)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一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而向罗马共和国借用英雄的衣裳。主要是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国家主要式样实例主要建筑师及作品备注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 雄狮纪念碑 马德莱娜教堂部雷伟人博物馆 牛顿纪念碑 法国古典复兴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 部则常吸取东方各种装饰或洛可可手法—— “帝国式”风格 勒杜农村公安队宿舍 英国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 爱丁堡中学 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辛克尔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百货商店 美国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最早出现于18c下半叶的英国 阶段时间风格实例 先浪漫主义时期18c60年代 ~19c30年代模仿中世纪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 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威尔特郡的风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哥特复兴(浪漫主义)19c30年代~70 年代 以哥特风格为主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3)折衷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国家时期代表建筑 法国19c中叶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 巴黎的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 美国19c末与20c 处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采用欧洲折衷主义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柱式的表现 2)新建筑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1)“第一” l1775~1779年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第一座生铁桥 l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l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l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讲课教案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节概说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共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东方的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或为大洋所隔;或漫长的陆地、沙漠、高山所阻。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加上众多的人口,使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遭受到外族人毁灭性的入侵。虽然也有改朝换代,但异己卡被驱逐;或被同化,以到于像佛教这种外来的世界性宗教也被加进了许多本地域、本民族的色彩,而趋向本土化。外来影响和冲击的减弱,必然带来内部发展的迟缓和衰落,甚至固步自封,所有这一切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延续而缓慢发展的外因。 中国古老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十分丰富、延绵不断,一直持续发展完整演变,并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中国木构架建筑也是中国古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与缺陷 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 1、材料来源广泛 2、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 3、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 4、便于加工和运输 5、利于迁移和维修 二、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

1、大型材料逐渐减少 2、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 3、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 4、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 5、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 第三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明确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形式,底层人员活动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使用抬梁式的结构形式,上面阁楼空间用于住人和储物,则可以使用穿斗式的结构形式。 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型构架在唐代非常盛行。与殿堂型构架平行发展的还有厅堂型构架。这种厅堂型在唐宋时期,等级上低于殿堂型,而整体构架的有机性、简洁性都优于殿堂型,因而成为当时先进的构架形式。 第四节中国古代要构架建筑的组成 一、台基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立面构成的三人组成部分之一,台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殿堂中,台基所起的造型作用十分显著,宽大的台基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台基最早是为了防水、防潮而起到抬高地面的作用,后来,台基逐渐演变成外观尺度和体现建筑等级制度的需要。 二、屋身 三、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特征的重要元素。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独特做法和形象被誉为“盖世无比的奇异现象,”官式建筑的屋顶高度程式化,而且等级森严,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对灵活一些。

[中国建筑史笔记]中国建筑史笔记资料

[中国建筑史笔记]中国建筑史笔记资料中国古代的建筑特征:建筑本身的特征 建筑 __特征 建筑认识的特征 公官制度:样式雷又名样子雷,样房雷。是清代宫廷建筑师雷氏家族的俗称。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及脉络流变 史前——夏商周(大迁徙促成文化互动)——春秋战国(佛教文化入境)——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境外文化交流)——北宋辽金南宋(少数民族文化入侵)——元(多民族文化交融)——明( __文化入侵)——清——民国——中华人民国内 __ 中国文化起源非单一性,而是满天星斗 中国原始神会建筑发展概况 旧石器时期建筑遗存:文化现象与神话传说

燧人氏 有巢氏 伏羲氏猎鱼之始《河图洛书》 轩辕帝 新石器时期建筑遗存 仰韶文化(黄河中上游,渭水) 母系氏族社会(河北渑池) 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父系氏族社会(山东历城)——东夷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干栏建筑细石器文化(东北,内蒙)——神庙

多元文化的发展 巢居(干栏)——长江流域穴居(木骨泥墙)——黄河流域 土木相结合构筑方式,以土为主向以木为主过度奴隶社会建筑 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阶级产生 1 青铜工艺相当成熟(生产工具生产力提高财产丰富产生私有制 2 夯土台(技术上)区别高低,上下的方式 3 郑州商城 周渭水按照礼制分封土地,产生宗法分封制度 建筑技术 斗拱的概念瓦的发明及使用三合土抹面

小结:这一时期神的地位降低,人的地位上升,但仍未完全脱离神,木构技术突出被使用封建社会前期 先秦(春秋,战国,秦)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奠基,铁器开始出现并使用,经济飞速发展。 春秋战国 这一时期是城市建设的高潮(齐——临淄赵——邯郸楚——鄢郢魏——大梁)宫高台建筑:在有小室围合的高台上 宗庙围合在墙中 水利方面出现齐国官书《考工记》鲁班著 __方面 1商周学在官府——学在四夷 2孔子将人还给社会 3庄子将人还给自然

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朱教授)建筑 考研 笔记 【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整理的】

中国古代建筑史朱光亚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系

第一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地区的自然条件概貌(幻灯) ·中国历史的源头(神话传说) 伏羲氏女娲 直尺规 画方画圆 □洪水时代:女娲补天,部落之争,大禹治水 ·景表(钟的由来):根据锥体上的牌子的影子落在锥体面的距离来确定时间节气。 ·龙的演变 ·四象:青龙、白虎、玄武、朱雀 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狮子 ·太极图(太阳、水的漩涡)→八卦 ·鱼的演变: ·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距今6、7千年——B.C.21世纪) 从五千年文明说起 □时间轴: □朝代轴:夏→商→周→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南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互动过程

□中国文明起源示意: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一、夏(B.C.21——16世纪) 二、商 三、周 ·案例: ⑴浙江余姚河姆渡村(7千年以前) 干阑式建筑(木构代表) ⑵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⑶大地湾,最大跨度为10米,可能为祭祀空间场所 ⑷内蒙古大青山祭坛,辽宁女神庙祭坛 祭坛建筑的较早原形 ⑸河南偃师二里头 ⑹殷墟 ⑺西周蕲(qí)春 ⑻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宫殿——院落空间 西周:瓦的出现,东周时大量应用 ·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遗址何在?有何特征? ·中国最早的祭坛建筑分布在哪里?何以说是祭坛建筑? ·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有哪两种结构形式? ·中国院落空间何时形成? ·中国最早的瓦屋面出现在何时?砖? ·奴隶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出现哪些进展?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B.C.475——A.D.589年) 一、战国及秦 ⑴背景 ·中国文化的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开始使用 ⑵成就 ·高台式建筑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在考研范围内所占比例近1/4,主要题目类型均有覆盖(填空,名词,画图,简答,论述),但总体还是可以分为记忆和论述两大类,记忆类考点集中在与现代派建筑相关的内容,而分析类则很有特点,往往是整份考卷中最为灵活的题目,可谓仁者见仁,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大方向有适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靠个人的理解和表达。 西方近代史纲的核心线索很明确,就是现代派建筑,具体又可分为产生,发展,兴盛,流变等几个环节。 产生 产生的背景有以下: 现代建筑产生之前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各种复古风格和折衷主义,(各自的代表作…)总的来说古典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桎楛,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建筑的产生,最重要的应该还是技术背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出现,从根本上打下了新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如最早应用生铁的一批建筑如赛文桥,水晶宫等,最早的大跨结构,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蒙马特教堂,最早的电梯otis,最早的钢框架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等等,还需总结) 思想背景,工艺美术运动,它的积极方面,反对古典样式的束缚,开始了新风格的探索,但消极方面,它的某些思想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比如热衷于手工艺的表现,这与工业革命的进步潮流又有相悖的地方。 探索与发展 早期的探索大致从两个方向,即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和理性的技术角度与建造方式的探索,其中后者更为本质和重要。 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 1)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家的不同表现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需总结) 起始,比利时 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奥地利,维也纳学派与维也纳分离派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麦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 荷兰,贝尔拉赫 芬兰,老沙利宁 等 2)西方现代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绘画流派: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表现主义(蒙德里安)等 建筑上的表现: 荷兰风格派 俄国结构主义 3)其它 表现主义,探讨混凝土的塑性表现力 意大利未来派(伊利亚·桑等),对未来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想象,包括巨型尺度的建筑,城市立体交通,强调速度和机器的力量(当时无一建成但很有远见,后来大都实

同济建筑考研答疑—“几凡设计”老师编辑

同济建筑考研答疑—“几凡设计”老师编辑 1.同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每年招多少人啊? 答:每年建筑研究生一共170名左右,其中外校报送20名,本校报送2 0名,每年真正可以报考的名额在120人左右。名额会根据每年的情况有所浮动,但基本都维持在百人规模。具体的招生信息会在同济招生网上公布。 2.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学校也很一般,同济导师会不会不要我啊?听说 同济很排外啊? 答:同济是个很公平的学校,不会歧视跨专业的考生,甚至有些导师由于研究需要还特别希望有跨学科背景的学生。跨专业的考生最大的问题是你如何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并且通过考试,所以需要更多努力便是了。去年,我们“几凡设计”就有三名跨专业同学考入。实际地讲,跨专业同学更应该接受系统的考研培训。同济的导师都比较负责也不排外,同济的研究生基本都是外校考上的。同济本校的学生除了保送和出国的,真正考本校的人很少,每年就十来个吧。 3.同济初试复试都考什么内容啊?大概要考多少分能过线啊? 答:同济建筑研究生即“085100建筑学硕士”一共有三个研究方向,“0 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3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初试和复试这三个专业考试科目都是一样的,初试共四门:10 1政治,201英语,355建筑基础(这三门必考),第4门三选一:802 建筑理论与历史(中外建筑史)、803 建筑设计(3小时快题)、805 建筑技术(结构构造等内容)。也就是说你选报01历史方向也可以选考80

3或者805,你选02设计方向也可以选考802或805。初试分数线历年都在320左右,各科合格线一般是50,50,90,90。分数线根据当年的情况都会不同。 复试考6小时快题专业英语翻译及面试,但是复试其实就看快题,6小时快题分值比重极大,快题及格就能考上,复试不及格必然被刷哦。 4.同济建筑基础都考哪些科目呢? 答:官方公布的参考书目:《建筑概论》(第二版),崔艳秋等编著;《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郭逊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建筑物理》,柳孝图;《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建筑构造》,颜宏亮;《建筑特种构造》(第二版),颜宏亮; 这些科目都是同济本科的课程,像中外建筑史这样的课都还是要以同济老师常青、卢永毅、王俊阳等老师的课程为主,光看上面的书是没用的。复习各科请以同济本科课程笔记课件为宜。这门课具体考察形式以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作图题、设计实践分析题为主,复习的时候要根据真题的方向为依据,要不然太庞杂会没有方向。 5.同济初试3小时快题为啥都是轴侧,表现要达到多高水平能得高分 呢? 答:同济快题考察的要点在解题和方案能力的考察上,也就是说同济考察的是学生的设计能力,而不是表现能力,这个是不了解同济的学生有

中国建筑史笔记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 〈一〉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 1、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2、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4、间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各间具体名称是:尽间-又梢间-梢间-又次间-次间-明间-次间-又次间-梢间-又梢间-尽间 5、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 7、将作汉代以后,“掌握作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做“将作” 8、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 9、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 10、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监的副手称为“少监”。 11、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 12、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园囿的营造。 13、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 14、宇文恺隋代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长期担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官员,主持建造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展示了他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设计才华。宇文恺著有《东都图记》2O卷、《释疑》1卷和《明堂图议》2卷。 15、李诫宋代建筑师,字明仲,编纂了《营造法式》一书,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按宋《营造法式》,柱有侧脚,外柱都稍向中心倾斜,目的是为了加强屋架整体的相心和稳定,角注轴线偏8%,平柱轴线偏1% 。 16、蒯祥、徐杲(gǎo)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 17、样式雷明末清初“大木”匠师。清初主持设计故宫的改建,参与故宫太和殿的重建工程,后在工部样房主持营建和设计。后代子孙共七代都承续其业,举凡清代重要宫殿建筑的营建设计,都出自雷氏之手,被誉称为“样式雷”。 18、梁九明末清初,著名建筑师,故宫太和殿的设计者。 19、斗拱:为我国古典木构建筑的特有构件,斗是斗型的木垫块,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挑头上上架升,同一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拱,或由上向下斜出的昂组成。 20、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中轴对称、大屋檐、群落式布局。 21、木架结构建筑体系是.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特征。 22、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吕彦直。 23、东都洛阳的规划设计人由以下杨素、宇文剀、封德彝、牛弘组成 24、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创立者是梁思成。 25、柱式通常由以下柱子、柱础、柱身、柱头、檐部部分组成。 26、中国原始社会南北方最初的建筑形式是巢居和穴居。 27、中国古建筑发展的三个高潮期:秦汉、隋唐、和元明清 28、山西应县佛宫释加塔位于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是国内现存唯一木塔 29、现存的白马寺的齐云塔,高约35M 。这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内容建筑) 30、江苏苏州虎丘岩寺塔(五代—宋)后周显德六年至宋建隆二年(公元959—961年)建造,砖石塔仿木楼阁式且(双壁)者,以此为最早。 31、20世纪80年代当代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北京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成功的表达了高雅古朴格调和建筑构思的统一,这是在现代建筑中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的探索。 32、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33、中国宋代五大窑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和官窑。 34、明以来,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 35、中国黑陶工艺特点是黑、薄、光、纽 36、元代陶瓷成为主流的装饰方法是绘花。 37、中国古代设计的审美特征 ①功能之美②造型之③装饰之美④材质之美⑤工艺之美⑥鉴赏之美 38、中国古代青铜设计发展的高峰是商晚期末西周早期。 39、司母戊大方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器。 40、中国古代家具从宋代作分界,前的家具以低矮型为主后流行高坐型家具。 41、艺术设计学在我国正式成立为独立学科是在(1998)年 42、在中国古代产品设计中,陶与瓷之间还有一种所谓的(炻器),它具有陶和瓷两种性质。 43、明代的金属设计中,最具有特色并有突出成就是宣德炉和景泰蓝(景泰蓝:正式学名应该是“铜胎掐丝珐琅”,以铜胎制成,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它起源于明景泰年间,习惯称之为景泰蓝。是我国传统工艺中集制造,色彩,装饰为一体的一种特殊工艺)。 44、金银错:春秋战国新工艺。又称金银错。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团花纹,用错石(细沙岩)再磨错平滑。 45、失蜡法:用蜡制成器型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铜溶液,蜡液流失,原有蜡处即为铸造物。 46、简述中国原始社会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装饰产生的原因? 编制的模拟;劳动的节奏感;图腾的标号化;自然物的抽象化。 47、简述六朝画像砖与汉画像砖的区别? ①汉多为一砖一画,六朝则成为整体性和主体性的大型转印壁画,一个题材要几十或几百块砖; ②题材内容的发展。除汉代流行的车马出行、四神仙人,奇禽瑞兽外,还表现圣贤高士,更具生活气息; ③纹样除动物外,莲花卷草,山石树木,亦占重要地位; ④六朝多用飘举流畅的线条表现形象,并多为浅浮掉的立体效果; ⑤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而是具有清秀雅致的艺术特色。 48、简述中国古代北方皇家园林造园特点是什么? ①规模非常大。“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②布局:宫殿集中,自成一区;各景区各有特点,通过游线连成整体;③功能:拜佛。居住。办公。 ④平面构图的原则和规律,建筑规整庄重,轴线; ⑤主要建筑群——外向“园中园”——内向 ⑥造景要素:海岛仙山。林泉丘壑。佛道寺观。街市酒肆。田园村舍。 49、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著名青铜雕塑品。 50、斑漆是六朝时新创新的一种漆器工艺。 51、龙泉窖又通常被称作哥窖。 52、唐锦为纬锦(采用纬线起花),汉锦被称为(经)锦。 〈二〉中国古代建筑断代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的建筑(旧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 1、巢居与穴居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为的生活空间。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南方为躲避潮湿与虫蛇而构木为巢,谓之“巢居”;北方为防严冬的风雪却掘土为穴,谓之“穴居”。 2、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村落遗址,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有一种陶器表里光滑,表面彩绘,十分精美,因之又叫“彩陶文化”;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 主要遗址有: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木骨泥墙),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 3、龙山文化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发掘的陶器中,多为灰陶和黑陶;农业与畜牧业都很发达,开始了产品交换。父系社会已确立。 西安客省庄半地穴住宅遗址,分内、外二室,中有隔墙,由窄门联通;内室有柱洞和火塘,外室有柱洞、灶、壁炉和窖穴。 4、茅茨土阶以茅盖屋,夯土为阶。 ◆奴隶社会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 1、西亳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封闭式庭院和最大木构架夯土建筑。 2、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guǒ)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为“羡道”。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以用南北两出“羡道”。 3、僭(jiān)越西周时期,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造城,规模按等级来决定: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 4、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一条明显的轴线,前后两进院子,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5、瓦的发明是在西周 重要知识点: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 商——殷墟建筑遗址 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峰(《考工记》)、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瓦的发明 春秋——秦国的宗庙(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和陵寝(陕西凤翔秦国陵园区)、砖的使用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1、墓阙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两侧的一种木构建筑物。阙的初期用途只是作为建筑群大门口处的标志,到后来人们逐渐赋予其更多的功能,阙起到了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作用。到了西汉,为了祭祀的需要,为了表示对神的敬重,以及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就出现了墓阙。东汉则是墓阙发展的顶峰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宋代,墓阙则仅限于帝王陵墓专有,到了元、明、清三代,墓阙就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代表建筑有: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2、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舍宅为寺”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厅改为大寺,后院改为讲堂,于是佛寺进一步中国化。 4、佛塔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徒礼拜而修建的,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阁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典型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应县木塔。 5、石窟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的佛寺。著名的有四大佛寺等。 6、石辟邪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可以镇邪除凶的神兽。石头雕刻的辟邪一般成对的摆在陵墓的神道上。 7、兆域图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墓出土的金银嵌错铜版兆域图,是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为中山王陵墓群所作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总平

2017年注册规划师相关知识笔记(精华)

《城市规划相尖知识》笔记 第一篇建筑学 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史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建筑单体简洁;2、建筑组合多样;3、建筑类型丰富; 4、与环境结合紧密。 2 、建筑类型有:1、居住建筑;2、宫殿建筑;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 5、园林建筑 3 、中国古代木构架体系,包括①、抬梁式;②、穿斗式;③、井干式 4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两部建筑著作,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和清工部颁布 的《工程做法则列》,其中规定了建筑的模数制和构建的定型化。 5 、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6 、建筑物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①、屋顶:重檐冼殿、重檐歇山、重檐攒 尖、单檐冼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②、开间:清代最高为门间,依次为9、7、5、3间;③、色彩:由高到低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民舍只可以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7、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 8、中国古建筑常识提要: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 10

遗 址)O 9、形质方面,周制为三朝五门:外朝一一决定国家大事,治朝一一王视事 之朝,内朝一一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宴会。汉代首开“东西堂制”,隋以后均行 三朝纵列之周制。宋代御街千步廊制度和工字型殿。 、北京故宫是我国至今保在

最为完好的宫殿建筑. 建于(明永乐)年间,三朝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为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11 、坛庙,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庙,坛是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庙是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12 、山西太原的晋祠是宋代建筑代表,属园林式祠庙。 13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大发展,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天龙山石窟、敦煌石 窟,都始于这一时期。 14 、道观一一元代重建的福建泉州清净寺,明初西安华觉巷清真寺 15 、北魏登封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砖塔 16 、中国古典园林分期:①、生成期:殷、周、秦、汉,皇家园林代表; ②、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园林美学;③、全盛时期:隋、唐,儒家思想; ④' 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创造精神;⑤、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衰退。 17 、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北京颐和园;私家园林有 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的留园、拙政园等。 28453 6F25 溼38723 9743 露37745 9371 鎳27645 6BFD 雀27198 6A3E 樋?9Q 18 、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类型:①、庭院式;②、窑洞式;③、毡包;④、碉房, 藏族的住房;⑤' 干阑,广西壮族的麻栏' 云南傣族的竹楼等第二节外国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 '古埃及建筑,巨大体量,简洁几何形体,纵深空间布局

外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一.古代西亚及古代波斯的城市(多选) 1.古代西亚的建筑现象 天象台山岳台空中花园琉璃砖 2.古代亚述代表性的雕刻和王宫 亚述代表性雕刻:人首翼牛像。正面2条腿,侧面4条腿,转角1条腿在两面共用,一共5条腿。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象征睿智和健壮。 亚述代表性王宫:萨艮二世王宫,整个宫殿重重设防,是一个城堡。门洞上刻有人首翼牛像。 3.古代波斯最重要的宫殿 古代波斯最重要的宫殿是帕塞玻里斯。它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4.西亚地区(新巴比伦伊斯达门) 位于新巴比伦,墙面上用了上釉的陶砖制成。 二.埃及(金字塔、神庙、崖墓) 1.金字塔具体的时代相当于埃及的什么时期 金字塔具体的时代相当于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即第一个时期)。吉萨金字塔群建于公元前三千纪。 2.吉萨金字塔群有哪些部分组成 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祭祀厅堂的门厅旁边有狮身人首像,还有一些皇族和贵族的小小金字塔和长方形台式陵墓。一起组成了吉萨金字塔群。 3.古代埃及最著名的神庙在那里,名字叫什么?(方尖碑和神庙的立面构图)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 4.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 克里特的克诺索斯宫建于公元前二千纪,空间高低错落,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建筑风格精巧纤丽、房屋敞开、色彩丰富。宫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 5.迈锡尼卫城上的突出建筑(狮子门,两边是叠涩券) 狮子门叠涩券 三.古希腊 1.古希腊的建筑成就主要体现在那些类型上? 古希腊的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 2.柱式:有哪些柱式(二种),这些柱式中柱身的特点(题目有可能给出柱头看图来识别) 流行于小亚西亚的爱奥尼式和流行于西西里一带多立克式 多立克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外廊上举,爱奥尼式的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多立克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爱奥尼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 3.雅典卫城(重点): 背景——工程建设者的名字、雕刻者的名字、建于公元几世纪,当政的国王是谁? 有哪些建筑物组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对于雅典卫城的评价,功能 当时雅典当政的国王是伯里克里。卫城主要由卫城山门、雅典娜的镀金铜像、胜利神庙和帕提农庙组成。 评价:雅典卫城建筑群反映着自由民主制度,表现了平民世界中先进的、积极健康的因素,但它仍然体现着阶级社会中建筑发展的片面性和矛盾。 卫城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 卫城山门:建筑师是穆尼西克里,是多立克式的,它是当时人们认为最美的建筑物。 胜利神庙:建筑师是卡里克拉特,是爱奥尼式的,它是波希战争后第一个着手设计的建筑物,它的设计是为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且将胜利以建庙的方式永远保存下去。 帕提农庙:建筑师是伊克底努、卡里克拉特,帕提农庙的雕刻师是费地和他的弟子,是多立克加爱奥尼式的,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雅典娜的神庙,卫城主题建筑物处于卫城最高处。 伊瑞克提翁庙:建筑师是皮忒欧,爱奥尼式,它是雅典与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修建的,这是雅典已走向衰落,伊瑞克提翁庙是希腊古典胜期最后一个作品。 4.神庙 帕提农神庙:立柱围廊式、比例、视觉矫正的手法 伊瑞克提翁庙:女性柱廊 帕提农神庙:帕提农神庙是卫城上惟一的围廊式庙宇。它的设计中可能存在着一个重复使用的比例4:9。它的整个台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1 复习笔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城市与建筑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1.工业城市的恶性发展造成了城市的混乱状态 (1)工业生产的过渡集中引起人口的恶性膨胀; (2)因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恶化。 2.广大普通民众面临严重的房荒威胁 为了谋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资产阶级不断地建造房屋,但广大的民众仍只能居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 (1)工人住宅区的恶劣卫生条件使得流行病大量发生; (2)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3.社会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需要和新要求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1)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 (2)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二、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它们的出现是适应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 1.古典复兴 (1)内涵 古典复兴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2)流行的原因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一方面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3)实现手段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巴洛克与洛可可式建筑中繁琐与陈旧的东西。因而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遗产成了当时创作的源泉。 ①希腊、罗马建筑的考古发现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大批考古学家先后到希腊、罗马的废墟上进行实地发掘,使现代人类了解了古希腊艺术的优美典雅,古罗马艺术的雄伟壮丽; ②古典复兴建筑的发展 a.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而英国、德国则希腊式样较多; b.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与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建筑及纪念性的建筑,对一般市民住宅、教堂、学校等建筑类型影响较小。 (3)古典复兴的代表性建筑 ①法国

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详解和复习重点总结

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详解和复习经验重点总结 天津大学建筑学考研基本情况详解 天津大学属于建筑老八校,建筑专业实力很强,是很多建筑学子的理想殿堂,从考研热度上看,也是很受欢迎的。近年虽然出现扩招的趋势,但是考研人数也整体上升,至于考研难度,因人而异吧,取决于你的基础和复习努力。我想先给大家涨点信心,我是从二本学校高分考上天大研究生,天大公平公正,不管你本科学校和成绩怎么样,敢拼搏就有机会!今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很多都开始复习了,有不少人找我问相关信息,我之前也看过前辈的经验贴,下面先把考研基本情况介绍一下,为各位学弟学妹提供参考。有考研意向考天大的可以到考研资料联盟跟我交流,后面会继续分享一些考研经验和总结资料。 1、天大建筑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 天津大学建筑考研考察的知识面广,要求考生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天大建筑学招生分学硕-081300建筑学和专硕-085100建筑学,学硕建筑设计方向和专硕考试科目相同: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28建筑理论综合、④513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建筑技术科学方向科目③302数学二④824建筑技术综合;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科目③737建筑历史理论综合④866古建筑复原设计。具体招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情况看下表。

2、考试大纲重点和参考书目。 101政治和201英语是全国统考,这里就不细说了,请自行参考全国考纲。专业科目考纲完整内容可到学校官网查看。 728建筑理论综合(以前也叫355建筑学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包括《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和《建 筑构造》两个部分。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关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部分: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大部分一般都 含有简答或名词解释、绘简图、叙述和评析等内容。在许多情况下绘图和述评可能是综合要求的,需要学生认真审题。 2. 建筑构造部分:有关建筑组成及构件的内容和相关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 技术内容。①能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建筑构造相关的各种名词和基本概念。②能正确、清楚地表述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构成原理、构造设计原则和方法; 特殊构造做法及判断常见构造设计的错误做法和改正措施。③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图或文字),按要求正确设计和绘制相应的构造详图,并按施工图深度正确表达构造做法、材料、比例、尺寸及标注。 三、试卷满分150分,其中中外建筑史满分80分,建筑构造满分70分。 四、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 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华夏意匠》,李允鉌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外国近现 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外国城市建筑史》,沈玉麟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构造》(上下册),重庆建筑大学,李必瑜,刘建荣等,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9、《建筑构造》(第一册﹑第二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构造》编写小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1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出版。12、参考各地建筑设计标准图集。 另外建议补充:考研资料联盟的复习资料,教学课件、内部资料、老师相关论文、建筑学热点、《建筑师》等杂志论文、学长学姐笔记总结、快题参考图等。

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 (1)

外国建筑史 第一章 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1)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一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而向罗马共和国借用英雄的衣裳。主要是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国家主要式样实例主要建筑师及作品备注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 雄狮纪念碑 马德莱娜教堂部雷伟人博物馆 牛顿纪念碑 法国古典复兴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 部则常吸取东方各种装饰或洛可可手法—— “帝国式”风格 勒杜农村公安队宿舍 英国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 爱丁堡中学 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辛克尔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百货商店 美国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最早出现于18c下半叶的英国 阶段时间风格实例 先浪漫主义时期18c60年代 ~19c30年代 模仿中世纪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 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威尔特郡的风蒂尔修道院的府邸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哥特复兴(浪漫主义)19c30年代~70 年代 以哥特风格为主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3)折衷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国家时期代表建筑 法国19c中叶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 巴黎的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 美国19c末与20c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采用欧洲折衷主义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精编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 代表建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