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排放基本概念介绍

碳排放基本概念介绍

碳排放基本概念介绍
碳排放基本概念介绍

什么是碳汇?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年12月由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正式生效。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它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同时规定,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自愿制定削减排放量目标。在此后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则同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2003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就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由此形成了国际“炭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地管理来提高固炭潜力,所取得的成效抵消相关国家的碳减排份额。

“碳汇”的相关概念:碳汇与碳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现状

据统计,我国国民经济诸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位于前八位的行业均为工业部门。虽然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并饱尝环境恶化的苦果。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的一项研究,如果再加上生态破坏以及由此诱发的水旱灾害损失,中国环境破坏的年经济损失为2859.2~4492.2亿元(1993年),约占当年GDP的8%~13%。我国的环境质量恶化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其中,1980~199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7%,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平均增长率未超过4%,污染物人均排放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未超过3%,按单位GDP平均污染物排放量年平均为负增长。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至1999年底,全国23万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81%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九五”期间,我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1995年分别下降了10%~15%,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目标,污染物排放不断加剧的势头初步得到控制;至200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227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9.85%;1997~1999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1994~1998年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量为45752万立方米,年均消耗量为37075万立方米,继续呈净增长势头等。并且,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取得的。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经验看,环境质量的改善须以很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代价。据统计,发达国家在70年年代的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到GDP的1%~2%,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不计生态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至今仍未达到1%。

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但仍有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改善。据近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仅不足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尤以海河和辽河流域污染为重;滇池、太湖和巢湖氮、磷污染严重;东海和渤海近岸海域污染较重;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颗粒物污染范围较广,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酸雨区范围和污染程度稳定,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而这种污染后果多数是由企业污染造成的。如何治理企业环境污染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京都议定书

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为此于1997年12月11日于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各缔约国经过异常艰苦的谈判,终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为各缔约方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到2012年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其中最大排放国美国削减7%,欧盟各国8%,日本减少6%,加拿大削减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这一协议被称为人类“为防止全球变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文件。为帮助各缔约方实现它们的承诺,《京都议定书》制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根据这些灵活机制,发达国家可在它们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一定项目,转让或购买排放许可,以最低成本,达到它们减排的目标。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条件是55个《框架公约》缔约方批准,且其中的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占全部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5%以上。由于美国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附件一国家的36.1%,在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要达到生效条件,意味着几乎所有其他附件一国家都必须批准。俄罗斯因占1990年附件一国家17.4%的排放量而持有决定《京都议定书》生死的一票。在俄罗斯于2004年11月18日向联合国正式递交加入文件后,《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截至2007年12月,共有176个缔约方批准、加入、接受或核准《京都议定书》。

碳交易机制

碳交易机制是规范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一种制度。碳资产原本并非商品,也没有显著开发价值。然而,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改变了这一切。按《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但由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不同成本,形成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3种碳交易机制。除此之外,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也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这是帮助欧盟各国实现《京都议定书》所承诺减排目标的关键措施,并将在中长期持续发挥作用。

在这两个强制性的减排市场之外,还有一个自愿减排市场。与强制减排不同的是,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这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机构,处于自己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宣传的考虑,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VER)来抵消日常经营和活动中的碳排放。这个市场的参与方,主要是一些美国的大公司,也有一些个人会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

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负责人张建宇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愿减排是必须经过的道路。原因是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许多国家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机制对我们的企业提出减排要求。这时候我们的企业怎么达到要求呢?购买自愿减排量,可能是这些企业将来降低碳足迹的一种选择。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CDM):《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规范的“清洁发展机制”针对附件一国家(开发中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之间在清洁发展机制登记处(CDMRegistry)的减排单位转让。旨为使非附件一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减排,并从中获益;同时协助附件一国家透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tified EmmissionsReduction,CERs,专用于清洁发展机制),以降低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的成本。清洁发展机制详细规定于第17/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清洁发展机制的方式和程序”。

联合履行(JointImplementation,JI):《京都议定书》第六条规范的“联合履行”,系附件一国家之间在“监督委员会”(SupervisoryCommittee)监督下,进行减排单位核证与转让或获得,所使用的减排单位为“排放减量单位”(Emission ReductionUnit,ERU)。联合履行详细规定于第16/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六条的指南”。

排放交易(EmissionsTrade,ET):《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规范的“排放交易”,则是在附件一国家的国家登记处(NationalRegistry)之间,进行包括“排放减量单位”、“排放减量权证”、“分配数量单位”(Assigned AmountUnit,AAUs)、“清除单位”(RemovalUnit,RMUs)等减排单位核证的转让或获得。“排放交易”详细规定于第18/Cp.7号决定“《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的排放量贸易的方式、规则和指南”。

别人掏钱你减排

清洁能源机制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别人掏钱,你来减排。要从根本上说清楚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说起。

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1997年12月,第3次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要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而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同时,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发达国家如果完不成减排任务,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项目或购买温室气体排放量,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作为自己的减排量。

如《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欧盟的排放量要削减8%,如果完成不了这个指标,欧盟可以掏钱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项目,这个购买来的项目减少的排放量就视为欧盟的减排量。至于国际上为什么把这一交易市场简称为“碳市场”,从事碳交易第三方认证的挪威船级社专家张建丽解释,这主要是因为“其他5种温室气体最终也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计算的”。

“排放量可以买卖,应该说是世界范围内提升环境质量的一大创举。”张建丽介绍,因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

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积极进入发展中国家寻找合作项目,为碳交易开辟了绿色通道。

“这也是业内把既减排又赚钱的CDM称为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免费午餐的原因。”张建丽说。

交易要分三步走

那么,如何在碳市场交易CDM呢?

北京中碳技术有限公司业务员成光介绍,根据200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达成的《马拉喀什协定》,一个典型的CDM 项目从开始准备到实施直到最终产生有效减排量,需要经历项目识别、项目设计、参与国批准、项目审定、项目注册、项目实施、监测预报高、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经核实的减排额度签发等主要步骤。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理事会(EB)消息,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目前中国有近2000个CDM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有267个CDM项目在EB成功注册。

作为一家从事碳市场交易的中介公司,成光说,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他们感到CDM项目能否在EB实现成功注册,是交易CDM成功的关键因素。

成光介绍,一般来说,碳市场交易包括前期开发、碳资产开发、碳资产项目管理三个流程。而各个流程阶段又包括许多环节。如在前期开发阶段,要进行项目分析,即确定企业有哪些项目符合CDM的概念;要进一步收集信息,进行减排量的估算以及测算方法的确定;要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并确定开发成本以及开发风险。

在碳资产开发阶段,要进行项目文件设计、卖方和买方政府审批、购碳协议签署、第三方认证、联合国注册等程序。成光说:“每个CDM项目都有一个独立的文件报告,中文部分交由中国政府审批,英文部分提交第三方认证、联合国登记,注册登记需要在网上公示50天,如无疑义,公示期结束即意味着自动注册成功。”

据悉,在碳资产项目管理阶段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行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流程的监控以及企业运营信息的获取,目的在于保障企业碳资产的稳定收益,避免在没有产生减排量的情况下,提前与买家沟通采取防范措施。第二,要根据实际产生的减排量,按照企业的要求分季度或年度出具项目检测报告。第三,对减排量进行第三方认证,在联合国登记,最后进行碳资产交割。

在这些过程中,企业需要交付哪些费用呢?成光介绍,一般的费用包括第三方对项目的审核(1.8万欧元),注册费(0.2美元/年核实减排吨数),

监测核查和核证费用(1万美元左右),联合国CDM理事会征收的适应性费用(核实减排总额的2%)、行政管理费(0.2美元/核实减排吨数),中国政府征收的环境资源税(核实减排总额的2%)等。

至于中介公司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成光表示,识别CDM项目、为项目业主寻找和筛选碳购买方、协助企业与买方的谈判、帮助企业在减排交易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最终促成CDM项目的完成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

成功范本看邯钢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注册成功一个CDM项目,不仅可以减排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还能通过出售该减排数获得额外收入。从这一点看,邯钢的成功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疑具有范本意义。

2005年2月,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河北省CDM项目办公室认为邯郸钢铁废气回收联合循环发电项目(该项目通过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余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建成一个循环发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满足邯钢年用电的36%)符合CDM项目的要求,随即指导邯钢开始了该项目的开发和注册准备。

怎么开发,这里面也有学问。根据《京都议定书》,CDM项目开发具有“单边模式”、“双边模式”和“多边模式”三种模式。后两者是指在项目开发之初就寻找到了买家,买家可以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给项目以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单边模式则是企业独立完成了整个项目之后再寻找买家,例如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第一个获得签发的CDM项目———福建漳浦六鳌30.6MW风电CDM项目就是一个单边项目。

而邯钢集团开发的该项目最终是作为一个双边项目敲定下来的,项目在2007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和EB批准,买家是来自于瑞典的碳资产管理公司。双方的谈判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到2007年3月结束。根据协议,到2012年,邯钢通过向该公司出售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共可获约2亿元纯收益。

“要让买家相中自己,编制好开发项目设计文件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CDM项目能否注册成功的关键因素。”邯钢宣传部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在与河北省CDM办公室签署了开发CDM项目的意向书之后,邯钢举办了多次有关注册程序的培训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项目开发单位和邯钢为实现CDM项目注册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收集大量数据和项目信息,如项目相关的批准文件、可行性报告、环评报告、实地调研数据、各利益相关方意见咨询等;选择最适合于项目的方法学;确定项目产生减

排量的计入期、说明项目如何促进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等情况;联系外国买家;寻找合适的第三方进行项目的合格性论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提交EB批准。

完成了这一复杂的CDM项目注册,就等同于实施碳交易获得了成功。“而找买家、谈价格也均发生在整个注册流程中。因此,从企业操作角度而言,最难的一步就在于如何注册成功。” 邯钢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中国还缺好中介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

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邯钢、福建漳浦六鳌风电CDM项目那样幸运,对于找不到买家的企业来说,他们更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帮助。“从企业提出的这些‘希望帮助’的内容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在开发CDM项目中还缺少的积极因素。”成光说。

首先,对CDM认识尚不到位,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CDM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我国的,在我国传播的时间有限,国内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同时,由于对CDM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目前关注CDM的除兴业银行

(32.16,-0.17,-0.53%)等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鲜有涉及。

其次,CDM项目开发时间长、风险因素多。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 项目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审批程序,这导致CDM项目开发周期比较长,并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此外,开发CDM项目涉及风险因素较多。政策风险来自于国际减排政策的变化,如2012年后中国是否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决定了2012年后合同的有效性;项目风险主要是工程建设风险,如项目是否按期建成投产,资源能否按预期产生等。在项目运行阶段,还存在监测或核实风险,项目收入因此存在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

再次,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成光说:“这就意味着,未来的几年,中国需要相当数量的像北京中碳技术有限公司这样的中介机构,但目前来看,这样的机构总体来说数量

太少,而且大都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开发或者消化大量的CDM项目。而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

另外,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曾经参与中国多家企业第三方认证工作的张建丽介绍,CDM机制项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因此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

排放权交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京都议定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从经济角度出发,它更是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通过各种交易所发放排放(减排)配额,或以清洁发展项目为标的的买卖进行。已经运行了3年之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服务内容就是在欧盟实行的“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机制下,向每个成员国分发其每年预定的二氧化碳的可能排放量,每个成员国再向各企业分发“欧盟排碳配额”(每个配额等于1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企业在期限内没有使用完其配额,则可以通过碳交易所“出售”;反之,就必须从没有用完配额的企业手中购买。而2008年2月18日正式运营的、由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共同建立全球交易平台,服务内容则以联合国分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现货、期货交易为主。以清洁发展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大都在亚洲的碳交易所进行。

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给二氧化碳标上了价,那么欧洲气候交易所于2005年4月推出的期货、期权交易,则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正是看中了碳市场的商业机会,除了上万家企业投身其中外,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最初担当碳交易中介赚取略高于1%的手续费,到直接投资CDM项目,再到今天成立各类专门的“碳银行”部门进行气体排放管理,这些“金融家”的参与使得碳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愈发透明,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如在清洁发展机制下,许多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减排项目。这种“双赢”甚至“三赢”的合作方式受到了各方的认可。联合国环境署的统计显示,自CDM实施之日起,每月由其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持续攀升。

CDM项目开发流程

一、项目识别。根据项目基本信息,判断项目是否能成为CDM项目。最

重要的判别标准是一个项目是否有真实的、可测量的、额外的减排效果,并且能带来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可测量的长期环境效益。为了确定项目是否具有额外性,必须将潜在项目的排放量同一个合理的称之为基准线的参考情景的排放量相比较。CDM项目还必须有一个监测计划以收集准确的排放数据。项目业主可以选择应用已经获得CDM国际执行理事会(EB)批准的方法学(包括基准线方法学及监测方法学)或者开发新的方法学。目前获得EB批准的方法学有112个。项目应同时满足:项目本身已经得到国家或地方发改委的批准;项目尚未投产,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完成。

二、项目设计。根据项目资料,完成项目概念文件(Project Idea Notes)

的编写。PIN的目的是向潜在的CERs(经核证的减排量)买家或项目投资者,书面介绍项目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使他们能够进行分析评价,初步了解项目类型、项目规模、项目是否可以开发为合格的CDM项目、减排量大小等。通过一系列商务谈判,最终与买家签订“购碳协议”。在该阶段,项目业主须提供的资料包括项目批准文件、可行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随后选择最擅长该项目类型的CDM专家,选择适当方法学编写项目设计文件(PDD)。项目设计文件是项目获得项目东道国的CDM主管机构(DNA)批准,通过指定经营实体(DOE)的审核及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EB)登记注册的基础文件,是三方关注的核心。项目设计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基准线的设定、项目减排额外性的论证、项目边界的合理界定、减排量的估算以及一套监测计划;同时还要求项目需要事先经项目所在地各相关方面的评估,论证该项目符合并支持主办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优先领域,并通过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

三、国内报批。准备相关材料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申报时提供的主要材

料:PDD、CDM项目申请函、CDM项目行政许可申请表、工程项目概况和筹资情况相关说明。发改委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企业参与CDM项目合作的资格

-CDM项目的PDD文件的技术质量

-可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价格

-资金和技术转让条件

-可持续发展效益

四、审核认证及国际注册。所建议的项目活动要成为CDM项目所必须通

过的第一项评估过程是合格性审定。这是一项由指定经营实体(DOE)根据项目设计文件对项目活动进行独立评估的过程。根据CDM的要求,由项目参与者与指定经营实体签订合同。在合格性审定的过程中,指定经营实体将审阅项目设计文件和其他支持文件,从而确定项目是否已经满足相关的特定要求,包括参与各缔约方满足了参与资格要求;征求和汇总了当地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给予了适当考虑;项目活动的环境影响分析文件已经提交;项目活动将导致额外的人为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以及有关项目已经使用合适的基准线和监测方法学的报告。基于审定结果和从其他来源收到的意见,指定经营实体将就是否确认该项目活动的合格性做出决定并将其决定通知项目参与者。如果所建议的项目活动被确认合格,指定经营实体将向执行理事会(EB)申请登记。

五、项目监测。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根据监测方法学进行严格的监测,

避免不必要的CERs损失。

六、减排核证。DOE作为减排核证的主体,对项目进行周期性核证,根

据企业的监测计划和监测数据,对项目进行减排核证,证明企业减排监测的合法性。计算减排量,并出具书面报告,证明在一个周期内,项目取得了经核查的减排量,申请执行理事会签发CERs。

七、签发CERs。EB作为CDM的国际主管机构,审查减排核证报告,签发

与核证减排量相等的CERs。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2013~ 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

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1.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可以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自由空间:是一个理想的空间,在自由空间中,电波沿直线传播而不被吸收,也不发生反射、折射、绕射和散射等现象。3.单工通信:指通信双方设备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双工通信:也叫全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即一方讲话的同时也可以听到对方的讲话,双工制一般使用一对频道。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有一方使用双工方式,而另一方则采用双频单工方式。 4.小区制:是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同时,又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小区之间移动通信的转接以及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的联系。 5.小区:指基站使用不同的电磁波覆盖不同的区域,即分为不同的小区,通常一个基站分为三个小区。 6.相邻小区(邻区):两个覆盖有重叠并设置有切换关系的小区,一个小区可以有多个相邻小区。 7.频率复用:相同的频率可以用于覆盖不同的小区,只要这些小

区两两相隔的距离足够远,相互间的干扰就可在接受的围之,这一为整个系统中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频率的设计过程叫做频率复用或频率规划。 8.切换(Handover):当移动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如果出现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情况,为了保证通话的连续,系统要将对移动台的连接控制也从一个小区转移至另一个小区。这种将正在处于通话状态的移动台转移到新的业务信道上(新的小区)的过程称为切换。 9.漫游:指移动用户离开了其归属的局而到其它交换局管辖围登记成为移动用户。 10.切换发生的原因:信号的强度或质量,下降到由系统规定的一定参数以下,此时移动台被切换到信号强度较强的相邻小区,这种切换一般由移动台发起。由于某小区业务信道容量全被占用或几乎全被占用,这里移动台被切换到业务信道较空闲的相邻小区,这种一般由上级实体发起。切换与漫游的目的是实现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缝隙覆盖”。 11.载波:基站用于传送信息的电磁波的频率。 12.信道(Channel):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信息通道,分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13.信道号:移动通信使用载频所对应的信道编号。 14.物理信道:是指一个时隙(约577us,156.25个比特)。在GSM900频段的上行(890~915MHz)或下行(935~960MHz) 频率

低碳经济的理解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及其评价指标 文/朱有志周少华袁男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评估结果不仅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能源的可持续需求,把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带入了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涉及低碳概念的思想观念转变、科学技术革新、经济利益博弈、社会制度变迁、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低碳经济已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又一波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发展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继美国著名学者斯特?R?布朗(1999)提出能源经济革命论,特别是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牛文元(2009)、贺庆棠(2009)等认为,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方时姣(2009)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庄贵阳(2005)、何建坤(2009)、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什么是低碳经济、怎样界定低碳经济,目前国内外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是一个规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则,也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1.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理念 低碳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前提,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为最终目标。它是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进行理性认知后,开始在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积极寻求一种理性权衡,是人类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 2.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新模式 低碳经济是将传统的高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以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的低碳发展为方向,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前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环境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根据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指导和引领政府、企业、居民的行动方向和行为方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 第三,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被认为是有效的经济政策手段,应充分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协同关系,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 第四,抓好试点和典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作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能源基地选定典型城市进行试验试点,寻求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口号大全_口号大全

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口号大全为广泛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实现永续发展。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为6月14日。下面有橙子整理的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口号大全,欢迎阅读! 低碳节能,从点滴做起;绿色环保,让你我参与 为文明喝彩为低碳点赞;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己 为了地球的明天请奉献您的一小时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缺口、能源连着你我他、低碳生活靠大家 节能低碳意义大、行动落实靠大家、关灯节水多步行、绿水青天笑脸迎 它失去了保护、我们就失去了健康。 给我一片绿、还你一片荫 如果没有树木、世界将会暗淡无光 爱无限、绿无边 1 / 4

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 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 全民同心低碳同行; 倡导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叹息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做节约能源资源表率、建节约型机关 节能低碳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推进绿色办公、促进资源节约 花草树木都是宝、没它我就不行了 人人都来爱护它、世界才会更美妙 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 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2 / 4

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思路

**钢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政策导向,促进各单位充分发挥自主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环保绩效;通过指标分解,逐级落实减排责任, 促进各单位深入挖掘内部控污潜力,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党的十八 大以来,**钢铁集团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清洁高效生产的装备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装备 水平达到国内外一流,形成了板、管、轨、线四大精品系列,具备了钢铁行业中是少有的装 备优势和产品优势,已形成装备大型化、现代化,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转型,技术向中高 端差异化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兴起的“全新**钢铁集团”。 **钢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严格 落实新环保法,把环保工作放在优先位置,以董事会、党委常委(扩大)会、总经理办公会 的形式,高规格研究部署环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环保工作纳入 各级党政领导的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环保 专门机构,建立健全监察、监测网络,开展生产、设备、纪检、组织人事等多部门联动,开 展环保效能监察和环保绩效考核。在钢铁产能过剩,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努力保证环境治 理不放松、环保设施运行成本不下降、环保工程项目不停建、环保资金投入不减少,不断提 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为包头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重现蓝天白云景象作出 了贡献,彰显了**钢铁集团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环保责任的良好形象,尤其在淘 汰落后和去产能的工作上力度巨大,先后淘汰了1座**立方米高炉、4座**米焦炉,4台**平 方米烧结机、1台**平方米带式球团机等设备。**钢铁集团在加快推进钢铁的同时、北方稀土把减排治污、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公司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稀土生产中的“三废”综合治理,创新发展模式与多行业跨界融合破解技术瓶颈,先后投资**亿元,建成“混合碳酸稀土沉淀—硫酸铵废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稀土萃取分离—氯化铵废水处理—氨水回用”、“精矿焙烧—尾气治理—硫酸、氢氟酸资源化”等多条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生产废水的全部回收、外排烟气稳定达标、固废合法处置的良好局面,率先在我国稀土行业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之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了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新型有色金属、现代装 备制造、金融等新型产业,形成清洁高效的绿色产业集群。**钢铁集团2004年就实施干熄焦、转炉煤气干法除尘、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的“三干”技术,实现了烧结机和球团机烟气全脱硫, 完成热电锅炉烟气DDS除尘脱硫脱硝技术、双膜法工业水处理等环保工程,以全新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迎接“绿色钢铁”时代的到来。2016年成为全国环境友好型企业世界六五环境日特刊 入选单位;2017年**钢铁集团荣获绿色企业管理奖,并被授予“2017年最具社会责任企业”称号;2018年在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企业中,**钢铁集团位于绿色工厂 行列。 面向未来,**钢铁集团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志在新时代振 兴崛起,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钢铁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一流企业。同时,将全 力推进“环保”低碳化、减量化、绿色化,为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

新能源革命与低碳经济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建筑工程系(徐伟强201027072 建工10-2班)一、摘要: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二、关键字:新能源;低碳经济;可再生持续利用能源;节能减排。 三、引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各 种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就随之出现,所以,国家政府提出了很多政策,开发新的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节能减排就显得异常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正文: 一、新能源的含义: ①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②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③新能源的种类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1)大中型水电;(2)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3)传统生物能。 2、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

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倡议书

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倡议书 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倡议书1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6月12日至18日是今年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为“节能领跑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绿色发展低碳创新”,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践行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资源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共同践行节能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共建品质西安、美丽家园。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环境、消耗着资源,并同时受环境的影响,能否改善环境、循环利用资源,不仅仅是企业的职责,每位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节能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在此,我们向全市人民发出节能低碳绿色生活倡议: 一、绿色饮食。坚决抵制对高档食材、野生动植物以及过度加工食品的消费。实施光盘行动,适量点餐并把吃不完的打包,使用可降解材质的打包盒。使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有机溶剂的洗洁精、清洁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二、绿色出行。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三、绿色居住。不过度装修,使用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

电。少用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罐装地板蜡、护发摩丝等化学品。倡导垃圾分类。 四、绿色办公。及时关闭不用的电脑、打印机等,纸张双面使用,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空调温度夏天不低于26℃,冬天不高于18℃。尽量步行上下楼,少用电梯。 五、绿色消费。倡导勤俭节约,自带水杯、餐具、购物袋、洗漱用品等,不使用一次性物品。拒绝过分包装。抵制珍稀野生动物毛皮产品的消费。 六、积极参与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生活。 节能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品质西安,美丽家园,你我共建。为了在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中幸福生活,让我们时刻秉持勤俭节约,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自律,并相互激励带动,分享和传播节能低碳绿色的生活理念,让更多的人自觉、自愿地践行节能低碳绿色生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倡议书2 为弘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宣传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现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争当节能领跑先锋。节能工作,功在当代,利在

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

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 摘要: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能源消耗量日渐增大,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规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具有专业性、技术性与前瞻性的公共政策,对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产业规划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城市空间;交通;产业结构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述 (一)低碳城市理念的含义 低碳城市指的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创新低碳技术,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建设低碳城市应该从三方面着手,包括技术应用、理念认识与制度安排。技术应用是使节能减排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手段,制度安排是使政策得以落实的机制保障,理念认识是促使人们形成低碳生活理念的认知引导,只有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实现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 (二)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也是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城市规划有着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可以减少在生产、生活与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一旦城市规划决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得以确立,则对其引起的交通出行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尤为重要。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及实现方法 (一)规划的定位 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完善相关的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低碳经济、低碳城市是理念,只有将其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才能体现低碳城市规划的作用,也是低碳城市历年进程中第一环节。低碳理念融入现有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设置低碳目标、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城市总体布局、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工程规划建设中。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理念和传统城市规划体系融为一体是现有

移动通信教案

《移动通信》教案 授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授课人:尹立强 授课对象:信工041-2 授课时间: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1、本课程教学目的: “移动通信”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较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组网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 系统、CDMA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了解移动通信组网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差别;了解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2.理解关于蜂窝的概念;了解频率复用的概念以及频率复用的模型;理解信道

分配策略以及切换策略;理解干扰与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在实际系统中用功率控制减少干扰以提高系统容量;了解各种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 3.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中的快衰落与慢衰落;掌握无线信道中信号的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传播与快衰落、阴影衰落、时延扩展与相关带宽以及信道的衰落特征;掌握分集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 4.掌握多址接入的基本概念和多址接入方式,掌握F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FDMA系统中的干扰问题,掌握T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熟悉TDMA的帧结构,了解TDMA系统的同步与定时,掌握C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原理;掌握系统容量的定义,熟悉FDMA、TDMA、CDMA系统容量的分析与比较。 5.掌握FDMA模拟蜂窝网,TDMA数字蜂窝网,CDMA移动通信系统。 3、使用的教材: 郭梯云编,《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啜钢王文博常永宇等编,《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赵长奎编,《GSM数字移动通信应用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 顾肇基译,《GSM网络与GPRS》,电子工业出版社,

推行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 作业(论文)题目:推行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任课教师姓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 研究生姓名:陈洪达 学号: 4201320000511 年级: 2013级 专业:学科教学(生物) 学院(部、所):生命科学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推行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陈洪达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现已超过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的同时,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1]。从而“美丽中国”一词风靡全国,然而近段时间遍地的“霾伏”与“厚德载雾”给“美丽中国”烙上一块伤疤,而这足以对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出警示:低碳发展,势在必行。为此,该文将对推行低碳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低碳发展的途径进行探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三代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现如今我国经济总量一跃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二。而随着十八大的圆满结束,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党政军又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中国的发展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新一代领导集体也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矢志不渝。然而,由于早期关于发展重“速度”和重“物”,导致发展过程中为追求速度而过度开发资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出现了许多并发的环境安全问题。例如近段时间一直出现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使得25个省份被深“霾”,造成交通不便的同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问题。还有沙尘天气也不断侵袭我国境内,今年就已出现了4次沙尘天气。 因此,党的十八大在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首次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并强调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而低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保证,只有推行低碳发展才能真正将我国建设成为富裕而美丽的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时期,仍处于快速工业化进程之中,而在工业化生产进程中,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就会导致一系列地环境、气候、资源等的压力。而推行低碳发展,就有利于缓解这方面的压力,以便在世界经济技术变革的潮流中获得主动权。其次,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是以投资与出口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而以高投资、高消耗导致工业产能过度扩张和过剩的同时也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使我国过度依赖出口以及形成环境、资源的压力,而推行低碳发展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现有的投

中国移动通信客户服务热线的基本概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客户服务系列教材 热线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第一章客户服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客户服务 现在企业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的竞争力降低了,因此客户管理和客户的忠诚度日益取得了支配地位。通过调查同一行业的任意家公司的质量或价格,将不会显示出巨大的差别;那么,为什么每一行业中总有一两家公司或一两件产品会有过人的业绩?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例如,公司在几年前为自己营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带来巨额利润的小环境。方法是:出售与其他人几乎完全相同,但价格更高的衣服。脱颖而出是因为出色的客户服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士想要一双合适的鞋,但由于脚的一点小问题,她的双脚需要不同的尺码。“你们会把两只不同的鞋卖给我吗?”她这样问。当然可以,毕竟,您是在。 产品使用经历客户印象!在任何与客户的互动中,客户服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是尽可能为客户创造最多的价值。目标是达成正面的关键时刻;关键时刻是一个你对客户服务先斩后奏真实情形给客户留下一个持续的印象,不论是正面的或负面的。那么,顾客为什么会离开我们?调查报告显示基本上是因为他们得不到他们想要的;这又往往同价格没有太大的关系。的顾客离开是因为“很差的服务”;是因为没有人去关心他们;(以上就有的顾客离开的因为你做的不好!而不是价格)离开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便宜的价格;离开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更好的产品;离开是其他原因。 钟不满的故事有人听到钟不满对同事说。要是我的经理以为我会对别人说:“我愿意为您服务”,那她可错了。我可不是别人的佣人,尤其是当客户自己出错时。我到这里,是来帮助他们的,不是为他们服务的。 第二节客户价值 顾客是我们所有经营活动的中心公司的策略是吸引新的顾客,并留住他们!因为吸引一个新顾客的费用是保持一个老顾客费用的倍;保留的忠实顾客,利润额在年内能增加;一个忠实的客户所使用的话费平均额为一次性使用平均额的倍;的生意来自于的顾客;区别公司的顾客,抓住最主要的顾客。在财富强公司里,的公司建有呼叫中心。对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来说,一个忠实的顾客的一生包括买车、租车、维修、零配件简直大约是万美元! 第三节优质服务所带来的收益 开发一个新客户需花大力气,而失去一位客户毋须分钟!平均每一个被得罪的顾客会告诉-个人;被告知这个坏消息的人还会告知更多的人。不要得罪你的顾客,要知道,你得罪的不是个顾客,可能是个顾客,真可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网络时代,更是瞬间传万里。的消费者说,如果他们在一个商店里的服务体验不好,那么他们将不再光顾那家商店。 调查资料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中只有会投诉,的不开心的顾客从不投诉,但是永远不会再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了。 不要以为没有投诉就万事大吉,而你却可能不知道为什么顾客都不来光临您的产品和服务。客户不满不但要处理,还要及时处理。如果用适当的方式处理顾客的投诉,个投诉客人中对个会继续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投诉被当时解决,这个数字会上升到。有投诉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你怎样处理,若处理得当,投诉可以转化为销售的动力!惊奇吗?却是事实!处理好客户的不满,重新赢的客户是最好的获利手段之一。 第四节建立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 现在我们都认识到客户对整个公司的重要性了,那么,让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客户满意呢? 首先,时刻建立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设身处地”去理解客户所处的情景及面临的困难。 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 、哪些是明示需求; 、哪些是暗示需求; 、了解客户是否满意?

企业的低碳生活

崇尚低碳生活,树立企业形象 低碳节能对于现在企业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公司实施这一模式,应根据自身特点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潮流;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公司内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大力宣传,可以真正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公司及个人的意义。 二、每个人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空调、饮水机、试验设备等,做到人走电停。 企业的低碳生活也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新型的企业发展模式,我认为现在的企业要想实施这一新的发展的模式,首先要对这一模式有充分的理解,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实施这一模式的成功经验。其次就是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实施这一发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既能够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优势,又能够使企业更好的适应相应的变化。 少开车,乘坐公司班车交通工具。现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更有人提出了包括:空调调高一度,节电百分之七。倡导人们低碳生活。就是我们生活中小小的习惯,可是众志成城。每人的一小步,就是低碳生活的一大步。积跬步,至千里。生活就是在潜移默化当中不断的发展的。所以请我们将空调高一度。汽车少开一里。为节能减排,低碳文明多做一点。家中四周多搞绿化。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二氧化碳。一举多得。 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增强危机意识、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真正了解节能环保对国家及个人的意义。 二、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电,要做到随手关闭电灯、电脑、空调、饮水机等电器设备,做到人走电停。

精益生产7个零目标

精益生产---追求7个"零"目标 摘要 精益生产是当今世界先进的管理方法,首先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业中。 精益生产的含义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的特点是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是它的核心,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旨在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响应。 精益生产的优势及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最低能减至1/2; 2、新产品开发周期—最低可减至l/2或2/3; 3、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工厂占用空间—最低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下的1/2; 5、成品库存—最低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平均库存水平的1/4; 精益生产方式是彻底地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地生产适应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其基本原理和诸多方法,对制造业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益生产的核心,即关于生产计划和控制以及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对丰富和发展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精益生产的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工序的品种切换与装配线的转产时间浪费降为“零”或接近为“零”。(2)“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零不良。 (5)“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6)“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Lead time)。为此要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7)“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摘要:在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关注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总结了他们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提出中国应该在全面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增加研发投入,以技术和市场为根本,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公共政策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number of experience.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no doubt, China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licy instruments us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ir respective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summing up the inspiration and revelation of these polies on China. Then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made: China is supposed to fully understand low-carbon economy,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fundamentally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y and market, making full use of various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Low-carbon economy Public policy 一、引言 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农业粮食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全球能源供给的严重不平衡;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国亦频繁出现。气候问题、能源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的一些基本概念培训资料

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简介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 (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二、标准 1、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由欧洲电信标准组织ETSI制订的一个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简称。它的空中接口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自90年代中期投入商用以来,被全球超过100个国家采用。GSM标准的设备占据当前全球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市场80%以上。

GSM 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漫游协定"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自由漫游。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操作维护中心(OMC):操作维护系统中的各功能实体。依据厂家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无线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交换子系统的操作维护中心(OMC-S)。与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等功能单元总体结构组成GSM系统. 2、3G是第三代通信网络,目前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GSM设备采用的是时分多址,而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GSM网络容量,业界将CDMA技术作为3G的主流技术,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中国TD-SCDMA。原中国联通的CDMA现在卖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已经将CDMA升级到3G网络,3G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 三、移动通信技术: 与传统的TDMA、FDMA或CDMA方式相比,智能天线引入了第四维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方式。

移动通信知识点(1)

1、无线通信的双向传输分为哪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基站和接收机分别用什么天线)? 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半双工通信:移动台采用单工的“按钮”方式,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 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信息的工作方式 2、什么是小区分裂?有什么原则? 当新小区所支持的用户数又达到饱和时,还可以将这些小区进一步分裂,以适应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原则:区群中所含小区数目不能小于某种值 3、什么是越区切换? 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称为越区切换。 4、什么频率再用? 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他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 5、单工通信与双工有何区别?有何优缺点? 单工通信只能通信双方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而双工通信可以通信双方同时进行消息传输。 单工:优点:电台设备简单,省电,且只占用一个频点。 缺点:只允许一方发送时另一方进行接收。 双工:优点:工作方式使用方便,接收和发射可同时进行。 缺点:发射机总是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电源消耗较大,对于用电池的移动电台是不利的。 6、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 调制的目的是把要传输的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合适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已调信号)。解调则是在接收端需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 7、什么是 FSK?

即移频键控调制,是一种用基带数字信号调制载波的频率的方式。可采用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法和非相关解调等方法调解。 8、什么是 MSK?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率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的最小频差,并要求FSK信号的相位连续。 9、什么是 GMSK? 即高斯最小移频键控调制,通过在FM调制器前加入高斯低通滤波器而产生的一种调试方式。 10、什么是 PN 序列? 一种具有近似随机噪声的自相关特性的周期性信号。 11、信号在自由空间传播增益与距离的关系? 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f或d增大一倍时,自由空间传播损耗L sf将分别增加6DB. 12、信号在空间传播是考虑多径效应时增益与距离的关系? 4倍 13、地球等效半径的概念 “地球等效半径”定义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进行,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R0变成了等效半径R e。 14、菲涅尔余隙是什么? 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 15、什么是多径效应? 在陆地移动通信中,移动台往往受到各种障碍物和其他移动体的影响,以致到达移动台的信号是来自不同传播路径的信号之和 16、衰落分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快衰落和慢衰落。 慢衰落通常与频率的关系不大,而主要与气象条件、电路长度、地形等因素有关,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