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中国和澳洲有什么不同

在中国和澳洲有什么不同

在中国和澳洲有什么不同
在中国和澳洲有什么不同

华人和澳人的观念大不同,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澳洲生活多年,觉得中国和澳大利亚就是两个世界。你在中国觉得合情合理的事情,可能澳人会觉得特别奇怪,不能理解,反之亦然。

家庭第一金钱和工作都要给家庭让路

在中国,因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病,不能给老人送终等。在澳洲,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在澳洲,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澳洲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起。

一个真实的事:有一个只身在澳洲餐厅打工的华人妇女,对一个每天靠说唱谋生的艺人说,你为什么不去中国,我可以介绍你去做英语老师。何必在这里那么辛苦。说唱艺人说:我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一份要离开我的妻子和孩子的工作好吗?我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和自己爱的人在-起,我很幸福。

带病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中国内地媒体在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澳洲你会发现,生命是第-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呢?再说流感什么的还有传染性,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政要没什么了不起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能有一张和主席、总理、哪怕就是省长、市长的单独合影,那一定很了不起了,在国内这辈子应该说没啥希望了吧…这些政要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的,哪怕是远远地撇上一眼。而澳洲的政府官员因为是靠自己竞选选民投票选举出。你有很多机会在他们竟选或活动的时候见到他们,就是总理也可在公众场合轻易地靠近。

例如,两年前时任澳洲总理的吉拉德在墨尔本唐人街参加春节庙会活动,事先居然还在媒体上公布总理到达的时间地点行走路线,一定也不担心有枪手刺客(这在美国可是不敢想象的)。若你要求与官员合影的话他们肯定笑逐颜开搂着你摆出最动人的姿势,照完了人家还谢谢你的支持。在澳洲,特别爱和领导及政要照相的,你会发现依然还是华人较多,他们习惯以此留下点印记。

离婚的男人像根草

在国内的情形就不用说了。在澳洲离婚的话,男人什么都得拿出财产的50%到75%分给妻子,如果妻子没有赚钱能力的话还要支付抚养费以保证离婚后妻子的生活水准“不显著下降”,直到妻子再嫁或死亡。孩子的抚养费更是不能少,多数州规定要支付到18岁,且男人支付的抚养费没有退税的优惠等等,男人离婚的话身价立马巨幅缩水。一般的男人如果离婚两次,可以说被剥成穷光蛋了。

在澳洲同居是收到法律保护的。未婚同居的女方在分手时也同样可以分得男方的财产。所以,澳洲男人鲜有去养小三、小四的事发生,而是下班就回家,周末陪孩子老婆。因此,在澳洲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等公民是女人,二等公民是小孩,三等公民是宠物,四等公民是男人”。总体的感觉是很同意白岩松在《你想像的澳洲其实是中国》结尾中的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而相反,那些我们一直以为占据了其道德制高点的澳洲人,他们的追求实际上与物质的关系不大,却离心灵很近。

汽车洋房是生活必须品,不是富人专有

在澳洲说到买房,基本指的是买独立房。也就是国人所说的别墅。这个基本就是普通民宅,并非有钱人才有。还有一种排屋(中国叫联体别墅)比更便宜些。这样民宅,20几

万至到千万澳元不等,产权是永久的。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说白了就是住别墅、买豪车、打高尔夫,财富自由,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

在澳洲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装的,也不是名车大房子,而是在不动声色之中,一口整齐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铜的皮肤(有钱度假晒太阳),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闲上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大笔捐款。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

有钱不等于会生活

中国现在与澳洲相比更像是暴发户社会,离贵族社会相差甚远。这个是国情决定的,也是意识决定的。在中国,有钱人肯花几千元每一个月保养自己的奔驰宝马,不愿花几百元买个营养品保养下自己的身体。因为觉得开个漂亮的车,比起臃肿的身体棒多了。住豪华的装修,但充满甲醛的豪宅,却不愿买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直到大病临头四处求医问药,却不愿意平时多预防,多锻炼,均衡营养。到了澳洲才发现,越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越是健康的,而中国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反而最不健康。我们不见得比那些澳洲的所谓成功人士更忙,只是我们意识穷乏。

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从小到大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以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在澳洲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等。反之,也会有墨尔本大学的清洁工旁听拿到了古典文学的本科学位、而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澳洲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因为喜欢和兴趣,而做了很“不合常理”的事情。这样的追求,多少也与国情也有关。在澳洲10-20年经验的蓝领年薪超过常春藤毕业生的水平。也有90岁的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在大学里学习。因此,澳洲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已经先后有1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说了这么多,并非想吐槽国内有多么的不好而澳洲有多么的好,只是想正三观,希望国人早点能够提升生活质量,虽然事实上国内的环境教育等可能真的不如澳洲,但是谁不希望能够生活的更好呢?谁不希望给子女提供能好的呢?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英美语言差异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 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中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中国传统文化对澳洲生活华人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澳洲生活华人的意义当然应该,分析如下: 华人华侨的传统文化认同及其心态 二战以后,海外华人华侨大多数已经加入居住国国籍,身份上从“客人”变成了“主人”,文化认同和心态上也已经实现了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质的转变。尽管如此,在血缘上、文化上,他们仍然同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仍然得到某种形式的传承。 (一)总的来说,华人华侨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意识始终占着主导地位 1、传统家族主义对华人华侨的影响 家族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基本文化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具有深刻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海外华人华侨来说也不例外,尤其对于早期华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从华侨、华人社团发展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最早的宗乡会馆以“敦睦宗谊,促进团结,共济互助,同谋福利”为宗旨,组织祭祀祖先、帮助新来华人、举办教育事业、提供社会保障、传播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华人社会的重要支柱。 由血缘和地缘关系发展起来的社团是华侨、华人主要的社会组织。这显然是受传统的家族主义影响的结果。甚至连华人企业集团,也大多采取家族经营的形式,核心人物多是由同一家族的成员或姻亲组成,这在东南亚的华人企业集团中表现最为突出。 通过合家团聚的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认祖归宗的活动,家族主义的价值观念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即使一些隔了好几代的华裔,仍然心眷宗邦,不少人越洋过海,不远万里,辗转回到祖国、家乡寻根问宗,拜祭祖坟。 2、眷恋故土、祖国的爱国情怀 绵绵故土情是华人华侨爱国传统长流不涸的源泉。其中既有朴素的乡土感情,也有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 传统农业文明土壤中生活的中国人有故土难离、安土重迁的情结。背井离乡,飘洋过海,寄人篱下,对于早期移居海外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一个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原因无非是躲避战乱、迫害、被拐骗劫掠或是求学、经商。在实现政治认同的转化之前,海外华侨都有“海外孤儿”的痛切感受。作为弱国侨民,他们在异国异族和异文化的包围乃至歧视中艰难谋生,乡情族念成为早期华侨维系感情、增进团结、心怀桑梓的纽带。后来,随着移民的增多,华侨社会的扩大,这种将来自不同地域,源于不同宗族,有着不同出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信仰的海外华人华侨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得到进一步升华,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海外华人的爱国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在海外的延伸。它不仅是对家乡家人的眷恋、对祖国山川河流、文化历史的热爱,更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觉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思想。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

Western students enjoy a seemingly relax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however, is not the case for students in Asia, who face crushing workloads and are often very discip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her Globalist. The decision is partly based on an inability —or unwillingness —to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tuition fees, especially given the suspicion that local schools are better anyway. After all, what more could one want from a basic education than a strong grounding in language, math and science, all subjects in which Asian schools famously excel. Our main concern is the ability of our son —and indeed the whole family — to adapt to the strict diligence that is expected of the Chinese. Apprehension increases when talking to local frie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andardized tests,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s initiated during the Sui Dynasty.Shelly Chen is at the top of the class at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ne of the city’s best middle schools. Already near fluent in English, she is studying German and ranks among the highest in her grade

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简论中国传统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异同 院专:管理工企班级:1201 学号:12432822152126 姓名:刘家富 摘要: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早已被人认知,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语言中,本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化一词的定义,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如何处理等等。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 had your meal?”“Whereare you 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 ByeBye””Seeyou later!””See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 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 m n Day.等,英语国家有”V a l e n t i n e’s Day (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Day(愚人节),Thanks

在澳洲,你需要知道这八大社会福利

在澳洲,你需要知道这八大社会福利 澳大利亚社会福利和保障津贴种类多而齐全,凡获得澳大利亚绿卡身份居民和公民,都可享受其应有的福利待遇。很多中国人都十分羡慕澳大利亚的全民福利政策,那么究竟有多好? 牛奶金 这里的牛奶金,当然不是真的指孩子喝牛奶的补贴,而是指育儿补贴。 育儿补贴都是没有等待期的,即拿到PR就可以申领。对于有小孩的家庭,从以PR身份登陆澳洲那天开始,就可以开始申领了。当然小孩也必须是PR。Family Tax Benefit Part A:只要有小孩,即发放该补助。这项补助发放额度和家庭的总收入有关。 Family Tax Benefit Part B:只要有小孩,即发放该补助。这项补助发放额度和父母的低收入一方的收入有关。相当于是对父母中一方工作,一方不工作而在家带小孩的家庭进行补贴。 托儿补助金 Rent Assistance:只要有小孩,同时是租房的,就会有租房补贴,最高额度是两周发$208。这项补助的发放额度和家庭

的总收入有关,也和租金有关。Child Care Benefit (简称CCB):小孩上幼儿园,才发放该补助。这项补助的发放额度和家庭的总收入有关。Child Care Rebate(简称CCR):小孩上幼儿园,并且父母都工作/上学至少15小时一周的情况下,才发放该补助。政府住房 为了保证人者有其屋,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房,澳大利亚 政府每年都拨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托的专门公司管理,以极低的价格出租,通常每个星期房租为15澳元左右,而且往往是很漂亮的大楼。比如墨尔本1958年奥运会 的运动员村大楼,大部分都是政府房子,奥运会结束后,大部分都给低收入者居住。什么人可以申请呢? 原则上任 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费方式把有钱人自动排除在外,基本收费原则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有一点需告诉大家,中国新移民申请政府房的人很少,部分老一代移民特别是老年群体,存在在政府住房居住。 因为凡住这种房子的多为低收入家庭,属社会底层,但是因为很多低收入人群没有车,所以廉租房总是建造在交通方便,寸土寸金的地方,但是治安不一定好。中国人往往很关心子女的生活环境,因此宁可多花点钱,也要找一个“好地区”。购房补助 为促进澳洲人买房,各个州政府都推出首次购房补贴。大部分的做法是提供1.2万至2.5万澳元的补贴,或者是减免和

中国和澳洲的生活对比

中国和澳洲的生活对比 在很多的人的观念里,移民国外是高大上有有钱人才会去做的,甚至都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要圆的多。这让小编就忍不住又想说上两句了!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只是知道,外面环境好,福利好,只有真正到了这个国家生活,才知道,一些真实的情况.就像专门捕食昆虫的植物一样,外表很美,还散发着香甜的花粉味,只要你一进来,就把你吸干!但同样也不能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否认国外福利等其他方面的设施完善,总的来说利弊皆有,至于人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移民真的好吗?”下面我们从日常生活来对比一下澳洲和国内生活的差异。也让准备移民或正在办理移民的朋友们更直观的了解接下来要走的路。 话说,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过日子要讲究精打细算。中国人多是靠省吃俭用积攒家底,澳洲人则多是依赖负债积累财富。中国和澳洲的消费文化不一样,花钱理念也不同。从一下几点来分析: 一、家庭住宅

澳洲人的“家”是“Family”,而不是中国人的“House”,甚至也不是“Home”,澳洲的Family强调家庭成员的亲情关系,而中国人的家,不仅强调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也很强调住所即“房屋”。 这也是澳洲人习惯租房,把房子看得比较轻,把家庭成员看得比较重的原因。中国人即使背井离乡,老家的房子早已空无一人,但许多人仍然把那些老房子看成是自己永恒的家。 中国人买大房子多为炫富,澳洲人买大房子是为需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民众生活改善的最大一个方面是住房变化,过去三代人挤一间房的日子已很难看见,而且居民住房拥有率直线上升,根据中国发布的统计数据,城市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为80%,有的城市达到90%。反观澳洲,根据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澳洲居民住房拥有率为65%,比2005年居民69%的住房拥有率下降了四个百分点。中国的年轻人工作后首要任务是买房,但往往是父母出钱,特别是大城市男孩,没房子想娶老婆都难。澳洲80后现在是不买房的居多,很多人表示35岁之前买房就可以。澳洲年轻人买房多不靠父母,自己攒钱付头款,然后分期付款30年。 在购买住房的消费理念上,中国人会把大房子、豪宅看成是富有的象征,有钱人才能住上别墅。中国人喜欢往大城市扎堆,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达到国际水平。澳洲人把住房看成是温暖的窝,房子的大小取决于家庭需要。有句话说,穷人住城市、中产阶级住郊区,富人住乡下,澳洲最贵的房子多数远离城市。 二、购买汽车

澳大利亚入后回国的好处与坏处

澳大利亚入籍后回国的好处与坏处 好处: 一、气候宜人 澳洲东南沿海是澳洲人口主要分布带,这里四季温和终年绿意盎然。除北昆州外,这里的居民大部分不使用空调,冬季亦无需供暖。四季蔬菜、水果、海鲜不间断应市,无污染且价廉、物美。由于气候宜人,澳洲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旅游,度假胜地。户外运动亦是这里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二、社会安定 澳洲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国度,这里远离战争、没有种族纠纷、无瘟疫、无自然灾害、无环境污染,被誉为人间乐土,世外桃园。 三、华人地位 澳洲经济发达,社会文明,200余民族,使用140种语言,和睦共处在这个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华人为澳洲最大亚裔社区约40余万人口,无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华人在澳洲社会中有着相当重要地位,这从近年来众多华人当选各地议会议员便可见一斑。华人的春节联欢和每年一次的龙舟竟渡已成为当地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华人律师、会计师、医生、建筑市、工程师、教师、行政人员、公务员、企业家、商人比比皆是。许多人在主流社会中亦是举足轻重。 四、福利体系 澳洲社会保障体系始于1910年,被全世界公认的社会福利事业的先驱。 养老金:男65岁,女60岁额度是有关收入,资产而定。凡领取养老金者可以得到优惠的医疗药品和其他卫生保健待遇。还有其它优惠如:减收交通费、地方税,电费和汽车注册费等等。 抚恤金:凡伤,残病人均可享受这一待遇外还包括接受康复治疗和培训、护理补贴、交通补贴。 失业金:澳洲对失业者制定的求援计划目的在于保证那些正在寻找职业的失业者成为谋求改善就业机会正在接受教育,培训式安置的失业者能得到足够的收入,以便维持他们自己和家属的生活。 有孩子的家庭:联邦政府的目的是保证有孩子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得到足够的收入和其它的合理资助,以解决养育孩子的费用。凡养育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女的人可以得到补贴,家庭补贴通常每两周发一次,交给主要监护人,一般都是交给孩子的母亲。低收入家庭可以得到更多的资助。 特殊资助:在澳洲,还有一种在特殊情况下给予资助的项目。其目的是鼓励自助和经济独立。 五、义务教育 学龄前儿童教育:澳洲绝大多数儿童在5岁进小学前在学龄前中心学习。中心一般招收四岁的小孩,每天为两批小孩上课。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教学总结

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英文)

Western students enjoy a seemingly relaxe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is, however, is not the case for students in Asia, who face crushing workloads and are often very disciplined. In the first part of her Globalist. The decision is partly based on an inability — or unwillingness — to spe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tuition fees, especially given the suspicion that local schools are better anyway. After all, what more could one want from a basic education than a strong grounding in language, math and science, all subjects in which Asian schools famously excel. Our main concern is the ability of our son — and indeed the whole family — to adapt to the strict diligence that is expected of the Chinese. Apprehension increases when talking to local friends.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tandardized tests, beginning with the ancient imperial exams initiated during the Sui Dynasty.Shelly Chen is at the top of the class at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ne of the city’s best middle schools. Already near fluent in English, she is studying German and ranks among the highest in her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澳洲生活用语 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澳洲生活用语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 ?| ?浏览:243 ?| ?更新:2013-05-25 19:02 俗话说澳洲是个大农村,地大物博,人口少,人民还算朴实,充满着农村气息。不仅这样,澳洲虽然是英语国家,但澳洲当地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澳洲口音,这种口音无论是在时髦的美国还是典雅的英国,都是农村人的代表。澳洲口音农村的程度就像一个外地人来到上海,用本山大叔的口音向上海小姐问路,上海小姐多数都会在心里偷偷念一句“乡窝宁”。 但是,许多的亚洲移民抱着融入当地的想法,乐此不疲地埋头学习澳洲口音,努力练就一口本山大叔似的英语口语,以此作为融入澳洲主流社会的标志。但是,对于到澳洲留学的学生而言,笔者认为与其花大力气学习澳洲口音,不如先掌握几个最常用的澳洲生活用语,毕竟地道的表达比地道的口音更容易掌握,下面就介绍几个最常用的澳洲生活用语,教你马上和澳洲人打成一片。 一句G’ day 走天下 这是最著名的澳大利亚问候语,真正的发音为"葛day"。无论是早上,中午还是下午,只要是见到比较熟悉的人,都可以这跟对方说。使用频率相当高。不过这句话不用于职业场合,而且总的来说男性说 G' day 的频率比女性高,因此女性在使用这句话时特别要注意场合。 How are you going? 等同于How are you 同样使用频率很高的问候语,实际上就等于How are you? 如果在澳洲,你跟别人说:How are you,那就out了,实际上很少人会这么说。记得第一次别人跟笔者How are you going? 时,我心里还在默念:I am not going anywher e…, 后来才发现,最佳的回答应该是“Not bad”, 无论事实的你过得很好,都只会淡淡的回一句“Not bad”, 这也表现了澳洲人在与别人分享个人情况仍然保持着谦虚保守的态度,一句“Not bad”,既不分享喜悦和分享悲伤的必要都省掉了。

(完整版)澳大利亚人文地理历史汇总

澳大利亚人文地理 澳大利亚(Australia):地处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世界上第六个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相当于五分之四个中国。人口2327万(2013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四面环海、远离他国,和最近的邻居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距离也有200公里之遥。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其边缘海海岸线长达370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它就像一片巨大的树叶,孤零零地漂泊在烟泊浩淼的大洋上,给人以远离尘世、静谧逍遥的感觉。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也是最安全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

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Sydney)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 澳大利亚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沿海地带,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带,适于居住与耕种。 澳大利亚的气候怡人,有两个气候区,北面(南回归线上)是热带区,其余地方属于温带区。澳大利亚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季节与北半球相反。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降雨量在460毫米左右,四季月份与气温如下:春天:9~11月,最高气温20℃,最低9℃。夏天:12月~次年2月,最高气温25℃,最低14℃。秋天:3~5月,最高气温20℃,最低11℃。冬天:6~8月,最高气温14℃,最低6℃。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什么? 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澳大利亚的最高政治领导人是谁? 中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10月1日,澳大利亚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

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篇一:中国与英美文化差异】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越来越广泛,而文化一直跟随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见证着 国家的兴衰存亡。纵观世界,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都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在不断发展的国际社会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内 容和含义,随着大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使得各国之间文化交 流和碰撞也日益频繁。本文就目前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差异所在。中国论文网 /9/view-6808314.htm 关键词:英美文化中国文化差异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 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 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 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 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 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 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 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 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 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 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 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 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 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 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

略论早期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 廖大珂 澳洲长期处于孤立的状态,给人以神秘感。在欧洲人看来,澳洲是由他们发现的。然而,自本世纪以来,这种观点受到了挑战。1953年澳大利亚学者C.P.菲茨杰拉德在《是中国人发现了澳洲吗?》一文中,根据在达尔文港附近出土的一尊寿老雕像,推测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澳洲。(1)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论述这一发现时也说:寿老雕像是“1879年发掘者们从修路时须推倒的一棵至少有200年树龄的老榕树的根部,于地下4米深的地方发掘出来。出土时,小雕像因年久而变黑,具有明代或清初的风格,因此推定它与郑和同时代则是十分合理”。(2)在国内,近来赵志华先生的一篇论文则提出,《郑和航海图》中的未名陆地是澳洲大陆,因此郑和船队可能到过澳洲海岸。(3)李万权与赵志华两先生进而认为:“这片未名地可以确信是郑和船队第三次远航澳洲实地探察后才绘在航海图上的”。(4)以上的推测和论断虽未免过于大胆,且缺乏可靠的证据,但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澳洲是郑和船队发现的并绘在航海图上的吗?在欧洲殖民者东来之前,中国人是否到过澳洲?其实,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的遥远的年代,中国人就已经知道在南方的海洋中有一块大陆,并到过澳洲,对澳洲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模糊到较为清晰的过程,并在中国史籍中留下记载,《郑和航海图》上的未名地不过是在前代记载的基础上绘制的,反映了宋元以来中国人对澳洲的认识。 一. 澳洲是距离其他大陆最远的一块大陆,它三面的被广阔的海洋所环绕,只是北面的海洋借星罗棋布的马来群岛才与亚洲大陆相联结。因此,早在欧洲人东来之前的几个世纪,马来人就已知道澳洲,但却认为它不适合人类居住,将其称为“死亡之地”,(5)后来苏拉威西的布吉斯人(Bugis)为了捕捞海参,卖与中国人,来到澳洲北部沿海,除了在它的海岸进行捕捞活动之外,并没有深入内地。他们把那里称为“麻那加(Marega)”,意即“海参地”。(6) 古代阿拉伯人受古希腊地理学的影响,也相信南方存在着一个大陆。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积极开拓与东方的贸易,阿拉伯人纷纷扬帆东来,到马来群岛进行商业活动,甚至抵达距澳洲只有一箭之遥的香料群岛购买丁香。(7)他们虽然从马来人那里听到一些关于南方大陆的传闻,但认为那里无所出产,也没有商品可供购买,所以没有登上这块土地。(8)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擅长航海的民族。早在汉代,中国的海船已航行在马来群岛和南印度附近的海域。(9)但是早期的对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进行的。到了唐代,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尤其是天宝十年(751年),唐朝在怛罗斯战役中失利,对外陆路交通受阻,于是海上交通就取而代之,蓬勃发展。中国的海船不仅远航东南亚.印度半岛,甚至可以直航波斯湾。如,“唐王榭,金陵人。家

澳洲和中国外奶粉标准对比

国内和澳洲奶粉及婴幼儿乳粉的要求指标项目对比 1 乳粉对比 1.1 理化指标 表1 中国和澳洲乳粉标准理化限量对比 量;澳洲乳粉引用标准:Australian 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Standars 2.5.7 Dried Milks, Evaporated Milks and Condensed Milks,Standars 1.4.1 Contaminats

and Natural Toxicants;表中“/”表示引用的产品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1.2 微生物指标 表2 国内乳粉微生物限量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Standars 2.5.7 Dried Milks, Evaporated Milks and Condensed Milks 表3 澳洲乳粉微生物限量 表示引用的澳洲产品标准或微生物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2 婴幼儿配方食品对比(乳基) 2.1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理化指标对比 表4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理化限量对比

注:中国引用标准GB 10765-2010 婴幼儿配方食品;澳洲引用标准Standars 1.6.1 Infant Formula Products 表5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矿物质限量对比

物限量;澳洲引用标准Standars 1.6.1 Infant Formula Products,Standars 1.4.1 Contaminats and Natural Toxicants;表中“/”表示引用的澳洲产品标准或微生物标准中无特别说明。 2.2 中国和澳洲婴幼儿配方食品微生物指标对比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长秋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200020 中国:上海)[摘要] 澳大利亚是当今世界各国中较为重视环境保护且其环境保护也比较富有实效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国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澳大利亚政府、企业、各类组织及公民都对环境保护给予了极高的热情,并对各方面对本国环境与资源给予了综合的保护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但在不少方面也都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此,需要在考察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词] 澳大利亚;环境保护;中国;启示 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日趋恶化。目前,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显著增加;海洋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而大气污染的范围也愈来愈严重,并引发了直接影响整个生物圈机制和功能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三大问题……。环境问题的恶化对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并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环境问题负面效应的日益显露,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对本国环境的保护,并将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职能管理活动的重要高度。作为上述国家之中的一个光辉典范,澳大利亚在本国的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当前我国已经将科学的发展观作为基本发展观的情况下,借鉴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保护好我国的环境,无疑将对我们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概述 1.1 国民的良好环境生态意识 澳大利亚是世界环境保护做得相对较好的国家之一。在澳大利亚,政府和一些志愿者经常发起组织一些环境保护活动,如“挑战温室效应计划”及“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等,许多公民都参加过各种类型的环境运动或自然资源保护活动。澳大利亚人具有较为先进的环境理念。他们很早就摆脱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陈腐观念,树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理念。这一点,在澳大利亚国徽的设计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标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