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淘汰滞品流程

(完整版)淘汰滞品流程

(完整版)淘汰滞品流程
(完整版)淘汰滞品流程

淘汰滞品流程

某企业商品汰换流程描述

(1)商品汰换流程的应用是为了确保及时淘汰销售业绩不畅的商品;提高门店单品经营效率和货架效率;同时有效避免滞销商品的高库存风险和物流成本支出。

(2)在对进店销售一段时间的新商品进行经营业绩评估,根据经营评估结果对新商品的销售状态从"N=新商品"调整为"A=正常商品"或"D=淘汰商品"。

(N代表New,A代表Accepted,D代表Deleted)

(3)对现有商品进行经营业绩评估时,根据经营评估结果对现有商品的销售状态从"A=正常商品"调整为"D=淘汰商品";一旦商品状态标注为D,则意味着该商品将不再订货;但不会影响该商品货架库存继续销售和办理商品退货。

(4)现有商品进入D状态原因包括:经营业绩较差;商品换季;伴随流行主题更替的商品更替;制造商的产品更新换代等。对于非季节性和主题性商品;采购部门可以设定每季度的商品更新/汰换率目标(分业态制定商品汰换百分比指标)。

(5)关于滞销商品的处理意见通常包括:退货;通过促销/商品降价尽快消化现有库存;调拨到其他门店。

(6)采购买手对于《淘汰商品清单》内需要保留/观察的商品应给出相关说明和业绩改进对策。

(7)采购买手应及时填写《淘汰商品周报表》。

(8)采购人员在进行商品汰换的同时应考虑新商品引进,尤其是在确定汰换商品时间时候更应注意与新商品进店时相协调,避免出现空架现象或滞销商品长期积压在门店库房内情况。

淘汰的最后环节--商品退货

退货的处理方式是滞销商品淘汰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退货处理方式

传统的退货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总部集中退货方式,即将各门店所有库存的淘汰商品,集中于配送中心,连同配送中心库存淘汰商品一并退送给供应商;

二是门店分散退货方式,即各门店和配送中心各自将自己的库存淘汰商品统计、撤架、集中,在总部统一安排下,由供应商直接到各门店和配送中心取回退货。

传统退货处理方式是一种实物退货方式,其主要缺陷是要花费大量的物流成本。

新的退货处理方式

为了降低退货过程中的无效物流成本,目前连锁超市公司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淘汰商品确定后,立即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商谈2个月或3个月后的退货处理方法,争取达成一份"退货处理协议",按以下两种方式处理退货:一是将该商品作一次性削价处理;二是将该商品作为特别促销商品。

这种现代退货处理方式为非实际退货方式(即并没有实际将货物退还给供应商),它除了能大幅度降低退货物流成本外,还为超市促销活动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

①选择非实际退货方式还是实际退货方式的标准,是削价处理或特别促销的损失是否小于实际退货的物流成本。

②采取非实际退货方式,在签订的"退货处理协议"中,要合理确定连锁商和供应商对价格损失的分摊比例,零售企业切不可贪图蝇头小利而损害与供应商合作的良好企业形象和信誊。

③对那些"保质期"是消费者选择购买重要因素的商品,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也可参照淘汰商品(虽然该商品本身不属于淘汰商品)的非实际退货处理方式,签订一份长期"退货处理协议",把"即将到达或超过保质期的库存商品的削价处理或特别促销处理办法"纳入程序化管理轨道,以免频繁谈判的成本。

④如果退货物流成本小于削价处理损失,而采取实际退货处理方式时,超市公司要对各门店退货撤架以及空置陈列货架的调整补充进行及时统一安排,保证衔接过程的连续性。清除淘汰商品的"尾巴"

在现在的大部分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很多企业的商品数据信息冗余程度非常高。

笔者曾经接触过某300平米左右的标准超市门店,全年实际经营的商品种类在6000种左右,而门店的系统信息中共有45000条数据,其中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前曾经引进销售了一段时间后被淘汰了的商品--多年的长期累积了大量的垃圾信息,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非常繁琐,同时也不便于进行品类和商品经营业绩的分析。

这样,门店很多新来的管理人员不了解已经淘汰的商品情况,经常抱怨说系统中的很多商品门店为什么没有,或者抱怨每次商品盘点总是有很多无用的商品信息。采购则是经常在这个浩瀚的数据海洋中,不知道该分析或采购什么商品?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滞销商品信息没有及时从信息系统中清除。

当然,由于零售企业存在很多商品正式退货后和帐务结算的差异性,以及为了避免该种商品再次被引入门店进行销售或者再次引进的时候有原始资料可以对比,而将该种商品定义为淘汰商品属性(让系统自动辨认),从此后该种商品就不会在日常经营的商品档案中出现,当零售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调以前的淘汰商品时,也可以及时的出现。这样,信息系统就解决了零售企业滞销商品没有完全推出超市的"尾巴"问题了。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目的 对不合格之物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品与合格品相混用;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杜绝品质问题的发生。 2.适用范围 凡本公司产品质量不合格品控制均适用。 定义 无 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来料检查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标识及出货检查过程及客户返退不合格品的标识及处理。 4.2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怀疑品进行标识隔离。 4.3 仓库负责仓内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4.4 注塑部负责对初始调机品的隔离、报废处理。 5.运作程序 来料 品质部对来料进行检查,若判定为不合格品,放置在“不合格品放置区”,作好标识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按《来料检查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针对较急的物料或相关 部门对品质部判定有争议时,可相关部门根据MRB作业流程召集MRB小组进行评审,按 评审的结果实施。 当来料检查判合格物料在生产线上发现异常时导致生产线无法正常生产时,由车间负责人按《生产发现来料异常处理指引》反馈给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仓存调查并反馈给其 它部门处理。 经来料检验判合格物料在生产线使用过程中选别出个别不合格来料由生产部门累计退回到仓库,由品质部对此不合格品进行确认,确认结果填写“生产退料单”,将不 合格品放置在“不合格品放置区”,作好标识,并通在采购部联络供应商进行退货及补 货处理。 5.2制程 在生产过程中,车间员工将自主检查怀疑品/不合格品放置在红色不良品胶箱内,由QC 每两小时进行确认一次,确认合格品直接由员工包装好;确认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

品 箱内,并将确认结果记录入《注塑部生产日报表》进行统计后不良品由车间自行报废处 理,若IPQC检查发现不良品内混有良品且良品率﹥3%则通知车间领班安排人员重新进行 全检选别同时对员工自检标准进行培训;若员工自检不良率﹥3%则由机台作业员或QC 向技术员或领班提出改善要求,并将情况填写《注塑部生产日报表》中备注栏内; QC参照作业指导书、样板及检查标准书进行现场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良率﹥3%时,由现场QC填写《制程异常通知单》、《产品扣留单》经负责人(或以上级别管理人员) 确认后(夜班时可先发出待白班补签)通知技术员或领班改善,跟踪确认改善效果。 当班领班接到QC发出《产品扣留单>>后对判定为不合格的安排员工按品质部的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当领班对品质部的评价结果有异议的时候,可由领班按MRB作业流程召集相 关部门进行MRB评审,并按评审的结果对不合格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产品由QC进行复检 验货。 返工出来的不良品由车间领班填写《不良报废申请单》经品质部签名确认后报废处理 5.3 出货(成品) 品质部对出货检查,若判定不合格根据《出货检查作业指导书》流程作业。 检查过程中产品测试的报废品放置于品质部处指定的不合格品箱,每星期一次作报废处理。 当产品在客户处出现质量问题时,在收到客户的反馈信息后,品质部负责确认并作相应处理。 客户退货由品质部进行确认,合格品办理入仓手续,不合格品则品质部进行统计数量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 已出客户处的不合品由品质部及时向客户反馈并将不合格品追回处理。 降级接收处理 经返修或不经返修作为让步接收;返工或返修时则需求相关技术部门建立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来指导作业;让步接收需得到客户的特别许可。 降级改作他用,必须获得客户的特别许可。 5.4 存品 仓存超过规定保存期限的产品,由仓库通知品质部QA组进行品质确认,合格后继续保

不合格品的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Written/Revised by XXX Date 日期: 2008/05/10 Reviewed by: 审核人:XXX Date 日期: 2008/05/20 Approved by: 批准人:XXX Date 日期: 2008/05/20 分发部门/岗位:QA 生产物料 目的 描述公司内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确保不合格的进厂物料不用于生产,不合格的中间 体不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范围 适用于公司进厂验收不合格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经检验、评价不合格产品。 附件 序号附件类别附件登记号附件名称 1 记录4-105 不合格品处理指令 2 记录4-106 不合格品管理记录

Heading 标题Text 正文 Responsibility 责任人 3 生产产品对于不合格产品,执行SOP 1-0006“偏差的调查处理”。 根据偏差调查的处理意见,QA开具不合格品处理指令,分发至生 产、仓库等相关部门。 —可返工或再处理的产品,车间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指令制定相 应的生产指令、领取需返工/再处理的不合格产品。 —需报废的中间体,中间站管理员凭不合格处理指令填写入库 单将该批物料转移至仓库不合格品贮存区。仓库管理员根据 不合格品处理指令及生产车间填写的入库单核对无误后接 收,该批中间体的库卡亦相应转移至仓库管理员处。贮存于 中间体库的中间体,由仓库管理员移至不合格品贮存区存放。 —需报废的成品由仓库管理员移至不合格品贮存区存放。 3 贮存存放于仓库不合格品贮存区的不合格品,仓库管理员应负责在每 一包装上给予不合格标签,并建立不合格品管理记录。 仓库管理员 4 销毁仓库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事宜。具体的处理执行SOP 6-0002 “三 废的处理”。 仓库管理员 处理前仓库管理员应根据不合格品处理指令核对不合格品的名 称、数量等,并在不合格品管理记录上做好记录。 变更摘要 CHANGE CONTROL HISTORY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物料处理作业规范 1、目的: 规范不良品退料流程,明确不良品归属和处理责任。 2、适用范围: 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产生的不良品处理,以及不良品仓库存处理。3、引用文件: 3.1 JS-COP-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2 JS-WI-PM-22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 4、定义: 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 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或因产品元器件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5、职责: 5.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5.2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5.3 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5.4 资材部: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 6.1 生产退料作业 6.1.1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6.1.2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小票,单据和小票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 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6.1.3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IQC 裁定,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物料员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6.1.4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6.1.5 物料员拿仓库签字的退库单交物管开单,属“来料不良”的开调拨单领取良品材料,“作业不良”的开领料单超耗领取良品材料。 6.2 不良品仓库存处理作业: 6.2.1 仓管员每天对所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品做电子档帐,在次日9 点前转发至物管、采购部、品管部,以便不良品周转信息的查询。 6.2.2 急需材料、批量性的不良品要当天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附来料检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同时跟进处理进度,并将结果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

_关于临期商品的处理管理办法

人人乐商业集团文件 人集字[2007]第008号 关于临期商品的处理管理办法 各部门、各区域公司、各购物广场: 为加强商品管理力度,有效提升顾客服务水平、减少商品损耗,扩大“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商品”这一理念的积极影响,增强员工的商品质量意识并激发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现针对临期商品的处理作如下规定: 二、临期商品撤架日期规定:

三、临期商品清理 (一)、采购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需明文约定是否可以退换货或承担损耗率,明确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的处理。 (二)、配送中心及各分店收货部应严格按照上表对有使用期限的商品进行验收,并做好商品在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购物广场经营管控部每周组织各商品、职能部门进行一次商品质量大检查,商品部排面负责人和排面促销员每天对排面及库存商品进行自查,对发现的临期残损商品应马上下架分区域封存并制作临期残损商品明细单,汇总上报给相应的商品部主管。商品部门主管在接到明细以后需确认商品是否可以退换。(临期商品撤架日期规定参照上表) 1、对可退换的商品,商品部主管应在商品停止销售前三天(外区提前五天)通知供应商去分店退换商品,同时知会相应的品类采购。非直接退货商品,采购需在三个工作日回复分店处理意见。 2、不能退换的商品,且不影响到顾客消费安全的,商品部门主管需在商品停止销售前一周将明细提报给采购中心申请降价处理,并抄送分公司物价。采购中心需将处理方案在收到提报后7日内(非食品21天内)反馈给分店商品部,对同时抄送给分公司经营管控部。降价的幅度由临期残

损的具体情况而定;分店商品部在收到采购的处理意见当天即按照采购回复对临期商品进行清理,如果清理效果较差(时间过半,销售数量没有过半),可申报二次处理,所有临期商品原则上要在处理期全部清理完毕。未清理完毕的由分店制造报损单作报损处理,对报损的商品由分店财务部、经营管控部、收货部和商品部主管共同确认商品的残损值,内销员工或进行其它方式的处理。 3、不能退换且影响消费安全的商品,在临期撤架后由商品部主管制作报损单,分店店长签字确认后交由收货部报损,此类商品在报损后销毁并清理出商场。 4、财务中心在供应商结算时按照合同分担比例和分店提供的报损数据对供应商进行扣款; (四)、不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 不可退货临期商品应提前申请处理。保质期为6个月以下(含6个月)、三个月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一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一年以下(含一年)、六个月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三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两年以下(含两年)、一年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五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两年以上的,在保质期前八个月进行清理申报,采购中心在收到分店提报日起7天内(非食品在21天内)必须将处理方案反馈给分店商品部。 (五)冷冻食品退货处理按现行流程执行。 (六)、临期商品清理注意事项 1、可退货的临期商品,分店商品部需在采购要求的时间内将完成所有临期商品清退工作,并及时向采购反馈清退进度。 2、降价(买赠)清仓商品,必须在指定的区域进行销售,并明确标示出“清仓处理”等字样,此类促销商品不允许出现在排面上。 3、所有处理方案必须经区域采购经理审批后下发分店。如需负毛利操作必须按《关于规范负毛利操作流程的管理规定》(人集字[2006]第007号)流程审批。 4、所有报批邮件及批复邮件必须抄送给分公司经营管控部,以备监督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图

1.0目的: 1.1 建立书面化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执行运作,以确保不合格品能够及时地标识、隔 离,验证、处理,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被误用。 1.2 及时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 2.0 围: 1、适用于公司生产用材料/配件、半成品/成品不合格品的识别、控制及处理。 3.0定义 3.1不合格品:经检验(含客户验收、员工自检)发现的不符合检验标准的原材料、半成 品、配件、产成品。 3.2 产品质量问题等级:根据产品质量问题的轻重程度,将产品质量问题分为三个等级: 3.2.1轻微:表面轻微变形、划伤、色彩不均、尺寸超差3mm以等客户不易察觉的质量问 题; 3.2.2一般:比较明显的变形、划伤、色彩不均、尺寸超出公差3mm以上(但不影响安装) 等客户可接受的质量问题; 3.2.3严重:产品安全性能、开关性能、与订单要求不符(材料、款式、规格、开向、锁 向等)、外观明显的歪斜、变形、色差等质量问题。 4.0职责 4.1 品质部:负责来料及产品的检验、判定,不合格品的标识、验证、记录、评审。 4.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负责对经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退回产品 进行返工、返修、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4 技术部:参加不合格品的评审、改进措施的制订、实施; 4.5 营销部:负责参与不合格成品的评审; 4.6采购部:负责参与不合格来料的评审,协助品质部监督供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 4.7仓库: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标识及保管、协助不合格品的处理; 4.8副总经理:负责或指定人员负责批量性、重大不合格品的让步接收、退货(来料不合格)、 让步放行、报废(不合格成品)的最终批准。 5.0 工作程序流程: 5.1 来料(原材料、配件)检验

临期及问题商品处理流程.docx

文件名称临期商品处理管理规定编制 / 修订采购部 文件编号营运制度 -0001审核董静 发布日期2017 年 9 月 7 日批准胡展梅 版本第 1 版是否受控是发布综合管理部适用范围全公司分发号控制执行部门综合管理部 临期商品处理管理规定 商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当今商业竞争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但一直以来各购物广场质量问题仍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临近过期商品的处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了加强对临近过期商品的管理,杜绝过期商品的存在,维护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声誉,特做如下规定: 1.0各品类商品按以下日期进行验收 品类保质期验收日期备注 天数≤ 3第一天早上送货验收 3< 天数≤ 7前 2 天送货验收 7< 天数≤ 15前 3 天送货验收 15< 天数≤ 30前 5天送货验收 食品、1 个月 <天数≤ 3 前 7天送货验收个月 鲜食类畅销品 3 个月 <天数≤ 6 前 15 天送货验收除外 个月 6 个月 <天数≤ 前 1个月送货验收 12 个月 12 个月 <天数前 3个月送货验收 非食品所有 前 1/2 保质期内且在生产日期后一年内送货 验收 1.1有效期为一天的,当天未售完的须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2有效期为七天以下(含七天)、一天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3有效期为半个月以下(含半个月)、七天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4有效期为三个月以下(含三个月)、半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七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5有效期为一年以下(含一年)、三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6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两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1.7公司责令处理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各分店必须按要求及时清理。 1.8 临期商品清理 1.8.1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 1.8.1.1临期商品由各门店店长统计并提报给采购部;统计和申报责任人为各门店店长。 1.8.1.2临期商品清理申报时间,商品临期前 35 天提报;采购中心需将处理方案在商品临期前30 天反馈给门店店长,同时抄送给运营中心。如果处理效果较差(时间过半,销售数量没有过半)可申报二次处 理(注:此条要求的使用范围,保质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商品)。 1.8.1.3所有临期商品原则上要在处理期全部清理完毕,如有少量剩余,按退货操作。 1.8.2不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

临期及问题商品处理流程

临期商品处理管理规定 商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当今商业竞争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但一直以来各购物广场质量问题仍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临近过期商品的处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了加强对临近过期商品的管理,杜绝过期商品的存在,维护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声誉,特做如下规定: 各品类商品按以下日期进行验收 有效期为一天的,当天未售完的须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有效期为七天以下(含七天)、一天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有效期为半个月以下(含半个月)、七天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有效期为三个月以下(含三个月)、半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七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有效期为一年以下(含一年)、三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有效期为一年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两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公司责令处理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各分店必须按要求及时清理。 临期商品清理 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 临期商品由各门店店长统计并提报给采购部;统计和申报责任人为各门店店长。 临期商品清理申报时间,商品临期前35天提报;采购中心需将处理方案在商品临期前30天反馈给门店店长,同时抄送给运营中心。如果处理效果较差(时间过半,销售数量没有过半)可申报二次处理(注:此条要求的使用范围,保质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商品)。 所有临期商品原则上要在处理期全部清理完毕,如有少量剩余,按退货操作。 不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

操作流程与可退货临期商品清理相同。 保质期为6个月以下(含6个月)、三个月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一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一年以下(含一年)、六个月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三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两年以下(含两年)、一年以上的,在保质期前五个月进行清理申报;保质期为两年以上的,在保质期前八个月进行清理申报,采购部在收到分店提报日起五天内必须将处理方案反馈给门店店长。 所有临期商品原则上要在处理期全部清理完毕,如有少量剩余(剩余数量少于申请数量的20%),按报损操作。 临期商品清理注意事项 退货处理,门店店长需在采购要求的时间内将所有临期商品清理归位,并及时向采购反馈清退进度。 降价(买赠)清仓,必须在指定的区域进行销售,并明确标示出“清仓处理”等字样,此类促销不允许出现在排面上。 所有处理方案必须经采购总监审批后下发门店。如需负毛利操作必须先向总经理申请;审批后执行。监督机制 如在卖场货架上出现超过临期的商品时,部门第一责任人将按售价全额买单,运营中心不定期负责检查处理。 门店在申报临期商品明细时,如出现迟报或漏报导致临期商品无法在有效陈列期内清理完毕的,由部门第一责任人按进价全额买单。 采购接到门店提报的临期商品处理明细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给出可操作性方案的,由采购相关责任人承担此批临期商品的全部金额。 门店接到处理方案没有按要求操作导致临期商品无法在有效陈列期内清理完毕的,由部门第一责任人按进价全额买单。 如门店经过二次申报处理后,仍有较大量临期商品无法处理完时,将追究相关采购人员的责任。(标准:剩余商品数量超过申请数量30%,责任承担金额为剩余商品金额的50%,其余报损)注:“商品有效陈列期”即商品从进场陈列到临期撤架日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各门店不积极对商品组织售卖,或者商品不上架销售等因门店原因致使商品临期,由店长全额买单。 临期商品统计表 经手人:部门主管:店长: 有问题商品处理、报废程序 目的 为了及时发现有问题商品,正确分析有问题商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及时处理有问题商品,保持超市库存的有效性、合理性,防止有问题商品上架销售,减少有问题商品所带来的损失,维护超市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超市所有门店有问题商品(包含但不限于顾客退货、残次、滞销品等)处理的全过程。术语

临期品处理办法及流程

临期品处理办法及流程 一、目的: 通过专人日常排查工作,及时发现临期商品,提前做出处理办法,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损耗的目的。 二、临期商品界定 商品剩余有效期为商品保质期的一定比例时,此部分商品为临期商品;具体涉及品类如下表: 三、临期商品处理要求 1、所有可退、换的临期商品,仓管及时填写《临期商品统计表》,每周一中午12点前将表格传递采购部,由采购部相关人员联系供应商进行退、换货。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沟通退换、货原因、数量及约定退、换货日期等,并做系统《退货单》或直接补进相对应

的商品。 2、不可退、换的临期商品,由收货部与运营部沟通是否可以作为赠品使用经运营部确定并报批后进行在线削价销售或消库处理。 3、对于下架的商品,由收货部与行政部沟通是否可以采取内购方式处理。 4、对于超过保质期的商品由收货部、财务部、行政部做商品报损处理。 四、临期商品处理流程 1、临期商品退换货处理流程 以先换货后退货的原则执行,以降低公司及供应商损失 1)仓管人员整理可退换货临期商品,并填写《临期商品统计表》,并在每周一中午12点之前将《临期商品统计表》传递至采购部。 2)采购部与供应商沟通退换货,确定是按照退货处理,还是换货处理,并约定退、换货日期、退换货数量等内容。 如要做退货处理,采购直接做系统《采购退货单》,并跟进账务处理。 如要做换货处理,采购直接手工填写《供应商调货单》,仓库根据《供应商调货单》做相对应的商品入库。 3)调换货到货后,仓库做正常商品的入库处理。 2、不可退换货临期商品处理流程 -绑定销售或赠品处理流程 使用范围:商品剩余有效期为商品保质期的1/6时,商品保存原有的使用价值,不影响正常销售的商品。 1)仓管人员整理不可退换货临期商品,并填写《临期商品统计表》,并在每周一中午12点之前将《临期商品统计表》传递至运营部。 2)运营部根据临期状况界定商品临期状况,如可以用于绑定销售或赠品使用的,填写《临期商品处理意见表》,并注明商品处理意见及方式方法,并由运营、财务、总经理等相关人员确认签字。 3)根据处理意见表,运营部做《活动计划方案》,并将《活动计划方案》、《临期商品处理意见表》一同回传仓库,在仓库收到客户订单时直接绑定或做赠品使用,并作消除库存处理。 -下架商品处理标准 具体标准如下:

门店商品保质期检查流程

中百连锁超市 门店商品保质期检查管理流程 1.0目的:指导门店进行商品保质期的日常管理,确保商品保质期部出现问题。 2.0适用范围:所有食品超市 3.0内容: 3.1职责分工和要求: 3.1.1店长:对门店商品保质期管理负总的管理责任,要求店长必须高度重视门店商品保质期管理,并亲自定期对门店的商品保质期情况进行监督抽查,要求店长每月对各部组的商品保质期抽查不少于1次。 3.1.2品类主管:对商品保质期管理负直接管理责任,要求品类主管每天对员工的商品保质期抽查不少于1人次。 3.1.3店面主管:对门店商品保质期管理负督导责任,要求定期组成以店面主管为组长,门店后备主管、见习主管、优秀员工为组员的门店商品质量检查小组,每周对各部组的商品保质期抽查不少于1次。 3.4.4员工:是所分管商品保质期的直接责任人,要求必须每天对所分管商品进行保质期检查,特别是保质期短、周转慢的商品,同时要求将到撤柜日商品及时撤柜,不得出现到期商品仍在柜销售。 店长、品类主管、店面主管《门店商品保质期抽查记录、反馈表》见附表一。 3.2员工检查管理流程: 3.2.1验收:来货时验收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商品鲜度(保质期)管理规定》中门店收货日期标准进行验收、收货,不符合收货日期的一律拒收。 3.2.2上货:员工上货时要求对上货商品分批次确认生产日期,并对来货商品按批次建立保质期管理档案,根据计算的保质期撤柜日期以月为单位分别记录到不同的档案本中,具体档案表见附表二。上货时要求依据“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陈列,杜绝随意陈列造成早生产晚销售不利于商品保质期管理现象的发生。大店(长宁、临朐、民主)可重点对容易出现保质期问题的商品进行建档管理。 3.2.3日常检查:门店员工根据《商品鲜度(保质期)管理规定》及保质期档案每天上班或交接班或较清闲时间段按月份对当日需撤柜商品进行检查、撤柜,对已撤柜商品及时注销,新来货商品及时登记。 3.2.4临期商品处理:对检查发现临近撤柜日商品或处理中临近到期商品撤架后,由责任员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一)目的 保证商品先进先出,有效避免过期商品。 (二)范围 1、适合于保质期、保存期、有效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期)等所有商品,包括食品、药 品、化妆品、部分消杀用品、部分玩具等。 2、以下所称保质期包括保存期、有效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期)等。 (三)内容规定 一、商品先进先出管理 1、批量较大的商品验收后,整箱商品应按照生产日期先后顺序存放,仓库内每层货架最前 面、最上面应存放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依次至最下面、最后面应存放最后生产日期的 商品。 2、商品在出仓时,应先出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依次至最后出最后生产日期的商品。 3、商品上柜时,应按照生产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摆放在货架的最前 面,依次至最后生产日期的商品摆放在货架最后面。 4、商品销售过程中,营业员必须随时注意按照商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商品进行整理,并填 写商品保质期检查表。 5、对没做到先进先出的当事人,将根据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给予相应惩处。 二、商品过期、临过期时间界定 1、概念 1)商品验收期:是指在商品进入保质期后可以进货验收的时间。 2)商品保质期临期:是指商品在达到保质期前必须对销售剩余商品进行处理的时间段。 3)商品过期,是指商品超过保质期。 2、商品保质期验收、临期商品下架要求: 1)物流中心送货商品的保质期限要求:国产商品的剩于保质期必须在该商品整个保质期限的 80%以上,进口商品的剩于保质期必须在该商品整个保质期限的70%以上。2)门店商品验收期、商品近保质期预警期和商品过期的时间界定如下: ○1 有效期1天的,必须在当天早上送货验收,当天未销完即停止,销售并清退撤柜。 ○2 有效期1天以上3天以下的(含3天),须在第一天送货验收,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1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包括自制件),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3职责: 3.1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负责对可疑产品和 不合格品管理和评审程序进行监督。 3.2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评审小组: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4研发中心: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5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产生的意见分歧进行协调与裁决。 3.6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和可疑产品状态标识的保护,并按评审结论进行处置。4程序 4.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品管部进料检查员对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与 合格品隔离并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4.1.2进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批次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质 管部进料检验员将其交由评审小组处理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记录表》中。 4.1.2.1评审小组由研发中心、相关生产部门及质管部组成。评审小组对不合格进料的处 理流程如下:不合格品经质管部总检复核后,由质管部总检将进料检验报告并附实物样品(必要时)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提出处理意见后,交由相关生产部门。最后由质管部部长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挑选使用、让步接收、返工返修处理

或退货。 4.1.2.2如其他部门对质管部部长所作出的不合格进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 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作最终裁决。 4.1.2.3进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进料检验员在该批进料产品上贴上相应标识,并 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1.3进料不合格品的跟进 如供应商的进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进料不合格,进料检验员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4.2.1首件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4.2.1.1自制件生产部门(机加工或批量生部门)首件制作完毕,应由生产管理人员填写 《首件确认书》,送制程检验员确认。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研发 中心确认后,交由质管部部长审核并将此确认单发送生产车间要求其改善,制程 检验员应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将结果记入于《首件确认书》。 4.2.1.2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件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4.2.2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2.2.1制程检验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用记号笔等)标识将 数量登记于《车间质量报表》后将其存放于工位不合格品区域。 4.2.2.2如制程检验员所检查出的不合格品单项不合格率超出5%,制程检验员应通知质管 部总检。经总检复核后交质管部部长确认。质管部部长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4.2.3巡检(制程检验员)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2.3.1制程检验员于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作相应的标识(如贴上红色箭头标签 等)并隔离存放于不合格品区域内。

临期商品处理管理办法 精品

重庆区临期商品处理管理办法 目的:提高商品鲜度,提升商品质量服务 制定管理办法如下: 一、临期商品撤架规定 1、保质期为七天以下(含七天)的,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2、保质期为半个月以下(含半个月)、七天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3、保质期为一个月以下(含一个月)、半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三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4、保质期为三个月以下(含三个月)、一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七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5、保质期为六个月以下(含六个月)、三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15天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6、保质期为一年以下(含一年)、六个月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一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7、保质期为两年以下(含两年)、一年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三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8、保质期在两年以上的,截止保质期前六个月停止销售并撤架清退。 9、冷冻食品类撤架要求执行《冷冻食品质量承诺要求》(附件1) 10、单价在100元以上的高档商品有效陈列期大于或等于保质期的2/5. 11、饮料、常温奶制品的有效陈列期大于或等于保质期的1/4. 二、临期商品清理 1、临期商品由各分店商品部统计并提报给区域采购中心,同时抄送一

份给分公司物价质检部;统计和申报责任人为商品部主管。(审报 表见附件二) 2、临期商品申报时间,商品有效陈列期前35天提报;采购中心需将 处理方案在商品有效陈列期前30天反馈给分店商品部,同时抄送 给分公司物价质检部和营运部。如果处理效果较差(时间过半,销 售数量没有过半)可申报二次处理。 3、所有临期商品原则上要在处理期全部清理完毕,如有少量剩余,按 报损操作。 三、临期商品处理 1、退货处理,分店商品部需在采购要求的时间内将所有临期商品清理归 位,并及时向采购反馈清退进度。 2、降价(买赠)清仓,必须在指定的区域的进行销售,并明确标示出“清 仓处理”等字样,此类促销不允许出现在排面上。 3、所有处理方案必须经采购经理审批后下发分店。如需负毛利操作必须 按《负毛利操作管理规定》流程审批。 四、监督机制 1、如在卖场货架上出现超过有效陈列期的商品时,部门第一责任人将按 进价全额买单,物价质检部负责检查处理。 2、商品部门在申报临期商品明细时,如出现迟报或漏报导致临期商品无 法在有效陈列期内清理完毕的,由部门第一责任人按进价全额买单。 3、采购中心接到分店提报的临期商品处理明细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给 出可操作性方案的,由采购中心相关责任人承担此批临期商品的全部

不良品作业管理规范

1、目的: 规范不良品退料流程,明确不良品归属和处理责任。杜绝不良品被误用流通。 2、适用范围: 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产生的不良品处理,销货不良以及不良品仓库存处理。 定义: 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销货不良:即客退不良,是产品未达到客户的品质要求而造成的不良。 5、职责: 5.1 生产部: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5.2品管部: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 5.3 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5.4 资材部: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

6.1 生产退料作业 6.1.1 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6.1.2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判定结果,单据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6.1.3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IQC 裁定,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生产部门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6.1.4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6.1.5 物料员拿仓库签字的退库单交物管开单,属“来料不良”的开调拨单领取良品材料,“作业不良”的开领料单超耗领取良品材料。 6.2 不良品仓库存处理作业: 6.2.1 仓管员每天对所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品做电子档帐,并对其做明确不良标识,及时通知采购部、品管部,以便不良品周转信息的查询。 6.2.2 急需材料、批量性的不良品要当天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附来料检验报告,以便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

1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包括自制件),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 职责: 3.1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负责对 可疑产品和不合格品管理和评审程序进行监督。 3.2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评审小组: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4研发中心: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5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产生的意见分歧进行协调与裁决。 3.6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和可疑产品状态标识的保护,并按评审结论进行处置。 4 程序 4.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品管部进料检查员对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必须将其与合格品隔离并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4.1.2进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批次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 合格时由质管部进料检验员将其交由评审小组处理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记录表》中。 4.1.2.1评审小组由研发中心、相关生产部门及质管部组成。评审小组对

不合格进料的处理流程如下:不合格品经质管部总检复核后,由质管部总检将进料检验报告并附实物样品(必要时)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提出处理意见后,交由相关生产部门。最后由质管部部长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挑选使用、让步接收、返工返修处理 或退货 4.1.2.2如其他部门对质管部部长所作出的不合格进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 时,可将其交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作最终裁决。 4.1.2.3进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进料检验员在该批进料产品上贴上相应 标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1.3 进料不合格品的跟进 如供应商的进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进料不合格,进料检验员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 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4.2.1 首件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4.2.1.1自制件生产部门(机加工或批量生部门)首件制作完毕,应由生产 管理人员填写《首件确认书》,送制程检验员确认。如发现不合格涉 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研发中心确认后,交由质管部部长审核并将此确 认单发送生产车间要求其改善,制程检验员应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 将结果记入于《首件确认书》。 4.2.1.2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件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4.2.2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2.2.1制程检验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用记号 笔等)标识将数量登记于《车间质量报表》后将其存放于工位不合格 品区域。

临期及滞销商品处置流程

临期及滞销商品处置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临期/滞销商品处置流程 1. 范围 适用于营运部门及商品部、信息部。 2. 定义 临期:商品临近保质期到期3个月或1/3即视为临期商品(商品保质期1年或以上者以3个月为临期,保质期小于1年,以 1/3为临期)。 滞销商品:由于目前系统不支持商品库存“七大异常”中“滞销商品”查询,而且没有DMS数据界面,故将系统中可查 询商品有库存且连续45天无销售视为滞销商品。3. 职责及处罚 3.1 门店营运部门负责每周查验商品保质期并记录。 3.2 门店营运部门负责每月检索有库存且连续45天无销售商品。3.3 门店营运部门负责上报总部商品部。 3.4 商品部负责给出以上问题商品处置意见。 3.5 信息部负责调整商品售价。 3.6 营运部门迟于临期3个月或1/3上报且最终导致商品过期产生的 损耗,由该部门经理承担损耗金额的50%,主管承担30%,员工分摊剩余的20%。

4. 内容及要求 4.1 营运部门每周查验商品保质期并记录《商品保质期管理台 账》,对临近保质期到期3个月商品每周进行上报,填写《临期/滞销商品统计表》,上报商品部; 4.2 商品部联络供应商对以上商品进行退换。对无法退换商品进行 折扣销售,填写商品售价折扣比例及折后价,交信息部修改商品价格; 4.3 基本折扣标准:供应商不提供售后商品临近保质期3个月时6 折销售,临近保质期2个月时4折销售,临近保质期1个月时2折销售 4.4 商品部对滞销商品修改系统商品生命周期; 4.5 营运部门将折扣商品进行特殊陈列并通过POP等形式告知顾客 商品打折信息; 4.6 营运部在临期商品销售完毕后告知商品部; 4.7 商品部调整商品零售价恢复正常。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处理方法及管理制度

不良品物料处理作业规范 1、目的:规范不良品退料流程,明确不良品归属和处理责任。 2、适用范围:本作业程序适用于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或产生的不良品处理,以及不良品仓库存处理。 3、引用文件: JS-COP-8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JS-WI-PM-22 不良品处理作业规范 4、定义:来料不良品:在物料进料检验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零件承认书之要求;在制程中发现不良但属于来料本身劣质和不合格品。 制程不良品:在制造过程中若因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作业造成物料的划伤、脱漆、断脚、变形、破裂、坏死等或因产品元器件异常导致不良发生。 5、职责 : 生产部 : 负责在线不良品(来料和制程)反馈、报废申请及退库作业。 品管部 : 负责对不良品的性质判定及甑别材料所属供应商等评审 , 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采购部:负责对不良品处理意见的评审和最终处理决议的执行。 资材部 : 负责不良品帐物管理,并监督、跟进落实相关部门对不良品的处理结果。 6、内容 : 生产退料作业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有不良物料时,材料员按来料不良、作业不良区分合理包装存放,再办理退库作业。 物料员按不良属性开出“来料不良退仓单” (属来料不良),或“不良品退库单”(属作业不良、返修拆卸品),并附有品质小票,单据和小票内容必须填写有料号、品名、数量、不良原因、供应商名称,然后交部门主管审核。 物料员将审核好的单据、物料、小票送随线 IQC 裁定, IQC 对不良材料裁定其不良属性、供应商是否准确,包装是否合理,有问题的当场纠正,如果是作业不良的应注明处理意见,物料员根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分别送不良品仓退库。 不良品仓库收到物料员退来的不良品时,一定要核实单据、小票、实物是否一致,三者缺一不可,确认品管部所签署的意见并提供不良品检验报告,依据品管裁定的不良属性区分点收,退货单签字后留白联(仓库联)存底做帐,对描述不清楚、包装不合要求的拒收。 物料员拿仓库签字的退库单交物管开单,属“来料不良”的开调拨单领取良品材料,“作业不良” 的开领料单超耗领取良品材料。 不良品仓库存处理作业: 仓管员每天对所进出的不良品(含来料、制程),按来料不良、制程不良、报废品做电子档帐,在次日9 点前转发至物管、采购部、品管部,以便不良品周转信息的查询。 急需材料、批量性的不良品要当天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附来料检验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同时跟进处理进度,并将结果反馈给物管员和采购员。 在次月 3 号前仓管员将不良品库存汇总造册,标注不良原因、所属供应商,对于 IC 类应标注是否上锡,同一材料不同供应商的,要分开表述,以免混淆。

不合格品处理作业流程范本.docx

1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包括自制件),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 控制。 3职责: 3.1 质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负责对可疑产 品和不合格品管理和评审程序进行监督。 3.2 生产部门及采购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评审小组: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3.4 研发中心: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5 总经理负责对不合格品评审产生的意见分歧进行协调与裁决。 3.6 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和可疑产品状态标识的保护,并按评审结论进行处 置。 4程序 4.1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 进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品管部进料检查员对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 其与合格品隔离并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4.1.2 进料不合格品的处理,批次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 由质管部进料检验员将其交由评审小组处理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记录表》 中。 4.1.2.1评审小组由研发中心、相关生产部门及质管部组成。评审小组对不合格进料 的处理流程如下:不合格品经质管部总检复核后,由质管部总检将进料检验报告并附实物样品(必要时)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提出处理意见后,交由相关生产部门。最后由质管部部长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挑选使用、让步接收、返工返修处理或退货。 4.1.2.2如其他部门对质管部部长所作出的不合格进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 其交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作最终裁决。 4.1.2.3进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进料检验员在该批进料产品上贴上相应标 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1.3 进料不合格品的跟进 如供应商的进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