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全反射》练习题

高三物理《全反射》练习题

高三物理《全反射》练习题
高三物理《全反射》练习题

全反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述现象哪些是由于全反射造成的:[ ]

A.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

B.口渴的沙漠旅行者,往往会看到前方有一潭晶莹的池水,当他们喜出望外地奔向那潭池水时,池水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C.用光导纤维传输光信号、图象信号

D.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玻璃杯侧面,在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看到试管壁特别明亮

空气时入射角为60°,其正确的光路图如图1中哪一幅所示?[ ]

3.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黄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 ]

A.绿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红、绿光都能发生全反射

D.红、绿光都不能发生全反射

4.一束平行单色光从真空射向一块半圆形的玻璃块,入射方向垂直直径平面,如

图2,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光线都能通过玻璃块

B.只有距圆心两侧R/2范围内的光线才能通过玻璃块

C.只有距圆心两侧R/2范围内的光线不能通过玻璃块

D.所有光线都不能通过玻璃块

5.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临界角为45°,光线从它的一面垂直入射,在图3所示的a,b,c三条出射光线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都不正确

6.介质Ⅰ中光速为v1=c,介质Ⅱ中的光速为v2=c/2,临界角为30°,如果光线a,b如图4中所示射到Ⅰ、Ⅱ两介质的分界面上,那么正确的是[ ]

A.a,b均不能发生全反射B.a,b均能发生全反射

C.a能发生全反射D.b能发生全反射

7.某玻璃的临界角为42°,当在玻璃中的某一光线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时,若入射角略小于临界角,则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应为

[ ]

A.小于42°B.小于60°

C.小于90°D.无折射光线

8.用临界角为42°的玻璃制成的三棱镜ABC,∠B=15°,∠C=90°,一束光线垂直AC面射入,如图5它在棱镜内发生全反射的次数为[ ]

A.2次B.3次

C.4次D.5次

9.对棱镜色散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B.红光比蓝光先通过棱镜

C.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

D.在棱镜中,速度大的单色光偏转角也大

10.在水底同一深度处并排放置着红、黄、绿、蓝、紫五只球,人在水面正上方竖直俯视,感觉最浅的是:[ ]

A.紫色球B.红色球

C.黄色球D.一样深浅

11.如图6所示,点光源S发出白光,经三棱镜分光,人在侧面AC一侧沿折射后出射光线的反方向观察S,可看到[ ]

A.一个白光点

B.光点上部是红色,下部是紫色

C.光点上部是紫色,下部是红色

D.看不到S的像

12.如图7所示,入射光线1经45°的直角三棱镜折射,反射后,沿着与入射光相反的方向射出,如图中光线Ⅱ所示,现将棱镜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小角α,如图7虚线所示,则[ ]

A.出射光线应与光线Ⅰ平行

B.出射光线也顺时针方向转过α角

C.出射光线逆时针方向转过α角

D.出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过2α角

13.一束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上后发生色散现象,图8的光路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14.用薄玻璃片制成一个密闭而中空的三棱镜放入水中,当一束白光从其一个侧面斜射入并通过三棱镜时,下述正确的是[ ]

A.各色光都向顶角偏折

B.各色光都向底角偏折

C.紫光的偏向角比红光小

D.紫光的偏向角比红光大

二、填空题

的半圆形玻璃M。当M绕圆心O缓慢地沿逆时针旋转时,光线

OA跟法线之间的夹角γ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光线OB跟

法线之间的夹角i′逐渐____,强度逐渐____;当角i等于____时,

光线OA完全消失。

16.光由空气以45°的入射角射向介质时,折射角是30°,则光由介质射向空气的临界角是____。

17.如图10所示,一条光线垂直射到一个玻璃三棱镜

线在AC面上发生全反射,θ角最小值为____,若将此三棱镜置于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在AC面上一定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

18.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将得到一彩色光带,按折射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其中偏折角最大的是____光。

全反射练习答案一、选择题

1.ABCD 2.D 3.A 4.B 5.C

6.D 7.C 8.B 9.ABC 10.A

11.C 12.A 13.AD 14.AD

二、填空题

18.红橙黄绿蓝靛紫,紫

三、计算题

22.4.54m,下沉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复习习题课

如何上好高三物理复习习题课 高三物理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复习过程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进入高三,各种辅导资料、试卷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少学生和教师很容易陷入题海不能自拔。显然,这种 复习方式是低效的,甚至是低产的。在高三的物理复习中上好习题一直是一线物理 教师值得探究的一个课题,那么怎样才能高效的上好每节习题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选例题,做到有的放矢 选择典型例题是练习课省时高效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在一堂习题课上要讲好几道例题,这看似高效,但实际上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课堂负担,而收效甚微。要想让习题课省时高效,教师必须在课前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的难度合适的例题,一般选近几年的高考题。选择例题时注意如下问题: 1、选择有典型性的例题:从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出发,典型性的问题应在内容上或方 法上同时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出重点概念和规律本质及其特征。在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和重点知识重复率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类型的题目进行严格的筛选,还应根据教学对象适当控制试题难度。高三的复习一定要紧紧围绕最典型的模型精选习题,从这些习题的解决过程中沉淀出最稳定的物理模型和解题方法来。 2、选择有针对性的例题:在选题时应从知识的角度出发,例题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 和学生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内容与方法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有针对性的例题。 3、选择有实际性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教学应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选题时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物理并不神秘,而是与生活同在,这样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精讲精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三物理习题课主要是运用讲授法,这就要求能在课堂中做到精讲精练。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讲明题意,摸清出题意图 有些物理试题隐含条件很模糊,学生很难发现,有时这些信息又是解题的关键,审好题就成为了关键。在平时的例题讲解中,这一类题型有必要让学生适当接触到,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例(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第8题)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地球上的自然现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7套含答案)

2013年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4.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表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B.t0时刻,两物体相遇 C.t0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D.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 15.如图所示,物块A、B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静止在斜面上, 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A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 A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A.3个B.4个C.5个D.2个 16.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现在在A、B两 点分别固定电量为+q、-q的两个点电荷,则关于C、D两点的场强和电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不同,电势相同B.C、D两点的场强相同,电势不同 C.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同D.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 17.图示为某种小型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 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以角速度ω匀 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线圈的两端经 两个半圆形的集流环(缺口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和电刷与电阻R连 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 与磁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是直流电B.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 C.电压表的示数为D.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 18.2009年5月,英国特技演员史蒂夫·特鲁加里亚飞车挑战世界最大环形车道。如图所示,环形车道竖直放置,直径达12m,若汽车在车道上以12m/s恒定的速率运动, 演员与摩托车的总质量为1000kg,车轮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4.08×104W B.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对环形车道的压力为1.4×l04N C.若要挑战成功,汽车不可能以低于12 m/s的恒定速率运动 D.汽车在环形车道上的角速度为1 rad/s 19.如图所示,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与全反射测试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一)测试 A 卷 一、选择题 1、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通信网络,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关于光纤通信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利用光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B.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 C.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D.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2、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照射到玻璃三棱镜AC面上的同一点,且都垂直AB边射出三棱镜() A.a光的频率高B.b光的波长大C.a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D.b光穿过三棱镜的时间短 3、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已知θ1>θ2 , 用n1、n2分别表示水对两单色光的折射率,v1、v2 分别表示两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 A.n1< n2,v1 v2C.n1>n2,v1 n2,v1> v2 4、在光谱图上有一种称为“太赫”(terahertz)的辐射,它介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英国物理学家林菲尔德发现,太赫光的用途强大,由医学研究至侦测大气中的化学物质. 关于“太赫”辐射与微波、红外线的论述,下列正确的有() A.太赫辐射的波长比微波长B.太赫辐射的光子能量比微波光子大 C.太赫辐射的衍射能力比红外线强D.太赫辐射与红外线相遇能发生干涉现象 5、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光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B.红光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6、“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讽刺没有见识的人,现有井口大小和深度相同的两口井,一口是枯井,一口是水井(水面在井口之下),两井底各有一只青蛙(青蛙位于井底中央处),则()

高考物理动量冲量精讲精练爆炸反冲碰撞动量能量综合练习题

爆炸反冲碰撞动量能量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4 kg ,速率分别为v A =5 m/s 、v B =2 m/s 的A 、B 两小球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 ) A .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18 kg·m/s,方向水平向右 B .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18 kg·m/s,方向水平向左 C .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2 kg·m/s,方向水平向右 D .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是2 kg·m/s,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选C.它们碰撞前的总动量是2 kg·m/s,方向水平向右,A 、B 相碰过程中动量守恒,故它们碰撞后的总动量也是2 kg·m/s,方向水平向右,选项C 正确. 2. 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 ) A .v 0-v 2 B .v 0+v 2 C .v 0-m 2 m 1 v 2 D .v 0+m 2 m 1 (v 0-v 2) 解析:选D.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1+m 2)v 0=m 1v 1+m 2v 2得v 1=v 0+m 2 m 1 (v 0-v 2). 3.甲、乙两球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向同方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 1=5 kg·m/s,p 2=7 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10 kg·m/s,则二球质量m 1与m 2间的关系可能是下面的哪几种( ) A .m 1=m 2 B .2m 1=m 2 C .4m 1=m 2 D .6m 1=m 2 解析:选C.甲、乙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所以有:p 1+p 2=p 1′+p 2′,即:p 1′=2 kg·m/s.由于在碰撞过程中,不可能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只能是系统内物体间机械能相互转化或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系统的机械能不会增加.所以有p 2 12m 1+p 2 22m 2≥p 1′2 2m 1+p 2′2 2m 2,所以有:m 1≤2151m 2,因 为题目给出物理情景是“甲从后面追上乙”,要符合这一物理情景,就必须有p 1m 1>p 2m 2,即m 1<5 7m 2;同时还 要符合碰撞后乙球的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甲球的速度这一物理情景,即p 1′m 1<p 2′m 2,所以m 1>1 5m 2.因此C 选项正确. 4.(多选) 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摆动周期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

(完整word)高三物理3-3复习+计算题练习

高中物理3-3复习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微观量:分子体积V 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 0 宏观量:物质体积V 、摩尔体积V A 、物体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质密度ρ。 联系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 1) A V M V m ==ρ (1)分子质量:A A 0N V N M N m m A ρ=== (2)分子体积:A A 0N M N V N V V A ρ== =(对气体,V 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3)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 1球体模型.30)2 (34d N M N V V A A A πρ=== 直径3 06πV d =(固、液体一般用此模型)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S V d = S —单分子油膜的面积,V —滴到水中的纯油酸的体积 ○ 2立方体模型.3 0=V d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 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注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大小可忽略,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4)分子的数量:A A N M V N M m nN N A ρ== =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直接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发生原因是固体微粒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间接..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 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②布朗运动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 ④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的合力 ③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平衡距离r 0(约10 -10 m )与10r 0。 (ⅰ)当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力为零。 (ⅱ)当分子间距r >r 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 (ⅲ)当分子间距r <r 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 0减小时,分子力不断增大 二、温度和内能 1、统计规律:单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的;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到统计规律的支配。多数分

高三物理综合练习

高三物理综合练习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B.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 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2. 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和“嫦娥2号”, “嫦娥1 号”绕月运行的轨道高度为200公里,“嫦娥2号”绕月运行的轨道高度为100公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2号”和“嫦娥1号”发射速度都必须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B .“嫦娥2号”绕月运动的周期小于“嫦娥1号”绕月运动的周期 C .“嫦娥2号”绕月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嫦娥1号”绕月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嫦娥2号”与“嫦娥1号”绕月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1:2 3. 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某电场的等势面.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 运动到B 的径迹如图中实线所示.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为a A 、电势能为E A ;在 B 点的加速度为a B 、电势能为E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a A >a B ,E A >E B B .粒子带负电,a A >a B ,E A >E B C .粒子带正电,a A

2020高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习卷:机械能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 1.(2019·山西高三二模)2018年2月13日,平昌冬奥会女子单板滑雪U 形池项目中,我国选手刘佳宇荣获亚军。如图所示为U 形池模型,其中a 、c 为U 形池两侧边缘,在同一水平面,b 为U 形池最低点。刘佳宇从a 点上方h 高的O 点自由下落由左侧进入池中,从右侧飞出后上升至最高位置d 点相对c 点高度为h 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A .从O 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B .从a 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从d 返回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D .从d 返回到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2. (2019·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多选)如图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倾角为θ=30°,物块B 固定在木箱A 的上方,一起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 点接触轻弹簧,又压缩至最低点c ,此时将B 迅速拿走,然后木箱A 又恰好被轻弹簧弹回到a 点。已知木箱A 的质量为m ,物块B 的质量为3m ,a 、c 间距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 上滑的过程中,与弹簧分离时A 的速度最大 B .弹簧被压缩至最低点c 时,其弹性势能为0.8mgL C .在木箱A 从斜面顶端a 下滑至再次回到a 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5mgL D .若物块B 没有被拿出,A 、B 能够上升的最高位置距离a 点为L 4 3. (2019·东北三省三校二模)(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的细杆L 1、L 2,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略不计。两个小球a 、b (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 ,a 球套在竖直杆L 1上,b 球套在水平杆L 2上,a 、b 通过铰链用长度为L 的刚性轻杆连接。将a 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轻杆与L 2杆夹角为45°),不计一切摩擦,已知重

高三物理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 3 T 2=k ,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 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B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 =mv 2 r ,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 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C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 =2πr T ,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定义式 D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答案】B 【解析】 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 3 T 2=k ,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 是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数据推理出的,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故A 错误;在探究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 =mv 2 r ,这个关系式是向心力公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 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B 正确;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 =2πr T ,这个关系式不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定义式,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定义 式为v = Δx Δt ,故C 错误;通过A 、B 、C 的分析可知D 错误.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 55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137 55Cs→137 56Ba +x , 可以判断x 为电子 C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 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

最新推荐推荐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经典好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高三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4×10=50) 1、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 如果将力F 撤消,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块将沿面斜面下滑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C 、木块立即获得加速度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改变方向 2、一小球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问下列几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小球不. 可能达到高度H (忽略空气阻力): ( ) A .图a ,以初速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B .图b ,以初速v 0沿光滑的抛物线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C .图c (H>R>H/2),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D .图d (R>H ),以初速v 0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从最低点向上运动 3.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块分离时,两木块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 若F1=F2,M1>M2,则v1 >v2,; 若F1=F2,M1<M2,则v1 >v2,; ③若F1>F2,M1=M2,则v1 >v2,; ④若F1<F2,M1=M2,则v1 >v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后,则(g=10m/s2)( ) A .物体A 相对小车仍然静止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体A 受到的弹簧拉力增大 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侧底部静止着一个光滑小球,现给小 球一个冲击使其在瞬时得到一个水平初速v 0,若v 0≤gR 3 10,则有关小球能够上 升到最大高度(距离底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可以表示为g v 22 B .可能为3 R C .可能为R D .可能为 3 5R 6.如图示,导热气缸开口向下,内有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缸内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 漏气。活塞下挂一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给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细砂慢慢漏出,外部环境温度恒定,则 ( ) A .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不变 C .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7.如图所示,质量M=50kg 的空箱子,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箱子中有一个质量m=30kg 的铁块,铁块与箱子的左端ab 壁相距s=1m ,它一旦与ab 壁接触后就不会分开,铁块与箱底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作用于箱子,2s 末立即撤去作用力,最后箱子与铁块的共同速度大小是( ) θ F R F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2m,三个小球从同 一高度同时出发,其中A球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B、C由静止释放。三个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小球与地面之间、小球与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小球与小球之间最多能够发生碰撞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后轻轻下船。他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船的质量为( ) A.B.C.D. 3.【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 = 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度为60m。质量为3kg的滑块A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 = 15 m/s沿斜面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一质量为2kg的物块B从静止由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下运动,物块A、B在斜而上某处发生碰撞,碰后A、B粘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 m/s2。则

A.A、B运动2 s后相遇 B.A、B相遇的位置距离斜面底端为22.5 m C.A、B碰撞后瞬间,二者速度方向沿斜而向下,且速度大小为1m/s D.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135J 4.【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 A.A、B系统总动量为2mv B.A的动量变为零 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D.A、B的速度相等 5.【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间速度是25m/s,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5m/s B.4m/s C.8.5m/s D.9.5m/s 二、多选题 6.【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在连续的敲打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给我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app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分钟表示的是某个时刻 B. 10分钟表示的是某段时间间隔 C. 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B 2、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其中v0和v s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和末速。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 加速度的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为 【答案】C 3、(2018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固定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体A、B接触,一质量为m的物体C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A、B均无作用力。若用平行于斜面体的力F沿斜面向下推物体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A、B间的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物体A、B均无作用力 B.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C. 对物体B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 D. 对物体A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答案】A

2019最新物理题库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物理试题(WORD版)

的 丰台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测试物理试题 13.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 A.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郁减小 B.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14.光照在某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只减弱光的强度,而保持频率不变,则()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D.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有光电子逸出的时间明显增加 15.P、Q是简谐横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0.2m。此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 ,周期为0.4s。在t=0时刻,P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贝Q点() A.在0.3s时的速度最大 C.在0.3s时的位移为4cm B.在0.3s时的加速度最大 D.在0.3s时的位移为-4cm 16.2018年2月12日我同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 “北斗三号工程’两颗组网卫星。已知某北斗导航卫星在离地高度为21500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地球同步卫星 离地的高度约为36000干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北斗导航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24小时 B.此北斗导航卫星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此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此北斗导航卫星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17.两等量正点电荷相距一定距离,它们连线的中点为O。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考虑重力)由静止开始,从连 线的中垂线上P点运动O点。此运动过程中,关于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势能逐渐增加 B.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为零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始终做加速运动,到达O点时加速度为零 18.某粒子A衰变为另外两种粒子B和C,其中粒子A和B所带电荷量相等,C不带电。如图所示,粒子A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13.2全反射》教案

《全反射》的教案 ——基于新课程标准和理念的教学设计 马永江苏常州第四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能判断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全反射实验的探究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全反射现象;难点是临界角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四、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线,通过一个带有魔术色彩的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再通过两个演示实验的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揭示全反射的现象与产生条件,另外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设计、动手及合作,使学生对全反射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最后通过全反射的应用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主要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演示一:用细铁丝穿过单摆小金属球,使其一端伸出作为把手,然后捏住把手,用蜡烛火焰的内焰将金属球熏黑,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亮了。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刚才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

2、新课教学 2.1实验探究 演示二:实验1: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圆面(如图1)。 实验2: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直边的圆心O(如图2)。 图1 图2 教师演示两遍实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实验1现象:①当光沿着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时,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反射回玻璃砖内。 ②逐渐增大入射角,看到折射光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③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0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 实验2现象:①当光沿着空气射向玻璃砖的直边的圆心O时,一部分光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玻璃砖内,一部分光反射回空气中。 ②逐渐增大入射角,看到折射光远离法线,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 ③当入射角增大到接近900时,折射角小于900。 学生归纳不同点:①光从空气→玻璃,入射角>折射角;光从玻璃→空气,入射角<折射角; ②光从空气→玻璃,同时存在反射光和折射光;光从玻璃→空气,当入射角达到某个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0,折射光完全消失。 师:我们考虑直边分界面上光的传播规律,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一)什么是全反射现象? 引导学生回答:①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某一个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0,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的现象。②临界角: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折射角达到900时的入射角。 (二)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①光从玻璃→空气;②入射角≥临界角。 师:在实验2中,光从空气射向玻璃,虽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但只有量变过程并没有实现质变。而在实验1中,光从玻璃射向空气,随

高三物理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

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 1.(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 =4.0kg 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m 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m 的 4 1 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 ′点相切。现将一质量m=1.0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 左的初速度v 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 轨道的最高点A 。取g =10m /2 ,求: (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 ′点的距离。 (3)若要使小物块最终能到达小车的最右端,则v0要增大到多大? 2.(19分)质量m A=3.0kg.长度L=0.70m.电量q=+4.0×10-5 C 的导体板A 在足够大的绝缘水平面上,质量m B =1.0kg 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B 在导体板A 的左端,开始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滑动,当它们的速度减小到0v =3.0m/s 时,立即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 =1.0×105 N /C的匀强电场,此时A的右端到竖直绝缘挡板的距离为S =2m,此后A 、B 始终处在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假定A 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A与B 之间(动摩擦因数1μ=0.25)及A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2μ=0.10)的最大静摩擦 力均可认为等于其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 (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刚施加匀强电场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大小? (2)导体板A 刚离开挡板时,A 的速度大小? (3)B 能否离开A ,若能,求B刚离开A 时,B 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求B 距A 左端的最大距离。 v 0 O / O M m

高三物理复习模拟试题(带答案)

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 物理部分 满分:11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命题:胡湛霏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图1 图2 图3 2、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 、Ⅱ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I 、Ⅱ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 B. I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I 、Ⅱ两个物体在t 1时刻相遇 D. I 、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2 2 1v v + 3、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小车车厢底部有一质量为m 1的木块,木块和车厢通过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车厢的顶部用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2的小球.某段时间内发现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段时间内木块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如图2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形变为( ) A .伸长量为 k g m θtan 1 B .压缩量为k g m θtan 1 C .伸长量为θtan 1k g m D .压缩量为θ tan 1k g m 4、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呢一个挡板,截面为4 1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 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现在从球心O 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 ,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 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 2,在此过 程中 ( ) A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增大 B .F 1缓慢增大,F 2缓慢减小 C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增大 D .F 1缓慢减小,F 2缓慢不变 5、如图4所示为一种“滚轮——平盘无极变速”的示意图,它由固定于主轴上的平盘和可随从动轴移动的柱形滚轮组成,由于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随转动,如果认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转速1n ,从动轴转速2n 、滚轮半径为r 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线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是( ) A .r x n n 1 2= B .x r n n 12= 图4: C .2212r x n n = D .r x n n 12=

高三物理总复习 力电综合练习题

高三物理总复习 力电综合练习题 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6分 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 。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 2 B.0.05m/s 2 C.36m/s 2 D.180m/s 2 2.如图,质量都是m 的物体A 、B 用轻质弹簧相连,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弹簧压缩了Δl 。如果再给A 一 个竖直向下的力,使弹簧再压缩Δl ,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稳定后,突然撤去竖直向下的力,在A 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①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最大为mg ,最小为零;②B 物体受到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 时,A 物体的速度最大;③A 物体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时,B 物体对地面压力为零;④当弹簧长度等于原长时时,A 物体的速度最大。 A .只有①③正确 B .只有①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②④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个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物体沿竖直方向在A 、B 之间做简谐运动,O 点为平衡 位置,A 点位置恰好为弹簧的原长。物体由C 点运动到D 点(C 、D 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3.0J ,重力势能减少了2.0J 。对于这段过程有如下说法:①物体的动能增加1.0J ;②C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③D 点的位置可能在平衡位置以上;④物体经过D 点时的运动方向可能指向平衡位置。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和④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只有④ 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 要使物体相对于斜面保持静止,斜面体的运动情况以及当时物体对斜面压力F 的大小是 A.斜面体以某一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F 小于mg B.斜面体以某一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F 不小于mg C.斜面体以某一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F 大于mg D.斜面体以某一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F 不大于mg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A 点冲上倾角为30o的固定斜面,其加 速度大小为g ,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机械能损失2mgh B .动能损失了2mgh C .动能损失了mgh D .机械能损失了mgh 6.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 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A.gr B.gr 61 C.gr 3 1 D.gr /3 7.下图中给出某一时刻t 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和x=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关于这列波的波速v 、传 播方向和时刻t 可能是 A.v =1.0m/s ,t=0 B.v =1.0m/s ,t=6s C.t=0,波向x 正方向传播 D.t=5s ,波向x 正方向传播 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某一速度射入匀强电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 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 、b 为轨迹上的两点。若a 点电势为фa ,b 点电势为фb ,则 A.场强方向一定向右,且电势фa >фb B.场强方向一定向左,且电势фa <фb C.场强方向一定向上,且电势фa >фb /m /s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 1.(单选)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已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A. 2 B. 1.5 C. 3 D. 2 2. 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 3 n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入 射角的大小i=60°,求: ( (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2)画出此束光线进入棱镜后又射出棱镜的光路图,要求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 3.(多选)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角大于450时会发生全反射 B.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过450 C.入射角为450时,折射角为300 D.当入射角为arctan2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垂直 …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 4.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AB面入射,ab为其折射光线,ab与AB 面的夹角α= 60°.已知这种玻璃的折射率n =2,则: ①这条光线在AB面上的的入射角为; ②图中光线ab (填“能”或“不能”)从AC面折射出去. 5.如图所示,一个用透明材料制成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ABC.现在有一束单色光从空气中以θ=45°的入射角自直角边AB射入,折射时的偏转角为15°,然后光线射到AC 面而刚好发生了全反射,则这种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________,全反射的临界角为_________,角∠A=________. ? 6.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__________________,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P4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的位置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________,并在图中画出正确完整的光路图. 评卷人得分 ¥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高三物理 动能定理练习题

高三物理 动能定理练习题 1.质量为m 的铅球被水平抛出,在空中下落高度为h 后的水平分速度大小为v 1,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 2。在平抛运动过程中,铅球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为 A.2121mv B.2 221mv C.21222121mv mv - D.21222 121mv mv + 2.如图所示,有一个足够长的斜坡,倾角为α=30o。一个小孩在做游戏时,从该斜坡顶端 程小孩对足球做的功为 A.7J B.9J C.12J D.16J 3.两个物块M 、N ,质量之比和初速度之比都是2∶3,沿同一水平面滑动。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2∶1,则它们沿该水平面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是 A .3∶2 B .8∶9 C . 2∶9 D .9∶8 4.一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 1和F 2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图中v 0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 1和 F 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J 和4J 。则两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3J B .4J C .5J D .7J 5.下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助滑雪道AB 和着陆雪道DE ,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 组成,AB 与CD 圆滑连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 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 点水平飞出,不计飞行中的空气阻力,经2s 在水平方向飞行了60m ,落在着陆雪道 DE 上。已知从B 点到D 点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不变。(g 取10m/s 2 ),求:⑴运动员在AB 段下滑到B 点的速度大小;⑵若不计阻力,运动员在AB 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⑶若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 ,在AB 段下降的实际高度是50m ,此过程中他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6.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链条,搭放在光滑的小动滑轮上,两边恰好等长而保持静止。后来 A B C D 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